過五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501
颗粒名称: 過五嶺
分类号: I207.425
页数: 4
页码: 8-11
摘要: 從江西到廣東去,被綿延數百里的五嶺山脈阻擋着。五嶺是由南嶺系山脈中的騎田嶺、大庾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組成的,中以騎田嶺和大庾嶺爲幹脈,蜿蜒於粤、閩、贛、湘、桂邊境上,山勢雄偉,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关键词: 进军西南 过五岭

内容

從江西到廣東去,被綿延數百里的五嶺山脈阻擋着。五嶺是由南嶺系山脈中的騎田嶺、大庾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組成的,中以騎田嶺和大庾嶺爲幹脈,蜿蜒於粤、閩、贛、湘、桂邊境上,山勢雄偉,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五嶺山脈是我們所經過的中國最高的山脈之一,過五嶺時部隊經歷的艱難和苦痛,超過一次激烈的戰鬥。在正面倒是有一條粤贛公路,劈開萬山重疊的壘壘岩石,從大庾嶺的北麓,向南麓的廣東境內伸去。但是南下大軍數達幾十萬,一條道路顯然是不够的,部隊的衆多和軍事佈暑的需要,應當從許多條道路上打進廣東去。而所有的道路都是艱險的。右路大軍從湘贛交界處通過的道路,是經由五嶺的頂峯之一胸膛山。老百姓有一首歌謠形容它的高聳說:“路過胸膛山,離天三尺三,人過須低頭,馬過須摘鞍。”某團通過大庾嶺主峯之一的嶺子㘭,團的參謀長郭大海親自觀察道路,帶領爆破組,用炸藥開闢道路。中路大軍爬上另一座高峯觀音山,是向來傳說得可怕的瘴氣地帶,戰士們預先都喝上酒,吃了大蒜,戴着口罩走過去。在數百里的大山中,白天常是茫茫一片,三尺以外不見人影,分不淸是霧是雨。蜿蜒伸展在削岩陡壁下面的道路,常是只有一尺來寬的羊腸小道,人行其間,仰望不見山頂。只見迷濛的山霧下面,搖洩着殘秋的衰草,小徑下邊則是滿山翠色。有時候,道路經由古樹參天的森林裏穿過,在山底下人們還被熱得汗流夾背,而在這些原始的森林裏,冷風颼颼地如臨嚴冬的奇寒。就是在這些人跡罕到的荒山深林中,南下大軍的千軍萬馬川流不息的向前進。在英雄的行列裏,充滿一片歡快的歌聲。
  爬上嶺子㘭的某部一個團,經過一天跋踄在黃昏時到逹目的地時,只見三間茅屋,便只有露營了。當時天上陰雲密佈,冷風吹得樹林沙沙作響,地上很潮濕,先一天剛下過雨,小山溝裏水在流着。團的政治處發出指示:“露營中要高度注意羣衆紀律,棚要搭在山坡上避風處和少潮濕的地方,舖厚草,頂蓋好,幹部負責檢査,半夜起來給戰士蓋好被子。……”經過一小時,滿上坡都用竹桿、野草搭起了一片草棚子。入夜滿山燈光和火光,在漆黑的夜裏光芒四射,火光中傳出愉快而壯健的歌聲,形成奇麗的夜景。但後半夜落了雨,風、雨和沁人心肺的寒冷,使戰士們翻身起來燒起夜火等着出發。第二天的道路更難走,沿途的古樹和岩石上出現許多紅綠的標語:“山高路遠咱不怕,新英雄面前沒困難!”“翻山越嶺流着汗,爲的廣東人民三千萬!”宣傳隊的行軍鼓動棚,也用歌唱與鑼鼓來鼓舞着進軍。部隊常因等候爆破組開路便頓下來,黑夜來臨後,繼續在狹窄崎嶇的小路上前進。黑暗中一頭䭾騾在險道上跌倒了,四五個小鬼急忙攀着荆棘爬下山溝去,大家圍住牲口抱着頭、提着尾巴扶起來,䭾子摔壞了,人們便把鞍架與東西扛在肩頭上前進。走到北江西岸的界塘已是午夜,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道路泥濘,許多人都曾在繁密的小溝和水坑前跌倒。後來就像古代傳說中的武士樣點燃起火把,穿過了長樹林,通過了懸崖上邊令人驚心動魄的單石橋棵,跳過了無數的水溝到達宿營地。
  笨重的用牲口䭾着的砲兵,通過這樣的險道是特別艱難的。有些道路窄小得只能通過一個人,步兵們便在山溝兩側重新開闢道路,砍倒樹桿,踏平草叢,由陡斜的山坡爬上去,三條道路同時開進。這時突然四架敵機飛來盤旋着在頭頂上,又掃射又投彈。步兵飛速地超越過去,笨重的砲兵仍留在亂石中、水溝裏、樹林裏慢慢前進。在特別危險處,便停下來卸下䭾子,大家爭着扛上砲,提上彈藥,三人扶着一條牲口。天黑了,砲䭾子跌下溝裏,砲兵周銀金不顧一切跳下去拉牲口,跳的急,連人帶牲口一齊滾下去,別人繞道而下救出牲口,抬起砲身來。
  另一個都隊翻越高達十五里的胸膛山,巨大的砲兵大隊更表現出驚人的奇蹟,戰士梁占法扛了一百三十斤重的兩個車輪,從山脚下扛到山頂後,又幫助別人把一百七十斤重的砲身也扛上來。戰士們正在歡呼高唱的時候,看兒指導員和副連長,每個人扛了七十多斤重的砲架競賽着走上來。許多戰士都一面謹愼的牽着牲口,一面吃力的扛着砲架或車輪,在遇到最危險的地方,他們就集中起來,想盡一切辦法,使牲口和每個人都安全的通過。某團第三營機砲連戰士共產黨員劉須子,更充分發揮了偉大的階級友愛精神,不顧一切疲勞,上下往返三次幫助病號:第一次扛上了重機槍身;第二次背了三個病號的背包和四個人的三十多斤米;他的衣服都汗濕透了,四肢都累得酸痛,但他想起還有三個病號沒有上來的時候,便忘記了疲勞與飢餓,又跑下山去,幫助三個病號爬上來,全體指戰員用頑强的新英雄主義氣慨,克服了一切困難。某團砲兵連戰士張富堂驕矜地說:“路長沒有我們的腿長,山高沒有我們的脚高。”
  這個漫長的進軍行列翻過胸膛山,穿過桂東縣城的時候,全城的居民們對着龐大的砲兵部隊都發了呆。一個姓李的老頭子向挺進的隊伍說:“活了六十多歲,就沒有見過胸膛山上能走牲口,能走這樣大的軍隊,你們眞是天下能手。”

知识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進軍西南實錄》

出版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出版

《进军西南实录》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籍,它是明代末期著名将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西南地区的历史记载。详细记述了李自成的起义过程、武装斗争、策略布局、军事力量、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明末清初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和军事战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