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防火常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公路交通安全宣敎參攷資料》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308
颗粒名称: 汽車防火常識
分类号: U491.6
页数: 4
页码: 66-69
摘要: 木炭車或白煤車,炭爐裝置與車箱之間,最少應有三〇公分以上的距離。車箱靠近炭爐的部份,應加釘一層隔熱的石綿紙板,炭爐本身及各部的接頭、導氣管,不得有鬆動漏氣現象。爐身銹壞,及腐舊逾齡者,應予重換。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防火常识

内容

對於防止汽車火災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1)木炭車或白煤車,炭爐裝置與車箱之間,最少應有三〇公分以上的距離。車箱靠近炭爐的部份,應加釘一層隔熱的石綿紙板,炭爐本身及各部的接頭、導氣管,不得有鬆動漏氣現象。爐身銹壞,及腐舊逾齡者,應予重換。
  (2)天然氣車,儲氣瓶必需裝在車後,並與電瓶,電線,及其他任何可以引起火災的裝置隔離,各部的接頭,導氣管,均須牢固緊密,不得有鬆動漏氣現象。無自動減壓裝置的天然汽車,司放氣的助手,應予充分訓練,使能對儲氣瓶開關敏捷準確,及懂得漏氣或起火時的緊急措施。
  (3)瓦斯車(木炭車、白煤車、天然氣車等)引擎,一律禁止裝置“跳火”。
  (4)瓦斯車原則上禁裝一切易於引火或燃燒之物品。(火藥、炸藥及其裝品、液體燃料,易燃的化學藥品、電影膠片、油布、油紙、及一般布疋紙張等)。
  (5)各運輸及聯運機構,司裝載工作的人員,在裝載易於引火或燃燒的物品時,(盡量避免使用瓦斯車)應特別注意對車輛設備,貨物包裝,及貨物在車上安放地位的檢查。(如裝液體燃料,要檢查是否有滲漏。裝固體易燃品,要檢查包裝是否損壞,及避免行車時的碰撞磨擦)。
  (6)裝易燃物品的汽車,應視情况配裝滅火機,或儲備泥沙和水之類,以備中途發生火災危險的緊急情况下使用(撲滅汽油起火,要用泥沙或棉被等物掩蓋,不可用水)。
  (7)駕駛人、助手、押運人員,對車裝易燃貨品,行車沿途應不時檢查(必要時,派專人在車上負責照料)。遇有造成危險的可能(如汽油滲漏,車箱傳熱,包裝損壞,及易燃品互相碰撞摩擦等)要馬上設法補救。行車或停車時,車上不得吸煙,點燭、遺留火種、木炭車蓬布盡量綑牢,不能讓它與木炭爐接觸;汽油,稻草、木柴之類不可放在木炭爐附近。加炭及淸爐,要謹愼緩步進行,事畢要檢查,嚴防火燄或煤渣溢出,延燒車身物資,汽油車加油或放油時,應注意與明火隔離;行車途中,應作到車不離人,嚴防匪特分子,乘機縱火。
  (8)各監理所,管理站,交通警,在檢驗或檢查車輛時,發現有不合於以上安全條件的汽車,或大意疏忽的駕駛人負,應予以嚴重警吿,勒令改正,並將事實通知有關負責機關注意。
  (9)各地國營運輸公司,聯運公司、及其他使用或管理汽車的機構,應加強職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對人民財產的愛護心與責任感,並根據中央交通部指示,及本文件的精神,動員所屬有關人員,結合具體情况,進行研究討論,另訂更詳細、更實際的防火辦法,貫徹實行。
   補充防止木炭車火災注意事項(國營重慶運輸公司)
  (一)木炭車要每車配備盛沙桶壹個(可裝沙土三〇市斤),水桶壹只(可盛水五介侖)。
  (二)炭車生火,加炭搖爐時,要注意火種,不使紅炭或火星落到車箱裏。
  (三)炭車上坡時間久了,炭爐發生高熱,要停車冷却散熱後,再繼續行駛。
  (四)下坡時,要注意可燃氣體從爐門,或爐嘴囘旋,引起火患,(因上坡時引擎轉速快,炭爐產生煤氣較多,一旦下坡,引擎用不完許多煤氣,因此可燃氣體要從爐門裏逃出,可能發生火患,)爲避免此種火患發生;1.下坡時,需將調整器(卽煤氣合風)拉到底,不讓空氣進去,使可燃氣體得不到空氣混合,雖被吸入汽缸,不致暴發。2.駕駛人要靈活使用排檔,如下坡大或坡陡,排擋應換進低速,一則減低車輛的速度,可以少用刹車。二則在車輛跑完下坡後,不致發生煤氣中斷的現象。(五)到達宿站或經過加炭加油站注意事項:1.打開頂部爐蓋,因炭爐內存炭少,有一部份可燃氣體在揭開爐蓋後冲出來,可能遇着空氣,(主要,是爐子熱度過高及炭少的關係)發生自燃,而灼傷加炭人員臉部,或觸及易燃物品,引起火災,故在揭開爐蓋加炭時,要注意,不要猛開爐蓋。2.在打開爐蓋時,工作人員臉部要偏向兩側,不要對準炭爐上口,免被煤氣灼傷。3.爐蓋揭開後,最好立卽將敲安的木炭加進去。
  (六)淸理炭爐。須將爐內全部紅炭放出時,要注意風向,及附近有無易燃物品,放出來的紅炭要潑水淋熄。
  (七)嚴禁油車在加油站,物資倉庫附近,及車輛停放多的地方淸爐子,以策安全。
  (八)嚴禁炭車裝運汽油,炸藥,硝、硫磺、松香、火柴、等危險物資。

知识出处

公路交通安全宣敎參攷資料

《公路交通安全宣敎參攷資料》

本資料共分四個部份,第一部份是中央交通部總結各地交通安全宣教工作經驗所〓訂的“交通安全運動推行辦法”。希望執行者能善於體會此一辦法的精神,並結合具〓情况來貫徹推動。第二部份是各地區進行安全宣教工作比較有效的經驗(省、市、縣〓經驗各一篇,運輸機關、部隊的經驗各二篇),各地區未舉辦過安全宣教工作,或已〓理過而效果不够好的,可以學習參考。但必須注意,以上經驗,不是在任何地區任何〓間都是適合的,不能機械套用。第三部份是安全駕駛經驗。第四部份是根據西南兩年〓汽車肇事主要原因結合一部份管理經驗所編的“交通安全運用常識。”以上兩部份,可以作爲各地編製安全宣教資料,及建立安全工作制度的參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