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幼兒敎育的基本情況和方針任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241
颗粒名称: 新中國幼兒敎育的基本情況和方針任務
分类号: G427.19
页数: 11
页码: 126-136
摘要: 新中國的幼兒敎育,經過兩年來的恢復與整頓,是有相當的成績的。從數量上來看,據一九五一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幼兒園七六二所,小學附設幼兒班三、五一七班,入園幼兒三八一、八一六名,敎養員五、二一五名,大大地超過了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水平(國民黨統治時期一九四六年的統計,入園幼兒一三〇、二一三人,敎師二、五〇二人)。再從質量上來看,也有不少的改進。
关键词: 教育建设 幼儿教育

内容

一新中國幼兒敎育的基本情況
  新中國的幼兒敎育,經過兩年來的恢復與整頓,是有相當的成績的。從數量上來看,據一九五一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幼兒園七六二所,小學附設幼兒班三、五一七班,入園幼兒三八一、八一六名,敎養員五、二一五名,大大地超過了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水平(國民黨統治時期一九四六年的統計,入園幼兒一三〇、二一三人,敎師二、五〇二人)。再從質量上來看,也有不少的改進。首先,入園幼兒的成分已起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都知道,過去幼兒園,大都是爲資產階級服務的,現在一般的已開始轉變爲工農服務,特別是工業地區,如東北、上海、天津等地。如天津市第一幼兒園,解放後就試辦整日制,對路遠的幼兒,試行接送辦法,幼兒在園時間,增至九小時到十二小時,工人子女佔全部幼兒的百分之六十七,替勞動婦女解決了不少困難。其次,在敎養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革,並有不少的經驗和創造,如不少幼兒園改變了過去單純以兒童爲本位的個人主義的思想敎育,開始注意集體主義的和五愛等國民公德的培養。在敎材的選擇上,也注意到要與幼兒接受能力相切合,並利用環境、實物等多種多樣的方法,啓發幼兒的興趣。如北京分司廳幼兒園,讓幼兒參觀“割稻子”和“搖煤球”的勞動,隨機進行了愛勞動和愛勞動人民的敎育,結果孩子們自動地給農民叔叔唱歌,給搖煤工人行禮道謝,轉變過去輕視搖煤工人稱他們爲煤黑子的錯誤思想。一九五〇年下半年全國展開抗美援朝,保家衞國運動後,各地幼兒園都進行了愛國主義的思想敎育,收到更良好的效果。如北京六一幼兒院,在邀請人民志願軍和孩子們聯歡的會上,孩子們從心裏發出對人民志願軍的熱愛,把他們自己分到的糖果,親手送進志願軍叔叔的口裏。敎養員的政治覺悟,也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外,在東北和北京等地,少數幼兒園開始學習蘇聯幼兒敎育的先進經驗,初步認識了幼兒敎育是全面發展的,幼兒園除以正確方針敎育幼兒外,並解放母親的勞動力。從此幼兒敎育就出現了新的面貌。
  但是,目前幼兒敎育還存在着很多問題:首先是幼兒園基礎很差,數量旣少,發展又極不平衡。全國三十八萬多入園幼兒中,華東就佔了三十萬,西北才三、五四五人,內蒙是空白點。所以廣大勞動婦女,急待解決的孩子入園問題,一時還不能解決。其次,現在大多數幼兒園還是舊社會的遺產,集中在大城市,並且私立的佔了相當大的數字。這些幼兒園大多是半日制或者是和小學同樣性質的幼兒班。幼兒在園時間,不是從照顧他母親工作時間的方便來考慮,而是因襲過去爲資產階級服務的舊習慣,不能適應廣大勞動婦女的要求。至於幼兒園招收幼兒,一般還舉行智力測驗,有的口試題目至五十個以上,這是一個極端不合理的現象!這樣就限制了勞動人民子女進入幼兒園的機會,和幼兒園要爲工農開門,爲生產服務的基本方針還有距離。另外在敎養方面,一般的還受着舊敎育思想的影響,局限於單元敎學;雖然有些點滴改進,也只是在舊基礎上的改良,基本上還沒有打破舊的一套。不少幼兒園爲完成單元計劃而追進度,搬敎材,犯着嚴重的形式主義。如有的幼兒園規定:大單元是“我們的敵人”,小單元是“美帝國主義”;一星期一個單元,一學期定了二十一個單元。還有個別幼兒園的單元計劃,是從十多年前的一本書上抄下來的。另外部分幼兒園還存在着哄孩子的觀點,無所謂敎育;也有不少幼兒園辦成小學的預備班,不但進行識字敎育而且採用了文字課本,一堂堂的上課。總之,幼兒園沒有一套完整的辦法和明確的目的,也沒有系統的敎養大綱,使從事實際工作的同志們感到無所依據。這些問題,都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來逐步解決的。
   二新中國幼兒敎育的方針和任務
   根據上述情況,今後幼兒敎育的方針和任務應該是:
  (一)當前幼兒敎育的工作方針,應該是根據各個地區的不同情況,城鄉的差異,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整頓中提高,在鞏固的基礎上適當地發展;積極培養幼兒敎育師資;在三五年內要着重短期訓練和在職學習。根據幼兒園敎養綱要,解決敎材問題,準備將來的大量發展;發展的重點,首先應該放在工業地區企業部門,其次是機關、學校、及郊區農村(先取得經驗以發展農忙幼兒園),主要是解決工農勞動婦女對孩子的敎養問題;鼔勵私人辦幼兒園並加强領導,作到公私兼顧的原則。另外,必須重視依靠羣衆團體——如民主婦聯、工會、靑年團、救濟會等來推動和開展幼兒敎育。過去民主婦聯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是有很大成績的;敎育行政部門在這方面注意是不够的,今後要加强對幼兒敎育的領導。
  (二)新中國幼兒園的任務,是根據新民主主義的敎育方針敎養幼兒,使他們的身心在進入小學前獲得健全的發育;同時減輕母親對幼兒的負擔,使母親能够自由參加政治的、經濟的、文化敎育的及其他的社會生活。我們的幼兒園爲要實現這個任務,首先確定:幼兒園以實施整日制和不放寒暑假以及分散設置爲原則,克服過去一切不正確的觀點和辦法(如上面所說的將幼兒園集中在大城市有錢人的住宅區,和學校一樣的放寒暑假,招收幼兒要舉行智力測驗等等)。其次確定:幼兒園實施初步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敎養;其基本任務爲保護幼兒的健康和生理的正常敎育,培養幼兒基本的衞生習慣,注意其營養,鍛鍊其體格,以加强其抵抗力,培養幼兒正確運用感官和語言的基本能力,擴大幼兒的眼界,並培養幼兒愛國思想、國民公德、誠實、勇敢、團結、友愛、守紀律、有禮貌等優良品質和習慣,以及愛美觀念和興趣,增進其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就是第一次全國初等敎育及師範敎育會議上所通過的今後幼兒敎育的方針和任務。
   (三)關於新的幼兒敎育方針任務中幾個問題的說明:
  1爲什麽幼兒園以整日制和不放寒暑假爲原則?
  幼兒園的任務除正確地敎養幼兒外,還要解放母親的勞動力。半日制幼兒園,幼兒在園時間過短,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寄宿制幼兒園,又嫌耗費太大,人民經濟力量達不到,且對照顧母愛上也有妨礙,因此以整日制爲最好。但實施的步驟,必須根據現有的基礎,羣衆的需要,人力物力等條件,靈活運用。一方面要採取多種多樣的辦法,另一方面,也要創造條件,逐步向整日制的方向發展。不放寒暑假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在寒暑假期間,敎養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得分別輪流休假。孩子的活動,亦應與平時不同。不過也要看具體情況,適當處理。如果放假不太影響母親的勞動,那還是可以放假。蘇聯在德蘇戰爭時期,幼兒園敎養員有四年的時間,沒有輪流休假;我們在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保育院、託兒所的工作人員,一直沒有休假過。我們的原則是從兒童和母親的需要來考慮問題。
  2爲什麽要廢除單元敎學?
  現在一般幼兒園的敎育內容和方法上,還嚴重地存在着從英美搬來的老敎條、舊框子,最顯著的就是單元敎學。這次全國初等敎育及師範敎育會議上,明確規定幼兒園要廢除舊的單元敎學,實施初步的全面發展的敎養。這一改革,表面上好像是個方法問題,而實際上不只是個方法問題,乃是新敎育思想與舊敎育思想分淸界綫的問題。所以要徹底完成這一個改革任務,必須從思想上徹底地認淸單元敎學的本質而反對它。單元敎學是來源於設計敎學法,反映着資本主義社會的敎育學說;它是以兒童爲本位,一味强調兒童興趣,把兒童看成是自然物,順其自然去發展,培養個人自由主義;它反映着杜威的“敎育即生活”的理論,强調實驗,以周圍生活環境、瑣碎事物爲敎學內容,僅限於適應現實爲止,而不能進一步啓發兒童改造現實的思想。其敎育方法就是單元敎學的形式,各項活動都圍繞着一個中心問題,强調了横的聯繫,割斷了作業本身的直的系統,否定了敎材內容的整體性和連續性,並强調引起動機,以兒童爲主體。其實所謂“引起動機”“決定目的”,都是形式主義,敎師早就主觀地把一切都決定好了,到時候却要來一個引起動機的形式,往往笑話百出。另外,每個單元又是孤立的,敎材的選擇,爲了要機械地聯繫中心題,也就免不了生拉硬扯,勉强拼湊,很難照顧到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循序漸進的系統。比如“衞生單元”,就不能說明衞生習慣的養成要靠經常的注意培養,相反的它是暗示着在這個單元過去以後就可以不注意衞生了。一個單元忙一陣,過去就完了。因此幼兒在單元中所得是零星的、片斷的、狹隘的經驗,而且印象不深,難於消化,在積累經驗上,大大地受到限制。所以這種敎育實施的結果,只是培養出對舊社會的適應者和盲從者,而不是革命者。從整個社會的發展上看,現在它是起着破壞的反動作用。這就是單元敎學的本質。在今天來說,它絲毫不適合我們的新敎育方針。方法和內容是不能分開的,有了新的內容,必須有新的方法,才能完成新內容所要求的目的。所以今天要完成我們新民主主義的幼兒敎育方針,必須徹底廢除單元敎學。
  3爲什麽不進行識字敎育?
  幼兒園究竟應不應該進行識字敎育?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幼兒園的性質。幼兒園敎育不是正式的學校敎育,而是以敎養爲主的學前敎育。識字敎育乃是小學的任務,幼兒園不應該勉强去作;因爲字是抽象的符號,對實際知識很少的幼兒,先讓他認識符號,非常困難,而且是非常有害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應該是先認識實際的東西,比如這個茶碗,應該先讓幼兒正確說出它的名稱、大小、顏色、用途等,不必要敎給他茶碗這兩個字,因爲幼兒園階段的幼兒,最重要的是發展他們的感受力和感覺,並注意擴大他的眼界;有了實際知識的基礎,再進行識字敎育,收效才大。如果勉强去作,不但有困難,而且會影響其它方面的發展。事實證明,幼兒識字過早,容易刺激他早熟,養成喜歡安靜的讀、寫、看,不喜歡多活動和勞動,妨害了幼兒的健康和全面的發展。另外就目前中國社會的具體情況來說,大多數的孩子不可能都進入幼兒園,如果幼兒園進行識字敎育,就給小學增加了許多困難。但必須聲明,幼兒園不進行識字敎育,不等於對孩子自然地自己認會一些字也不允許,甚至加以干涉,尤其是大班的孩子,在他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很自然地要求認識一些字,如自己的名字,幼兒園的名稱等,還是可以的。當幼兒問到敎養員的時候,還是要正確吿訴他。但敎養員不得向這方面誘導或鼔勵。如幼兒畫了一個牛,旁邊又寫了一個牛字,你只說牛畫的好,對字就可以不必提也不必制止。
   幼兒園不進行識字敎育,並不是個新問題,遠在抗戰以前就有爭論;但爲什麽直到現在還沒有解決呢?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1)有一些人對幼兒敎育認識不淸,不了解幼兒園的基本任務,把幼兒園看成一級學校,認爲敎育就是唸書識字。還有些人把孩子看成小大人,對他們要求過高,希望他們早熟。還有些人總想從識字的多少當中來發現天才。也還有的是拿認字作爲管敎孩子的好辦法,認了字,孩子就老老實實坐在那裏寫去了,大人就可以省事。這種種錯誤思想,敎養員和家長恰恰吻合起來,因此有些敎養員就强調採用這種辦法。
  (2)有部分硏究敎育的人們在那裏提倡,出版界出了一些幼兒園的文字讀本,硏究敎育的還創造了許多幫助幼兒識字的敎具。這樣就更使得大家對這問題的認識模糊起來。
   (3)一般小學入學考試,要舉行文字測驗,也促使大家認爲幼兒園進行識字敎育是當然的。
   所以今天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考慮進行識字敎育對幼兒的利害,並要從整個敎育階段的任務去了解,要對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負責。
  4什麽是全面發展的敎育?
  全面發展不是一個方法,乃是我們新的幼兒敎育所要求達到的目的。這就是說,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給以體、智、德、美全面的敎養,使其身心獲得全面發展。那麽是以什麽思想來敎育我們的幼兒呢?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敎育我們的幼兒,堅決肅淸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的思想,並反對超階級和超政治的觀點。因爲現在幼兒敎育當中,還存在着體罰和變象體罰的現象,崇美和親美的思想以及認爲幼兒敎育當中不要思想政治敎育的觀點。如有的敎養員,因不允許體罰了,就給孩子以精神上的威脅,拿眼來瞪,讓許多孩子都不敢理睬他,甚至罰兒童不吃飯。又如有的幼兒園做泥工用的泥土,都是從美國買來的油泥。有一個幼兒園的小孩玩積木,搭起一座樓房來,說是“美國的大洋樓”。這已充分說明了崇美思想已經影響了幼兒!有很多敎養員對這種現象,熟視無睹,認爲小孩子玩玩無所謂。所以我們新的幼兒敎育工作者對這種現象是不能忽視的。
  全面發展的敎育內容,是通過體育(包括日常生活和遊戲)、語言(包括故事、兒歌)、認識環境、圖畫、手工、音樂、計算等各項活動來進行,並且是整體的、系統的;反對單元敎學只是機械的横的聯繫,而是以縱的聯繫爲主,結合着横的聯繫,照顧到整體性和系統性。因此我們也必須糾正過去把保敎分開的辦法,敎師單管敎,保育員單管保,把整體的敎養,分裂開來,孤立地去進行;還有什麽“三分敎七分養”的說法。實際上養與敎是分不開的,一切生活當中,都包含着敎,對幼兒一切良好習慣的養成,主要靠實際生活當中去訓練和培養,不是單靠講說的。比如“吃飯”,看起來是很簡單,但要問“吃什麽?”“怎樣吃?”沒有文化敎養的人,就不可能在這兩個問題上作到好處,不能給幼兒以正確的指導。
  用什麽方法來達到這個敎育目標呢?是要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但主要的原則是理論與實際結合。那就是敎養員必須時刻注意了解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掌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他們的接受能力,適當地通過各種活動來進行敎育,並注意要在集體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組織力。反對脫離實際,機械搬運的敎條主義的方法。什麽是敎條主義呢?敎條主義有兩種,一種是老敎條,我們要堅決反對它,如從英美搬來的單元敎學或封建的辦法,就是明顯的例子,不再多談了。另一種是新敎條主義,主要是幼兒敎育中的一般化,抽象化和公式化,特別是生硬的說敎和搬運政治口號或名詞,不能很好地結合幼兒實際生活利用遊戲、實物、圖片等來進行。我們也要堅決反對這一種敎育方式。其次是要防止可能發生的偏向,即是在實施全面發展的敎育的時候,不根據中國的情況,提出過高的要求。因全面發展的敎育是隨着社會的向前發展而發展的,徹底的全面發展,只有到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根據我們今天的具體情況,我們在實施全面發展的敎育當中,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健康敎育及愛國主義的政治思想敎育。因爲我們多年來受帝國主義的壓迫,使得我們人民窮困、軟弱,影響到我們這一代幼兒的身體發育很差,因此在生活護理、保健各方面,就要特別重視。另外現在帝國主義還沒有完全打倒,抗美援朝運動還正在進行着,因此愛國主義思想敎育,也必須特別加强。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實際。我們實施全面發展的幼兒敎育,特別提出注意這兩方面,就是照顧了中國的實際,也就是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三用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辦法,克服各種困難,辦好幼兒敎育
  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辦法的特點,就是能够聯繫當時的情況,不把我們的幼兒敎育工作和當時的政治、經濟的任務分開,而是要密切地結合。我們當前的情況和當前的需要,是繼續進行抗美援朝的鬥爭,財政上有困難,同時又需要大量地開展生產建設事業。因爲財政困難,要求國家拿出許多錢來辦幼兒園,事實上還不可能;但幼兒園爲了生產建設上的需要,解放廣大婦女勞動力,又必須發展;因此它發展的方向,就必須明確是工廠、機關、學校和有條件的市、縣;鼔勵私人辦幼兒園,並依靠羣衆大力開展農村幼兒園(託兒所)。另外,必須號召大家用省錢的辦法和堅苦奮鬥的精神來辦幼兒園,反對鋪張浪費,但也必須防止和反對粗糙馬虎,忽視一定的標準,對新生一代不負責任的現象。反對要有很多錢才能辦事的保守的傳統思想,要發揚並提高過去老解放區的革命辦法;我們提倡科學的必需的衞生設施,不等於就要花很多的錢,搞得多麽漂亮講究。但如果錯誤地認爲用省錢的辦法,必須是搞得越窮越好,越苦越對,結果必要的衞生設備和營養也不要,只知道省錢,忘了其它一切,那也是犯錯誤。舉例子說吧,去年天津有個幼兒園,因爲沒有隔離室,也沒有想其它辦法來代替隔離,結果孩子鬧起病來(疹子),全體都傳染了,還死了一個孩子,影響非常不好。一九五〇年夏天,東北大連的個別託兒所,沒有紗窗,蒼蠅一羣羣地叮在睡着的小孩的臉上、身上。根據那些託兒所的條件,雖然按不起鐵紗窗,還可以買些冷布,想些別的辦法來代替的,可是他們就沒有辦。但反過來說,如果認爲要注意衞生設施,注意幼兒營養,那就是要講究,要向蘇聯看齊;那就非吃西餐不可,非住洋房不成,結果,不是變成鋪張浪費,便是什麽也搞不起來。“因爲根本沒有那麽多錢,索性就不辦了吧!”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是影響幼兒敎育的開展的。我們要辦好幼兒敎育事業,首先應具有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那樣才能够不怕困難,克服一切困難創造革命的辦法,不斷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把我們的幼兒敎育發展和鞏固起來。廣東某幼兒園,就是在經濟十分困難,各種條件十分不够的情況下辦起來的。他們修用破陋的祠堂爲園舍,利用高小學生的勞作課給幼兒作玩具,拿二胡來代替風琴,並舉辦婦女夜校,召開母親會,家庭拜訪,幫助家長進步。最成功的是善於和羣衆聯繫,村中所有羣衆都是他們的董事,二十歲以下的靑年,都是他們的校友。這樣一來。什麽困難都容易解決了。所以這個幼兒園開始時是八十五人,逐漸增加到三百多人了。另外,還有許多設法搞生產來解決問題,簡化幼兒園來解決問題等例子,這裏不再多舉了。總之,我們要提倡用省錢的辦法,用革命的精神來辦好幼兒園。
  在改革舊敎育的內容和方法上,也是如此,要拿出革命的精神來克服一切困難。這種困難,主要是思想的問題,而不是要拿出多少錢來的問題。比如說廢除單元敎學,實施全面發展的幼兒敎育,並不是只有經濟條件好的幼兒園才能作,任何幼兒園都可以作的。例如北京分司廳幼兒園他們經濟條件並不好,可是在改革舊敎育的內容和方法上,做得就較好。問題在於什麽地方呢?在於對舊的戀戀不捨(看不到它的危害性)以及企圖省事等種種思想在支配着,所以就强調新的困難。又如廢除體罰的問題,也不需要花錢,但作起來也很困難。因爲舊敎育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東西,一下子很難徹底剷除,必須在實際做的過程中,逐步的體驗,逐步的明確,逐步的解決。所以今天幼兒敎育在改革舊敎育的內容和方法上,思想鬥爭,還是主要的。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舊東西必然死亡,新東西必然生長的發展規律,不怕一切困難,並有克服一切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堅決反對舊的,提倡新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做,才能打開一個新的局面,這才是穩步前進,而不是停步不進。
   (張逸園,人民敎育一九五二年二月號)

知识出处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出版者: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叢刊的內容,主要的包括兩類:第一,就全國報紙、刊物——特別是敎育刊物中分類選輯可供參考的敎育資料;第二,選輯或選譯有關蘇聯及新民主主義國家敎育建設經驗的資料。此外,關於舊敎育的批判、新敎育的史料,以及各地敎育工作同志的專題硏究或經驗報吿等等,我們也想多多搜集並分別選印。

阅读

相关人物

張逸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