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提高工農的文化水平,滿足工農幹部的文化要求而奮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240
颗粒名称: 爲提高工農的文化水平,滿足工農幹部的文化要求而奮鬥
分类号: G427.19
页数: 15
页码: 111-125
摘要: 中央人民政府敎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召開這次全國工農敎育會議,目的是要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規定,並依據當前國家的情況,來討論應該採用什麽實施的方針和步驟,有計劃地“加强勞動者的業餘敎育和在職幹部敎育”,提高勞動人民的文化水平,培養和提高工農出身的國家建設人才。
关键词: 教育建设 文化水平建设

内容

一九五〇年九月三十日在第一次全國工農敎育會議上的總結報告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中央人民政府敎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召開這次全國工農敎育會議,目的是要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規定,並依據當前國家的情況,來討論應該採用什麽實施的方針和步驟,有計劃地“加强勞動者的業餘敎育和在職幹部敎育”,提高勞動人民的文化水平,培養和提高工農出身的國家建設人才。我們的會議根據了這種精神,經過兩天預備會,四天分組會議和兩天大會,已經對工農敎育的任務、方針和具體辦法作了相當詳細深入的討論,並達到原則上的一致,今天下午的大會就可以作出決定。現在我想就下列問題提出幾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一個重大的政治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它的基礎是工人和農民的聯盟,“因爲這兩個階級佔了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國主義與國民黨反動派,主要是這兩個階級的力量。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主要依靠這兩個階級的聯盟。”(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這個人民民主專政,如共同綱領所規定,乃“以工人階級爲領導”。旣然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力量,工農聯盟是國家的基礎,因此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經濟力量上加强和提高工人和農民,乃是鞏固與發展人民民主專政,保衞並引導我們的國家走向完全的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富强的基本步驟。而開展工農敎育,提高工人和農民的文化水平、政治覺悟和生產技術,就是加强和提高工農,鞏固與發展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步驟。我們的國家必須充分和堅決地運用敎育這個武器,以利於徹底打倒國內外反動派,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並由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到社會主義社會。
  由此可知,開展工農敎育乃是一個重大的政治任務,任何領導機關和領導人必須適當地重視工農敎育,並把這項工作看作自己工作中値得經常關心的一個部分,應該儘可能地給工農幹部以學習文化的機會。任何輕視工農敎育或對此漠不關心,任其自流的態度都是沒有根據的。
  由此可知,每個實際作工農敎育工作的同志必須使自己的文化敎育工作最好地服從於國家的政治建設;那種片面地强調文化敎育而放棄對工農羣衆的政策時事敎育,或者不努力於通過文化敎育來實施對工農羣衆的政治思想敎育的偏向是應該克服和防止的。
  其次,新中國面臨兩個主要的任務:一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國防軍,以便擊退任何侵略者的進攻,保衞我們國內的和平建設,並保衞世界和平;二是建立强大的經濟力量,使中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成現代的工業國。爲了實現第一個任務,國家將採取各種步驟,其中包括開展軍隊中的文化敎育工作,這已由毛主席的關於開展軍隊中文化敎育的指示明確規定,全軍即積極推行,這裏不說。爲了實現第二個任務,全國人民正在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爲着國家財政經濟情況的根本好轉而奮鬥。這裏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求全國公私企業機關的工人,發揚新的勞動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要求全國農民實行生產互助,改進耕作技術,增加農業生產。而在廣大工農中開展文化的、政治的和生產技術的敎育,乃是建立工農的新勞動態度,提高生產技術和勞動生產率,增加工業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的國家應該努力實現和運用這個條件,以便最有效地恢復和發展國家的工農業生產。
  由此可知,任何經濟機關和公私企業都應該重視工農敎育,並把這一工作作爲自己業務的一個部分;任何輕視工農敎育的想法或由於强調生產任務,而忘了開展工農敎育來提高工農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建立新勞動態度,恰正是完成生產任務的重要條件的辦法,都是沒有根據的。它們應該儘可能地和積極地給工農敎育以經費、設備上的幫助,應該保證工人以一定的學習時間,保證非特殊需要,不加工加點,佔去工人的學習時間。
  由此可知,每個參加工農敎育的同志必須使自己的文化敎育工作最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任何企圖脫離經濟建設的工農文化敎育都是無效的,都不會受工農羣衆歡迎的。最後,新中國的敎育,即新民主主義的敎育必須是大衆的敎育,即主要爲工農(包括武裝了的工農即軍隊)服務,並逐漸爲工農所掌握和創造的文化敎育。工農在政治和經濟上翻身之後,必然要來個文化翻身;文化翻身是鞏固並繼續發展工農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勝利的重要條件。毛主席說:跟着經濟建設的高潮,不可避免地會有文化建設的高潮,這個高潮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標誌將是工農文化敎育的發展。因此,一切文化敎育工作者,一切愛國知識分子,都應爲開展工農敎育而努力,都應該把傳授自己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給工農羣衆作爲自己最光榮的任務。因此,我們必須對現今一部分敎師和其他知識分子中至今還存在着的輕視工農敎育,認爲做工農敎育工作是低人一等的錯誤思想實行批評;應該實行一切知識分子面向工農,一切學校爲工農開門的方針。
   二當前工農敎育的實施方針
  我們的會議根據當前國家的情況和基本任務,確定了當前的工農敎育一般地應以文化敎育(首先是識字敎育)爲主要內容,並適當地結合政治敎育、生產技術敎育和衞生敎育;應該首先着重對工農幹部和工農中的積極分子的敎育,並有條件地推廣這種敎育到一切迫切要求學習的工農羣衆中去,首先是有組織的羣衆,特別是靑年男女;應該因地因時制宜,有重點地穩步前進,鞏固地發展。這就是當前實施工農敎育應該採取的方針。
  第一,爲什麽當前的工農敎育應以文化敎育,首先是識字敎育爲主要內容?因爲識字和學文化是提高政治覺悟、提高生產技術和勞動生產率的先決條件。列寧說過:“不識字的人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須首先敎他們識字。除此以外,便不能有政治;除此以外,便只有謠言、空話、傳說、成見,而不是政治。”他又說:“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條件,首先是人民羣衆在敎育和文化上的提高。”毛主席也說:“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建立新中國的必要條件。”只有當工人農民識了字,學會了讀、寫、算的基本能力之後,才談得到鞏固政治上的啓蒙,從而有政治覺悟的眞正提高,才談得到生產技術沿着科學的方向提高和羣衆性的創造和發明。東北、華北、上海以及其他各地有很多實際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在座的學習模範都能以親身的經驗證明這一點。
  工農的文化學習(首先學讀、寫、算)是掌握工具;以此工具來學習政治和科學技術,來提高政治水平和勞動生產率,這是目的。工具與目的的關係,這就是工農敎育中文化學習與政治敎育、生產技術敎育的基本關聯。我們所說的適當地結合文化敎育與政治、技術敎育就是從這個關聯出發,而決不是生硬的機械的相互併呑。
  從這點出發,工農的文化敎育的內容和敎學法應該充分地表達和聯繫工人農民當前的實際生活、生產活動和社會鬥爭。這種聯繫越密切,工農的文化程度便提高得越快,並從而順帶地提高工農的政治覺悟和生產技術。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和文化學習同時應該利用一部分時間,並運用其他各種組織形式,聯繫當地當時的情況,向工農及時地進行政策時事敎育和生產技術敎育。
  因此,單單習慣於老解放區冬學和一般農村工作的辦法只强調政治學習,或者只强調生產任務因而只强調技術學習而忽視文化學習:這都是不對的,是犯了近視病。同時,只强調文化學習而不努力與政治和生產聯繫,忽視在工農中進行必要的政策時事敎育和生產技術敎育,那也是不對的。
  我們所說的當前工農敎育一般的以文化學習爲主的方針,主要地適用於已經實行土地改革的農村和生產已經正常並已進行了政治啓蒙敎育的工人區域。沒有上述條件的新解放區、半老區,工農敎育一般地仍應以結合當地當時的羣衆鬥爭和中心工作,進行政策時事敎育爲主,在可能情形下也可以進行文化學習和識字,但不應過分强調識字的要求。這些地區的工農敎育更應靈活利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過去老解放區的冬學、黑板報、秧歌、屋頂廣播等等的經驗,上述地區可參照應用。
  對工農幹部和積極分子的敎育,一般地首先以學習文化爲主;在一定情況下,可設專門的補習業務和技術的學習組織。我們應該肯定,從工農幹部中和產業工人中培養出一定數量的能够掌握現代工業技術的幹部作爲我們經濟建設人才的骨幹,這是頭等重要的事情。
  第二,工農敎育爲什麽要首先着重工農幹部和工農積極分子的敎育,並逐步地推廣到有組織的羣衆,首先是男女靑年和其他迫切要求學習的工農?這是因爲:
  (1)毛主席說:“幹部是羣衆中的先進分子”;“爲幹部,也完全是爲羣衆,因爲只有經過幹部才能去敎育羣衆,指導羣衆。”工農幹部多年獻身革命,對國家和人民有極大的貢獻,但由於他們小時無力上學,參加革命後,又因任務緊張繁重,沒有機會作系統的學習。因此他們一般地文化低,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對目前和今後較複雜的工作,暫時還難於勝任;因此他們最迫切地要求文化,他們也完全有權利要求學習文化。我們的國家必須首先給他們以學習文化的機會。否則,就對不起這批國家與人民的功臣。爲此目的,我們要逐步地大量舉辦文化補習學校和工農速成中學,各業務部門也要舉辦各類幹部學校,吸收工農幹部學習文化和業務,以達到在今後若干年內,現有工農幹部都能分批地受到幾年的文化敎育之目的。這是我們的國家當前的重大措施之一,各級領導機關都有責任注意並搞好這一工作;工農幹部尤應努力參加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以期對人民作更大的貢獻。其次,我們要注意工農中的積極分子的敎育。這裏所謂積極分子,是包括一般工農出身的共產黨員、靑年團員以及生產中的骨幹分子、學習中的積極分子在內,他們都是羣衆中的先進分子、骨幹,是聯繫羣衆推行政策的橋梁。我們必須大力給他們以敎育,提高其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更有效地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和橋梁作用,順利地推進我們國家的建設。此外,我們也要儘可能地吸收一切熱心學習的男女靑年以及其他工農來學習。事實證明,工農靑年常常是熱心學習,進步很快的人,因此我們也應該儘先讓他們學習。
  (2)由於國家財政情況還很困難,敎師、敎材缺乏以及羣衆動員程度的不够深入,我們必須有重點地逐步推廣,不可能全面發動,吸收一切工農參加學習。有些地方曾經企圖不分步驟地動員一切人們參加學習,結果,因爲經費、敎師、敎材各方面的困難,碰了釘子,我們應引以爲戒。
  第三,我們的工農敎育,應該採取因地因時制宜,穩步前進的方針。中國是個大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極不平衡,各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條件多不相同。工農敎育必須在統一的方針下,按照各種地區(如老區、半老區、新區、少數民族區、接近戰區以及災區等)的不同情況採取適合於當地當時實際情況的具體步驟和方式來進行。如東北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是全國的先進地區,它的經驗,其他各地都應重視,但它的一般計劃和辦法,未必適用或完全適用於其他地區。又如內蒙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更應十分愼重地適應其社會、經濟和民族的特點,適當地規定實施辦法,如特別着重民族團結的敎育,在遊牧地區特別注意愛勞動的敎育,並應以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學習爲原則。即如在同一省份,如情況不同,也應分別製定辦法(如綏遠)。
  在同一地區,情況變了,敎育的內容和組織形式、工作方法等也應隨着變化。如在新區農村,農民敎育一般仍以政治敎育爲主;但當土地改革已經實行,農村已經有初步的民主改革,農民生活已開始改善,這樣就應該及時地轉入以文化學習爲主,並力求轉入經常性的學習。城市工人在生產已轉正常,政治啓蒙敎育已經初步進行了,也就可以轉入以文化學習爲主的業餘敎育。而同樣即使在老區,當遇有重大政治鬥爭任務時,也應該適當地加强政策和時事敎育,不要拘泥不變。
  實施工農敎育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事。我們必須根據主觀和客觀的條件,根據必要與可能,有步驟地、有重點地穩步前進,不能性急,不能冒進。
  爲什麽今天不提全面掃除文盲的口號,而僅僅提推行識字敎育,逐步減少文盲呢?這是因爲我們還沒有解放全部領土,我們的國家面臨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威脅,還有三分之二的地區沒有實行土地改革,財政經濟情況除東北外,還未得到根本好轉,國家的財政還很困難,再加上敎師、敎材的缺乏,以及部分地區羣衆的覺悟還必須有所等待,在此情況下就提全國範圍內掃除文盲,就會變成與全國形勢不相適應和不能實現的空洞口號,徒然使自己的工作陷於完全的無準備和被動的狀態。因此,我們目前只能要求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識字運動,減少工農中的文盲,並在各方面準備條件,積累經驗,來迎接全國掃除文盲的熱潮。
  爲什麽規定目前工農敎育一般地以文化學習爲主,並首先着重幹部和積極分子的敎育呢?這也因爲只有這樣有步驟地穩步前進,而不是齊頭並進,輕率冒進,才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提高工農的政治覺悟和生產技術和普及工農敎育的目的。工農的文化學習,首先應着重識字,然後是培養他們讀、寫、算的基本能力,然後再學歷史、地理和自然的常識。幹部和積極分子的敎育,首先應特別着重工農幹部,尤其是區級以上的工農幹部的敎育。總之,我們一切都要有步驟、有重點,並有整體觀念和長遠觀點,這樣才能求得工農敎育的眞正的開展。
  我們的會議確定了鞏固地發展的方針。現在職工參加業餘學習的已達七十萬人,去年參加冬學學習的農民達一千二百多萬人,參加常年民校的也有幾百萬人。這個數目和全國工人農民的總數相比,當然還渺乎其小,但它已是個很大的數目,這說明我們已經有了不小的成績。我們今後應該鞏固這個已有的成績,做到辦一個,就辦好一個,堅持下去,鞏固起來,不要單求數量的發展,而要同時注意質量的提高和質量的鞏固;運做好一點,來推動全面。我們在文化水平很低的工農羣衆中進行敎育工作,尤應如此。
   三堅決實行羣衆路綫來辦工農敎育
  第一,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工農敎育是一個規模極其巨大的羣衆運動。它本身是一種羣衆工作。我們必須堅決地和正確地實行羣衆路綫來開展這一工作。
  首先,工農敎育是工農羣衆隨着政治、經濟的翻身,在文化上從落後、愚昧狀態將自己解放出來的重要步驟。工農羣衆是眞正偉大的,他們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只有充分相信羣衆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包括在文化上的解放在內),從而充分依靠工農羣衆自己的力量,發揮工農羣衆自己的積極性、創造性,在工農羣衆的積極支持下,來進行工農敎育,這樣才能做得通和做得好。
  其次,工農敎育和任何別的革命工作一樣,一面要完成它的直接任務(如識字),另一面要收到在此工作中同時提高羣衆的覺悟,加强羣衆的社會性、組織性和團結一致的精神的效果。這種收穫對革命和建設的勝利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只有發動和依靠工農羣衆自己辦學,吸收他們參加這種社會的文化活動,而不是由政府和別的機關包辦,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再次,工農敎育旣是工農羣衆自己解放自己的一種工具,因此它的進行和發展必須根據羣衆的自覺與自願,決不能强迫命令。毛主席說過:“凡是需要羣衆參加的工作,沒有羣衆的自覺與自願,就只會流於形式主義而失敗。“欲速則不達”,一切工作都是如此;對於改造羣衆思想的文敎工作,尤其如此。”
  又次,我們要敎育工農,首先必須向工農學習,否則我們就不能具體地和貼切地啓發羣衆的自覺、指導羣衆的行動,甚至連給羣衆以文化的工作也難於進行。
  因此,首先我們辦工農敎育的人,應該克服對工農羣衆的恩賜觀點和包辦代替、强迫命令的作風。在創辦和堅持工人業餘學校、農民業餘學校、冬學、識字班等學習組織時,必須充分發動和依靠工農自己來作,只有這樣,才能克服一切困難,辦好我們的事業。
  第二,工農敎育的經費,除工農幹部的敎育經費一般應由政府解決外,主要地應依靠工農羣衆自己來解決。東北、山西的很多例子證明,只要充分發動羣衆而不是依靠强迫命令,工人農民的敎育經費大體上是能够自己解決的。政府選擇適當的地區和學校給以一定的補助和奬勵,那也是必要的。羣衆自辦與政府重點補助相結合,這就是解決工農敎育經費問題的方針。那種專靠國家開支而不願深入發動羣衆來辦工農敎育的缺乏羣衆觀點的思想是錯誤的。工會的文敎費應照工會法收齊,並確定適當的比例用於開展職工業餘敎育。政府對工農速成中學和文化補習學校應籌專款辦理一部分,同時要求各機關、團體和學校也儘可能舉辦或附設此類幹部學校或補習班,以增加工農幹部學習文化的機會。第三,解決工農敎育的敎師問題,應該發動和組織廣大的羣衆敎師和小先生,實行以民敎民。這不僅因爲羣衆敎師有熟悉學生情況與語言等優點,特別是因爲由此可以培養大量羣衆中間的骨幹,這種骨幹對於國家建設是十分重要的。一定數量的專任敎員是需要的,但他們只作爲羣衆敎師的骨幹,他們必須與廣大羣衆敎師相聯繫。專靠專任敎員的想法是不對的。同時,各級師範學校應該着手培養工農敎育的師資。爭取和改造城市知識分子,首先是失業知識分子,來爲工農敎育服務,也是重要的。我們應該有計劃地進行這一工作。
  第四,工農敎育的組織形式應是適合羣衆的需要、可能與習慣,儘可能地多種多樣,不要强求一律,尤其工農的識字敎育,可採識字班、識字小組、夜校、幻燈、冬學以及較正規的業餘學校各種不同的形式。要防止所有工農識字敎育一律採取正規學校的那種形式主義的偏向;同時也要克服工農敎育在有條件時也不提高到較正規的經常學習的保守思想。冬學的形式還應該保持,但應力求在有條件時轉爲常年的業餘學校。
  對工農幹部和積極分子的學習組織,除業餘學校外,我們正逐漸創造各種適合實際情況的學習組織形式。一種是工農幹部的在職學習。這個問題牽涉範圍很大。我們的會議只提出這個問題,並整理一部分意見,準備提交政務院,彙同各部門解決這個問題。另一種是文化補習學校或文化補習班。這是吸收工農幹部和積極分子離開工作崗位,學習兩年,修完相當於高級小學的課程,回到工作崗位服務或升學。第三種是工農速成中學,入學的工農幹部應有相當於高小畢業的程度,在三年內修完中學課程,畢業後或者升入高等學校,培養工農出身的高級知識分子,或者直接回到工作崗位。除上述組織形式外,各業務部門還應該辦其他形式的幹部學校,使工農幹部一面學文化,一面學業務。
  第五,工農敎育的課程應切合國家建設的需要,力求少而精,敎材除若干必要的統一的基本敎材外,應該力求適合各地各方面工農羣衆的實際需要,應該有各種各樣的補充敎材。
  第六,工農敎育的敎學方法應該適合工農成人的特點。成年工農社會經驗多,理解力强,記憶力差,因此一切敎學應力求聯繫實際,要少講多練,要多自修,多個別課外幫助。我們的敎師要學習陜北識字運動模範敎師任逢華同志的“誠”、“信”、“恒”的赤膽忠心、爲工農事業獻身的精神,以從事工農敎育;要隨時向工農學習,以便熟悉他們的生活、工作和思想情況,要隨時徵求工農學員對敎學的意見,以便及時改進自己的敎學法;要多發動工農學生作學校內的行政管理工作。我們要充分運用模範敎師和學習模範作爲工作中的橋梁,來開展工農敎育工作。
   四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爲提高工農的文化水平而奮鬥
  開展工農敎育是一個眞正文化革命的開端,一切愛國知識分子必須以從事這項工作爲自己最大的光榮。我們建議並須着手組織廣大的愛國知識分子來熱烈地參加工農敎育的光榮行列,一面向工農學習,逐漸地改造和提高自己;一面向工農實施敎育,以提高工農的文化水平;這樣在這一個偉大行動中,來實現毛主席“工農知識化,知識分子工農化”的口號,並實行工農與愛國知識分子的大團結。這個團結的過程即是工農與知識分子的改造和提高的過程,它對新中國的建設,有極其重大的作用。在這裏,一方面要克服知識分子輕視工農的思想以及對工農的恩賜觀點,另一方面工農幹部和工農羣衆對一切願意爲工農服務的知識分子也應加以信任和尊敬;同時自己又須有學習文化的決心和信心,克服少數工農幹部的悲觀失望和自卑的心理。
  要辦好工農敎育必須實現政府領導、依靠羣衆組織,由各方配合進行的原則。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一九五〇年六月一日的指示着重指出:“職工業餘敎育是一件巨大的工作,應由政府敎育部門負責領導,依靠工會組織,聯合各有關方面協力進行”,並決定成立各級業餘敎育委員會,規定中央一級的職工業餘敎育委員會的職權是“討論及決定有關全國職工業餘敎育的方針、計劃、課程、經費、制度等重大事項”;地方職工業餘敎育委員會的職權是“討論有關該地區職工業餘敎育事項”。各級職工業餘敎育委員會的決定由各級政府敎育部門發佈。根據這個指示,我們建議參加各級職工業餘敎育委員會的各部門,必須根據統一領導、分工合作的原則,分別擔任以下各項工作:
  1職工業餘敎育委員會的各項決定,由政府敎育部門公佈。有關敎育行政的管理,由政府敎育部門負責。
  2有關敎學業務的改進,由政府敎育部門負責,工會配合。
  3有關動員、組織、保證職工學習,了解職工學習情況,由工會負責,靑年團、婦聯配合。
  4有關保證學習時間及其他學習條件,由政府企業管理部門及勞動局負責,工會、靑年團、婦聯配合。
  同時各級職工業餘敎育委員會得視工作需要,由政府敎育部門及工會組織抽調一定數量的幹部,設祕書處或工作組,負責處理會務及有關職工業餘敎育的檢查和硏究工作。
   各個城市在開展職工敎育時,產業工會和各地方工會應協同工作,並應以地方工會爲主,督促檢查這一工作的進行。
   農民業餘敎育的領導關係和各有關方面的分工合作,在原則上和職工業餘敎育相同,但具體辦法可以更簡單些。
  爲要加强對工農敎育的領導,政府敎育部門在縣以上應考慮設專門的機構和專職幹部,管理工人或農民的敎育。各級領導機關和各工作部門應該照顧這一工作的重要,儘可能避免任意拉調敎育工作幹部的現象。
  在實現這個統一領導、分工合作的原則時,上述的條例、辦法之類是重要的,對工作是會有幫助的,但這些終究不過是個條件。要完滿地實現上述原則,達到團結一致、分工合作的目的,最重要的還是端正我們的思想和作風。過去長期在農村分割環境下所養成的農村觀點和一攬子、包辦的工作方法,現在應該徹底改變,而代之以集中統一的整體思想和分工合作的科學方法。無論政府敎育部門、工會以及其他有關方面,都應在統一方針、統一政策、統一任務、統一計劃下,適當地分工,密切地合作。要克服那種“各保疆土”,“各自爲政”的本位主義和包辦作風,同時亦不能推卸責任。所謂“你管我不管,我管你就不用管”的想法是不對的,因爲它違反集中統一和科學分工的原則。
  要實現眞正的團結一致、分工合作,要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還必須正確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農民敎育對於曾在老解放區工作過的同志來說,是有不少經驗的,但那時是戰爭環境,是季節性的以政治動員爲主的敎育,它在現今新條件下必須提高成爲經常性的以文化學習爲主的敎育,這就產生一系列的新問題,而解決這些新問題,我們還缺乏經驗,因此我們必須虛心學習。我們對工人敎育一般地缺少經驗,那就更應該虛心學習。驕傲自滿是沒有根據的,它只表現對新鮮事物的感覺遲鈍。在相互間工作關係的處理上,要嚴於責己,不要專門責備人家,要主動爭取搞好關係。對原則問題,要正確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眞理、修正錯誤;對非原則問題,要善於和別人妥協。
  正因爲工農敎育是巨大的、長期的、艱苦的工作,它不可避免地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困難,如經費、敎師、設備,乃至人事問題上的種種困難。但我們的高貴品質,就在於有了這些困難,而不致爲困難所嚇倒、所沮喪,而能够從困難條件中找尋克服困難的方法,勇敢而愉快地克服這些困難。中國的工人階級、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就是在不斷遭遇困難,並不斷戰勝困難中成長壯大起來。我們都將在困難中得到鍛鍊,逐漸成爲一個全心全意爲工農羣衆務服的優秀戰士。
  在毛主席、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們親密團結起來,緊緊依靠羣衆,勇敢地機智地克服一切困難,這樣來開展工農敎育,提高工農的文化水平,培養工農知識分子,以此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專政,建立我們國家的强大的國防力量和經濟力量,我們堅信我們是一定會成功的。
   (錢俊瑞,一九五一年五月,人民敎育第三卷第一期)

知识出处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出版者: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叢刊的內容,主要的包括兩類:第一,就全國報紙、刊物——特別是敎育刊物中分類選輯可供參考的敎育資料;第二,選輯或選譯有關蘇聯及新民主主義國家敎育建設經驗的資料。此外,關於舊敎育的批判、新敎育的史料,以及各地敎育工作同志的專題硏究或經驗報吿等等,我們也想多多搜集並分別選印。

阅读

相关人物

錢俊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