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新學制的基本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235
颗粒名称: 學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新學制的基本精神
分类号: G427.19
页数: 5
页码: 88-92
摘要: 學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新學制的基本精神“到了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農民在革命中就開始創立了自己的學校,即在人民的中國裏,兩年來人民政府用大力發展了工人、農民的敎育事業。現在中國人民自己的學校系統才在新的政治經濟基礎上,表現過他們改革的願望,有的還畫出了改革的藍圖,由於新政治新經濟的要求。却必然會產生和實現眞正合乎人民需要的新學制,學制改革是敎育工作中一個重大的革命的步驟。應引起全國人民的注意,新學制的基本精神究竟在哪裏呢。
关键词: 教育建设 学制改革

内容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和頒佈了“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學制。這是一件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大事。
  中國有現代學校制度已五十年。一九〇三年(光緒二十九年)滿淸皇朝頒佈了第一個中國學校系統,開始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這一個學制在形式上是抄襲日本的。以後,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和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又兩次頒佈學制。前者仍繼續抄襲日本制度,後者改爲抄襲美國制度。一九二二年的學制,經過國民黨統治時代,基本上沒有改變,並且一直行到現在。
  五十年來,由於舊中國的社會性質所決定,這三個學制都和廣大的中國勞動人民沒有聯繫或很少聯繫。中國勞動人民曾經用過敵視的眼光來看這些學校,並稱之爲“洋學堂”。到了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農民在革命中就開始創立了自己的學校,那就是毛主席所說的,農民“名之曰農民學校”。在以後二十餘年中,在革命根據地,即在人民的中國裏,舊的學制根本上已被打碎。全國解放以後,實際上存在了兩種學校系統。人民政府有意識地暫時允許了原有學制的存在,其目的,在於使新解放地區的各級學校暫維現狀和安定下來,以待改造。這在解放初期是完全需要的。兩年來人民政府用大力發展了工人、農民的敎育事業,恢復與發展了各級學校敎育。到現在,原有學制對當前的人民敎育的發展已成爲一種障礙;再不改變,就會極大地阻難我們的前進。現在中國人民自己的學校系統才在新的政治經濟基礎上,以法令的形式明確地建立起來了。它標誌着中國勞動人民在文化敎育上的新勝利。中國勞動人民在文化敎育上無權利和無地位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在這裏我們順便提一提:過去有不少的改良主義的敎育家,他們抱着超階級超政治的觀點,幻想敎育救國,在學制這一問題上,也曾提出過許多主張,表現過他們改革的願望,有的還畫出了改革的藍圖。結果呢,自然是其願不遂,變成廢話。而人民的中國,由於新政治新經濟的要求,却必然會產生和實現眞正合乎人民需要的新學制。這對於改良派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敎訓嗎?
  學制改革是敎育工作中一個重大的革命的步驟。它的影響將及於全國,及於全國人民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的生活。實現它,是一個巨大的鬥爭。它不僅是屬於全國敎育工作者的任務,同時全國社會各方面都負了一定的責任。因此,這一重大的改革,應引起全國人民的注意。全國敎育工作者和社會有關各方面,應對新學制廣泛地進行宣傳,並共同努力爲實現這一新學制而鬥爭。
   那麽,新學制的基本精神究竟在哪裏呢?
  第一,新學制是毛主席的敎育思想和敎育政策在新中國現階段敎育制度上的一種體現。它總結了二十餘年來各革命根據地的敎育經驗,吸收了舊學制的某些可用的部分,並根據兩年來全國的新經驗而製訂的。新學制首先指明是“我國目前時期的學制”,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學制。這是說,這個學制決不是幻想,而是和當前中國實踐結合的;不是從什麽空洞理想、主觀願望出發,而是從國家今天新的情況、新的歷史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出發來規定的。我們今天需要的是一個這樣安排的學校系統,它是切實可行的。隨着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人民文化敎育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學制在一定時期後也將跟着改變。
  “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强調地指出原有學制中最重要的缺點是“工人、農民的幹部學校和各種補習學校和訓練班,在學校系統中沒有應有的地位”。在新學制中,把這些一向被忽視的工農大衆和工農幹部的學校,分別歸入了初等敎育、中等敎育的體系中。這是我們新學制體現革命精神最突出的部分。祖國正處在大規模有計劃的建設的前夜。國家與人民迫切要求我們大量培養建設人才,滿足工農勞動人民及其子女學習的需要。現在,單純地依靠正規的學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已不能適應實際的需要。今天一切能够投入國家建設的人更迫切地需要敎育。我們要抓緊敎育成人這一環節。敎育工人、農民,敎育一切成年人,對舊知識分子、一般工作幹部進行再敎育,爲此需要各種形式的幹部學校、補習學校和訓練班。這些學校在今後一定時期負有大量供應幹部的責任。我們今後要大量擴張這一部分的敎育。
  第二,新學制是緊緊地和國家建設結合的。今後新中國建設的中心是國防與經濟建設。這種建設要求大批科學技術的幹部。因此,我們全部的學校應適應建設的要求,按新的方法,好好安排。
  舊學制的基本缺點之一就是輕視技術敎育,技術學校沒有一定的制度。新學制十分重視技術敎育,使技術學校在學校系統中佔了應有的地位,並使各級各類技術學校制度化,使各級技術學校相互銜接。這樣,就有可能使成千成萬的人從小學、工農速成初等學校、業餘初等學校走入初級技術學校;使成千成萬的人,由初級中學走入中等技術學校。中等技術學校又和各種專科學校相銜接。這樣使技術敎育形成一個系統,以適應爲國家建設培養出所需要的各級技術幹部來。高等學校也進一步要求制度化,規定了大學、專門學院、專科學校制度,使高等學校的目的性明顯,分工明確、合理,能適應爲國家建設培養高級幹部的需要。這些都是新學制的特色。
  第三,新學制對祖國未來充滿着無限的熱望。我們的國家前途是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因此國家對於今日尙是兒童的一代,寄以最大的關懷,必須給以更好的敎育。這表現在新學制堅決廢止原有小學修業六年,初高兩級分級的辦法。現在全國小學生,僅受四年不完全初等敎育的佔百分之九十,僅百分之十受到六年的初等敎育。四年制的學校多在農村。這使城市和農村的勞動人民的子女受敎育的機會不平等,對農民是一種歧視。原有小學制度,本來帶有雙軌制的精神,原來就不是爲勞動人民的子女打算的。在敎學計劃上,採取兩個圓周制,浪費時間。此次改行五年制,敎學計劃是一貫的,加上敎材、敎學方法的改進,兒童入學年齡提高到七週歲,節省一年的時間,保證人民基礎知識的敎育一定可以完成。由六年制改爲五年制,並不會降低學生的文化水平。懷疑實行五年制會降低人民基礎敎育的標準,那是無根據的。相反地,全國農村小學一律提高到五年,是整個人民基礎敎育的提高。全國實行五年制小學,就使城市農村的勞動人民的子女有受到同等的完全的基礎敎育的機會,滿足了農民的要求。這是一個關係數千萬兒童的大問題,是關係到全國每一個家庭的大問題。
   新學制還規定了幼兒園的敎育制度。
  新學制遵照着兒童、靑年身體和心理的發展,知識本身的規律性和系統性正確規定了各級學校的年限,它還具有各級各類學校彼此銜接、前後一貫、條條道路通達高等學校的特點,這在全國人民限前就出現了一個無限光明的前途。新學制不僅比起原有學制來有本質的不同,它更具有原有學制以及其他一切資本主義國家學制上沒有也不能有的優越性。
   這就是新學制的基本精神所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學制的確立,是値得全國人民自豪的。我們有理由爲新學制的誕生而慶祝。新學制對於當前敎育建設的實踐提供了一個工作的方向和標準,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應如何調整安排,如何走向統一;各級學校的敎學計劃、敎學大綱、敎材應如何規定和編撰;師範學院、師範學校應如何規劃,師資應如何訓練,現在都有了標準了;其他如各種學校的規程的製訂,也有根據了。學制不確定,這些工作都不好辦。這是兩年來敎育行政工作上深切感到的。因此次新學制的頒佈,將使新中國的人民敎育走上有計劃有系統的發展的新階段。
  學制改革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像我國這樣的一個大國,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民族間經濟、文化的發展更不平衡,要全國學制的完全統一在暫時是還有困難的。要使目前原有的和新創的各級各類的學校逐步採用統一的新制度,也將是一個奮鬥的過程。在這個改革中,小學的變動比較最大。由兩級小學變爲一貫,由六年變爲五年,並和中學密切銜接,這需要創造許多條件,做許多準備工作,才能全部實現。工農速成初等、中等學校及業餘學校的建設,也須作極大的努力。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總之,由學制頒佈到實施將要經過一個過程。政務院的決定中指出:“中央人民政府敎育部應根據本決定及參酌各地實際情況,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特點,製訂學制的實施計劃及各種學校的規程。”我們應根據這一決定,有計劃有步驟地前進。工作中的困難是有的。但由於新學制切合實際和人民的需要,一切困難我們是可以用革命方法克服的。在毛主席的思想領導下,加上全國敎育工作者的努力,這一個體現了毛主席思想的新學制,是一定能够實現的。擴大宣傳,加緊準備,使我們能在一九五二年踏出第一步,這就是我們當前關於推行新學制所要擔負的任務。
   (人民敎育,一九五一年十月,第三卷第六期社論)

知识出处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當前教育建設的方針(增訂本)》

出版者: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叢刊的內容,主要的包括兩類:第一,就全國報紙、刊物——特別是敎育刊物中分類選輯可供參考的敎育資料;第二,選輯或選譯有關蘇聯及新民主主義國家敎育建設經驗的資料。此外,關於舊敎育的批判、新敎育的史料,以及各地敎育工作同志的專題硏究或經驗報吿等等,我們也想多多搜集並分別選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