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模範張金銓模範事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區鋼鉄產業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彙刊》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0989
颗粒名称: 勞動模範張金銓模範事蹟
分类号: D412.6
页数: 2
页码: 52—53
摘要: 张金铨,男,三十九岁,川东江北人,共产党员,有十七年工龄,原为西南工业部一〇二厂锅炉修理部工人,五一年提升为该部副主任。解放以后,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提高了阶级觉悟,一贯积极负责,努力工作。
关键词: 劳动模范 张金铨 模范事迹

内容

張金銓,男,三十九歲,川東江北人,共產黨員,有十七年工齡,原爲西南工業部一〇二廠鍋爐修理部工人,五一年提升爲該部副主任。解放以後,在黨的培養和敎育下提高了階級覺悟,一貫積極負責,努力工作。
  五〇年春節時,爲了解决鍋爐進水馬上恢復煉鋼生產,他連日連夜趕裝泵浦,當他唯一痛愛的兒子死了,他都沒有回去。該廠在恢復生產的過程中,由於他的積極帶頭,對鍋爐的修復與改進,使發電所發揮了潛在效能,保證了電力的供應。
  在恢復生產初期,首先碰到的困難便是鍋爐的進水量不够,電力供應很感困難,對恢復發展生產影響很大。該廠領導上曾派人至某廠去借來水泵一部,但以壓力小而不能應用。更嚴重的是一旦蒸汽水泵發生故障,鍋爐不能進水便要爆炸。這時,他就在蔣匪破壞了的動力房中,找出一具西門子九級高壓水泵,修復後遷裝鍋爐房,解决了鍋爐進水問題,馬上恢復了生產。
  原來鍋爐的進水止逆凡爾,年久失修被水垢淤塞,鍋爐進水受阻,如用離心式水泵進水,進水量就不够,影響煉鋼,若用蒸汽水泵進水,進壓力增大,儉煤器就有爆炸的危險。他未調去工作以前,聽說鍋爐有些不正常的現象,便判定是止逆凡爾的毛病,曾建議拆修,未被採納;當他被調去工作後,就把這個毛病克服,使鍋爐進水量不够,而不能發揮其效率的又一困難,也得到了解决。
  解放前,因爲修理工作馬虎,鍋爐的爐通管油積垢很厚,爐牆冷却水箱及兩側彎形循環水管起了泡,嚴重的威脅鍋爐的安全;同時以前爐通管因被水垢淤塞而發生過爆炸。他發現這一問題後,硏究出是由於從汽鼓到爐牆冷却水箱聯接的彎形管被水垢堵塞,經他帶頭徹底淸後,不但保證了鍋爐的安全運行,在五〇年四月份第二場的設備隨着生產的發展,必需急於增開一部軋鋼機。他懂得:如果不開這部軋鋼機,軋製鋼軌配件的鋼材就不能生產,成渝鐵路也就不能鋪軌,當領導上把任務交下來的時候,同志們都不能接受,怕因爲沒有掌握技術,出了事故負不起責任。這時張榮森就充滿信心地鼓勵大家說:不要緊,如果有困難,隨時來找我,我隨時來幫助大家硏究、解决。
   第二部機器開始軋鋼了,張榮森守着機器不能離開一步,早晨六點半鐘以前他就來到車間,晚上總是十二點鐘以後才回去。
  在製軋鋼材時,一發現問題,他就在機器旁邊耐心地跟同志們解釋。如唐紹卿軋出的扁鋼向兩邊彎曲,經他檢査了之後馬上就對同志們一再重複地說:“這主要是導尖盒子裝歪了;校正的方法是:鋼向那一邊彎,導尖盒子就向那一邊移一點就行了”,機器上的布司和輥頸也常被燒壞,他就告訴大家說:“螺絲不要把布司抵得太緊,要鬆半轉。”經他說了之後,這一類的事故再也不找軋鋼班了。
   張榮森同志在實際工作中就這樣耐心地傳授技術,白天如此,晚上也是如此。
  有一天,湯榮華班做夜班,壓軋六分元鋼,忽然發生了障礙,元鋼軋不圓,湯榮華就在半夜跑到他家裏去把他喊來,他仔細看了一看說:“進口夾板”,校正了後,他還是不放心,怕又出毛病,怕躭誤生產,就這樣,他一直守到天亮。
  一次,何國云班軋製八角鋼,上面起了綫紋,也是在半夜把他找來了,他檢査了之後,便耐心地對大家說:“起綫紋的原因很多,導尖盒子如果裝偏了,要起綫紋,胚放大了也要起綫紋,這個就是胚輥沒有裝平,一頭高一頭低軋出來就一邊厚一邊薄,餵進完成輥時,厚的一邊就要起綫紋,他經常這樣誨人不倦的來幫助大家提高技術,一次,二次……他總是不辭勞苦,只要同志們一去喊他,在深更半夜他馬上從床上爬起來技着衣就走。他感到這樣太躭誤生產了,所以他對同志說:“你們這樣一去一來太花費時間,以後我搬到廠裏來住,你們什麽時候學會,我就什麽時候搬回去”。
   他就這樣日以繼夜的在生產戰線上,英勇地戰鬥着。

知识出处

西南區鋼鉄產業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彙刊

《西南區鋼鉄產業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彙刊》

西南区钢铁产业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汇聚刊主要概括了会议题词,首长讲话及报告,劳动模范事迹介绍和模范名单及电文,附件。

阅读

相关人物

張金銓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