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生產會議改進生產技術的李炳臣小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區鋼鉄產業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彙刊》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0987
颗粒名称: 開好生產會議改進生產技術的李炳臣小組
分类号: TF748
页数: 3
页码: 45—47
摘要: 一〇一厂炼钢炉传出了喜讯,在六月十五日早晨二点二十五分,创造了四〇二炉的新纪录。可是一提起这个新纪录,谁都会连想起泥水班的李炳臣小组。
关键词: 生产技术 炼钢炉 李炳臣

内容

一〇一廠煉鋼爐傳出了喜訊,在六月十五日早晨二點二十五分,創造了四〇二爐的新紀錄。可是一提起這個新紀錄,誰都會連想起泥水班的李炳臣小組。
  在民主改革前,李炳臣小組還是不如別人的,大家都不團結,老師傅們互相比技術,誰也看不起誰,因此在工作上也就遭受了一些捐失。在民主改革運動中,小組裏展開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又在車間黨政工團的不斷培養下,大家才消除了彼此間的成見,加强了團結,從此老師傅們不是互相看不起了,而是交流技術和經驗。例如每一次訂修爐計劃時,都是首先大家商量,分配工作,硏究砌磚的方法;並且爲了提高工作效率,老師傅們都非常耐心的培養修爐技工,過去王鐘、趙云林只能担任普通的砌磚工作,現在他們都是重要砌磚工作中的兩員大將了,不僅如此,他們還爲基建處培養了六名砌磚技工。
  那還是五〇年的時候,他們以四十天的功夫,打破了解放前兩個月才能折修好一次煉鋼平爐的陳腐紀錄。可是自從他們聽到蘇聯專家說:“這個爐子可以縮短到五天修好”時,全組就以這句話作爲組內奮鬥目標。因此他們每次聽到煉爐要修時,大家就馬上開會討論,找出過去慢的原因是全組都作長白班,人太多,地方擠不開,勞動組織沒有配備好,同時又沒有很好的分工,實行專責制,他們就自動分爲三班輪値,並且根據全組同志的技術能力,分配了適當的工作,這樣修爐進度就大大提高了。另外由於他們密切的團結、準備工作也作的很好,例如修爐前他們就把工具和材料,以及勞動保護用的東西,都分配了專人管理和準備,以免修爐時躭誤時間。由於他們小組分爲了三班,他們就想到必須嚴格執行交接檢査制度,才能搞得好,所以每班都提前十五分鐘上班,以便交接檢査煉爐砌磚工作,譬如在交接班時,發現了上班砌磚尺寸不準確或灰縫未塗或使用材料錯誤,就立卽由接班的同志提出來糾正,這樣就減少了砌磚工作的錯誤,並且每班每五個人中選出三個檢査委員保證制度的執行,檢査修爐的優缺點,作爲下次的經驗敎訓,因此他們修一次就進步一次,正如老師傅倪靑云說:“我們的成績,就像爬山一樣,一步一步的爬出來的”。
  他們還不斷開動腦筋,找竅門,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例如一號平爐在第三十屆冶煉至百爐以上時,兩邊出火口開始垮磚,他們就想出了用鐵皮做拱圈胎,用柏油把磚煑過(驅逐水份,以免烘燒時炸裂)將拱圈矽磚砌好後,故在爐邊烘烤,等到火口不能繼續冶煉時,便進行熱修,還有過去熱修磚縫(內面砌鉻磚,外部砌鎂磚)是用乾灰,現在改刮濕灰,並且在灰間放鐵皮,磚與磚之間拉得緊,磚也不會破裂,也不會再漏煤氣了。
  再如爐門拱圈往往在冶煉二百爐左右時,磚就會被蝕得很薄,在過去是在出鋼後來熱修,他們認爲這樣太浪費冶煉時間,於是就採用不停火熱修法進行熱修,就是在進料以後,在爐門內舖一層石灰石(或石灰),然後砌上一道和爐門一樣高的檔火牆,在砌檔火牆時,先用石棉紙板檔火,然後用長鉗夾磚疊砌,這樣火焰在爐內照常燃燒,然後用磚一疊砌圈胎子,再在上面砌磚,只須要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熱修。但是熱修爐頂就不簡單了,雖然他們不辭勞苦的爬上千度的高溫爐頂上,但熱修一次粘不住垮了,修二次還是垮,爲了迎接黨的生日“七一”,他們放棄了休息時間,開動腦筋找竅門,並且提出:“爐子修不好决不下班”的口號。人是活的,竅門是巧的,在工人階級面前,沒有任何困難不可以克服,終於他們想出了先將爐頂磚一塊塊的打掉,然後用鐵棍彎成和爐頂弧度一樣,當作頂圈胎子,用鐵絲拴在爐頂拉桿上,就在這根鐵棍胎子上進行砌磚,這樣砌磚,就不會再向下垮了。
  在這次創造四〇二爐新紀錄中,冶煉在三五〇爐左右時,該號平爐空氣下降道被渣子蝕穿,燒紅了爐底工字鋼,要用手去砌補,溫度太高不可能,不迅速砌補工字鋼就要燒壞,就不能再繼續冶煉,最後他們提出鏟推磚法補砌,保護了燒紅的工字鋼,這樣就把煉爐壽命延長,創造了新紀錄。另外小組長李炳臣還改良了了熱修工具,做了一個砌磚長夾鉗,旣輕便又好用,代替了用手砌磚,不僅增加了熱修砌磚效率,還減少了灼傷事故。小組同志還想出了不鑽進去修的辦法,就是先在外面作好一個拱圈,等修的時候,只要折去了拱圈,就用吊車吊進去刮上灰就行了。之後,他們很多工作都在外面先作好了,擺好要修的東西的形式,編好號數,這樣作起來,就大大縮短了高溫下的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就更加快了。
  李炳臣小組同志就這樣發揮了主人翁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大縮短了每次修爐時間,增多了冶煉時間,如一號平爐第三十二屆修爐,訂計劃自停火至修好木柴烘爐需時十四日,但由於他們的努力提前三天多,僅十天又十五小時卽完成了,這樣就使煉爐提前生產,因而多產鋼一一九、七四二噸,使一月份生產任務超額完成百分之七、三六。再如二號平爐第二十一屆時,砌磚工作只一八四小時,較原計劃提前七十二小時,較第二十屆修爐時間提前二七四小時,現在他們終於從每屆修爐需四十天達到了七天修好爐子的成績,接近了蘇聯專家指示的目標。

知识出处

西南區鋼鉄產業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彙刊

《西南區鋼鉄產業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彙刊》

西南区钢铁产业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汇聚刊主要概括了会议题词,首长讲话及报告,劳动模范事迹介绍和模范名单及电文,附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炳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一〇一廠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