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重庆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模範事蹟介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區鋼鉄產業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彙刊》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0981
颗粒名称:
模範事蹟介紹
分类号:
D412.6
页数:
57
页码:
29—83
摘要:
《西南区钢铁产业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汇聚刊》中“劳动模范事迹介绍”主要概括了:一〇一厂的“火车头”——程和龙小组;綦江铁矿的旗帜——李栋梁小组;劳模赵文旭与他的先进小组;大胆虚心接受先进经验的谢廷恺电炉冶炼小组等内容。
关键词:
劳动模范
模范事迹
内容
一〇一廠的“火車頭”——程和龍小組
程和龍小組是一〇一廠第一場的一個軋鋼小組全組現有三十四人,其中有共產黨員二人靑年團員四人。
程和龍小組的同志們在舊社會折磨得每個人都有一肚皮悶氣碰着他就要爆炸似的。程和龍當小組長以後,緊緊的依靠積極分子。經過耐心的團結和組織學習,到五〇年的八九月份,在生產上已經有了一些好的表現。以後在黨和工會的幫助敎育下,程和龍小組在一〇一廠就開始像火車頭一樣,無論在生產上和各個運動中,總是積極帶頭走在前面的。他們小組的發展就好像是這個車間生產發展的典型寫照,就好像是鋼鐵生產發展的里程碑一樣。
解放後一〇一廠担負了軋製修建成渝鐵路鋼軌的重大任務,五〇年的任務是×萬×千噸,從六月份開始生產起到九月份僅完成全年任務的百分之十二點三,十月份行政生產任務×千×百×十噸,但車間裏人人都叫,完不成任務車間行政和技術人員還說:“×百噸也完不成”。工會動員後,大家還是不敢接受。程和龍小組,發動全組討論、算細賬,訂出了小組計劃,提出保證完成該月總任務的百分之四十八(卽超過班任務的百分之十五)的口號,打破了別組的顧慮和車間行政的保守思想,都訂出了超任務的計劃,該組又繼續帶頭、克服困難、提高生產,終於完成了總任務的百分之六十六點四八,超過班任務的一倍,全車間也超過任務的百分之八十,但到十一月底還只完成了一半,只有一個月要完成剩下的一半,沒有人不叫困難,而程和龍小組却一天接着一天創造新紀錄,黨委和上級工會的同志根據他們創造出來的新紀錄一算,動員他們說:“如果全月都有這樣任務是可以完成的”。程和龍小組他們自己算了一下都滿懷信心訂出了“二五、六、五”的計劃(是每月實際生產時間以二十五天計算,每天幹六小時爭取在五分鐘內軋一根鋼)這個經驗傳遍了全場各組都訂出了類似的計劃,程和龍小組爲了保證計劃的實現,學習並訂立了責任制,交接班檢査制,和各班開聯席會議交流經驗的制度,並帶動車間向生產中的不負責現象及破壞生產現象進行不調和的鬥爭。經過大家一致努力的結果,勝利地完成了這一艱巨任務。
產量提高了,但質量不好,還是生產中的重大問題,如五○年九月份軋出的百分之七十不合規格,十二月份也還有百分之二點四的廢品,何况五一年又要改照中央規格軋製,比起五○年的規格更嚴得多了,這時又正當馬恆昌小組向全國工人挑戰開展愛國主義的生產競賽,廠裏很多人認爲挑不嬴,不敢應戰,但程和龍小組却不那樣想,定要向馬恆昌小組學習,於是第一個應了戰,這時他們軋的鋼軌,在折換軋輥前後,容易出廢品,便學習了馬恆昌小組“檢査頭一個活”的經驗,建立了根根檢査的制度,減少了廢品,小組的生手多又學習了馬恆昌小組,有技術不保守的經驗,建立了交流技術的制度,耐心敎生手學技術,這樣又帶動了大家向馬恆昌小組應戰,展開了競賽,保證了質量,因此,他們小組在五一年三月份的生產比五○年十二月份又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二,質量合乎中央規格百分之九十以上,廢品降低到百分之一點二一,到五一年第四季度,他們在質量上更有了驚人的成績,廢品率降低到百分之零點零二八。
五一年六月份抗美援朝總會,發出增產捐獻等三大號召,他們在讀到報紙以後,就結合廠裏開展的安全生產競賽運動,提出將捐獻計劃訂入愛國公約,作爲競賽條件,給廠裏訂愛國公約指出了方向,他們保證八小時要軋×××根鋼,每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百分之十六點五,質量合乎中央規格百分之九十六,廢品降低到百分之零點五,還要從油料人工等節約以降低成本。全組决定在生產奬金和合理化奬金中抽一定的比例作捐獻。爲了紀念志願軍出國作戰一週年,又響應捐獻“一○一號飛機”計劃,帶頭捐獻出第三季全部奬金,共四百多萬元。在紅旗競賽中他們小組八月份還首先獲得甲等紅旗的光榮。
但這時生產成本還是不低他們就又從原料人工方向努力,八月份定員時,程和龍小組首先帶頭減少五人,技術員江道永原說:“一個人都不能減少”但該組減少了以後其他兩組都減少了。
當毛主席發出增產節約的號召,廠裏動員全廠在五一年第四季度增產節約四千噸糧食,有的人認爲這一下要“省吃儉用了”,但程和龍小組却把全小組分成四個互助組,從增產節約等方面來討論,結果訂出在十一、十二兩月增產節約一百噸糧食計劃。而且訂得很詳細,並以此向全廠全西南的工友挑戰,推動了各廠礦的增產節約運動,後來實際完成了一百零一噸。
五二年第一季度又首光提出增產節約廿五億,向各組挑戰,結果他們實際完成了六十七億。“三反”運動中他們也有十位同志參加打虎工作。
程和龍小組取得這些成績的經驗和辦法是什麽呢?第一,經常學習先進經驗組織技術硏究,提倡合理化建議,改進了技術和操作,例如創造了交乂餵鋼法,提出了解决生產上的關鍵問題,和合理化建議十一件。
(1)五○年八月份軋三十五磅鋼軌,導板面上的一塊鐵板隨時被撞掉,鋼軌就纏在軋輥上。該組改良用原來的鐵板鑲上角鐵,燒電焊卡在門坎上,只需要一小時,裝拆時間減少了四個鐘頭。又改用鐵磚代火磚導尖導板,避免經常斷掉,影響生產。
(2)五○年九月份軋八十五磅鋼軌,到完成輥第七檔鋼軌出來扭得像麻花鑽一樣,壞了很多鋼,並經常打壞導尖停工,該組改用一塊鐵打彎,卡在門坎上,使導板不蓬攏來,就消滅了扭鋼和壞導尖的現象。
(3)五○年十月份原來尖門坎是用木塊再加小鐵尖打進去,撤換困難,浪費一個木工、三個導尖工各兩小時的時間,還經常使門坎鬆動,導尖不是退出來,就是鑽進去。該組改用鐵尖內面攻絲,拆門坎時只用螺絲拉,平均只用半小時可鬆下來,減少了四分之三的時間,又不需要木工,又免去了導尖事故。
(4)五○年軋八十五磅鋼軌時,導板突然斷了,又無配件,馬上就要停工。該組與別班共同提議在導板上鑽兩個眼,內面攻絲再用螺絲和鐵板把導板卡在門坎上,解决了臨時困難,共使用了三個月,又把不能用的舊導尖改良,鋸去後頭半節,再添上一塊,比原來導尖長二寸,用螺絲固定,再燒電焊節省了很多導尖,延長了導尖壽命。
(5)在五一年以前,導板尖子是方角的,鋼出來很容易撞着導板,把導板打翻,那根鋼也就不能軋完而報廢,出來的鋼也是彎的,要四個人才撬得住。該組改良將導板尖子兩邊倒成斜角,鋼出來時就不撞到導板,減少了很大的勞動力,又加快了軋鋼的操作。
(6)五一年軋短胚時,拉鋼機距離較遠,不可能使兩部拉鋼機的抓子同時拉住,必須用兩把鉗子夾住,方能開動。該組提議在拉鋼機上裝槽鋼,使短鋼可以很快從胚輥拉到預軋輥:不使鋼溫度降低,不需人鉗住,減少了人工減少了勞動强度。
(7)原來的導尖,沒有調整螺絲,裝起來很慢,如軋輥大的就要把導尖前面鋸掉焊補後面,如軋輥小,又要鋸掉後面焊補前面,裝一次軋輥經常要十二小時,該組杜炳全主動找周育才班的陸榮出主意,在導尖上裝調整螺絲就變成了活動導尖,換軋輥時易換,好調整,軋出的鋼又不易彎扭,人也不吃力,裝軋輥的時間縮短到四小時,該組軋八十五磅鋼軌到第八檔,也不需三把鉗子防止彎扭了,這個辦法,太原鋼鐵廠也來學去了。
(8)過去鋼軌,很多刮線,一根鋼軌有了刮線,就要少賣一百萬元。該組提議在導板兩側各鑲生鐵板一塊,後來刮線全部消滅了,給國家節省了很多財富。
(9)五○年軋八十五磅鋼軌,在完成檔,鋼出來達到了熱剪機地輥,往往要幾個人撬,鋼也不直,該組提出完成軋輥掉頭,後來鋼出來不要人撬,並且筆直,減少了勞動强度加快了操作速度。
(10)軋蘇聯式鋼軌,預軋輥五檔經常壞鋼,每班四、五條,經周忠友班在導板上鑲半節鐵,沒有效,後來周育才班用二把卡子對面餵鋼,雖未壞鋼,但很危險。該組改良鑲鐵板直到裏面,減少輥槽空位,只要一把卡子就行了,減少了勞動强度,又穩當可靠,結果還創造了兩次新紀錄。
(11)裝拆軋輥很費時間,他們硏究改善操作方法,原來是用電車吊的,該組後來明確分工,改用人抬下軋輥,裝好後,一面用人抬導板去裝,一面就試裝導尖,這樣就創造了二點五十九分換軋輥一次新紀錄,並介紹經驗給別班。
第二,技術不保守,耐心敎生手,耐心團結新老工人,開班聯席會議和別班交流技術經驗,團結別班共同前進。例如:
(1)在向馬恆昌小組應戰後,就打破了技術保守思想採取技術互助學習,耐心敎生手。如程和龍親身帶頭捉住手敎馬培鈞、張炳林開地滾,杜炳銀敎楊金發,陳自斌,張炳林等拿鉗子,一面工作,一面講解,到現在已有十一個會掌握鉗子了。
(2)還在五〇年十二月份他們就主動和各班各組聯系,開聯席會議,解决生產中的重大問題。如一次煤氣不正常影響計劃的完成,就召集各小組開會,發現煤氣爐的老工人不團結,經過批評,分工專責,就配合好了。還經常到各組去打氣說:“我們今天準備軋多少根,同志們加油吧”!使烘鋼爐、汽爐房、馬力機的工友,密切配合軋鋼組工作。
(3)爲了搞好組內團結,程和龍首先消除了解放前不滿意領班的思想,發動大家說:“有錯誤要坦白,有意見當面說,團結起來才能搞好生產”。解决了有些人不滿意領導杜長祥的問題。有的工人還沒有房子住,小組就大夥去幫助到蓋。有人生了病大夥兒就到醫院去慰問。組內還集互助金幫助有特殊困難的同志,別班有人受傷生病,他們也寫信買些東西去慰問。因此,大家對程和龍小組都感到很親切。
第三、經常訂立小組計劃和愛國競賽公約與個人計劃,把小組裏計劃及各項制度訂入愛國競賽公約中去,經常檢査執行。
五〇年十月份起,就訂立了小組計劃,到五一年七、八月份就訂立了愛國公約。訂愛國公約時發動小組充分討論,首先訂出個人計劃和保證,接受新任務就算細賬找竅門。小組最近分頭成立了技術硏究組,制度檢査組,衞生防疫組和通訊組等。發揮了小組的集體領導,特別是對責任制,交接班制,學習制度等經常進行檢査,而且對讀報學習和小組會的批評檢討抓得很緊,保持了小組的經常前進。綦江鐵鑛的旗幟——李棟樑小組
李棟樑小組是國營綦江鐵鑛的一個採鑛小組。該組在提高生產率和鐵鑛改革工作上都起了推動作用。在一九五一年二月該組學習了馬恆昌小組經驗後,他們針對生產上存在的問題,提出八項條件向馬恆昌小組應戰。如像當時鑛上沒有一套合理的工資制度,只由小組共同議訂,因而產生了嚴重的虛報工數的現象,造成了小組之間不團結,工人情緖波動,採鑛成本提高,李棟樑小組主動的團結其他四個組向馬恆昌小組應戰,揭發了虛報工數的現象,並進一步提出了以實際工數及工作面情况作參考,評單價達到工資合理的口號。這不但扭轉了工人情緖,而且使採鑛效率提高百分之四十三,另外一個情况是井下出來的毛砂硫石太多,佔鑛砂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這也使成本增高,該組發覺後,就在挑戰書上提出保證,硫石不超過百分之八的條件,推動了採鑛各個小組,保證了毛砂的質量,到現在已達到百分之五以下。有些工人因覺悟不高,勞動紀律鬆馳現象很普遍,表現在不按時間上班,在工作時甚至有早出班的現象,李棟樑小組就在競賽挑戰書上訂出一條,“不遲到,不早退”,在該小組帶動下,和工會敎育下,很快的各個小組都建立了按時上下班的制度。李棟樑小組就這樣帶頭,初步掀起了全鑛的愛國主義勞動競賽。去年他們爲了迎接黨的生日“七一”,將以前的挑戰書和愛國公約結合起來修訂爲愛國競賽公約,在該鑛第一屆職工代表大會上向全鑛挑戰,當場就帶動了四十四個組向他們應戰,辦公室各科的小組從來沒有應過戰,也在他們的帶動下,參加了競賽,保證做到面向車間。全鑛性的競賽運動就這樣開展了。
李棟樑小組在各種政治運動中也積極起帶頭作用,鑛裏捐獻飛機大炮運動開展時,首先以四十八萬元的獎金開第一炮,推動了全鑛的捐獻運動,全鑛超額完成了捐獻計劃。他們還發動抗美援朝“愛國勞動日”,競賽帶動全鑛八十六個小組參加。去年“八一”節,李棟樑小組首先以錦旗、肥皂、毛巾等慰勞鑛裏公安隊及軍屬,推動了其他小組,從此,礦裏擁軍優屬工作走向了經常化。在“三反”運動中,組內首先帶頭搜集材料,同時在生產戰線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三月份比二月份提高百分之九點四,四月份提高百分之十六。
李棟樑小組也很重視政治、技術、文化學習:如在去年三月份全鑛發動工人學文化,但發動不起來,只有八十六人參加學習,後由李棟樑同志想出辦法,在組裏發起學習簽名運動,在小組的簽名運動推動下,一星期內就有七百一十六人參加學文化了。如三十組工友張全華以前一字不識,現已能識二百字以上。他們更團結技術工人,訂立師徒合同,帶動全鑛在很短時間內全鑛訂立了師徒合同一百零一件。
在增產節約運動中,李棟樑小組動腦筋、找竅門、合理勞動組織和改進操作方法的經驗,在全鑛推廣後,不但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對鐵鑛生產改革工作也起了一定推動作用,如他們學習馬恆昌小組的先進經驗,將組內不同的工作分成挖脚、打炮、擇鑛、裝鑛、安全等五個互助組。這樣訂立了個人計劃,展開了個人競賽,克服了當時工作忙亂現象,發揮了每個同志的積極性,使去年十二月產量比十一月提高12.61%,第十一組學習這個辦法後,今年四月份提高生產率14.7%,以前原始紀錄工作無法記載正確,互助組成立推廣後,由於個人成績也能明確記載,原始記錄工作也能建立,給製定定額及改革工資工作打下基礎。他們又學習了多挖脚少打炮的工作方法,使產量提高30%。一九五一年十一月還創造把工作分成兩段採取的工作法,最近又充實爲三段,同時又創造挖脚用直線推進方法,使六月份生產率比五月提高16.2%,此外還改進工具,將挖脚的〓子改成爲兩頭尖,一把可作兩把用,減少了修理及換工作時間。
李棟樑小組很重視安全生產,自去年七月保安大檢査以後小組展開了避免事故,提高出勤率競賽,使事故由四十五次減少到十二次,去年八月至今年四月出勤率由91.98%提高到96.31%。
就這樣,李棟樑小組一直是保持着先進小組的光榮稱號,是綦江鐵鑛職工所擁護的旗幟。勞模趙文旭與他的先進小組
趙文旭小組是一〇二廠水電車間的內線小組,負責全廠電力、電信及電器設備的修理與安裝工作。全組有二十二個同志,一般的都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有團員八人,團學習輔導員一人,廠工會委員一人,車間委員會委員一人,車間工廠管理委員會委員一人,廠勞模二人,廠模範團員一人,靑年工人佔小組人數的百分之九十。小組的特點是:
一、積極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該廠在解放前夕,被蔣匪軍大肆破壞,特別是電力與電信方面,更爲嚴重。兩年半來,他們不但把被破壞了的爛攤子恢復了。更由於學習了馬恆昌小組經驗,掌握到工作規律,訂出制度,使許多事故在沒有發生前就被消滅了。過去廠裏,各車間每天請修理電器設備條子平均在十張以上,經常有燒壞馬達而停頓生產的現象,現在一個月也難得發生一次。同時,小組同志在趙文旭同志組織幫助下,積極克服各種困難,改進技術,節省原材料,對廠裏發展生產也起了很大作用。如五〇年裝安×號電爐時,由於該組同志從未作過此項工作,並且線路僅有總圖,器材也零亂,碰到很多困難,組長趙文旭按照線路總圖,繪出了簡單的各部份分圖,幫助其他同志了解,並和小組同志一道努力,按期完成了任務。一九五一年又裝安×號電爐時,最主要的電爐自動調節器沒有,當時購買不易,如用人工調節,不但增加冶煉時間,還難於控制鋼的質量,趙文旭同志建議將原來被蔣匪破壞了的調節器修理,並利用被破壞了的發電機電壓自動調節器的合金頭子來代替調節器白金頭子,在趙文旭同志的積極帶頭工作下,又按期完成了任務,保證了該廠一九五一年煉鋼產量的完成。其他如改進煉鋼車間的幾部吊車及翻砂車間吊車間的滑輪架與吊車線影響鋼水路,夾頭開關接觸片等,保證了安全運轉,避免了從前常因電器事故而影響鋼水報廢的毛病。
二、怎樣使工作主動
以前廠裏電器設備經常發生事故,他們是那裏壞了,就到那裏去修,工作很被動,而且不容易改進。自從馬恆昌小組向全國挑戰後,他們就學會馬恆昌小組成立互助組和技術硏究會的經驗,組內十五人分爲五個互助組,每組由一個師傅領導着成爲獨立的工作單位,分工負責某些車間電器的檢査與修理。同時,他們組織了技術學習,每週開一次技術硏究會,互相交流工作經驗。在學習中,他們體會到馬恆昌小組經驗的精神是掌握工作規律,建立各種制度。針對組內情况,他們也硏究出做好保養工作是爭取工作主動和減少事故的中心環節,於是建立了訪問檢査制。訪問檢査制建立後,他們以互助組爲單位,在每月底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分工義務加班修理各車間電器設備,這樣不妨害各車間的生產。平日就輪流到各車間去進行訪問與檢査,有小的毛病,就立刻修理,大的毛病,就記下來月底修理。有一次,當他們檢査到煉鋼部時,發現吹爐的鋼絲燒壞了,如果事前沒有檢査出來,煉鋼部至少要停工兩週。另外有一次,管理人員在出鋼時,忘記把煉鋼爐上的電門關上,發生碰線的事故,他們在檢査中發現後,立卽改進了電門的設備,使以後不再發生相同的事件。經過訪問與檢査,他們對各車間的電器設備,心裏都有了底子,因此,可以定出計劃,定期檢査修理。每個互助組閒時還輪流負責。他們爲了使制度執行得好,每週都要檢査愛國競賽公約和個人保證計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並結合檢査實行紅黑牌制度。優點掛紅牌、缺點掛黑牌。這樣,更鼓舞了每個同志的生產熱情。
三、全廠的先進旗幟
全組在趙文旭同志的組織與鼓勵下,在全廠各種運動中,都起了積極帶頭作用,因而帶動了其他小組。如一九五○年響應廠工會號召,迎接“五一”的紅旗競賽中,只一週的時間就修復了×××KVA變壓器的未完工程,而該項工程在解放前要一個月才能修成。一九五一年二月在廠工會領導下,首先向馬恆昌小組應戰,並向全廠各小組挑戰,帶頭開展全廠小組競賽。在鎭壓反革命運動中,他們積極收集了劉永輝盜賣武器的材料。在民主改革大檢査時,耐心幫助王臣榮認識自己的錯誤思想。在增產捐獻運動與增產節約運動中,都通過不斷修訂愛國競賽公約,帶動全廠各小組的愛國主義競賽。五一年趙文旭小組就被評爲廠甲等先進小組,這次又評爲西南區鋼鐵甲等先進小組。大胆虛心接受先進經驗的謝廷愷電爐冶煉小組
謝廷愷小組是一〇二廠煉鋼車間的一個先進冶煉小組。全組現有十個人,具有三年以上冶煉經驗的老工人,只有三人。另有一個値班技術員。小組成員中有團的總支委、支委各一人,工會車間委員一人,各種模範五人。全組因試煉超低炭鋼成功與安全生產得過行政奬勵的兩面錦旗。
在生產上,技術改進上,獲得了勝利
一九五一年三季度,愛國主義安全勞動競賽運動在一〇二廠展開後,煉鋼車間在他們小組的帶頭與推動下,經過蘇聯專家的幫助及全體職工的努力,漸漸的由落後變成先進。但在一九五一年上半年,煉鋼車間的質量平均只有55%左右,第一季度的質量只有39.32%,質量最低的——二月份曾降低到20%多點。按照廠行政的產量計劃,半年中就有四個月沒有完成。傷亡事故與生產責任事故接連的發生,在當時煉鋼車間同志們的情緒很低,人人都爲質量事故和產量的問題苦惱着。
三季度的競賽與蘇聯專家的幫助,扭轉了這種情緖。到四季度的質量卽達91.7%一九五二年一——五月的質量平均達96%以上。在這一年中,煉鋼車間不但提高了質量、產量、減少了事故,並且能冶煉過去不能煉的超低炭鋼、矽鋼、不銹鋼、鋒鋼等好幾樣鋼種。
謝廷愷小組的質量,也由一九五一年三月份的34%,逐步上升,到十一月份時,卽首創一〇二廠煉鋼質量100%的新記錄。今年一——五月的平均質量,也在96%以上。爐耗率(包括吹鋼水帶進的一部份渣子及澆口在內)也由一九五一年七月份的16.93%逐步下降,到一九五二年四五月份平均只有5.995%。他們小組的節約價値僅以爐耗率一項計算,去年八月到今年五月,這十個月裏,平均較一九五一年七月下降9.944%,卽節約吹鋼達八十九噸多。電爐參加了競賽
馬恆昌小組的挑戰,在全國掀起了勞動競賽的熱潮。一○二廠也毫不例外的,很多小組捲入這一運動,電爐上的冶煉小組,也有幾個參加了競賽。但由於競賽條件大部沒有做到,在修訂時誰也不願再修訂。
八月份小組長陳策孚到市總參加了一次先進小組座談會後,在工會幫助下,開始組織小組競賽,生產組長謝廷愷經過幫助後,卽積極支持,團結小組的同志,訂立了學習、分工專責、交接班等制度。謝廷愷小組的挑戰,很快的帶動了電爐上的競賽工作,這原因正如煉鋼車間的一個同志所說的:“謝廷愷是一個抬槓子出來的老師傅,他都敢挑戰,幷且在安全生產、提高質量上面做出了成績,別的那些老師傅再不搞生產那啷個行呢。”
提高質量的關鍵
煉鋼車間不合格的產品,大都是因磷矽高低不勻所致。一九五一年九月,謝廷愷小組的三爐次品,都是因磷高而造成的。他們爲了克服這一缺點,像以往一樣,事先把討論的題目告訴了同志們,連開了幾次技術硏究會,專門討論控制磷的問題。大家根據樣子的磷合格,而出鋼時磷又回高這一現象,找到是因出氧化渣時,溫度低,爐牆爐底殘存的磷未熔於氧化渣中,同時出渣也未出乾淨。所以在還元期磷又回高。他們爲了解决這個問題,曾採用了許多技術上操作上的先進方法。
他們爲了在出渣時,保持爐中的鋼溫,採取了帶電用耙子出渣。當時他們用這一方法時,有些同志都伸着舌頭說:“你們好大的胆子”。因爲用耙子出渣,雖然快,可以保持鋼溫,但也容易碰斷炭極柱與扒出鋼水。在氧化期他們多扒幾次渣,過去有些組的氧化渣未除淨就做還元渣的現象很多,爲了要做到溫度低够了再造氧化渣,他們用鐵瓢看鋼水的渣子是否爬瓢子,爬瓢子後再造氧化渣。通過以上的一些辦法後,謝廷愷小組再沒有因磷高而出不合格品的現象了。並在第二個月卽十一月份,首創一○二廠煉鋼質量100%的新記錄。這些方法今天已成爲操作規程了,並因謝廷愷小組的範例,已能爲大家所執行。他們還堅决執行蘇聯專家幫助擬出的操作規程,如改用氟石造渣時,其他小組都認爲氟石造渣不如碗砂快,又不容易控制炭份,但他們首先採用氟石造渣,廢除用了十幾年的碗砂造渣,避免了硫高的毛病。他們還虛心學習分工負責,認眞將鋼水和合金材料過磅,克服合金高低的差錯。烘乾合金與氧化鐵等新的先進操作法。
煉出了第一爐超低炭鋼
超低炭鋼的每一成份都比較嚴。解放前美國人斯丹福,曾在廠裏以矽酸鈣渣試煉過,但幾爐都失敗了。因“能煉超低炭鋼,卽可煉其他各種低炭的合金鋼了”,這對國家的經濟建設是有很大好處的。一九五一年五月底,廠行政交下了試煉超低炭鋼的任務,當値班技術員黃灝,提出以鋁渣法代替電石渣法時,謝廷愷小組弄明白了鋁渣法的好處後,卽積極支持這一辦法。並提出要在操作上爭取時間,只要磷炭合格卽出渣,同時注意調節器不讓電極插入鋼水而增炭。由於操作細心,第一爐的炭磷完全合格了,但硫稍高,他們又採取了鋼水去硫,幷用氟石造渣,代替用了十幾年的碗砂造渣,克服硫高的毛病。因此,一○二廠煉出的超低炭鋼,在試煉的第二爐就全部合格了。他們小組也因此得到廠行政送的“試煉超低炭鋼成功”的一面錦旗。
現在煉鋼車間,不但都可以煉超低炭鋼了,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幷可以冶煉矽鋼、不銹鋼、鋒鋼等好幾樣新鋼種了。
始終保持着光榮的稱號——先進小組
他們小組的愛國競賽公約,從一九五一年八月起,就每月修訂,每月檢査。十一月以後幷有了個人計劃,由於內容都結合實際,幷能執行它,因此,在一九五一年四季度與一九五二年一季度,他們小組消滅了傷亡與生產責任事故,今年四五月份也只出了一件倒鋼一噸多的責任事故。質量逐漸提高,今年三四月份又連創質量100%的記錄。由於以上一些成績,去年四季度廠內展開流動紅旗競賽時,他們始終保持着先進生產小組的光榮稱號。他們小組從一九五一年八月展開競賽起,就像一面紅旗一樣的插在電爐上。安全生產的蔡忠炎小組
蔡忠炎小組是一〇一廠安全生產的一面旗幟。蔡忠炎小組的特點:是在他們認眞的訂立與執行了安全責任制、交接班制度及操作規程等制度以後,已經有一年沒有發生過傷亡事故和責任事故,一年中創造了二十次新紀錄,月月都超額完成了生產任務,又提高了產品質量,把廢品從百分之零點九四降低到萬分之四點五,獲得了四次先進小組紅旗,這次光榮的被評爲西南區鋼鐵產業先進小組。他們爲什麽能做到安全生產呢?
首先是全組重視安全工作,經常進行安全敎育;同時翻舊賬,找經驗,發生事故,就開會討論,査出原因,這樣來硏究防止事故的辦法,並經過反覆討論,訂出各種切合實際的制度和操作規程。如從前壓鋼材時,因人站在槓子彎的方面,靠近馬力機,如果槓子出事,就很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現在呢?人站在寬的一面不靠近馬力機,就再也不會發生意外了。過去因鋼的溫度不够,沒有注意就餵進去把軋輥打斷了,又傷了人,現在由掌大鉗的負責看溫度,不够就不餵,軋輥就不會斷了。從前紅鋼軋過時發了彎,大鉗夾老了連人都拉過去,在軋輥裏壓斷了手臂;現在遇着彎了的鋼材,掌鉗的只淺淺的夾住了兩頭,就不會發生事故了。蔡忠炎同志並且又經常以別組發生事故的例子敎育大家,如軋鋼丙班因爲鋸鐵時把鉗子滑了,把李及淸的脚背燒傷了,該組就針對這個事件馬上召開會議,大家提出以後鋸鐵時要事先檢査工具是否合用,以免再打傷人。又如一次軋道釘鋼時,彭有良餵錯了眼子,使軋過來的鋼彎了,燙傷了盧少云的手,經過仔細討論和硏究,提出今後餵鋼時要夾正。
二、根據各人的技術水平分工執行各種制度和操作規程。全組同志都深深的感到,現在生產上最大的敵人就是事故,訂好責任制度和改進操作規程是防止事故的最好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執行得好。因此他們把全組廿五人按工作性質分成大鉗、小鉗、抬鋼、拖鐵等組,各人根據自己的技術熟練程度分工負責。如交接班檢査時,由按術熟練的工人檢査複雜易出毛病的地方,技術差一點的就檢査機器簡單和不易出毛病的地方。並把責任制度和操作規程用文字寫出來,每個人都要保證背得熟和做得到,如拿大鉗要做到“不喝鉗,不鉗眼子,不偏鐵”。
三、幫助新工人提高技術。去年五月份該組來了七個新工友,小組上就叫他們多看少做,做不危險的活,並詳細告訴他們工作的要點和方法,組織老工友成立互助組,具體幫助,使他們的操作熟習後再分配適當的工作,勞動力强的同志則做抬槓的工作,體力弱的則做拖鐵的工作,同時輪流敎導抬鋼拖鐵,有計劃的學習大鉗小鉗使用的方法。這樣,全組的技術水平很快的提高了,已有四個抬工學會了拿大鉗,並保證了操作的安全。
四、做好勞動保護工作,保持機器工作場所的淸潔。組內同志都認識到“只有毛主席來了,才這樣關心我們工人”,大家都很重視勞動保護。如組內規定了發下來的工作服、護脚用的鞋布一律要穿上;過去牌坊座、套筒容易將手軋進去,現在圍上了鐵欄杆,再也不會發生傷亡了;地上的鐵板容易滑倒人和燒傷同志,就鏨上些溝紋,免除了滑倒燒傷的事故。過去機器堆積很厚的油漬,不但髒而且影響機器使用年度,現在用刀把這些老油漬刮去,並油漆全部軋鋼機,又訂出經常保持工作場所的整潔及淸理堆在地上鋼料的制度,可以避免發生碰傷的事故了。
五、定期小組會解决生產上存在和發生的問題。該組每週定期開小組會一次,檢査一週來產量質量的完成情况和原料的消耗情况,及時解决生產上存在的缺陷。如發現軋輥完成檔的夾板沒有裝好,造成了次品,損失了國家財產,就立卽糾正;開馬力機的同志愛打瞌睡,就主動說服,減少了壓“死鋼”的現象。並嚴格檢査各種制度的執行情况,在黑板報上表揚優點,批評缺點,發現了新的缺點就必須修訂愛國競賽公約和個人保證,這就使小組同志更好的執行制度。
六、加强各班團結,召開生產聯系會議。小組同志知道不但搞好本組工作,還要聯系其他各組能緊密的配合,才能把生產搞得更好。就主動召集烘鋼爐、汽爐房、馬力機等各班開生產聯系會,解决生產上存在的缺點,硏究推動今後工作的辦法。如今年五月份烘鋼爐的溫度不够,打破了套筒二個,該組在會上立卽展開批評,並硏究解决辦法,各班自動互相保證,互相團結聯系,緊密配合,改正工作上的缺點。
蔡忠炎小組不但做到安全生產來提高生產,在生產技術上也有改進,如現在採用“一根進,一根出”的交叉軋鋼法,使軋輥不壞,並且每根軋鋼時間從三分鐘縮短到一分三秒。
全組同志爲了迎接黨的生日“七一”和成渝鐵路的全線通車,提前十四天完成了成渝鐵路魚尾板的光榮任務,並超額完成百分之六十。開好生產會議改進生產技術的李炳臣小組
一〇一廠煉鋼爐傳出了喜訊,在六月十五日早晨二點二十五分,創造了四〇二爐的新紀錄。可是一提起這個新紀錄,誰都會連想起泥水班的李炳臣小組。
在民主改革前,李炳臣小組還是不如別人的,大家都不團結,老師傅們互相比技術,誰也看不起誰,因此在工作上也就遭受了一些捐失。在民主改革運動中,小組裏展開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又在車間黨政工團的不斷培養下,大家才消除了彼此間的成見,加强了團結,從此老師傅們不是互相看不起了,而是交流技術和經驗。例如每一次訂修爐計劃時,都是首先大家商量,分配工作,硏究砌磚的方法;並且爲了提高工作效率,老師傅們都非常耐心的培養修爐技工,過去王鐘、趙云林只能担任普通的砌磚工作,現在他們都是重要砌磚工作中的兩員大將了,不僅如此,他們還爲基建處培養了六名砌磚技工。
那還是五〇年的時候,他們以四十天的功夫,打破了解放前兩個月才能折修好一次煉鋼平爐的陳腐紀錄。可是自從他們聽到蘇聯專家說:“這個爐子可以縮短到五天修好”時,全組就以這句話作爲組內奮鬥目標。因此他們每次聽到煉爐要修時,大家就馬上開會討論,找出過去慢的原因是全組都作長白班,人太多,地方擠不開,勞動組織沒有配備好,同時又沒有很好的分工,實行專責制,他們就自動分爲三班輪値,並且根據全組同志的技術能力,分配了適當的工作,這樣修爐進度就大大提高了。另外由於他們密切的團結、準備工作也作的很好,例如修爐前他們就把工具和材料,以及勞動保護用的東西,都分配了專人管理和準備,以免修爐時躭誤時間。由於他們小組分爲了三班,他們就想到必須嚴格執行交接檢査制度,才能搞得好,所以每班都提前十五分鐘上班,以便交接檢査煉爐砌磚工作,譬如在交接班時,發現了上班砌磚尺寸不準確或灰縫未塗或使用材料錯誤,就立卽由接班的同志提出來糾正,這樣就減少了砌磚工作的錯誤,並且每班每五個人中選出三個檢査委員保證制度的執行,檢査修爐的優缺點,作爲下次的經驗敎訓,因此他們修一次就進步一次,正如老師傅倪靑云說:“我們的成績,就像爬山一樣,一步一步的爬出來的”。
他們還不斷開動腦筋,找竅門,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例如一號平爐在第三十屆冶煉至百爐以上時,兩邊出火口開始垮磚,他們就想出了用鐵皮做拱圈胎,用柏油把磚煑過(驅逐水份,以免烘燒時炸裂)將拱圈矽磚砌好後,故在爐邊烘烤,等到火口不能繼續冶煉時,便進行熱修,還有過去熱修磚縫(內面砌鉻磚,外部砌鎂磚)是用乾灰,現在改刮濕灰,並且在灰間放鐵皮,磚與磚之間拉得緊,磚也不會破裂,也不會再漏煤氣了。
再如爐門拱圈往往在冶煉二百爐左右時,磚就會被蝕得很薄,在過去是在出鋼後來熱修,他們認爲這樣太浪費冶煉時間,於是就採用不停火熱修法進行熱修,就是在進料以後,在爐門內舖一層石灰石(或石灰),然後砌上一道和爐門一樣高的檔火牆,在砌檔火牆時,先用石棉紙板檔火,然後用長鉗夾磚疊砌,這樣火焰在爐內照常燃燒,然後用磚一疊砌圈胎子,再在上面砌磚,只須要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熱修。但是熱修爐頂就不簡單了,雖然他們不辭勞苦的爬上千度的高溫爐頂上,但熱修一次粘不住垮了,修二次還是垮,爲了迎接黨的生日“七一”,他們放棄了休息時間,開動腦筋找竅門,並且提出:“爐子修不好决不下班”的口號。人是活的,竅門是巧的,在工人階級面前,沒有任何困難不可以克服,終於他們想出了先將爐頂磚一塊塊的打掉,然後用鐵棍彎成和爐頂弧度一樣,當作頂圈胎子,用鐵絲拴在爐頂拉桿上,就在這根鐵棍胎子上進行砌磚,這樣砌磚,就不會再向下垮了。
在這次創造四〇二爐新紀錄中,冶煉在三五〇爐左右時,該號平爐空氣下降道被渣子蝕穿,燒紅了爐底工字鋼,要用手去砌補,溫度太高不可能,不迅速砌補工字鋼就要燒壞,就不能再繼續冶煉,最後他們提出鏟推磚法補砌,保護了燒紅的工字鋼,這樣就把煉爐壽命延長,創造了新紀錄。另外小組長李炳臣還改良了了熱修工具,做了一個砌磚長夾鉗,旣輕便又好用,代替了用手砌磚,不僅增加了熱修砌磚效率,還減少了灼傷事故。小組同志還想出了不鑽進去修的辦法,就是先在外面作好一個拱圈,等修的時候,只要折去了拱圈,就用吊車吊進去刮上灰就行了。之後,他們很多工作都在外面先作好了,擺好要修的東西的形式,編好號數,這樣作起來,就大大縮短了高溫下的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就更加快了。
李炳臣小組同志就這樣發揮了主人翁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大縮短了每次修爐時間,增多了冶煉時間,如一號平爐第三十二屆修爐,訂計劃自停火至修好木柴烘爐需時十四日,但由於他們的努力提前三天多,僅十天又十五小時卽完成了,這樣就使煉爐提前生產,因而多產鋼一一九、七四二噸,使一月份生產任務超額完成百分之七、三六。再如二號平爐第二十一屆時,砌磚工作只一八四小時,較原計劃提前七十二小時,較第二十屆修爐時間提前二七四小時,現在他們終於從每屆修爐需四十天達到了七天修好爐子的成績,接近了蘇聯專家指示的目標。出席全國英模大會代表
岳松山勞模事蹟
提起岳松山,人們都是很熟悉的,尤其是鋼鐵廠的工人兄弟們時常在擺談着他的模範事蹟。
爲什麽人們都熟悉岳松山呢?當然,這其中有他一定的道理。
岳松山同志是四川蓬溪人,今年卅歲了,瘦小的身材,留着長長的頭髮。沒有見過而只是聽說過岳松山的人,一定會認爲他很了不起,其實他是一個極平凡的工人,他積極熱情,誠懇虛心,有着高度愛護國家財產的精神,他在五○年提出的四項合理化建議,對當時的軋鋼生產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一九五○年六月份,大量製軋鋼軌的任務來到了一○一廠,而且這個突擊任務要在七月十八號以前完成。那時,他是鋼軌場整理班的領班,整理班的同志們對於這個任務沒有完成的信心。因爲鋼軌的軋鋼速度與整理班的整理速度爲五與一之比。因此軋鋼機軋出來的鋼軌就無法很快地變爲成品,這樣就嚴重地影響了生產計劃的完成。大家都希望工廠管理委員會能解决這個問題,而工廠管理委員會討論的結果,只有擴大工廠才能解决。那時岳松山就這樣想着:“擴大工廠短時期不能實現,現在的任務緊急,等擴大工廠來解决問題來得及麽?不,來不及,一定要在現有的基礎上來解决問題。”
岳松山下定了决心之後,一個新的要求就這樣在他的腦海中滋長起來了。
整理班配合不上軋鋼班的產量整理,主要的是複合拉鋼機常常出毛病,使鋼軌常常堆積在冷却場中途,因而往往使生產停頓。當他每看到這種情形的時候,他就想着:“停二一天要浪費黃丹煤六噸、煙煤十五噸和幾百個人工,這損失太大了怎麽辦呢?他一連想了好幾天。最後他想出來一個辦法,就是打兩條鈎子裝在後面的拉鋼機上。
當他把這個辦法談出來給同志聽請大家來硏究的時候,有的就冷言冷語的說:“太簡單了,這個要行的話,個個都會提”,他聽了之後,心想:“成功了對生產有好處,不行也花不了多少錢,對!幹下去試試看”。他從亂鐵堆裏找出了兩根約三米長的廢鐵條打成鈎子裝在後面拉鋼機上,當他開動第二部拉鋼機時很快的就把堆積在冷却場中途的鋼軌,很快的拉到冷却床上,試用成功了,使任務提前了五天完成。
第一個合理化建議成功了之後,接着第二個合理化建議又提出來了。
原來由軋鋼機軋出來的鋼軌彎得並不厲害,但是到了冷却床後却彎得不像樣了。他建議把紅熱的鋼軌或角鐵,先放在冷却場的活動地輥上積到三根或四根,使溫度稍低了一些,再用拉鋼機拉到冷却床上去,這樣一來,彎的鋼軌就減少,使生產速度增快兩倍,一個月內就爲國家節省了修理費二千多萬元。
整理場的機器在過去時常出毛病,找不到專人負責,在一九五○年六月份,壓直機運用不靈,其他機器也常出毛病,一個月內發生的事故就有三十次之多,岳松山便建議制定專責制和檢査制。機器和工具由專人負責,有了毛病隨時通知領班隨時修理,大毛病就向上級報告,並在每天吃飯前五分鐘進行檢査,將情况向領班彙報,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事故,保護了機器的安全。
第三個合理化建議提了出來之後,第四個又來了。
在五〇年八月份,因爲烘鋼爐有毛病,軋出的鋼軌有許多彎扭現象,連同從前撬扛撬扭的共有五十多噸,大家都把這一堆鋼軌看成廢品(因限於機器設備,無法整理),岳松山聽說一根鋼軌要管七十石米,他想:“這麽多鋼軌如果報廢了,這損失是多麽的大呀!”經他辛苦硏究,便利用從前他做起重工的經驗,從庫房裏找出了兩個滑車吊在樑上,把鋼軌中間緊夾在鑽孔機的夾頭上,另外用個鐵夾頭像螺絲板一樣夾着鋼軌的兩端,再套上套筒和滑車的鏈條相聯,只要拉動滑車的鏈條,鋼軌便很輕快地扭正了。因此,使價値五億元的鋼軌沒有報廢。岳松山發揮了高度的智慧,在生產戰線上創造了很多的奇蹟。因此,在前年十月份,他光榮地被選爲重慶出席北京全國勞模會的代表。
從北京回來之後他工作更起勁,生產更積極,尤其是幫助新進工人操作,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整理班差不多佔90%以上的工人都是新進來的,一方面發動老工人展開對新工人的幫助,他經常鼓勵大家說:“一回生,二回就熟了,人都是兩隻手肯動就行”。就這樣,解决了人力的問題,前年十二月份岳松山他就創造了日產量平均××根的新紀錄,比五月份的日產量提高了十倍。
一次他在幫助新工人操作,他被鋼軌掉下來把脚桿打傷了,醫生要他至少休養一個月,首長們和同志們都親自到醫院去慰問他,那時生產正緊張,他又是着急又是感動,他說:“我的病不要緊,生產要緊,你們工作忙,莫要跑來跑去躭誤了生產”。他想到自己是個共產黨員,便下定决心靜心修養,爭取早日出院,可是總是安靜不下來,他時刻關心着生產,夜裏做夢也夢見鋼軌。有一次整理班有位工人在操作中被滾筒架打傷了,送到醫院,岳松山同志馬上了解了他負傷的情况,並聯想到這個滾筒支架經常會倒,也是非常影響生產的,於是他睡在床上開動腦筋,又想出了一個合理化建議,便是用幾塊角鐵聯在一起把支架固定起來。從此滾筒支架再也不會倒下來打傷人了。
岳松山同志根本不拿自己的傷當作一回事,他常說:“志頭軍在朝鮮作戰,是那樣的英勇和艱苦,我一點小傷算什麽”。他住了十四天醫院,傷口還沒有好就扶着拐棍上班了,那時正是×萬×千噸鋼軌任務緊張的時候,整理班的鋼軌又堆積起來了,交接班制度也沒有很好的執行,他扶着拐棍到整理班便找大家開會,就解决了這些問題。
工人階級的智慧是無窮盡的,岳松山的合理化建議提了一個又一個,在去年他又提出固定傳遞輥的建議,使傳遞輥一個一個串聯起來,不讓它擺動,這對消滅事故,推動生產起了一定作用。
五一年五月份,岳松山同志去到西南工會幹部學校學習了半年回廠後,便脫產担任了廠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他主動代表工人要求行政解决勞動保護設備問題,他經常向行政說:“化點錢是小事保護了工人的身體,就是保證了生產的上升”。這樣,車間的勞動保護設備,根據實際情况的需要逐漸增加了。
岳松山同志就這樣被羣衆擁護愛戴。在這次評模中,他被評爲西南區鋼鐵產業一等勞模,可是他一點也不感到自滿,他很感動的說:“黨和人民培養敎育了我,我應該感激黨和人民,貢獻出我自己最大的力量來搞好工會工作。”勞動模範張金銓模範事蹟
張金銓,男,三十九歲,川東江北人,共產黨員,有十七年工齡,原爲西南工業部一〇二廠鍋爐修理部工人,五一年提升爲該部副主任。解放以後,在黨的培養和敎育下提高了階級覺悟,一貫積極負責,努力工作。
五〇年春節時,爲了解决鍋爐進水馬上恢復煉鋼生產,他連日連夜趕裝泵浦,當他唯一痛愛的兒子死了,他都沒有回去。該廠在恢復生產的過程中,由於他的積極帶頭,對鍋爐的修復與改進,使發電所發揮了潛在效能,保證了電力的供應。
在恢復生產初期,首先碰到的困難便是鍋爐的進水量不够,電力供應很感困難,對恢復發展生產影響很大。該廠領導上曾派人至某廠去借來水泵一部,但以壓力小而不能應用。更嚴重的是一旦蒸汽水泵發生故障,鍋爐不能進水便要爆炸。這時,他就在蔣匪破壞了的動力房中,找出一具西門子九級高壓水泵,修復後遷裝鍋爐房,解决了鍋爐進水問題,馬上恢復了生產。
原來鍋爐的進水止逆凡爾,年久失修被水垢淤塞,鍋爐進水受阻,如用離心式水泵進水,進水量就不够,影響煉鋼,若用蒸汽水泵進水,進壓力增大,儉煤器就有爆炸的危險。他未調去工作以前,聽說鍋爐有些不正常的現象,便判定是止逆凡爾的毛病,曾建議拆修,未被採納;當他被調去工作後,就把這個毛病克服,使鍋爐進水量不够,而不能發揮其效率的又一困難,也得到了解决。
解放前,因爲修理工作馬虎,鍋爐的爐通管油積垢很厚,爐牆冷却水箱及兩側彎形循環水管起了泡,嚴重的威脅鍋爐的安全;同時以前爐通管因被水垢淤塞而發生過爆炸。他發現這一問題後,硏究出是由於從汽鼓到爐牆冷却水箱聯接的彎形管被水垢堵塞,經他帶頭徹底淸後,不但保證了鍋爐的安全運行,在五〇年四月份第二場的設備隨着生產的發展,必需急於增開一部軋鋼機。他懂得:如果不開這部軋鋼機,軋製鋼軌配件的鋼材就不能生產,成渝鐵路也就不能鋪軌,當領導上把任務交下來的時候,同志們都不能接受,怕因爲沒有掌握技術,出了事故負不起責任。這時張榮森就充滿信心地鼓勵大家說:不要緊,如果有困難,隨時來找我,我隨時來幫助大家硏究、解决。
第二部機器開始軋鋼了,張榮森守着機器不能離開一步,早晨六點半鐘以前他就來到車間,晚上總是十二點鐘以後才回去。
在製軋鋼材時,一發現問題,他就在機器旁邊耐心地跟同志們解釋。如唐紹卿軋出的扁鋼向兩邊彎曲,經他檢査了之後馬上就對同志們一再重複地說:“這主要是導尖盒子裝歪了;校正的方法是:鋼向那一邊彎,導尖盒子就向那一邊移一點就行了”,機器上的布司和輥頸也常被燒壞,他就告訴大家說:“螺絲不要把布司抵得太緊,要鬆半轉。”經他說了之後,這一類的事故再也不找軋鋼班了。
張榮森同志在實際工作中就這樣耐心地傳授技術,白天如此,晚上也是如此。
有一天,湯榮華班做夜班,壓軋六分元鋼,忽然發生了障礙,元鋼軋不圓,湯榮華就在半夜跑到他家裏去把他喊來,他仔細看了一看說:“進口夾板”,校正了後,他還是不放心,怕又出毛病,怕躭誤生產,就這樣,他一直守到天亮。
一次,何國云班軋製八角鋼,上面起了綫紋,也是在半夜把他找來了,他檢査了之後,便耐心地對大家說:“起綫紋的原因很多,導尖盒子如果裝偏了,要起綫紋,胚放大了也要起綫紋,這個就是胚輥沒有裝平,一頭高一頭低軋出來就一邊厚一邊薄,餵進完成輥時,厚的一邊就要起綫紋,他經常這樣誨人不倦的來幫助大家提高技術,一次,二次……他總是不辭勞苦,只要同志們一去喊他,在深更半夜他馬上從床上爬起來技着衣就走。他感到這樣太躭誤生產了,所以他對同志說:“你們這樣一去一來太花費時間,以後我搬到廠裏來住,你們什麽時候學會,我就什麽時候搬回去”。
他就這樣日以繼夜的在生產戰線上,英勇地戰鬥着。讓社會主義來得更快些!
——一等勞模張榮森
一〇一廠第二場場長張榮森,是一個光榮的共產黨員。他從領班提升起來當場長已經有一年多了。
他今年四十一歲,中等的身材,常穿着一身塗滿油漬的藍布衣服,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工人,他是那樣的虛心、誠懇、樸素而謙和,尤其他富有遠大的理想,具有和千千萬萬共產黨員一樣偉大崇高的品質。
他成長在南充瀠溪鄕一個貧苦的農村裏,祖祖輩輩是貧農。十八歲時他就在重慶祥順玻璃廠當學徒,一天幹十二小時活還吃不飽、穿不暖,受盡了折磨和苦難。一九四一年進入鋼鐵廠充當抬工。張榮森靠着自己勤快,終日辛勤勞苦,點點滴滴的鑽硏,好容易才苦學出來一手好技術。解放後,一〇一廠從恢復到發展,遇着很多的困難,尤其是第二場,一般人都不能掌握技術、單獨操作,卽使有機器設備,一時又不能發揮設備的能力。因此,在發展生產的過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難,但是困難在張榮森面前却不成爲困難了,他常以這兩句話來對待困難,他說:“共產黨二萬五千里長征那麽多的困難都克服了,我們又有什麽克服不了的困難呢!”在大家都沒有掌握技術的時候,那時他就這樣想着:“搞生產必須要依靠大家,我一個人有技術能搞好生產麽?不,做樣啥事情都要靠大家”。
在車間,隨時都看他在機器邊總是手不停、脚不歇耐心地敎工人操作,他懂得:“要使中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只有把自己的技術敎給大家,才能使大家提高技術。”所以他常說:“大家能早一天學好技術,我們就早一天達到社會主義”。在五〇年四月份第二場的設備隨着生產的發展,必需急於增開一部軋鋼機。他懂得:如果不開這部軋鋼機,軋製鋼軌配件的鋼材就不能生產,成渝鐵路也就不能鋪軌,當領導上把任務交下來的時候,同志們都不能接受,怕因爲沒有掌握技術,出了事故負不起責任。這時張榮森就充滿信心地鼓勵大家說:不要緊,如果有困難,隨時來找我,我隨時來幫助大家硏究、解决。
第二部機器開始軋鋼了,張榮森守着機器不能離開一步,早晨六點半鐘以前他就來到車間,晚上總是十二點鐘以後才回去。
在製軋鋼材時,一發現問題,他就在機器旁邊耐心地跟同志們解釋。如唐紹卿軋出的扁鋼向兩邊彎曲,經他檢査了之後馬上就對同志們一再重複地說:“這主要是導尖盒子裝歪了;校正的方法是:鋼向那一邊彎,導尖盒子就向那一邊移一點就行了”,機器上的布司和輥頸也常被燒壞,他就告訴大家說:“螺絲不要把布司抵得太緊,要鬆半轉。”經他說了之後,這一類的事故再也不找軋鋼班了。
張榮森同志在實際工作中就這樣耐心地傳授技術,白天如此,晚上也是如此。
有一天,湯榮華班做夜班,壓軋六分元鋼,忽然發生了障礙,元鋼軋不圓,湯榮華就在半夜跑到他家裏去把他喊來,他仔細看了一看說:“進口夾板”,校正了後,他還是不放心,怕又出毛病,怕躭誤生產,就這樣,他一直守到天亮。
一次,何國云班軋製八角鋼,上面起了綫紋,也是在半夜把他找來了,他檢査了之後,便耐心地對大家說:“起綫紋的原因很多,導尖盒子如果裝偏了,要起綫紋,胚放大了也要起綫紋,這個就是胚輥沒有裝平,一頭高一頭低軋出來就一邊厚一邊薄,餵進完成輥時,厚的一邊就要起綫紋,他經常這樣誨人不倦的來幫助大家提高技術,一次,二次……他總是不辭勞苦,只要同志們一去喊他,在深更半夜他馬上從床上爬起來技着衣就走。他感到這樣太躭誤生產了,所以他對同志說:“你們這樣一去一來太花費時間,以後我搬到廠裏來住,你們什麽時候學會,我就什麽時候搬回去”。
他就這樣日以繼夜的在生產戰線上,英勇地戰鬥着。他除了在實際工作中幫助同志們提高技術而外,並組織了業餘技術學習班,每天給大家上兩小時課,先請工程師講理論,他就結合實際配合工程師的理論來談。就這樣同志們的理論和技術水平都普遍的提高了,前鋼條場有六個領班,都是他培養和幫助的。一年來,第二場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故,在抗美援朝安全生產競賽中,第二場連得四次紅旗,贏得甲等先進車間的榮譽稱號。這榮譽是與張榮森同志耐心傳授技術分不開的。
張榮森同志發揮了工人階級的偉大智慧,在創造與改進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成績。原先在軋製鋼材時,每次只能使兩根交叉軋製,經他建議後就可以使三根鋼同時交叉壓製,不但使頭道胚輥增加了三倍效率,節約了胚輥及軋輥的停換時間,而且消滅了廢品,使鋼材的產量增加了20%,同時並建議把烘鋼爐旁邊的地方淸理出來,堆放鋼胚(原來堆放在一百尺以外的地方),這樣便於利用吊車起卸,減少了傷亡事故,而且節省了人力,加速了進胚的時間。
他的模範行爲帶動了羣衆,而且博得羣衆一致的崇仰和尊敬,他對羣衆是極端關心和愛護的,第二場工人沒有一個不說張師傅好。在這次評模運動中,他的名字被全場職工熱烈地提了出來,被評爲西南區鋼鐵產業一等勞模。但他並不自滿,他說:“我今後更要虛心向羣衆學習,儘我最大的能力幫助大家來提高技術,爲祖國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材,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讓社會主義來得更快些。新廠長新作風精打細算戰勝了一切困難
勞模張鶴鳴的事蹟介紹
綦江鐵路局修理廠,二年來湧現出很多克服困難、積極生產的工作模範,機貨車修理工張鶴鳴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
他是河北天津人,今年三十六歲,已有二十八年的工齡,解放後被提拔爲廠長,一九五二年二月光榮地參加了共產黨,他具有工人階級優秀的品質,積極負責,團結羣衆,已在全廠職工中成爲一面光輝的旗幟。由於他的驚人貢獻,先後被評爲局裏一、二屆和川東第一屆甲等勞模。
解放後在黨的敎育下,他很快認識到“工人當家做主人”的道理,在工作中表現了高度的積極性與頑强性,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廢料,爭取盡快地恢復與增加生產。解放初期局裏僅有三台破舊殘老的機車(四、五十年前製造的),其中檢修的五號機車,在一九五○年二月份因挖補爐口翻了工,只剩下兩台機車運轉,當時運輸量是逐漸增加,要想保持每天對開兩次列車,就必須解决機車不够使用的問題。正在萬難之際,張鶴鳴同志想到了擱在露天裏那部拆得東零西落(解放前拆的)一直無人過問的七二號機車,便打定了主意修復它,發動了修理部的工人,親自帶頭幹,以實際行動鼓舞了同志們的工作熱情,使“七二”號機車在一月內復活了。因此三、四月份的運輸量較二月份增加了百分之十五。
隨着業務的繁忙,四百五十噸的貨車就不够週轉,等裝等卸影響行車時刻,整個運輸任務陷於被動,領導上要求機務段能在修理工作外再設法裝置新車,但擺在面前的困難是人手不足,缺乏材料,設備簡陋,一般認爲無法裝置,張鶴鳴同志卻沒有向這些困難低頭,他主動地從材料廠發料堆中,找出了大批的舊廢料,他領導車輛組,在不影響經常修理工作下,與鉚工、木工、煆工等組緊密配合,裝置了第一輛二軸十五噸貨車,迎接了解放後的第一個紅五月。接着車輛組又裝置了“八一”號二十五噸四軸列車和四十八座的“國慶”號客車一輛。在去年“五一”前爲了配合裝車,他帶頭與鉚工、煆工兩組聯系,向機鉗組挑戰,開展了愛國主義的生產競賽,如期完成了抗美援朝號十噸貨車二輛。
在五一年四月間全月運輸任務一萬五千噸,機務段由“七”號“五二”號“五二三”號三台機車每天對開四次來負担這個任務,月中時發現“五二”號機車動輪箍鬆動,不能繼續參加行駛,機車一減少;眼看着就不能完成任務,輪箍的厚度只有三十米厘,已經超過限度(最低限度三十二米厘),加墊又怕漲裂,當時一般人都認爲只有等上海買新的輪箍回來才能解决,若等新的須到八月,這時張同志不斷的考慮,輪箍加墊在局裏從未做過,想來想去,他終於提出試一試的意見,這個建議很快得到領導上的支持,和羣衆的擁護,經試驗後,結果在七天內勝利完成了兩個輪箍的加墊工作,克服了困難,取得了經驗,使“五二”號機車很快加入到運輸行列,圓滿地完成了四月份的任務。
他不但在克服困難積極生產上的貢獻,同樣在技術改進方面亦有很大的成績。
由於他能開動腦筋,加裝了車輛挽鈎托板,使鈎頭不因磨擦損耗而下垂,使列車不因鈎高低不一而脫鈎,同時也減少了修車次數,增加了使用年限。
又如“一〇七”貨車的車門插鎖過去時常脫落;有時一天要配五、六根(每根重約一公斤)經他改良後未脫落過。
再有“七二”號機車的均衡裝置,是由引導輪轉向架的中心螺絲來調整的,經他改良後,可使每根均衡吊鐵分開,並能單獨調整。這樣就免除了車身向一邊傾斜而偏磨的毛病增加了牽引力。
他有着對人民事業無限忠誠的高貴品質,和有事與大家商量的民主作風,因此,得到了全廠職工的擁護與愛戴,在西南產業首屆勞模代表大會上,他又榮獲了一等模勞的光榮稱號。但他還是謙虛的說:“事情是大家幹的,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這次我又被選爲勞模,今後我要更加倍努力,開動腦筋提高技術,聯系羣衆保持光榮稱號,進一步把我們的生產搞好!”模範工程師王先俊
王先俊同志是安徽鳳陽人,現年三十五歲,重慶大學畢業。一九四五年八月入本廠煉鋼場任助理技術員,已有七年的工齡了。解放後由於工作積極努力,一九五一年升任場長,領導起全車間的工作。
他很虛心的聽取羣衆的意見,有了問題經常與工人及技術人員商量,正如他所說:“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對我是幫助很大的,與工人在一起我才懂得了這個眞理。例如工人在操作上的一些事,我以前是漠不關心的,但通過一些實際的例子,使我認識到工人實際經驗的寳貴”。
從這幾句話裏,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善於走羣衆路線的技術人員。由於他肯依靠羣衆,事事同羣衆商量,他在羣衆中的威信是很高的,在工作中也獲得了不少的成績。在他的領導下,去年×號平爐第三十屆出鋼創造了三三三爐的新紀錄,今年第三十二屆出鋼更創造了四○二爐的新紀錄。
在新紀錄不斷出現的過程中,更鞏固了他依靠工人和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的思想。
去年創造三三三爐的紀錄時,王先俊同志運用蘇聯先進經驗克服了不少困難,如冶煉到二百爐左右時,煉爐效率逐漸降低,“怎樣能使產量恢復正常呢?”他終日考慮着這個問題,這時正好蘇聯專家到一○一廠,他與蘇聯專家商量,蘇聯專家當卽指出是儲熱室格子磚的排列有問題,他就根據這個道理,組織技術員進行硏究,把格子磚排列成有4"×"4〞的方形孔的垂直烟道,使灰塵不易阻塞。這樣,煉鋼爐的效率又逐步上升,在冶煉正常情况下,冶煉的時間還比定額少了十三分鐘。他又遵照蘇聯專家的指示,依靠泥水班,配合冶煉班的同志進行爐子出火口的熱修,這樣就避免了出火口坍塌後停工大修的損失。他與工程師陶鎭德硏究了鎂砂燒結爐底法,並决定用半燒結法燒結×號平爐爐底,爲了使工人明確這個方法的優越性,在試驗以前,他還組織了工人同志學習。試驗結果很好,因而延長了煉爐壽命,增加了冶煉時間,這都是對創造煉四〇二爐新紀錄起了一定作用的。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他在上級的指示下,就開始籌劃用高磷生鐵在碱性吹爐中直接吹煉成品的試驗,在蘇聯專家的協助下,組織了一個試驗小組(一〇二廠職工參加)在剛開始試吹時由於風力不够,失敗了,經王先俊同志硏究後,把鐵管折去,風眼變大,火焰吹得很好,在試驗第三、四爐時就獲得成功,並且成品的化學成份還合乎要求。
王先俊同志對工作積極負責,愛護國家財產。如一九五一年第一季度煉鋼車間不合製造命令的產品達到百分之二十二點八。他看到這種情况感到很難過,他想:“質量不好,會造成國家的損失!必須想辦法來克服這毛病”。於是他開動腦筋,想出了用上大下小的十吋半熱頂鋼錠模的辦法,使鋼錠減少了縮管現象,他又和職工硏究,建立了產品質量檢査制度,從此,不合製造命令的產品降低到百分之四以下。又如一九五一年六月份煉鋼車間計劃要兩座平爐同時開爐,但舊的××噸吊車在使用時間上和能力上都有問題,所裝的××噸吊車又因基建工程拖延不能如期完成,將要影響兩座平爐同時開爐,他想:“要是不能同時開爐,是要影響生產,躭誤國家的生產建設事業的”。王先俊同志越想愈不對勁,提出一個爐子澆十吋大鋼錠,一個爐子澆小鋼錠,這樣合理調配了舊的吊車使用時間的問題。又和爐後工人共同硏究合理佈置爐後工作地面,暫時克服了地面狹窄問題,使兩座平爐在去年六月十一日同時生產,超額完成第二季度的生產任務。
當燒結爐底的辦法實驗成功後,×號平爐因爐底較薄,可以多出些鋼,王先俊同志就督促裝置××噸盛鋼桶開關,及進行吊車試重工作,一九五一年十一月,鋼的產量就增加了百分之十六。
煉鋼場在王先俊同志的領導下,獲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他並不因此而驕傲自滿,他覺得他的許多優點都是一個技術幹部所應該具備的。他更表示,今後要加强政治與業務學習,使自己的政治水平與業務水平能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一步,做一個稱職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工程師。改進墊板冲剪機的勞模孫家瑞同志
孫家瑞同志是一〇四廠第二場的一個生產組長。他從小是生長在工人的家庭裏,那時候因爲他家裏很貧苦,在十二歲時就開始到廠做工了,到今年他已經有整整三十年的工齡。在反動派統治的時代,工人階級受盡了剝削,孫家瑞同志也不例外,他說:“那時的辛酸日子,眞是要說也說不完。”解放了,由於工人階級當了家,在黨的領導下,孫家瑞同志的階級覺悟不斷提高;他不但積極學習,同時還團結小組的同志們,在生產上提出了十一件合理化建議,改進了墊板冲剪機的十二件機件,使得廠內墊板生產提高了質量,並不斷創造新紀錄,完成了供應成渝鐵路墊板的光榮任務。他的主要事蹟如下:
在一九五〇年六月,廠裏接受了成渝鐵路生產鋼軌墊板的任務。根據工廠設備及技術條件,軋製墊板是一個極爲艱巨的工作,不但以前沒有搞過,連機器的設備還必須自己設計製造。在軋製墊板過程中,冲剪機的設計和使用,就成了工廠主要問題。冲剪機是把鋼壓出來的墊板毛胚,在冲剪機上用××噸重的剪力,把毛胚一塊塊地切斷;同時,在切斷的那塊墊板上,十分合規格地鑽上四個眼子。那時候,因爲冲剪機是個新設計的機器,加上負担這樣重的任務,所以機器就經常出毛病,不是冲頭斷了,就是冲模受不住壓力裂開,經常停車換模,有時一班要換上五、六次,停車的時間比開車的時間還長,因而一天只能生產×噸墊板,遠遠落後在所規定的任務後面,眼看生產任務是完不成了,冲剪機製造不出成品來,烘鋼爐軋鋼機只得開着,鍋爐房,又不能停,每天消耗着四噸多煤,全廠的工人都很着急,每次開會討論,各部門都提出來,冲剪機是啷格的嗎?孫家瑞同志,那時是個鉗工,眼看着這種情况急得要命,白天專心硏究機器性能,晚上睡不着覺,終於他看出了冲頭和冲模本身的毛病,首先他改進了冲頭和模的淬火辦法,用燃燒後的冲頭冲模用風來吹,使鋒鋼遇冷變硬,不用硼砂和油淬的辦法,這樣冲起來就不像從前那樣容易脆斷;同時改進了冲模的高低和斜度及縮短了冲子長度,減少剪力,使冲子和冲模,都不容易裂斷;在壓板上,孫家瑞同志把方眼改小半絲,保護着冲子在着力時的堅固性。經過了這些合理化建議,冲剪機終於勝利地克服了困難,冲頭和冲模達到每班只斷一次或不斷,產量因而迅速增加。停車換冲模的時間爲孫家瑞同志改進了×底模螺絲,使得操作靈活,減少到二十分鐘。効力增加好了幾倍,節省了很多菜油和每日用的120磅硼砂。
在解决了減少停車的技術問題之後,緊接着發生一個質量的問題。由於冲剪機的壓力很猛,震動厲害,所以當冲頭在鑽墊板上的四個眼子時,往往因距離不正確,鑽出來的眼子不合規格,當時成渝鐵路要的規格很嚴,公差數不能超過0.8米厘,廠裏出的墊板,經過檢驗,百分之五十以上不合規格。那時孫家瑞同志和小組的同志細心硏究,打破了當時某些技術人員(如楊光國)的保守思想,大胆提出了冲頭上加鼻子簧保險的建議,當他試驗成功的時候,大家歡呼起來了。軋出來的墊板眼子,因減少震動,非常合適,廢品率很快從百分之五十以上降低到百分之一,廢品堆裏不再是一厚疊一厚疊,而是數得淸的幾塊了。
戰鬥的第二場車間裏,由於孫家瑞同志的合理化建議,使得產量一直不斷地增加着,孫家瑞同志仍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經常開動腦筋,改進機件,他在火底模上加保險彎頭,冲頭大柱子上加二個頂絲,二個套筒上加二隻油機來減少熱度,在四根大螺絲上加四個大瓦司,這些都使冲剪機的生產事故大大減少,增加了壽命。同時孫家瑞同志,又利用舊的底模改良後當新的底模用,節省了昂貴的鋒鋼原料,每年爲國家節約了二億四千多萬元,並建議將漏盤一邊銼平,使安裝時間由每一個工裝二付增加到四付,每年爲國家節約七千餘萬元。皮帶輪亦從6"改成8",加快旋轉速度(原每軋——23塊需50分鐘現只需40分鐘)。
爲了保證能使成渝鐵路在今年“七一”通車,一○四廠工人們熱烈地展開生產運動,孫家瑞同志當時又提出循環操作法,使二部冲剪機交叉餵胚,用一部軋製時,卽用熱水冲另一部的模子使溫度降低(因冲模是受不住高熱的)。這樣產量更突然增高,車間內一片新紀錄聲,甲班軋了××噸,乙班就增至××噸,丙班又增至××噸,比最初日產量×噸,整整提高了五倍,墊板任務也終於在五月廿八日那天提前二天全部完成,在這裏孫家瑞同志的貢獻是重大的。
這次評選勞模,孫家瑞同志光榮地當選爲西南區鋼鐵企業的二等勞模。雲南勞模胥植山模範事蹟介紹
胥植山同志,四川成都人,是雲南第二〇八廠×煉鋼工場化鐵爐組的生產組長。他是一個十多年工齡的化鐵爐老工人。今年卅六歲。解放後,他的階級覺悟不斷提高,在生產工作中積極努力帶頭,這次被評爲西南區鋼鐵產業二等勞模。胥植山同志的模範事蹟是這樣的:
(一)改進技術提高產量節省用料。解放前,該廠×翻砂工場的小三節爐的焦鐵比是一比五,焦炭用量太費;解放後,胥植山同志留心試驗,逐漸少加焦炭改進操作程序,終於將小三節爐焦鐵比提高到一比九,大大的減少了燃料耗用量。一九五一年四月,胥植山同志調到煉鋼場,負責供應貝氐爐×煉鋼鐵液的大三節爐工作,當時貝氐爐×煉鋼每次只能吹煉五爐勉强到了第六爐,三節爐就要發紅,不能再繼續吹煉。五月間訂立愛國公約時,胥植山同志在小組上提出要全組同志大家負責保證化鐵爐到第六爐不會發紅,有的同志說,怕不保險。胥植山同志說:我們要拿出實際行動來抗美援朝,大家要多動腦筋,好好的幹,一定有把握。於是,大家硏究將爐襯的耐火材料的矽砂和火泥的比例更改,將原用之一桶矽砂,三桶灰火泥配料,改爲五桶矽砂兩桶黃火泥、兩桶灰火力,耐火力量大大增加,到第六爐沒有發紅。過去做三節爐的風包時要在耐火材料中要插入鋼骨及鐵絲去增加它的應力,這樣,到了第三爐,鋼筋及鐵絲熔化,風包就垮了。胥植山同志改良了風包的做法,不用鋼筋及鐵絲,而是先在風口襯木樣,用鎚將耐火材料搗緊,這樣一來,化到第六爐風包仍舊很好,而且節省了做風包的原料及時間。由於三節爐的壽命延長,保證了煉鋼鐵液的供應。這個成績,大大鼓舞了煉鋼場全體同志的生產熱情,使大家有了足够的信心,來提高貝氐爐的生產量,在六月卅日,貝氐爐煉鋼創造了七爐的新紀錄,以這個嶄新的紀錄,來迎接工人階級自己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卅週年紀念,跟着新紀錄不斷的出現,八爐、九爐,到九月底又以十爐的新紀錄來迎接國慶,這個紀錄一直保持到現在。從開廠以來,十幾年貝氐爐都只是每次四五爐,而在半年內,產量超過了一倍,而且帶動了全廠所有的車間,生產熱情不斷高漲,各個車間都再次創造新紀錄。這個輝煌的成績,是與胥植山同志的積極帶頭努力分不開的。
(二)團結互助,搞好小組,保證生產任務的完成。化鐵爐小組在胥植山同志的領導下,在愛國公約上訂出大家要團結互助,交流技術經驗。胥植山同志要小組向馬恆昌小組學習,不保守技術,他經常將操作方法及解决困難的辦法,耐心講給大家聽,在工作中發生了問題,爭論的時候,胥植山同志總是首先作自我批評,再誠懇的批評說服小組的同志,有空餘的時間,就和大家在一起討論生產技術生活上的問題,每次開爐,胥植山同志總先計劃分配工作,根據技術及體力分配任務,對有小病的同志,作適當的照顧,在開爐時,互相檢査工作,提高注意,這樣,化鐵爐組不但團結得好,完成了生產任務,而且一年當中,沒有出過事故。
(三)在生產工作上,一貫帶頭,積極負責。胥同志在修爐子的日子,一上班就着手修,工作細心、踏實,修好爐子,他立刻去幫助做別的工作,如稱原材燃料,幫助推車,他在工作期間同志們有了困難問他,他一面詳細回答,一面却不停止工作,在開爐的時候,胥植山同志除掌握整個爐子的熔化情况,保證順利熔鐵,任何工作崗位忙時,他都隨時去幫忙,如幫助出渣滓的地方出渣、拉渣一樣幹得起勁。
當化鐵爐工作有空,看到其他小組的工作忙,就主動去參加,他常常在化鐵爐歇下來,就耐着高溫及滿身大汗,去參加澆鋼和抬鋼的工作,今年一月間,他已調在生產科工作,一天他下車間去了解情况,看化鐵爐上的崔尙修同志手上被燙傷起泡,他立刻自動去將崔同志換下來,他一直幹到停爐。
(四)熱心羣衆工作,能密切聯系羣衆。胥植山同志平時不多講話,但他能密切聯系羣衆,對羣衆工作熱心負責,所以羣衆威信很高。例如在一九五一年十二月,行政上將胥植山同志調到生產科工作,他經常深入車間,與車間同志保持密切的聯系,當車間訂集體合同的時候,他經常在車間了解大家的意見,解釋集體合同的內容,討論怎樣結合愛國公約完成生產任務,他當廠管會的委員每次廠管會的討論提綱,他都拿到車間去醞釀討論,他經過勞保學習以後,就回到小組領導起全組的勞動保險登記工作,他得了合理化建議的獎金,將全部捐獻去抗美援朝,在生產工作已經很辛苦的情况下,還勇敢的參加了工人糾察隊,深夜起來巡察,保護工廠,在三反運動中,尤其積極,當選爲節約檢査委員,脫離生產,投入三反鬥爭,去老虎窩裏向貪汚分子宣傳政策,解除大老虎的顧慮,對追贓定案工作起了推動作用。工會工作模範郭宏釗同志模範事蹟
郭宏釗,廿六歲,川南資中人,共產黨員。原爲一○二廠修理車間銑車工人,工齡十二年。解放後,被選爲該廠工籌會組織委員,一九五○年被選爲工會副主席,一九五一年九月當選一○二廠工會主席。
郭宏釗同志在工會工作中,貫澈執行了黨和上級工會的指示,緊緊依靠工會常委會,發揮工會組織作用,來推動工作。如民主改革大檢査、“三反”運動等,在黨委和上級工會佈置任務後,他就首先在工會常委會上傳達上級的指示,再討論訂出工會的計劃,召開工會幹部大會,報告工作計劃,講淸楚政策,使工會幹部在思想上領會政策精神後,才向全廠職工動員,貫澈上級的指示。他又看到過去工會工作忙亂無計劃,浮於表面,不能很好面向生產,也沒有發揮集體領導作用,他就在常委會建議訂出了工作彙報、學習、分工專責等制度,加强對各工作委員會的領導。如每天上午八至九時是脫產幹部彙報前一天工作,九點至十點是學習時間,十點至十二點是業務辦公時間,下午就分工到車間了解與掌握生產情况和羣衆的反映,發現問題,就及時解决。這樣,就克服了整個工作的混亂現象。
他能深入車間,具體培養先進小組與積極分子,組織全廠小組競賽。如他知道愛國競賽公約是組織小組競賽的很好組織形式,就首先總結推廣趙文旭小組訂好小組愛國公約與個人計劃並能幫助其他小組訂好的經驗,九月份全廠只有八十多個小組訂立,十月份就有一百七十二個小組都訂了愛國公約和部份小組訂了個人計劃。由於小組間展開了競賽,第四季度又培養出廿七個先進小組(原來只有十個先進小組)。去年第四季,全廠要完成一千噸糧食的增產節約計劃,他看見完成全年煉鋼任務還差很遠,就協助車間工會,號召煉鋼車間職工保證鋼錠質量達到百分之九十二,每個鋼爐每天要出鋼×××噸。當時,電爐上的工人同志有顧慮,怕完不成任務,連先進小組長思想也搞不通,說:“集體操作不是車元車,有一個人趕不上,整個小組都要受影響,會延長停爐時間。”因此不敢保證每月要出鋼××爐。郭宏釗同志就和工會幹部分別解釋,打消工人中“寧肯多超額一點,不願到月底檢査公約時完不成”的保守思想,並具體幫助電爐謝廷愷小組修訂愛國公約,保證“超額完成第四季生產任務,質量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三,每月出鋼××爐。”帶動其他小組。又組織其他車間向煉鋼車間挑戰,掀起全廠競賽熱潮。結果煉鋼車間十月份超額完成任務百分之四點九,十一月超額完成百分之十四點二,十二月超額完成百分之十七點八;第四季平均質量達到百分之九十六。全廠也超額完成兩千五百噸糧食。一○二廠工會曾受鋼鐵工會表揚。
郭宏釗同志,也很關心職工生活。他經常到職工大伙食團去徵求工人同志對伙食的意見;並叫負責伙食的同志要經常與工會生活委員聯繫,廚工要到每桌上去徵求職工們的意見。並建議行政借支二千八百多萬元作爲伙食團的週轉金,使伙食逐步改善。星期天,他經常到眷屬區去了解情况,看存在什麽問題沒有?有一次,他聽生活委員彙報有八十多戶房屋有坍倒的危險,他立卽去了解,並協助生活委員設法搬移了最危險的廿六戶。
郭宏釗同志在工作中,一貫虛心負責,作風民主。他在工作中,有點什麽體會或認識,就立刻在常委會上提出來硏究,讓大家分析他的看法是否正確,大家都認爲是對的,他把它肯定下來,貫澈到實際工作中去。這樣,旣敎育了自己,又提高了其他幹部的水平。一〇二廠模範工程師王成高事蹟介紹
王成高四川自貢市人,現年二十六歲,一九四六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電機工程系,同年九月進一〇二廠任技術員。王成高同志在解放前曾配合中共地下黨進行渝市各工礦企業情况的調査及護廠準備工作,解放後積極協助接管並團結羣衆,克服困難,在恢復與發展生產及民主改革運動中起了推動作用。一九五〇年被提升爲該廠水電部副主任,一九五一年任水電部主任。一九五〇年十一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主要事蹟是:
解放前夕,一〇二廠鍊鋼設備被蔣匪全部炸壞,雖然鍊鋼及修理車間同志們的努力迅速修復了×號爐的爐壳,但是電爐的主要設備——控制電板及自動電流調節器,均已全毁;水電部配電設備也全部被炸壞,王成高同志知道這個關鍵問題不解决,是沒有辦法生產的,因此他團結水電部電工積極修裝配電設備,並發動鍊鋼部電工迅速修裝電爐的電器設備,在工作中經常對工作人員進行政治的鼓舞和技術上的幫助,每天和他們一道工作到深夜,全體工作人員都發揮了高度的積極性,用三週的時間完成了在解放前需時三個月以上的工作,使一〇二廠迅速的恢復生產,一九五〇年二月初就開始鍊鋼了。
一〇二廠的備電廠××××kw發電機自接裝時起,電壓自動調節器未曾發揮効力,解放前雖經多次修理均未成功,大家對牠已經完全失望,認爲是“構造不良無法利用”。解放後只有這部電機,假如沒有電壓自動調節器,發電機就無法應付煉鋼時負荷的急速波動,造成恢復生產上的主要困難,經王成高同志細心硏究,終於找出了動作不靈的原因,修好後供應了所需的電力,也很安全。
文昌宮電廠鍋爐在解放時千瘡百孔,效率很低,經常燒,兩座鍋爐供給一座鋼爐用電尙感困難,煤耗率高達每度電兩公斤以上,而且時常發生事故,王成高同志於一九五〇年利用春節休假的機會發動大修鍋爐,事先邀請了有關工友同志開會,廣泛的徵求意見,集中了羣衆的經驗和智慧,並動員了全體工作人員,使明確此一工作的重大意義,經過同志們的共同努力,現在僅一座鍋爐也能供給兩座鋼爐煉鋼,還要供給低壓馬達照明用,電耗煤率已降低到每度電一公斤以下。
鍋爐和發電機在一九五○年春季恢復正常、但汽輪機調速器時常失靈,有時轉速竟下跌至2500轉/分(正常速度爲3,000轉/分)嚴重的威脅着安全,但是大家都缺乏修理調速器的經驗,感到沒有把握,下不了决心。王成高同志鼓勵技術員程澤華同志進行修理,在修理過程中又遭遇困難,就是汽輪轉速不穩定,忽快忽慢,經許多富有經驗的工程師和工人硏究,沒有找出問題,眼看全廠生產停頓,王成高同志沒有因困難而喪失信心,他在修理工作進行的第四日進廠後細心觀察故障的現象,判斷是調速器某部份摩擦太大,但是他所懷疑的部份,是此次修理中沒有更動的地方,大家認爲是外國人原來如此裝的,還會有啥問題,王成高同志堅信從故障現象分析制斷的結果,大胆懷疑,細心檢査。結果,果然在不被人懷疑的地方,找出了故障的原因,迅速修復。從此文昌宮電廠的“老毛病”完全修好,進一步發揮了設備的潛在能力,保證了恢復生產所需的動力。
王成高同志愛護國家的財產,他在一九五一年二月響應上級號召,發動本部職工在“不花錢”的原則下,儘量利用廢舊材料,以突擊的速度完成修復鋼爐自動調節器一套及某號電爐的裝安工作,全部工程於四月初完成,對配合完成該廠一九五一年的增產計劃起了很大的作用。還有×號電爐變壓器額定電壓爲6,600V,從前用本廠電源經過三次變壓佔用大量設備增加損耗,經王成高同志硏究,發現此項6,600V變壓器構造特殊,可直接用電力公司13,200V電源,當時許多電機工程人員都認爲“名牌上分明標的6,600V,那裏能用13,200V”。王成高同志和這種保守思想進行了不調和的鬥爭,終於獲得上級批准試驗成功。解决了電力公司直接供電×號爐的設備問題,保證了煉鋼部的充分供電。
王成高同志經常向羣衆吸取經驗,使自己的理論和羣衆的實際經驗相結合來改進技術。如解放前××××變壓器每年都燒壞,解放後大家不敢再用,他與電氣有關同志硏究,知道了過去燒壞的原因是該變壓器由普通電力用的變壓器改裝爲煉鋼用的變壓器後,電壓改低一半,電流增大一倍,引出線受地位限制不能同樣增大一倍,因此發熱燒壞,他卽設法將線圈恢復原有圈數,將低壓線圈由Y形接法改爲△形接法,以減低電壓,原有故障就完全克服了。又在一九五一年大檢修時因爲汽輪發電機漏油,每月損失一桶,全損失數仟萬元。他根據工人鄧澤專、張金銓同志的意見,硏究出是油封口中心與軸心中心不一致,經過修理,避免了漏油損失。威遠鋼鐵廠何開振模範事蹟
何開振,男,三十一歲,四川永川縣人,是一位有十多年經驗的煉鐵工人。一九五○年九月,由大渡口二十九廠調到威遠鋼鐵廠,參加修復工作。
一九五一年一月,該廠熱風爐發生故障,煤氣壓力增高,風溫不够,使爐缸溫度降低,影響到鐵的質量變劣。何開振同志不分上班下班,在熱風爐周圍動腦筋,想辦法,最後從煤氣進入熱風爐的燃燒嘴上找到了毛病,原來是燃燒嘴被煤氣灰堵塞,煤氣進入熱風爐太少的緣故,經及時處理後,高爐操作便恢復了正常狀態。二月份煉白口鐵時,採用酸性操作法,爐溫很低。一天由於崩料,將第三號風嘴堵死,用倒吹爐門,提前放鐵等辦法,都未得到解决,又將第三號風嘴打穿,而熔渣仍在風管口上,跳躍不下。何開振同志建議用鋼釺打開預備渣門倒吹(在砌磚時是封閉不用的),因而熔渣逐漸下降,生產又轉入正常。十二月份高爐爐缸現冷,料下得很慢,鐵含矽增高,鐵水現冷,流動性很差,廢鐵增多。經過幾次變料、減料,甚至還下空料,情况也沒好轉,一直拖延了一個月左右,仍未恢復正常。今年一月,何開振同志建議用火磚在爐缸周圍砌好,內裝滿黃沙,保持爐溫。經過幾天以後爐缸逐漸轉熱,鐵水流動性轉好,操作轉入正常。今年四月爐門很薄,常常燒穿,由於來不及準備放鐵,往往使廢鐵增多,如用噴水避免燒穿爐門,又會使爐門打不開,且容易打炮,爲了預防爐門穿就改爲三點鐘放一次鐵,但往往不到三點鐘爐門也就穿了;這樣,旣多出廢鐵,又使工人過度疲勞。何開振同志用一塊鐵板蹈進爐門上部火磚內,築好水槽,使經常噴水也無影響,結果爐門被保護得很安全,一直到停爐前,也沒有穿過。
何開振同志,除了在克服高爐故障,保證安全生產的這些貢獻外,在節約材料,改進生產設備方面,也有許多成績。
如一九五○年十二月,風嘴翻砂失效,眼看高爐不能按期於一九五一年元旦點火,爲了不延長開爐期限,何開振同志用舊風嘴代替了新風嘴,保證了如期開爐點火。爐前在出鐵時,每天至少要用六、七噸水,何開振同志將循環餘水引入另外設置之汽油桶內,並接一水管輸送使用,每天可節省三、四噸水。爐前過去只一面裝噴水管,由於風向經常轉變,噴水時水汽及黃砂迎面捲起,影響工作同志健康,同時,鐵水大溝稍爲多噴一點水,下次放鐵時又容易打炮,何開振同志建議在出鐵場旁邊多裝置一排水管,使以後工作得到很大方便。
何開振同志自到威遠鋼鐵廠工作以後,一貫積極努力,在技術上用心硏究,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議,在小組內又能主動團結全組同志積極生產和學習,並爲其他同志解决困難。威遠鋼鐵廠停爐大修以後,他又積極的參加大修工作。爲縮短時間,他仔細的打算工程進度和完工日期,主動聯系高爐其他兩班同志及修配,基建車間工人同志,推動了整個工程提前二十天完成修爐任務。
由於以上的這些模範事蹟,威遠鋼鐵廠全體職工,選舉他出席了這次西南區鋼鐵產業工會的勞模大會。又被評爲西南區鋼鐵產業二等勞動模範。光榮屬於黨和羣衆
二等勞模邱自力同志
邱自力同志,四川巴縣人,三十歲,原爲一〇一廠機工廠鉗工,工齡及廠齡均爲十二年,解放後於一九五〇年被選爲車間工會勞保委員、一九五一年被選爲車間工會主席,同年十二月提拔爲機工場場長。是一個光榮的共產黨員。
剛解放時候,一〇一廠的心臟(交流發電廠)及重要生產車間都給蔣匪炸壞了,所有的生產都停止了。“好狠心的反動派,剝削了我們血汗還不算,還想敲爛我們的飯碗!”復仇的火焰燃燒在每個工人的心中。這時担負一切修復工作的基本車間(機工場)也因缺電無法復工,邱自力同志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帶動修理技工十六人,趕修兩部五十匹馬力蒸汽機,吊車缺電轉不動,他們就用手盤,邱同志鼓動大家說:“過去每天十八小時工作給人家白幹,今天給自己幹,就是再苦點也心願!”在他積極帶頭工作下,不到半個月時間,兩部蒸汽機就修復了,整個機工場開動了起來,給很快修復全廠機器、恢復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九五〇年五月,全廠已由重慶供電,但停電頻繁,嚴重地影響到生產的安全進行(如需連續鼓風的平爐等),邱同志接受了上級的任務,領導技工四人修復四百匹馬力蒸汽機,以備停電時發電用。這部機器以前已經修過若干次,一直沒修好過,總是一開車,布斯就燒,曲軸車過一次,總是不行。他想到這次任務是重大的,“如果再修不好,曲軸的直徑就不够再車了,整個機器就要報廢,對人民損失多大呀!”他想先要把毛病的根源找出來才行。於是發動羣衆來硏究,找出曲軸各檔不平行,再就是冷油缸損壞,潤滑油不能順暢流入布斯。針對這些毛病,他建議用人工修銼校正曲軸,並從廢料鐵堆中找出舊冷油缸修配代替壞冷缸等方法,積極地修復了蒸汽機,保障了全廠生產的安全。
一九五一年三月爲了配合成渝鐵路修築進度,增加鋼軌產量,國民黨時代甩在爛鐵堆中殘缺不全的八千匹馬力蒸汽機的修復工程成了全廠重點工作。上級把任務交給了他,當時誰也不知道,到底還有好多零件存在?到底埋藏在什麽地方?他知道“共產黨員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團結羣衆就是力量!”就首先和李有同志拿着圖樣在全廠爛鐵堆中,泥土中尋找,不分天晴下雨,跑了二個多月才收齊了大部份零件。在修復過程中,一根五公尺長、兩百糎粗的活塞桿彎了三個多糎,他主動和鍛工場同志硏究出“連續紅壓法”校直彎了的活塞桿。另外他還創造了用斜度絲搭子代替活塞餅上的十二個銅螺絲套,減少工程時間約在一星期以上。在安裝工程時他想到“安裝工程的好壞决定於吊線。晚上光線不好不能吊。决定利用白天午睡時間加班使工作進行得更快!”他首先耐心的對羣衆說明了任務的重大,“不但關係着全廠,並且關係全西南的建設!”羣衆動員了起來,每天義務加班兩小時,他又想到“這麽大的機器裝起可不能出事故!”責任心使他趕回機工場把每一個零件的裝合重新檢査過一遍,八千匹馬力蒸汽機就在他積極帶頭、發動羣衆不斷克服困難中修復了。有力地保證鋼軌擴大生產,配合成渝鐵路在黨的生日“七一”全線通車。
一九五一年六月份鋼軌場六千四百匹馬力蒸汽機活塞桿折斷了,整個鋼軌生產陷入停頓,機工場担負新配活塞桿加工工作,其中最困難是活塞桿與活塞餅斜面緊密結合,活塞桿斜面直徑如車大了,細磨工作就費時間,車小了裝起來長度就不够。邱自力同志發動鉗工小組集體硏究出“樣板校對法”,使工作在二十天內就完成,很快恢復了鋼軌生產。
八千匹馬力機安裝前,拉中心線問題,他老早就在心中盤算:“要拉中心線必須要叫軋鋼機停軋兩星期以上,這樣鋼軌生產就要受到幾千噸巨大的損失!”他一想:“不行,必須想辦法!”這次六千四百匹馬力蒸汽機修理停軋的機會太好了。雖然修理工作使他忙不過來,但他還是抓緊發動了羣衆,完成了八千匹馬力蒸汽機的拉線工作。使鋼軌生產少停工半月。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份被提拔爲場長後,他積極學習管好業務,他有信心的說:“只要依靠羣衆,任何工作都會搞好!”的確,現在連初幹時看不懂的複雜統計表,不但看得懂了,而且還找得出生產上存在的問題。
他知道他對祖國的貢獻是黨的正確領導,是羣衆的力量!自己的光榮應該“是屬於黨和毛主席的!屬於羣衆的!”周希仁副工程師的勞模事蹟
綦江鐵路局周希仁同志,安徽人,現在三十七歲,他有近十四年的工齡,在局裏已工作六年。他的模範事蹟是這樣的:
領導勘測新(站)遵(義)路綫成績大
原來貴州省新站到遵義的一段路線,曾有工程師測量過,當時擬定的路線,鐵軌的距離用一公尺,彎道是六度,坡度千分之二十五,這個標準是很低的,如果要提高標準,有許多人認爲不容易修築,如果不修,那末重慶到貴陽的路線只有從隆昌到瀘州再通貴陽。但是如果修通該線就可以縮短二百公里,因此它的經濟價値是很大的。領導上决心再作一次勘測。這個任務是由周希仁(任組長)、申大禮、易汝章三位工程師等組織成的勘測隊來担負的,當時周同志想到這個任務很艱巨,因這一段地形非常複雜,而且險要地方很多,處處都有高山阻隔着,他緊緊依靠羣衆,經過二月來的跋山踄水、技荆斬棘,實地踏勘的結果,發現可以避免原先測量所擬定要經過涼風埡一線的艱險工程。新的路線圖送到中央後,引起了中央鐵道部的重視。這新路線的發現是與周希仁同志的領導和帶頭努力分不開的。
在趕(水)新(站)段第一隊定測量時,上級號召在春節前完成,但工作人員少,地形複雜,如果仍舊採用從前一貫用的量基線,解三角形,以定RI的方法,一定要延誤時間,經他提出建議,改用經緯距計算扁角,減省拉切線的工作,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估計較原法提早二十尺,得到了鐵路局的表揚。
在修築鐵路線中也有貢獻
(甲)三(江)溫(塘)段新線於一九五一年八月全面開工,周希仁工程師在開工前完成了k14+900nk16+210間的改線和k16+210nk20+640間的改坡,改線工程改坡省去了禦土牆(體積)10529M3,挖基7.684M3,除掉因改線改坡而增加的土石方、箱渠等工程外,可節省工程費用792,583,700元。(乙)東溪段新線在施工前,他又根據路線斷面圖,酌將路線因地制宜,靠山者向河移動、靠河者向山移動,結果減少土石方共七萬方,每方平均按十市斤大米計,節省人民幣490,000,000元。又減少禦土牆兩座,總計甲乙部份在保持路線標準的原則下改進的結果共節約工程費用1,390,599,700元。
他工作積極,熱心教授技術
在三溫段將開工時,段上工程技術人員都到局本部參加評選勞模工作,僅剩下部份新參加的工作同志,這個時候,恰當民工大批到來,而他剛從貴州勘測路線回來,一面進行改線,一面照顧民工生活,使三溫段工作順利開工。在測量趕(水)松(坎)開路線期間,他提任測量隊長,以身作則,冬季風雪交加,他仍在懸岩削壁地點工作,有時午飯也吃不上,總是帶頭苦幹。敎授技術也很熱心,向他學習的工務員盧執中,原來僅爲普通中學的高中學生,對鐵道工程不懂,經他的耐心講解,現在已能够測量繪圖,計算工程數量。測工潘忠元文化程度很低,在他不倦的敎導下,學會了打彎道技術。一〇三廠魏海淸同志模範事蹟
魏海淸、男,四十五歲,川東綦江人,中國共產黨後補黨員,有八年零九個月工齡。解放以後,在黨與工會的培養敎育下,提高了階級覺悟,關心生產,積極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對改進該廠煉爐生產,起了一定的作用。
他首先建議採用老釉子回爐,使煉爐壽命延長。該廠鼔風爐熔煉黃銅,過去存在着兩個困難;一個是鋅灰在爐身上部集結,致使爐身逐漸縮小;一個是爐缸冷凝,主要是因爲氧化鐵還原成爲金屬鐵結於爐底的緣故。前一個困難,用鍬棍打落的辦法克服了,但爐缸冷凝的困難一直未得到解决,因此爐子總是開不長,最長三天就開不走了。四月份該廠總結會議上,魏海淸同志建議說:“我們二號爐本身出的釉子太結實,要費很多燃料,這樣,就不能用更多的熱量去熔銅,銅水溫度不高,爐缸就容易冷。從前一號爐子出的那堆釉子,沒有那樣結實,我們可以去把那些釉子抬來用”。魏同志這個建議採用的結果,煉爐壽命比以往最長爐次提高五倍。使用老釉子煉銅,放出來的渣流動性很大,溫度很高,爐缸再不會冷凝了。五月份第四次爐一次就開了十七天,最後是爐缸襯磚燒薄了才停爐。由於魏同志使用老釉子的建議的成功,爲該廠的生產開闢了大道,並解决了處理黃銅的造渣問題。
該廠處理的銅料是制錢和黃銅元,塊子細小,加料時必須加得薄,鋅才能充分揮發,可以得到較高的泡銅質量,二月份魏同志覺得這樣的加料方法,好是好,只是爐子熱量未充分利用,熱效率較低。魏同志發現在前一批料進完而將進第二批料時,熱度很高,這種餘熱必須加以利用,魏同志就在這時先投下一二十公斤銅料、燃後再加焦炭。事實證明這樣不但不會妨礙正常熔煉,相反地却提高了爐子生產能力和降低了燃料的消耗達百分之五以上,爲國家創造大量財富。工屬模範——况洪玉
况洪玉是綦江鐵礦的工屬。解放後被選爲工屬委員會主任,他在工作中一貫積極負責,吃苦耐勞,熱心組織發動婦女參加各種政治運動與副業生產、義務勞動等,密切配合鐵礦的工作。
鐵礦的婦女們在工屬委員會組織敎育下,參加各種政治運動,政治覺悟大大的提高了,這與况洪玉同志的組織領導和帶頭努力分不開的。如抗美援朝的捐獻運動中,他以最親切的話去動員婦女們:“沒有共產黨,婦女沒有今天,我們要響應上級增產捐獻號召,努力副業生產,打垮美帝國主義,我們翻身才會長久。”婦女們都踴躍捐獻。三反運動中况洪玉同志領導工屬打虎隊,不分晝夜地進行說服敎育貪汚分子家屬的工作,對貪汚分子坦白與退贓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鐵礦工屬在他的熱心幫助下,都認識到勞動是光榮的,不願作寄生虫,所以工屬的副業生產很有成績,如他們種了一八○畝地,生產出來的菜蔬可供一千人以上的食用,磨麵粉、藟穀子、養豬、打衣服、作鞋、做襪子等,計有生產小組十三個,六百二十多工屬,副業生產中他隨時幫助婦女搞好團結,生產上遇到困難,及時想法克服。如種菜方面,他到處收集種子,吸取經驗改進種植方法,提高了生產,鼓勵了大家生產情緖。
况洪玉同志是非常關心職工與附近農民的生活。如鐵礦修建千多人的大飯堂,爲了協助提早完成這個工程,他親自發動婦女到二十里地去搬運磚瓦。附近農民土改後分得土地房屋,他發動婦女幫助農民搬家,搬到三十多里以外的地方,農民們都很感動,認識到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工農才眞是一家人。
在家裏他是個好妻子好母親,他的丈夫工作態度很不好,生產上開小差,大家叫他陳瞌睡,經過他耐心幫助,很快的轉變過來,誰也不叫他陳瞌睡了。他對自己的孩子,採取說理敎育的方式,孩子進步很快,現在已光榮入了少年先鋒隊。工人的教師——陶志明
解放後,陶志明是重慶一〇一廠第一場的人事助理員。曾參加過西南革大第一期學習。在工作中經常與工人同志一起,從實際工作中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他想“組織上培養我爲人民服務,我除了搞好業務工作外,還應當盡我的力量去敎工人學文化,一方面能够幫助工人在文化上翻身,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在羣衆中得到改造和向工人同志們學習”。一九五〇年第四季度,他在土木科工作時就開辦了四個文化班,一九五一年上期廠裏業餘學校徵聘兼任敎師時,他就自告奮勇担任二册班的級任,同時還幫助學校聘了一些敎師,他在敎學中經常開動腦筋、鑽硏業務,搞好敎學工作;建立組織制度,克服混亂現象,使班上逐步走向正規。他把他担任的一九五一年二期任建國院二册班級任時,首先把班裏的五十三人首先分成五個小組,在組內選出正副組長各一人,分別掌握學習及生活。建立了小組負責制,並建立了小組點名制、留學制、小先生制等,同時組織了班學委會,學委主席負責掌握全面與對外聯系,學委會學習委員負責掌握全班的學習情况,生活委員負責掌握全班的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這樣他抓緊了學委會,充分利用了羣衆的力量,如有問題能及時得到解决,同時他和學委會商量,建立了每週一次的檢討會,由學委會主持,全班作到批評與自我批評,學習情緖不致下降,這些組織和制度的建立使二册班在學習上走入了正規,學習情緒也逐日高漲起來,爲了進一步的鼓舞學習熱忱在每週進行評選模範組一次,紅旗及筆墨紙張給獎勵。根據各組學習情况,通過評模工作,學員的作業交齊了,出席人數通常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結合政治進行敎學,並使敎學方法通俗易懂,如講“工人做工”、他先講我們在解放前做工是爲少數人多賺幾個錢,現在是給自己做工,使工人明白當家做主人的道理、又如講“捕蒼蠅他就聯系到捉“特務”,我們把捉特務工作,變成像捉蒼蠅那樣普遍和經常,以及抗美援朝的道理,啓發了工人的階級仇恨,因此學員們不但文化水平提高了,同時也提高了政治覺悟。寫字方面他也想了些辦法,是把一個字拆開來敎,如寫“邊”字便從“自宀、八、方、辶”五部份來敎,這樣使學員容易了解,學期結束全班能識六百到八百字的佔百分之十五以上,如四組的彭合云說:“以前我連名字都寫不起,現在不但能够寫,而且還能認識六百多了”。由於他的努力,二册班被評爲全校模範班,他又主動的團結其他義務敎師,在業餘學校的領導下,組織了建國院區的校務委員會,推動了其他各班同樣建立組織制度,改進敎學方法走向正規,幷帶動了其他各區,最後又被選爲廠校務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
一九五一年下期他又担任了一班算術課,敎算術時也是聯系實際,用實例來講的,例如他講加減法時:他舉例說:“某個同志領工資二十萬元,又領獎金十萬元,一共就是三十萬元這就是加法”。“某個同志有三十萬元用去十萬元,還剩二十萬元,這就是減法”。“某個同志領工資二十萬元,繳伙食用去四萬元,買衣服用去三萬元,還剩十三萬元,這就是連減法”。他用具體實際的例子講明加減法的方法和理由,幷用問答方法去啓發學員的智慧、使學員容易掌握運算方法。
一九五二年上期高級班開代數了,陶志明同志又担任了代數、他也同樣用實例來講解,他講到括號前的減號時,他講脫括弧變號,同樣用具體的例子講明,他話:“譬如某個同志有錢,領工資二十萬元,繳伙食去四萬元,買書籍文具去一萬元,買衣服去五萬元,還剩十萬元,用括弧的意義就是把用去的三個數相加與收入的相減結果剩十萬元,若用連減法就得一筆一筆的減,結果還是十萬元,同是一回事可以用兩個方法來作,但結果完全相等,連減法就等於脫括弧,這就說明了括號前是減號脫括弧必須變號了。
他講得那麽細緻、使學員一聽就懂,這樣使每一個學員都敬愛他,如學員陳榮新說:“在舊社會裏,我不懂算術,現在連代數都學會了這都是陶老師敎我們的,陶老師眞正是我們工人的敎師。”
陶志明同志也是經常的愛護與關懷着同志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如在上代數課時有個別學員因跟不上不願意學習,他就很耐心的說服敎育,使高級班人數保持在三十人左右。
由於他在業餘學校的工作積極負責,在一九五一年上期結束時,被評爲甲等模範義務敎師,一九五一年五月被批准爲黨的宣傳員,在民主改革運動中,被評爲模範宣傳員,又是廠工會的文敎工作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一年下期起就開始担任業餘學校的副校長。
知识出处
《西南區鋼鉄產業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彙刊》
西南区钢铁产业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汇聚刊主要概括了会议题词,首长讲话及报告,劳动模范事迹介绍和模范名单及电文,附件。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和龍
相关人物
趙文旭
相关人物
謝廷愷
相关人物
蔡忠炎
相关人物
李炳臣
相关人物
岳松山
相关人物
張金銓
相关人物
張榮森
相关人物
張鶴鳴
相关人物
王先俊
相关人物
孫家瑞
相关人物
胥植山
相关人物
郭宏釗
相关人物
王成高
相关人物
何開振
相关人物
邱自力
相关人物
周希仁
相关人物
魏海淸
相关人物
况洪玉
相关人物
陶志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一〇三廠
相关机构
一〇一廠
相关机构
一〇二廠
相关机构
綦江鐵路局修理廠
相关机构
一〇二廠鍋爐修理部
相关机构
一〇四廠
相关机构
雲南第二〇八廠
相关机构
威遠鋼鐵廠
相关机构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