硏究中藥的方向和順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區第一屆衛生工作會議參考資料》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0737
颗粒名称: 硏究中藥的方向和順序
分类号: R28
页数: 3
页码: 29-31
摘要: 硏究中药的方向和顺序作者为 庞京周、余云岫、何云鹤,转载自文敎简讯第七期。
关键词: 中药学 中药研究

内容

(甲)方向
   一中藥藥效的根據 從十九世紀末到廿世紀初,日本和歐美學者,硏究中藥,有着高度的熱望,化學和藥方面,做了不少硏究。日本對中藥的化學分析,和主成分提出,更有相當成功。但是提出的主成份,進行到藥理實驗,除了麻黃素外,收獲極少。使多數學者認爲硏究中藥,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逐漸地喪失了它們的勇氣,這是不是中藥本質毫無治療價値?或者是硏究的方針有問題。衆所周知,中醫療效,是千餘年來,民間和中醫在治療疾病上所得經驗的累積,這個累積,雖然不是築在正規的科學基礎上,可是它的根據,是臨床經驗;大黃通便,車前子利尿,貝母化痰,麻黃止喘,雷丸驅蟲等等,都是臨床經驗的累積。由於這個累積,匯成中藥治病基石,由於這個累積,造成民衆對中醫的信仰,由於這個累積,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注意。旣然中藥效是由這個累積產生,不管它的正確性如何,若是開始硏究,不應拋棄這個累積,自做那大海撈金的科學摸索,使它的答案,不是民間和中醫所說的藥效,而是另外一種新的藥效。
   二中藥表現作用和主成分的不符 過去硏究中藥,注意的是化學分析,某藥的主成分提出,就以爲等於某藥的主要作用提出。主成分的藥理實驗有效,就採用到臨床,主成分的〓理實驗無效,或不合實用,就放棄。這是現代研究中藥的方向,也是科學家硏究藥物的一般方向,然而這不是追求或反證中藥累績經驗的徑途。中藥每一生藥的運用,不限定是化學主成分。中藥絕大多數是植物,今天的化學,對複雜性的有機植物,尙難洞達隱微。而且就現在分析所知,成分的提出,完全决定於溶液,水溶液,酒精溶液,哥羅仿溶液等;所提的成分,可以完全不同。每一種植物所包含的主成分,往往在一種以上,甚至有十多種以上,每種的主成分,不一定都有藥效作用,在同一植物裏,有藥效的主成分,它們間的關係也不一致,有的可以相互利用,有的却是相互抵制,有的各不相關。所以某1種生藥分析所得的化學主成分,不一定有藥效作用,卽有,也不一定就能代表它的全部作用。拿中藥中應用最廣的麻黃人參當歸來說:麻黃素是最典型的中藥有效成分,然而和中醫的臨床經驗比較,它祇能代表麻黃藥效的大部份。人參到現在,尙沒有可供對照的藥效成分提出,然而人參在中醫臨床經驗裏,有强心提神的主要作用,在民間,由於服用廣泛,已成爲一種專用藥。當歸素是當歸的習用成份,不是化學主成分,它的效用,和中醫臨床經驗所得,幾乎完全一致。這三個例了,說明了中藥在中醫的習用經驗下,使用的成分,和它的化學主成分,它們間的藥效作用,是可以不同的。這三個例子也說明了,從前硏究中藥,所得到的結論,和中醫的經驗,往往不相同6這三個例子更說明了,硏究中藥效用,中醫的累積經驗是要利用的,麻黃素的提出,日本早已成功,然而藥理上祇知有散曈作用,假使能利用中醫的用藥經驗,止喘的作用,不必待陳克恢氏來發見了。
   三硏究中藥的二個方向 研究中藥,放在我們面前,是二個方向,一個是把重要中藥,由生藥鑑定,作化學分析,提出主成分,作藥理實驗。這是正規的科學大道,四十年來,日本人走過,歐美人走過,中國人也走過,答案是,從藥效方面說,一切工作得不償失。現在爲了對付海外封鎖,爲了解除祖國人民疾病威脅,爲了獎勵國藥生產,爲了爭取外匯,很多人考慮着,應否舊事重提。第二個方面;是準備利用中醫用藥的經驗,把中藥直接用之臨床,用科學醫臨證實方法,去證實它的藥效,藥效證實,再硏究它的化學成份,它的藥理,它的臨床效用,進而至於人工合成(倒行逆施公式)。當然,中醫的用藥經驗,不完全可靠,要經過一番精簡,可是所化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比前一個方向,要節省縮短得多。至於不知化學內容,不知藥理內容,直接用之臨床,有人說,這是開倒車。可是這個倒車,在中國,至少在目前,有它自然成熟的條件。社會方面不必說,技術方面條件之一,就是中藥在中醫所習慣的藥用量下,它的致死量和劇烈副作用,是不容易見到的,僅僅這個條件,已可使中藥,不經化學,不經藥理,直接做臨床實驗了。 中醫用國藥到人體上去,是在中國到處看得到的現實。他們醫籍中,常常寫出某藥有毒,和描寫其中毒症狀。他們幾千年來,老早把人類當作試驗動物了。他們所常用的藥,一直用到現在,沒有意外不辛事情發生。可見得,這種藥品,開始的時候,依照他們所習用分量用起來,對於人體,是可以說不會有多大害處的。
   四要不要硏究中藥 硏究中藥,也可說硏究生藥在一九五〇年代提倡硏究生藥,有許多前進的科學人士,覺得是一件奇怪而落伍的事。(一)自一九一〇年化學治療確立,到一九四九年抗生治療勃興,四十年間,生藥早已不爲醫業者注目。中國當前的藥的問題,動員所有人力物力,日夜不輟地迎接新東西,尙嫌不够,在這緊要關頭,反分散一部份人力物力去欣賞古董的中國生藥,眞是從何說起。(二)世界醫藥學者,早已做過一番生藥工作,現已放棄,近四十年,認爲不必硏究,爲什麼我們還要去做尾巴?(三)縱然能找出一點東西,效驗未必比新藥好,成本不會比新藥低。 關於(一)在目前我國,試用國藥的重要性,在這篇呼〓中前後都可看到,不再辯論。關於(二)放棄已近四十年,不必硏究的話,不知是指國外的生藥,還是指國內的生藥。國外的生藥,似乎精華早盡,多年間,未聞有新的生藥產生。但這是告訴我們,他們自科學進步以後,對於生藥,幾番硏究,幾番淘汰,幾番保存,直到四十年前,方才整理完成,工作告一段落,英雄無用武之地了。然而奇怪的是,已採用的生藥像雅片,毛地黃、雞那等等,他們的精華,好像至今尙未提盡,有待來者的硏究。至於國產生藥,經過國外硏究的,連日本在內,不過十之二、三。十之二、三,是否可代表全體,是一個討論點。卽是認作可以,當前硏究的方法,是否完善無漏,也是一個討論點。現行的科學硏究方法,是把生藥先分析,而後實驗,分析前的整個實驗是不注意的,在沒有做整體的硏究,而僅就整體的硏究之下,就要斷定某生藥的無效,或雖有效而不合實用,這個批判,是値得再商榷的。何况,十之七、八中藥,連這個批判工作也沒有做過。日本在明治維新,已着手硏究中藥了,走的是科學的分析方向,雖然日本有很多的漢方醫家,新醫藥者和他們保持着距離,不利用它們的用藥經驗,這是日本在藥理和臨床方面,得不償失的一個主因。中藥的主要產地是中國,新藥的主要產地是歐美,日本在明治時代,旣不產中藥,又不產新藥,用中藥,用新藥,都要化外匯進口。在當時的治療和經濟觀點着想,日本想改進中藥,向歐美推銷,是不可能。想仿製新藥,向東南亞,特別是向中國推銷,是可能的,而且是可成爲侵略中國的一環。這或者也是日本放棄中藥的又一主因。可是中國和日本完全不同,用新藥要化外匯,用中藥化外匯時候極少,爭取外匯時候却多,中藥業和藥材業早已是中國一重要企業,藥材種植,更是西南諸省主要農村作業,在東南亞一帶華僑,對中藥極有信仰,成爲一部份外匯的主流。所以在中國,爲了照〓農村,爲了節省外匯,對中藥研究,極應該用全力支持。日本的立場,卽使有了能代替新藥的中藥,可以不用,除非是比新藥更好的中藥,才够使用條件。中國却不然,卽使是比新藥效用略差一些,或代價略高些的中藥,在可能範圍裏,要儘先介紹和鼓勵使用。像當歸、麻黃、桔梗、貝母、遠志、大黃等,已由中藥轉向新藥,而中醫的傷科、皮膚科(外科)、胃腸病等科的藥品中,說不定,可找出更像樣的東西來。關於(三)硏究中藥,頗多人認爲是浪費,例如常山可以除瘧,然而像陳某作風,用幾百畝地種植常山,以乎浪費了。現在有了阿的平,不是很好嗎,用藥廠一個角落,就可以製造出來,可不再在常山上用工夫。這個問題的解答是:都市的醫生,和鄕村的醫生,由於接觸不同,觀點不相同。向國際看齊,向農村看齊,在中國是相隔萬重山。大都〓新醫,用藥是舶來品爲主,普通城市是中國藥廠的出品,再次一點地方,連起碼的新醫生也沒有,自然是中藥爲主,抗日時期壞緬公路一帶,中醫也成爲鳳毛麟角,賣草藥的走方郎中,才是治病的權威,生藥在目前廣大的中國土地上,還是絕需要,而且中國廣大的土地上,也多的是草藥,常山若眞個有效,卽使用幾百畝地種牠,也還合算,因爲價値可不比阿的平貴,而且比阿的平得來容易,人人可以吃得着。還有,成本的貴賤和產銷是有密切關係。中藥在中醫的習慣用量下,並不貴,在現代科學的有效成份分析和提出下,却有很貴的,這也是我們主張先臨床實驗而後科學分析的一個原因。 我們知道中醫的用藥經驗,不一定可靠,但是,認爲精簡之下,並非完全靠不住。退一萬步說,那怕硏究的結果,外國人的事實完全不錯,中國人的經驗完全荒謬,中國醫藥學者,所白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還是値得。因爲中藥十之九以上,產自中國,在藥品不能自給自足的今天,面對着這一大批尙未被世界學者搶先硏究而有治病可能性的中藥,精簡發掘,是不是現代中國醫藥學者的責任?憑外國的不必硏究生藥主觀,不加選擇,不分皂白,一律拋棄,束之高閣,似乎太過火一點。自己所有東西,莫明其妙,若是被別人搶先硏究,發表了詳細報告,才如夢方醒,這是一囘極丟臉的事吓。何况,照第二個方向,硏究中藥,人力物力和時間,並不像想像中的浪費,只要文獻整理和臨床上熱心應用起來,就好了。動員的祇是中醫和科學醫。工作是文獻整理,效用分類和臨證實驗,只要大都市一部份的公私立醫院,有系統地合作,開闢科學的中藥臨床實驗工作。那末,是非的决定,中藥的取捨。三至五年間,可能有事實的表現了。實驗有效,固是可喜,實驗無效,對學術,對社會,也有極大貢獻。使全國人民和中醫,明白這味藥,這個成方,是無效的,不必採用,可以濾去許多滓渣,節省許多人力物力和財力。例如,在臨床方面,假使能證實驢皮膏、鹿角膠、西洋參、高〓參的無效,一年中,可節省不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五新舊觀點 硏究中藥,和研究一般新的藥物,觀點不同。硏究一般新的藥物,是希望發見它以前所無或以前所不知道的新作用。硏究中藥,除了這一點以外,主要的,是希望證實它的習用舊經驗,是否有意義。硏究中藥的新作用,和證實中醫的舊經驗,應該是兩路並進,但是照經濟的狀况,需要的緩急,和靠近大衆的方向,說起來恐怕還是先證實舊經驗的工作來得要緊。
   (乙)順序
   一、整理藥方,摘錄認爲有治療作用的單味或複方,作初步統計。它的來源:
   (-1)從歷傳中醫文獻,像本草、醫方、醫案中摘出。
   (2)有系統的,分區廣徵民間或中醫的習用成方。 二、選擇歸類,整理所得的中藥中方,根據所敍症狀和用法,先做藥效的分類,然後〓納到新醫疾病系統內去,硏討它的治療可能性。 三、臨床實驗,藥的實驗先後,視客觀的需要而定,要實驗的中藥,先鑑定原產品,次將全成分製成粉或膏劑,由指定的醫院或診療所,去担任實驗。實驗有效,更作廣泛的複實驗,實驗無效的,放棄。
   四、藥理硏究,實驗有效的,作藥理硏究。 五、化學硏究,實驗有效的,作化學分析,提出的主成分,再作藥理和臨床實驗,以確定它的有效成分。 六、主成分有藥效作用,而能用之臨床者,進而硏究其人工合成,或大量種栽,無藥效作用者,放棄之。
   (轉載自文敎簡訊第七期).

知识出处

西南區第一屆衛生工作會議參考資料

《西南區第一屆衛生工作會議參考資料》

出版者:重庆瑞华印刷厂

全国制药工业会议于一九五零年八月二十五日开始,九月一日结束,历时八日。出席各有关机关及各地区代表七十四人。计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中央军委卫生部、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代表共二十三人,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监委会、财政部、重工业部、全国总工会等代表共十二人,华东、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各地区卫生部、工业部、公私营药厂代表共三十八人,中国医药公司代表一人。另有特邀专家代表四人,国药业及各地区列席代表十四人。

阅读

相关人物

龐京周
责任者
余雲岫
责任者
何雲鶴
责任者

相关专题

麻黃素
相关专题
人參
相关专题
當歸素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