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附前重修族谱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20000275
颗粒名称: 第十节 附前重修族谱序
分类号: G256.4
页数: 23
页码: 63-85
摘要: 这篇序是清代乾隆十二年我聚居湖南长沙安化县的先祖们重修族谱时,恳请安化的县令沈华撰写的。一县之长,欣然命笔为我族修谱作序,可见当时当地我族的兴旺和声望。
关键词: 续修族谱序 张氏族谱

内容

附前重修族谱序
  (按这篇序是清代乾隆十二年我聚居湖南长沙安化县的先祖们重修族谱时,恳请安化的县令沈华撰写的。一县之长,欣然命笔为我族修谱作序,可见当时当地我族的兴旺和声望。)
  宋南渡,张魏公者,主眷优渥,寄以方面,论者比之长城。虽功业不就,而爱君爱国之志昭若日星。.其子南轩先生,绍洙泗①之渊源,为晦庵②老友,志曰:「无所为而为者君子,有所为而为者小人」。二语办义利於微茫,粹然大贤之语。诗云:「高山仰止」,予於魏公父子家读史时有焉。乾隆十二年,承乏长沙之安令,道经宁邑,始得瞻拜二公之祠墓,意其后嗣必有杰出者。又以属在邻治,不得一接见为歉。莅任以来,张氏子进谒者多,予亦未暇悉究。越丁邓秋,有张子英辂、汉旋、张略、英烈、英珂、英清、裔翼、英佐、传书等,群入谒。寒温毕,出其先世源流一帙,谓系出阖族重修家乘,乞予一言。予颔之,退而披阅,睹二公之遗像,令我起敬慕之诚焉,读二公之敕诏,令我动忠义之思焉。他如「神道」「行略」,悉出紫阳亲笔,可以补纲目③之所不及焉。夫祖功宗德,贵继述有人。今安之张氏,赋税甲楚南,繁衍数千户,散居九乡,罗延各数十里。其壤沃若,产植殊多种类;其俗淳庞丰俭,适合时宜。而急公好义,倍於他族,读书明道之儒,欲引而近之。以表风俗、维吏治而守正不阿者,犹偃室我也。每童试,拔其族之子弟冠军者,不啻再四。噫嘻!瓜腿真绵绵矣!百室颂盈宁矣! 抱伟器储王国之桢矣!此岂官斯土者之验欤,抑由二公积累有以致之也?家乘之举,张二公可谓有后。又况以星罗棋布之众,合而一之,深得萃涣之义,是雍睦之风,於张氏又见一班矣。予虽日凛官箴,方将以移风易俗为己责,安得谓囊底之知,半消耗於案牍而不一表扬也乎?张氏勉乎哉!人之称裕孙谋者曰「贻燕翼」,绩祖功者曰「绍箕裘」,行见功业理学继魏公父子而兴起者,由邑志、耙志而直登诸史馆矣,奚家乘之足云?
  时
  皇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岁仲秋月中浣 吉旦
  文林郎署长沙府安化县正堂加一级纪录三次沈华沐手撰本文注释
  ①洙泗:即洙水和泗水。古时这两条河在鲁国首都曲阜附近,即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洙泗之渊源”即指代孔子的学说。
  ②晦庵: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曾做官,任秘阁修撰。主张抗金,强调备战,受到投降派的排斥。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颖、颐)关於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学理体系,也称朱程理学。
  ③ 纲目:法网。
  译文一一附前重修族谱序
  宋朝南迁,有张魏公这个人,皇上对他恩宠优厚,把独当一面的军政大权交给他,当时的舆论把他比做国家的长城。后来虽然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但是他爱君爱国的心意,像太阳、星辰那样的光亮。他的儿子南轩先生,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宋代的大学者朱晦庵的老朋友,曾在文章中写道:“做同样的事,没有个人目的去做的是君子,抱着个人目的去做的是小人。”这两句话从极细微的地方辨清了“义”与“利”的区别,讲得非常精粹,简直是最有学问的人说的话。《诗经》上说:“德如高山人敬仰”,我读史书时,在魏公父子一家的事迹中得到了印证。乾隆十二年,我到长沙府安化县当县令,路过宁乡,才得以瞻仰、礼拜了两位先贤的祠堂与坟墓,想到他们的后代,必定有杰出的人才。但是因为宁乡这个地方是相邻的郡县所管辖,我不能接见一下两位先贤的后代感到遗憾。到任以后,姓张的后生未晋见的不少,但是我都没有闲心认真探究。到了丁卯年的秋天,有张家的后生英辂、汉旋、张略、英珂、英烈、英清、裔翼、英佐、传书等一群人来拜见我。礼节性的问候完了之后,拿出他们的先代源流一卷,说是魏公的后代,现在全族要重新编修族谱,要求我写一篇序。我当时就应承了下来,回到府内打开细看,看到二位先贤的遗像,敬慕的心油然而生,读了皇帝颁发给两位先贤的诏书,使我也增加了忠和义的思想。其他如《宣公神道碑》、《魏公行略》等文章,都是大学者朱熹的手笔,可以补充起到法制所不能起到的教化作用。祖宗的功德,重在记述有人。现今安化县的张氏家族,在湖南南部地区对政府贡献的赋税是最多的,其人丁繁衍了几千户之多,分散居住在九个乡、罗延各几十里。那些地方土地肥沃.经营的种植业种类繁多,那里的风俗厚道俭朴,适合时宜。同时,热心公务、见义勇为的人比其他家族的人多得多,一般读书明理的人,都想同他们亲近。在这个地区,把树立良好风尚、作好行政管理、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走歪门邪道作为自己的任务的人,当然是区区我啊!每次童生考试,我在他们家族的子弟中选拔出冠军的回数不止三、四次。像大瓜接着小瓜一样,绵绵不绝啊!百家都称颂富裕、安宁了啊!成了有用之大材以储备国家的栋梁了啊!这是我在此地做官所取得的政绩呢,还是魏公、宣公积累的阴功才达到的啊?编修族谱的行为,表明张氏二位先贤可以说有优秀的后代子孙了。又何况把星罗棋布、散布各地的族人,集合起来,像茂盛的草丛,像泱泱的大水,这又是厚道和睦的风尚,从张氏家族中,表现出来了。我虽然每天忙於公务,但正要把移风易俗作为自己的职责,怎么能把我书箱里的知识,大半消耗在办理公文上而不用来表彰好的风尚呢?张家的族人要努力啊,人们称赞善子替子孙打算的叫“贻燕翼”,即教育他们要安定和敬业,继承祖宗功德的“绍箕裘”,即继承祖上的事业。我将看到在功业、理学方面继承魏公父子而兴起的,将由县志、郡志一直到国史馆来记载,哪里是家谱能满足的呢?
  时
  前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年)八月中旬
  由文林郎调任长沙府安化县知县加过一级纪录三次的沈华敬撰附前马头族谱原叙
  (按:这是现存的我张氏家谱中为时最早的序文之一,称《马头族谱》,显然限於世居马头冲的一派。从现存的文字资料看,这是清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修谱所撰写的序文。)
  国之有史,家之有谱,一也。然其有同焉,有异焉。夫史本善善而恶恶,谱则尊尊而亲亲,此其所以异也。至若其同焉者,则均之:非贤者莫能修。尝观史之作也,於一代之纪纲政治之得失,人物之是非,凡其善可师而恶其足戒者,无不罗而致之胸,本忠臣义士植纲扶纪之心,而惨淡经营以出之,而后其书可成而可传。家谱亦然。源远乎先世之祖妣,其大者在发源流派,与其死生年月日,远近葬埋之所;其次则先世之善行遗泽,足以庇阴乎子孙者;其次则祖宗栉风沐雨,开创之田业遗产,足以安养乎后世者;其次则子孙之继承世系,必条达而不容混,与其长幼尊卑之序,必整齐而不可紊者:极仕人孝子之心,无不备考於中而慎以出之,而后其书亦可成而可传。予故谓均之非贤者莫能修也。然吾张氏之家谱,犹有难焉者。张之为氏也,出自清河。自唐宰相九龄之仲弟九皋,由殿中监封南康伯,居曲江而迁长安;传七世至璘公,唐僖宗时官国子监祭酒,从僖宗幸蜀,居成都;传五世至宋南渡魏国公浚,不主和议,誓不葬先人墓左,其子南轩公亦附葬焉,系宁乡龙塘之原。其蔓衍於湘、湧、安、新之间,文才蔚起,代不乏人。但世远则难稽,族众则难合,今其子孙子忠、连玉、秀菇、英珏等,不惮其艰,举而任之,不踰年而书成,付之枣梨。予过其家,得披览焉。见其后、先、举、并、森罗可考,而深慨其仕孝之心,真有合千古史代之心。虽然,古之作史者,如班孟坚 ①、范蔚宗②辈,至今啧啧人口;而今之士大夫家,不闻有诵其家谱於不衰者,抑独何哉?抑独何哉?吾愿张氏之后,读是谱者,无不相感於仁孝之思,毋忘先世之德泽,毋紊祠下之宗盟,以无负诸君子之意也而可哉!
  时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季夏月之吉
  邵邑③甲子科乡试举人黄道旭永升甫拜撰
  本文注释
  ① 班孟坚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② 范蔚宗范晔,南朝宋史学。
  ③ 邵邑邵州,今邵阳市,辖境在今湖南新汇以南。
  译文一一
  附前马头族谱原叙
  国有国史,家有族谱,是一个道理。但是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国史的根本作用是表彰善行,反对坏人坏事,家谱的根本作用是尊敬尊长、团结亲人,这就是它们不同的地方。至於它们相同的地方,则同样是:不是能干的人不能编修。我曾考察编修国史的情形:对於一个朝代法度政治的得和失,人物的对与错,凡是那些可以作为师表的好人好事以及足以警戒后人的坏人坏事,没有不收罗在心,本着忠臣义士扶植纲纪的思想,经过深思熟虑才写出来,然后,那史书才可以写成,才可以传到后世。家谱也是这样。对於时代久远的祖先,大的方面关於他们的发源和流派,与他们的生死年月日、与埋葬的地方;其次的方面,关於他们的善行和遗泽够得上能庇荫子孙的;再次的方面,关於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开创的田业遗产能够用来安养子孙的;还有的方面关於子子孙孙代代相承,清楚而不混淆,有序而不紊乱:等等桩桩,用尽仁人孝子的诚心,把这些全部考察清楚、掌握在胸,然后谨慎小心地写出来,这部家谱才可以编成,才可以传於后世。所以,我说这也与国史一样不是有才能的人是不能做的。然而,这张家的族谱更有难编的地方。张氏家族的开端,出自清河张挥公。自从做过唐朝宰相的九龄公的二弟九皋公,官做到殿中监,封爵位为南康伯,由曲江迁居长安;传七代到了璘公,唐僖宗时,官做到国子监祭酒,随着僖宗迁到四川成都,又传五代到南宋的魏国公张浚,他不主张与金人议和,没有做到收复中原坚决不在死后埋藏在祖先的墓地旁,他的儿子南轩公也随着埋葬在那里,就是宁乡龙塘的高地上。他们的子孙蔓衍在湘江、滂山、安化、新安一带地方,其中有学问有才华的,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但是年代久远了就难於考察,族人众多了就难以合拢,现今他们的子孙子忠、连玉、秀踞、英珏等人,不怕艰难劳苦,把编修族谱的事担当起来了,没超过一年的时间,就把书编成了,并且印了出来。我到他们家里作客,得以翻阅那本族谱。见它对谱系的排列,该先的先,该后的后,该提举的提举,该并列的并列,严密而清楚,所以被他们的仁孝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体会到,现代的人真有与千古史代之心相合的,虽是这样,但是,古时编修史书的,如班孟坚(名昭)、范蔚宗(名晔)诸人,他们的成就到现在还被人啧啧称赞,但是现在的官宦人家,没有听说有长久地记诵他们的家谱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原因呢?我希望张家的后代,读了这本族谱都应当被编谱的先辈的仁孝之心所感动,不要忘记先祖的品德之渊深,也不要弄不清本族的世系与规矩,因而才不辜负几位编修族谱的先生的一片初衷啊!
  时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六月吉日
  邵州甲子科乡试举人黄道旭(字永升)拜撰
  附前重修族谱述
  (按:这篇序文称“述”,不仅是出於作者的自谦,还因它的内容主要是叙述一件重要的事实,即魏公的遣像、皇帝给魏公的诏令、南轩公的手迹,以及《魏公行略》、《宣公神道碑》等珍贵文献资料的来历。这些资料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前清乾隆十二年到十四年那次大修族谱的重要原动力。)余家自有明鼎定,奉旨随编还籍,迄余祖绶公垂创柳林,屈指而数,历今数百余年,廿馀代矣,享贤亲乐利之休,沐祖功宗德之福,或仕籍陛廷或采芹泮藻。猗欤休哉!何其隆耶?忆余先祖大人君粹公、叔祖子受公、元公、堂祖三台公,公旦伯,於前戊辰,会集各支,俱修房谱。因宋元之交,兵燹残简,文献无徵,其间不无疑者之待参,缺者之待补,以遗先祖大人之遗憾。而先祖以是嘱望於家君、并族之贤能,远游川浙,近历湖湘,得其阙漏,以补遗憾。今家君泽远公,与伯叔宗文、镇远、永禄、云腾、智远、临远、玉远公、兆良伯等俱以杖朝髦年自谢,惟冀宗辈叔侄:摺笏、上公、云迁、瑞远、英才、廷尊,胞弟鹏搏等,远稽近访。支分南北,派衍楚荆,一线弗遗,诚所厚望。宗自愧樗标,殊难采访。幸宁邑之龙塘孝广讳启禹者,仕浙之金华永康令,与邻治阳溪宗祖年,相契言深,语以宗支,原属一派。始以魏公遣像、诏令,南轩手书:神道、行略,亲手交付。而禹卽旋解组归辑,逾载告竣,命介弟双松先生仝马头房叔,讳谟字禹陈者,持以浙之世系,来送各支的派。余先祖伯仲,及各大支前修,持以参阅,璧合珠联。余虽不敏,矢志修举,爰与伯仲叔侄,辑引遍传,至马头、钟底、五里牌、大范、崖底各大支,倡修厥谱。幸获各支仁孝心同,敦伦念切,一心一德,共襄厥美。肇於丁卯孟春,竣於已巳仲夏。夫然阙於南者得之北,略於楚者详之浙,世系井然不淆,昭穆截然弗紊,庶得以补余先祖之阙漏,慰先祖之遗憾耳。是为述。
  十三世孙英宗绍先氏谨撰译文一一
  附前重修族谱述
  我们家族自从明朝建立,奉皇帝的旨意随着大批返乡的人员回到原籍,到我的祖先绶公,在柳林创立基业,屈指数来,到现在已有数百年,二十多代了。我辈子孙,享受着先辈辛勤劳苦创造的财富,承受祖宗功德的福祗,有的在朝廷做官,有的考取了功名,进了学宫。啊呀,美满啊!多么的兴旺呀!回想我的先祖大人君粹公、叔祖子受公、元公、堂叔祖三台公以及公旦伯,在以前的戊辰年,集合宗支,一起编修房谱。因为宋元之交,兵火烧残了资料,无文献可以考查,那些房谱不能没有可疑的地方与缺漏的地方,使先祖大人不无遗憾。因而先祖寄希望於我的父亲及族中的有贤德而能干的人,远到四川、浙江,近到湖南三湘,找到原谱缺漏的地方把遗憾补起来。现今我的父亲泽远公与伯父叔父宗文、镇远、永禄、云腾、智远、临远、玉远诸公与兆良伯父等都以年纪太大推谢了责任,只希望我辈叔侄扌晋笏、上公、云迁、瑞远、英才、廷尊及胞弟鹏搏等人於远远近近的地方都去考查访问,对於南北的分支,荆地楚地的派脉,每一线都不要遗漏,这是长辈们的厚望。我自愧为无用之材,很难采访。幸好宁乡的龙塘,有一个同宗名启禹,他是个举人,在浙江省金华府永康县作县令,同其邻县汤溪的同守祖年有很深的交情,谈到宗族的事,才知道是原来是同属一个派脉的。祖年才把魏公的遣像、皇帝给魏公的诏令、南轩公的手迹以及《魏公行略》、《宣公神道碑?等交付给了启禹公。启禹公回到龙塘,解开行李,把这些材料进行整理,经过一年的努力,才告完成。接着叫他的大弟双松先生同马头冲房叔名谟字禹陈的,拿着从浙江得来的世系材料,送给此地的各大支各大房。我先祖父那一代的弟兄及各大支以前编修的房谱,拿去参考,完全吻合。我虽然愚笨,但有决心编修好族谱,於是同兄弟们与子侄辈,收集整理谱系资料,到处传播,到马头、钟底、五里牌、大范、崖底各大支提倡编修这部族谱,幸好获得各大支有共同的仁孝之心,都迫切地希望促进同族的情谊,大家同心同德,一起来赞助这件好事,从丁卯年的正月开始,到己巳年的五月告成。这次修谱,原来南方缺的内容,从北方得到了,过去在湖南记得很略的,又从浙江得到详细的记载,世代的传袭井然不乱,祖宗辈份的排列清清楚楚,终於可以说补足了我先祖编修时存在的缺漏,安慰了先祖的遗憾。这就是我所要讲的。
  十三世孙英宗(字绍先)谨撰
  附前柳林倡修族谱纪
  (按:这篇序文是清乾隆十二年到十四年那次大修族谱的序文之一,内容主要是记述该次修谱,倡修者是柳林支派族人,同修的是五里牌、钟底、马头冲头各大支。)
  吾张氏世派,已详著古今源流备考矣。前此总而一之,谁不知其祖之所自出?后此分而涣之,孰知其支之所由分?一因道里之远隔,一由往来之甚疏,致观面不相识,伦序不及知者,在在皆然。虽有前修家乘,而老成已谢,篇简断残。将来亲者等於貉路,良可惜已。余兄谟,先年同宁族庠讳启捷,送鼎入祠,有志复修未逮。幸柳林绍先、云迁、瑞远、廷尊、上公、楮笏、鹏搏、英才列侄等,欣然有仁孝之思,毅然有亲疏之辨,不惮焦劳,辑引遍传,冒暑冲寒,倡修谱牒。肇於丁卯孟春,竣於己巳仲夏。同修有五里牌、钟底、马头冲头各大支,而辑寓柳林。其中调持谱务,妥当明允,交接各支,殷勤三载,以视世之勤始怠终者,不亦大相径庭也哉?慨自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於元乱烹沸,避徙江西吉安,有明鼎定,奉旨随编还籍,同父万全公,拜谒魏公、宣公、孝公、纲公四公墓后,居址星罗,孙枝繁衍,即柳林一支,又复散居多处。其在庠舍、太学,恩选仕宦义勇,详载邑志。今各支群贤毕集,篡辑编修,不紊不淆,有原有委。其彝伦攸叙矣,忠孝著明矣。前此总一之祖,人固各知祖之所自出;后此分涣之支,人亦各知支之所由分。功在各支,首出柳林,谁曰不宜?吾祖远自九皋、南轩,近至万全,当亦欣幸有此孝子贤孙也耶!
  汉旋作高甫
  谟禹陈甫
  英汪三玉甫
  英辂陆亭甫
  益文昭甫裔翼如也甫
  裔明东友甫
  光绍英甫
  传书六楷甫
  同纪
  时
  乾隆十四年孟夏月上浣日
  族叔赞与三甫撰
  译文一一附前柳林倡修族谱记
  我张氏家族是如何世世代代传袭的,已详细地记载在《古今源流备考》里了。这以前的史实已经铁定了,谁都会知道他的祖先是从什么地方起源的;这以后的繁衍却分散得很厉害了,谁又会知道他那个分支又从哪儿开始的呢?原因之一是相距太远,原因之二是彼此间来往太少,以致见面不认识,辈份的高低也不了解,这种情况,处处都是。虽然有以前编修的家谱,但已经老旧了,有的甚至篇章缺损了,将来的人看了它,完全弄不清楚,非常可惜呀!我的胞兄谟,先年与宁乡族人启捷一道送宝贵材料入我宗祠,当时就有意思重修族谱,但没有成功。幸好柳林的绍先、云迁、瑞远、廷尊、上公、拷笏、鹏搏、英才等侄辈欣然有仁人孝子的思想,毅然有辨别亲疏的念头,不怕焦思劳苦,编辑整理,到处传播,不怕严寒酷暑,倡修谱牒。从丁卯年正月开始,到己巳年五月告成。一起修谱的有五里牌、钟底、马头冲头各大支,但是编辑本部设在柳林。在修撰工作中,谱务的主持和协调,妥当明确公正,总编与各支的交接,辛辛苦苦做了三年,比起那些做事有始无终的,难道不是截然不同吗?值得自豪的是:自从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在元朝末年的战乱中避居江西吉安、明朝建立,奉皇帝旨意随编还籍,同他们的父亲万全公一起拜谒魏公、宣公、孝公、纲公等四公的坟墓后,居住的地点星罗棋布,子孙繁衍,就是柳林一支又散居在很多地方。他们当中有许多考取了功名,有的进了州、县的学宫,有的进了京师的太学,那些蒙皇恩被选拔为文武官员的,州志、县志已有详细的记载。现今各分支的优秀人物全部集中在这里,编辑整理,不乱不混,有原有委;伦常有所排列了,忠孝已被彰明了。在此之前,大家共同的祖先,人们固然知道自己的先辈出自哪一位的派下;在此之后分散的支派,人们也知道自己那一支又是从哪一代哪位开始分开的。这次修谱,各支都是有功的,但要首推柳林,谁能说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的祖先,远自九皋、南轩,近至万全,想来必定因为有这样的孝子贤孙感到欣慰了吧!
  汉旋(字作高)、谟(字禹陈)、英汪(字三玉)、英辂(字陆亭)、益文(字昭)、裔翼(字如也)、裔明(字东友)、光(字绍英)、传书(字六楷)同纪
  时
  乾隆十四年四月上旬族叔赞(字与三)撰附前修谱叙
  (按:这篇叙是清康熙二十七年修谱的两篇序文之一。从叙 的内容可以看出,我聚居湖南安化、宁乡一带的先祖们大约在 整整的一个明朝中间,还没有修过谱,至少是从明朝中叶到明 末是如此。)
  皇古以还,氏族既剖,敦睦之道,非谱不能。蓋三代以上,维持以宗法;三代以下,维持以谱法。使无谱则无以考先世所自出,而长幼尊卑、远迩亲疏之序,亦紊而无序,其奚以明昭穆而著彝伦之道哉?故自欧、苏创始以后,世家大族,莫不有谱,庶几礼义以昭,恩意決洽,不致以一人之身,相视如路人也。张氏之先,出自青阳以弓正主祀弧星,遂取「长弓」之义,而以「张」为氏。历千百年,迄秦、汉、晋、唐,其以事功名位显者,史帙昭然,固未易更,仆数已而世次毅蕃,尤未可纪。大约皆以汉留侯为祖,及至潭州一派,则自宋魏公浚以相国督师,属其后人曰:「我生不能恢复中原,死当葬我於衡山之麓」。冢嗣南轩先生,遵其治命,卜兆厝於潭之宁乡。而南轩先生以理学显於当世,岳麓讲席,直等朱、程,后以吏部侍郎致仕,庐於墓,与易尚书祓隐居滂上,昌明大道,殁谢魏公墓右。其子孙遂家於潭,越元及明,皆世守隐德。族姓日繁, 而宗堂各立,其延诞谭、邵诸郡邑者,总出自南轩先生之后。 明弘治年间,各派俱己联属,而谱议未伸。至神宗时,合谋纂修世系,又格於议而未果。启、祯之际,又订议之,而世系纷纭,议亦遂寝。迨今上御极之二十有七年,诸嗣君鼎元、君彝、连玉、赞伯、君粹等,仅念於世泽之久远,谱帙散乱,宗法未清,於是乎复申前议。飞榭传流,咸以表扬先泽为己任。越一岁而谱帙告成,遂觉孝、弟、仁、义、礼、乐。诗、书之风,蔚尔勃兴焉。余幸与张氏为梓里之好,最喜名家大族,追溯其宗功,垂训於后代。况我南轩先生之苗裔,昌炽若此,岂第为先生幸也哉!南国流风,世世以之矣。
  时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岁春月珏旦
  岁进士郭洪起(字里渊)拜题
  译文——
  附前修谱叙
  盘古以来,人群中的氏族就演化出来了,敦促和睦的途径,没有家谱是不可的。因为在夏、商、周三代以上,是用宗法来维持的;三代以下,就要用谱法来维持了。如果没有家谱就无从考查先世的来历,同时,长幼尊卑、远近亲疏的次序,也会杂乱无章了,那么,怎样来判断辈分、尊崇伦常的规范呢?所以,自从欧阳修、苏洵创始谱法以后,世家大族,没有不修家谱的,这才使礼义得以倡导,族人为部的情谊得以融洽,不致於同族的每个人,相见如同路人。我张氏家族的祖先,是黄皇之子青阳的后裔,作弓正祭祀弧星,取“长弓”的意义,以“张” 为姓。经历千百年,到秦、汉、晋、唐,那些立下功劳而身居高位的,光耀史册,固然没有变,但福泽完了还要一代一代地蕃衍下去,不会有个极限。张姓的人大约都以汉朝的留侯(张良)为始祖,待到潭州(长沙)这一支派,就是宋朝的魏公张浚以相国的身份统领军队与金人打仗,他嘱咐后人说:“我活着不能恢复中原,死了应当把我埋在衡山的脚下。”魏公嗣子南轩先生,遵照这个遗嘱,根据占卜的指示把魏公葬在潭州的宁乡。南轩先生凭理学闻名於当时,在岳麓讲学,简直与朱熹、陈颐的名声相同了,最后,他在吏部侍郎的官职上退休,就在魏公墓旁筑舍居住,同尚书易祓隐居在滂山上,致力於宣传理学的主张,逝世之后葬在魏公墓侧边。他的子孙於是就在潭州定居下来,经过了一个元朝,到明代,世世代代都怀有高尚的品德。家族人丁越来越兴旺,支派繁多,各立了祠堂,那些繁衍在潭州、邵州等地的都是南轩公的后代。明朝弘治年间,各支派都已经联了宗,但是编修族谱的计划还未提出来。到了明神宗时,各支又一起谋划修谱的事,又因为意见未取得一致而搁浅。明朝天启与崇祯之际,又曾经讨论过这件事,又因为世系太繁多而把这事搁下了。待到当今的皇帝登基二十七年,各房的嗣子鼎元、君彝、连玉、赞伯、君粹等考虑到先世流传的久远、谱牒的散乱、宗法的不清,於是又提出过去曾作过的打算。飞快地向各支各派发出通知,要求大家都以彰明祖先的功德为己任。经过一年才把谱牒编成了,於是使人感觉到孝、弟、仁、义、礼、乐、诗、书的风气,蔚然在这里兴盛起来了。我有幸与张氏家族是乡邻,我最喜欢名家大族,追述他们祖先的功德,给后代的人以教育。何况南轩先生的后代,是如此的昌盛,难道仅仅是为先生感到高兴啊,南国的英俊,世世代代都是像这样的。
  时
  大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正月吉日
  岁进士郭洪起(字里渊)拜题
  附前龙塘启捷公跋
  (按:这篇跋,除了郑重地记述了作者亲自经手的把《魏公行略》等珍贵文献向各大支送交遍览的事实之外,还说了一件十分重要的历史珍闻,即康熙四十三年,一个姓赵的巡抚还来清查过魏公父子的墓田,春秋两次,还要派遣官吏来祭墓。这显然是康熙帝的命令,魏公的高风亮节使一个外族皇帝都如此钦佩。)
  吾邑西,滂山十都,龙塘之原,曰「官山」(详邑志),宋魏国公父子之墓在焉。公以不附和议,与秦桧不合,憾不能恢复中原,誓不葬先人墓左。因遗命以葬於此也,厥后南轩公亦祸之,此墓之所由来,而吾族之所始也。明季兵燹频仍,谱帙散逸。至康熙二十七年,会族人鼎元、君彝、连玉、赞伯、君粹、帝臣、襄臣等纂修家谱,亦以疮痍甫起,多阙焉未详,吾族每以此抱歉,而窃有待也。无如捷幼历诸艰,名场屡蹶,年愈知非,遂尔挂冠长隐,优游草野,得与子姓兄弟讲学讨论。康熙四十三年,奉中丞赵清查魏公父子墓田,春秋末丁,遣官致祭,我族贤裔,轮劝祀典。幸今圣天子龙飞之四年,仲兄启禹,特授浙之金华府、永康令,颇能自立,不辱家声。致邻治汤溪宗人讳祖年者,携渠家谱,及宋二帝亲书诰敕,与朱子所撰「魏公行状」来交一览,而原委了然,合之吾族家乘,若合符节。吾族自唐时衬相九龄公,仲弟九皋,字绍湖,封南康伯,由粤而曲江,涉长沙,七传而至祭酒璘公,於唐僖宗时,居蜀之成都绵竹。宋南渡,魏国公浚生子二,长讳械,即南轩公;次讳杓。南轩公生二子,长曰焯,次曰炳,即浙祖。焯因庐墓而居宁之龙塘,越五世至万宝、万全。万宝为龙塘之祖,万全分居新安、益阳,此三支之所由分也。迨明正统十年,吾祖敏公,由一而任闽省、延平郡守,拟修家乘,又值遭时不偶,两举饮差,破贼殉难。寻蒙国恩,赐坊冠英。我瑁公克承先志, 大修族谱。二百年来,明末一乱,千百存一。嗟乎!魏公,令日五百有余岁矣。乃复寻源溯流,今诸异省,三支,鼎峙散而复合,此中殆有天焉。捷用是引为己任,冒暑冲寒,由安大范、马头、五里牌、柳林、钟底、崖底、三洲、栗山,溯源数本合为一本。其於前谱之阙焉不详者,一一较正,补之序之,庶几有原有委,如川之万派朝宗,脉络分明,往而不息,岂非宇宙间大团圆会哉?此则斯谱集大成子,姓兄弟所由以畅然者也。后之人,其惜而珍焉,引之勿替可也。
  时
  皇清雍正十年壬子岁仲秋月
  龙塘裔则、启捷沐手敬跋译文一一
  附前龙塘启捷公跋
  我县西部,滂山十都,龙塘的高地,叫做“官山”(详见县志的记载),宋朝魏国公父子的坟墓就在那里。魏公因为不赞成与金人议和,与秦桧不合,遗憾的是不能恢复中原,决心不葬在祖先的坟墓侧边。因为他的这个遗嘱,所以葬在那里,其后,南轩公也葬在那里,这就是那坟墓的来历,也是此地张氏家族的发端。明朝末年,兵火不断,谱牒散失。到了康熙二十七年,族人鼎元、君彝、连玉、赞伯、君粹、帝臣、襄臣等编修族谱,也因为社会动乱刚刚平定,编修家谱所需要的文字记载有许多缺漏和不详细的地方,我们族人常常因此感到遗憾,同时心里想的是等待时机的成熟。即如我吧,我幼年即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功名科考,屡次受挫,年过五十,只好放弃读书做官的想法,过隐居的生活,寄情於山水之间,得以与同宗的兄弟们讲学钻研。康熙四十三年,奉赵巡抚的命令,清查魏公父子的墓田,每年春秋当祭祀的日子,要派遣朝廷命官举行祭祀,我们张家那些争气的有脸面的后裔,轮流协助办理祭祀的典礼。当今皇帝登基后的第四年,我的二哥启禹被派去浙江金华府永康县当县令,官做得不错,没有玷污我们张家的名声,以致永康邻县汤溪有个叫祖年的同宗人,带着他的家谱及宋朝两代皇帝亲手书写的颁发给魏公父子的诏令,还有朱熹所撰写的《魏公行状》,交来一看,所记家族的发展经过,清清楚楚,与我们的族谱相核对,像符节一样的吻合。我们家族自从唐朝宰相九龄公的二弟九皋公(字绍湖)封南康伯由广东迁居曲江,又迁长沙;传了七代,到做过国子监祭酒的璘公,在唐僖宗时居住四川成都的绵竹。宋室南迁,魏国公浚,生子二人,长名械,即南轩公,次子名叫杓。南轩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焯,次子叫炳(即浙江的先祖)。焯因为魏公、宣公的庐墓而定居宁乡的龙塘。再经过五代至万宝、万全,万宝是龙塘这支的祖先,万全分居新安、益阳,这就是三大支派分开的由来。到了明朝正统十年,我们支派的先祖敏公,由一榜而担任福建省延平府的郡守,正打算编修族谱,可是时机不对,两次被点作饮差。在平定贼寇中殉难了。继后蒙受国家的恩典,建立牌坊以表彰他的功绩。我族的瓊公继承祖先的遗志,大力编修族谱。近两百年来,由於明朝末年的战乱,人们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只存留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了。从魏公时算起,到今天已有五百多年了。现在又追根寻源,到不同的省份,使三大支派散而又合,此中大概是有天意吧。我因此把这件事当做自己的责任,冒着严寒和酷暑,把安化县中大范、马头、五里牌、柳林、钟底、崖底、三洲、栗山各支的谱几本合为一本。那些过去的谱中有的缺漏,不详尽的,一一作了订正,该补充的补充,该说明的说明,这才差不多做到了有起始的根据,有发展的经过,如河流的百川归海一样,同时,脉络清清楚楚,发展永不止息,这难道不是宇宙间的一次大团圆的汇集吗?这就是这本族谱集了大成,使子孙兄弟都十分欢畅的缘由啊!后来的人,应当珍惜这个成果啊,永远不要改变才对呀!
  时
  大清雍正十年(壬子年)八月
  龙塘裔孙启捷沐手敬跋

知识出处

张氏族谱

《张氏族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记载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是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里的精辟论述,是国家权威部门对散藏于民间的家谱的正确评价。我《张氏族谱》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正印证了这一精辟的论断。我们这本《张氏族谱》翔实而具体地记录了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那次大移民的有关情况,还十分完整地保存了南宋大学者朱熹写的《魏公行状》、《宣公神道碑》两篇人物传记,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还有历次续修所留下的序、跋、文及《族规》、《谱禁》等也很有文化品位,无不蕴含有反映各个时期有关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丰富的信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