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昭兹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2000026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昭兹纪略
分类号: K820.9
页数: 8
页码: 9-16
摘要: “昭兹”是把祖先的流传下来忠孝品德及学术成就昭示於兹,即在这里明显突出地展示出来的意识。从万全公起,到现在的英字派,有十三代人了,从明朝到清朝共有三百从年,其中远迁西蜀、近迁湘宁、益淑、新邵,因迁移而不能完全考查的就略了。
关键词: 昭兹纪略 忠孝品德 学术成就

内容

「昭兹」者何?尽以先公忠孝、理学之遗,昭示於兹也。「昭兹」则宜纪矣,纪则曷为「略」乎尔?顾有不纪而不忍,不略而不能者。自唐元辅曲江公,不合时宰,引退还韶①,明皇幸蜀②,犹遣人至韶存问。仲弟讳九皋,字子远,仕殿中监,改四川③节度使,封南康伯。一传讳抗,字子牧,牧公生仲芳,字德馨,官谏议大夫。馨公字逊子维,维公生克勤,字子俭,官长史。俭公生潯,字象罔,罔生崇纪,字正纲,官监察御史。纲公生璘,唐僖宗时、官监察御史,转国子监祭酒、从幸蜀,因住成都,遂为蜀之张氏。自子远公始,至司成公止,凡八世,一本递传,虽历历可朔,而其余支分派衍,则有不可考者,是自韶而蜀有不略而不能者矣。司成公,在蜀生文矩公,早世,长子绒,依外家,居绵竹,号希白先生,又为绵竹张氏。希白公生咸公,号汉源,宋神宗元丰二年进士,为剑南节度使。节度公生滉,字徽猷,次即魏国忠献公。魏公生南轩公,讳栻,定叟公,讳杓。自成都迁绵竹,凡五世,亦止传其本宗,即欲不略而不能也。南轩公,定叟公,奉魏公柩厝宇乡龙塘之原,侨寓省墓。南轩公长子讳焯,官承奉郎,次讳炳。承奉公生明羲,字谷滨,次讳明羲,字周易。周易公子讳钱,号讷翁,宋益王立,诏天下勤王公募宁乡安化民兵接应。文承相兵败被执,元将崔斌欲降之,公曰:「我降何以见我祖魏公於地下?」命述起兵本末,公投笔斥骂,遂殉难焉。自南轩公至公四世,凡与公同父同祖,或寓浙,或迁蜀,其迁流已不可尽考,是在宋季、又有不能不略者矣。輕公生惟孝、惟考孝公不忍仕元,隐居学道,生纲。纲生万宝、万全。宝乃宁乡龙塘之祖,我全公因元乱烹沸,近郡、沅州、靖州、岳州、武岗等城俱陷,携带家小,避徙江右吉州。后有明鼎定,海宇清平,奉旨隋编还籍,知安,山水秀丽,在官埠桥,拜谒魏公、宣公墓,至黄绢桥,拜谒祖惟孝公、父炯公墓。至安,父子择议分居。万全公,生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共七公。自4堂公至七公五世,又与公同祖父,或仍居宁,或居淑浦,或失传,隐避三洲者,又不尽考,是在元代,又有不能不略者矣。伯瑛世居岩底,昆瑛世居大范,仲瑛世居栗山,因岩底人心不一,大范修谱未久,栗山远居益阳,俱未合辑,此三支之所以不庸不纪,而又不能不略者也。叔瑛字巨贤,生祖懋,懋生宗道、宗德、宗文、宗彩,分为四房,世传五里牌张氏。大房宗道,世居五里牌;二房宗德居邑中;三房宗文,居龙安坪;四房宗彩,居田心崇山卷,此历历可考纪矣。季瑛生天缙、天绶、天绅、天襟、天材、天禄六公,襟、材、禄三公远居新化,暂为之略也。天缙同父季瑛公世居马头,世传马头张氏。缙公讳廷顺,生世明、世文、世聪,分为三大房。大房世明公,生应荣、应俊。俊生文越、文鉴、鉴世居大屋,越居神冲。应荣公生文斌,斌生远昌、寿昌、道昌,道居严溪,远居青山冲,万家托、湘乡了公山、楼底,寿昌居青山冲、何家塘、土地冲、白水塘、回龙江坳背底州上湘乡壶田。二房世文公,生应贤、应惠,惠公居柏场湾神冲、朱梅紫溪、杨家坪柘溪,贤公生文逊、文秀,逊公居旷家冲、石家冲、遏云磨石冲、富溪;秀公居大塘紫溪坳、遏旗乌泥坳、田坪里背里屋。三房世聪生应昇、应奇、应常,常居藕塘畔田冲、到挂金钩关家冲、正吾屋场石万同坳;奇世居大屋。天绶公居柳林,世传柳林张氏。绶生世圣、世发、世礼、世智、世信、世贤,分为六房。圣世居柳林,发居水溪坪、青峰寨,礼居归化大虎坪山口柘木,智居一都上马白砂溪、益阳十二里乌龟潭,信居板溪,贤亦居板溪。天绅公世居新化白岩塘内,九世大应於明万历年间,归籍归化菌株坪;此皆历历可考纪矣。玉瑛公生子吉,字天相,住十三都钟底纸家湾,世称钟底张氏。越三世盛良公迁居张家坪,盛玉公迁居集贤冲、株木山,盛洪公迁居十四都椒菌油麻坪,时锤公迁居十二都金鸡坳,黄獭湾、板溪铁炉岭,此历历可考纪矣。金瑛公讳汝翘,奏名法广,世居马头冲头,历十余世,其中居盈赛塘,田家坝、湘乡碉冲,俱徙川,惟冲头帝爵文林,聚处繁衍,其历历可考纪矣。自万全公至今英字派,十有三世,历明而昭代三百余年之久,其中之远徙西蜀、近徙湘宁,益淑新邵,迁流不可尽考者略也。若不取其世系,详载簪缨,星罗居址地名之历历可考者而纪之,将何以沂其本源之所自乎?蓋魏公之忠孝,宣公之理学,讷翁之节烈,昭示於兹矣。凡我伯叔季、昆、玉、仲、金七公,当以瑛公为一世祖,而韶、而蜀、而吴,又皆祖之所自出云。
  大清乾隆十四年仲夏月之上浣日
  十三世孙英珽搢笏甫沐手谨撰
  本文注释
  ①韶:韶州,府名,诒所在曲江,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市及曲江、乐昌、仁化、南雄、翁源等县。
  ②蜀:蜀郡,大约是古蜀国所辖的地区,相当於今的四川省大部及重庆市一部分地区。
  ③四川:地区名,古代把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与现在的四川省是不同的概念。
  译文一一
  昭兹记略
  什么叫“昭兹”呢?乃是把祖先的流传下来忠孝品德及学术成就昭示於兹,即在这里明显突出地展示出来的意识。既然是“昭兹”,就应当着力於记述了,要记述却为什么要“略”呢?这是因为有不记却不能忍心,不简略又做不到的情况。从唐朝说起,唐朝宰相韶州曲江的九龄公与权臣李林甫不合,辞官回到韶州,唐明皇避难到了西蜀,还派人到韶州慰问。他的二弟名九皋,字子远,官做到殿中监,又改任四川节度使,封的爵位是南康伯。他的儿子名抗,字子牧,子牧公生仲芳,字德馨,德馨公官做到谏议大夫。德馨公生子名孟常,字逊维。逊维公生克勤,字子俭,子俭公官做到长史。子俭公生淨,字象冈,象冈生崇纪,字正纲,正纲公官做到监察御史。正纲公生璘,璘公在唐僖宗时官做到监察御史,又转任国子监祭酒,随着僖宗皇帝一起迁到西蜀,於是定居成都,就成了西蜀的张氏家族。从子远公起,到司成公为止,共八代人,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虽然清清楚楚地可以追溯上去,但是,其他的分支分派,却有不能考察清楚的,这就是我张氏家族以韶州到西蜀,有不略述就办不到的缘故。司成公在西蜀生文炬公,文炬公离世早,他的长子只得依靠外祖家,所以定居外祖家的所在地绵竹,起号名叫希白先生,这就是绵竹张家。希白公生咸公,号汉源,咸公是宋神宗元丰二年的进士,官做到剑南节度使。节度公生滉,字徽猷,次子就是魏国忠献公浚。魏公生南轩公,名轼及定叟公,名杓。从成都迁到绵竹,共五代人,也只记了他们的正宗,就是不想略述也办不到。南轩公和定叟公护着魏公的灵柩,安葬在宁乡龙塘的高地上,侨居在那里守墓。南轩公长子名焯,次子名炳;焯公官做到承奉郎。焯公生明义,字海湾谷滨,次子名明羲,字周易。周易公生子名钱,号讷翁,南宋益王被拥立为皇帝,下诏书天下的军民来保护王朝,讷翁公募集宁乡、安化的民兵起来接应。文天祥兵败时讷翁被元军俘虏,元军的将官崔斌想招降他,讷翁公说:“我如果投降,有什么面目见我的祖先魏公於地下?”崔斌叫讷翁公说出他起兵的经过,讷翁公甩下笔愤怒地诉骂元军,於是殉难。从南轩公到讷翁公四代,凡是与他们共父同祖的有的住浙江,有的迁西蜀,他们迁移流动已经不能完全考察,这又是在宋朝末年的情况,有不能不略述的缘故。钱公生惟孝、惟考,孝公不愿意在元朝做官,隐居学道,生綱公生万宝、万全。万宝公就是宁乡龙塘的先祖,我万全公因元末的兵荒马乱,附近州县全乱起来了,沅州、靖州、岳州、武岗等城都失守,只好带着家小迁移到江南的吉州去避难。后来,明朝建立,天下太平,万全公奉皇帝的命令随着一起逃难的队伍返回原籍,知道安化地方山水秀丽,准备在那里定居。又在官埠桥拜谒魏公、宣公的坟墓,到黄绢桥祭扫祖父惟孝公、父亲綱公的坟墓。到了安化,父子选择住地商议分居的事宜。万全公生伯瑛、叔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从輕公到伯瑛等七公共五代人,这当中与他们同祖同父的有的住在宁乡、有的住在淑浦,有的失传,隐居各地,又不可能完全知道,这就是在元代又有不能不略述的缘故。伯瑛一房,世居岩底,昆瑛一房,世居大范,仲瑛一房,世居栗山,因岩底人心不齐,没有修谱,大范一支修谱不久,栗山一支又远居益阳,都没有合编,这又是此三支不允许不记但又不能不略的缘故。叔瑛字巨贤,生祖懋,祖懋生宗道、宗德、宗文、宗彩,分为四房,这就是在社会上有名的五里牌张家。大房宗道,世居五里牌,二房宗德,居住城里,三房宗文,住在龙安坪,四房宗彩,居田心崇安仑,这些都是清清楚楚可以考察的。季瑛生天缙、天绶、天绅、天襟、天林、天禄六公,襟、材、禄三公,远居新化,暂且对他们的情况略写了。天缙同他的父亲季瑛公,世居马头,这是世上闻名马头张家。缙公名廷顺,生世明、世文、世聪,分为三大房。大房世明公,生应荣、应俊。应俊生文越、文鉴;文鉴居大屋,文越居神冲。应荣公生文斌,文斌公生远昌、寿昌、道昌;道昌居严溪,远昌一房的人居青山冲。万家化、湘乡了公山、楼底,寿昌一房的人居青山冲、何家塘、土地冲、白水塘、;回龙江坳背底、州上湘乡壶田。二房世文公,生应贤、应惠;应惠公一家居柏杨湾神冲、朱梅紫溪、杨家十柘溪,应贤公一家有文逊、文秀,逊公居旷家冲、石家冲,遏云磨石冲、富溪,秀公居大塘紫溪坳、遏旗乌泥坳、田坪里背里屋。三房世聪生应昇、应奇、应常。应常公一家居藕塘畔田冲、到挂金钩、阙家冲、正吾屋场石万同坳,应奇公一家居大屋。天绶公居柳林,这就是闻名於世的柳林张家。天绶公生世圣、世发、世礼、世智、世信、世贤,分为六房。世圣一房住柳林,世发一房住水溪坪、青峰寨,世礼一房住归化、大虎坪、山口柘木,世智一房住一都上马白砂溪、益阳十二里乌龟潭,世信一房住板溪,世贤也住板溪。天绅公一族世居新化白岩塘内,他的九世孙大应公在明朝万历年间,归籍到归化菌株坪,这些都是一处一处可以考查记载的。玉瑛公生子吉,字天相,住十三都钟底纸家湾,这就是世上闻名的钟底张氏。过了三代到盛良公迁居张家坪,盛玉公迁居集贤冲、株木山,盛洪公迁居十四都椒园油麻坪,时饪公迁居十二都金鸡坳、黄獭湾、板溪、铁炉岭,这些都是一处一处可以考查记载的。金瑛公字汝翘,奏名法广,他的后代居住在马头冲头,经过了十多代,其中居盈赛塘、田家坝、湘乡万同冲的都迁到四川,只有冲头有皇帝赐爵的光荣,有文人辈出的吉兆,所以居处之地,人丁繁衍,是清清楚楚的,可以考查记载的。
  从万全公起,到现在的英字派,有十三代人了,从明朝到清朝共有三百从年,其中远迁西蜀、近迁湘宁、益淑、新邵,因迁移而不能完全考查的就略了。至於能考查清楚的,如果不记下他们的世系,详细地载明为官作宰的情况,像星星分布那样写明他们居住的地址,将来凭什么能追溯其根本源流从哪儿来的呢?
  总而言之,魏公的忠孝,宣公的理学,讷翁公的节烈,已经昭示在这里了。凡是我族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的后代,应当以他们为一世祖,同时,不管是在韶州的,西蜀的或是吴郡的,都是出自同一先祖。

知识出处

张氏族谱

《张氏族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记载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是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里的精辟论述,是国家权威部门对散藏于民间的家谱的正确评价。我《张氏族谱》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正印证了这一精辟的论断。我们这本《张氏族谱》翔实而具体地记录了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那次大移民的有关情况,还十分完整地保存了南宋大学者朱熹写的《魏公行状》、《宣公神道碑》两篇人物传记,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还有历次续修所留下的序、跋、文及《族规》、《谱禁》等也很有文化品位,无不蕴含有反映各个时期有关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丰富的信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