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浅谈张氏家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2000026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浅谈张氏家谱
分类号: K820.9
页数: 84
页码: 9-92
摘要: 这次续修族谱,我们对老谱中的旧序、旧文以及《族规》、《谱禁》等文字材料采取了完全保留的办法,这是从保存文化遗产的角度考虑的,需要郑重声明的是:这绝不等于对这些文字材料所表现的思想观念进行全盘继承。历史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今天当然应该以现代人的视角,历史地、辩证地来看待这些材料。对那些过时的、陈腐的思憩观念当然要加以识别,加以摒除,对列祖列宗的嘉言懿行,足以弘扬民族正气、足以垂范千古、到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可资继承、可资借鉴的则要吸收。
关键词: 张氏家谱 概述

内容

第一节昭兹纪略
  「昭兹」者何?尽以先公忠孝、理学之遗,昭示於兹也。「昭兹」则宜纪矣,纪则曷为「略」乎尔?顾有不纪而不忍,不略而不能者。自唐元辅曲江公,不合时宰,引退还韶①,明皇幸蜀②,犹遣人至韶存问。仲弟讳九皋,字子远,仕殿中监,改四川③节度使,封南康伯。一传讳抗,字子牧,牧公生仲芳,字德馨,官谏议大夫。馨公字逊子维,维公生克勤,字子俭,官长史。俭公生潯,字象罔,罔生崇纪,字正纲,官监察御史。纲公生璘,唐僖宗时、官监察御史,转国子监祭酒、从幸蜀,因住成都,遂为蜀之张氏。自子远公始,至司成公止,凡八世,一本递传,虽历历可朔,而其余支分派衍,则有不可考者,是自韶而蜀有不略而不能者矣。司成公,在蜀生文矩公,早世,长子绒,依外家,居绵竹,号希白先生,又为绵竹张氏。希白公生咸公,号汉源,宋神宗元丰二年进士,为剑南节度使。节度公生滉,字徽猷,次即魏国忠献公。魏公生南轩公,讳栻,定叟公,讳杓。自成都迁绵竹,凡五世,亦止传其本宗,即欲不略而不能也。南轩公,定叟公,奉魏公柩厝宇乡龙塘之原,侨寓省墓。南轩公长子讳焯,官承奉郎,次讳炳。承奉公生明羲,字谷滨,次讳明羲,字周易。周易公子讳钱,号讷翁,宋益王立,诏天下勤王公募宁乡安化民兵接应。文承相兵败被执,元将崔斌欲降之,公曰:「我降何以见我祖魏公於地下?」命述起兵本末,公投笔斥骂,遂殉难焉。自南轩公至公四世,凡与公同父同祖,或寓浙,或迁蜀,其迁流已不可尽考,是在宋季、又有不能不略者矣。輕公生惟孝、惟考孝公不忍仕元,隐居学道,生纲。纲生万宝、万全。宝乃宁乡龙塘之祖,我全公因元乱烹沸,近郡、沅州、靖州、岳州、武岗等城俱陷,携带家小,避徙江右吉州。后有明鼎定,海宇清平,奉旨隋编还籍,知安, 山水秀丽,在官埠桥,拜谒魏公、宣公墓,至黄绢桥,拜谒祖惟孝公、父炯公墓。至安,父子择议分居。万全公,生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共七公。自4堂公至七公五世,又与公同祖父,或仍居宁,或居淑浦,或失传,隐避三洲者,又不尽考,是在元代,又有不能不略者矣。伯瑛世居岩底,昆瑛世居大范,仲瑛世居栗山,因岩底人心不一,大范修谱未久,栗山远居益阳,俱未合辑,此三支之所以不庸不纪,而又不能不略者也。叔瑛字巨贤,生祖懋,懋生宗道、宗德、宗文、宗彩,分为四房,世传五里牌张氏。大房宗道,世居五里牌;二房宗德居邑中;三房宗文,居龙安坪;四房宗彩,居田心崇山卷,此历历可考纪矣。季瑛生天缙、天绶、天绅、天襟、天材、天禄六公,襟、材、禄三公远居新化,暂为之略也。天缙同父季瑛公世居马头,世传马头张氏。缙公讳廷顺,生世明、世文、世聪,分为三大房。大房世明公,生应荣、应俊。俊生文越、文鉴、鉴世居大屋,越居神冲。应荣公生文斌,斌生远昌、寿昌、道昌,道居严溪,远居青山冲,万家托、湘乡了公山、楼底,寿昌居青山冲、何家塘、土地冲、白水塘、回龙江坳背底州上湘乡壶田。二房世文公,生应贤、应惠,惠公居柏场湾神冲、朱梅紫溪、杨家坪柘溪,贤公生文逊、文秀,逊公居旷家冲、石家冲、遏云磨石冲、富溪;秀公居大塘紫溪坳、遏旗乌泥坳、田坪里背里屋。三房世聪生应昇、应奇、应常,常居藕塘畔田冲、到挂金钩关家冲、正吾屋场石万同坳;奇世居大屋。天绶公居柳林,世传柳林张氏。绶生世圣、世发、世礼、世智、世信、世贤,分为六房。圣世居柳林,发居水溪坪、青峰寨,礼居归化大虎坪山口柘木,智居一都上马白砂溪、益阳十二里乌龟潭,信居板溪,贤亦居板溪。天绅公世居新化白岩塘内,九世大应於明万历年间,归籍归化菌株坪;此皆历历可考纪矣。玉瑛公生子吉,字天相,住十三都钟底纸家湾,世称钟底张氏。越三世盛良公迁居张家坪,盛玉公迁居集贤冲、株木山,盛洪公迁居十四都椒菌油麻坪,时锤公迁居十二都金鸡坳,黄獭湾、板溪铁炉岭,此历历可考纪矣。金瑛公讳汝翘,奏名法广,世居马头冲头,历十余世,其中居盈赛塘,田家坝、湘乡碉冲,俱徙川,惟冲头帝爵文林,聚处繁衍,其历历可考纪矣。自万全公至今英字派,十有三世,历明而昭代三百余年之久,其中之远徙西蜀、近徙湘宁,益淑新邵,迁流不可尽考者略也。若不取其世系,详载簪缨,星罗居址地名之历历可考者而纪之,将何以沂其本源之所自乎?蓋魏公之忠孝,宣公之理学,讷翁之节烈,昭示於兹矣。凡我伯叔季、昆、玉、仲、金七公,当以瑛公为一世祖,而韶、而蜀、而吴,又皆祖之所自出云。
  大清乾隆十四年仲夏月之上浣日
  十三世孙英珽搢笏甫沐手谨撰
  本文注释
  ①韶:韶州,府名,诒所在曲江,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市及曲江、乐昌、仁化、南雄、翁源等县。
  ②蜀:蜀郡,大约是古蜀国所辖的地区,相当於今的四川省大部及重庆市一部分地区。
  ③四川:地区名,古代把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与现在的四川省是不同的概念。
  译文一一
  昭兹记略
  什么叫“昭兹”呢?乃是把祖先的流传下来忠孝品德及学术成就昭示於兹,即在这里明显突出地展示出来的意识。既然是“昭兹”,就应当着力於记述了,要记述却为什么要“略”呢?这是因为有不记却不能忍心,不简略又做不到的情况。从唐朝说起,唐朝宰相韶州曲江的九龄公与权臣李林甫不合,辞官回到韶州,唐明皇避难到了西蜀,还派人到韶州慰问。他的二弟名九皋,字子远,官做到殿中监,又改任四川节度使,封的爵位是南康伯。他的儿子名抗,字子牧,子牧公生仲芳,字德馨,德馨公官做到谏议大夫。德馨公生子名孟常,字逊维。逊维公生克勤,字子俭,子俭公官做到长史。子俭公生淨,字象冈,象冈生崇纪,字正纲,正纲公官做到监察御史。正纲公生璘,璘公在唐僖宗时官做到监察御史,又转任国子监祭酒,随着僖宗皇帝一起迁到西蜀,於是定居成都,就成了西蜀的张氏家族。从子远公起,到司成公为止,共八代人,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虽然清清楚楚地可以追溯上去,但是,其他的分支分派,却有不能考察清楚的,这就是我张氏家族以韶州到西蜀,有不略述就办不到的缘故。司成公在西蜀生文炬公,文炬公离世早,他的长子只得依靠外祖家,所以定居外祖家的所在地绵竹,起号名叫希白先生,这就是绵竹张家。希白公生咸公,号汉源,咸公是宋神宗元丰二年的进士,官做到剑南节度使。节度公生滉,字徽猷,次子就是魏国忠献公浚。魏公生南轩公,名轼及定叟公,名杓。从成都迁到绵竹,共五代人,也只记了他们的正宗,就是不想略述也办不到。南轩公和定叟公护着魏公的灵柩,安葬在宁乡龙塘的高地上,侨居在那里守墓。南轩公长子名焯,次子名炳;焯公官做到承奉郎。.焯公生明义,字海湾谷滨,次子名明羲,字周易。周易公生子名钱,号讷翁,南宋益王被拥立为皇帝,下诏书天下的军民来保护王朝,讷翁公募集宁乡、安化的民兵起来接应。文天祥兵败时讷翁被元军俘虏,元军的将官崔斌想招降他,讷翁公说:“我如果投降,有什么面目见我的祖先魏公於地下?”崔斌叫讷翁公说出他起兵的经过,讷翁公甩下笔愤怒地诉骂元军,於是殉难。从南轩公到讷翁公四代,凡是与他们共父同祖的有的住浙江,有的迁西蜀,他们迁移流动已经不能完全考察,这又是在宋朝末年的情况,有不能不略述的缘故。钱公生惟孝、惟考,孝公不愿意在元朝做官,隐居学道,生綱公生万宝、万全。万宝公就是宁乡龙塘的先祖,我万全公因元末的兵荒马乱,附近州县全乱起来了,沅州、靖州、岳州、武岗等城都失守,只好带着家小迁移到江南的吉州去避难。后来,明朝建立,天下太平,万全公奉皇帝的命令随着一起逃难的队伍返回原籍,知道安化地方山水秀丽,准备在那里定居。又在官埠桥拜谒魏公、宣公的坟墓,到黄绢桥祭扫祖父惟孝公、父亲綱公的坟墓。到了安化,父子选择住地商议分居的事宜。万全公生伯瑛、叔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从輕公到伯瑛等七公共五代人,这当中与他们同祖同父的有的住在宁乡、有的住在淑浦,有的失传,隐居各地,又不可能完全知道,这就是在元代又有不能不略述的缘故。伯瑛一房,世居岩底,昆瑛一房,世居大范,仲瑛一房,世居栗山,因岩底人心不齐,没有修谱,大范一支修谱不久,栗山一支又远居益阳,都没有合编,这又是此三支不允许不记但又不能不略的缘故。叔瑛字巨贤,生祖懋,祖懋生宗道、宗德、宗文、宗彩,分为四房,这就是在社会上有名的五里牌张家。大房宗道,世居五里牌,二房宗德,居住城里,三房宗文,住在龙安坪,四房宗彩,居田心崇安仑,这些都是清清楚楚可以考察的。季瑛生天缙、天绶、天绅、天襟、天林、天禄六公,襟、材、禄三公,远居新化,暂且对他们的情况略写了。天缙同他的父亲季瑛公,世居马头,这是世上闻名马头张家。缙公名廷顺,生世明、世文、世聪,分为三大房。大房世明公,生应荣、应俊。应俊生文越、文鉴;文鉴居大屋,文越居神冲。应荣公生文斌,文斌公生远昌、寿昌、道昌;道昌居严溪,远昌一房的人居青山冲。万家化、湘乡了公山、楼底,寿昌一房的人居青山冲、何家塘、土地冲、白水塘、;回龙江坳背底、州上湘乡壶田。二房世文公,生应贤、应惠;应惠公一家居柏杨湾神冲、朱梅紫溪、杨家十柘溪,应贤公一家有文逊、文秀,逊公居旷家冲、石家冲,遏云磨石冲、富溪,秀公居大塘紫溪坳、遏旗乌泥坳、田坪里背里屋。三房世聪生应昇、应奇、应常。应常公一家居藕塘畔田冲、到挂金钩、阙家冲、正吾屋场石万同坳,应奇公一家居大屋。天绶公居柳林,这就是闻名於世的柳林张家。天绶公生世圣、世发、世礼、世智、世信、世贤,分为六房。世圣一房住柳林,世发一房住水溪坪、青峰寨,世礼一房住归化、大虎坪、山口柘木,世智一房住一都上马白砂溪、益阳十二里乌龟潭,世信一房住板溪,世贤也住板溪。天绅公一族世居新化白岩塘内,他的九世孙大应公在明朝万历年间,归籍到归化菌株坪,这些都是一处一处可以考查记载的。玉瑛公生子吉,字天相,住十三都钟底纸家湾,这就是世上闻名的钟底张氏。过了三代到盛良公迁居张家坪,盛玉公迁居集贤冲、株木山,盛洪公迁居十四都椒园油麻坪,时饪公迁居十二都金鸡坳、黄獭湾、板溪、铁炉岭,这些都是一处一处可以考查记载的。金瑛公字汝翘,奏名法广,他的后代居住在马头冲头,经过了十多代,其中居盈赛塘、田家坝、湘乡万同冲的都迁到四川,只有冲头有皇帝赐爵的光荣,有文人辈出的吉兆,所以居处之地,人丁繁衍,是清清楚楚的,可以考查记载的。
  从万全公起,到现在的英字派,有十三代人了,从明朝到清朝共有三百从年,其中远迁西蜀、近迁湘宁、益淑、新邵,因迁移而不能完全考查的就略了。至於能考查清楚的,如果不记下他们的世系,详细地载明为官作宰的情况,像星星分布那样写明他们居住的地址,将来凭什么能追溯其根本源流从哪儿来的呢?
  总而言之,魏公的忠孝,宣公的理学,讷翁公的节烈,已经昭示在这里了。凡是我族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的后代,应当以他们为一世祖,同时,不管是在韶州的,西蜀的或是吴郡的,都是出自同一先祖。
  第二节 旧序、旧文译后记
  今年春天,由步凰姑母转达,族曾祖珂荣委以重任:将我 《张氏族谱》中的旧序、旧文由文言翻译成白话。早就听说老家永川的族人将重修族谱,身为张氏子孙,为这一盛举略尽绵薄,自然义不容辞,当即慨然允诺。不久,老谱从永川寄来了,翻开一看,才觉得我的承诺未免有点轻率。老谱中的归序,旧文竟有120页之多;而且文字质量高,涉及知识广,翻译难度大。这担子我担得起来吗?何况还抱病在身呢?但是,诚信是人立身之本,我不能说话不算数,更何况是面对族中的长辈?只好硬着头皮勉为其难地做下去。渐渐地,我被这些旧序、旧文中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了,同时,也被祖先们在历次修谱中那种虔诚的态度与执著的精神所感染了。我由硬着头皮到兴致盎然,自夏徂秋,每日伏案,终於在入冬之后完成了任务,除翻译之外,还对原文进行了标点、分段,对一些只看译文还不能明白的地方作了注释,并用“编者按”的形式对每一篇作了题解。这些事情做完之后,意犹未尽,还想根据历次修谱的序跋所记,对我们这部族谱的来龙去脉,作个综合说明,并挖一挖它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这就是这篇后记产生的原因。
  一
  这部《张氏族谱》最近一次续修的年代是民国12年(公元1923年),倡修者是自盛公、自明公两房的后裔及已迁居江津的自才公的后裔,所收世系限於永川、江津两地。那次修谱,虽然限於当时的条件,没有收尽我大德公子孙入川以来繁衍后代的全部,却保存了丰富的老谱资料,使我辈张氏子孙还能从续修族谱中看到自唐代以来翔实可靠的祖先考妣世系与极其珍贵的《魏公行略》、《宣公神道碑》等历史资料。那么,那次续修族谱所据的老谱是从哪里来的呢?
  从这部《张氏族谱》的旧序、旧文中可以知道,我张氏聚居湖南宁乡、安化一带的祖先在清代乾隆12年到14年(公元1748一1750年)曾大修族谱一次。那次大修族谱的动因是得到了宋代大学者朱熹所写的《魏公行略》及南宋高宗、孝宗两位皇帝赐给魏公的亲笔诏令等珍贵的历史资料。据作於清代雍正10年(公元1733年)的《龙塘捷公跋》一文的记载,启捷公的二哥启禹於雍正4年任浙江金华府永康县的县令,在任中认识了其邻县汤溪的族人祖年,那些珍贵的资料就是从祖年手中得到的。祖年大约是宣公之孙明义公的后裔,魏公和宣公都是南宋大臣,南宋的都城是临安,即今之浙江杭州,他们的子孙自然有一些支派世居浙江各地。启禹公得到这些资料后回到湖南宁乡,叫启捷公会同马头冲的禹陈公一道将这些资料送交各大支派传阅。这些资料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各大支都振奋起来,合力大修族谱,经10多年的酝酿准备及两年多的正式编修,於乾隆14年(公元1750年)5月才告修成。当时合修的范围包括了宁乡、安化、新化等好几个州县的宣公的后代。然而这部老谱又是怎样到了四川永川的呢?
  我世居永川、江津、合江等地的族人,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的一次大移民中由湖南的安化迁来的,时间是康熙43年(公元1705年),当时湖南各大支合修的老谱还没有诞生,到乾隆14年修成时,我们的祖先已入川46年了。但是,湖南的祖先修谱时并没有忘记这支远迁四川的同宗,在谱谍中记载了他们,族谱修成后又派人送到了永川。这件事在乾隆14年修谱时所写的《谱例》中有所载记:“今将我大德公子孙入川者编列成帙,以示水源木本分而仍合之义。”而在《新修由楚入蜀族谱叙》一文中得到了印证:“惟幸於我荣、华二祖来川之后数十年,得楚之宗人送来族谱一部,计6大册。”
  清代乾隆以前修谱的情况又怎样呢?有两篇旧序说明在康熙年间也曾修谱,但不是合修,是各大分支分修的。这两篇叙都是康熙27年(公元1689年)的,一篇题为《马头族谱原叙》,是举人黄道旭写的,是属於马头冲大支的族谱无疑了,另一篇题为《前修谱叙》,是进士郭洪起写的,从倡修者的名字看出,仍是马头冲支派的。至於那以前的情况,据这篇叙说,从明朝的宏治年间(1488一1505年)就曾酝酿过修谱的事,因种种原因,直到明朝的结束,都没有修成,更早以前就无从考查了。
  总之,这部《张氏族谱》,确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尤其是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在祖先们的手中,由浙江传到湖南,由湖南传到四川,辗转三个省,历时800年,是何等的值得珍视!何况整个谱谍文笔精彩,谱法谨严,是谱谍中的上乘之作?
  二
  上文讲到历时800年,是按《魏公行略》的写作年代来推算的。《魏公行略》是朱熹所作,写明作於乾道3年。“乾道”是南宋孝宗皇帝的年号,乾道3年,即公元1168年,距今已有834年。研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除研究国史馆的正史、皇家档案以外,还须广泛涉猎地方志、有价值的家谱等,从中获取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们这部源远流长的《张氏族谱》就保存了丰富的,而且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清代康熙年间,政府组织过大规模的移民,所谓“湖广填四川”,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移民的举措对当时恢复和发展生产起过积极的作用,现在的史学家还把这作为评价康熙皇帝为“明君”的根据之一。这项德政,在正史上固然有记载,在清朝的皇室档案中也肯定有案可查,而我《张氏族谱》中,却提供了翔实具体的细节。我张氏大德公子孙春荣公、春华公携家带口、扶老牵幼从湖南长沙府安化县的老家田家坝起身的日子是康熙42年11月16日,到达四川永川县落业地的日子是康熙43年正月30日,走了74天。所走路线自然是从湘西进入四川,所经之处,大部分是崇山峻岭,而我春荣公、春华公所带的家口中,竟然有临产的孕妇!据族谱世系图的记载,自奇公的次子秀书就生於康熙43年正月30日亥时,地点在由楚入蜀途中的永川县东岳庙。这就是我《张氏族谱》提供的细韦。根据这些细节,我们不难想象:在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被清政府“编移”百姓们肩挑着行李,背负着幼童,脸迎着呼啸的寒风,头顶着铺天的大雪,翻高山,穿深谷,还要随时挨着押送军吏的打骂,这样一步一挨地走了74天!要迁移到数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向来安土重迁的老百姓,一定是万分的不情愿,传说是被捆着押送来的,这在我《张氏族谱》上也找得到一点根据。族谱的序文中,多处提到“奉旨编移”几个字,似乎对这几个字有切肤之痛。“奉旨”,当然是奉皇帝的命令,“编移”又是什么意思呢?“编”字的原始义是:把物品一个一个地用绳子拴起来连成串,成语“韦编三绝”可为佐证。那么,“编移”是不是把老百姓一个一个地拴起来连成串,押送到迁往的目的地呢?对比今天的三峡大移民,政府对移民的待遇是那样优厚,照顾是那样周到,真叫人感慨万端! 一位伟人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还认为,人民创造历史的方式多半是奉献与牺牲。“湖广填四川”,人民作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医治了明末的战争创伤,恢复了生产,还把两湖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相对落后的四川,对内地的开发也起过很大的作用。但这功劳不应当只记在康熙名下,而主要是应归功於他所“编移”的千千万万茹苦含辛、披荆斩棘的老百胜,也包括我春荣公、春华公及他们所携带的家室和子孙。族谱的世系图中记载了我春荣公夫人易氏兰娘,后人为她塑有金身,大约就是为了纪念她在那次大迁移中艰苦创业的劳苦和功高。
  在我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历程中,有一段是很值得玩味探索的,那就是对外屈辱,苟安一隅的南宋。宋朝中期,北方的女贞族建立的金国铁蹄南侵,占领了宋朝的都城,虏去了宋朝的两位皇帝,宋皇室被迫南迁,由赵构称帝,号为高宗,史称南宋。对强敌的入侵,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及以秦桧为代表的一批投降派大臣,始终采取屈辱退让、苟且偷安的政策,而广大人民则强烈要求政府抵抗金兵、收复失地。朝中的一批仁人志士也代表了人民的意愿,主张反抗侵略,收复失地。我们的祖先,魏国公张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都曾是他的下属。在皇帝面前,魏公披肝沥胆,力陈抗敌的主张;在帷幄之中,魏公禅精竭虑,谋画克敌的方略;在秦桧等投降派的陷害、排斥之下,魏公毫不畏缩,高举主战的大旗。毫无疑问,魏公是那个历史时期处於风口浪尖的人物,所以要了解那段历史,不能不了解魏公。《魏公行略》就提供了关於魏公生平的详细、具体、全面、可信的史料。此文洋洋6300多字,详细地记述了魏公的一生,而且,文章写作的时间是魏公逝世后的第四个年头,作者又是治学态度极其严谨的大学者朱熹,因而可信度极髙。作者声称,文章还不是正式的人物传志,是为“立言之君子”写正式的史传提供素材。我认为唯其如此,更足珍贵,因为它还未经过史家凭个人的眼光加以取舍。
  在《龙塘启捷公跋》中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记事:“康熙43年,奉中承赵清查魏公父子墓田,春秋末丁,遣官致祭,”满人入关,建立清朝,对汉人的反抗是十分敏感的,几次凶残的文字狱就是明证。魏公是一个毕生致力於反抗外族入侵的汉人,赵巡抚怎么敢在没有皇帝命令的情况下去清理魏公父子的墓田,并派遣官吏祭墓呢?如果这是康熙的意旨,那么,这是康熙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所做出的一个姿态呢,还是魏公的人格使康熙折服呢?这是一个可供史学家钻研的问题。
  三
  历史和积淀和文化的底蕴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这部《张氏族谱》丰富的历史积淀必然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较高的文化品位。
  谱谍文化,是一种寻根的文化,从纵的方面讲,要求不忘祖宗,从横的方面讲,强化血缘联系,概括起来,就是“敬宗收族”。这种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心态,在21世纪的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还有没有意义?这是需要专家讨论的话题。不过,从现象上看,海外华侨的到大陆寻根,每年黄帝陵的祭扫活动,难免是这种文化的影响。至於这种寻根的文化在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有没有积极作用,也只好让专家去研究,我要讲的不是这类话题。
  我们这部《张氏族谱》除一般地强调“敬宗收族”夕卜,所特别鲜明突出地强调的是“昭示於兹”要“子孙世守勿替”的“魏公之忠孝、宣公之理学、讷翁之节烈”。魏公的忠是什么?是他以抵抗金人的侵略、收复失去的河山为己任,并为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终其一生。要说服一味苟安的皇帝振作起来,抵抗强敌,谈何容易?受命於危难之中,要克敌建功,谈何容易?要躲开秦桧等奸佞小人的明枪暗箭,谈何容易?几起几落,毫不灰心,即使在贬谪途中还念念不忘上奏折说服皇帝坚持抗战,这更不容易!这种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代表我们民族正气的一面。岳飞的一曲《满江红》,传唱千古,在抗日战争时期还鼓舞过中华的抗日健儿。魏公“吾尝相国家,不能恢复中原,不欲葬先人墓左”的临终遗言,不是同岳飞的《满江红》异曲同工吗?呐翁公是跟随文天祥一起抵抗元军的入侵,抗战到底而殉节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已成为世世代代鼓舞我华夏儿女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瑰宝。我呐翁公在文天祥兵败时被元兵所俘,他回答元将崔斌劝降的语言“我降,何以见我祖魏公於地下?”不同样是气壮山河吗?可以说,魏公、呐翁公,他们的言行,已转化为我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是可供吸取的养料。
  至於宣公的理学,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从中国几千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发展而来的,它的是非功过,是值得专家们下大气力研究的大题目。我要讲的是宣公创立新学派的勇气和真诚,这是献身文化事业的人最可宝贵的精神。朱熹在《像赞》中这样赞扬他:“伦伦乎其任道之勇,卓卓乎其立心之高这是一点不错的。
  在这部《张氏族谱》中,还有《谱禁》、《族规》等条文,这些当然早已过时,有些是应该摒弃的糟粕,但也不乏可借鉴的地方。如《谱禁》中的“禁废生业”、“禁健词讼”、“禁惯非为”、“禁欺孤寡”、“禁欺贫穷”、“禁媚佛老”等条在今天恐怕还是值得提倡的。从其中的说明文字看“禁媚佛老”不是反对佛家、道家,而是反对迷信,“禁健词讼”不是禁止一切打官司,而是反对那种包揽讼词、武断乡里的恶劣行径这些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很有见地。《族规》中的“训子弟”一条也讲得很好,除教育目的已经过时,其他如注重智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强调德育的优先,强调知行的合一等,简直是精彩有教育学理论。
  文化品位高,还表现在我《张氏族谱》的文字表达方面。朱熹、宋廉的文笔,自然是大家风范;其他的序和文也是言必有据、章法井然,行文流畅。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合楷公铭志》一文,是骈体文。这种文体,词藻华丽,句式整齐丿讲究音节的铿锵,讲究对仗的工稳,并特别注重典故引用。这种文体的优点是形式很美,缺点是内容往往流於空泛,并由於典故的引用,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合楷公铭志》一文短短900来字,就用典70余处,这些典故的来源遍及经、史、子、集,翻译难度很大,但为了保持这部《张氏族谱》的文化品位,只好不怕困难,穷搜典籍,算是勉强完成了翻译和注释的任务。
  四
  为了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翻译基本采用直译法,只少数地方,直译难通,才用意译。注释基本不注字义、词义,只注只看译文还有理解障碍的地方。标点原文,参考了两本旧式圈点过的本子,并对其中的错误断句作了修正,同时,给原文分了段。每篇的题目下加上了简短的按语,是为了提示重要内容。
  由於学识浅陋,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望族人见谅!
  二十一世孙 前徽 敬撰
  二OO二年十一月二十日第三节 古今源流备考
  (按:自黄帝以来的世系情况,是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了,作者郑重声明是“以作荒史观”,态度是十分谨严的。)
  家乘,同国史也,信者详之,疑者阙之。旁搜远采,焉敢惮烦?但余等谬劣,既不能擅司马世南之长,复不克效老苏、欧阳之记。不过观山玩水,种竹寻梅;课子弄孙;禽鱼试乐;常与田间野老,同其出没,家国乘史,何暇计焉?因雍正十年,宁邑龙塘孝廉①启禹,仕浙永康令,得宗人祖年源流世系,归修支谱。伊弟捷动送交遍览,由此,若宁,若益,若新,若淑,并我安之山洲大范,前后倡修纂修,或引或序,归集成本,莫不各书所见。自唐九皋公以后,非不详且悉矣,今欲剿赘②,毫末难加。我族之不乏贤豪,亦由祖德流芳,有以致之也。然其间操飯纪事,每以阙自唐前为憾。余等又得九龄之后,字桐意者,因官籍而居江右吉州③,其仕宦显荣,不可胜数,洵如" 九皋公之裔伯仲媲美於当代者也。余以是知受姓以来,老谱载明,前据有明宋廉先生及太史苏伯衡,各有序纪。余等不敢遽信,亦不敢不信,第自三皇以前,编史者略而不载,焉敢效颦荒史,再登证首?倘缘疑得信,则我族世代渊源,失之南者既得之浙,失之浙者复得之吴,其中殆有天焉。然非启禹,则浙祖年之谱无由而晤;又无桐意,则吴宋、苏之著,亦漏无传。其祖年、桐意,谓非谱牒之功臣也哉?暂将古今源流先弁,以作荒史观。
  自黄帝第五子挥得姓后,世代绵远。历传而至於巫,巫生老,老生赵,赵生唐相,相生抑翔,仕致卿分曹。翔生开地,相韩襄王。地生平,相历王。平生良,字子房,扶汉帝定天下,封晋侯,「文成」,封王封侯,历朝庙祀。生二子:曰辟疆,曰不疑。疑生高,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皓,皓生大顺。大顺生道陵,字辅侯,汉建武十年,在吴之天日山,博习群书,游门下者千余人,官拜郡江州令,归隐洛阳北邸山。章帝徵以「博士」,不起,和帝又极召为太博,封冀侯,已而策杖游淮,入鄱阳,登龙虎山矣。辟疆生子典,典生默,默生金,金生万年,万年生嵩,嵩生五子:壮、赞、彭、牧、述。壮仕致司空,生徹,徹生浩,浩生宇,宇生胞奴侯,侯生孟成,成生平,魏渔阳太守。平生华,为晋司空。华生二子:禕、韪,韪生=,=生次惠,惠生睦,睦生安,任司空,隋元帝南迁。安生君政,唐初为韶州别驾④,居曲江,生二子:虔、胃。虔生三子:弘载、弘显、弘矩,胃为剡⑤,生愈。愈生四子:九龄、九章、九皋、九宾。九龄公为唐宰相,后子孙列为安⑥之范阳、大阳、敦煌、修武、上谷、沛国、梁国、荣阳、平原、京兆等处。九皋由殿中监,封南康伯,居曲江,迁长安。皋生抗,官侍郎。抗生仲芳,官谏议大夫。芳生孟常,常生克勤,官长史。克勤生潯,淨生崇纪,官监察御史。崇纪璘,唐僖宗时,官国子监祭酒,从僖宗幸蜀,遂居成都。璘生庭坚,以荫为符宝郎。庭坚生文矩,官封沂国公。文矩生绒,任殿中承,谥「忠定」,封冀国公。绒生咸,进士,官宣德郎,佥书剑南节度使,赠太师封雍国公。咸生浚,官少师保,信军节度使,后为江淮宣抚使,封魏国公。浚生栻,字南轩,官至右文殿修撰,谥曰「宣公」从祀孔庙。栻生子二:曰焯,曰炳。焯官承奉朗,因先墓而居宁乡龙塘。炳系钱塘祖。焯生明义、明羲,羲系汤溪祖。羲生二子:曰钱,曰翔,翔乃辰州祖。冷堂生惟孝、惟考,考乃山州祖。孝生纲,纲生万宝、万全,宝乃龙塘祖。全分居安化县,生子七: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其后裔繁衍者各有居址。而其前之省属,固各处望族中,出宰相十七人,显达者代不乏。
  此吾张氏之著望於天下,源流备考,详明自古之所由始,今之所自出也。
  时
  大清乾隆十四年春仲月之上浣日
  十二世嗣孙谟禹陈甫沐手撰
  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仲冬月上瀚日
  宗裔正文少伯甫沐手敬书於古渝
  译文一一
  古今源流备考
  家谱与国史有相同之处,是实实在在的事就记得详尽,是值得怀疑的就不记。修谱必须详细地收集材料,怎么敢怕苦怕累呢?只是我们这些人能力低劣,既没有像太史公司马迁那样的能耐,又不能学习苏询、欧阳修那样的文笔。平时不过游山玩水,种竹种梅;教儿子读书,逗孙子游戏;庭前养鸟,溪中钓鱼;与农夫渔父为律,家谱国史,哪里有闲心去考虑它?
  因为雍正十年,住在宁乡龙塘的孝廉启禹公,做官到浙江,任永康县的县令,得到了同宗人叫祖年的带给的一本《源流世系》,回到老家龙塘编修支谱。他的弟弟捷勋,把那本《源流世系》送交我湖南的族人各支派普遍阅览。由於这个缘起,宁乡、益阳、新化、淑浦,并有我安化的山洲大范各支各派相继倡修、编修,有的写成“引”,有的写成“序”,汇集成书,各自写了各自收集的材料。我张氏的世系源流从唐代九皋公以后的情况,并不是不详细而且周全了,如果还想唠叨,剽窃别人的说法来添增内容,但一丝一毫也难添进。我张氏家族的不缺乏贤俊英豪,也是由於祖德流芳,有原因造成的,但是若干年来动笔墨记事,常常因为缺少唐代以前的材料而感到遗憾。我们又得知九龄公的后代,各桐意的,因为做官定居江南的吉州,他那支派的族人高官显爵的不可胜数,与九皋公的后裔一样在同一时代里不相上下。我因此知道我张家自从受姓以来的世系,有老谱记载得清清楚,老谱的前面,据明朝宋濂先生及太史苏伯衡,各有记和序。我们不敢轻信,也不敢不信,只是在三皇以前,编史书的人都略去了,不予以记载了,我们哪敢仿效野史,听信误传?如果由质疑而了解到真实的情况,那么,我族的世代渊源,从南方韶州丢失的已从浙江得到了,从浙江丢失的又从吴地得到了,这当中大约有天意在吧。然而没有启禹,那么浙江由祖年提供的家谱,没有机会看到;没有桐意,那么,吴地谱谍中宋濂、苏伯衡的著述,也会漏掉而不得流传。那祖年和桐意,难道说不是我们张氏家谱的功臣吗?暂且把我张氏家族从古到今,从源到流的起始发端写出来,把它当作野史对待吧。
  自从黄帝的第五子挥得姓后,世代绵长悠久。一代一代地传到巫,巫生老,老生赵,赵生唐相,唐相生抑翔,抑翔做官,职务是致卿分曹。抑翔生开地,开地当过韩襄王的宰相。开地生平,平也曾当过韩厘王的宰相。平生良,良字子房,扶助汉朝皇帝刘邦平定天下,被封为晋侯。死后谥“文成”,历朝建祠庙祭祀。子房公生有二子,一个叫辟疆,一个叫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皓,皓生大顺,大顺生道陵。道陵字辅侯,东汉建武十年(公元35年),在吴郡的天日山,博览群书,门下的弟子有一千多人,官做到吴郡江州的县令,后来辞官回家,隐居在洛阳的北邸山。汉章帝用“博士”的头衔征名他,他不应召,汉和帝又极力征召他为太傅,封他为留侯,后来了志在山水,柱着拐杖游历了淮水一带,又进入鄱阳湖,上了龙虎山了。辟疆生子名典,典生默,默生金,金生万年,万年生嵩,嵩生五个儿子:壮、赞、彭、牧、述。壮公官做到司空,生子叫徹,徹生浩,浩生宇,宇生胞奴侯,奴侯生孟成,孟成生平。平公在魏朝任渔阳太守。平生华,华公在晋朝官做到司空。华公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禕,一个叫韪。韪生与,与生次惠,次惠生睦,睦生安,安公在晋朝为司空,随着晋元帝南迁。安公生君政,君政在唐代初年曾任韶州别驾的官职,定居在曲江。君政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虔,一个叫胃。虔公生三个儿子:弘载、弘显、弘矩。胃公生愈,愈生四子:九龄、九章、九皋、九宾。九龄公是唐朝的宰相,他的子孙后代分布在长安的范阳、大阳、敦煌、修武、上谷、沛国、梁国、荣阳、平原、京兆等处。九皋公官做到殿中监,受封为南康伯,家由曲江迁往长安。九皋公生抗,抗公官做到侍郎。抗公生仲芳,仲芳公官做到谏议大夫。仲芳公生孟常,孟常生克勤,克勤公官职是长史。克勤公生潯,潯公生崇纪,崇纪的官做到监察御史。崇纪公生璘,璘公在唐僖宗时任国子监祭酒,随着唐僖宗一道迁移到西蜀,就定居在成都。璘公生庭坚,由荫袭的原因当了符宝郎这样的官,庭坚公生文矩,文矩公官封沂国公。文矩公生绒,纟広公任过殿中承的官职,死后谥“忠定”,封爵号为冀国公。绒公生咸,咸公是进士出身,官做到宣德郎,皇帝又特任他为剑南节度使,赠“太师”头衔,封爵为雍国公。咸公生浚,浚公官做到少师保、信军节度使,后来当了江淮宣抚使,封爵号魏国公。浚公生弑,字南轩,栻公官做到右文殿修撰,死后谥"宣公",被当作一代贤人将牌位列入孔庙与孔子一起享受祭祀。栻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焯,一个叫炳。焯公官做到承奉郎,因为祖上的坟墓而定居宁乡的龙塘;炳公就是定居钱塘的张氏祖先。焯公生明义和明羲,明义公是我族定居汤溪的始祖;明羲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堂,一个叫翔,翔公就是我族定居辰州的始祖。钱公生惟孝和惟考;惟考公是我族定居山州的始祖,惟孝公生纲,纲生万宝和万全,万宝公是我族定居龙塘的始祖。万全公分居安化县,有七个儿子: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他们的后裔繁衍昌盛,各有各的居住地址。而在此以前的祖祖辈辈所处的省份,本来是那些地方的望族,历代以来出了宰相十七人,其他官高位显的,人学贯古今的人,每个朝代都不少。
  以上就是我张氏家族名望满天下的历史渊源,记此以备考查,使人明了我张氏家族从古是怎样发端,而今日的繁衍昌盛,又是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的。
  第四节 马头冲头支续修由田家坝来川族谱总序
  (按:这是民国十二年重修族谱七篇序言中的第一篇。称“总序”是因为其他六篇内容有所侧重,是相对而言。马头冲头是地名,是来川前我祖先在湖南聚居的地方之一;马头冲头支,是指我族聚居该处的一大支派。这篇序言记叙了民国十二年重修族谱的缘起、经过、倡修者、组织者、参加者。)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理固然矣。然国无史,则君臣之纪纲莫振,忠奸正伪无稽;家无谱,则祖宗之昭穆难分,长幼尊卑莫序。则甚矣,谱之宜於修矣。若我张氏之谱,又宜急於修而不容缓者焉。自昔唐朝九皋公,仕殿中监,改四川节度使封南康伯,厥后七传而至祭酒。璘公,僖宗时居四川成都绵竹,寿百二十岁。在宋如魏公之忠孝,南轩公之理学,讷翁公之节烈,以至元明间,万全公之避难江西吉安。有明鼎定,奉旨隋编还楚,遍省亲墓,七大房择议分居。金瑛公居马头冲头,谁不知其所自出?此后派别支分,子孙散处。六传至隆法公,住田家坝。再传至大德公,夫妇合葬田家坝。我大德公子孙:春荣公、春华公、弟兄家室人等,自湖南长沙府安化县长安乡常安里,毛田堡长滩上岸、地名田家坝,左家车,於前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岁)十一月十六日奉旨编移,至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岁)正月三十日落业四川上川东重庆府永川县乐善乡四甲石松里、石庙子、界牌、獐子沟、大屋基等处居焉。可知我祖从田家坝来川迄今二百二十年矣。其间生齿日繁,人丁颇盛,一再传而欲修者有人,不数传而欲修者又有人。惜乎创积祀金,有志未逮。至玫珂之世,倡修者屡也。奈人心不齐,世运迭更,迫於时势,或作或辍,独力难成,未尝不深叹息也!兹者,自盛公、自明公两房后裔,目睹时事,土匪猖狂,干戈扰攘,志切重修。幸自才公后裔美银族叔(大德公八世孙也,自来川大屋基分居后,世住江津,至今二百年来从未睹面#目识),欣然有仁人孝子之心,追溯本源,辛酉春抱谱访问来家,得叙一本九族之谊。同有修谱志,俾先世分之於前者,亦可以复合之於后。噫!斯举矣,丰真祖宗在天之灵有幸乎,抑亦烈祖烈宗之遗泽孔长耳?夫以世之视家史而膜不相关者,皆先灵之罪人也,又有愧於美银族叔多也。玫珂幼承先祖及老成辈之意旨遗训,颇知大略,搜辑编次,归集胜缮,然不敢附会攀援,妄登谱牒,传於后世。但老谱造时,我大德公子孙业已来川数十年,未能身与其事,所载不无阙讹,殊深抱歉。兹将来川籍贯岁月。据实继述焉,俾后世子子孙孙,无论智愚贤否,咸知由田家坝来,不至数典忘祖,有罔识水源,木本者,族外闻而笑之,讥贻众口也。所谓①不容缓者欤。越数载而谱牒始成,爰约荫封、万兴、品三、宝堂、沛然、成之、碧光、升安族众等泰阅校正,付之梨枣,上可以昭祖宗一线之延,下可以垂子孙万世之绪,岂不美哉?然我本支犹有未尽收录者也,再有我七大支内,法隆、季瑛公后裔,大虎公派,同住永川聚处,未遑收入族谱内,尚俟后起之象贤者。
  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季秋月下浣
  十八世孙坟珂佩之沐手撰
  本文注释
  ①所谓不容缓者欤:“所谓”之前可能漏了 “此”字,无法核实。
  译文一一马头冲头支续修由田家坝来川族谱总序
  家族有族谱就像国家有史册一样,道理本是这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史册,君臣之间的规矩制度就不能建立,忠与奸、真和假就无从考察;一个家族没有家谱,祖宗的辈份就难於区分,辈份的大和小、地位的高与低就无从排列。如此说来,编写族谱是非常必要的了。以我张家的族谱来说,又是应该赶紧编写,不容许拖延的。自从唐朝九皋公官做到殿中监,改任四川节度使,爵位被封为南康伯,其后传了七代到官为祭酒的璘公,在唐僖宗时,住在四川成都绵竹,活到一百二十岁。在宋朝,例如魏国公(张浚)的忠孝、南轩公(张栻)的理学、讷翁公(张镗)的坚贞不屈,以至於在文明交替年间万全公的至江西吉安避难。这些事都是有谱可查的。明朝建立,万全公奉皇帝的命令随着外迁返籍的人员回到湖南,扫祭祖先的所有坟墓,七大房商议分家定居,金瑛公定居在马头冲头,谁都知道他的来历,那以后各支脉的子孙到处散布,传了六代,到了隆法公,住在田家坝。又传了两代,到大德公,夫妇合葬右田家坝。
  我们大德公的子孙,春荣公、春华公两弟兄及其家属,从湖南长沙府安化县长安乡常安里毛田堡的长滩上岸小地名田家坝、左家车的地方,於前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岁)十一月十六日奉旨有组织地移民,到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岁)正月三十日落业到四川省上川东道重庆府永川县乐善乡四甲石松里、石庙子、界牌、獐子沟、大屋基等处定居。由此可知我们的祖先从田家坝来四川,到现在已有二百二十年了。这期间人口一天天地繁盛,传一两代就想修谱的有人,传几代后更有人想修谱。可惜,有等积祭祖基金的意愿,却未能实现。到我玫珂这一代,已多次有人提倡修谱了,奈何人心不齐,世道也多次更变,由形势所迫,修谱的工作有时进行,有时又停下来,一个人的能力也难於完成这个工作,未尝不深深地叹息呵!现时,自盛公、自明公两房的后裔,眼见时势艰危、土匪猖狂、兵祸不断,想急切重修族谱,恰好自才公的后裔美银族叔(大德公的八世孙,自从来四川大屋基分居后,世代在江津居住,到现在二百来年从未与我们见面),欣然有仁人孝子之心,他追寻根本,在辛酉年的春天,抱着族谱寻访到我家中,得以叙同宗同源的亲情。他与我同有修族谱的意向,使我族人在先世分开之后又得以在后世重新合一。啊,这一举措呀,难道真祖宗在天之灵吗,还是列祖列宗的遗泽特长啊!
  世上那些对家史漠不关心的人,皆都是祖先的罪人,这样的人在美银族叔面前更是十分有愧的。我玫珂从小就接受前辈人的教训,对修谱的道理和先辈的情况知道了一些梗概,经收集编撰,汇集膳写,但不敢把未经考据、确凿无误的材料随便刊登在族谱上,传给后世。只是造老族谱的时候,我们大德公的子孙已经来四川几十年了,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能够亲身参与那样的事,所记载的不可能没有缺漏和错误,这是要深深抱歉的。
  这里把先祖来四川时的籍贯,年月据实接着记述於此,使后代子孙无论资质是否聪明,品德是否高尚,都知道先祖是由田家坝来的,而不至於数典忘祖,有不知道水之源、树之根让外人讥笑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修谱应刻不容缓的道理吧。过了几年,这本族谱的初稿写成了,於是请荫封、万兴、品三、宝堂、沛然、成之、碧光、升安等族人参阅、校正、付印,这就可以对上昭明祖宗一脉如何相承,对下可以记录子孙万代的延续,难道不是一件大好的事情吗?但是我本支的族人中,还有没完全收录到的,再有我七大支内,季瑛公后裔中大虎公那一派,同住在永川聚居之处,还没有来得及收入族谱内,还须等以后的贤者来完成。
  中华民国12年(癸亥岁)9月下旬
  18世孙玫珂(字佩之)敬撰
  第五节 新修族谱建修宗祠志
  (按:这篇志着重记叙了宗祠建立的经过。重修族谱的时间是民国十二年,建立宗祠是民国元年的事,因为是族中大事,所以作为序文载入族谱。 )
  我族由楚迁蜀,落业於永邑之南,尽已二百余年也。其间迁徙不常,或住於此,或居於彼,不无遗失,此家谱之所以宜修也。况当变更时代,兵锋扰攘,贼匪纵横,林枪弹雨,聿起战争,亚雾欧风,时生警畏,此谱牒之造修更不容缓者矣。然吾先祖由满清初年入川,安居此地二百余载,其族谱之建修,匪者矣。然吾先祖由满清初年入川,安居此地二百余载,其族谱之建修,匪止一次,虽先后有人,事旋中止而未克成功者,原人事之未力也。咸同间,创积底金,为清明会以承祭祀,以奉祖先,尽亦报本追远之意也。至光绪初年,始置祭田於白扬湾,为永远计。每年春季,举行祭典於嗣孙家,暂作祭社,每岁一迁,并无宗祠以妥先祖之灵,以安列祖之座。宣统辛亥年,璨珂胞兄升珂,以遗业出售近邻夏姓,为因家务纠葛致成讼端,数月未寝。璨因告於族人;共同商议:想吾先祖进蜀以来,几经况瘁,迄今二百余年,尚无宗祠以慰我祖宗在天之灵,岂不砚然於心乎?今璨胞兄,产业售人而纠葛未清,何不藉此赎回,以作吾族宗祠?且房廊高朗,略一改作,并不繁费,即可作祠。失此一举,恐后吾族之祠万难成立也。於是族人咸喜,堂兄獗珂、證珂倡於前,堂兄珂平、玫珂赞其次,其他叔祖合智、合德,房叔美盛、美琼,暨各堂兄弟,咸维持襄助,始将大沟宅右房屋田业半股为祖祠基础地点。其时,胞兄升珂与璨同分此业,房屋从中宫直断,各占一半,因此诸族之人,皆言宗祠地点,中堂止有半面,焉可以供祖先之神主而行春秋之祭典哉?嘱璨将所佔中堂房基半面付入祠中,方成其事,否则不尔也。因思范文正公①曾以自俸官禄置田百亩,以给宗族中之贫困者,此何如心量哉!想吾祖宗先人,生育我辈,其田产房舍概系先人所遗,璨何敢爱此一隅之地而不致宗祖先人得其所耶?岂不有大愧於范文正公乎?今者,宗祠建立已经十有二年,同族之人,每当春秋之节,咸临祭祀,跻跻跄跄,共赴宗堂,陈俎豆於祠前,鹰馨香於宗社。我祖宗先灵,享兹祀事,永安灵爽於万世,长绵血食於千秋,岂不幸欤?今者,族谱修成,功程告竣,忆前次数翻未成之谱,今一旦而成之,非我祖宗先人之默佑耶?敬志斯言於其端,而述其宗祠家谱之不易成立。
  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岁季秋月下浣
  十八世嗣孙璨珂碧光敬志
  本文注释
  ①范文正公: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文正”。
  译文一一
  新修族谱建修宗祠志
  我们家族由湖南迁到四川,在永川的南部地区落业,已有二百多年了。在这两百多年中,族中的人常有迁移,有的住这里,有的住那里,不能没有失掉联系的,这就是族谱应当修撰的原因。何况现今正当社会动荡的时代,兵祸不断,盗匪横行,战争一起弹雨枪林,刀光剑影,黑云压城,使人战战兢兢,这又是族谱的修撰,更不能拖延的缘故。但是,我们的先祖从前清初年进入四川,在这里安居乐业已有两百多年了,这期间,修撰族谱,不只一次,前前后后都有人着手,但都半途而废,没能成功,这是没有尽到人事呵。咸丰、同治年间筹集了基金, 作为清明会祭祀祖先的费用,是不忘根本的意思。到了光绪初年,才在白杨湾置办了祭田,作长久的打算。每年春天,选定一个后嗣子孙的家举行祭祖的典礼,作为临时的祭祠,每年一换,并没有祠堂来安放祖宗的灵位。宣统辛亥年,我的胞兄升珂,把他分到的遗产卖给近邻一个姓夏的人家,由於产权纠葛,造成了诉讼,几个月都没有停息。我於是同族人们共同商议:遥想我们的先祖进川以来,经历了多次坎坷,到现在已两百多年了,还没有祠堂来安慰祖宗的在天之灵,难道不感到愧疚吗?现在,我的胞兄把产业卖给别人,但纠葛未清,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把这股产业赎买回来作为我们家族的祠堂呢?况且那里房舍高朗,稍作改修,不花很多的钱,就可以做祠堂了。失掉这次机会,恐怕今后我族的祠堂就万难成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族中的人都十分高兴,我的堂兄獗珂、證珂开始提倡,堂兄珂平、玫珂接着拥赞,其他如叔祖合智、合德,房叔美琼、美盛以及各堂兄弟等一起赞同协力,才将大沟宅右的房屋产业半股作为祠堂基础的地点。那时,我的胞兄升珂与我同分这股产业,房屋从中宫划断,各占一半,所以各族人都说祠堂地点,中堂只有半面,怎么可以供奉祖先的神位来举行春秋两次的祭祀典礼呢,叫我把所占的中堂房屋的那一半交给祠堂,这事情才告圆满,不然就不理想了。我想到宋朝范文正公(范仲淹)曾经用自己做官得的奉禄买了一百亩田地,用来周济同族中那些贫困的人,这是何等高尚的胸襟呵!又想到我的祖先,生育了我们这些人,我们享有的田产房舍,全部是先辈留传下来的,我怎么敢爱惜这一角地方而使祖先的灵位得不到安置的地方呢?如果是那样,难道不是在范文正公这样的人面前十分惭愧吗?现在,祠堂建立十二年了,同族的人,每当春秋祭祖的时节,都来祭祀祖先,济济一堂,摆上贡品,点燃香烛,我们的祖宗的先灵,享受这样祭祀,能让灵神安定、供贡长有,以至於千秋万代,难道不是很好吗?现在,修撰族谱的事,已大功告成了,回想以前几番努力都未撰成的族谱,现一朝变成现实,难道不是我们的祖宗先人在暗中保佑吗?恭恭敬敬地把这些话记在这本族谱的前面,记述祠堂与族谱的来之不易。
  中华民国12年(癸亥岁)9月下旬
  18世嗣孙璨珂(字碧光)敬志
  第六节 入川新修族谱祠堂序
  (按:这篇序与前一篇志是出自同一作者,内容侧重叙修谱的事,比起总序来,关於参加修谱的人及其分工情况,写得更为具体。)
  事有垂百世而相感者,陈祭礼於宗堂;德可遗千古而不忘者,溯本根於家谱。惟我张氏之先,系出九皋公之后。宋室南渡,魏国公为顾命元臣;绍兴中叶,南轩公诚理学哲士。从此支分派衍,绳绳蛰蛰①播声名;裕后流光,继继承承扬姓字,爰及清初康熙御世。嗟!我先祖华荣二公,由楚迁蜀,住迹於永邑界牌;移家别去,分居在符阳几水。尽以族大宗繁,人数既难遍识;因之为商作贾,形迹不无隐藏。在昔先人,已曾提倡联族谊;相延多次,殊难措置得成功。前次世界清平,家谱造修犹可缓;此际兵锋扰乱,人民离散实堪忧。若不汲汲勉行,恐后宗支漫散,无从稽察溯源头;因此殷殷竭力,收束族内子孙,咸将底历住明目。然吾族二百年来,生齿日众,吾谱三四次造,举办未成。逮夫光绪初年,始置祭田酬祖德,但祗年中春季,举行祀事在家居,每年一次一迁移,祀典奔驰无定位。历代先灵先宗祖,怡留德泽实难忘,我子我孙,敢忘报本?以养以教,极费辛勤,倘使宗祠不立,奚以报德酬功?爰将祭业售人,别置蒸尝②产地。辛亥春初,合族参议,赎买大沟田业,以作我族宗祠,安设祖宗牌位,妥慰昭穆先灵。於是祠堂创立,曾经十载之期;族内人丁,共展孝思之念。陈祭祀於春秋,我将我享;报宗功於万一,以凭以诚。然而宗祠已立,家谱宜修。壬戍之秋,广采各支宗派;癸亥之夏,遍集众房人名。其间督率则有堂叔美旌,协助则有房叔美银,经理则有堂兄坟珂,堂兄华珂、堂叔美琼、房叔美盛,匡襄执事则有堂兄礙珂、蹬珂、堂兄珂平、珂镒,书录执事则有堂侄里藻、堂侄里润、里国、里桂,趋跄办事则有堂弟珂兴、堂弟珂金、珂鸣、珂春,各皆竭力於斯举,而同襄厥以成功。所幸家谱编修已竣,俾得刊印流传。
  敬叙斯言於端,为之永久存留云。
  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季秋月下浣
  十八世嗣孙璨珂碧光敬撰本文注释
  ① 绳绳蛰蛰:语出《诗经•周南•矗斯》,比喻子孙繁盛,绵延。
  ② 蒸尝:冬天的祭祀叫蒸,秋天的祭礼叫尝。这里泛指祭祀。
  译文一一
  入川新修族谱祠堂序
  能延续百代感应祖先的事是把祭祀的供品摆在祠堂之上,能流传千古不致遗忘的美行是在家谱上追本思源。我张家的先祖是出自九皋公的后代。宋朝南迁,魏国公(张浚)是保驾的大臣;绍兴年间,南轩公(张弑)是朱陈理学的大家。从此以后,子孙繁衍,支派繁多,像绳挂着绳,蛰连着蛰那样传播着好名声,后代富裕荣光,不断地光大门楣,延续到清代初年康熙帝统治的时代。啊!我们的先祖春荣、春华二公由湖南迁移到四川,落业在永川的界牌,有的又搬家到其他地方,有到了符阳的几水的。因为族大,宗支繁多,族人当然很难全部认识,又因为有的经商作买卖,踪迹也不固定,找起来也很困难。过去,我们的祖先也曾经提倡族人之间,当联宗联谊,但是延请多次,很难获得成功。从前,世界清平之时,家谱的修撰还可以缓一些时日,现在兵荒马乱、人民离散,这情况实在令人忧虑。如果不加快速度努力实行,恐怕以后各宗支派到处分散,无从考察了。所以,勤勤恳恳,拿出全部力量,收集族内子孙,全部注明他们的底历。但是我们家族两百年来,人丁逐渐繁多,我们的族谱三、四次式造都没有成功,到了光绪初年,才置办了祭田,也只是每年春天轮流在各家举行祭祀,一年换一个地方,没有固定的地点。先祖们遗传下来的思泽实是难忘,我们做子孙的,怎么敢忘了本呢?祖先的生养教育我们是极费辛劳的,倘若祠堂建不起来,用什么来报答祖先的恩德呢?於是将原有的祭祀产业卖给别人,另外置办供祭祖的产业。辛亥年的春初,全族一起商议,赎买大沟的田产来作为我族的祠堂,安设祖宗的牌位。於是祠堂创立,曾经历了10年的时间,族内的人丁有了共同展示对祖宗的怀念,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的地方了。既然祠堂建立了起来,族谱也应该修撰了。从壬戍年的秋天到癸亥年的夏天,把各支各房的名单收集整理起来。在这工作中,充任统率监督的有堂叔美旌,作为协助的有房叔美银,亲手经理其事的有堂兄坟珂和华珂,堂叔美琼、房叔美盛,协助办事的有堂兄獄珂、證珂、珂平、珂镒,专司抄录的有堂侄里藻、里润、里国、里桂,跑路打杂的有堂弟珂兴、珂金、珂鸣、珂春,他们都为这件大事尽了力,大家同心同力,才使此事得以成功。所幸的是族谱编修成功,使它能刊印流传。恭恭敬敬地把这些话写在前面,以存留到永远。
  中华民国12年(癸亥年)9月下旬
  18世孙璨珂(字碧光)敬撰第七节 新修由楚入蜀族谱叙
  (按:湖北省简称楚,湖南省简称湘,这是现代的说法。在古代,楚的地域范围是很广的,就明、清而言,湖南、湖北都称楚。我先祖入川前世居湖南长沙安化,属楚南地区。)
  统奕世不齐之嗣孙,而欲立法以一之,原非易事;值兹乱离无已之世运,犹能感怀於谱系,甚难其人。容或有之,亦不过倡言而已,究不能始终一辙为之尽心焉。若我张氏之谱,更有难於措议。溯自先世於楚南地撰修之后,迄今二百余年,楚蜀睽远,渺焉莫属。惟幸於我华荣二祖来川之后数十年,得楚之宗人送来族谱一部,计六大册,始得所宗。其著述详明,其源流清析,先辈屡欲仿而行之,不达所志。及至咸、同之际,乃得我自明盛公两房后裔传薪公暨从堂伯叔等,念祖宗遗泽之深,与嗣孙散离之众,受约会股十五,积金百余串,外放行息,轮流致祭,以尽乌私,以联亲谊。踰数十年而孙支日繁,祀款积厚,始得置祀业焉。旋於宣统辛亥,又建宗祠於大沟院内,虽曰草创,抑亦幸矣。寻得二三感怀族系者出,意谓先人之清芬虽厲,而后系之支派犹券,暴然激发修谱之心,以为己任。无奈人心涣散,仅予草创,不果於成。迩者,世界之纷争靡已,绿林之扰乱无期,若不急联一本之谊,将不免遗数典之嗟。且前人於治世之候,尚知以修谱为重,兹值矩乱之际,柜可不以谱系为重耶?是亦未之思矣。旌也早弃诗书,思致微弱,未遑一问,及壬戍之春,得偕族人於宗祠建议。众谓修谱固宜於急,然而创办亦良匪易,如不提纲挈领,统绪失宜。非所以济事也,前鉴匪遥,其宜勉之。於是始举执事撰修,越两载而谱成,旌亦得尾附其间,尚望后之罪我者,曲谅我之心志焉。而其规模,仍宗前谱旧例,以五世为一图,惟自我七世祖以上,因老谱记载甚详,则从简焉。以下各支考妣之发源,及其死生年、月、日,葬埋之所,与夫祖宗开创田业之善行遗泽足以诲养其后世子孙者,无不备载。然犹未敢云善,尚有各散较达之支,历年既久,声息无通,碍难搜辑,兼以兵匪杂处,道路阻滞,虽欲不弃,其奈势与时违,难以萃集归谱,以此犹怀余憾,尚俟后之贤肖者补辑焉。
  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之季秋月下浣
  十七世嗣孙美旌荫封氏沐手谨撰
  译文一一新修由楚入蜀族谱叙
  统率一代接一代而又贤愚不同的子孙,想建立法度来规范他们,本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当现在这种混乱不停的局势,还能够把心思放在谱系上,这样的人就非常难找了。或许有,也不过是说说而已,终究不能够自始至终尽心竭力地去做这件事。像我张家的族谱,更是难办难说。自从祖先在湖南聚居地编修之后,到现在两百多年了,湖南、四川两地相隔很远,音信不通。幸好在春荣、春华二位远祖来川之后几十年,得到湖南的同族人送来族谱一部,共计六大册,才得知自己家族的渊源。它的著述详尽明白,它所载祖辈的起源和流派清清楚楚,我们在川的祖辈多次想模仿它编修新谱,未能如愿。待到咸丰、同治年间,才有我自盛公、自明公两房后裔传薪公以及从堂伯叔等,想到祖宗遗泽的深厚与子孙分散的众多,於是打了一个十五股的会,筹积了铜钱百多贯,放贷生息,用来轮流主办,祭祀祖先,来尽到乌鸦反哺对那样的诚心,来联络同宗间的亲情。过了几十年,各房子孙日渐增多,祀祖的基金也越来越宽裕,才能够置办用於祭祀的产业。接下来在宣统辛亥年又在大沟院内建立祠堂,虽然算是草创,也是很幸运的了。接着又有两三个热心谱系的人出来,认为祖先的神灵虽然得到了供奉,但是后代的支派却很纷繁,油然产生了修撰族谱的念头,把修撰族谱作为自己的任务。无奈人心不齐,刚刚开了个头,却没有做成功。现在,社会上的你争我夺没有个完,土匪的侵扰也没有个尽,如果不赶紧联嫁同宗的亲情,将会免不掉落个数典忘祖的遗憾。况且,早先人们在清平世界还知道以修谱为重,现在正当天下大乱的时候,怎么可以不把编修族谱放在重要的位置呢?这也是我没有想过的。我美旌呀,早年就辍了学,认识浅薄,没有来得及过问一下这件事,待到壬戍年的春天,我得以与族人一道在祠堂商议,大家认为编修族谱,本来应该抓紧,不过做起来也很不容易,如果不抓住要领,统筹得当,是不能够把事情做好的,以前的教训不远,要切实努力。於是才选出具体经办的人员进行撰修,经过两年的努力才把族谱修成,我也追随大家为这事尽了力,还希望以后要指责我的人谅解我的一片诚心啊!这部族谱的格式仍然沿袭老谱旧有的凡例,以五代人为一谱系图。只是从我们的七代先祖以上,因为老谱记载得十分详尽,这本就以从简了。将以下各支考妣的发源以及他们出生和去世的年、月、日,埋葬的地方,与那些足以作为后代子孙榜样的、开创田业给子孙造福的光荣事迹,进行了详尽的记载。然而,还不敢说做到尽善尽美,还有各散居较远地方的支系,年代久远,消息不通,很难收录整理;加以兵匪混杂,交通受阻,即使想做到不遗漏,无奈形势不从人愿,难於收录完全,因此还感到遗憾,这还要等待以后能干的人来补做这项工作。
  中华民国12年(癸亥年)9月下旬
  17世孙美旌(字荫封)谨撰
  第八节 附自才公房族谱序
  (按:这篇序的作者美银公,是自才公房的后裔。自才公入川落业永川之后,又移居江津,传自美银公,在江津商界知名,民国十二年的续修族谱,美银公是积极的参加者。)
  吾族自楚南长沙府安化县长安乡常安里小地名为田家坝、左家车迁来,奕世载德,代有传人。及我鼻祖春荣公,长子自盛、次自奇、三自才,暨春华公,先后於清康熙甲申年正月三十入蜀,住居永川县乐善乡四甲地名石松里、石庙子、界牌、獐子沟之大屋基。自才公,即银二世祖也,以何时移津,代远年湮,旧谱遗失,莫可稽考。虽抄有底本,而守缺抱残,鲁鱼亥豕之弊,在所不免,见者贅焉。银生也晚,幼遭悯凶,慈父合恒公见背。时也,先人余业,为英仁公坟莹缠讼,荡然无存。虽上有伯父,然合伦大伯早逝,二伯合堂析居后迭遭回禄,纵有三子,及今年逾五十,承继无人,则前途可想。至三伯合科,亦乏嗣,临终命银兼桃。四伯合瀛,亦早殁无后,呜呼!吾祖子孙,不为不盛,今若此,则如银之孤苦无依者,夫复何望?每念生父在时,常以祖父受尽辛苦,为之后者,应如何勉励,然后无愧於为人。奈彼苍不吊,赍志以终!银时方十岁,虽读书一载,而少不知事,至服关后,家业又复凋零。母氏程,抱宋时范母吴国太夫人之痛,万不得已,再适古姓。银遂无依,加以体素赢弱,因思天下轻便事莫读书若,始往古姓求助,幸赖其援,得从雍肃卿先生游。甫二年而清政改,承雍师命入商场,旋学钱庄生意於香林罗师,得帮办捐输铁路各公局,以此为当路所推,交游日广。辛亥岁,民军起,清帝逊位,吾川官运亦为推倒,乃同白沙刘集生联贸盐业。比及三年,又归公司专岸,当是时,夥友多亏吞巨款,惟银也,丝毫交清,以此见信於人。故近年来於商务略有起色者,皆临财不苟所致。今虽幸免饥寒,而继起无人,敢云启后?翔年幼失学,追维先绪,怡数典忘祖之识久矣。每遇同人,问及家世,良愁厥心。嗣闻刘君星斋云,永川寒坡场张姓,与银同字派者颇众。闻之,即携残谱往对,始知我春荣祖派下自盛公、春华祖派下的自明公,原住在彼,设立有祠,春秋鼎盛。愧我自才公之后,宓然无闻。鸣呼!何幸不幸之悬殊也?查永祠老谱,尚有自奇、自聪、自慧、自才四公之后,迁往江津稿子坝等处云云。所称自才公之后,即银等是也。外有三公之后,其散居江津张家庄、稿子坝、龙井沟,以及合江之白鹿坪等,则又云散风流,杳无依据。鸣呼!银承永祠老幼之托,而所能知者止此,不惟无以对先灵,且无以对永祠老幼也。知我罪我,概不敢辞,后之来者,尚其谅之。至始祖母易太孺人金身,现供银家,归即承命启视,内果有腹,叙载详明,谨照碌呈览,应否付梓以垂久远,统候尊裁。既而思之,吾族失却本宗,皆子孙少读书之过,然则自今以往,凡我同人,尚其迪前光而昭嗣服哉!银虽不敏,有厚望焉。
  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季秋月中浣
  十七世孙美银翰承谨撰
  译文一一
  附自才公房族谱序
  我们家族从湖南长沙府安化县长安乡常安里小地名为田家坝,左家车的地方迁来,祖宗的功德,一代传一代,每一代都有出色的人物。到了我们的鼻祖春荣公带领他的长子自盛、次子自奇、三子自才以及春华公,先后在清朝康熙甲申年正月三十入四川,居住在永川县乐善乡四甲,地名石松里、石庙子、界牌、獐子沟的大屋基。自才公,即我的二世祖,他在什么时候迁居到江津,由於年深月久、旧的家谱已经遗失,无从考查了。虽然抄了一个底本,未免有所残缺及正误难辨的毛病,使人看了糊涂。我生长的时代已很晩了,幼年时就遭逢不幸,父亲合恒公去世了。当时,祖先留下的遗产,由於英仁公坟莹问题的诉讼纠缠而全部耗光。虽然还有伯父,但大伯合伦去世早,二伯合堂分家后多次遭遇火灾,纵然有三儿子,到现在已年过五旬,承继无人,其前途可想而知。至於三伯合科,也缺子嗣,临终时叫我一身承两房。四伯合瀛,也去世早,无后代。啊! 我先祖的子孙,不能说不多,现今竟然这样凋零!像我这样孤苦无依,还有什么希望?每每想起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用祖父受尽辛苦,做后代的人应如何刻苦发奋的话来教育我。奈何老天不保佑,父亲抱憾去世了!我当时才十岁,虽然读了一年的书,但年幼不懂事,等到把父亲的丧事办完,家业又更加凋零了。母亲程氏,与宋朝范母吴国太夫人一样的处於困境,万不得已,改嫁到了古家。我於是无依无靠了,加上身体向来就瘦弱,就想到天下轻便的事,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读书,才到古家恳求经济上的援助,幸好靠古家的援助,能够投到雍肃卿先生门下读书。才过了两年,清政府改革科举制度了,我接受了雍老师的意见入了商场经商,在罗香林老师手下学钱庄生意,有机会在各铁路捐输公局帮办事务,因此被当局所重视,结交认识的朋友一天天地多起来。辛亥年,革命军兴起,清朝皇帝退位,我们四川的官办运输事业(计划修铁路)也被推倒了,我於是与白沙的刘集生合伙做食盐生意。又过了三年,食盐生意归公司专营了,当这个时间,伙计们多有亏吞巨款,只有我是丝毫都交清,因此被别人信任。所以近年来我在生意上略有起色,都是因为能做到临财不苟。现今虽然侥幸做到免受饥寒,但在事业上还缺乏继起的人,哪里说做到了开创基业呢?况且幼年时就失学,追思祖先的根基,遭到数典忘祖的耻笑已很久了。每次遇到一起作事的人问到我的家世,我的心就十分感伤,后不久听到刘星斋先生说,永川寒坡场姓张的人,与我同字派的很多。听到这个消息,我就带着我家保存的旧谱去核对,才知道我们春荣祖派下的自盛公、春华祖派下的自明公原本住在那里,设有祠堂,春秋祭祀,十分隆重兴旺。感到惭愧的是我自才公一支的后代,还没有人知道。啊!为什么有的幸运,有的不幸,差别这样大呀?查阅永川方面的老谱,还有自奇、自聪、自慧、自才四公的后代,迁往江津稿子坝等处的记载,所说的自才公的后代,就是指的我们这些人。其他三位的后代,散布在江津张家庄、稿子坝、龙井沟以及合江的白鹿坪等处,但他又像风一样的飘走,像云一样的散开,现在已找不着了。啊呀!我肩负永川同族老老少少的嘱托进行收辑查访,但所能了解的也只有这么点情况,这不仅对不起祖先的在天之灵,而且也对不起永川同族的老老小小。人们是理解我,还是谴责我,都一概不敢推辞,只留希望后来的人,充分地谅解我。至於来川的始祖易太孺人的塑像现在还我家里供奉着,回家后我就遵照永川族人的意思打开来看,里面果然有内容,记载详细而明白,我照着抄录下来,请大家参阅,是不是应该付印,让它流传久远,一律听从大家的意见。过后,我深深思考这件事:我们家族失掉与本宗的联系,都是因为子孙后代读书少的过错。既然如此,那么凡是我们同族的人,都应该发扬前辈的荣光,继承先人的事业啊!我虽然愚笨,但是,在这方面却寄托有很大的希望啊!
  中华民国12年(癸亥年)9月中旬
  17世孙美银(字翰承)谨撰
  第九节 续修族谱序
  续修族谱叙
  (按:这篇叙除了说明续修族谱的意义和必要外,记了对世系情况的收集整理耗时十多年,而身与其事的玟珂公、瓛珂公功不可没。)
  国有史,家有乘,均所以纪朝代之兴废,世系之存亡。考古证今,此数千年来万不可疏忽者也。惟吾族自易氏祖偕自盛、自明、自才三公,由楚入蜀,自才公一支迁居江津稿子坝,自盛、自明两公,插居永川石松里、界牌、大屋基等处,迄今二百余年。贤孙孝子,代不乏人,谱牒竟未重修,致先人之生没年月终不可考,宗支不能清理者,曷胜悼叹?兹幸堂叔玫珂,目观时难,隐抱斯衷,非将此谱造成,枉自世间为人子。与令弟珈珂叔,不惮劳苦,搜罗各族各宗,逡经单簿,将各支分晰,详录於册。清其本源,得其原委,经营十余年,后得磴琦堂叔等将清明会原业转移,新购大沟田业,以为祠堂祀典,成全其后,兢兢焉以敬宗收族,昭兹来许。俾吾族即遭兵匪交加,流离转徙,纷纷四散,万难使宗支分派,骨肉视同路人也。即身生子,子生孙,云初相传,尊卑有别,祖宗永世莫忘也。以上均吾叔之有功於吾族,可胜道哉?兹民国十二年秋,谱将脱稿,适里国自富顺烟酒公卖局局长交卸还家,取谱而读之,惟江津一支缺如,伏冀后世子孙承坟珂叔未完全之志,再从而修明之。爰笔以叙,以待后之来者焉可。
  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岁季秋月中浣
  十九世孙里国仿南拜叙
  译文一一续修族谱叙
  国家有国史,是用来记载朝代的兴废的;家族有家谱是用来记载家世的源流的。考察古代的事例,佐证当今的实情,可以看到,这是几千年来万万不可疏漏与忽视的事。我们家族,自从易氏老太孺人带着自盛、自奇、自才三位远祖从湖南进入四川,自才公一支迁居江津稿子坝,自盛、自奇两公插居永川石松里、界牌、大屋基等处,到现在已有两百余年。在这两百多年间,孝子贤孙,每一代都不缺乏这种人,但族谱竟然没有重新编修,以致於祖先们的生卒年月,无可考查、族人的各支各派不能清理,这种情况的存在,怎么叹息得了啊?现在幸有堂叔坟珂,眼见时局艰危,怀着满腔热忱,认为不把这部族谱编修成功,就枉自在世上作人。他同他的弟弟我的堂叔獄珂一起,不怕劳苦,收罗各派各支,分辨大宗与小宗,把各支脉分析清楚,详细地记录入册。搞清楚了我们家族的起源,弄明白了其发展蕃衍的过程,忙碌了十多年,后来得到磴珂堂叔等人将清明会原有的产业转移,新购买了大沟的田产,用作祠堂的祭祀典礼,把事情做得更加圆满。他们兢兢业业地尊敬祖宗,收拢族人,彰明这些干将来,使我们家族即使在兵匪交加、流离转徙、纷纷四散的情况下,也不致於把自家各支派的骨肉亲人当作路人看待。即使是自身生了儿子,儿子又生孙子以至八代九代,谁的辈份高,谁的辈份低,都会清清楚楚,永世都不致忘记。以上是我堂叔对我们家族的贡献,可说不完呀。在这民国十二年的秋天,族谱将完稿的时候,恰逢我从富顺县烟酒公卖局局长的职位上卸任回家,读了谱的初稿,只看到迁居江津的那支族人还没完全记上,还希望后世的子孙继承玫珂叔未完成的事,再从头编修完善。提起笔来作了这篇叙,等待以后的人来进一步地完善吧。
  中华民国12年(癸亥年)9月中旬
  19世孙里国(字仿南)拜叙重修族谱序
  (按:这篇序除阐有修谱的重要性之外,还叙述了美应公夫人居孀苦节,振兴家业的事迹。)
  重修族谱序
  族之有谱,犹县之有志,国之有史,所以别宗支,纪事略,承先志,示来兹,俾家乘之有载,文献之足徵也。吾族自清初由楚入蜀,历今二百余年,沧桑变换,朝代迭更,经明行修之士,代不乏人,独於修谱一事,鲜有出而提倡,有识者想焉伤之。民国肇造,於兹十有二稔,频年兵匪交乘,祸无宁日,流离转徙,十室九空,壮者散而之四方者,不可胜计。时吾堂叔祖佩之公,视此时局纠纷,恐骨肉视同陌路,将来代远年湮,支分派别,不凡数典而忘祖耶?乃毅然有重修族谱之意。癸亥秋,将脱稿,适步瀛任来苏乡高校教习归家,佩之公嘱步瀛而言曰:「吾族科名,自南轩公后,继起者罕有其人。自易氏祖率自盛、自明、自才三公入川,插居永邑石松里与界牌、大屋基等处,迄今子孙几十代。自才迁居江津稿子坝,自明自盛两祖世居永川,即以大屋基为发祥地,吾辈皆属长房后裔,丁口较为繁盛。汝曾祖美应公少年弃世,曾祖母熊氏矢志孀居,以美权祖长子珂平过继,抚养勤幼,持家井井,异常俭约。今则寿逾八秩,康健如常,五世同堂,人文蔚起。汝父业精歧黄,活人无算,汝叔里湘里国皆以中校毕业生出任军官、局长,家肯饶裕,先后新购田产在二千亩以上,富贵寿考萃於一门。汝今又由中校毕业,担任教员,为诸季弟倡,门第方兴未艾,承先人志以光大门闾者,恒为汝叔侄弟兄是赖,要当乘时自勉,毋负族党之奢望。」步瀛唯而对曰:「不敢忘。」不禁因之有感矣。夫家与国之兴衰成败,恒视內助之得人与否为转移,旷代兴忘,史册班班可考。吾家服畴食德,五世同居,固由祖德之庇荫,向使无曾祖母熊氏之苦节勤劳,振兴家业,未必遽有今日。惟恨末世乱离,族间迁徙无常,不能聚处乡里,以赡养家族之贫乏,使得各安其业。值此世乱纷纷,相率逃避,数年之后,又不卜兴衰成败几许也。於是佩之叔祖修谱之念愈切,付梓之日,步瀛谨平日所闻於佩之祖者,走笔记之,以志不忘。至於著作无文,贵在事实,不暇计其工拙也。深冀后世子孙,继承佩之祖未竟之志,重而再修族谱,以笃一本九族之谊,是则步瀛之厚望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季秋月中浣
  二十世嗣孙步瀛云帆谨志
  译文一一
  重修族谱序
  一个家族有族谱,就像一个县有县志,一个国家有国史的道理一样,是要用它来分辨宗族中的各个支派,记载有关的事情,继承祖先的遗志。展示将来的发展,使家族的谱牒有所记载,有文献足凭考查。我们家族从清代初年从湖南来四川,到现在已两百多年了,沧海变桑田,清朝变民国,这期间,学问高品行好的子孙,每一代都有,唯独对於编修族谱的事,少有出面提倡的,有见识的人对於这种情况很是忧虑。民国以来,到现在已十二年了,连年兵灾匪祸,没有安宁的日子,百姓到处流离,十家中有九家都空了,四方流散的年轻人数都数不清。这时,我的堂叔祖佩之公,眼见这种纷乱的时局,恐怕我们的同宗骨肉,都如同陌路之人,同时,年深月久,各分支派脉,可能要到数典忘祖的地步,才毅然产生重修家谱意向,癸亥年的秋天,族谱初稿将成,恰逢我任来苏乡高级小学教习回家,佩之公告诉我说:“我们家族读书上进的人,自从南轩公以后,继起的人就很少了。自从易氏太祖孺人带领自盛、自明、自才三公入川,插户在永川的石松里与界牌、大屋基等处,到现在已有十代人了。自才公迁居江津稿子坝,自盛、自明两祖世居永川,就以大屋基为发祥地,我们是长房的后裔,人丁较为繁盛。你的曾祖美应公,青年时就去世了,曾祖母熊氏,立志居孀,把美权祖的长子珂平过继过来,持家井井,节俭勤劳,现今寿过八旬,身体健康,五世同堂,人丁兴旺。你的父亲擅长医术,救活了许多垂危的病人,你的叔父里国、里湘,皆由中学毕业生出任军官、局长,家财丰裕,先后新购田产在二千亩以上,富贵与长寿集中到了一家。现在你又从中学毕业,担任教员,作为各个兄弟的榜样。你们的门户正在兴旺发达,继承祖先的遗志,光大门楣的就靠你们叔侄兄弟了,要趁这大好时机奋发努力,不要辜负了我们同族人的厚望。”我回答说:“不敢忘记叔祖的教诲。”我不禁因此很有感慨。家与国的兴衰成败,总是要以内助是否有人才为转移,各个朝代的兴起和衰亡,其事迹在史书上一桩桩、一件件都有根有据。我们家积善修德,五世同堂,固然是由於祖宗的保佑,但如果没有曾祖母熊氏的苦节勤劳,以振兴家业,未必就会有今天。只是可恨社会动荡混乱,族人迁移他处,没有固定的地方,不能聚居一起,可以有机会赡养族中的穷苦长辈,使他们能安居乐业。当现在这种社会动乱、人民逃难的世道,几年以后,又不知有多少家破人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佩之叔祖修撰族谱的念头更加迫切了,在族谱付印的时候,我谨将平时从佩之叔祖那里听到的,用笔记下来,记着它永远不忘怀。至於文笔上没有文彩也不怕丢丑,只要事实不差,就不必计较文笔的好坏了。深深地希望后世的子孙,继承佩之祖没有完全实现的理想,重新再修族谱,来敦笃“一本九族”的情义,这就是我的深深的希望呀!
  中华民国12年(癸亥年)9月中旬
  20世孙步瀛(字云帆)谨志
  谨将先年创积祀金会口人名录列下
  十四世孙 裔纲、裔纬
  十五世孙 传薪、传道、传燧、传钦、传立
  十六世孙 合朋、合国、合兆、合裕、合廉、合亮、合圣、合有、合彩
  兹将前后倡修编辑族谱名目胪列於后
  十六世孙 合智慧廷甫
  十七世孙 美中六黄甫、美琼玉堂甫、美盛大顺甫、美岁二顺甫、美江三顺甫、美芹泮溪甫、美太阳春甫、美意子诚甫、美旌荫封甫、美银翰丞甫、美银银山甫
  十八世 孙玫珂佩之甫、獄珂显堂甫、證珂耀堂甫、璇珂文光甫、璨珂碧光甫、华珂宝堂甫、珂平成之甫、珂金品三甫、珂镒万兴甫、珂兴沛然甫、珂琢玉屏甫、珂春锦芳甫、珂鸣鹿苹甫、珂材全三甫、斗珂极北甫
  十九世孙 里润仿侨甫、里国仿南甫、里藻凤高甫、里桂丹秋甫、里骏行三甫、里名显之甫、
  补叙
  (按:这段补叙讲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教训:修谱要全族齐心、出以公心、持之以恒。)
  家谱之修,不患无人,特患无恒,尤更患邀功执见、始谋终废之人。族有此辈,为害非轻,今我族织修谱牒,尤为几希之一幸。予也不敏,自愧无能,惟值本年秋间,为兵匪压境,始得壹志,偕族侄玫珂,将前数数创修未成之谱系重而修明。适族侄璨珂游渝返归,复将各序参正。予躬为编、录、校、订,越两月而成,且不惧丛兵薮匪,而沪而渝,负行刊印,克底於成。斯职也,以云文藻,则达甚;以言事贵有恒,则我敢承也。然犹有无知浅俗,狐疑默议修谱印谱之行,为不测之心?几乎阻幸。予特厉言:「泰山可易,此志难移!」始得息议。兹特切戒后之继志斯谱者:勿尚浮文,始谋终寝,勿贪功持论,为吾族之后幸,俾世世生生有所遵循也。
  兹将祀业租佃暨春秋祭典小叙附录於次:
  一、大沟祀业一份,约谷染拾挑,瓦房半院,佃稳壹百伍拾千,年租拾五石正。其契据当族交珂平手执。
  一、我族蒸尝,系出我自明盛二公两房后裔创积,历年既久,弊实时滋。每值春秋办祭,辄予握款徇私,以致祀金散溢,几乎失序。今特定议,推举房长各一人,专任合族之事。凡有关於宗祠之修理,及选举值年之审定,与夫办祭取佃,并合族争产抱嗣、乱伦悖理之一切争执,房长得执行处置。其有自才公房新加入会,亦应举房长一人,同为经理族事,并无歧异。
  一、每年值首,只有奔趋办祭,毋得擅行收款、私相加稳、换佃渔私。容或有应办之举,亦须禀承各房长之允许,始得实施。
  一、祀业、祀金,原为祭祖之资,永远不贰,我族人不得佃种拖借,希图渔利,致碍馨芬。或佃或借,统限以外姓为定论。
  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孟冬月上浣
  十七世嗣孙美旌荫封谨识於渝江旅邸译文一一
  补叙
  编修族谱,不怕没有人干,最怕没有恒心,尤其怕那种出风头、持偏见、有始无终的人。族中有这种人,为害不浅,我们这次续修族谱的成功,可以说是极其少见的一次侥幸。我不聪明,自愧没有能力,只是今年秋天,因为兵匪之祸已迫在眼前,能得以下决心与族侄玫珂一道,把以前多次编修未成的族谱编修清楚。又逢族侄璨珂,自重庆回家,又一起把各类型的序文订正。我诚心诚意地编撰、抄录、校订,经两个月才成功,而且不害怕到处是兵,遍地是匪,时而上海,时而重庆,背着原稿,找地方刊印,到底算大功告成了,这项工作呀,要论文辞的华丽,就远远够不上标准,要说做事贵在有恒心,那么,我可敢於自认。然而,还是有那种没有知识、见识浅陋的人,疑神疑鬼,在私下里说长道短,认为编修和刊印族谱的行为怀有见不得人的私心,几乎阻止了这项工作的进行。我为此坚决地申言:"泰山可以搬动,编修族谱的决心难於动摇。"才得以平息了各种异议。在这里,我特别要告诫以后有心续编族谱的人,不要追求虚文,不要有始无终,不要固执已见出风头,能做到这些才是我们家族以后的幸事。同时,也使世世代代都有良好的规范值得遵照啊!
  现在,还把祭祀田产租佃的原则及春秋祭祖的规矩的小叙附录在下面:
  △大沟祭田一份,约谷70挑,瓦房半院,佃定押金铜钱一百五十贯,年租下五石。其约据当着族人交给珂平掌管。
  △我们家族供祭祀的基金,是我自盛、自明二公的后裔所创积的,时间久远了弊病与漏洞就随着产生。每当春秋二季办理祭典时,就有人把祭款挪作私用,以致於祭款散失,几乎乱了套。现特商议决定,各房推举房长一人,专管全族的有关事务。凡是有关祠堂的修理及选举值年的审定,与办理祭礼、租佃祭田,还有族中争夺产业、抱养子嗣、乱伦悖理等一切争执,房长应执行处理。自才公一房,新加入清明会,也应该选举房长一人,按照同一规矩管理族中的事情,没有差别。
  △每年的值年会首,只有奔走办事的义务,没有擅自收款加押,换舞牟取私利的权利。即使有必须办的事,也必须禀明各房长,得到同意后才能实行。
  △祭田和祭礼基金,原本是祭祖的用费,是永久不变的,我族人不能佃种与挪借,希图从中牟取私利;或佃或借,一律以外姓为准。
  中华民国12年癸亥10月上旬
  17世孙美旌(字荫封)谨识於渝江旅舍
  第十节 附前重修族谱序
  附前重修族谱序
  (按这篇序是清代乾隆十二年我聚居湖南长沙安化县的先祖们重修族谱时,恳请安化的县令沈华撰写的。一县之长,欣然命笔为我族修谱作序,可见当时当地我族的兴旺和声望。)
  宋南渡,张魏公者,主眷优渥,寄以方面,论者比之长城。虽功业不就,而爱君爱国之志昭若日星。.其子南轩先生,绍洙泗①之渊源,为晦庵②老友,志曰:「无所为而为者君子,有所为而为者小人」。二语办义利於微茫,粹然大贤之语。诗云:「高山仰止」,予於魏公父子家读史时有焉。乾隆十二年,承乏长沙之安令,道经宁邑,始得瞻拜二公之祠墓,意其后嗣必有杰出者。又以属在邻治,不得一接见为歉。莅任以来,张氏子进谒者多,予亦未暇悉究。越丁邓秋,有张子英辂、汉旋、张略、英烈、英珂、英清、裔翼、英佐、传书等,群入谒。寒温毕,出其先世源流一帙,谓系出阖族重修家乘,乞予一言。予颔之,退而披阅,睹二公之遗像,令我起敬慕之诚焉,读二公之敕诏,令我动忠义之思焉。他如「神道」「行略」,悉出紫阳亲笔,可以补纲目③之所不及焉。夫祖功宗德,贵继述有人。今安之张氏,赋税甲楚南,繁衍数千户,散居九乡,罗延各数十里。其壤沃若,产植殊多种类;其俗淳庞丰俭,适合时宜。而急公好义,倍於他族,读书明道之儒,欲引而近之。以表风俗、维吏治而守正不阿者,犹偃室我也。每童试,拔其族之子弟冠军者,不啻再四。噫嘻!瓜腿真绵绵矣!百室颂盈宁矣! 抱伟器储王国之桢矣!此岂官斯土者之验欤,抑由二公积累有以致之也?家乘之举,张二公可谓有后。又况以星罗棋布之众,合而一之,深得萃涣之义,是雍睦之风,於张氏又见一班矣。予虽日凛官箴,方将以移风易俗为己责,安得谓囊底之知,半消耗於案牍而不一表扬也乎?张氏勉乎哉!人之称裕孙谋者曰「贻燕翼」,绩祖功者曰「绍箕裘」,行见功业理学继魏公父子而兴起者,由邑志、耙志而直登诸史馆矣,奚家乘之足云?
  时
  皇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岁仲秋月中浣 吉旦
  文林郎署长沙府安化县正堂加一级纪录三次沈华沐手撰本文注释
  ①洙泗:即洙水和泗水。古时这两条河在鲁国首都曲阜附近,即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洙泗之渊源”即指代孔子的学说。
  ②晦庵: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曾做官,任秘阁修撰。主张抗金,强调备战,受到投降派的排斥。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颖、颐)关於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学理体系,也称朱程理学。
  ③ 纲目:法网。
  译文一一附前重修族谱序
  宋朝南迁,有张魏公这个人,皇上对他恩宠优厚,把独当一面的军政大权交给他,当时的舆论把他比做国家的长城。后来虽然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但是他爱君爱国的心意,像太阳、星辰那样的光亮。他的儿子南轩先生,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宋代的大学者朱晦庵的老朋友,曾在文章中写道:“做同样的事,没有个人目的去做的是君子,抱着个人目的去做的是小人。”这两句话从极细微的地方辨清了“义”与“利”的区别,讲得非常精粹,简直是最有学问的人说的话。《诗经》上说:“德如高山人敬仰”,我读史书时,在魏公父子一家的事迹中得到了印证。乾隆十二年,我到长沙府安化县当县令,路过宁乡,才得以瞻仰、礼拜了两位先贤的祠堂与坟墓,想到他们的后代,必定有杰出的人才。但是因为宁乡这个地方是相邻的郡县所管辖,我不能接见一下两位先贤的后代感到遗憾。到任以后,姓张的后生未晋见的不少,但是我都没有闲心认真探究。到了丁卯年的秋天,有张家的后生英辂、汉旋、张略、英珂、英烈、英清、裔翼、英佐、传书等一群人来拜见我。礼节性的问候完了之后,拿出他们的先代源流一卷,说是魏公的后代,现在全族要重新编修族谱,要求我写一篇序。我当时就应承了下来,回到府内打开细看,看到二位先贤的遗像,敬慕的心油然而生,读了皇帝颁发给两位先贤的诏书,使我也增加了忠和义的思想。其他如《宣公神道碑》、《魏公行略》等文章,都是大学者朱熹的手笔,可以补充起到法制所不能起到的教化作用。祖宗的功德,重在记述有人。现今安化县的张氏家族,在湖南南部地区对政府贡献的赋税是最多的,其人丁繁衍了几千户之多,分散居住在九个乡、罗延各几十里。那些地方土地肥沃.经营的种植业种类繁多,那里的风俗厚道俭朴,适合时宜。同时,热心公务、见义勇为的人比其他家族的人多得多,一般读书明理的人,都想同他们亲近。在这个地区,把树立良好风尚、作好行政管理、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走歪门邪道作为自己的任务的人,当然是区区我啊!每次童生考试,我在他们家族的子弟中选拔出冠军的回数不止三、四次。像大瓜接着小瓜一样,绵绵不绝啊!百家都称颂富裕、安宁了啊!成了有用之大材以储备国家的栋梁了啊!这是我在此地做官所取得的政绩呢,还是魏公、宣公积累的阴功才达到的啊?编修族谱的行为,表明张氏二位先贤可以说有优秀的后代子孙了。又何况把星罗棋布、散布各地的族人,集合起来,像茂盛的草丛,像泱泱的大水,这又是厚道和睦的风尚,从张氏家族中,表现出来了。我虽然每天忙於公务,但正要把移风易俗作为自己的职责,怎么能把我书箱里的知识,大半消耗在办理公文上而不用来表彰好的风尚呢?张家的族人要努力啊,人们称赞善子替子孙打算的叫“贻燕翼”,即教育他们要安定和敬业,继承祖宗功德的“绍箕裘”,即继承祖上的事业。我将看到在功业、理学方面继承魏公父子而兴起的,将由县志、郡志一直到国史馆来记载,哪里是家谱能满足的呢?
  时
  前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年)八月中旬
  由文林郎调任长沙府安化县知县加过一级纪录三次的沈华敬撰附前马头族谱原叙
  (按:这是现存的我张氏家谱中为时最早的序文之一,称《马头族谱》,显然限於世居马头冲的一派。从现存的文字资料看,这是清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修谱所撰写的序文。)
  国之有史,家之有谱,一也。然其有同焉,有异焉。夫史本善善而恶恶,谱则尊尊而亲亲,此其所以异也。至若其同焉者,则均之:非贤者莫能修。尝观史之作也,於一代之纪纲政治之得失,人物之是非,凡其善可师而恶其足戒者,无不罗而致之胸,本忠臣义士植纲扶纪之心,而惨淡经营以出之,而后其书可成而可传。家谱亦然。源远乎先世之祖妣,其大者在发源流派,与其死生年月日,远近葬埋之所;其次则先世之善行遗泽,足以庇阴乎子孙者;其次则祖宗栉风沐雨,开创之田业遗产,足以安养乎后世者;其次则子孙之继承世系,必条达而不容混,与其长幼尊卑之序,必整齐而不可紊者:极仕人孝子之心,无不备考於中而慎以出之,而后其书亦可成而可传。予故谓均之非贤者莫能修也。然吾张氏之家谱,犹有难焉者。张之为氏也,出自清河。自唐宰相九龄之仲弟九皋,由殿中监封南康伯,居曲江而迁长安;传七世至璘公,唐僖宗时官国子监祭酒,从僖宗幸蜀,居成都;传五世至宋南渡魏国公浚,不主和议,誓不葬先人墓左,其子南轩公亦附葬焉,系宁乡龙塘之原。其蔓衍於湘、湧、安、新之间,文才蔚起,代不乏人。但世远则难稽,族众则难合,今其子孙子忠、连玉、秀菇、英珏等,不惮其艰,举而任之,不踰年而书成,付之枣梨。予过其家,得披览焉。见其后、先、举、并、森罗可考,而深慨其仕孝之心,真有合千古史代之心。虽然,古之作史者,如班孟坚 ①、范蔚宗②辈,至今啧啧人口;而今之士大夫家,不闻有诵其家谱於不衰者,抑独何哉?抑独何哉?吾愿张氏之后,读是谱者,无不相感於仁孝之思,毋忘先世之德泽,毋紊祠下之宗盟,以无负诸君子之意也而可哉!
  时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季夏月之吉
  邵邑③甲子科乡试举人黄道旭永升甫拜撰
  本文注释
  ① 班孟坚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② 范蔚宗范晔,南朝宋史学。
  ③ 邵邑邵州,今邵阳市,辖境在今湖南新汇以南。
  译文一一
  附前马头族谱原叙
  国有国史,家有族谱,是一个道理。但是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国史的根本作用是表彰善行,反对坏人坏事,家谱的根本作用是尊敬尊长、团结亲人,这就是它们不同的地方。至於它们相同的地方,则同样是:不是能干的人不能编修。我曾考察编修国史的情形:对於一个朝代法度政治的得和失,人物的对与错,凡是那些可以作为师表的好人好事以及足以警戒后人的坏人坏事,没有不收罗在心,本着忠臣义士扶植纲纪的思想,经过深思熟虑才写出来,然后,那史书才可以写成,才可以传到后世。家谱也是这样。对於时代久远的祖先,大的方面关於他们的发源和流派,与他们的生死年月日、与埋葬的地方;其次的方面,关於他们的善行和遗泽够得上能庇荫子孙的;再次的方面,关於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开创的田业遗产能够用来安养子孙的;还有的方面关於子子孙孙代代相承,清楚而不混淆,有序而不紊乱:等等桩桩,用尽仁人孝子的诚心,把这些全部考察清楚、掌握在胸,然后谨慎小心地写出来,这部家谱才可以编成,才可以传於后世。所以,我说这也与国史一样不是有才能的人是不能做的。然而,这张家的族谱更有难编的地方。张氏家族的开端,出自清河张挥公。自从做过唐朝宰相的九龄公的二弟九皋公,官做到殿中监,封爵位为南康伯,由曲江迁居长安;传七代到了璘公,唐僖宗时,官做到国子监祭酒,随着僖宗迁到四川成都,又传五代到南宋的魏国公张浚,他不主张与金人议和,没有做到收复中原坚决不在死后埋藏在祖先的墓地旁,他的儿子南轩公也随着埋葬在那里,就是宁乡龙塘的高地上。他们的子孙蔓衍在湘江、滂山、安化、新安一带地方,其中有学问有才华的,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但是年代久远了就难於考察,族人众多了就难以合拢,现今他们的子孙子忠、连玉、秀踞、英珏等人,不怕艰难劳苦,把编修族谱的事担当起来了,没超过一年的时间,就把书编成了,并且印了出来。我到他们家里作客,得以翻阅那本族谱。见它对谱系的排列,该先的先,该后的后,该提举的提举,该并列的并列,严密而清楚,所以被他们的仁孝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体会到,现代的人真有与千古史代之心相合的,虽是这样,但是,古时编修史书的,如班孟坚(名昭)、范蔚宗(名晔)诸人,他们的成就到现在还被人啧啧称赞,但是现在的官宦人家,没有听说有长久地记诵他们的家谱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原因呢?我希望张家的后代,读了这本族谱都应当被编谱的先辈的仁孝之心所感动,不要忘记先祖的品德之渊深,也不要弄不清本族的世系与规矩,因而才不辜负几位编修族谱的先生的一片初衷啊!
  时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六月吉日
  邵州甲子科乡试举人黄道旭(字永升)拜撰
  附前重修族谱述
  (按:这篇序文称“述”,不仅是出於作者的自谦,还因它的内容主要是叙述一件重要的事实,即魏公的遣像、皇帝给魏公的诏令、南轩公的手迹,以及《魏公行略》、《宣公神道碑》等珍贵文献资料的来历。这些资料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前清乾隆十二年到十四年那次大修族谱的重要原动力。)余家自有明鼎定,奉旨随编还籍,迄余祖绶公垂创柳林,屈指而数,历今数百余年,廿馀代矣,享贤亲乐利之休,沐祖功宗德之福,或仕籍陛廷或采芹泮藻。猗欤休哉!何其隆耶?忆余先祖大人君粹公、叔祖子受公、元公、堂祖三台公,公旦伯,於前戊辰,会集各支,俱修房谱。因宋元之交,兵燹残简,文献无徵,其间不无疑者之待参,缺者之待补,以遗先祖大人之遗憾。而先祖以是嘱望於家君、并族之贤能,远游川浙,近历湖湘,得其阙漏,以补遗憾。今家君泽远公,与伯叔宗文、镇远、永禄、云腾、智远、临远、玉远公、兆良伯等俱以杖朝髦年自谢,惟冀宗辈叔侄:摺笏、上公、云迁、瑞远、英才、廷尊,胞弟鹏搏等,远稽近访。支分南北,派衍楚荆,一线弗遗,诚所厚望。宗自愧樗标,殊难采访。幸宁邑之龙塘孝广讳启禹者,仕浙之金华永康令,与邻治阳溪宗祖年,相契言深,语以宗支,原属一派。始以魏公遣像、诏令,南轩手书:神道、行略,亲手交付。而禹卽旋解组归辑,逾载告竣,命介弟双松先生仝马头房叔,讳谟字禹陈者,持以浙之世系,来送各支的派。余先祖伯仲,及各大支前修,持以参阅,璧合珠联。余虽不敏,矢志修举,爰与伯仲叔侄,辑引遍传,至马头、钟底、五里牌、大范、崖底各大支,倡修厥谱。幸获各支仁孝心同,敦伦念切,一心一德,共襄厥美。肇於丁卯孟春,竣於已巳仲夏。夫然阙於南者得之北,略於楚者详之浙,世系井然不淆,昭穆截然弗紊,庶得以补余先祖之阙漏,慰先祖之遗憾耳。是为述。
  十三世孙英宗绍先氏谨撰译文一一
  附前重修族谱述
  我们家族自从明朝建立,奉皇帝的旨意随着大批返乡的人员回到原籍,到我的祖先绶公,在柳林创立基业,屈指数来,到现在已有数百年,二十多代了。我辈子孙,享受着先辈辛勤劳苦创造的财富,承受祖宗功德的福祗,有的在朝廷做官,有的考取了功名,进了学宫。啊呀,美满啊!多么的兴旺呀!回想我的先祖大人君粹公、叔祖子受公、元公、堂叔祖三台公以及公旦伯,在以前的戊辰年,集合宗支,一起编修房谱。因为宋元之交,兵火烧残了资料,无文献可以考查,那些房谱不能没有可疑的地方与缺漏的地方,使先祖大人不无遗憾。因而先祖寄希望於我的父亲及族中的有贤德而能干的人,远到四川、浙江,近到湖南三湘,找到原谱缺漏的地方把遗憾补起来。现今我的父亲泽远公与伯父叔父宗文、镇远、永禄、云腾、智远、临远、玉远诸公与兆良伯父等都以年纪太大推谢了责任,只希望我辈叔侄扌晋笏、上公、云迁、瑞远、英才、廷尊及胞弟鹏搏等人於远远近近的地方都去考查访问,对於南北的分支,荆地楚地的派脉,每一线都不要遗漏,这是长辈们的厚望。我自愧为无用之材,很难采访。幸好宁乡的龙塘,有一个同宗名启禹,他是个举人,在浙江省金华府永康县作县令,同其邻县汤溪的同守祖年有很深的交情,谈到宗族的事,才知道是原来是同属一个派脉的。祖年才把魏公的遣像、皇帝给魏公的诏令、南轩公的手迹以及《魏公行略》、《宣公神道碑?等交付给了启禹公。启禹公回到龙塘,解开行李,把这些材料进行整理,经过一年的努力,才告完成。接着叫他的大弟双松先生同马头冲房叔名谟字禹陈的,拿着从浙江得来的世系材料,送给此地的各大支各大房。我先祖父那一代的弟兄及各大支以前编修的房谱,拿去参考,完全吻合。我虽然愚笨,但有决心编修好族谱,於是同兄弟们与子侄辈,收集整理谱系资料,到处传播,到马头、钟底、五里牌、大范、崖底各大支提倡编修这部族谱,幸好获得各大支有共同的仁孝之心,都迫切地希望促进同族的情谊,大家同心同德,一起来赞助这件好事,从丁卯年的正月开始,到己巳年的五月告成。这次修谱,原来南方缺的内容,从北方得到了,过去在湖南记得很略的,又从浙江得到详细的记载,世代的传袭井然不乱,祖宗辈份的排列清清楚楚,终於可以说补足了我先祖编修时存在的缺漏,安慰了先祖的遗憾。这就是我所要讲的。
  十三世孙英宗(字绍先)谨撰
  附前柳林倡修族谱纪
  (按:这篇序文是清乾隆十二年到十四年那次大修族谱的序文之一,内容主要是记述该次修谱,倡修者是柳林支派族人,同修的是五里牌、钟底、马头冲头各大支。)
  吾张氏世派,已详著古今源流备考矣。前此总而一之,谁不知其祖之所自出?后此分而涣之,孰知其支之所由分?一因道里之远隔,一由往来之甚疏,致观面不相识,伦序不及知者,在在皆然。虽有前修家乘,而老成已谢,篇简断残。将来亲者等於貉路,良可惜已。余兄谟,先年同宁族庠讳启捷,送鼎入祠,有志复修未逮。幸柳林绍先、云迁、瑞远、廷尊、上公、楮笏、鹏搏、英才列侄等,欣然有仁孝之思,毅然有亲疏之辨,不惮焦劳,辑引遍传,冒暑冲寒,倡修谱牒。肇於丁卯孟春,竣於己巳仲夏。同修有五里牌、钟底、马头冲头各大支,而辑寓柳林。其中调持谱务,妥当明允,交接各支,殷勤三载,以视世之勤始怠终者,不亦大相径庭也哉?慨自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於元乱烹沸,避徙江西吉安,有明鼎定,奉旨随编还籍,同父万全公,拜谒魏公、宣公、孝公、纲公四公墓后,居址星罗,孙枝繁衍,即柳林一支,又复散居多处。其在庠舍、太学,恩选仕宦义勇,详载邑志。今各支群贤毕集,篡辑编修,不紊不淆,有原有委。其彝伦攸叙矣,忠孝著明矣。前此总一之祖,人固各知祖之所自出;后此分涣之支,人亦各知支之所由分。功在各支,首出柳林,谁曰不宜?吾祖远自九皋、南轩,近至万全,当亦欣幸有此孝子贤孙也耶!
  汉旋作高甫
  谟禹陈甫
  英汪三玉甫
  英辂陆亭甫
  益文昭甫裔翼如也甫
  裔明东友甫
  光绍英甫
  传书六楷甫
  同纪
  时
  乾隆十四年孟夏月上浣日
  族叔赞与三甫撰
  译文一一附前柳林倡修族谱记
  我张氏家族是如何世世代代传袭的,已详细地记载在《古今源流备考》里了。这以前的史实已经铁定了,谁都会知道他的祖先是从什么地方起源的;这以后的繁衍却分散得很厉害了,谁又会知道他那个分支又从哪儿开始的呢?原因之一是相距太远,原因之二是彼此间来往太少,以致见面不认识,辈份的高低也不了解,这种情况,处处都是。虽然有以前编修的家谱,但已经老旧了,有的甚至篇章缺损了,将来的人看了它,完全弄不清楚,非常可惜呀!我的胞兄谟,先年与宁乡族人启捷一道送宝贵材料入我宗祠,当时就有意思重修族谱,但没有成功。幸好柳林的绍先、云迁、瑞远、廷尊、上公、拷笏、鹏搏、英才等侄辈欣然有仁人孝子的思想,毅然有辨别亲疏的念头,不怕焦思劳苦,编辑整理,到处传播,不怕严寒酷暑,倡修谱牒。从丁卯年正月开始,到己巳年五月告成。一起修谱的有五里牌、钟底、马头冲头各大支,但是编辑本部设在柳林。在修撰工作中,谱务的主持和协调,妥当明确公正,总编与各支的交接,辛辛苦苦做了三年,比起那些做事有始无终的,难道不是截然不同吗?值得自豪的是:自从伯瑛、叔瑛、季瑛、昆瑛、玉瑛、仲瑛、金瑛七公在元朝末年的战乱中避居江西吉安、明朝建立,奉皇帝旨意随编还籍,同他们的父亲万全公一起拜谒魏公、宣公、孝公、纲公等四公的坟墓后,居住的地点星罗棋布,子孙繁衍,就是柳林一支又散居在很多地方。他们当中有许多考取了功名,有的进了州、县的学宫,有的进了京师的太学,那些蒙皇恩被选拔为文武官员的,州志、县志已有详细的记载。现今各分支的优秀人物全部集中在这里,编辑整理,不乱不混,有原有委;伦常有所排列了,忠孝已被彰明了。在此之前,大家共同的祖先,人们固然知道自己的先辈出自哪一位的派下;在此之后分散的支派,人们也知道自己那一支又是从哪一代哪位开始分开的。这次修谱,各支都是有功的,但要首推柳林,谁能说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的祖先,远自九皋、南轩,近至万全,想来必定因为有这样的孝子贤孙感到欣慰了吧!
  汉旋(字作高)、谟(字禹陈)、英汪(字三玉)、英辂(字陆亭)、益文(字昭)、裔翼(字如也)、裔明(字东友)、光(字绍英)、传书(字六楷)同纪
  时
  乾隆十四年四月上旬族叔赞(字与三)撰附前修谱叙
  (按:这篇叙是清康熙二十七年修谱的两篇序文之一。从叙 的内容可以看出,我聚居湖南安化、宁乡一带的先祖们大约在 整整的一个明朝中间,还没有修过谱,至少是从明朝中叶到明 末是如此。)
  皇古以还,氏族既剖,敦睦之道,非谱不能。蓋三代以上, 维持以宗法;三代以下,维持以谱法。使无谱则无以考先世所 自出,而长幼尊卑、远迩亲疏之序,亦紊而无序,其奚以明昭 穆而著彝伦之道哉?故自欧、苏创始以后,世家大族,莫不有 谱,庶几礼义以昭,恩意決洽,不致以一人之身,相视如路人 也。张氏之先,出自青阳以弓正主祀弧星,遂取「长弓」之义, 而以「张」为氏。历千百年,迄秦、汉、晋、唐,其以事功名 位显者,史帙昭然,固未易更,仆数已而世次毅蕃,尤未可纪 极。大约皆以汉留侯为祖,及至潭州一派,则自宋魏公浚以相 国督师,属其后人曰:「我生不能恢复中原,死当葬我於衡山 之麓」。冢嗣南轩先生,遵其治命,卜兆厝於潭之宁乡。而南 轩先生以理学显於当世,岳麓讲席,直等朱、程,后以吏部侍 郎致仕,庐於墓,与易尚书祓隐居滂上,昌明大道,殁谢魏公 墓右。其子孙遂家於潭,越元及明,皆世守隐德。族姓日繁, 而宗堂各立,其延诞谭、邵诸郡邑者,总出自南轩先生之后。 明弘治年间,各派俱己联属,而谱议未伸。至神宗时,合谋纂 修世系,又格於议而未果。启、祯之际,又订议之,而世系纷 纭,议亦遂寝。迨今上御极之二十有七年,诸嗣君鼎元、君彝、连玉、赞伯、君粹等,仅念於世泽之久远,谱帙散乱,宗法未清,於是乎复申前议。飞榭传流,咸以表扬先泽为己任。越一岁而谱帙告成,遂觉孝、弟、仁、义、礼、乐。诗、书之风,蔚尔勃兴焉。余幸与张氏为梓里之好,最喜名家大族,追溯其宗功,垂训於后代。况我南轩先生之苗裔,昌炽若此,岂第为先生幸也哉!南国流风,世世以之矣。
  时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岁春月珏旦
  岁进士郭洪起(字里渊)拜题
  译文——
  附前修谱叙
  盘古以来,人群中的氏族就演化出来了,敦促和睦的途径,没有家谱是不可的。因为在夏、商、周三代以上,是用宗法来维持的;三代以下,就要用谱法来维持了。如果没有家谱就无从考查先世的来历,同时,长幼尊卑、远近亲疏的次序,也会杂乱无章了,那么,怎样来判断辈分、尊崇伦常的规范呢?所以,自从欧阳修、苏洵创始谱法以后,世家大族,没有不修家谱的,这才使礼义得以倡导,族人为部的情谊得以融洽,不致於同族的每个人,相见如同路人。我张氏家族的祖先,是黄皇之子青阳的后裔,作弓正祭祀弧星,取“长弓”的意义,以“张” 为姓。经历千百年,到秦、汉、晋、唐,那些立下功劳而身居高位的,光耀史册,固然没有变,但福泽完了还要一代一代地蕃衍下去,不会有个极限。张姓的人大约都以汉朝的留侯(张良)为始祖,待到潭州(长沙)这一支派,就是宋朝的魏公张浚以相国的身份统领军队与金人打仗,他嘱咐后人说:“我活着不能恢复中原,死了应当把我埋在衡山的脚下。”魏公嗣子南轩先生,遵照这个遗嘱,根据占卜的指示把魏公葬在潭州的宁乡。南轩先生凭理学闻名於当时,在岳麓讲学,简直与朱熹、陈颐的名声相同了,最后,他在吏部侍郎的官职上退休,就在魏公墓旁筑舍居住,同尚书易祓隐居在滂山上,致力於宣传理学的主张,逝世之后葬在魏公墓侧边。他的子孙於是就在潭州定居下来,经过了一个元朝,到明代,世世代代都怀有高尚的品德。家族人丁越来越兴旺,支派繁多,各立了祠堂,那些繁衍在潭州、邵州等地的都是南轩公的后代。明朝弘治年间,各支派都已经联了宗,但是编修族谱的计划还未提出来。到了明神宗时,各支又一起谋划修谱的事,又因为意见未取得一致而搁浅。明朝天启与崇祯之际,又曾经讨论过这件事,又因为世系太繁多而把这事搁下了。待到当今的皇帝登基二十七年,各房的嗣子鼎元、君彝、连玉、赞伯、君粹等考虑到先世流传的久远、谱牒的散乱、宗法的不清,於是又提出过去曾作过的打算。飞快地向各支各派发出通知,要求大家都以彰明祖先的功德为己任。经过一年才把谱牒编成了,於是使人感觉到孝、弟、仁、义、礼、乐、诗、书的风气,蔚然在这里兴盛起来了。我有幸与张氏家族是乡邻,我最喜欢名家大族,追述他们祖先的功德,给后代的人以教育。何况南轩先生的后代,是如此的昌盛,难道仅仅是为先生感到高兴啊,南国的英俊,世世代代都是像这样的。
  时
  大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正月吉日
  岁进士郭洪起(字里渊)拜题
  附前龙塘启捷公跋
  (按:这篇跋,除了郑重地记述了作者亲自经手的把《魏公行略》等珍贵文献向各大支送交遍览的事实之外,还说了一件十分重要的历史珍闻,即康熙四十三年,一个姓赵的巡抚还来清查过魏公父子的墓田,春秋两次,还要派遣官吏来祭墓。这显然是康熙帝的命令,魏公的高风亮节使一个外族皇帝都如此钦佩。)
  吾邑西,滂山十都,龙塘之原,曰「官山」(详邑志),宋魏国公父子之墓在焉。公以不附和议,与秦桧不合,憾不能恢复中原,誓不葬先人墓左。因遗命以葬於此也,厥后南轩公亦祸之,此墓之所由来,而吾族之所始也。明季兵燹频仍,谱帙散逸。至康熙二十七年,会族人鼎元、君彝、连玉、赞伯、君粹、帝臣、襄臣等纂修家谱,亦以疮痍甫起,多阙焉未详,吾族每以此抱歉,而窃有待也。无如捷幼历诸艰,名场屡蹶,年愈知非,遂尔挂冠长隐,优游草野,得与子姓兄弟讲学讨论。康熙四十三年,奉中丞赵清查魏公父子墓田,春秋末丁,遣官致祭,我族贤裔,轮劝祀典。幸今圣天子龙飞之四年,仲兄启禹,特授浙之金华府、永康令,颇能自立,不辱家声。致邻治汤溪宗人讳祖年者,携渠家谱,及宋二帝亲书诰敕,与朱子所撰「魏公行状」来交一览,而原委了然,合之吾族家乘,若合符节。吾族自唐时衬相九龄公,仲弟九皋,字绍湖,封南康伯,由粤而曲江,涉长沙,七传而至祭酒璘公,於唐僖宗时,居蜀之成都绵竹。宋南渡,魏国公浚生子二,长讳栻,即南轩公;次讳杓。南轩公生二子,长曰焯,次曰炳,即浙祖。焯因庐墓而居宁之龙塘,越五世至万宝、万全。万宝为龙塘之祖,万全分居新安、益阳,此三支之所由分也。迨明正统十年,吾祖敏公,由一而任闽省、延平郡守,拟修家乘,又值遭时不偶,两举饮差,破贼殉难。寻蒙国恩,赐坊冠英。我瑁公克承先志, 大修族谱。二百年来,明末一乱,千百存一。嗟乎!魏公,令日五百有余岁矣。乃复寻源溯流,今诸异省,三支,鼎峙散而复合,此中殆有天焉。捷用是引为己任,冒暑冲寒,由安大范、马头、五里牌、柳林、钟底、崖底、三洲、栗山,溯源数本合为一本。其於前谱之阙焉不详者,一一较正,补之序之,庶几有原有委,如川之万派朝宗,脉络分明,往而不息,岂非宇宙间大团圆会哉?此则斯谱集大成子,姓兄弟所由以畅然者也。后之人,其惜而珍焉,引之勿替可也。
  时
  皇清雍正十年壬子岁仲秋月
  龙塘裔则、启捷沐手敬跋译文一一
  附前龙塘启捷公跋
  我县西部,滂山十都,龙塘的高地,叫做“官山”(详见县志的记载),宋朝魏国公父子的坟墓就在那里。魏公因为不赞成与金人议和,与秦桧不合,遗憾的是不能恢复中原,决心不葬在祖先的坟墓侧边。因为他的这个遗嘱,所以葬在那里,其后,南轩公也葬在那里,这就是那坟墓的来历,也是此地张氏家族的发端。明朝末年,兵火不断,谱牒散失。到了康熙二十七年,族人鼎元、君彝、连玉、赞伯、君粹、帝臣、襄臣等编修族谱,也因为社会动乱刚刚平定,编修家谱所需要的文字记载有许多缺漏和不详细的地方,我们族人常常因此感到遗憾,同时心里想的是等待时机的成熟。即如我吧,我幼年即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功名科考,屡次受挫,年过五十,只好放弃读书做官的想法,过隐居的生活,寄情於山水之间,得以与同宗的兄弟们讲学钻研。康熙四十三年,奉赵巡抚的命令,清查魏公父子的墓田,每年春秋当祭祀的日子,要派遣朝廷命官举行祭祀,我们张家那些争气的有脸面的后裔,轮流协助办理祭祀的典礼。当今皇帝登基后的第四年,我的二哥启禹被派去浙江金华府永康县当县令,官做得不错,没有玷污我们张家的名声,以致永康邻县汤溪有个叫祖年的同宗人,带着他的家谱及宋朝两代皇帝亲手书写的颁发给魏公父子的诏令,还有朱熹所撰写的《魏公行状》,交来一看,所记家族的发展经过,清清楚楚,与我们的族谱相核对,像符节一样的吻合。我们家族自从唐朝宰相九龄公的二弟九皋公(字绍湖)封南康伯由广东迁居曲江,又迁长沙;传了七代,到做过国子监祭酒的璘公,在唐僖宗时居住四川成都的绵竹。宋室南迁,魏国公浚,生子二人,长名栻,即南轩公,次子名叫杓。南轩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焯,次子叫炳(即浙江的先祖)。焯因为魏公、宣公的庐墓而定居宁乡的龙塘。再经过五代至万宝、万全,万宝是龙塘这支的祖先,万全分居新安、益阳,这就是三大支派分开的由来。到了明朝正统十年,我们支派的先祖敏公,由一榜而担任福建省延平府的郡守,正打算编修族谱,可是时机不对,两次被点作饮差。在平定贼寇中殉难了。继后蒙受国家的恩典,建立牌坊以表彰他的功绩。我族的瓊公继承祖先的遗志,大力编修族谱。近两百年来,由於明朝末年的战乱,人们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只存留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了。从魏公时算起,到今天已有五百多年了。现在又追根寻源,到不同的省份,使三大支派散而又合,此中大概是有天意吧。我因此把这件事当做自己的责任,冒着严寒和酷暑,把安化县中大范、马头、五里牌、柳林、钟底、崖底、三洲、栗山各支的谱几本合为一本。那些过去的谱中有的缺漏,不详尽的,一一作了订正,该补充的补充,该说明的说明,这才差不多做到了有起始的根据,有发展的经过,如河流的百川归海一样,同时,脉络清清楚楚,发展永不止息,这难道不是宇宙间的一次大团圆的汇集吗?这就是这本族谱集了大成,使子孙兄弟都十分欢畅的缘由啊!后来的人,应当珍惜这个成果啊,永远不要改变才对呀!
  时
  大清雍正十年(壬子年)八月
  龙塘裔孙启捷沐手敬跋
  第十一节 谱例小引十二则
  (按:应为谱例十二则加小引。值得注意的是谱例的第六条中有“今将我大德公子孙入川者,编列成帙,以示水源木本,分而仍合之义”的记载,可见清朝乾隆十二年那次修谱,我湖南的先祖们把入川的支派是列入了的。)
  谱内所载甚多,详且悉矣。其中编年纪事,直等春秋。疑略实详,笔法备焉;惩戒提训,家法全焉。不有谱例,恐后来之捡览者,充几盈极,不知是何属意,如衣之无领,纲之无纲,难以举手。谨将谱例十二则,列明於后,凡观谱者,先看此例,定尔了然心目。
  一、家乘,虽不敢竟摹史体,然编年纪事,率与史同。弔系之下,宗法备焉。欧公以五世为一弔,苏公以五世为一提。今故仿而行之,定以五世为一图。父下注子,至第二图仍自五世起,重注父名。是前五世之末,即后五世之始,取其联上属下,较然可稽。一、魏公自宋南渡以来,为合族一世之祖,而旧谱五世图则以十世魏公为始者,盖自宋迄元,历年既久,事多遗逸,分支既众,难於稽访。故万全公以上则从略,万全公以下则从详,亦远宗近守之义也。兹谱仍遵旧例。
  一、支谱内开载甚悉,今不能尽依。如某人几子存析,惟列其存者后,诸所无传者,即系空名,於乃父项下以「止」字别之。删烦便览也。
  一、夫妇配偶,宜大书某氏於本名之下,分注某乡某甲某官之女,以明乾坤敌体之义也。凡嫡、庶继,必一一载明,至若下堂之妇,则节烈有亏,出嫁之妻,其情义已绝,并不紊载,只书「再醮」。
  一、宗族中间有无息者,许立抚子为嗣。如长房乏嗣,必立二房之次子,以长子无出继之理也。二房不愿,方许立三房之次子。司马温公云:「为人后者为人子」。若以弟继兄,孙承祖,必令改正,无紊昭穆。至异姓乱宗,大不可也。凡立嗣者,下必直书某人之子为后,取生养并重之义。间有随母下堂,定须注明。无嗣可立者则书「止」。
  一、我族自魏公以下,支分派别,地之远近各殊,谱事难以合一,故随所居之地,各修支谱。然支派虽殊,本源则一,不有以联之,将各祖其祖,而不致念於祖之所自出,与祖之所自分也。今将我大德公子孙入川者,编列成帙以示水源木本,分而仍合之义。其在远迁者,远莫能至,故未录焉。
  一、我族内子孙嫡派,必溯源寻流,照图详纪,虽至贫至贱,以及僧道,不敢漏落。苟非嫡派,虽极富贵,不敢妄收,以紊宗支。
  一、坟莹先世云眠,乃子孙根本之地。有等不孝者,视为泛常,祭扫屡缺,任其蓬蒿,久则不识为何人之墓。间有自私自利者,图谋进葬,甚至侵犯祖墓而不顾。谱必於某祖某妣下,注葬某处、某山、某向,一以令子孙识其葬所,春秋祭扫无失,一以禁子侄不得侵犯。且有无知者,阴谋风水,冒认古冢为祖冢,先於谱内详注。兹谱止令照遵旧谱坟墓抄注,不许改图添设字迹,以启后来争端。至先代祖妣无后者,谱当载明墓所,不知者不必志载,非故意忽略也。
  一、谱内所载各支世系,俱出自各支亲书编入,查访至确,并无朦混,必不敢以一人私见,妄为损益。族众亦无得藉口拾遗,致滋紊乱可也。
  一、行派之设,所以统同辨异著代明伦也,虽子孙繁衍,居址涣散,必以此知某为尊、某为卑,以明叔侄公孙之分。倘有子孙好为奇特,欲增减於一字之间,不为后世无所稽考,而尊卑齿序难分。今仍依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岁之旧谱,原派挨行,勿庸更改。
  一、兹谱告成,共记若干本,分发编定字号,珞以印记,实书「几世孙某领讫一本存照」,以杜非正宗冒认之弊。如无图印,即属伪谱。
  一、谱系之叙述不轻,而书法之切当亦非易,远而兼采昔贤之遗绪,近而博参当代之硕儒。略远而缺疑,详近而纪实。纲举目张,而无片字之苟;旨明事核,而无一笔之虚。今既纂集成篇,各房领讫,珍而重之,分而藏之,俾吾宗后觉同志览此,而尊祖敬宗之念兴,因是而仁亲叙伦之恩笃。允矣,盛典,昭兹来许,申我宗盟,谅此至嘱。
  季瑛公十二世裔孙赞与三甫沐手撰
  译文——
  谱例小引十二则
  (按:应为谱例十二则,前面的文字为小引)
  小引
  这本家谱內所记载的内容很多,既详细,又完备,其中如何编年,如何记事,与《春秋》一样。该详的详,该略的略,应存疑的存疑,是实在的翔实,各种笔法也是完备的。家谱中还有惩戒教训的内容,从家法的角度看,也是全的。但没有谱例,就担心后来翻检阅览的人,面对这摆满几案、塞满书架的家谱,无所措手足,好像衣服没有领、鱼网没有纲绳,不知从何处着手。谨将谱例十二则,明明白白地开列在后面,凡是阅览家谱的,先看了这些条例,一定会一目了然的。
  谱例
  一、家谱,虽然不敢完全模仿史书的体例,但是编年记事,大率要与史书相同。在一弔一系的排列之下,宗族的系统关系就完备了。家谱撰写的创始人之一欧阳修把五代人作为一弔,苏老泉把五代人作为一提。现在所以仿照他们的办法以五代人作为一图。父一代之下注写子一代(如此类推),至第二图,仍然从上图的第五代起,重注上图第五代的名字。这就是前五代的末代就为后五代的开始一代,取其承上启下,有明显的关联便於查考。
  二、魏公自从宋朝都城南迁以来,成了全族一世的先祖。但是旧谱中的五世图却以十世魏公为始祖的缘故,是因为从宋代到元代,年代太久远,事情的记载多已遗漏散失。宗族的分支又多,难於考察访问。所以,对万全公以上的记载就从略,万全公以下的记载就从详,这就是“远宗近守”的道理,这部家谱仍然照旧例编写。
  三、各支谱内记载十分详细,如今可能完全依照。例如某人有几个儿子,只开列其中存有记录的,那些没有流传的,就写一个空名在他父亲的项下,用“止”字来加以区别。这是删去繁琐的以便於阅览的缘故。
  四、夫妇配偶,应当郑重地写明某氏在本名的后边,分别注明她是某乡某甲某官的女儿,来表明乾坤匹配的道理。是正妻、遮妾或继室,要一一载明,至於改嫁他姓而未守寡的,算不上节烈,离异再嫁的,其情义已经断绝,对这些不必详细记载,只写“再醮”两字。
  五、族人中有没得后人的,允许立过继的儿子为后嗣。设若长房没有后人,一定要立二房的第二个儿子为后嗣,这是因为长子没有出继的道理。二房不愿,才准许立三房的次子。司马温公说:“作别人继承人的就是别人的儿子。”如果是弟弟过继哥哥,孙子继承祖父,这种情况一定要改正,不要搞乱了辈份。至於外姓人来搞乱了宗法,是绝对不可以的。凡是立嗣子的,其名下一定要直截了当地写明立某人之子为后,取的是生与养同等重要的道理。偶或有随着他的母亲改嫁而去的,一定要加以注明,'没有后嗣可立的,就写上一个“止”字。
  六、我族自魏公以下,支派纷繁,居住地又远近不同,修造家谱的事难於统一,所以可以根据所居处的不同地域各自修造支谱。但是支派虽然不同,根源却只一个,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各支各派就将只知道本支本派的祖先,而不了解他们是从何分出的。现在把我族中迁入四川的大德公的子孙,编列成册,来表明水有源、树有根,分开之后仍然要合起来的道理。那些迁移得很远的,远到没有办法到达的,所以没有记录他们。
  七、我族内的子孙嫡派,一定要追溯源流照着世系图详细记载,即使是最贫穷、最下贱,以及和尚、道士,也不敢漏落。如果不是嫡派,即使是极为富贵,也不敢乱收,来搞乱了宗支。
  八、坟莹是祖先安息的场所,是子子孙孙的根本之地。有那种不孝子孙把它看得很平常,很久不去祭扫,任随那里长满蓬蒿,时间久远了甚至还不认识是什么人的坟墓。偶或还有自私自利的人,企图葬入祖先坟地,甚至侵犯祖先坟墓都不管。家谱一定要在某祖某妣的名下,注明葬某处某山某向,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子孙能辨认他的埋葬之地,在春秋两季不缺祭扫,另一方面也可以禁止子侄辈不能侵犯。还有一些无知的人,阴谋侵占风水,冒认不知名的古坟为祖坟,所以坟莹必须先在家谱内详细地注明。这册家谱只令遵照旧谱上关於坟莹的记载抄注,不允许改变图形,增添字样,来为以后的争端埋下祸根。至於有绝了后代的先世祖妣,家谱应当载明其坟莹的所在,不了解的不一定作记载,这也不是故意的疏忽。
  九、家谱内所记载的各支派的世系,都是从各支派亲自写来的材料编入的,查访得极为准确,没有蒙混的情况,一定不敢凭个人的私见,随便增加或减少。族人也不得借口补充遗漏,以导致产生混乱。
  十、设置“行派歌”的作用,是用它来统一相同之处,分辨不同之处,确定代数明了班辈的,即使是子孙繁衍,居住的地方分散,一定能凭统一的行派知道谁的辈份高,谁的辈份低,谁是叔,谁是侄,谁是公,谁是孙。设若有爱好特立独行的子孙,在行派歌中间增加或减少一个字,使后世冬无从考查,因而卑尊的次序难於区分了。现在仍然依照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的旧谱原有的派行,不需要变更。
  十一、这册家谱修成了,共计印了若干本,分发时编了号码,盖上了印章,还留了底册,实实在在地写着“几世孙某领去一本存照”,用来杜绝不是嫡派子孙冒认的弊端。如果没有图章就是伪谱。
  十二、记述谱系的工作任务不轻,并且,文字的考究和章法要做到准确恰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远处讲,是全面采纳了古代贤人经验,从近处说,是广泛参考了当代名家的成果。对於年代久远的就记得略,有疑问的就缺而不记,对於时代近的,就记得详,要是实实在在的内容才记。全编纲是纲,目是目,纲举而目张,没有一个字是马马虎虎写上的;修谱的宗旨明确,对事实考查确实,因而没有一笔是虚假的。现在已经编纂成册了,各房族众领去之后,要珍重它,保管好它,使我族后起的同仁,阅览了它,尊敬祖宗的思想就油然而生,因此,那种亲和家族,讲究伦理的感情更加深厚。这诚然是一个盛大的举动。把这盛举的重大意义昭示给未来的后裔,申明这是我张氏闾族应该遵守的准则,希望大家理解这是最重要的嘱托。
  季瑛公十二世裔孙
  赞与三甫敬撰

知识出处

张氏族谱

《张氏族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记载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是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里的精辟论述,是国家权威部门对散藏于民间的家谱的正确评价。我《张氏族谱》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正印证了这一精辟的论断。我们这本《张氏族谱》翔实而具体地记录了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那次大移民的有关情况,还十分完整地保存了南宋大学者朱熹写的《魏公行状》、《宣公神道碑》两篇人物传记,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还有历次续修所留下的序、跋、文及《族规》、《谱禁》等也很有文化品位,无不蕴含有反映各个时期有关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丰富的信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