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陳氏族譜》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20000063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254.3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本支裔孙遍及海内,十大房男女约为一万又二千。尽管编者文笔鲁钝,然则先辈功绩让人感叹:上有祖宗辉煌之创举,下有子孙成功之登攀。若能仔细一读,定会获益匪浅。
关键词: 图书编目 概述

内容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人文初祖,黄帝轩辕,华夏子孙,同根同源。
  吾族得姓始祖(陈)胡公满,周武王乘龙快婿,拥有沃野中原,陈国兴隆,庶民殷实,乐乐而平安!
  春秋战国,诸侯之间,弟兄反目,父子相残。宣公举刀御寇死,陈完奔齐改姓田。后孙兴大业,田常持相权。
  嬴政始皇,一代勇武,执长鞭威振宇内,吞二周①一统江山。齐王建②大限来临,怎能逃脱劫难?齐国覆亡,陈氏戚然。洗雪耻辱,捍卫尊严。或稍有易他姓,或多数忠于陈氏姓不变。复兴宗族,卧薪尝胆,扭转乾坤,自有好汉。陈涉(陈胜)瓮牖(wengyou)③,甿(mang)隶耕田,遭逢征发而戍边。揭竿而起,天下云集,草木皆兵,奋勇当先,终于捣毁秦政权。
  陈氏子孙,人才济济,五世其昌,瓜瓞绵绵⑤。汉代太丘长实祖百姓拥戴,晋朝长城令达公廉政清官。文赞共三子。长曰谈先,次曰霸先,三曰休先。仲祖智勇兴南朝,“五帝”⑥定都建康(今南京)三十又二年。
  陈朝既覆亡,叔明迁德安,率领子孙,艰苦创业,建宅第,兴庄田,名声扬海内,天下一奇观:三千七百多众,合爨五佰余年。唐昭宗诏赐“义门”称颂,宋真宗题赠“真良家•敕赐义门陈氏”御匾。合久必分,历史必然。家庭过余庞大,维持甚是艰难。仁宗震慑,下诏析产。二佰九十一庄,遍布全国一佰二十五县。临行拜谢祖宗,彼此互道祝愿。欣祖分得千篑庄,千里迢迢去上元⑦。元末明初,干戈扰攘,先祖播徙,辗转而⑧西陵零县。清明更代,刀兵、饥荒、瘟疫,三灾共泛滥,蜀地遭难人锐减,昌州只剩一佰三。康熙大帝宣旨:“湖广移民实川”。“弟兄挽手分三处,仲季同心向四川”(《迁属》)⑨。义祖后裔去隆昌,信祖子孙迁往大足、江油县。明江河,横担冲,建祠堂,奉祖宗。清明聚会两百席,钱粮开销有族田。宗族活动禁锢,阖族祭祖中断。传统美德颂千古,文明新风歌万年。盛世修谱,亲人相逢,互表亲情,其乐融融。言及事业,各不相同:或种稻麦,或造刀铲;或当雇工,或作老板;或教学生,或搞尖端;……为民者多,为官者鲜。身世亦如此,自有悲与欢:有危险,有平安;有残缺,有圆满;有辛酸,有甘甜;有雾霭,有灿烂。
  八旗发难⑩,天下战乱,族人惊恐,四处逃散。谱牒遗失,历史断线。从欣祖到龙飞公,至少湮没十八代,大约三百六十年。编写求真务实,族人鼎力捐赞,组织搜集资料,叙写辛三公各直系血缘。迄今本支裔孙遍及海内,十大房男女约为一万又二千。尽管编者文笔鲁钝,然则先辈功绩让人感叹:上有祖宗辉煌之创举,下有子孙成功之登攀。若能仔细一读,定会获益匪浅。
  嗟乎!世纪远逝,长河漫漫。尔来三千一百岁⑪,嫡系脉络相勾连。只此略表,勿可详言。语出于衷,深切企盼:继承先祖志,共同谋发展,奋力向前走,何惧路盘盘?张开一双臂,拥抱艳阳天!
  【注】
  ①二周:即西周、东周,这里泛指赵、魏、韩、燕、楚、齐六国。②齐王建:陈完后裔。③瓮牖:瓮,腹部大的瓦罐;牖,窗户。整个词的意思是陈涉家境贫困,用破瓦罐作窗户。④甿隶:耕田做奴隶的人。⑤陈氏子孙四句:谓陈氏子孙众多,人才辈出。济济,绵绵,均为众多之意。瓜瓞,谓瓜有二类,大曰瓜,小曰歴,喻子子孙孙⑥五帝:即武帝陈霸先,文帝陈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⑦上元:今在南京江宁区北部。⑧而:这里作动词,往。⑨弟兄挽手二句:指仁、义、礼、智、信五弟兄,分三处迁徙,义祖后裔迁四川隆昌,信祖后裔迁大足和江油。仁、礼、智迁徙不详。仲,第二,季,老幺。⑩八旗发难:指满清军队推翻明朝统治的战争。八旗,满清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发难,发动反抗。⑪三千一百岁:从胡公满封陈至今约为三千一百年。

知识出处

陳氏族譜

《陳氏族譜》

历时两年,新修飞龙祖•辛三公支系《陈氏族谱》工程, 终告成功并付梓成书,这是我大足明江河陈氏成就的幸事、大事,实为可喜可贺! 国有史,族有谱。我大足明江河陈氏宗族,由湖广迁徙入川,迄今已达三百年。三百年来,我陈氏祖辈和子孙,在这里奋力拼搏,辛勤耕耘,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让我们无不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过去,因为印刷技术落后,我陈氏先辈们编写了家谱手抄本。手抄本记录的支系繁衍,虽不完整规范,却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将永远珍惜它!没有前人的手抄记录就修不出我们今天的族谱。而今我陈氏族人遍及中华大地,寻觅祖宗,眷念亲人之情十分强烈。由于较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往来,亲人成了生人,有时路途邂逅,也互不认识,抑或同姓同宗,虽彼此认识,但不知相互关系,称呼不辨昭穆,老少不分,忘了起码的礼节,让人笑话,甚是遗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族人提出编修族谱的建议,但未能付诸实施。2004年,光□、光潘、国澍、国奇、光明(凤凰嘴)、光华(窎□塆),本桂七位家先生联名发起修谱并具体负责修谱工作,对族谱编写付出了忠心、热心和苦心,贡献是巨大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