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源流考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20000028
颗粒名称: 陈氏源流考辩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77-80
摘要: 陈之源远矣,上古时,系母系社会,以图腾分部落,到男性社会确立的伏羲神农之初,才有象形文字出现(传系黄帝时的苍颉所造),为数甚少,兼无记录工具,也多为传说。至殷商始刻于甲骨,乃有信史,权作佐证耳。
关键词: 陈氏族谱 源流

内容

陈之源远矣,上古时,系母系社会,以图腾分部落,到男性社会确立的伏羲神农之初,才有象形文字出现(传系黄帝时的苍颉所造),为数甚少,兼无记录工具,也多为传说。至殷商始刻于甲骨,乃有信史,权作佐证耳。
  黄帝族与陈锋氏族的亲密关系,早有通婚的记录。黄帝族最初几代,已有陈氏血统,尧本陈氏女所生;继又将二女娥皇女英嫁舜为妃,舜虽是东夷族少皋之后,这样舜的后人早已融合了黄帝族的血统,而成为华夏族的主要构成部份了。
  至于陈氏得姓的始祖胡公虞满,则是周武王兴周后分封诸侯时为祭祀虞舜的三恪之一。那是公元前1060年,至今1998年,共计3058年。若从虞舜帝受禅(前2179)算起,总计4197年,自舜迄今约185代。即使从得姓始,也已126代,真可说是源远流长。而且自胡公至今,上承下继,有名有姓,有居址,有事迹,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就是中国各姓能这样长期不断地继承传统,从未中断,恐怕也是不多的吧!
  但据《西蜀陈氏源流志》所载,与其他记载核对,又多有出入,如果一一稽考,则因我国各朝史书,汗牛充栋,毕一生之力,恐亦难尽数考证,故仅就其一般有疑问者,略举一二:
  (一)
  首对我族之源流,决非一脉相承。因历来各代子孙,独子不多,在那生育漫无限制,多子多福为荣,而人口增长又系几何级数,岂是以一子传继所可包容。虽各代另有分谱可记,但历代功臣名将,几乎都在我族源流传祚之中,是又不能不令人疑也,其非有意将名臣要吏串入我系,以光耀于子孙之嫌也欤?(二)
  根据中华姓氏通书《陈姓》楔子(第1页)载:若干年后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历史现象:“陈姓主支不显,而田齐复陈姓这一支却繁衍极盛,不但人才辈出,而他的后裔几乎占中国陈姓人口的70%以上,也就是说,中国现有的12亿人口中约有5000万是从陈轸这一支繁衍出来的。”不知这种说法是否经过调查统计,有无根据?但这书有了这个观点以后,不论是近现代国共两党所有的陈氏名人都出于这一支,就连历代以来的陈平、陈汤、陈实、陈霸先和现代诸陈等,也都归到这一支了,这和我《西蜀陈氏族谱》中所记源流:“泯公被楚灭后,其子陈剑一支避祸逃到阳武,改名陈衍,取谈氏为妻,生二子,一名琏,一名玙,后三十世生陈平(见《陈姓》第50页)”。我们却恰好是这支的后裔。不过原作者对时间的考证未免粗疏。据我支族谱载:约公元前478(陈亡时)年,衍生琏,玙二子,琏生履辉,辉生周昌,昌生裔,裔生伯成,成生仲丕,丕生从善,从吉,善生德绍,绍生述,述生伯,伯生平(约公元前206年是年秦亡),历时约273年,实际只有十一代,且每代有任职记载,必有所据。每代平均二十多岁,似较合理,按古例男子三十而娶,如该作者所说“后三十代生平”,每代平均不到九岁,不知有何依据?就实际情况也与情理不合。
  (三)
  据《南朝陈书、高祖本记》:陈高祖武皇帝霸先,是汉太丘县长陈实之后。考其先世则出于陈轸,“轸子婴,任东阳令史,婴生馀,为成安君,馀生轨,轨生审,审生安,安生恒,恒生愿,愿生清、察、齐、尚四人,三子齐生源,源生三子,其长子即陈实,东汉太丘长也。”据查,陈轸约公元前221年(田齐亡)到东汉陈实为公元193年(陈实死年),经过414年,仅此十二代,平均每代三十六岁显然有误。我系《西蜀陈氏谱》除上述陈衍至陈平十一代之后,接着是:“平生原仁,汉武时拜骠骑将军,仁生子遂、子远、子逸三人。子遂即陈何获罪斩首弃市,爵位被削除。其子掌请续封未果。何弟子远生澄,澄生与京,宣帝时拜员外郎,京生考,移家山阳瑕邱,后因其乃罪臣之后被抄家。考子陈汤被荐为郎,出使西域,服郅支,汉帝因功赐爵关内候,王莽追封破狄侯,长子.冯为破胡候。次子勋为讨狄候。冯生咸晟,晟生会可,会可生珍,和帝时拜司隶校尉。珍生嗣,嗣生翔,为太守,议郎,刺史、御使中丞,坐党事卒。翔生陈实,太丘长也”。自闵公被杀至此已二十五世,其上传下继全不同。考陈亡为公元前478年至东汉献帝中平四年(公元1903年,陈实死)约671年,平均每代27岁,似较合理。故《源流志》仍以我西蜀旧志为准(有志者再详查之)。
  (四)
  陈姓多自誉为“义门遗风”,所谓“义门”,乃唐文宗中叶(公元832年),陈旺迁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德安县车轿乡义门陈村),聚家而居,以孝道治家,撰家规,建书堂,不分家,衣食自给自足,日益昌盛,唐昭宗二年(890年)诏赐立“义门”,到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义门经历230年,19世未分家(每世12岁,也极不妥,存疑),合家3700余口,有田庄300余处,朝野不安,文豢博,包拯等建议为陈氏义门分庄,乃由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等官吏奉旨临门,于次年议定,将义门析为291庄,依派拈阄分迁到各省、府、州、镇。这些各地分来的陈姓,属义门陈姓。但查开义门的陈旺,是陈朝宣帝的第五子陈叔明(长子即陈后主叔宝)的第十三世孙。我系是宣帝陈顼的十三子叔达之后,以及宣帝的其他28子,其兄文帝陈茜的十一个儿子,以及历代以来其他祖宗发展的陈姓,甚至陈旺之前陈叔明支发展的陈姓,严格说都不属于“义门”,但由于“义门”陈氏,为陈姓争了光,因此,凡遵守陈氏义门的各种优良风范的,都泛称“义门”。
  (五)
  清初奉旨来填四川的人,来自四川周边各省如云贵、陕甘、两广均有,而特以湖广(当时辖地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为最多,有几姓来自湖广的麻城县孝感乡(今湖北孝感地区麻城县),陈姓可能也有来自麻城孝感的,一般陈姓没有追查自己派系祖先原住何处,就信口附会别人所说 :“来自麻城孝感”,实际上我三堆山陈氏是来自湖广省永州府祁阳县(今湖南省祁阳县),希勿误传。
  (六)
  最近我会一编委,采访到一用宾公后裔,并取来他们一份源流世系表,因用宾乃八宾之一,先世应该是一致的,但该表和我系最大的差别,恰好是本文前面所考证的两大问题:(1)八宾是陈衍的后代不是田齐改回陈姓的陈轸的后代。(2)陈实是陈衍的二十五代孙,而不是陈轸的十二代孙,以时间的长度和传祚的代数核算,是绝对有错误的,另外还有同代二君或三君说成各一代的,还有遗漏的,也有增添辈数或漏辈数的,希望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不可轻率相信,乱我祖宗世系。
  (七)
  顺宾公后裔在乾隆十五年于祁阳续修族谱四卷后,入蜀子孙也于乾隆二十八年根据楚谱修成了十卷《西蜀陈氏族谱》,两谱都议定要统一班辈,决定了新班行四十字:“盛时景运昌,敦本重伦常,典务作述远,宪遵步履祥,忠(善)言献圣主,令范美贤良(前王),广集齐家则,衣冠延泽长。”并知会各房从十九世开始执行用“盛”字辈。我潼南三堆山寿四郎后裔是这样执行的,安岳石羊桂花台福五郎后裔也是这样执行的。据说即使未入川的顺宾公后裔,现在迁移到福建、广东、海南,也都执行的新班行取名,现在“运、昌、敦”字辈的陈姓人氏很多。因此,我们考虑到数学家陈景润(福建人),长征时的指挥员陈昌浩,以及陈毅元帅的父亲陈昌礼(乐至人),都与我顺宾公后裔目前通行的班辈相同,是否也是顺宾公后裔,则没有实际调查过,不敢信口雌黄。若《中华姓氏通书》中《陈姓》的作者,硬把现代国共两党的陈姓名人,都说成出自田轸复陈姓那一支,未免过于武断,但我们确希望凡我陈氏后裔,除了可以取名号外,务必按班辈起个家名,这对社会秩序、家族亲情,互相帮助,增加人与人间的团结,振兴潼南,消除门户之见,其乐何如?
  一九九六年五月嗣孙运刚据史编撰

知识出处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主要描述陈氏家族的族谱,家庭乃民族之组成部分,家庭史实为民族史之要素,故家族史(或称族谱)不能不修;而家族又随历史之发展以壮大,若需史料详实无误,族谱又不得不续也。但时代在变迁、历史在进化,万事万物都在逐渐演进之中,族谱之续也不能不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时代潮流。古之史官,秉笔直书,所以存真也,而前人修谱隐恶扬善,殊不可以为法,故今之续谱根据历史,当恢复其本来面目,实事求是褒善贬恶是时代所需,其不合此主旨一概摒弃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运刚
责任者
陈轸
相关人物
陈平
相关人物
陈汤
相关人物
陈实
相关人物
陈霸先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南
相关地名
湖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