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景镇公瑞云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20000011
颗粒名称: 家父景镇公瑞云传略
分类号: K827
页数: 1
页码: 34
摘要: 瑞云公,家名景镇,祖时楷公之独子也,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于合川县属之白岩村。时家道小康,幼习诗书,兼学中医,甫成年,孙中山革命成功,建立民国,开学校,兼推行实用之学。合川成立蚕桑实业学校,父就读三年而学成,回乡推广蚕桑改革,近邻仿之,皆有成而家小殷。民初兵匪不分,乡中贫户受散兵游勇蛊胁,群起为匪,打家劫舍,至民国八、九年间为甚。家所处之白岩寨,凭山建呰,恃险可守,善良殷实者,多迁入寨内避之。
关键词: 陈景镇 个人传略

内容

家父瑞云公,家名景镇,祖时楷公之独子也,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于合川县属之白岩村。时家道小康,幼习诗书,兼学中医,甫成年,孙中山革命成功,建立民国,开学校,兼推行实用之学。合川成立蚕桑实业学校,父就读三年而学成,回乡推广蚕桑改革,近邻仿之,皆有成而家小殷。民初兵匪不分,乡中贫户受散兵游勇蛊胁,群起为匪,打家劫舍,至民国八、九年间为甚。家所处之白岩寨,凭山建呰,恃险可守,善良殷实者,多迁入寨内避之。为图自保,各户举家父为首,筹款囤粮,购买子弹枪支,集合青壮而练之,并准备滚木檑石,匪数攻不下。次年匪焰更炽,声称必踏平寨子以解愤。众惧,父亦连夜举家逃往合川,以算命占卜糊口。匪稍戢还乡,以耕稼行医为业。对人不论亲疏贵贱,均以济世活人为本,处事公道,尤恤孤贫。后被委为保长,任事一本公平,对所摊壮丁粮款,尽力说服保内民众,凭公论断,粮款先自领头筹集,议定某丁当入伍,对其家必先发安置粮款,使之安心,定期公布帐目,众皆信服。
  嗣移家太和场经商,时族人迁建回头嘴宗祠于太和场口,选我父为总办,任劳任怨,善始善终,财物清楚,不贪不费,人服其精明。他对人谦恭和蔼,克己让人,人有难相求,莫不鼎力相助。为人处理纠纷,就地而谈,不道谢人茶酒。青黄不接,年济贫大米五石以上。疫病流行,每年义诊施药五百元以上。运高死无以为葬,出资安埋。孤儿小狗、运全赖其抚养。为陈介伯担保杨海山出卖山场的债务,倾家作赔。为人忠厚耿介如此。家父常训我弟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绝不能贪财而丧失人品。宁亏己不损人。”因此虽任公职,解放土改中,未受冲击,剥削轻微,农民谅解,只被划为小土地出租,不关不管。于1966年善终于家。实可为后世效法,深为怀念而纪之。
  一九九八年二月嗣子运蕴士良述运岳整理

知识出处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主要描述陈氏家族的族谱,家庭乃民族之组成部分,家庭史实为民族史之要素,故家族史(或称族谱)不能不修;而家族又随历史之发展以壮大,若需史料详实无误,族谱又不得不续也。但时代在变迁、历史在进化,万事万物都在逐渐演进之中,族谱之续也不能不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时代潮流。古之史官,秉笔直书,所以存真也,而前人修谱隐恶扬善,殊不可以为法,故今之续谱根据历史,当恢复其本来面目,实事求是褒善贬恶是时代所需,其不合此主旨一概摒弃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运蕴
责任者
陈士良
责任者
陈运岳
责任者
陈景镇
相关人物
陈瑞云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