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堆山陈氏族谱续修编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20000008
颗粒名称: 三堆山陈氏族谱续修编例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27-30
摘要: 族谱之作,在史书中,与国史、地方志并称三大乘。是因宗族之繁衍继承为纲,而以族人之生卒配葬子嗣事功为传,所以记各宗族之源流继递、明培育子弟之职责,及所育人才对国家社会之贡献,以为后世子孙之榜样。作为国史、地方志之补充,而不能缺之史志资料也。
关键词: 三堆山 陈氏族谱

内容

一、族谱之作,在史书中,与国史、地方志并称三大乘。是因宗族之繁衍继承为纲,而以族人之生卒配葬子嗣事功为传,所以记各宗族之源流继递、明培育子弟之职责,及所育人才对国家社会之贡献,以为后世子孙之榜样。作为国史、地方志之补充,而不能缺之史志资料也。
  二、我陈氏族谱,成书久矣,代有增续,以故三千多年来,记历代传继,有名有姓,子嗣事功,历历不爽,是国史资料之主要来源之一。今之《三堆山陈氏族谱》,乃继清咸丰十年(1860)续之《西蜀陈氏族谱》而续修之者。自是以来,已一百三十七年矣。旧谱所列之寿五郎、福二郎、福五郎诸房从未联系,即寿四郎各系也接触甚少。就以三堆山陈氏三京弟兄所属各房而论,早已有未将资料送齐,致旧谱多有中断,至今又五六代,多因《生庚簿》损毁;缺乏原始记录,最近三四辈祖宗尚且不能全记,上溯到旧谱世系,多已无法接续,吾祖之光荣传统有中断之危,何能言孝?更证明族谱之续,实刻不容缓。否则,子嗣将不知其所自来,人伦世系将更加素乱,而无以维系血缘之繁衍也。
  三、本谱之续,纯为族人热爱宗族,缅怀祖宗,记录后嗣繁衍发展之迹,教育子孙借此寄孝思于先人,传之永远。并冀他日有贤能裔孙续编族谱之中继也,因此事绩务求真实。编委同仁,均为义务从事,虽是推选,实为自愿,乐于为族众热心效力,不求报酬。故工作中实事求是,为族众服务,各尽其职。族众自报准确,采访者据实记录,诘核无误,各房总采访务要分析研究落实世系,不得含混。编写者负责将所收材料分房清理,依体例全部忠实载入,绝不遗漏,如某环节欠确不清,则为该环节之负责者之咎。其再三宣传催办均不愿报表者,属自愿放弃入谱,非编委之愆也。
  四、本谱只以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寿四郎后裔京题、京序、京袍入川三始祖为中心,收集分散各地之子嗣而共载之。特别重视因从事军政工作、工矿建设、游学执教、求生务工,易地商贸等原因,而远离家乡之族人,不论国内各省,或海外各国,凡根在三堆山者,必须求全备录,以示我族之扩散而与中华各族共创辉煌也。至于固守祖业,不离故土之族人,或因贫困而文化低浅,或因本朴而务农兴工,宁愿艰苦而守护祖宗庐墓,奠基层而献身农村建设,均为国家根本所在,更应极力尽收,期其完满,免遗族谱失载之憾。
  五、本谱既为陈氏族谱,专载陈姓、外姓断不录入。故谱载族人,一律省去“陈”姓,只记其名。“班行字辈”乃祖宗为分别长幼尊卑而定,凡我子嗣,为表孝思而尊崇祖宗,子女取名,应以先取定家名为荣。传至今日,绝大多数子孙,亦能谨遵祖制。但此次填报续谱材料时,有不少却缺家名,而只报单名或“小X”双名者,极易混同,不但无以辨别班辈尊卑,识记亦极困难。为重孝道,在编写时,将单名两字间,加入其“辈”,名“小X”者,去“小” 改为班辈,另加“单名X”,或号“小X”。
  六、本谱适应世界潮流和国家长治久安,所载后嗣,男女并重。而以男姓传祚为主线。外姓女子嫁入者,与其夫并列。我姓女子嫁出者,只录嫁何地何人及子女人数姓名,其后不再记述,由其夫姓续录也。如某房无子,女子亦可承嗣继祚书“XX承嗣女”。其夫赘入,视若半子,传列各项与子同,所生子女,虽可自由使用姓名,但须取定家名,立为传祚承祧之人。
  七、本谱编制,以远简近详为原则,既要正本清源,又能脉清派晰,故首先记述始祖虞帝舜,得姓祖胡公满,经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朝(陈)、隋、唐、宋、元、明、清,以迄三京弟兄入蜀。征之史乘,因其旧,纠其讹,叙为《陈氏源流新志》,记其传祚梗概。另将直系传祚之系统,分段列成《我支直系传祚世系表》,以明迁徙之迹而续承继之绪。
  八、本谱将入蜀三祖——京题、京序、京袍,分三编述之,总为分房谱。
  为省笔墨,自“京”辈至旧班行最后一代共六世,按三大房之顺序,及各代祖的昆仲房次以次编号,成六位数,由左至右,以代替各代祖名讳。第一位数表“京”辈房次,如大房京题为“1”,二房京序为“2”,幺房京袍为“3”。第二位数为“永”辈,表各房内昆仲次第,如永基为京题长子,其编号为“11”,永泰为京序三子,其编号为“23”,余类推。第三位表“子”辈房次,第四位表“世”辈房次,第五位表“克”辈房次,第六位表“光”辈房次。如陈盛泰是幺房京袍→次子永甲→次子漠公子和→次子世泰→长子克琳→三子光珩之子,其编号为322213”。其前不再冠各代祖名讳和排行。
  九、分房谱是以“京”辈分编,“永”辈分章,“子”辈分节,而以节为叙述单位,每节先冠以本房入蜀前五辈的传祚系统表、明确标出各房的编号。接着用班行分段,将本房各辈子嗣分别列入叙述,并以新班行“盛”辈为一世(即顺宾公19世、入川第七世)。其每目前冠以其父之编号,以明其传祚关系。第二世“时”辈以下,不再冠编号而记“辈次”,注明乃其父之第X子或女。每段编写顺序,基本相同。
  十、以一男丁列一目,每目先以小字记其辈次(即其父第X子)。继用黑体字记本人家名,余用小字记其“字”、“号”,出生死亡时间、地点,年寿若干,再记文化程度、学位、担任职务、技术职称,生平事功,铭赞评文,及其贡献。
  配偶另列一款,内容同上,为明其身份,发妻称配或元配,妻死或离而续娶者称续配,昔有妻健在而再娶者称侧室或妾,最后记生子几人,名某某;生女几,名某。子女非一妻所出,应列于其生母之后,明所生也。其为抚子、养子、有据可查为众承认者,据实载之。
  女子在同辈次,另列一目,内容与子同,末记嫁何地何人,有子女记其名。
  十一、家族论辈,本有“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来、晜、礽、云、耳”等十四世之称,本于己身而称之也。本族谱编排系以世(代、辈)为段而由编委客观称谓,故不能如上述所称,而于“辈次”栏、直写“X(辈)△(名)□(数)子或女”,如“时明次子”,其“辈”指上段其父之辈。如上辈不明而知属某代后裔者,则记"XX第X世孙"、或"X房后裔兼有子和女者,先记子,后记女。其子、女各有多人者,以年龄之长幼而记为“长、次、三、四、五……”。只有一子或一女者,不加数、直书“XX子(或女)”。其有非婚生子女,或抚堂兄弟之子女称“抚子”或“抚女”,其领养抱养外姓或无父母孤儿孤女者,称“养子女”。随母下嫁入籍者,以“抚子女"论。未入籍者,不列。
  十二、生卒时间,以数字加括号表之,书年月日,而以逗号隔开。生与卒之间用破折号(——)表过渡。如某生于1935年4月15日,亡于1986年10月28日,则于某名号之后写(1935、4、15——1986.10.28)。其生卒于建国前,记有帝王纪年或民国者,可仍其旧,而以括号注明公元年代,如(1765),不加“公元”二字。其缺某项者,少记某项,生时或卒时只知其一者,另一用“?”,生卒均不知者,不记或“生卒不详”。据此能计出年岁者,用数字表示,但59岁以下者,书“年若干岁”,60岁以上者,书“寿若干岁”。
  出生地,明其籍贯也。应先书行政镇乡村社再加地名,属县外者应冠以省县。迁居时间地点亦同。卒于原出生地者不记,卒于外地者记法同出生地,葬地葬向,因推行火葬,逐渐成习,不再记,原有记者仍之。
  十三、有关文化程度,学位及职务、职称、生平事功,铭赞评文,必如实记之。以明其对社会之贡献。过去有未读书者记“文盲”。因自学或上私塾能识字若干者,记为“私塾”或“小学”。今时推行普六、普九义务教育,凡读过某段,不论肄毕业,均书“小学”或“初中”,其高中以上专门职校或专业大中专学校毕业者,均写学校名称及专业。以农业为生活来源者,记为“务农”,兼有医务、木、石、蔑、瓦等技术者,实记之。从事其它职业如经商、务工、参军、行医、读书等书明地点。大学毕业,获取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工作中取得技术职称如“X级技工”,工程师、医师、药师、政工师、高工等,实记之。其在军政党团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学校医院任职者,应先书明机关单位全称,再书职务。工作中有重大成就、著作、曾获奖励、荣誉称号等,连同事绩如实记之。有特殊事功,可为后世效法者,应立专传以表扬之。
  十四、家族本为血缘之亲。以年湮辈远、或迁居里遥、长时间未与主支联系、交往既少、情谊已疏,续谱未曾参与,多有不知其来自何方何支,深有遗世孤立之感。此次清丁中,邻近零星族人,倍觉亲切,纷纷要求就近登记入谱。经追根溯源,知非我三京入川嫡系,但确系陈门后裔,所谓“两千年前是一家”、“一笔难写个陈字”,亲亲之情,溢于言表,安能存门户之见,以非我支派而拒绝之耶?故经编委会研究决定:凡居住毗邻,平时亲密无间,有苦兄弟至亲,自愿加入我派修谱者,同意接纳为同谱成员,予以登记入谱,并承担我支子孙同等权利义务。
  新纳入各支族人,能追溯到某代始发分支祖宗者,仍按辈列入,其无法追溯者,根据现存实际情况,列入同等世代。自今而后,遵守我派班行取名及《家训》决议。本谱另立《外编》接第三编之后。记明来源及世次,明其所自。
  十五、本谱印刷,遵照国家规定,减少印刷困难,采用简化字体,横行,由左至右印刷。使用汉语通用语法,简单文学叙事体裁,并加标点符号,使简洁易懂。其有各代祖名讳中,有古字、僻字或异体字,经国家文字改革,或简化、或整理,一律改用通用字模。
  十六、为积累续修族谱原始资料及族人基本情况,特制发《传家手册》(原名《生庚簿》,使族人每户一本,除将历代祖先依次登记外,现有人口及今后新增人口(娶进的媳妇和新生子女)及嫁出、外迁、死亡、工作变换,住地迁移及职务升迁等,随时记入手册。内列各项按本编例所列规定填入,以免遗忘,新订《传家手册》内容格式载于谱后,希各户子嗣即时填入。如因分家析炊,也应分户另立专册、免致遗忘紊乱。

知识出处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

《重庆市潼南县三堆山陈氏族谱》主要描述陈氏家族的族谱,家庭乃民族之组成部分,家庭史实为民族史之要素,故家族史(或称族谱)不能不修;而家族又随历史之发展以壮大,若需史料详实无误,族谱又不得不续也。但时代在变迁、历史在进化,万事万物都在逐渐演进之中,族谱之续也不能不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时代潮流。古之史官,秉笔直书,所以存真也,而前人修谱隐恶扬善,殊不可以为法,故今之续谱根据历史,当恢复其本来面目,实事求是褒善贬恶是时代所需,其不合此主旨一概摒弃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