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伊斯兰古墓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唯一号:
200135020230001346
作品名称:
伊斯兰古墓碑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38/001
起始页:
0090.pdf
分类:
其他
分类号:
K877.45
主题词:
墓志-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伊斯兰古墓碑,高58厘米,碑额呈圭形,两边斜面为三锯齿形。可惜的是,碑面已风化,图纹难辨。而在同期文物考查中,相邻不远的藤桥、陵水也发现有伊斯兰教古墓碑,与崖城番坊所发掘的墓碑,年代大致相同,高度形制基本一样。碑额刻有卷云拱月图案,月中嵌刻阿拉伯文字,其中有真主“安拉”字样。月亮左右还刻有用阿拉伯文字拼成的一对神鸟展翅相向的图案。据专家翻译文字之意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这无疑是古代穆斯林在该地区生活的历史遗存。对于崖城番坊的古碑,也应该作如是观,完全可以借此比照,以弥补认知上的缺失。 至于墓碑上的阿拉伯文字,是否能说明墓主就是阿拉伯人,我看未必。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公元11世纪后,阿拉伯语已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通用语,“它已代替希腊语、拉丁语、科普特语和阿拉米语,在摩洛哥到波斯的广大地区盛行”。“阿拉伯语汇在这些语言中,如希腊和拉丁语汇在英语里一样被普遍使用,其中有些语言如乌尔都语、马来语等,都是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的。”阿拉伯语作为古代伊斯兰教的“法定”语言,在有关宗教仪式中,已为各个族群的穆斯林广泛使用。所以说,墓碑上的阿拉伯文,只能说明墓主可能是某一族群的穆斯林,而未必就是阿拉伯人。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