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丧葬程序出殡埋葬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唯一号: 200134020230001875
专题名称: 黎族丧葬程序出殡埋葬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66/001
起始页: 029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在出殡之前,选择好墓地,有的葬在自己氏族的公共墓地(墓山),有的以蛋卜择墓地,即请道公到山上举行投蛋来选择墓穴,如果投蛋破的地方说明有人葬过此地,先埋者让后埋者。投蛋不破的话说明没有人葬过此地,可下葬。解放后,由于受汉族风俗影响,也采用“看风水”来择墓地了。择好墓地位置后才挖穴举行葬礼。杞、赛的葬礼比较简单,哈人的葬礼非常隆重而又繁杂。哈人的葬礼(除了报丧以外)有如下过程: 第一,梳洗。必须用橘子叶泡的水给死者抹洗干净,接着用梳子梳头,穿上新的衣、裤、鞋、袜。女人要给她穿上筒裙(旧时还要给妇女围头巾)。梳洗的目的是祖先父母鬼们认为他(她)身上干净整齐,以便容易进入祖先父母鬼的家园(墓地)。这一做法来自于基督教。 第二,“秘鬼”(黎语,送死人之意)。主持仪式的道公念:“你得病,你得死,你倒身,你命遭,你勿哀;去做客,去好笑,去得乐!”接着念:“洗得白,洗得嫩,洗得好看,洗得端庄;梳得平,梳得齐,梳得清,梳得亮,谁洗你,某某人洗你,某某人梳你……”属于死者家里的晚辈都要按道公提供的这些祭语念过一遍。 第三,入棺。入棺前有两项准备工作,一是用橘子叶泡过的水将棺材洗过一遍,包两个“红包”(多少不限,但要双数)分别放在棺材的头尾两处,然后盖上棺盖板;二是开棺盖。开棺盖前,请来外家亲戚(死者的大小舅,没有大小舅的话就请大小舅的儿子或孙子),主人站在棺材的头部,亲戚站在棺材的尾部,一齐打开棺盖板,各取放里边的一个红包,主人问亲戚对棺材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可以入棺了。 棺材抬入大厅,由直系亲属和乡村的长老操作。用四张白纸,将其中三张长势割开为六张,头尾齐贴一张,左右各贴二张,剩下的一张在中间横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星”。将白纸一叠或三或七或九张(以单数为准),从棺尾至棺头阶梯式地叠压,直至七或九叠就行了。铺上一张约九尺长的双面白布作为草席,用一大叠三至五公分厚的白纸放在棺头当枕头。这时,将尸体抬起轻轻放进棺材,从右至左、从头到尾盖回,再铺上七至九张单面的白布当被子。 第四,“问钱”。问钱就是先把一只铜锣面朝天置于地上,由主人的儿子或侄儿用拇指和食指抓住两个并合在一起的铜钱,蹲坐于铜锣旁边,等到道公念到祭语“呀吗!”(好呀)的时候就往锣面上丢下铜钱,铜钱分出各一面的话就说明问钱成功,如果同一面的话就说明不成功。问钱的形式基本相同,但内容有所不同,念的祭语也不同,因此要一项一项落实。 第五,问穿、问戴金戒指、耳环、手镯、花头巾是否戴得对戴得好。问认领,就问哪一位祖先父母鬼来认领死者。道师念:是你认,是你领,你给函,你给拉,呀媚琶呀吗!(意为都通过了) 问谁承接,即谁捧香炉。呀媚琶呀吗!(意为都通过了) 这一事项都由道公念咒语,重重复复,最后是以“你给拉,呀媚琶呀吗”结束,其意是答应了,顺利了。做完这个仪式后才能进行盖棺事宜。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