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生活习俗流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鳌山集》
唯一号: 200134020230001813
专题名称: 苗族生活习俗流徙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63/001
起始页: 010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流徙是苗族的生活习俗。谷子晒干了,或呼群而去,或拔寨而走,或以血亲为伍分而散居。苗人在深山里流徙的路程、范围不定,近则十里,远则几十里、几百里,有“东边来的东边去,西边来的西边去”之规。一旦流徙上路,击皮鼓、敲铜锣、鸣猎枪,且舞且歌,亦悲亦喜;怀恋故土者,破石为记,断树为号;流徙不定时,隔年或几年便又往复。 苗人流徙,也有其自然的、社会的原因。苗人敬山,认为山林砍了一茬,应留一至二茬,方可得到山神的庇佑。苗人隐世不争,重于防患与避祸,认为久居一地,与人必有物利之争,不如离去的好。苗人在古代不供税赋,但要给州府出贡山珍山宝,违者要受惩罚。苗人崇拜“令公”(传说中搭救他们渡海登岛的祖先),有疑难事先拜请“令公”作主,有矛盾和纠纷通常是由代表“令公”的“洋戈”和“山甲”(首领)来解决的,而当“洋戈”和“山甲”对这些矛盾和纠纷束手无策,无法调解时,只好任由村民们各自分手。化内部为平和,流徙是最好的形式。

知识出处

鳌山集

《鳌山集》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文学、文史及学术作品合集。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新诗和旧体诗词),文史及学术作品有随笔、答问、论著等,形式多样。作品内容涉及社会多个层面,时间跨越古代、现代和当代。作品基调积极、健康。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岛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