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崖州节令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唯一号: 200134020230001449
专题名称: 明清时期崖州节令习俗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57/001
起始页: 019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元旦,以爆竹开年,内外称贺,酌酒相庆。初三日,书帖,钉赤口于门,谓之禁口。八日,城中迎神赛会,谓之妆军。远近男妇,入城聚观。三日方止。东西村落间或行之。元宵前后,都里迎神张灯,扮演故事,谓之迎灯。自元日至此,昼打秋千,夜放天灯。东里以七月。或扮狮子、麒麟为戏。三月清明,诣先人茔墓,剪除荆棘,设祭,焚挂纸钱,谓之拜扫。四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五月端午,为角粽,祀先祖,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门观竞渡。儿童放各种纸鸢,角高下。乐罗、冲育、黎伏三里聚众千百,互相斗殴,谓之打风筝架,虽官府不能禁。七月十四日为寒衣节,以五色纸制衣履,设酒馔祀先,谓之烧冥衣。十五日,城乡男妇醵金作盂兰会,设斋醮,焚楮衣,赈水陆孤魂。中秋、冬至,不以为重。九月九日,亦有携酒登高者。腊月廿三夜,以茶酒、纸马送灶神。除日迎神,如之。是日,以竹枝扫室尘,换炉灰,送之于外,谓之送穷。日夕,置酒祀祖,辞岁。夜分,贴春联,易门神,以迎新岁。节序所尚,大较类此,颇为近古云。参《旧志》。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