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崖城端午民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唯一号:
200134020230000499
专题名称:
崖城端午民俗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38/001
起始页:
008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祖先,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门观竞渡。儿童放各种纸鸢,角高下。(《崖州志》) 端午即月之初五日,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便谓之端午。古时五月多雨潮湿,瘟疫滋蔓。谚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为防疫避毒,先民采取种种措施。如把“五毒”图象贴到门口以示抗御。又如“五月到,戴艾蒿”,即把艾草做成人形戴在身上。或者把艾草直接和菖蒲一同悬挂在大门上。古人相信艾草能祛百毒,称之为“艾虎”,而菖蒲形状似剑,俗称蒲剑,可镇妖邪。南朝人《荆楚岁时记》云:“端午节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避瘟气。”《正德琼台志》所记更详细:“男妇系香袋,儿女彩绦缠臂;涂雄黄,饮菖阳,带艾悬门;采百般花草相斗以较输赢。”“菖阳”是菖蒲的别称。大人饮菖蒲酒,儿童则用雄黄浸酒来涂抹在前额和鼻子耳朵上。又有用红布缝扎成小巧玲珑的香袋,内装雄黄、苍术、香药等,让儿童佩在身上以驱毒虫散浊气。小时候,我们就曾佩带过这种“护身符”。稍长大了些,就早早跑到宁远河边去抢先洗龙头水,然后回家吃粽裹,再到港门龙公庙前酸豆树下看跑龙船。
知识出处
《崖城从前》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三亚市古城一方乡土二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