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的回族风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三亚情怀》
唯一号: 200134020230000384
专题名称: 浓厚的回族风俗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29/001
起始页: 025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一进回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座巍峨壮观,外墙洁白的清真寺,和椰林、田野相映在一起,显得景色非常秀丽。村头路边摆摊的老人,戴着小白帽,蓄着长长的胡子。来来往往的妇女们,甚至七八岁的小姑娘也头戴着一件黄头巾,将头发、面庞连下巴也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这不由使我们想起了阿拉伯国家妇女的蒙面纱。三亚的回民,其相貌与当地的汉人略有不同,男女鼻梁较高,眼神庄重,绝大多数人皮肤紫红略带黑褐色;一部分老年人喜欢留长长的胡须。女子喜欢留下长头发或爱在脑后盘一个圆形的盘髻,穿戴美观。男子的衣着,一般和汉人无异,少数的老人穿白布衣,爱戴圆形的布帽(即礼拜帽)。妇人喜欢穿黑色布料的上衣和裤子,长度一般比汉族妇女的略长,类似汉族妇女的唐装大襟衫。许多人还喜欢在胸前面紧围上一条凸字形的深色布幅,像围裙。有些青年还爱用黑、蓝、黄、红、绿几色布缝成色彩斑驳的“百鹑衣”。此外,妇女们还爱用一条黄色或者浅红色的花枕巾包住头发、两耳和颚,只露出嘴、鼻和两眼这半个睑部,她们称之为“蔽遮羞体”。据说,这是教律规定的。这便是三亚回民区别于全国各地回民和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一般在外地工作的回民,很多都穿上了汉族的服装;本地的村民,则保持着这一传统的服装。

知识出处

三亚情怀

《三亚情怀》

出版者:四川民族岀版社

三亚,也曾是封建王朝的极境,是统治者流放“判民”、“逆臣”的蛮荒之地。有诗道:“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于是,有人在那雄伟矗立的巨石上刻下了深深的四个大字“天涯”、“海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