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唯一号: 200134020230000264
专题名称: 瑶语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175.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三亚市的苗族群众散居在雅亮的更生,育才的那会(什芬)、文扫、南塔、冲顺,高峰的红星、红新、扎文、三清白等山村。他们和岛内其他县的苗族一样,有自已的语言。但他们的语言跟广西、湖南的苗语比较相去甚远,却跟广西防城等地自称“金门”(Ki:m³³mun³³)的瑶族的语言相同,相互之间可以顺利地交谈。从语言的系属看,这些苗族人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中的瑶语支。也就是说,他们的族名虽称为苗族,但语言却属瑶语。苗族人不是岛上的土著,而是明朝年间始从大陆迁去的。《崖州志》记载说:“又有一种苗黎,凡数百家,……盖前明时,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乐安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号为药弩手。后营汛废,子孙散居山谷,仍以苗名,至今犹善用药弩”。这说明了苗族的一部分是明代用兵从征被调往海南岛的。另外,在苗族人民的歌谣传说中,广为传颂他们的祖先是从广西陆续渡海迁到海南岛的。从语言的比较来看,前述苗族人的语言与广西防城的瑶族语言最为接近。防城,位于北部湾北海岸,与海南岛隔海南北相望,一衣带水,渡海即达。因此,苗族人民传说他们的祖先从广西大陆渡海而来,应该说是可信的。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崖州史話》

出版者:海南省人民出版社

《崖州史话》汇编了记载崖州古人古事古迹的文章,每篇一个专题广记或一个角度纵写,对地方志书起了集散归纳、拾遗钩沉、正讹纠偏的作用,为加深人们对崖州社会情况的了解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史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