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进古崖州》
唯一号: 200130020230003060
人物姓名: 胡传
人物异名: 原名:祥蛟;字:守珊;又字:铁花;号:钝夫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61/001
起始页: 0283.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841
卒年: 1895

传略

胡传(1841—1895),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胡适之父,也是我国近代对勘察东北、海南和台湾地理起一定作用的安徽历史名人。 胡传是安徽绩溪上庄人,原名祥蛟,字守珊(又字铁花),号钝夫。幼年勤读书,嗜诗文,“倜傥负大志,欲有所建树于世”。及长,“刚正不阿”,“为人耿直,见义勇为”,曾参加过民团与太平军作战。多次参加府试不中后,潜心研究宋儒理学,对地理研究有浓厚兴趣。 光绪七年(1881年),胡传束装前往东北边疆游历和考察,受到驻防吉林的清廷钦差大臣吴大澄的赏识,留在营中当幕僚,曾参加1882年清廷与俄国勘定中俄晖春边界的会晤。在吴大澄的特力保荐下,胡传获清廷委任了地方行政官职。后来,吴大澄调广东巡抚,胡传转奔广东投吴大澄。 清代光绪年间,清朝政府想通过在海南岛黎境内再分区置县治理,以便加大开采林木。此前,虽已派出两广提督冯子材到海南岛黎境筹办过开道立县事宜,但奏议搁置。胡传到广东后,广东巡抚吴大澄、两广总督张之洞便邀请他赴海南,对黎境地理、土著及置县、开采的可行性,再进行全面考察,以便做可能的开发筹划。 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月,胡传抵海南。十月二十一日自琼州府启程,至十一月初九日抵崖州。其间,他徒步穿越五指山腹地,考察了琼山、澄迈、临高、儋州、乐东、陵水、崖州等黎峒情况,并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沿途考察情况。艰辛的跋涉,恶劣的环境,使他染上瘴疠。后来,他曾在遣嘱中写下这一经历:“奉檄渡海至琼州,察看黎峒地势”,“直穿黎心达崖州,染瘴病困”,大难“亦不死”。据说,他的万余言《游历琼州黎峒行程日记》,就是在崖州州治崖城疗病期间整理完稿的。 胡传于十一月二十日离开崖州。回广州后,他依据考察情况,只用三句话、19个字作出了考察结论:“生黎训,不必剿;林木少,不足采;黎峒窄,不置郡县。”就当时而言,胡传的考察结论和建议,对维护黎族利益和保护海南岛林木资源,是有着进步意义的。 考察琼州黎峒后不久,胡传应新设台湾省署巡抚邵友濂之请,由吏部调往台湾,先后任台南盐务总局提调、台东直隶州知州,并兼任东汶山军务。胡传在台湾任职近四年间,巡视和考察了台湾全岛各地,提出了更新军事防务设施和加强海军训练的建议。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割让台湾、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此时,胡传与爱国将领刘永福共同组织反割让斗争,并率领军民在台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抵抗战斗。在战事危急之际,他写下一份遗书给他的次子,作了为保卫台湾战死沙场的准备。不料在抗战中病情复发恶化,被迫返回厦门治疗,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8月22日病卒,时年54岁。

知识出处

走进古崖州

《走进古崖州》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西汉至清末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为背景,叙述了历代与三亚历史相关的皇帝、宰相、名臣、贬官'名宦、名人、名贤等近百名历史人物及中国事典,兼及三亚历史沿革、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物等,为读者打开了尘封的三亚历史记亿,重视了三亚历史天空。全书以人物为专题,分类记叙,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突出人文特色,是一部认识三亚的地方历史人文读本,颇具收藏价值。

阅读

相关专题

提调
职位
知州
职位
军务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