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707
颗粒名称: 1954年
分类号: K296.6
页数: 13
页码: 94-106
摘要: 本文记载了海南1954年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海南 大事记 1954年

内容

1月1日 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崖县、陵水两县划归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隶属自治区地委领导。自治区即直辖乐东、白沙、保亭、琼中、东方、崖县、陵水7个县,面积占海南岛1/2,人口54万多。
  1月6日至15日 海南区召开第一届互助合作工作会议,传达全国第三次互助合作工作会议和华南互助合作会议的精神。会议检查和总结了海南过去的互助合作工作,确定今后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为:大量发展临时互助组,积极发展和提高常年互助组,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会议决定在海南区成立2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月11日 海南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1954年春节农村文化活动进行总路线总任务与爱国增产宣传的指示》,对宣传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要求作了部署。
  1月22日至25日 海南区召开第一次渔业生产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华南分局对渔业工作的指示,总结交流了各种不同作业的生产经验;确定了今后渔业生产的要求和方针,决定今年试办4个渔业生产合作社,35个生产互助组。参加会议的有全区沿海12个县(市)的干部共110人。
  1月30日 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海南区推销委员会成立,肖焕辉任主任委员,郝玉山、王国兴、罗文洪任副主任委员,林立、唐民任办公室正副主任。海南行政公署向各县(市)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立即成立建设公债推销委员会,从2月份起开展推销工作,并就如何搞好推销工作作了指示。
  2月7日至10日 海南区党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检查和总结全区购粮工作,着重讨论了购粮后如何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做好春耕生产以及推销公债和普选工作等问题。决定2、3月份以继续深入宣传总路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为全区的中心工作。
  2月10日 《新海南报》报道,为了帮助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发展生产,中央人民政府最近拨下105亿元的生产救济专款。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发放生产救济专款委员会”,由王国兴任主任委员,具体领导、部署发放工作。
  2月底至3月初 琼山、澄迈、文昌、临高、定安、乐会、屯昌、陵水和海口市郊等地,分别召开了区委书记联席会议,组织检查组深入重点乡,检查总结互相合作运动情况,明确今后的重点工作是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生产运动,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重点必须从发展转向巩固。
  3月4日 中共海口市委举行纪念斯大林逝世一周年大会,到会的有海南区及海口市一级机关干部820多人。
  3月5日 海南区已经建成1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3月6日至11日 海南区党委召开第一次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会议,分析和总结全区第一批试办社经验,进一步统一政策,统一做法,研究关于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巩固第一批社的问题;决定在今年夏收后发展80个(第二批)农业生产合作社,大体上要求每个区试办一个,使每个区委都能直接取得办社的经验,为今秋明春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作准备。
  3月7日 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副总团长胡克实,第一总分团副团长严庆禄、第五总分团副团长孙西歧等率领的代表团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团、武汉京剧第二团和中央电影队等共138人到达海口,慰问驻岛各部队。8日,在海口举行慰问驻军大会。
  3月上旬 海南区各县(市)分别召开了县、区、乡三级
  扩大干部会议,总结购粮运动,进行评选模范和建党建团工作。会议还讨论了普选和推销公债的工作。
  3月10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在琼中县建立一个国营畜牧场,场址设在琼中县新市、营根两乡之间,面积82500亩。
  3月20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初级师范学校正式开学,第一批学生50名。
  3月25日 海口市房地产交易社成立。
  3月26日至30日 澄迈县召开第三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中共澄迈县委书记符孟雄作了报告,号召全县继续展开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爱国增产运动。钟寨乡代表、钟寨乡合作社社长王英保向代表介绍他领导互助组由临时转到常年,提高组员思想觉悟和贯彻互利政策的作法和经验。参加大会的代表共260人。
  3月 梁兴初任海南军区司令员,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原司令员吴克华调离。
  4月1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个国营农场乐东县抱由农场正式成立。
  4月4日 海南区各县的基层普选工作全面铺开,全区1552个基层普选单位中,已铺开的有954个,已结束基层选举的有115个。
  4月15日 广东省人民检察署海南分署成立。
  4月16日 中共琼山县委召开第一区区委扩大干部会议,检查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情况。全县互助合作运动组织面达70%以上,乡村干部和92%的党、团员都参加了合作组。会议决定扩大区委会的组织,加强区委领导,每个区委委员要保证领导好一个互助组,组织成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搞好生产,巩固提高现有的互助合作组织。会议强调加强干部政策学习,做好互助合作工作。
  4月17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海南岛澄迈、临高、琼山等县筹建三个国营农场。这三个农场有可耕地50多万亩,主要种植剑麻、
  椰子和咖啡。
  4月22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一座较大的水利工程“都总”灌溉工程修建完工,开始放水,该工程灌溉面积4万亩。
  5月3日至24日 海南区党委举行扩大会议,区党委代理书记、海南军区政治委员陈仁麒传达了中共中央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以及其他有关文件。
  5月22日 海南区党委发出《关于做好夏收夏种工作的指示》,指出搞好海南区夏收夏种工作的重要性,对如何搞好夏收夏种工作及结合夏收夏种工作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工作;对做好农业先进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作了指示。
  5月23日 海南区基层选举工作胜利完成。当选代表中有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保亭县的常年互助组组长梅廷川,黎族妇女黄荷娘,参加过抗美援朝医疗队并响应党的号召、自愿留在海南黎苗族自治区工作的模范医务工作者招英群等。
  5月25日至28日 海南区第五届妇女工作会议在海口市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今年上半年海南妇女工作的的经验,安排下半年工作,特别是检查总结当前互助合作运动中妇女工作,并确定今后的具体任务。
  5月26日 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地委召开干部扩大会议,讨论研究今年下半年的工作,分析了自治区成立两年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少数民族生活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问题,要求以增产粮食8%作为今年下半年的中心工作,努力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会议还讨论了如何做好财经贸易工作,培养和提拔民族干部和加强民族团结,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和整党建党等问题。
  6月1日 海南区党委农村工作部发出《关于迅速抓紧做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夏收分配(预付)工作的指示》,就如何搞好合作社夏收分配工作作了部署。
  6月7日 海南正式成立解决高小初中毕业生出路问题委员会,该会由海南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处、财委会、人事处、农林处、劳动局、工会、青年团、妇联和新海南报社单位联合组成,下设办公室、宣传股、介绍就业股、调查研究股等机构,着重进行两件工作:一是宣传教育,引导不能升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投入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二是采取具体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工作问题。
  6月13日 海南区正式成立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肖焕辉任主任。
  6月18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发布《广东省水产品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6月19日 据《新海南报》报道,海南区党委和海南行政公署在关于搞好今年夏征夏购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今年夏征工作是在去年固定产量的计征基础上,按全年公粮应征数预征30—50%,采取随征带购的办法,即按照农户每人全年平均收入粮食的数量分为7级,按照等级来计算农民应该卖多少余粮给国家。
  6月25日 海南岛侾黎人民组织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陵水县万岭乡正式成立。
  6月26日至7月5日 海南区党委召开海南区第一次工业会议,研究当前海南地方工业的方针和任务,参加会议的有各级工业领导干部和劳动局、工会干部等共71人。
  7月2日至8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通什镇举行。出席大会的各族人民代表共214人。代表们热烈讨论并表示衷心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会议审议自治区成立两周年来的工作,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通过自治区今后一年工作任务的决议;并选出出席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24名代表。
  7月4日 《新海南报》报道,为了做好海南区防风防汛
  工作,海南区党委和海南行政公署联合组织“生产救灾防风防汛指挥部”,并发出《关于做好防风防汛工作的指示》。
  7月4日至9日 海口市举行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大会的代表124人。会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审议市人民政府4年来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计划,选出了出席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7月5日 琼山县云龙乡儒传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早稻获得丰收,全社60.49亩,共收谷16381斤,比1953年多收8537斤,增产一倍以上。
  7月7日 据《新海南报》报道,海南区1953年春季建立的第一批农业生产合作社,今年早稻普遍丰收,根据已完成夏收的24个社的报告,增产一倍以上的有2个社,增产5成至9成的有9个社,其余一般也增产1成至5成。
  7月10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第一次文教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年来自治区文教工作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在贯彻文教方针方面的缺点,指出:今后要在各民族小学中,贯彻着重巩固提高和适当发展,并逐步走向民族化的方针,切实搞好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关单位代表共130人。
  7月11日 临高县第二区城南乡兰秦村农民秦俊志的妻子林英金一胎生了4个孩子,除第4个出生后死亡外,其余3个女孩和母亲都平安。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广东省民主妇女联合会海南区分会,临高县人民政府和该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等机构纷纷派人携带食品、钱物送给林英金母女,临高县人民政府为林氏请了保姆,并连续6个月给这三个孩子每人每月15元补助金。
  7月12日 保亭县示范农场成立,并开始夏种。农场设在该县第4区加茂乡,全场可耕地有1200亩,多属灰色土壤,灌溉方便,适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和水稻。该场的成立对向当地少数民族人民传播生产技术起很大作用。
  同日 《新海南报》报道,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2年来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1952年9月至今年5月初自治区设立的干部学校共训练了294名区、乡干部,还选派了170多名干部到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南民族学院学习。
  7月17日 《南方日报》报道,海南昌感盐场上半年的海南盐生产破历史最高纪录,1月份至6月份累计产量,已完成国家计划的103.4%。
  同日 《南方日报》报道,自陵水经昌感到澄迈的150多万亩荒地上,已建立了4个国营农场,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国营红十月、红岛、三门坡3个机械农场夏耕前已种植了剑麻、香蕉、咖啡、菠萝等经济作物5200亩;国营兴隆华侨农场除已经出产的剑麻外,现开始种植胡椒、油粽等作物;国营吊罗山林场已培育出金鸡纳树;国营崖县和昌感两个林园也着手培育蓖麻和爪哇棉。
  7月19日 《新海南报》报道,为了加强地方工业领导,海南区建立了海南各级工业领导机构:海南区党委设立了工业部;海南行政公署设立了工业处;海口市委和海口市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工业部和工业局;文昌等10个县设立了工业科。
  同日 《新海南报》报道,为加强水产工作的领导,大力发展渔业生产,海南行政区公署已成立水产处,并在沿海各及县自治区建立水产科。
  同日 《新海南报》报道,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二年来,领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获得很大成就,改变落后的耕作方式,兴建了水塘、水库、水坝等水利工程152项,使60571亩单造田变为双造田,领导农民兴修小型水利6380项,使84899亩田得到灌溉,投资100多亿元兴建“都总”大型水利工程,使25000亩旱田与坡地变成了双造良田。
  7月24日 《南方日报》报道,海南区夏收工作已于7月中
  旬全部完成、全区各县早稻产量普遍比1953年增产1—3成、全区首批建立的三十二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部增产。
  7月24日31日 海南区召开第二次渔业工作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和华南分局对渔业工作的指示,确定了今后渔业互助合作的要求与方针任务,决定全区下半年建立21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参加会议的各县渔业生产工作领导干部和各级有关部门干部共84人。
  8月2日 中央批准陈仁麒为海南区党委第一书记,同时免去冯白驹海南区党委第一书记职务。原第三书记张伟烈提任第二书记。
  8月10日 昌感、榆亚、临高、文昌、塔市、儋县、万宁、保平、陵水等9个盐场,6个半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8月11日 《新海南报》报道,海南积极恢复远洋渔业生产,今年渔船远出东京湾、七洲洋、榆林海,也经常远航到南沙、西沙群岛一带海域作业,时间和次数比过去大大增多,6个月来共捕获各种鱼类60万担。
  8月中旬 海南区党委组织部召开琼山、文昌、定安、琼东、临高、澄迈等6个县和8个重点队的党支部书记座谈会,总结和交流支部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
  8月19日《南方日报》报道,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最大的水利“都总”灌溉工程在前一时期抗旱中,发挥了灌溉的效能,由“都总”灌溉工程延伸出去的180条导水沟渠,从今年6月起就把都总拦河坝的水源分送到保亭、陵水两县交界的9个乡将近30000的旱田和旱地。这些受益的田地晚造播种普遍比以前提早了半个月。
  8月21日 中央、华南及广东省有关部门联合组成调查队前来海南进行调查工作,为更好地开发海南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制订开发计划。
  8月22日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关于争取《超额完成1954年农业增产任务的指示》,华南分局、省人民政府派出40名干部,由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黄大仿率领到达海南,支援海南工作。
  同日 为了完成增产粮食25%的任务,海南区党委决定派第二书记张伟烈、海南行政公署主任肖焕辉、组织部副部长莫燕忠等19名负责干部下乡,赴琼山、屯昌、澄迈等县指导和协助各县开好三级干部会议,搞好增产工作。23日,张伟烈向海南一级机关干部作《关于争取超额完成粮食增产任务》的动员报告,说明今年超额增产粮食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着重批判了某些干部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
  9月3日至7日 海南行政公署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海南区第一次油脂加工会议,决定今年在油脂加工部门开展生产竞赛,要求增产节约98.9亿元,以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9月15日至24日 海南区党委召开全区第一次区委书记会议,传达和讨论了中央与华南分局互助合作会议精神。会议着重总结了去冬以来,海南区互助合作运动迅速发展的成绩;研究了如何迎接秋后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发展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建社的有利条件;批判了干部中存在的保守思想;制订了全区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发展的计划,决定在全区新建900个社和扩建原有91个社,争取在1957年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为了完成新建扩建任务,会议还对县、区、乡三级如何以合作化运动为领导重点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如何划分战线,分工管理以及各有关部门如何大力支持合作化运动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出席会议的有各县、区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海南区一级机关相当区委以上的党员干部共1800多人。
  9月28日 据《新海南报》报道,海南全区先后建立9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45780个互助组,参加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
  占农户总数的52.4%,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都有大批党员、团员、乡村主要干部做骨干,在91个农业社中,有88个社已建立党团组织。
  秋 海南军区副司令员毛和发率领三八七团部分兵力驾船到浮水洲岛,消灭了国民党败逃到该岛上的残军后,留下第二连驻守该岛。
  10月5日至12日 海南区第二届农业技术会议在海口召开,解决互助合作运动大发展中推行农业技术改革的问题。会议决定建立与健全县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站。
  10月9日 海南区党委发出迅速准备全力做好救灾工作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做好防风防洪与救灾准备工作,将防风防洪与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10月12日,受台风影响,洪水侵入海口市区。市委、市政府号召全体人民总动员投入抗洪救灾工作。
  10月10日 《南方日报》报道,地方国营海南造船厂正式投入生产。该厂由国家投资,用贷船的方式援助海南渔民发展渔业生产。
  10月13日 《新海南报》报道,为了全面发展合作化运动,海南区党委最近指示各县,必须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乡建立供销合作社(分销店)和信用合作社,力求供销社和信用社的发展与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相适应,并在明春生产季节到来时能大力支援合作社。
  10月19日 海南区党委农村工作部发出《关于做好农业社秋季收益分配和总结工作的指示》,对如何掌握分配原则与分配政策,作好秋季收益分配作了具体的安排。
  10月24日 《南方日报》报道,海南区最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革命老区琼山县第一区土桥乡成立,这个合作社是由今春成立的本立、大讣、本礼湖3个社合并而
  成的,全社共有328户,社员685人,水田886.4亩,旱地2954亩,坡地5200亩。
  10月25日 《南方日报》报道,海南榆林、昌感两盐区今年获得空前大丰收,两个盐区共产盐134.8万担,超额4.7.5%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为国家增加收入360多亿元。
  同日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在保亭3区福建乡及2区“都总”水利灌溉区,开始帮助黎族农民创办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吸取经验,为自治区5个县今冬明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做好准备。
  11月6日 《南方日报》报道,广东林业厅调查队在尖峰岭、吊罗山等林区的调查中,发现海南的原始森林面积极为辽阔,特别是尖峰岭、吊罗山两林区,森林茂密,有热带的珍贵树木共100多种,其中有苦梓、龙角、子京、胭脂、红罗、高根、绿楠、花梨、海南沉香等。
  11月上旬 海南区召开第三届渔业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第二批渔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社经验,明确今后渔业工作的方针任务。
  11月12日 《南方日报》报道,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在保亭县福安、南圣两乡交界处新建了一个农林牧渔结合的地方国营农场,现有坡地300多亩。
  11月13日 海南区党委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做好秋季粮食征购工作,指示要求各地根据今年广东省农业税征收实施办法和粮食随征带购试行办法及统销办法,结合海南实际情况进行粮食征购工作,要贯彻阶级政策,坚决依靠贫农,带动中农,打击不法富农,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秋季粮食征购工作。
  同日 海南区秋收前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告一段落,有224个社已正式成立;有334个社结束“三评”;扩建的91个总社已有21个完成工作。
  11月下旬 海南行政公署农业处召开全区推广新式农具座谈会。会议总结了两年多来农具的推广工作,确定了明年推广新式
  农具的方针,要求各地积极维广“五一”、“五三”式水田犁,在平原畜力较强的地方推广双轮双铧犁。
  12月3日 《新海南报》报道,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各县架设长途电话线400多公里。
  12月4日 海南区党委和海南区行政公署联合发出《关于护林防火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健全组织机构和加强领导,认真贯彻“防重于救”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对烧垦林地问题也作了具体的安排。
  12月上旬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召开水利工作会议,制定1955年到1957年的水利建设计划。计划要求在3年内通过发动群众和国家投资的办法,兴修各种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20多万亩,并把18万亩的旱田改成水田;同时计划培训各族农民技术人员560名。
  12月22日 海南区党委召开县委书记联席会议,传达和研究党中央和华南分局合作会议精神,决定在农村大力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区党委要求在1954年内,全区组织起来的农民应占总农业户口40%,其中常年互助组户数占总农业户数6%。
  12月25日 海南区召开水利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今后3年水利工作以大力修建小型水利为主,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1955年至1957年总的任务是通过水利建设,将原有的60万亩单造田改为双造田,并要求各县认真贯彻落实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12月 海南区地方国营工厂超额完成全年国家生产计划110.46%,自治区发电厂和海口锯木厂,提前在10月份完成了全年国家计划,在完成国家计划的主要产品中包括有电力、各式农具和机器零件等,其中中耕器的生产比1953年增加9倍多,对支援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冬 海南军区兼四十三军举行师规模的防御演习,揭开了军区部队实行正规训练的序幕。
  是年 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工农业总产值29444万元,比上年增加3145万元,增长11.95%。其中工业总产值7741万元,比上年增加2033万元,增长35.61%。农业总产值21703万元,比上年增加1112万元,增长5.4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铁矿石,437573吨,比上年增加132214吨;发电量,305.90万度,比上年增加98.10万度;原盐,96589吨,比上年增加48263吨;食糖,8160吨,比上年减少429吨;粮食,1348630900斤,比上年增加81695600斤;橡胶,1806吨,比上年增加210吨;水产品,956951市担,比上年增加216930市担;基本建设投资6595.60万元,比上年减少1979.90万元;货物运输量,79.52万吨,比上年增加34.08万吨,出口总额87.3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7.3万美元。社会商品零售额27464.3万元,比上年增加4901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5537.7万元,总支出3521万元,结余1009.6万元。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新海南纪事》(1950——1992)是海南解放42年来历史的真实记载,是了解和研究海南当代史的最基本的历史资料,也是可供理论工作者、教学研究人员、各级党政军干部、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以及有关业务人员参阅、检索的工具书。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