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文教卫生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268
颗粒名称: 七、文教卫生事业
分类号: G527.66;G127.66;R199.2;G812.7 66
页数: 3
页码: 215-217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保亭县教育、文艺、卫生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海南省 保亭县 文教卫生

内容

【教育】
  解放前,这个县的文教事业十分落后,黎、苗族人民世世代代靠刻木记事、结绳计数,文化知识贫乏。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该县教育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现在全县教育事业遍及黎村苗寨,黎、苗同胞有了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生和各种技术人才。根据海南教育部门统计,到1989年底止,全县共有普通中学9所(不包括农垦,下同),教职工413人,在校学生5197人;农业职业中学2所,教职工45人,在校学生410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教职工24人,在校学生127人;小学116所(包括农村教学点),教职工610人,在校学生1.68万人;幼儿园6所(包括工矿企业办园数),幼儿教师70人,在园幼儿2494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以上。
  【文艺】
  保亭县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现在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工人文化宫、露天剧场、灯光球场、新华书店、专业琼剧团、广播站、电视差转台、调频电台。乡、镇、农场有文化站、广播站、露天戏场、业余文化室、电影队等,全县已基本覆盖电视。
  这个县的黎、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各种文艺活动十分活跃,也造就了大批文艺人才。该县南林乡的谭小燕是保亭县第一位黎族女演员,曾参加拍摄《阿成你好》、《一代风流》等影视片。什玲镇的林开跃是第一位黎族画家,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自学成才的黎族女画家陈桂花和她爱人严世敏合作的版画《黎族蕉园》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画展二等奖,并被国家收藏。黎族教师张应勇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那山》、《擂鼓》,先后在国家办的《民间文学》杂志发表。县文化馆编排的《逼娘舞》荣获广东省业余舞蹈创作二等奖。
  【卫生】
  解放前,这个县的卫生事业很落后,全县没有医疗机构,缺医少药,各种疾病流行。
  解放后,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在城镇山村普遍设置起来。县城有:县人民医院、县防疫站、麻风医院、妇幼保健站,乡、镇、农场有卫生院,管理区有卫生所,村有合作医疗站。据1988年统计:全县有医务人员346人,其中医务技术人员277人,病床2583张,并有一定的医疗设备。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亭县历史上流行的疟疾发病率大大下降,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体育】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该县体育运动得到逐步的发展。1956年8月,县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1963年3月,创办县少年业余体育游泳和射击班;1981年,三道农场又开办业余羽毛球训练班。先后开展起来的体育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射击、田径、中国象棋等,其中游泳开展得较好,在省内颇有名气。1984年至1987年,全县共有28人66次获得省级游泳比赛前6名,其中黄金兰(黎族)、黄木辉(黎族)、王美香(黎族)、梁海花(壮族)分别打破省少年乙组女子50米蛙泳,省儿童乙组男子50米蝶游、省儿童甲组女子50米蝶游、省儿童甲组女子50米蛙泳纪录。其次是羽毛球,参加全国比赛也获得名次,周盟炎于1987年在湖南省安化参加全国少年羽毛球比赛中,夺得男子乙组单打第一名。全县现有业余篮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游泳队、拔河队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共1420支(含国营农场),业余运动员共1.38万名,县每3年举行一次县运动会;各乡镇每年举行一次乡镇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田径、射击、中国象棋、拔河和传统体育跳竹竿、射箭等。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该县体育场地设施也不断增加,现在县城建有灯光球场4个,50×25米标准游泳池1个,400米田径场1个;各乡镇、国营农场建有灯光球场87个,水泥结构球场205个,简易球场195个,各管理区和大部分村民委员会都办起文体中心。
  1981年以来,该县先后为广东省体校输送黄华杯、蓝梅荣、梁海花、史明、周盟炎等5名优秀运动员。1975年,新政公社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基础单位;1986年和1987年,加茂镇加茂村委会又分别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保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