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252
颗粒名称: 昌江黎族自治县
分类号: K926.6
页数: 11
页码: 199-2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自西汉至1989年的发展情况,包括建置沿革、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经济建设、文教卫生事业、名胜古迹的情况。
关键词: 海南省 昌江县 概况

内容

一、建置沿革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岛始置珠崖、儋耳二郡,昌江县地属儋耳郡至来县,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废儋耳郡,并入珠崖郡,故至来县属珠崖郡。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崖郡改为朱庐县。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省朱庐县置珠崖县,至来县属合浦郡遥领。三国吴大帝黄武七年(公元223年)改合浦郡为朱官郡,原至来县并入朱庐县,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复置珠崖郡,原至来县属珠崖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交州。梁大同(公元535~546年)中,废儋耳郡地置崖州,至来县属崖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崖州为珠崖郡,以至来县析置义伦、昌化、吉安三县,后又析珠崖西南地设置临振郡,昌化属临振郡。唐代,属儋州,岭南道。五代属儋州,归南汉。宋代属昌化军,琼州,南宁军。元因之。明代属儋州,崖州、琼州府、琼崖道。民国3年(公元1914年),昌化县改为昌江县,县治在昌化城,该县由于地处昌化江流域,故取名为昌江县。1949年12月和感恩县合并为昌感县,县政府设在北黎镇。1950年4月解放。1958年12月昌感县又与白沙、东方县合并为东方县(大县),县政府设在叉河,后迁八所。1961年3月3个县重新分出,恢复设置昌江县,属黎族苗族自治州,县名沿用至今。1987年撤州,同年12月成立昌江黎族自治县。
  二、行政区划
  昌江黎族自治县的行政建制为县政府,乡、镇政府,居民委员会,管理区。
  1988年全县管辖12个乡、镇,23个居民委员会,71个管理区,172个自然村。此外,在该县境内有红林、红田两个国营农场,中央、海南省属企业有:海南铁矿、海南矿建公司、海南叉河水泥厂、海南叉河发电厂、海南昌化铅锌矿、海南钢铁厂等。
  昌江黎族自治县党委、县人民政府的驻地在石碌镇。
  三、人口民族
  根据海南省统计局统计,到1989年底止,全县总户数4.28万户,总人口为20.04万人,其中男10.32万人,女9.72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6.06万人,农业人口13.98万人。人口分布以西北部沿海较密集,东南山区较稀少。2万人以上的有:石碌镇、乌烈镇;1~2万人的有:七差乡、保平乡、昌城乡、叉河镇、海尾镇、十月田镇;1万人以下的有:王下乡、昌化镇、南罗镇、太坡镇。全县人口平均密度为119人/平方公里。
  昌江县聚居的民族主要有:汉、黎、苗族。据统计部门统计到1989年止:汉族13.15万人,占总人口的65.62%;黎族6.61万人,占总人口的32.98%;苗族141人,占总人口的0.07%。回族、壮族和其他民族2759人,占总人口的1.38%。
  汉族主要分布在县城的石碌镇以及昌城、昌化、海尾、南罗、乌烈等乡、镇;黎族主要分布在王下、七差、叉河、太坡、十月田、保平和石碌等乡、镇;苗族全县只有一个村庄原居住在王下乡的深山老林,1982年搬迁到七差乡盆地。
  昌江县的语言较复杂。主要有黎话、军话、村话、苗话、儋州话、临高话、海南话、广州话等,普通话也通行。
  黎话主要分布在石碌镇、叉河镇、十月田镇、乌烈镇、太坡镇、七差乡、王下乡的黎族村庄。
  苗话主要在七差乡的苗族村。
  儋州话主要分布在石碌镇,海尾镇的海尾、沙渔塘、海农、王大村、南罗镇的南罗、新港、长山、大安、三联、五联等村。
  海南话主要分布在昌化镇的昌化村,昌城乡的昌城、光田村等。
  军话主要分布在乌烈镇的乌烈、纳风、长塘、道降等村;海尾镇的河地、打显村、昌化镇的咸田村;保平乡的姜园村;昌城乡的昌城、杨柳、新城等村。
  村话主要分布在海尾镇的白沙、进董村;昌化镇的昌化村等;保平乡的红阳等村;昌城乡的浪炳、光田、旧县、黄姜、耐村、大风等村。
  临高话主要分布在昌化镇的昌化村,海尾镇的海尾、沙渔塘村等。
  广州话(粤语)主要分布在南罗镇的新港村。
  四、地理环境
  【位置面积】
  昌江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偏西部,东与白沙县毗邻,南与乐东县接壤,西南与东方县的昌化江为界对峙相望,西北濒临北部湾,东北部隔珠碧江同儋县相连。
  昌江县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21.5公里,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折合239.38万亩。其中宜农地46.92万亩,占全岛总面积的0.89%;宜胶地23.76万亩,占0.47%;宜热作地4.40万亩,占0.09%;宜林地112.77万亩,占2.21%;宜林牧地33.32万亩,占0.66%;水面7.64万亩,占0.15%;其他地10.35万亩,占0.20%。1989年末耕地面积20.6万亩,其中水旱田10.06万亩,旱地10.54万亩。
  【地形地质】
  昌江县地形复杂,背山面海,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南,由平原——台地——丘陵——山地逐级上升。西北至东北部沿海为较平坦的平原,东南部丘陵起伏,高山连绵,海南岛大岭之一的猴猕岭(海拔1655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貌分成山地、台地、丘陵地、谷地(盆地)、平原阶地、河滩等6个类型。山地:分布在东南部的王下、七差乡及石碌镇,全长约25.5公里,面积81.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3%。台地:主要分布在叉河镇、十月田镇、保平乡和乌烈镇的北部,面积49.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0.7%;丘陵地:分布在昌化江东侧和在十月田、保平、乌烈、昌城、昌化、南罗、海尾等乡镇,面积28.2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8%;谷地:主要是七差盆地,面积14.3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平原阶地:分布在沿海的南罗、海尾、昌化等乡镇及昌化江下游沿岸,总面积54.0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6%;河滩地:总面积5.7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5%。
  全县土壤分为10个大类,19个亚类,46个土属,122个土种,土壤成分主要为黄粘壤、赤红壤、砖红壤、沙红壤、沙红土、河土、水稻土等。其分布状况是:黄粘土,主要分布在王下及七差等乡,海拔750~1200米之间的山区。赤红壤,分布于石碌镇、王下、七差的低山和中等山下部,海拔一般在400~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水温条件较好,土类肥力高。砖红壤:分成两个亚类:一是砖红壤,分布在该县中部的丘陵地带,海拔在100~250米之间,土壤疏松肥沃,宜种橡胶等热带作物;二是褐色砖红壤;分布在该县中部的台地及低丘陵地带,海拔60~150米之间,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力有高有低,多为河壤土,是这个县的粮产基地。燥红土: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南罗、海尾及昌化等镇,海拔20~50米之间,成土母质为浅海沉积物和少量的花岗岩,土壤含沙量大,肥力低,多为旱作地。沙土:分布在南罗、海尾、昌城及昌化的滨海平原及河滩地带,海拔20米以下,多为固定河土和半固定河土,为宜林地。水稻土:属于耕作土壤,分布于全县各乡、镇。
  这个县的土地潜力大,山区丘陵、山地地带花山多,土地较肥沃,牧草丰盛,对发展热带作物和各种经济作物以及发展牧业生产比较有利,沿海平原地带,面积广大,适宜发展粮食、经济作物和造林。
  【气候雨量】
  昌江县处热带北缘,属于海洋性热带气候,全年日照时数为2000~2600小时,常年平均温度为24.1~25.1℃,最热月为7月,平均温度为28.1~29.5℃,极端最高温度曾出现于1980年4月,高达39.7℃,最冷月为1月,平均温度为17.5~19.7℃,最低温度为14.6℃,极端最低温度曾出现于1975年12月,低到4.2C。
  这个县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干湿季节明显,每年5~11月为雨季,12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1393毫米,全县降雨量在902~1805.4毫米之间,大部分地区雨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东南部山区降雨较多,西部沿海地区降雨量极少。5~11月为台风季节,8~9月为台风盛期,影响该县的台风每年最多3次。受台风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是西部沿海地区的南罗、海尾、昌化、昌城、乌烈一带。近年来受台风袭击最大的一次是1973年,当年编号为14号台风,阵风的风速为33米/秒。
  【山脉河流】
  这个县的东南部高山连绵,在县境内和边界上的大小山岭有81座。境内山岭主要分布在王下、七差乡和石碌镇,其次是十月田和大坡镇。其中较高的有猴猕岭(海拔1655米)、雅加大岭(海拔1516米)、狗岭(海拔1550米)、毫肉岭(海拔1530)、坝王岭(海拔1495米)、金牛岭(海拔1202米)、七差岭(海拔875米)、高岭(海拔845米)。还有戈枕岭、峨理岭、旧村岭、蓝窝岭、保梅岭、大坡岭、白河大岭和中部地区的军营岭等。
  这个县地处昌化江下游,除了昌化江和珠碧江两大河流分别从该县南北边界流入北部湾外,境内主要河流还有:南绕河、七差河、郎代界河、乙涝河、石碌河、青山河、纳风河、河地河、卡叉河、靛林河、南罗河、保突河等。这些河流大多从该县的昌化港和南罗镇的新港注入北部湾。河流水量丰富,境内总流长244.35公里,流域面积1625.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有4条;在50~100平方公里的有5条;在20~30平方公里的有3条。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8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2900千瓦(装机容量)。这些河流为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物产资源
  【林产资源】
  这个县高山连绵,峰峦叠翠,深山老林里蕴藏着丰富的热带森林资源和森林副产资源。到1989年底止,全县共有森林面积56.21万亩,其中天然林39.63万亩,森林覆盖率22%。植物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野生植物有1000多种。珍贵的林木主要有:花梨、子京、青梅、陆均松、竹叶松、海南油杉、红稠、油丹、山荔枝、绿楠、红椤、母生、坡垒、鸡尖、乌格、香楠、毛丹、香果等。引进的树种有:木麻黄、大叶桉、小叶桉、台湾相思、柚木、思茅松、云南万梓等。森林药用植物有:降香、沉香、槟榔、益智、吵仁、松脂、茅花、良姜、青天葵等。在该县境内的坝王岭是海南岛大原始森林区之一,1957年国家在那里建立坝王岭林业局,现共有职工1000多人,管理8个林区。近年,国家在坝王岭建立了黑冠长臂猿、热带林自然保护区。
  【动物资源】
  昌江县高山绵延,草地辽阔,各种野生动物繁多。稀有的野生动物有:黑冠长臂猿、坡鹿、水獭、黑熊、南蛇、山马、穿山甲、猕猴、豹、野猪、黄猄、狐狸、原鸡、飞狐、雉鸡、山龟、金钱龟等。
  【水产资源】、
  昌江县北面濒临北部湾,境内海岸线长达43公里,12海里以内的海域总面积366.74平方公里,附近海域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主要有:鲳鱼、马鲛鱼、河鱼、石斑鱼、青鳞鱼、池泽鱼、青甘鱼、白卜鱼、铁甲鱼、菜刀鱼、西刀鱼、小公鱼、海鳗、红鱼、鳜鱼、红三鱼、线鱼、赤鱼、带鱼、白鱼、九棍鱼、大虾等30多种。
  这个县有昌化、沙渔港、海尾、新港等4个渔港。昌化港是一个天然渔港,也是昌江县的主要通商港口。昌化渔场是华南4大渔场之一,每年年底至翌年4月份,是这个渔场的鱼讯旺季,广东、广西沿海等各地约有3000艘渔船汇集到那里生产,渔货十分丰富。仅昌化港水产站的统计,平均年收购量就达30万担左右,1971年高达43.8万担。
  这个县的海岸线曲折,港湾较多,海滩涂水面1697亩,有利于浅海养殖,可养的品种有20多种。主要品种有:鲻鱼、遮目鱼、鲍鱼、墨吉对虾、河虾、白虾、红须虾、角虾等;贝类有:珍珠贝、珠母;藻类有:马尾藻和江篱菜。1986年3月,昌化镇在港湾内共建养虾场46亩,放养对虾75万尾,已获得成功。南罗镇已放养江篱菜300亩,放养对虾和螃蟹460亩。
  【矿产资源】
  昌江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据地质部门勘探表明,目前已发现有铁、铜、钴、铅、锌、金、石灰岩、石英砂、花岗岩等。开采的矿藏有铁矿、铅锌矿、铜矿、金矿和石灰岩等。
  石碌镇矿区是一个铁、铜、钴等多种金属矿区。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曾在该矿区开采过铜矿,1935年国民党琼崖实业局派员调查铜矿,发现了铁矿。1942年日本侵琼时,从广州、香港、汕头以及本岛各地采取招、骗、强拉的手段,先后强捕我国同胞4万多人,在该矿区抢采了4年之久的铁矿石,在日寇的野蛮践踏和洗劫下,矿山遭到破坏。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这个老矿区获得了新生。现在这个矿区已成为我国目前规模较大,质量优良的富铁矿产地之一。矿石品位平均含铁51.53%,最高达70%左右。石碌铁矿以铁矿总储量多、质量优良而名闻中外。现在这个矿区年产矿石达460万吨,每年为国家几个主要钢铁厂提供大量的富矿原料,为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六、经济建设
  昌江县虽然历史悠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在解放前,各种灾害连年不断,生产非常落后,农民生活十分困苦。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的经济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198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855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47.67%;比1952年增长25.6倍,比1988年增长0.52%。1989年全县社会总产值56799万元,比1986年增长81.15%;比1988年增长20.42%。1989年全县国民收入29717万元,比1988年增长19.97%。平均每人国民收入1483元,比1988年增长9.28%。
  【农业】
  解放前,这个县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尤其是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简单,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人民生活比较贫困。沿海汉族人民,由于灾害严重,农作物产量不高,生活也很困难。解放后,随着水利设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渐好转,农、林、热作、牧、副、渔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89年,全县农业生产值达468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57.39%;比1988年增长9.06%。
  这个县现在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玉米和木薯。198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4.41万亩,亩产178公斤,总产4.35万吨,比1988年增长32.22%,比1986年增长9.88%,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5.99万亩,亩产232公斤,总产3.71万吨,比1988年增长22.44%。保平乡和海尾镇是这个县的主要粮食产区。
  【水产】
  昌江县水域广阔,水生生物繁多,水产资源丰富。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个县的渔业生产获得迅速的发展。全县现有渔业镇一个,半渔半农乡镇3个。5个纯渔业居委会,5个半渔半农居委会。从事海洋捕捞专业人口9369人,专业劳力3433人,兼业劳力285人,机动汽船370艘,共4094吨,1.16万匹马力,非机动汽船49艘,40吨。1989年水产品产量共6462吨,比1988年增长29.09%;在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达465万元,比1988年增长29.86%,比1978年增长3.4倍。
  近几年来,这个县的滩涂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有了新的发展,适于浅海滩涂养殖的昌化、海尾、南罗等镇放养的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藻类等品种独具特色。七差、王下、石碌、叉河、十月田、大坡等山区乡镇,也积极利用山塘、水库、江河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全县淡水总水面4.57万亩,可养水面1.39万亩,现已放养水面1.27万亩。1989年淡水养殖产量达241吨。
  【水利】
  解放后,昌江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兴修水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1988年底,全县兴建蓄水工程38宗,其中大(二)型水库1宗、小(一)型水库9宗,小(二)型水库7宗,蓄水坝21宗。设计库容共1.81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1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6.63万亩。引水工程8宗,灌溉面积1.83万亩。电灌站20处,装机44台,容量1678马力,灌溉面积1.38万亩。
  该县于1957年在石碌河上游建起了全县最大水库——石碌水库,库容1.42亿立方米,正常库容988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1万亩。水库灌溉总渠长46.5公里,分渠9条,共长145.5公里,支渠5条,共长23.5公里。水库坝后电站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年发电量120万度。此外,每年还给工业和生活供水1400万立方米,逐步改善了该县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条件。
  【畜牧业】
  畜牧业主要有:猪、牛、羊和家禽等,到1989年末,全县牛存栏量3.86万头,比1978年增长65.67%;比1988年增长5.18%。生猪存栏量9.15万头,比1978年增长84.8%,与1988年持平。羊存栏量1.64万只,比1988年增长14.69%。1989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802万元,比1978年增长4倍多,比1988增长7.88%。畜牧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7.13%。
  这个县三架岭模拟飞播人工草场是1986年由中央农牧渔业部和广东省农业厅、自治州畜牧局、县政府共同投资联合兴办的引进新技术项目牧草场。牧场总面积1万亩,目前已建起人工草地6500亩,围栏9公里,播下草籽基地1500亩,放畜牧地500亩,实行收种放牧一条龙。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草种有:勾柱花草、格拉姆柱花草、西卡柱花草、虎克柱花草、狗尾草、巴夫草等10个品种。整个牧场牧草覆盖度达98%,现已放养草地红公牛和本地水牛400多头。该场计划办地草粉加工厂,为牧草的开发利用广开门路,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热带作物】这个县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槟榔、咖啡、剑麻、香茅等。到1989年底止,全县共有热带作物面积6.21万亩,比1988年减少2.21%。其中:橡胶面积1.67万亩,比1978年增长5倍多,比1988年减少1.18%。椰子2500亩,比1988年增长8%。槟榔280亩,比1988年增长92.14%。咖啡132亩;剑麻1930亩;香茅5491亩;腰果3.34万亩。
  热带水果主要有:香蕉、菠萝、菠萝蜜、芒果、柑桔等。1989年全县共有水果面积2.22万亩,比1978年增长9倍多,比1988年减少10.12%。
  这个县近年来大办良种芒果基地,先后种下特优良种芒果1.57万亩,这些芒果果型圆大、色泽鲜明、味道甜美、蜜糖度高、无纤维杂质,很受消费者欢迎,产品远销广州、北京、香港和澳门等地。
  这个县的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西瓜籽(小西瓜)、菠萝等。1989年全县种植甘蔗面积7.63万亩,亩产1997公斤,总产15.24万吨,比1988年增长24.21%。1989年种植花生1.54万亩,亩产94.94公斤,总产1462吨,比1988减少21.27%。西瓜籽总产130吨。
  昌城乡和保平乡是昌江县的产蔗区。西瓜籽是这个县的一大特产,可供出口。
  【工业】
  解放前,这个县的工业基本属于一无所有。解放后,这个县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成为海南省发展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该县境内现建有中央、省、县和国营农垦系统的一大批企业。中央、省属企业主要有:海南铁矿区、海南钢铁厂、海南矿建公司、海南叉河水泥厂、海南叉河发电厂、海南农垦石碌机械厂、海南农垦石碌水泥厂、934地质队、海江花岗岩石料厂等。县属企业主要有:昌江糖厂、大风糖厂、农机厂、印刷厂、食品厂、水泥厂、砖瓦厂、粮食加工厂、发电厂、被服厂、五金厂、家俱厂、二轻油漆厂、二轻橡胶厂、石米厂、砖厂、松香厂、缝纫厂等等,到1989年底止,全县共有工业企业37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2个(不包括农垦系统),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4个,其他类型1个。工业总产值1361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全民工业企业总产值13302万元,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259万元,其他类型57万元。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67.93%,比1978年增长48.46%,比1988年减少4.93%。
  此外,全县还有一批专业户、个体户办的各种企业,1988总产值260万元。
  【交通】
  解放前,这个县的交通闭塞。解放后,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现在,已具有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线。海南岛三大公路干线之一的海榆西线从该县东北部通过。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全长479公里,全县12个乡、镇都通汽车,80%以上的村庄都通汽车。石碌镇每天都有班车(客车)开往海口和各县市。昌化等4个渔港,均有运输船通往沿海各地。还有铁路通往八所、三亚两大港口。现在,全县拥有民用汽车1222辆,其中,大货车711辆,3199个吨位;小货车70辆;大客车77辆,3519个客位;小客车242辆。1989年公路货物运输量334万吨,比1988年增长12.08%。货物周转量3238万吨公里,比1988年增长8.88%;客运量425万人次,比1988年减少10.53%;客运周转量8977万人公里。
  近年来民间运输也有很大的发展,1989年拥有运输用拖拉机475辆,其他机动车辆409辆,货运量291万吨,货物周转量2328万吨公里,客运量37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137万人公里。
  【邮电】
  解放初期,昌江县的邮电设备极为简陋,通讯联系十分困难。七十年代后,这个县的邮电事业不断发展。现在,全县已形成通讯网路,县有邮电局,12个乡、镇均有邮电所,各乡、镇、农场、厂矿企业和部分村庄已通了电话。全县已有市内电话1813部,农村电话547部。邮路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305公里。按人口平均,每万人有邮电服务人员266人。1989年,全县传递函件85万件,报纸227万份、电报6万份,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74万元,比1978年增长90.43%;比1988年增长12.14%。
  【商业】
  解放后,这个县的商业发展快,现在基本上已形成国营商业为主体,集体、个体并存的各成份、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型的流通体制。1989年,全县共有社会商业零售机构1364个,从业人员3855人。其中国营商业机构137个,职工1693人;集体所有制商业194个,职工835个,个体商业1033个,1327人。198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9932万元,比1980年增长2倍多,比1987年增长22.0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895万元,比1980年增加11倍多,比1987年增长70.26%。
  近年来,这个县的外贸也有所发展,先后与香港、意大利、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洽谈合资合作创办企业,投资金额达50多万美元,同外商合办的企业主要有海江花岗岩石料厂、昌化补偿贸易冷冻库等。1988年外贸出口产品有红白藤制品、菜牛、珍贵中药材等。
  【农垦】
  1958年4月,国家在昌江县建国营红林、红田农场,主要种植橡胶,1989年这两个农场共有45个生产队,土地总面积37.25万亩,总人口1.03万人,其中职工5381人。中小学21所,在校学生2718名,教职员工249人,卫生院46所,卫生工作人员176名,拥有病床105张。到1989年末,共种植橡胶5.87万亩,年产干胶2364吨,种植水稻8039亩,总产量2202.5吨。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2062.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11.5%,上缴税金87.7万元。
  【财政】
  这个县的财政局于1961年开始建立,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1989年全县财政收入达1270万元,比1980年增长3倍多,比1987年下降9.03%。财政支出3241万元,比1980年增长4倍多,比1987年增长37.04%。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工商税、农业税、企业上缴税和其他收入。
  由于这个县财政收入逐年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基本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事业的发展,1980年至1986年仅县的财政补贴粮油收购差价和减免农业税两项资金就达1856万元,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起了极大的保障与推动作用。
  【金融】
  解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个县的金融机构逐步健全和完善。现在,县有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保险公司,各乡镇也都建立了营业所和信用社及储蓄所。
  金融部门的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1989年银行系统存款余额达15299万元,比1980年增长383.2%,比1978年增长756.6%,比1988年增长9%,城镇储蓄存款余额达9172万元,比1978年增长1704.8%,比1980年增长111.6%,比1988年增长8.71%。全县发放各项贷款年末余额25533万元,比1978年增长1245.8%,比1980年增长1466.2%,比1988年增长20.6%。
  【人民生活】
  解放前,昌江县人民的生活较为贫苦,饥寒交迫,吃不饱,穿不暖。解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步改善,1989年,农民人均收入528元,比1978年增长8倍多,比1988年增长53.97%。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储蓄存款额由1978年的8281元提高到1988年的9581.1元。随着收入的增加,购买各种高档商品的人日益增多。
  七、文教卫生事业
  【教育】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王义方被贬为吉安县丞时,曾在偏僻山区创办学堂。但到解放前,这个县的教育业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黎、苗族同胞世世代代以刻木纪事、结绳计数。就是汉族聚居地区也仅有几间破烂小学和私垫。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县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少数民族地区不但结束了几千年来那种蒙昧的时代,而且有了少数民族自己的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和科技人员。到1989年底止,全县兴办中、小学校126所(包括农村教学点),教职员工1099人,在校学生3.11万人,其中中学在校学生6330人,小学2.48万人,农业职业中学323人,幼儿园14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4%。
  这个县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抓教师队伍建设,1981年创办了一所教师进修学校,对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还选送93名中学教师到各类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函授或刊授学习。目前,全县中学教师达到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有170人,占38%,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毕业以上学历的587人,占44%。全县有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201人,助理级343人。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考上中专、大学的人数不断增多。从1982年到1987年底止,全县考上中专的有708人,其中厂矿企业293人;考上大学的有1208人,其中厂矿企业838人;考上清华大学的有3人,居各民族自治县之首。
  【文艺】
  这个县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迅速,群众文艺生活较为活跃。全县除了中央、省属厂矿企业办有各种文娱活动场所外,县办的各种文娱设施遍及各地,县城石碌镇有影剧院、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站、电视差转台、琼剧团、电影公司、录像点、娱乐场等,各乡、镇均有文化站、电影队、广播站、露天影剧场等,全县电视覆盖率达100%。
  这个县的民间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黎族民歌、军歌、儋州民歌均流传很广,黎族舞蹈颇受群众喜爱。
  【卫生】
  解放前,这个县的卫生事业比较落后,缺医少药,发病和死亡率较高。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健康,建立卫生机构,培养医务人员,改善医疗设施,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到1989年底止,全县有卫生机构19个(不含中央、省各厂矿企业办的医院),床位275张。县城有人民医院、中医院、麻风病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慢性病防治站等,每个乡、镇都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全县共有医务人员435人,其中中医主治医师6人,西医主任医师、主治医师3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57人。
  由于加强了防病治病工作,自1985年以来,疟疾、霍乱、小儿麻痹症等16种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其中小儿麻痹症下降91.5%,疟疾下降25%,丝虫病已基本消灭,麻风病治愈率达79%。
  八、名胜古迹
  这个县的名胜古迹有皇帝洞、昌化岭胜景、棋子湾10景、雅加大岭瀑布、风流山瀑布、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七差温泉、燕窝岭、治平寺碑、死难矿工纪念碑、昌化城遗址等等。
  【皇帝洞】
  座落于该县王下乡牙迫村东面的岭脚下。洞穴由西向东伸延,长122.5米,宽17米,高15米,总面积5657.5平方米,可容纳万人。洞外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流水潺潺。洞内钟乳石成群,形如柱、笋、钟、观音菩萨、猴子、和尚、仙女……组成千奇百怪、妙趣横生的自然景观。洞顶栖息着成群的蝙蝠和飞燕。洞内东西,有一自然通天口,阳光直照洞底,称之为“一洞天”。由一洞天往上爬、右拐是此洞的“王洞”,洞口朝东北,洞厅宽敝平坦,正堂阶拾级而上,仿佛是皇宫宝殿。上下洞口前有一道石墙,高约3米,乃古代防御工事,在洞内曾发现石斧,石网壁以及汉代印纹硬陶残片等器物。
  皇帝洞景色旖旎,美如仙境,省、中央曾派专家学者亲临考察,许多骚人墨客和港澳同胞也纷纷前往游览观赏。1986年昌江县人民政府把该洞列为重点保护区。
  【昌化岭胜景】
  昌化岭古名落脯罔、大陈山,宋改封峻灵山,又称神山。它位于该县昌城乡东北两公里处,距石碌镇56公里,海拔400多米,上有石池、石峰、石船。昌化岭以林秀、石奇、泉甘、花香而闻名。十里九峰,风光瑰丽,气派雄伟,加上神奇的传说,动人的故事而令游人不绝。
  【棋子湾】
  位于昌化镇北面3公里处,那里海湾平静,水清见底,沙细质软,洁白如银。海湾四周绿草如茵,花繁蝶舞,四季如春,构成一幅瑰丽诱人的山水画面。棋子湾有独特的“船帆石”、“海湾大角”、“海湾小角”、“治癣沟”、“祭海石”、“观鱼石”、“盼郎滩”、“仙浪洞”、“怪石群”、“棋子篮”等十大天然景观。
  【雅加大岭瀑布】
  位于霸王岭东面,直悬于雅加大岭西侧,落差110米,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雨季最大流量1.5立方米/秒,旱季最小流量为0.1立方米/秒,四周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景色奇特,远眺瀑布,犹如飞流自天而降,气势磅礴,壮观非凡。
  【风流山瀑布】
  又称马岭瀑布,位于该县石碌镇东8公里,昌江县与白沙县交界处。源于保梅山脉高岭东西山麓,流经马岭西南山坡汇入石碌水库,落差605米,最大流量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4立方米/秒,周围群山环抱,怪石嶙峋,古木参天,风景宜人。
  【七差温泉】
  位于七差乡政府驻地100米处,长10米,宽7米,深0.6米,总面积70平方米,早年建有简易沐浴池,日可沐浴400人次,该温泉水中含有硫磺物质,平常水温30~40℃,是个天然温泉疗养胜地。
  【燕窝岭】
  在七差乡境内昌化江东岸,主峰高487米,终年有成千上万的金丝燕,在该岭悬空洞穴缝隙吐沫造窝,繁衍生殖,因而得名。此岭山峦奇异,峭石险峻,故有悬崖陡壁之称。
  【昌化城遗址】
  昌化城池于明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始筑,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造完固,周围584.8丈,高1.8丈,垛555座,更铺18座,环楼4座,城门东曰启晨、南曰宁和、西曰镇海、北曰宁武。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迁县治于此,池多砥石,千户管成积柴煅之,以火锤之,以铁浚之。壕深0.5丈,阔1.5丈。久圮。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重修巩固,从明代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昌化城都是昌化县县治所在地,历代封建官员曾多次补修巩固,使之成为该县有史以来一个比较完善的古城池。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对城池置之不管,加上战火摧残,城墙破落不堪,城池也已完全被毁。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昌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