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黎族自治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225
颗粒名称: 乐东黎族自治县
分类号: K926.6
页数: 9
页码: 172-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自1948年至1989年的发展情况,包括建置沿革、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经济建设、文教卫生事业、名胜古迹的情况。
关键词: 海南省 乐东黎族自治县 概况

内容

一、建置沿革
  据清道光《琼州府志》和《崖州志》记载,现乐东黎族自治县绝大部分地区,从宋朝至民国中期,原为崖州所辖,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崖州在抱由峒前烂红沟(《琼州府志》称烂红沟、《崖州志》称红烂沟)的乐安设营筑城,继而在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进一步建为乐安新城(今该县农科所驻地)。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崖州又继续在抱由峒设立乐安营军事据点。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始建乐东县(始时也叫乐安县),建县初期,辖区包括七叉、东方、马隆、鸡叨、峨叉、峨逆、抱由峒、田甲、峨沟峒、乐安、多涧峒、抱善峒、抱杠峒、龙鼻、潭寨、多港峒、头塘、万冲峒、番阳峒等民族地区。1948年6月该县解放,建立乐东县人民政府,辖管4个区。1951年辖管6个区。1952年上半年划县时,将原属乐东县的第5区(辖戈大等乡)第6区(辖田道、长老等乡)划归东方县,乐东只剩4个区。1952年又改设为5个区:抱由、三平、志仲、千家、雅亮。1958年10月,将崖县洪流人民公社(即原九所乡、黄流乡、英海镇)、昌感县长征人民公社佛罗管区(即原佛罗乡)、东方县中沙公社凤田管区(即原凤田乡)划归乐东县。1961年上半年,又将原属乐东县的山荣公社昂业大队划归东方县,将雅亮公社划归崖县(现三亚市)。1986年上半年又将原属乐东县的番阳区划归通什市。1987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销后,12月28日乐东县改名为乐东黎族自治县。
  二、行政区划
  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行政建制为县政府,乡、镇政府,管理区。
  1988年,全县管辖16个乡、镇,其中渔业镇1个(莺歌海镇),133个管理区,623个村庄。此外,在该县境内有:保国、保显、乐中、乐光、山荣、福报、抱伦等7个国营农场。中央、省属企业事业单位有:中国林科院尖峰岭热带林业研究所,省属莺歌海盐场,尖峰岭林业公司等等。
  乐东黎族自治县党委、县人民政府的驻地在抱由镇。抱由镇地处昌化江畔,为群山所环抱,是一座新兴的美丽山城。它曾经是于1949年3月成立的“琼崖少数民族行政委员会”的驻地和1952年7月成立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首府的驻地。
  三、人口民族
  根据海南省统计局统计,到1989年底止,全县总户数8.29万户,总人口41.60万人,(黎族15.42万人,苗族2055人),其中男20.80万人,女20.80万人;农业人口35.59万人,非农业人口6.01万人。人口分布沿海比山区内陆较为密集。民族主要为汉、黎、苗族。语言有:海南话、黎话、苗话、儋州话,普通话也通行。
  四、地理环境
  【位置面积】
  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的西南部,它东连保亭县,东南与三亚市交界,东北与白沙县、通什市接壤,西北与东方、昌江县毗邻,西南临南海。整个县东西长约72公里,南北宽约58公里。
  全县总面积2747.5平方公里,折合为431.83万亩,其中:宜农地95.46万亩,约占全岛面积的1.87%;宜胶地69.11万亩,约占1.36%;宜热作地16.86万亩,约占0.33%;宜林地179.33万亩,约占3.53%;宜牧地30.29万亩,约占0.6%;水面17.50万亩,约占0.33%;其他地23.28万亩,约占0.46%。1989年末,全县耕地面积44.63万亩,其中水旱田26.49万亩,旱地18.14万亩。
  【地形地质】
  全县地势北高南低,靠山临海。地形由山地、丘陵、平原三个部份组成。高山峻岭主要分布东北、西北和东部与邻县交界处;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的昌化江沿河两岸;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沿海一带。山地和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70%以上,盆地占11%,沿海平原占12%。
  全县的土壤成份,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属花岗岩、沙岩发育的赤红壤;海拔50米以下的海滨平原是黄沙土和燥红土。低山盆地地区多属棕红壤。山地、丘陵地适宜发展热带作物和林牧业;丘陵盆地和沿海平原宜发展粮食、油料、蔬菜、糖蔗和腰果等热带经济作物。
  【气候雨量】
  这个县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湿润区。常年平均温度:山区为24℃,沿海25.2℃;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温度:山区17~19℃,沿海20~22℃;极端最低温度:山区0~3℃,沿海4~6℃。7月份为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温度:山区27.3℃,沿海28~29℃;极端最高温度:山区36.5~39.5℃,沿海34~36℃。年日照时数达2100~2630小时,夏长冬暖。
  这个县的降雨量,山区多于沿海地区。年降雨量:山区1400~1800毫米,沿海地区1000~1300毫米,降雨量一般低于蒸发量,每年5~10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8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总降雨量不足年降雨量的20%。全年气候、雨量总的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轻风少霜,农作物一年可以2至3熟。
  这个县时有受台风和局部受干旱的影响,受台风影响严重时,平均风力达9~10级,阵风11~12级,沿海风力比山区内陆稍强大,台风往往夹带大雨或大暴雨。该县1975年曾受一次最大台风影响(当年编号为18号台风),风力达11级,风速约28~30米/秒。
  【山脉河流】
  这个县北部、西北部和东部与邻县交界处群山起伏,重峦叠嶂。北部和西北部属黎母山山脉,东部属五指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座。境内的主要高山有:尖峰岭(海拔1412米)、单峰岭(海拔1237米);边界上的高山主要有:与昌江县交界处的猕猴岭(海拔1546米),与保亭县交界处的哥分岭(海拔1223米),与东方县交界处的朦瞳岭(海拔1254米),与白沙县、琼中县交界处的马或岭(海拔1546米)。
  这个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昌化江、望楼河、白沙河、佛罗溪仔等4大水系,全县河流流域面积为3113平方公里,水电蕴藏量5.1万千瓦,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昌化江是海南省第二大河,发源于五指山西麓,自北部琼中县流入该县的北至西北部,流经万冲、三平、永明、抱由、山荣等5个乡、镇,后从东方、昌江两县注入北部湾,境内流长62公里,流域面积为509平方公里。在境内主要支流有乐中河、大安河、南巴河、红水河和南丰河等。
  望楼河,系该县境内第二大河流,发源于该县南部的尖峰岭,自北向南流经千家、冲坡、乐罗镇,从望楼港注入南海,流长87公里,流域面积827平方公里,总落差800米。它较大的支流有南马河。县内最大的长茅水库建于望楼河的主流段上,下游建有响水电站和石门水库。望楼河两岸土地辽阔肥沃,水利灌溉方便,是该县粮食、甘蔗和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佛罗河(又名佛罗溪仔),发源于该县西部的铣色岭,流经三曲沟,从佛罗镇的丹村港注入南海,流长23公里,流域面积118平方公里。
  白沙河,发源于尖峰岭西南山麓,流经尖峰镇,从白沙港注入南海,流长26.3公里,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
  五、物产资源
  【林产资源】
  这个县的林产资源相当丰富,全县现有林地95万亩(不包括热带作物林),木材积蓄量807.5万立方米。省大林区之一的尖峰岭林业公司位于该县境内西部,那里有着十分丰富的热带原始森林,有4000多种植物和大量野生动物。现在那里已建立了国家级热带林自然保护区。珍贵的林木有:子京、坡垒、青梅、红稠、母生、苦梓、绿楠、油丹、油楠、花梨、胭脂、黑格、陆均松、鸡毛松、竹叶松、红壳松、荔枝等80多种。另外还有县属的卡法、佳西、山荣、抱郎、茸鹿等5个林区,也蕴藏着丰富的热带珍贵林木。森林副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红白藤、麻竹、山竹等;药用植物有:巴戟、益智、沉香、槟榔、砂仁、石斛草、青天葵等;珍稀动物有:黑冠长臂猿、坡鹿、豹、熊、猕猴、原鸡、穿山甲、水獭、蟒蛇、金钱龟、玳瑁、黄猄等。
  【水产资源】
  这个县面临南海和北部湾,境内海岸线长60多公里,沿海岸有莺歌海、岭头港、望楼港等天然渔港,又靠近昌化和南海鱼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该县莺歌海渔业镇,拥有较大的木、机帆渔船队,捕捞设备先进;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主要经济鱼种有:红鱼、马鲛鱼、鱿鱼、龙虾、对虾、西刀鱼、鲨鱼、鲳鱼、带鱼、炮弹鱼、螃蟹等。著名海珍品有虾米、尤鱼、墨鱼、鱼肚、鱼翅等。莺歌海海域产的红鱼、虾米,色艳味美,驰名海内外。此外,还利用山塘水库水面放养淡水鱼。养殖的淡水鱼主要有:鲤鱼、草鱼、鳗鱼、鲩鱼、越南鱼等,长茅水库出产的鳗鱼,远销港澳市场。
  【矿产资源】
  这个县的矿藏资源丰富,地质部门现已探明的有:铅、锌、铜、铁、铝、银、钼、钛、镉、莹石、云母、石英、石墨、石油、水晶、石灰石和花岗石等。
  位于这个县的莺歌海海域蕴藏有十分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目前国家正在加紧钻探开采。稀有金属铀也在继续勘探之中。
  六、经济建设
  解放前,这个县由于没有水利设施。生产条件很差,人民生活贫困。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1989年社会总产值达64837万元,比1988年增长16.74%。全县国民收入39647万元,比1988年增长18.69%。人均国民收入965元(当年价),比1988年增长16.54%。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6787万元,比1988年减少3.2%。
  【农业】
  解放前,这个县的农业生产由于没有水利设施,干旱严重,特别是地处山区的少数民族,仍然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产方式之中,粮食产量很低。解放后,随着水利资源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全省主要的粮蔗产区之一。198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8.23万亩(不包括农垦系统),总产量11.03万吨,比1988年增长12.67%,比1949年增长5倍多。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7.33万亩,亩产235公斤,总产量8.76万吨,比1988年增长2.57%。
  这个县沿海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气候温暖,大部份地方水稻一年可三熟,是海南省重要粮食产区之一,每年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仅冲坡镇一年就上缴给国家700万斤粮食。沿海几个镇都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南繁育种重要基地。
  【林业】
  解放后,这个县大搞植树造林,森林面积不断扩大,但七十年代初,由于刮起滥砍滥伐的恶风,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复兴林业,一方面抓好封山育林,强化林业管理,全县建立起5个封山点,扩大佛罗、石门坡两个国营林场的造林面积;另一方面增加投资,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连续三年每年平均造林7~8万亩,因而到1989年止,全县造林面积达48.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
  1989年林业总产值达2125万元,比1988年增长85%。
  【水产】
  解放前,这个县的捕鱼网具落后,既不安全,产量又低。解放后,渔业生产发展迅速,从鱼船、网具到技术都有较大的改革。目前,全县有机船576艘,装机1.19万匹马力,非机渔船28艘,总吨位为3936吨,海水、淡水养殖面积6.25万亩。
  1989年水产品总产量1.09万吨(内含海洋捕捞1.03万吨,淡水捕捞525吨),比1988年增长17.03%,比1978年增长3倍多。1989年渔业产值达1882.5万元(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88年增长13.35%。
  【水利】
  这个县山高谷深,河涧交错,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可是在解放前全县没有一宗水利工程。解放后,这个县的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到1988年止,全县建成各种水利工程178宗,其中大小蓄水工程107宗,引水工程40宗,水轮泵站23宗,电灌站8宗,全县水库总容量2.4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1958年在望楼河上游兴建的长茅水库总库容量1.3亿立方米,有效库容量1.05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7.3万亩。这个水库为冲坡、九所、乐罗、黄流、佛罗、千家等镇提供了优越的水利条件。
  【畜牧业】
  这个县山区有着广阔的天然牧场,可以放牧的草地有12万亩,适宜发展牛和山羊。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加强了畜牧业的领导。各乡、镇成立了畜牧兽医站,并在九所镇办起种畜场,推广牲畜良种,大大地加速了畜牧业的发展。1989年末,全县牛存栏量为8万头,比1988年增长5.5%,比1978年增长65.63%,比1949年增长208.8%;生猪存栏量为16.35万头,比1988年增长6.72%,比1978年增长73.56%,比1949年增长467.7%;山羊存栏量2.97万只,比1988年增长12.5%,比1978年增长225.9%,比1949年增长11倍多;三鸟饲养量155.03万只,比1988年减少1.57%,比1978年增长58.48%,比1949年增长8倍多。这个县近年来,每年都有一批菜牛供应外贸部门出口,沿海地区具有发展养鸭业的传统,每年都有大批菜鸭和鸭蛋供应国内市场和远销港澳地区。
  【经济作物】
  这个县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豆类、西瓜、青瓜等。1989年,甘蔗种植7.54万亩,亩产2266公斤,总产量16.10万吨,比1978年增长113.2%,比1952年增长40多倍;花生种植面积5.17万亩,总产5652吨,比1878年增长10.7倍;红绿豆1.7万亩,产量1484吨;种植大豆1.69万亩,产量1502吨;瓜类2.12万亩,产量3.18万吨;蔬菜7.97万亩,产量9.82万吨。
  这个县种植的糖蔗不仅面积大、发展迅速,而且产量高,是我省主要产蔗区之一,每年都给国家提供大量蔗糖供应市场和出口。该县的九所、乐罗镇生产的洋葱、青瓜、西红柿、冬种西瓜个子大、质量好,畅销国内外。
  【热带作物】
  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腰果、胡椒、咖啡、香茅、椰子、槟榔、木棉等。1989年末,橡胶种植面积8.86万亩,其中收获面积6850亩,产量462吨;椰子6915亩,产量592万个;腰果6.48万亩,收获面积6.21万亩,产量582吨;槟榔1.36万亩,产量697吨;咖啡2162亩,产量5吨;胡椒949亩,产量8吨;木棉1.46万亩,产量95吨;香茅880亩,产量16.4吨。
  这个县还具有种植橡胶和腰果的独特自然条件。据海南热带农业资源考察,该县种植的橡胶,干胶亩产平均达91公斤,单株产量3.91公斤,居全国首位,接近典型热带产胶地马来西亚的水平;种植腰果面积占全省种植腰果面积的42%,成为腰果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热带水果主要有:香蕉、芭蕉、菠萝、菠萝蜜、芒果等。1989年末,芒果种植面积4116亩,产量251吨;菠萝1.49万亩,产量2337吨;种植香蕉1.98万亩,产量1.30万吨;各种杂果1762万斤。该县的黄流镇种植的香蕉颇负盛名,量多味美,每年都有大批香蕉提供出口。
  1989年这个县农业总产值达31464万元,比1988年增长25.84%。比1983年增长223.94%。
  【工业】
  解放前,这个县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仅黄流、九所、佛罗等墟镇有几家私营小手工业作坊。解放后,这个县的工业随着农业、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和本地资源的不断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现在该县企业遍布各地,工业企业大部分设在沿海地区,全县包括中央、省属工业企业有43家(不包括农垦系统),设有水电、水泥、碾米、制糖、制盐、机电、印刷、陶器、农机修造、食品加工、采伐、造船等行业,其中较大的企业有:莺歌海盐场、县腰果加工厂、利国糖厂、抱由糖厂、长茅电站、石门电站、县农机修造厂、县食品加工厂、县粮油加工厂等。1989年,工业总产值4549万元,比1978年增长5.8%。此外还有一批乡镇企业。
  位于该县西南部沿海的莺歌海盐场是全国大盐场之一,面积4.2万亩,年平均产盐20多万吨,那里生产的盐质量好,盐份浓度高,既是食用盐又是很好的工业原盐,供应省内外。
  1984年创建的年产腰果仁300吨的乐东腰果加工厂,产品畅销国内外,是该县创汇的重要基地。
  【交通】
  解放前这个县的交通运输十分落后,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特别是山区道路闭塞,山高水寒,行人望而却步。解放后,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现在有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线。县内公路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主要公路有三条:一条是海榆西线公路乐东段,从西向东经尖峰、佛罗、黄流、利国、九所等地区直达三亚市;一条从抱由镇往万冲镇、番阳镇(现属通什市)到达通什市的毛阳镇,同海榆中线公路相衔接直达海口市;另一条从抱由镇直达九所镇,与海榆西线公路相衔接,而后经八所、那大通往海口市。全县镇内公路共有40多条,全长770.8公里,每个乡、镇、农林场都能通大客车,大部分农村有公路通车。县城抱由镇每天均有班车(客车)开往海口、三亚、通什、八所等市、县和地区。黄流至八所、至三亚有铁路通达,这条铁路除了营运货物外,每天还有旅客列车往返于三亚、八所。海上运输以木船运货为主,可通往广州、北海、湛江和本省沿海各地。1989年,全县共有汽车1088辆,其中大货车694辆,吨位3123吨,大客车67辆,客位3062个,小货车129辆,小客车185辆,运输用拖拉机1243辆。全年国营完成货运量324万吨,货运周转量10758万吨公里;国营客运量579.67万人,客运周转量17396万人次。另外,这个县的民间运输比较发达,特别是沿海地区,民间运输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专业户、个体户经营的各种交通工具更是蓬勃发展。
  【邮电】
  解放前,这个县的邮电事业较落后,没有固定的邮电、邮政机构和人员,没有电话线路,只有委托私人代办的7处邮政代办所。邮路全长只有88公里。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这个县的邮电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1989年,全县有23个邮电局(所)和一个邮电代办所,共有职工275人,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34条,总长425公里,电话线总长372公里,乡、镇、农林场、工厂均通邮和电话。全县有50个投递段,市内电话333部,农村电话326部。1989年邮电业务总量达64万元,投递信函113万件,报刊260万份,电报6万份。现有载波机1部,电传打字机4部,电话、电报可通全国各地。
  【电力】
  解放后,这个县利用山区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力发展山区水电。到1988年止,全县已建成水力发电站44座,总装机容量达7789千瓦,常年发电量6000万度。其中比较大的有长茅、石门、响水等三座水电站。现在电网覆盖率乡、镇达100%,农村达60%。为适应海南特区发展的需要,该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现正在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装机容量3700千瓦的友谊水电站,计划在1991年全面竣工投产。
  【商业】
  解放前,这个县的商业不发达,仅沿海地区的九所、冲坡、乐罗、黄流、佛罗、莺歌海等镇有一些小商贩。而黎族苗族同胞聚居的山区,没有集市贸易,民族内部的商品交换很少,以实物交换为主,人们要出卖本地区的土特产品,必须爬山越岭到汉区墟镇进行交换。解放后,这个县的商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县、乡、镇商业机构健全,黎村苗寨办起了商业供销网点。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营和集体商业、个体商户活跃于城乡,方便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流通。1989年,全县有商业机构3649个,从业人员1.01万人,其中国营商业149个,职工2976人;集体所有制商业466个,职工1729人;个体商业3034个,从业人员5386人。1989年,全县社会商业零售总额20043万元,比1988年增长7.49%,比1978年增长353.56%,比解放初期的1951年增长192.72倍。1988年,全县农副产品采购总额216.1万元,比1987年增长36.2%。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外贸易创汇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汇产品逐年增加。现在出口的产品有干腰果仁、琼脂、西瓜、蜜瓜、洋葱脱水片、甜玉米、藤制品、陶器等10多个产品。1988年,全县出口总额102.2万元,比1987年增加48.41万元。
  【农垦】
  从1950年到1975年,国家先后在乐东县建保国、乐光、保显、乐中、抱伦、福报、山荣等国营农场。这7个农场主要种植橡胶,1989年共有206个生产队,土地总面积100.49万亩,总人口4.19万人,其中职工2.44万人,中小学50所,中小学生19772名,教职员工1125名,卫生院226所,卫生工作人员639名,拥有病床4133张。到1989年末,共种植橡胶27.19万亩,年产干胶8366吨,种植水稻5090亩,总产量1203.5吨,其他经济作物561亩。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6717.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90.41%,上缴税金361万元。
  【财政金融】
  乐东县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198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2125万元,占年计划的107%,比1988年增收3.81%。
  金融机构健全,县有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保险公司,乡、镇有营业所,1989年城乡存款达11426万元,比1988年增加35.35%;比1978年的1728.4万元,增加9697.6万元,增长561%。
  【人民生活】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多。1989年,全县农村人均收入达到568元,比1988年增加80元,增长16.39%,比1978年增加498.5元,增长8.17倍。职工工资也有所增加,1989年全县全民所有制职工2.26万人,人均年工资1850元,比1988年增长11.64%。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村私人建房和购买高档商品的人日益增多。1989年,农村私人建房竣工面积9.9万平方米,近年来私人购置的汽车1088辆,大中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1141辆,摩托车473部,以及手表、自行车、电视机等。
  七、文教卫生事业
  【教育】
  解放前,这个县的民族地区文教事业十分落后。1949年,抱由、千家、山荣、三平、万冲、大安、志仲等地区聚居着黎、苗同胞近10万人,仅有千家、抱浅2所初级小学,学生约200人,沿海地区的九所、冲坡、乐罗、黄流、佛罗、莺歌海等地区,只有一所规模较小的初级中学。解放后,这个县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在,民族地区不但文教机构遍布黎村苗寨,而且每年都培养出一大批高中、初中毕业生以及各种技术人材。沿海地区教育事业更为发达。根据乐东县教育局的统计,1988~1989学年初,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8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中14所),教师进修学校和职业中学各1所;中学教职工1139人,其中专任教师828人,在校学生初中1.23万人,高中2466人;教师进修学校有教职工56人,在校学生347人;职业中学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在校学生756人;小学268所(含农村教学点),教职工2127人,其中专任教师1734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6%。从解放初期至1989年止,全县共培养高中、初中毕业生8.46万人(地方),有4353人(全县)考上全国各大专院校,4251人(全县)考上中专学校。
  【文艺】
  全县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988年,县城有影剧院2座,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专业琼剧团、儿童娱乐中心、县电影放映队、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各1个,乡、镇、厂矿电影放映队16个,文化站17个,广播站17个,整个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6%以上。
  这个县的黎苗族民间舞蹈有:柴舞、射箭舞、火把舞、钱串舞,黎族舞蹈《钱铃双刀舞》曾到澳门演出,黎族第一代作家龙敏就是该县抱由镇人。民间乐器有:鼻箫、口弓、口八等;工艺美术方面:汉族地区有雕刻绘画、剪纸、竹编花篮;黎族地区有:织绣花纹、藤编古箩;苗族人民的腊染法,能印制各种图案花纹,构图复杂、美观、技巧非凡。
  【卫生】
  解放前,这个县没有专门卫生机构,沿海地区仅有3名私人开设的中医诊所。民族地区无医无药,有病只好求神祭鬼,听天由命,各种疾病流行。解放后,这个县的卫生保健事业发展迅速。县内除了中央、省属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办的医疗机构外,县属有县人民医院、什玛麻疯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医疗机构23个,各乡、镇、农场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1989年,全县共有病床489张,医务人员834人,具有一定的医疗器械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
  【体育】
  近几年来,这个县的体育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县有业余体校1所,先后培养出近千名运动员,有19人次参加过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性比赛,有11人次获得冠军;参加全国性比赛的有36人次,有27人获得冠军。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上大中专体校的有116人,1973年以来,输送往上级业余体校和专业体育队伍的已达30人。曾获世界青年撑杆跳高金牌的吉泽标、世界技巧金牌的胡富芬和女子举重金牌的黄晓瑜都是从这个县输送到上级专业体育队的。
  八、名胜古迹
  【尖峰岭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尖峰镇,素有“绿色金库”之称,那里拥有热带原始森林1.5万亩,有各种植物1000多种;热带珍贵木材200多种;鸟类150多种,兽类20多种,各种昆虫近千种,还有大量的微生物。生物物种之多,为世界所瞩目,吸引了世界各国林业科技工作者前往考察。那里林木苍绿,风景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远眺群峰起伏,百峰相连,层峦叠翠,气势雄伟,实为游览之胜地。
  【马下营】
  位于该县西北部尖峰岭下,为公元1294年元将伏波将军部征战至此之纪念。这里林木茂密,怪石磷峋,地势回环,其巨石上刻着“大元军马下营”六个大字,旁边四块大石上刻有弓箭、长鞭、将军脚印和马蹄痕迹、历代曾有不少名人游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莺歌海盐场】
  位于莺歌海镇,井井盐田,银光闪闪,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乐东黎族自治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