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理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220
颗粒名称: 四、地理环境
分类号: P942.66
页数: 3
页码: 163-165
摘要: 本文对琼中县的位置、面积、地形地质、气候雨量和山脉河流的介绍。
关键词: 海南省 琼中县 地理环境

内容

【位置面积】
  琼中县位于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北麓。它东与琼海、万宁交界,西与白沙、通什相连,南与保亭、陵水接壤,北与儋县、澄迈、屯昌县毗邻。整个县东西宽42公里,南北长57公里。县城营根镇位于海榆中线与万儋公路交叉处,北距海口市137公里,南至三亚市165公里,东达万城镇90公里,西抵那大镇84公里。
  全县总面积为2693.1平方公里,折合403.96万亩,占海南岛总面积的7.8%。境内多山地与丘陵。山地面积1536.4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7%;丘陵面积659.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47%;台地面积34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8%;河流阶地面积152.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在全县总面积中,农村土地211.72万亩,农垦土地192.24万亩,耕地面积24.78万亩,林地面积174.35万亩,坡园地68.63万亩,草地119.04万亩,城乡居民宅地6.06万亩,道路3.52万亩,水面19.42万亩,其他2万多亩。1989年末有耕地面积11.72万亩,其中水旱田面积7.57万亩,旱地4.15万亩。
  【地形地质】
  琼中县地貌呈穹窿山地状,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较为复杂,境内山峦叠嶂,群峰峻峭,连绵不断。主要为山地,少部份矮山丘陵和夹谷谷底。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大部分蜿蜒于南部和西部边界之上。中部多为低山高丘,北部丘陵、台地、河流阶地穿插于丛山谷地之间,冲积平原在西部的什运河沿岸和东部的长兴河中段。
  琼中县的地质以花岗岩为主,占总面积的88.3%,其次是紫色岩,占6%;砂页岩占3.2%,安山岩占1.8%;石灰岩占0.7%。
  根据地质工作者考证,琼中县山地的形成是复杂的。大约在距今20500年的中生代时期,地壳发生了强烈的印支运动,海中地壳隆起,露出水面,形成了海南岛的雏型。在地壳变动的强大地应力和热力作用下,位于琼中县、儋县一带的原在海中沉积的岩层发生了变化——混合岩和花岗岩化,慢慢地变成了花岗岩。不断变动的地壳运动,使处于五指山一带的地壳产生断裂,变得十分脆弱,导致地下深处炽热岩浆突然上升,冲出地皮,成为火山。从火山口中喷出的酸性岩浆,二氧化硅含量多,粘度高,爆发猛烈,并在附近地区堆积成山。在尔后的地质时期,地壳不断上升,隆起形成了山脉。而五指山的峰状“五指”山顶,又是由于山脉岩石节理裂隙的发育,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切割、剥蚀、崩解和风化,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琼中山地。
  琼中县的土壤主要由花岗岩和少量紫色砂岩、砂页岩、安山岩风化而成。土壤类型多样,土深厚肥沃。按成土母质的不同,全县共分为6个土类,12个亚类,33个土属,82个土种,71个变种。灌丛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750~1600米的为黄壤土;350~750米的为赤红壤土,宜发展林业生产;350米以下为砖红壤土,分布于丘陵台地,占全县总面积的51.3%,土地肥沃,是种植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基地。水稻土壤主要分布于河流阶地,山间谷地和缓坡地段。旱地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北部的低山丘陵上,属赤红壤土和砖红壤土。这个县的山坡较广阔,水草丰盛,有很多良好的天然牧场,对发展畜牧业生产十分有利。
  【气候雨量】
  这个县虽属热带气候范围,但由于地处五指山腹地,整个县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受海洋气候影响不大,故形成热带的山区气候,全县日照时间较短,山中雾多,年平均温度22.5℃。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每年7月份为最高温度期,平均最高温度为27℃,极端最高温度38℃;1月份为最低温度期,平均温度为12.8℃,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6℃。高山地区,偶有霜冻,但为期极短,维持期一般只有4~6天,而且范围也不大。主要为五指山区及个别山区,这些地区甚至出现浅水结薄冰。这个县一年四季昼夜温差大,一般相差7~10℃,夏季气候温和,盛夏时节午夜凉爽,有时还需盖薄棉被。
  琼中县是全省降雨最多的县份之一,年平均降雨量2444毫米,个别地区降雨量高达3050毫米,雨日195天,月最大降雨量达800毫米,但全年降雨量极不均匀且不平衡。东部雨多,西部少,1月至翌年的3月为旱季,雨季多集中于8~10月份之间,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这段时间还带有台风暴雨,风力一般4~7级,亦偶有10~12级台风并伴有暴雨.这个县的湿度较大,年平均湿度为80~85%,五指山、黎母山、吊罗山地区湿度达87%。
  【山脉河流】
  这个县境内群山环抱,高山林立,开门见山。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有52座,500~1000米的有100多座。海南岛的三大山脉中,有两大山脉的主峰位于该县境内。著名的海南省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1米)就位于该县境内西南部的上安乡和通什市五指山乡的交界线上;海南省第二高峰鹦歌岭(海拔1811米)位于该县境内西部与白沙县交界线上;黎母山山脉(海拔1411.7米)主要位于该县西北部的乌石镇和黎母山镇的交界线上。按其山脉的绵亘走向,全县分为三大山脉。
  五指山山脉,这支山脉屹立于该县西南的五指山峰,自西向东,沿县南边界延伸,经上安乡至吊罗山连成一脉。沿线有木贤岭、卜吉岭、崩岭、三角山、罗头岭等,海拔都在千米以上。由于奇峰列垣,构成屏障,阻遏了东西海风。
  第二支山脉,发脉于鹦歌岭,自南向北,沿该县的西边界蜿蜒伸展,经什运、红毛至黎母山镇、与黎母山垣延相接。沿线有甫界岭、破法岭、什寨山、风门岭、三合岭、英歌敖、三曲岭等。海拔最高的达1400多米。
  该县的东南部的加器岭、南茂岭和白马岭层峦叠嶂,紧绵连接,构成琼中县的第三支山脉。这支山脉横跨红岛乡和中平镇,沿线有牛坡岭、加福岭、灯火岭等。海拔均在500米在以上,余脉成网状,地势逐渐平缓,自低山、高丘、中丘而成丘陵台地。
  琼中县的山涧河溪多,境内共有大小河溪27条,是海南省三大河流——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的发源地,支流密如蛛网,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河网密度系数1.3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乘坡河、大边河、什运河、腰子河,总集雨面积2693.1平方公里。全县水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0.8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22万千瓦,占20.5%,尚有8.61万千瓦待开发。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琼中县
相关地名
营根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