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150
颗粒名称: 六、经济建设
分类号: F127.66
页数: 3
页码: 90-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儋县的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贫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儋县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经济得到发展。农业方面,儋县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并发展了畜牧业。林业方面,人工造林得到了推广,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工业方面,儋县发展了糖厂、橡胶厂、造纸厂、水泥厂等工业,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交通方面,公路和水路运输线路得到了改善和扩建,交通运输更加便捷。邮电、电信事业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商业繁荣,财政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改善。
关键词: 儋县 经济建设 农业

内容

解放前,儋县的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解放后,儋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全县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0249万元,比1949年增长21.9倍,比1950年增长17.9倍,比1978年增长1倍。1989年工农业生产总产值达30576万元,比1988年增长20.14%。1989年社会总产值136808万元,比1988年增长19.42%,国民收入83121万元,比1988年增长20.64%,人均国民收入1227元,比1988年增长18.32%。
  【农业】
  这个县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利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是低中丘陵,土地肥沃。农、林、热作、牧、副、渔业发展较快,是海南省橡胶、粮食、油料的主要产区之一。
  按照整个县的自然环境和耕作差异的情况来划分,南部地区主要是生产粮食和橡胶等热带作物;北部地区主要是生产粮食和油料等经济作物。
  这个县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等。198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96万亩(不含农垦系统),亩产200公斤,总产13.20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4.87万亩,亩产251公斤,总产11.26万吨。旱粮作物面积2.27万亩,亩产43公斤,总产985吨。
  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黄豆、红豆、芝麻、瓜子、菠萝、油茶等。1989年糖蔗种植面积21.07万亩,亩产2512公斤,总产52.96万吨。油料作物面积5.68万亩,亩产129.6公斤,总产7356吨。上调油料39.5吨。
  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油棕、椰子、槟榔、咖啡、胡椒、香茅等。到1989年末止,全县橡胶面积达到26.59万亩(不含国营农场),干胶总产4256吨;椰子2798亩,总产185万个;槟榔94亩;咖啡1.02万亩;胡椒1000亩;番薯18.82万亩。
  饲养业主要有:猪、牛、羊和家禽等。1989年末,全县牛存栏量为12.14万头,山羊3.54万只,三鸟饲养量180.18万只。
  1989年这个县的农业总产值达2007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8360万元。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836.64%,比1950年增长1419.36%,比1978年增长206.31%。1978年以来每年递增率为10.1%。
  【林业】
  解放前,儋县原始森林较多。解放后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古森林逐年减少,而人工造林大大增加。据统计,至1989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达66.84万亩。林木蓄积量约200万立方米。
  这个县有儋州、鹿母港两个地方国营林场,36个乡镇林场,种植的树种是:窿绿桉、刚果桉、柠檬桉、赤桉、大叶相思、台湾相思、加勒比松、温地松、木麻黄、苦楝、杉木、荔枝、菠萝蜜、芒果等。天然林主要有黄杞、黄樟、陆均松、青梅、油楠、沉香、红稔等。
  【工业】
  解放前,这个县的工业基础较差,仅有一些手工作坊和副食品加工及发电厂。解放后,工业发展较快,现在全县有糖厂、橡胶厂、造纸厂、水泥厂、电子厂、印刷厂、农械厂、食品厂、汽车修理厂、服装加工厂、粮食加工厂、自来水厂、酿酒厂等。儋县橡胶一厂生产的气球、手套、卫生胶布等产品,畅销省内外。到1989年底止,全县有工业企业151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30个,地方工业总产值8212万元(不包括农村、城镇合作和个体企业,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加8386.8%,比1950年增加357.51%,比1978年增加78.97%。另外,这个县的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发展较快,1989年集体工业产值为1147万元,比1988年增长105.9%;城乡个体及村办工业产值1986万元,比1988年增长72.7%。【交通】
  解放前,这个县的陆路交通很不方便,水路运输港口及工具也很简陋。解放后,随着海南西干线公路和港口的建设,这个县的交通运输发展很快,现在全县水陆运输线四通八达。每个乡镇和农、林、牧场均通班车(客车)。海南省的西干公路线横穿该县,县城那大车站是中心站,每天从海口开往西部各县的班车都经过那大,每天也有从那大开往海口和各县的班车,交通十分方便。1989年全县公路总长1574.5公里,共有大小客车130辆,大小货车1454辆,手扶拖拉机(用于运输)2716辆,摩托车1058部。运输量208万吨,货物周转量581万吨公里;客运量2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900万人公里。水上运输线,主要港口有:白马井港、洋浦港、新英港、海头港、排浦港等,港口货物吞吐量20.3万吨。1988年全县有机动汽船1851艘,16431吨位,非机动船39艘,345吨位,货运量2.04万吨。
  这个县的民间运输业也很发达,专业户、个体户经营各种交通工具逐年增多,对促进全县的商品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
  【邮电】
  解放前,这个县的邮政事业很落后。解放后,邮电、电信事业发展较快,技术设备不断完善。1989年全县有邮电局一间,邮电所39个,县内邮路19条,邮路及农村投递线总长724公里(单程);在电信方面,农话杆路总长294公里,明线线条569对公里,长途业务话路37条,电报电路5条,载波机3部,电传机9部,市内自动电话1000门,那大镇内电话800户,农村电话2255部,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3万多元。
  现在又开通那大至海口60路微波通讯线路,5路半直拨全国各大城市和港澳微波线路,同时安装了新州“307”载波机和那大—光村特高频无线发射接收机,并初步开展了洋浦卫星通讯地面站的勘察、设计工作。
  【农垦】
  1951年1月到11月,国家在儋县建国营西华、西流、西联农场,于1952年1月至1958年4月,先后又建起国营西培、西庆、新盈、兰洋、红岭、八一、龙山农场,1989年底,这10个农场共有558个生产队,土地总面积150.14万亩,总人口14.39万人,其中职工7.18万人,中小学135所,中小学生3.21万人,教职员工2864人;卫生院481所,卫生工作人员1640人,拥有病床925张。到1989年末止,共种植橡胶52.82万亩,年产干胶1.96万吨。种植水稻5.67万亩,总产量1.33万吨。其他经济作物7958亩。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2.0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97.14%,上缴税金1072.3万元,产品出口总额148万元。
  【商业】
  解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儋县的市场繁荣,商品购销两旺。1989年全县有商业机构7835个,从业人员1.37万人,1988年商品购进总额为14709万元,比1988年增长411.7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9299万元,比1978年增长198.26%。198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4604万元,比1988年减少6.03%;农贸市场商品成交额达10259万元,比1988年增长5.04%;1989年全年进出口贸易额387万美元,比1987年增长156%;出口创汇270万美元,比1988年增长6.1倍,此外,全县还有个体工商5794户,个体从业人员7186人。农贸市场商品成交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1.50%。
  【财政】
  1989年全县财政收入1863万元,比1988年增长43.09%。城乡各项存款3082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48万元,比1988年增长6.64%。
  【人民生活】
  解放前,儋县人民生活贫困。解放后,由于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1985年职工平均收入1050元,比1978年增加7.35倍。1989年全民所有制职工3.41万人,工资总额6380万元,人均年货币工资1649元(不含奖金),比1988年增加18.72%;集体所有制职工6398人,工资总额700万元,人均年货币工资1098元(不含奖金),比1988年增长11.13%;农民人均收入687元,比1988年增加105元,增长18.04%,比1985年增长45.14%。
  1989年全县个人建房2459户,投资总额2263万元,其中农村2284户,投资1931万元。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儋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