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什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126
颗粒名称: 通什市
分类号: K926.6
页数: 7
页码: 68-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什市是位于中国海南省的一个县级市。通什市的建置沿革丰富多样,行政区划分为若干个镇街。该市人口众多,包括多个民族。通什市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该市还注重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并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名胜古迹。
关键词: 通什市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内容

一、建置沿革
  通什原名叫冲山(黎语),即山高水寒之意。据传说,通什所在地以前有一片田地,周围有许多古老大树,源称树下田,黎话叫通什。该地区1948年6月解放,原属保亭县管辖。1953年海南黎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政府从乐东县的抱由镇迁驻通什后,为自治州首府。在1959年自治州同海南行政区公署合署办公时,曾为保亭县党委、县政府驻地。1962年恢复自治州后,又成为自治州府,并从保亭县管辖中划分出来,成为通什镇,属自治州直辖,从而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于1987年1月5日将通什镇改为县级市(县级建置),并将保亭县管辖的毛道乡、畅好乡、红山乡、南圣镇,乐东县的番阳镇,琼中县的五指山乡、毛阳镇划归通什市管辖。1987年12月31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销,通什市属海南省直辖市。
  二、行政区划
  通什市行政建置为市政府,乡(镇)政府,管理区,居民委员会。
  全市辖管4个乡、3个镇和一个冲山街道办事处,7个居委会,45个管理区,274个自然村。此外,还有2个国营农、林场。
  三、人口民族
  据统计,到1989年底止,全市共2.16万户,总人口为8.96万人,其中男4.66万人,女4.30万人;农业人口5.58万人,非农业人口3.3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6万人,汉族人口2.96万人。市区人口2.65万人。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苗族。人口密度为76人/平方公里。语言主要为海南话、黎话、苗话,普通话也通行。
  四、地理环境
  【位置面积】
  通什市位于海南岛的中南部,座落在五指山的西南麓,阿陀岭脚下。它东邻琼中县,西接乐东县,南抵保亭县,北面白沙县。北距海口市223公里,南离三亚市88公里。
  全市土地总面积11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873平方公里,丘陵153.1平方公里,平原67.3平方公里,河流、谷地0.9平方公里,台地9平方公里。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43.8公里。1989年末耕地面积4.78万亩,其中水旱田3.05万亩,旱地1.74万亩。
  【地形】
  通什市群峰连绵、地形起伏,市内最高点为五指山(海拔1867.1米),其次是生毛岭(海拔1374.4米),再次为阿陀岭(海拔1006米)。土壤成份主要为花岗岩成土母质砖红壤和黄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市内有昌化江上游的支流南圣河由东向西蜿蜒川流而过,把通什市分割成南北两部分。
  【气候雨量】
  通什市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2.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最高气温为7月份,平均气温仅26℃;最低年温为1月份,平均温度为17℃。年日照2000小时左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素有“自然空调”、“天然别墅”之美称,是理想的避暑和休养之胜地。
  通什市雨量充沛,干温季较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1679.5毫米,每年5~10月为雨季,最集中的是在7~9月,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
  【山脉河流】通什市的地形均在海拔320米以上,四面高山耸立,开门见山,是一座美丽的“翡翠城”。它的境内大小山峰20多座,主要山岭有五指山、生毛岭、青春岭、阿陀岭、方岭、牛头岭、毛冲岭、莺歌岭。其中五指山为最高岭,海拔1867.1米,是海南省的最高山峰,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我国南方名山之一。
  全市有大小河流10多条,主要河流是昌化江上游的南圣河(也称通什河)和毛阳河。南圣河发源于保亭县境内的峨隆岭,流经通什市的中部,河流全长56.32公里,集水面积652.3平方公里,水源十分丰富。原自治州在这条河上兴建一座春雷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00千瓦。境内尚有向阳水电站、毛丹水电站,解决通什地区生产和照明用电。还在南水沟兴建一座库容量为135万立方米的太平水库,解决通什地区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并且丰富旅游景观。现在又在兴建五指山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千瓦。
  五、物产资源
  【林产资源】
  通什市境内山岭连绵,群峰竞秀,森林密布。据统计:全市有森林面积95万亩,其中森林40万亩,疏林18万亩,灌木林24万亩,迹地林12万亩,未成林地1万亩。全市有植物科类达259科,其中木本植物1400多种。可供造船、建筑、精美家俱、军事、工业和美术工艺等用的珍贵木材有:母生、子京、青梅、绿楠、胭脂、荔枝、陆均松、鸡毛松、花梨等15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有:红壳松(海南粗榧)、沉香、降香、巴戟、益智、砂仁、广霍香、木灵芝、金不换、五指山参、杜仲等30多种;野生动物有:原鸡、白鹧鸪、斑鸠、七色鸟、鳞皮游蟾、脱皮蛙、蟒蛇、尖嘴蛇、眼镜蛇、金环蛇、穿山甲、果子狸、黑脚红鹿、长臂猿、龟、鳖、箭猪等400多种。许多是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动物。此外,红白藤、竹子、野生水满茶、五指山兰花等,都是重要的土特产品,兰花资源极为丰富,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水力资源】
  通什市境内河流多,河床陡峻,山高流急,落差大。年平均泾流量为6.5亿立方米以上。丰水年份可达13亿立方米。水电理论蕴藏量为4.4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3万千瓦,目前利用率仅30%。
  【矿产资源】
  该市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花岗岩、金砂矿、银汞、石墨矿和矿泉水等,有比较高的开采价值。矿泉水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又因产于深山密林,污染程度低,水味清甜,最适于发展饮料业。
  六、经济建设
  1989年全市社会总产值19594万元,比1988年增长4.85%,其中农业6577万元,比1988年增长5.58%;工业7982万元,比1988年增长0.71%;建筑业1987万元,比1988年增长28.86%;运输邮电业1032万元,比1988年增长44.74%;商业2016万元,比1988年减少12.12%。
  1989年全市国民收入8864万元,比1988年增长2.75%。其中农业4781万元,比1988年增长9.48%;工业2190万元,比1988年减少7.40%;建筑业517万元,比1988年增长71.19%;运输、邮电业215万元,比1988年增长59.26%;商业1161万元,比1988年减少20.37%。全市人均国民收入993元,比1988年增长18.64%。
  1989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7299万元,比1988年减少3.08%。
  【农业】
  建国前,通什市是黎族“合亩制”的典型地区,耕作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种,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建国后,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农民积极改革耕作制度,科学种田,粮食生产年年丰收。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番薯。1989年粮食播种面积8.98万亩,总产1.84万吨。其中:水稻播种5.74万亩,总产量1.57万吨;玉米1.56万亩,总产量1101吨;山兰坡稻4953亩,总产量482吨。
  主要经济作物是:橡胶、椰子、胡椒、槟榔、咖啡、茶叶、益智等。1989年,热带作物、南药等种植面积达到10.63万亩。其中:橡胶5.41万亩,胡椒3090亩,椰子1054亩,咖啡4370亩,槟榔2124亩,益智1.63万亩,砂仁918亩。此外,还种植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和瓜菜。
  畜牧业生产主要是牛、猪和三鸟。1989年,生猪年末存栏量1.91万头,猪肉产量为496吨,分别比1988年增长6.3%和21.6%;牛年末存栏量1.95万头,牛肉产量123吨,分别比1988年增长0.6%和21.8%;三鸟11.51万只,禽肉产量89吨,比198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198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224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88年增长7.66%。
  【农垦】
  国营畅好农场于1958年5月建立,主要种植橡胶,到1989年底共有34个生产队。中小学7所,中小学生1731名,教职工136名;卫生院43所,卫生人员104名,拥有病床59张。土地面积9.14万亩,总人口6992人,其中职工4125人。到1989年末止,共种植橡胶3.61万亩,年产干胶1480吨,种植水稻1204亩,总产量163.5吨,其他经济作物200亩。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1036.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14.26%,上交税金72.9万元。
  【林业】
  近几年来,通什市全面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活动,林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1989年造林面积7800亩,比1988年增长了122%。1989年林业产值达1257万元,比1988年增长1.62%,占农业总产值的24.39%。
  【水利】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通什市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先后兴修蓄水工程31宗,总库容量79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63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302亩;引水工程257宗,灌溉面积2.05万亩(其中:永久性工程122宗,灌溉面积1.59万亩;临时工程135宗,灌溉面积4616亩);提灌工程9宗(其中:电灌4宗、机灌1宗),灌溉面积2350亩。现全市总水利灌溉面积达2.62万亩,占总水田面积的83.5%。
  【工业】
  建国前,通什市没有工业,一粒盐、一颗钉、一根针,都靠外地商人肩挑到那里出卖或用山货交换。
  通什成为自治州首府后,从1957年在通什创办第一家工厂——原自治州藤厂开始,这个地区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目前工业已初具规模,拥有制药、纺织、火柴、机械、电池、塑料、印刷、建材、水泥、皮革、造纸、藤器、砖瓦、汽车修理、食品、味精、电子、服装、五金、自来水、木材、电力等41家工业企业,其中:中央、省属企业6家,市属35家,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489万元。
  全市乡镇企业151个,从业人员2260人,1988年总收入达230万元。
  1989年工业总产值547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
  【交通】
  通什市交通四通八达,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88公里,同各市、县的公路运输已连成网络。海南岛三大公路干线的海榆中线从该市经过,通什车站是海榆中线上的重要枢纽,每天都有往返海口、三亚的班车络绎不绝。全市各乡、镇都通公共汽车。还有开往岛内大部份市、县的定时班车。此外,还有民间运输和出租小汽车通往岛内各地,交通运输十分方便。1989年全市共有机动车辆895辆,其中大客车77辆,小客车380辆,大货车335辆,小货车66辆。1989年,客运量77万人次,货运量30万吨,运输总产值247万元。
  【邮电】
  通什市的邮电事业发达,邮路、电讯线路畅通各地。市区内已安装了2000多门程控自动电话,至海口、三亚已用了微波通讯,直拨国内大城市和港澳地区的程控电话已开通。1989年邮电服务业总产值120万元。
  【城乡建设】
  建国前,通什是个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穷山沟,地势崎岖不平,荆棘丛生,山林密布。1953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搬到这里后,市区建设速度加快,劈山开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纵横交错。市区内有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7层办公大楼,有12层高的海南对外贸易公司办公大楼,有全省最大的民族博物馆,有富丽堂皇、环境幽雅的通什度假村、旅游山庄、旅游宾馆、五指山宾馆、山湖宾馆等高、中档旅游服务设施,还有风景幽雅的太平山瀑布、小岛公园。一排排高楼点缀在南圣河两岸。街道整洁,绿化美化十分可观,构成一幅美丽壮观的山城景色,特别是每当夜幕降临,灯光齐明,从阿陀岭俯视整个通什市,宛如银河繁星,更加引人入胜。
  【商业】
  解放前,通什市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很不发达,以物物交换为主,没有商店和市场。解放后,随着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设在通什镇,通什镇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通什地区的商业贸易发展较快,至1989年,全市有社会商业机构1228个,比1980年增长18.22倍,从业人员2957人,比1980年增长315.89%,社会商业零售机构1100个,从业人员2201人,社会商业零售总额7868万元,比1980年增长437.43%。
  随着海南建省办大特区,通什市的外引内联取得较大的进展。1988年已引进外资2500万元人民币和400万元港币。
  【金融】
  通什市的金融机构健全,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先后在通什市设立分支机构,全市有银行支行及其分支机构和信用社共100多家(所)。城市信贷储蓄活跃,1989年,存款总额11261万元,贷款总额20677万元,城乡人民储蓄存款6659万元。
  【人民生活】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89年全市职工总人数1.40万人,工资总额2696万元,人平均1930元,比1988年增长17.75%;比1980年增长123.63%。全市农村人均收入358元,比1978年增长2.94倍多。
  七、文教卫生事业
  【教育】
  建国前,通什市没有一间学校,黎、苗族同胞世世代代以刻木记事,结绳记数,患了病就打锣赶鬼,杀牛祭神,处于蒙昧时代。
  建国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在,黎、苗族同胞有觉悟、有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茁壮成长。据教育部门的统计,到1989年底止,全市共有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5447人;小学62所,在校学生1.21万人;职工中学1所,在校学生17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7.3%;幼儿园4所,在园儿童1066人。全市有中、小学和幼儿教师796人,其中中、小学特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146人,二级教师198人。在教师队伍中,少数民族教师384人。市区还有省属大专院校3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5所,是海南省的第二文化教育中心。
  【文化艺术】
  通什市的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市区内有影剧院、民族博物馆、文化宫、体育馆、青少年宫、露天剧场、灯光球场、娱乐场、广播电台、电视台、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各乡、镇都有电影队、露天剧场、录像厅。民间业余文化活动较为活跃,黎族歌谣,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形象动人,结构严谨,意境深远。《五指山上五条河》是黎族现代民谣的代表作之一。黎族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过山猴》、《打柴舞》、《跳鼓舞》、《钱铃双刀舞》均得过奖。
  【卫生】
  通什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市区内有海南第二人民医院和通什市中医院、卫生防疫站、慢性病防治站等19个医疗机构。乡、镇有卫生院,通什附近还有驻军医院。有一大批具有一定医术水平的中西医务人员,有相当规模的比较齐全的医疗设备,各种疾病都能得到治疗和控制,人的体质有所增强。
  【体育】
  通什市的群众性运动普遍开展,如:粉枪射击、射箭、射弩、钱铃对双刀、爬山、半藤圈、拔河等,每逢节日都进行群众性体育比赛。
  八、名胜古迹
  【海南民族博物馆】
  雄居南圣河北岸,是海南省目前最大的博物馆。馆中收集和珍藏着极其丰富的黎、苗族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是海南人民风俗历史和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见证。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其屋宇建筑设计精湛,檐牙高啄,龙舞脊顶,白色的墙,粉红色的琉璃瓦,十分协调壮观。那巨渠大柱,青石台基,气势更是不凡。大厅前,双龙石桩对峙,上刻“海南第一双龙柱”,但见一龙吐云喷雾,一龙弄云吐珠,龙口石珠用手一触,可在龙口滚动,妙不可言,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又洋溢着时代的气息。
  【太平山瀑布】
  在距通什市北面三公里处的太平山。山上百年古木,虬枝苍劲,秀拔插天。若沿着一边是壁立的峭崖,一边是百泉争流的深谷的蜿蜒曲绕的青阶石径拾级直上,上行数百米,就可突见一水从高处倾泻而下,这就是“太平山瀑布”。它与众不同,非循崖直下,乃几经曲折,才下坠深潭。细观飞瀑,悬空而下,若飞珠溅玉,似银河倒悬,景色十分迷人。依山傍水还建有八角“观瀑”亭,是游人赏泉的好地方。
  【小岛公园】
  在通什市的西南边,南圣河的河床变宽了,流水缓了。拐弯处生出一个好去处,人们叫它小岛。通什市政府拨出专款,把它建成一个小公园,这个仅有120亩的小岛公园,四周尽是嶙峋怪石,日复一日,年年月月,经风雕水塑,石头变得百态千姿,千奇百怪。小的能站人,大的却可以走马,风雨把它们雕塑得伟岸、峻峭、峥嵘,一块块推推挤挤,似欲上九天揽月,若下五洋抓鳖。河里,水从石隙间流过,平缓处似动非动,陡削处石激浪飞,呜呜然似马之奔腾,冷冷然似风之轻唱,游客静坐于此,必浮想联翩。公园里,百花吐艳,四季争妍,凌空欲飞的小亭阁,堆砌峻美的小石山,布局得体。置:身其间,如临仙境,飘飘欲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人工的点缀,使这个小岛公园更加迷人。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通什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