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隋、唐、五代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097
颗粒名称: 三、隋、唐、五代时期
分类号: K926.6
页数: 4
页码: 4-7
摘要: 本文主要总结了隋朝、唐朝以及南汉时期关于海南岛行政区划的发展历程和变革情况。文章介绍了隋朝复置郡县、唐代地方建置的发展以及南汉时期对海南岛行政区划的裁减和收缩。同时也提到了海南岛成为避乱之地吸引中原人士的情况,并探讨了他们对海南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建置 沿革 海南省

内容

【隋朝复置郡县】
  隋文帝统一天下以后,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即遣柱国、襄阴郡总管韦洸安抚岭外。陈朝旧将徐璒拒于南康(今江西南泉),“洸虽到岭下,逡巡不得进”。冼夫人率领部属归附隋朝,并派其孙冯魂率兵迎洸,击斩徐璒,遂入广州,岭南之地尽归于隋。关于隋代海南的行政区划,诸史记载不一。据《正德琼台志》卷三记述,隋炀帝时,中央政权对琼崖的统治大为加强。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恢复珠崖郡(改崖州为珠崖郡),后又拆西南地区置临振郡,均属扬州司隶刺史。珠崖郡领县5:义伦、感恩、颜卢、毗善、吉安,郡治义伦(今儋县境)。临振郡领县5:昌化、延德、宁远、澄迈、武德。到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又将2郡改为珠崖、儋耳、临振3郡,统县10:义伦、感恩、颜卢、毗善、吉安、昌化、延德、宁远、澄迈、武德(《隋书》卷31)。自东汉以来,海南均附属于别郡,为雷州半岛遥领之地,境内只设一二县而已。从隋代起,始复郡增县,其数量之多,地域之广,为以往历代王朝所不及。隋朝虽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在海南岛的统治尚未就绪,其政权就被推翻,但它在海南的建置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为以后海南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唐代地方建置的发展】
  唐代比过去王朝更加重视边疆开拓,海南虽属少数民族地区,但却不被划为羁縻州,而是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同一般地区一样设州县管辖,说明唐代对开发海南的重视。在唐代,海南岛的行政区划同样随中央对全国行政区划的变革而变革,以军政混为一体,州县的设置,不仅遍布沿海各地,而且扩展到民族山区,是海南古代地方建置史上的最盛时期。
  唐初,海南岛隶属高州总管。武德七年改总管为都督。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在崖州(今琼山县境)设置都督府,督率崖、儋、振3州军事,崖州都督由刺史兼任。迨唐中叶,都督府改置于琼州。与此同时,唐分全国为10道,海南岛属岭南道,开始不设置行政长官,只是作为朝官巡检的区划,地方行政隶属于府。至于州县的设置,则是不断扩大,并屡有变动。就州郡而言有4次:第一次,是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将珠崖、儋耳、临振3郡改为崖州、儋州、振州。崖州领县4:颜城、澄迈、临机、平昌,州治颜城(今琼山县境);儋州领县4:义伦、昌化、感恩、富罗,州治义伦(今儋县境);振州领县4:宁远、延德、临州、陵水,州治宁远(今三亚市境)。3州共12县。第二次,是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拆崖州之琼山增置琼州,是时海南有4州:琼州、崖州、儋州和振州。琼州领县5:琼山、临机、万安、富云、博辽,州治琼山;崖州领县3;儋州领县5;振州领县5。全岛设4州共18县(《旧唐书》卷40,志21)。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拆琼州和振州一部分置万安州,其领县4:万安、富云、博辽、陵水,州治万安(今万宁县境)。至此,全岛共设5州共22县,属岭南道统辖(《元和郡县图志》下册)。第三次,是从玄宗至肃宗时代,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崖州为珠崖郡,儋州为昌化军,琼州为琼山郡,振州为临振郡,万安州为万安郡。第四次,是在乾元元年,又将郡置改为州。到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全岛复置了5州22县,归岭南道统辖。其中崖州辖3县:舍城(贞观元年以颜城更名)、文昌、澄迈,州治舍城(今琼山县境);琼州辖5县:琼山、临高、曾口、乐会、颜罗,州治琼山;振州辖5县:宁远、延德、吉阳、落屯、临川,州治宁远(今三亚市境);儋州辖5县:义伦、昌化、感恩、洛扬、富罗(毗善),州治义伦(今儋县境);万安州辖4县:万安、陵水、富云、博辽,州治万安(今万宁县境)(《正德琼台志》卷2、卷3)。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在琼山南境黎峒(今定安县境)增置忠州,但不久便废(王象之:《舆地记胜》卷124)。
  【南汉建置的收缩】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为南汉刘隐割据,海南岛归南汉统辖,州县建置初依唐制,后来省去部分县。如琼州省去曾口、颜罗两县,儋州省去富罗一县,万安州省去富云、博辽两县,振州省去延德、临州、落屯3县,共省8县(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12)。因此,南汉时期海南岛的设置是从唐5州22县变为5州14县,这种裁减合并意味着统治区域的收缩。但是,由于在晋室南渡以后,南北朝对立,五胡诸雄争立于华北时代,战乱绵年,大姓甲族大多移往江南,因而,五代时期,为避战乱而踏上海南岛的人士与日俱增。《五代史·南汉世家》上说:“是时天下已乱,中原人士以岭外最远,可以辟地,多游焉。唐世名臣謪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孙,或当时仕宦遭乱不得还者,皆客岭表。”这里所说的“岭表”,就包括海南岛。这些流离海南的中原人士,不仅对宋代开发海南创造了一定条件,而且对中原礼乐文化的传播,促进海南岛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如《新唐书·王义方传》记载,太宗时代被贬为吉安丞的王义方,聚集地方父老商量办学,讲授经书,行释奠礼,开化风气,就是一例。苏东坡的《伏波庙记》也说:“自汉以来,珠崖儋耳,或置或否,扬雄有言,珠崖之弃,捐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冠棠。此言于当时可也。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今衣冠礼乐斑斑然矣。其可复言弃乎?”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