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南文化教育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69
颗粒名称: 四、海南文化教育发展
分类号: G40-055
页数: 4
页码: 184-187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清朝时期海南的地方官员重视文教,兴办各类学校,并且经常亲自到学校讲课,从而促进了海南的文教事业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 海南 文化教育 发展

内容

清朝虽然是满族人统治的朝代,但自皇太极登位后,陆续沿袭明制,开科举,重用汉官和汉族知识分子。与元朝有所不同,清朝琼州道、府、州、县的主官极少有满族人,大多是汉官,这些汉官又多是进士、文人出身。据不完全统治,清朝从大陆到海南任职的进士就有40多人。
  由于清代琼州地方官员多为进士、举人等文人但任,因此他们比较重视文化教育事业,重视创办学校,注意培养当地人才。据《琼州府志》、《琼山县志》记载,清代琼山县除了创办数十间社学、义学之外,还先后办有25间书院。其中海内外知名的琼台书院,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由雷琼巡道焦映汉(陕西武功县人)创建;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分巡道德庆重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督学⑧傅棠捐助经费洋银400元,二十五年(1820年)巡道费丙章(浙江仁和县人)倡率官绅捐集洋银5000余元扩建;道光五年(1825年)巡道周鸣銮(山东单县人)复倡官绅捐银4000两,七年(1827年)巡道喻溥(湖北黄梅人)又捐俸钱400千文葺修或扩建。位于现五公祠的苏泉书院,于乾隆十年(1745年)由琼州知府于霈和琼山知县杨宗秉因二苏祠(苏轼、苏过)捐资修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巡道陈用敷、知府萧应植、同知陈景埙率官绅重建,不久又倒塌,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知府叶汝兰倡率官绅重建,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府张增重修改称东坡书院。位于今秀英村的乐古书院,是清道光七年(1827年)当地廪生陈瀛、柯拨萃等捐建,但知府曹祥、知县钱万选拨每年监批钱40千文为其聘请教师和修补之用。位于今琼山市美安镇的鹊峰书院,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7年)雷琼道捐廉并令琼山、澄迈两县绅民同建。除了以上几间书院外,清代琼山县还有桐墩书院、同文书院、奇甸书院、西洲书院、石湖书院、崇文书院、粟泉书院(以上为明代始建,清代仍办)、瀛海书院、海门书院、珠崖书院、鹊峰书院、翰香书院、环江书院、炳文书院、开文书院、研经书院、应元书院、凌宵书院、东山书院、月湖书院等。
  在《琼州府志》中,也有许多渡琼官员重学育才的记载。例如:顺治十三年(1656年),澄迈知县吴〓(浙江乌程人)重修县学宫;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浙江山阴人俞参陛任澄迈知县时,又创立义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湖北麻城人张文豹担任定安知县后,修茸文庙,建义学,设义田,修县志;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河北河间县人贾棠任琼州府学正⑨,捐俸修学宫,辑府志;高魁标,河北沧州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澄迈知县,创建南离社学,保修城垣、学宫、纂修县志;樊庶,江苏扬州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任临高知县,修建孔庙,建正学讲堂,建义学,首创修成《临高县志》;王贽,河北新安县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任琼山知县,捐俸修学宫,建文峰塔,文昌祠,始修县志;宗思圣,顺天(今北京)大兴县人,雍正五年(1727年)任琼州知府,修整文明楼;应上苑,江西宜黄进士,雍正七年(1729年)任万州知州,改旧所置为义学;何齐圣,江西金谿县进士,雍正八年(1730年)任乐会知县,为造就人才而创建书院;枝华,贵州都匀进士,乾隆十年(1745年)任崖州知州,立义学,以陶成士类;彭云际,广东海丰县人,任万州学正,与州人重修明伦堂,新建学宫;席绍葆,江苏长洲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任万州知州,议建万安书院;江炯,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乐会县知县,留心学校,增设书院。康熙三十七年(1688年),文教落后的感思县知县姜焯以振兴本县文教为己任,设义学于圣宫,捐俸延聘名士教育学子,凡就读者免其杂差,当时就学者有40多人,3年后科考,本县就有8人考中秀才。清代该县就出拨贡、岁贡共184名,在县内外任官者就有35人,其中佛罗峒陈峻琚是福建候选知县,其儿子陈德润曾任广州越秀书院掌教;欧秀钟、高耀元都曾任直隶州崖州州判⑩。
  由于清代地方官员重视文教,全岛各州、县办的各类学校很多,道、府、州、县的官员还经常亲自到学校讲课,因此清代海南出的人才也很多。终清一代,海南人考中进士有31人(见附录四),还有187人中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定安县人张岳崧考中一甲第三名,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探花。海南出生的进士、举人,除了有不少人在朝廷任职之外,还有很多人在全国各省的府、州、县任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清朝海南中进士人数比明朝减少,并非说明海南科举和学校教育的衰退,因为南方各省(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广东等)情况都是如此。以历代全国科举中进士人数最多的福建莆田县为例,明代全莆田中进士人数达530人之多(不含武进士),而清代该县只有57人中文进士,仅占明代中进士总人数的九分之一(见1994年版《莆田县志》1095—1099页)。造成这种状况有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民族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原因,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单从数字的简单对比下结论是片面的。清朝是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汉人普遍有反清情绪,很多汉族人士不想为清廷效力,参加会试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中进士后甚至不愿出仕(海南的黄河清、郑天章等人就是如此)。清朝虽然承袭明朝科举制度,但清代的科举考试的某些制度比明代有较大调整,如清初在科举中增加了八旗科,考试的内容、场次不仅与汉人科举不同,而且在八旗内部(即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之间)也有区别,南方各省录取进士的名额比明代有所减少。明朝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实行科举,到永乐十九年(1412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前的半个世纪中,全国学子都到南京参加会试,这对海南学子较为方便有利。而清代海南人要到北京参加会试和殿试,路程比南京远,交通不便,盘缠、费用增加不少,贫苦学子负担不起,加上终清一代,南方反清复明的起义斗争连绵不断,清末反对科举和要求废除科举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参加会试的人越来越少。尽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下诏废除科举制度,但海南人王云清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后,海南已几乎无人参加会试了。因此,清代海南中进士的人数比明代少,这是很自然的事。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