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南农业手工业和商贸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68
颗粒名称: 三、海南农业手工业和商贸的发展
分类号: F061.3
页数: 3
页码: 181-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朝是海南岛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的年代,海南官员和民众积极抗灾救灾,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海南的工业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当时农村小糖寮、油坊遍及全岛,每个糖寮每昼夜能榨甘蔗几千斤,每个油坊每昼夜能榨花生、芝麻、海棠或山柚几千斤,除了解决部分农民“自产自销”、“自给自足”之外,每年还有不少糖、油运往海口、供应居民和销往海内外。清代海南的商品贸易发展迅速,大陆商贾渡琼定居者不断增加,海口逐渐形成商埠,不仅大陆各地客商在海口组织起各种会馆,岛内各地商人也纷纷组建起会馆,与国外贸易频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增加开放琼州为商埠,允许英国在琼设领事馆,对海南的家庭工业、手工业、商业和海运外贸业有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但从长远和总体来看,对海南是利大于弊或利多弊少的。
关键词: 海南 经济 发展

内容

清朝是海南岛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的年代。据府、县志记载,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十三年(1674年)、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海南都发生大的风灾和水灾。康熙二十年(1681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十九年(1893年)和三十二(1906年),海南又发生全岛性的长期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极大影响。渡琼任职的各级官员都积极率领民众抗灾救灾,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如江苏常州人潘思榘,雍正十一年(1733年)任海南巡道⑦,向上级请拨粮食赈灾民,又疏通府城东北面的河道,既有利灌溉农田,又有利商民,受到当地士民赞扬,并将这条河道改称“潘公河”(今称美舍河)。
  清初琼州比大陆虽少受南明战乱的影响,但在大陆打了败仗的兵勇和难民大批涌入琼州,致使琼州社会大乱,乡民四处逃窜。待南明平定后,流亡者逐渐返乡。但原居民较大的房屋多被弁兵所占,田地也被先还乡者占有,全岛田产房屋诉讼积案数千件。顺治十二年(1655年)浙江人朱之光任琼州知府后,不到一个月就决断完这些积案,使数万户琼民得以复业和生产。顺治十三年(1656年),河南浚县人马文骏任会同知县,以招集流亡,恢复生产为第一要务,给耕牛、种子以劝民垦荒,丈量田亩以均粮税。山东历城人张先祖,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万州,在洪口坡、深坡疏浚河道,灌田数千顷。地方官府的这些举措对恢复和发展海南的农业生产,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清代海南的工业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当时农村用牛拉石轱辘榨蔗手工制糖的小糖寮遍及全岛,每个小糖寮每昼夜能榨甘蔗几千斤,制赤糖或“糖条”两、三担,全岛一个糖季一般可产“土糖”几万担至10多万担。琼山、文昌、定安、澄迈等地从县城到农村,到处都有用花生、芝麻、海棠或山柚榨油的油坊,尽管这些小糖寮、油坊产量不太高,但除了解决部分农民“自产自销”、“自给自足”之外,每年还有不少糖、油运往海口、供应居民和销往海内外。海口府城地区还出现鞣皮、椰雕、渔具等手工业。清代乾隆年间已在今昌江县金牛岭开始开采铜矿,后因山塌压死人而停业。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儋州西联锡矿由侨兴公司开采,开始每年产矿砂2万多斤。清末,大陆还有不少人来海南投资办实业。如光绪年间,广东电白人李阳春,首先到崖州(今三亚市)投资在熟盐坡开辟盐田晒制生盐,后来许多人也仿效他来投资开辟盐场。从此,榆亚(即崖州榆林三亚)盐业逐渐发展,成为海南当时最大的产盐区。
  清代解除海禁后,大陆商贾渡琼定居者不断增加,这对海南商品贸易的发展促进很大,促使海口逐进形成“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的商埠。不仅大陆各地客商在海口组织起各种会馆,岛内各地商人也纷纷组建起会馆。例如,康熙年间,由琼山、定安、澄迈等地经营牛皮业的商人建立起敖峰会馆;嘉庆年间,文昌商人也在海口建立文昌会馆。海南的商人不仅与大陆沿海各地的贸易频繁,而且与日本和南洋各国的贸易也非常可观。据希尔特氏引1826年出版的《亚细亚杂志》“海南岛”一文中所载:“当19世纪初叶,每年由海南开赴暹罗(今泰国)的民船不下40只;开赴交趾支那南部的有25只;开赴东京和交趾北部(今越南北郭)的通常有50只。船的载重量有100吨至159吨,这种从事外国贸易的船,虽然是小型,但为数甚多。”另据《海北杂录》记载,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海口“每年九、十月间,有大海波渡(头猛大帆船)十余艘(由北海)载镬瓦、瓦器往新加坡,近则载洋药回琼州,然后渡船及轮船回广州岸者。”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增加开放琼州为商埠,允许英国在琼设领事馆。后来又在海口设洋海关,规定关税值5%,子口税值2.5%。于是外轮和洋货如潮水般涌进海南,一时对海南薄弱的家庭工业、手工业、商业和海运外贸业都有极大的冲击,有的甚至倒闭破产。但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看,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对海南是利大于弊或利多弊少的。例如,按琼海关报告:光绪二年(1876年),由印度输入琼州的棉纺仅39担,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输入则跃增至17184担,增长440倍,这对海南棉、麻种植业和纺纱业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可使海南更多的人转向织布业,促进海南织布业成倍地增长。又如,光绪八年(1882年)石油输入琼州为6980加仑,光绪十六年(1890年)增至491540加仑,增长70倍,这对海南的榨油业有较大的冲击,但随着石油输入的增加,逐渐改变了海南人世世代代以来用海棠油、花生油点灯照明的生活习惯,改用煤油照明,这对当时来说无疑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省下的花生油还可供人吃用,对花生的种植和榨油业几乎没有影响。此外,据琼海关的报告,开放琼州(海口)为外国通商口岸后,外轮输出的海南产货物如沙糖、瓜子、花生、槟榔子、芝麻、土布、兽皮、生猪、牛、烟草、麻布袋、篙袋、高良姜等日趋增加,海关税收入也大量增加,这对海南的开发建设和发展生产是大有益处的。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