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大陆移民对海南发展的作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6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大陆移民对海南发展的作用
分类号: D691
页数: 9
页码: 179-1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大陆移民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情况。其中包括官兵击溃海寇、清统治者的抚黎和征黎、海南农业手工业和商贸的发展、海南文化教育发展等。
关键词: 移民 海南 发展

内容

一、官兵击溃海寇
  清代撤消海禁和开放琼州口岸后,琼州同大陆和海外的贸易得到很大发展,但也经常受到海寇扰掠。由于当地官员和驻军对海寇注意防范,坚决打击,使海南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应有的保护。例如,康熙中期,海寇杨二联等侵犯儋州时,海南总兵谢谦与琼山知县率兵协剿,设伏突攻大破之,共焚烧海寇巨舰5艘,擒长毛贼27人;直隶宛平(今北京芦高桥一带)人李聘,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任陵水知县,当时海贼陈老大在陵水沿海一带抢掠非常猖獗,李聘与守城把总⑥,策谋如何堵截,切断其柴火和淡水来源,然后派人劝降之;山西曲沃人盖运长,嘉庆十一年(1806年)任澄迈知县,嘉庆十五年海寇乌石二等劫掠石〓、玉抱、麻颜各港,海盗100多只船逼近县城,盖运长募乡勇,请援兵,亲自指挥抵御10多天,海盗不能登岸,最后不得不退逃;江苏昭文县人言尚炜,嘉庆十一年任琼山知县,时值海寇乌石二猖獗地剽掠沿海居民,言尚炜教民团练乡勇,在海边守望防护,并制造数十枝鸟枪发给各绅士,因而有备无患,海寇不敢来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海盗张十五驾船数十艘乘潮突出海口港湾,袭击官兵,掠毁各营师船,器械火药损失不少,官兵败逃,府城告急。后来参将黄广才等紧严防范,终于打败海盗,最后招安张十五。故后人将海口原外沙改称“得胜沙街”。
  二、清统治者的抚黎和征黎
  海南的黎族、苗族先民原来都是居住在沿海平原地区的,后来才被迫逐渐迁入到五指山腹地。这些少数民族迁入海南岛中南部山区后,由于道路不通,州县管理力量薄弱,历代朝廷政令难于深入海南腹地少数民族聚居的僻远山区,使黎苗族处于长期不入版籍、不纳赋税、“不服王化”甚至与官府对抗的状况。清王朝是以少数民族满族为主体统治中国的朝代,它征服和镇压的主要对象是汉族,而对其他少数民族则是采取限制与利用相结合的政策,对海南的黎苗族也是如此。清朝海南地方官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将各黎峒编划入州县统治版图,各峒由当地黎首总管、哨官具体管治,既加强了对黎苗地区的统治,使朝廷、官府的政令能深入到山区,又使少数民族能按规定交税纳粮和服役;二是开通山路,便于抚黎,亦方便黎、苗族人民与汉区的交往和商品的流通;三是在黎族地区开设官办学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据《琼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和明代,海南的崖州、昌化、感恩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州县已创办州学、书院和社学,但几乎全是汉族子弟才有机会读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任崖州知州的冯如衡(江苏太仓人),拨出官银在崖州城(今三亚市崖城)创办崖州时雍学堂,专收黎童入学读书。他还给各黎峒发布官文,要求催促黎童入学,所需费用由官府垫付,于是黎民感德,纷纷送弟子入学,从此崖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清代琼州将黎族聚居的山区划为州县统治范围,这对官府、对黎民都有一定好处。但专为对付黎族而设的某些统治机构,如在定安县黎区南闾墟设立的太平巡检司,在万州龙滚墟设立的龙滚巡检司,在崖州藤桥墟设立的永宁巡检司,以及光绪十三年(1887年)所设的“抚黎局”,虽然名义上属于州县指挥,但都是御防和镇压黎族人民起义的工具,这些机构的主官都以武臣充任,其驻防兵都属于军队编制,都是以防止和镇压黎族人民为其职责的。清代大部分渡琼官员尽管也为当地各族人民做过一些好事,但不少官员也参与了镇压黎汉人民的反抗斗争。例如,琼州总兵吴启爵,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就率兵镇压陵水熟黎王国臣为首的“叛乱”,俘杀380余人;同年又率兵镇压生黎母葵、母赞等峒黎民的反抗斗争,斩杀黎民10多人。冯子材虽是清末抗法民族英雄,但光绪十二年他曾奉命渡琼进军五指山区,镇压过黎汉人民的起义,在海南专设“抚黎局”,就是根据冯子材的建议而设的,在琼中县摩崖石刻中的“手辟南荒”4字,就是他在镇压黎族人民起义之后写下并令雕刻的。
  三、海南农业手工业和商贸的发展
  清朝是海南岛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的年代。据府、县志记载,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十三年(1674年)、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海南都发生大的风灾和水灾。康熙二十年(1681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十九年(1893年)和三十二(1906年),海南又发生全岛性的长期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极大影响。渡琼任职的各级官员都积极率领民众抗灾救灾,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如江苏常州人潘思榘,雍正十一年(1733年)任海南巡道⑦,向上级请拨粮食赈灾民,又疏通府城东北面的河道,既有利灌溉农田,又有利商民,受到当地士民赞扬,并将这条河道改称“潘公河”(今称美舍河)。
  清初琼州比大陆虽少受南明战乱的影响,但在大陆打了败仗的兵勇和难民大批涌入琼州,致使琼州社会大乱,乡民四处逃窜。待南明平定后,流亡者逐渐返乡。但原居民较大的房屋多被弁兵所占,田地也被先还乡者占有,全岛田产房屋诉讼积案数千件。顺治十二年(1655年)浙江人朱之光任琼州知府后,不到一个月就决断完这些积案,使数万户琼民得以复业和生产。顺治十三年(1656年),河南浚县人马文骏任会同知县,以招集流亡,恢复生产为第一要务,给耕牛、种子以劝民垦荒,丈量田亩以均粮税。山东历城人张先祖,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万州,在洪口坡、深坡疏浚河道,灌田数千顷。地方官府的这些举措对恢复和发展海南的农业生产,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清代海南的工业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当时农村用牛拉石轱辘榨蔗手工制糖的小糖寮遍及全岛,每个小糖寮每昼夜能榨甘蔗几千斤,制赤糖或“糖条”两、三担,全岛一个糖季一般可产“土糖”几万担至10多万担。琼山、文昌、定安、澄迈等地从县城到农村,到处都有用花生、芝麻、海棠或山柚榨油的油坊,尽管这些小糖寮、油坊产量不太高,但除了解决部分农民“自产自销”、“自给自足”之外,每年还有不少糖、油运往海口、供应居民和销往海内外。海口府城地区还出现鞣皮、椰雕、渔具等手工业。清代乾隆年间已在今昌江县金牛岭开始开采铜矿,后因山塌压死人而停业。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儋州西联锡矿由侨兴公司开采,开始每年产矿砂2万多斤。清末,大陆还有不少人来海南投资办实业。如光绪年间,广东电白人李阳春,首先到崖州(今三亚市)投资在熟盐坡开辟盐田晒制生盐,后来许多人也仿效他来投资开辟盐场。从此,榆亚(即崖州榆林三亚)盐业逐渐发展,成为海南当时最大的产盐区。
  清代解除海禁后,大陆商贾渡琼定居者不断增加,这对海南商品贸易的发展促进很大,促使海口逐进形成“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的商埠。不仅大陆各地客商在海口组织起各种会馆,岛内各地商人也纷纷组建起会馆。例如,康熙年间,由琼山、定安、澄迈等地经营牛皮业的商人建立起敖峰会馆;嘉庆年间,文昌商人也在海口建立文昌会馆。海南的商人不仅与大陆沿海各地的贸易频繁,而且与日本和南洋各国的贸易也非常可观。据希尔特氏引1826年出版的《亚细亚杂志》“海南岛”一文中所载:“当19世纪初叶,每年由海南开赴暹罗(今泰国)的民船不下40只;开赴交趾支那南部的有25只;开赴东京和交趾北部(今越南北郭)的通常有50只。船的载重量有100吨至159吨,这种从事外国贸易的船,虽然是小型,但为数甚多。”另据《海北杂录》记载,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海口“每年九、十月间,有大海波渡(头猛大帆船)十余艘(由北海)载镬瓦、瓦器往新加坡,近则载洋药回琼州,然后渡船及轮船回广州岸者。”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增加开放琼州为商埠,允许英国在琼设领事馆。后来又在海口设洋海关,规定关税值5%,子口税值2.5%。于是外轮和洋货如潮水般涌进海南,一时对海南薄弱的家庭工业、手工业、商业和海运外贸业都有极大的冲击,有的甚至倒闭破产。但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看,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对海南是利大于弊或利多弊少的。例如,按琼海关报告:光绪二年(1876年),由印度输入琼州的棉纺仅39担,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输入则跃增至17184担,增长440倍,这对海南棉、麻种植业和纺纱业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可使海南更多的人转向织布业,促进海南织布业成倍地增长。又如,光绪八年(1882年)石油输入琼州为6980加仑,光绪十六年(1890年)增至491540加仑,增长70倍,这对海南的榨油业有较大的冲击,但随着石油输入的增加,逐渐改变了海南人世世代代以来用海棠油、花生油点灯照明的生活习惯,改用煤油照明,这对当时来说无疑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省下的花生油还可供人吃用,对花生的种植和榨油业几乎没有影响。此外,据琼海关的报告,开放琼州(海口)为外国通商口岸后,外轮输出的海南产货物如沙糖、瓜子、花生、槟榔子、芝麻、土布、兽皮、生猪、牛、烟草、麻布袋、篙袋、高良姜等日趋增加,海关税收入也大量增加,这对海南的开发建设和发展生产是大有益处的。
  四、海南文化教育发展
  清朝虽然是满族人统治的朝代,但自皇太极登位后,陆续沿袭明制,开科举,重用汉官和汉族知识分子。与元朝有所不同,清朝琼州道、府、州、县的主官极少有满族人,大多是汉官,这些汉官又多是进士、文人出身。据不完全统治,清朝从大陆到海南任职的进士就有40多人。
  由于清代琼州地方官员多为进士、举人等文人但任,因此他们比较重视文化教育事业,重视创办学校,注意培养当地人才。据《琼州府志》、《琼山县志》记载,清代琼山县除了创办数十间社学、义学之外,还先后办有25间书院。其中海内外知名的琼台书院,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由雷琼巡道焦映汉(陕西武功县人)创建;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分巡道德庆重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督学⑧傅棠捐助经费洋银400元,二十五年(1820年)巡道费丙章(浙江仁和县人)倡率官绅捐集洋银5000余元扩建;道光五年(1825年)巡道周鸣銮(山东单县人)复倡官绅捐银4000两,七年(1827年)巡道喻溥(湖北黄梅人)又捐俸钱400千文葺修或扩建。位于现五公祠的苏泉书院,于乾隆十年(1745年)由琼州知府于霈和琼山知县杨宗秉因二苏祠(苏轼、苏过)捐资修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巡道陈用敷、知府萧应植、同知陈景埙率官绅重建,不久又倒塌,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知府叶汝兰倡率官绅重建,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府张增重修改称东坡书院。位于今秀英村的乐古书院,是清道光七年(1827年)当地廪生陈瀛、柯拨萃等捐建,但知府曹祥、知县钱万选拨每年监批钱40千文为其聘请教师和修补之用。位于今琼山市美安镇的鹊峰书院,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7年)雷琼道捐廉并令琼山、澄迈两县绅民同建。除了以上几间书院外,清代琼山县还有桐墩书院、同文书院、奇甸书院、西洲书院、石湖书院、崇文书院、粟泉书院(以上为明代始建,清代仍办)、瀛海书院、海门书院、珠崖书院、鹊峰书院、翰香书院、环江书院、炳文书院、开文书院、研经书院、应元书院、凌宵书院、东山书院、月湖书院等。
  在《琼州府志》中,也有许多渡琼官员重学育才的记载。例如:顺治十三年(1656年),澄迈知县吴〓(浙江乌程人)重修县学宫;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浙江山阴人俞参陛任澄迈知县时,又创立义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湖北麻城人张文豹担任定安知县后,修茸文庙,建义学,设义田,修县志;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河北河间县人贾棠任琼州府学正⑨,捐俸修学宫,辑府志;高魁标,河北沧州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澄迈知县,创建南离社学,保修城垣、学宫、纂修县志;樊庶,江苏扬州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任临高知县,修建孔庙,建正学讲堂,建义学,首创修成《临高县志》;王贽,河北新安县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任琼山知县,捐俸修学宫,建文峰塔,文昌祠,始修县志;宗思圣,顺天(今北京)大兴县人,雍正五年(1727年)任琼州知府,修整文明楼;应上苑,江西宜黄进士,雍正七年(1729年)任万州知州,改旧所置为义学;何齐圣,江西金谿县进士,雍正八年(1730年)任乐会知县,为造就人才而创建书院;枝华,贵州都匀进士,乾隆十年(1745年)任崖州知州,立义学,以陶成士类;彭云际,广东海丰县人,任万州学正,与州人重修明伦堂,新建学宫;席绍葆,江苏长洲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任万州知州,议建万安书院;江炯,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乐会县知县,留心学校,增设书院。康熙三十七年(1688年),文教落后的感思县知县姜焯以振兴本县文教为己任,设义学于圣宫,捐俸延聘名士教育学子,凡就读者免其杂差,当时就学者有40多人,3年后科考,本县就有8人考中秀才。清代该县就出拨贡、岁贡共184名,在县内外任官者就有35人,其中佛罗峒陈峻琚是福建候选知县,其儿子陈德润曾任广州越秀书院掌教;欧秀钟、高耀元都曾任直隶州崖州州判⑩。
  由于清代地方官员重视文教,全岛各州、县办的各类学校很多,道、府、州、县的官员还经常亲自到学校讲课,因此清代海南出的人才也很多。终清一代,海南人考中进士有31人(见附录四),还有187人中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定安县人张岳崧考中一甲第三名,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探花。海南出生的进士、举人,除了有不少人在朝廷任职之外,还有很多人在全国各省的府、州、县任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清朝海南中进士人数比明朝减少,并非说明海南科举和学校教育的衰退,因为南方各省(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广东等)情况都是如此。以历代全国科举中进士人数最多的福建莆田县为例,明代全莆田中进士人数达530人之多(不含武进士),而清代该县只有57人中文进士,仅占明代中进士总人数的九分之一(见1994年版《莆田县志》1095—1099页)。造成这种状况有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民族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原因,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单从数字的简单对比下结论是片面的。清朝是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汉人普遍有反清情绪,很多汉族人士不想为清廷效力,参加会试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中进士后甚至不愿出仕(海南的黄河清、郑天章等人就是如此)。清朝虽然承袭明朝科举制度,但清代的科举考试的某些制度比明代有较大调整,如清初在科举中增加了八旗科,考试的内容、场次不仅与汉人科举不同,而且在八旗内部(即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之间)也有区别,南方各省录取进士的名额比明代有所减少。明朝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实行科举,到永乐十九年(1412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前的半个世纪中,全国学子都到南京参加会试,这对海南学子较为方便有利。而清代海南人要到北京参加会试和殿试,路程比南京远,交通不便,盘缠、费用增加不少,贫苦学子负担不起,加上终清一代,南方反清复明的起义斗争连绵不断,清末反对科举和要求废除科举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参加会试的人越来越少。尽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下诏废除科举制度,但海南人王云清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后,海南已几乎无人参加会试了。因此,清代海南中进士的人数比明代少,这是很自然的事。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