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明代苗族迁居海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4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明代苗族迁居海南
分类号: K296.6
页数: 9
页码: 145-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也是一个跨国民族。海南的苗族有6万多人,约占全国苗族人口的1%,主要聚居在琼中、保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苗族的族称与族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而海南苗族的来源则主要是明代的“以苗制黎”政策,部分是从两广迁徙进入海南岛定居的。
关键词: 苗族 历史 族称 族源 海南 迁徙 政策

内容

苗族(Miao natioa lity),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并且是一个跨国民族。我国的苗族人口约600万,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在越南、老挝、泰国等国的北部也有苗族定居。海南的苗族有6万多人,约占全国苗族人口的1%,主要聚居在琼中、保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此外还有少量散居在三亚、五指山(通什)、东方、昌江、乐东、陵水、白沙、儋州、万宁、琼海、定安、澄迈、屯昌等市县山区。苗族是明代弘治年间才移居海南岛的,至今只有近500年历史。
  一、苗族的族称与族源
  苗族自称Mao或Mun、Mon(牡、蒙、摸、毛、金门等),有的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苗”是他称。苗之名称在中国古《书经》中早有记载。苗族是起源于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内部各部落发展不平衡,苗族中的先进部分早就融合于黄帝部落联盟及其后的周族之中。传说尧舜禹时期,有“三苗”、“有苗”、“苗民”。“三苗”是蚩尤的部落联盟“九黎”的后裔,所以今日苗族尊称“蚩尤”为始祖。当时三苗居住在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人多势大,实力雄厚,曾与尧、舜、禹的部落联盟进行过长期抗争,最后被打败,将一部分苗人迁往“三危”(三危,有人说是敦煌一带,有人解释为“荒服”),另一部分已与华夏族融化。
  殷周之际,居住在陕川一带的鬃人(即苗人)与发源于陕甘之间的周族所在地很近,他们是“同盟军”,鬃人曾帮助周武王打商纣王,灭了商,这部分鬃人在西周时也与周族融合了。
  《韩非子》云:“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陂,右彭蠡之水。”《韩非子》指出这部分尚未与华夏族隔合的苗人是古代“三苗”的一部分,也就是春秋时期分布在岷江、荆、淮一带的苗人。自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湖北、安徽、江西境内的苗族),建立楚国之后,苗族继续与中原人民互相融合,并创造了灿烂的楚国文化。其中较为落后的部落,在秦汉以后,迁于洞庭湖西岸,以常德为中心,沿湘江以北的辰、酉、巫、武、沅五条溪水而居。此地秦属黔中郡,故名这里的苗族为黔中蛮;西汉改为武陵郡,故又名武陵蛮或五溪蛮。“蛮”是苗语自称为“人”。西晋南北朝,大批北方民族南下中原,苗族一部也向北迁移,到达今安徽寿县、陕西商县一带。北朝以封爵手段,争取苗人内附,苗族首领曾被封为刺史,这些“蛮帅”在族内实行阶级压迫。另一方面,迁往中原的苗族,同北方各族一样,融合于中原各族,有些折回南迁,到达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地方。此外,还有沿长江东徙的苗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越文化交流,苗族越族也不断融合。到了唐代,沿长江东下的苗族到达浙江、福建、广东的一些山区居住,被称为畲族。畲族语言虽近于苗瑶语支,但又不完全相同。还有一支南下的苗族,从汉到宋,不断与两广越族相融合。唐到明代,湘西苗族迁往广西的比以前更多。入广东的多称为瑶,这也是苗、瑶同源,两广的苗、瑶同语,海南的苗族与广东西北部的瑶族可以通话的原因。明代迁入广东的苗族更多。有的由广西入贵州到云南,甚至到达越南、老挝。
  元明两代,史书对“苗”之称渐多。《元史》中有“诸峒苗蛮”、“生苗”等记载;《大明今典》、《大明一统志》有“苗族”、“苗人”、“苗蛮”、“东苗”、“西苗”等名称。故苗族的专称自明代起固定下来引袭至今。
  二、海南苗族的来源
  海南苗族是明代由广西及粤北迁徙而来的。海南苗族民间普遍流传一个有关祖先的故事:苗族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广西,因逃避灾难坐船出海谋生路,船在海中遇到狂风恶浪,在万难绝望中幸得神灵保佑,由了哥鸟引航渡海登上海南岛,最初在凰山盆地开垦荒地,建立家园,繁衍生息。这个故事传说,剔除其迷信彩色,说明确有部分苗族是为了谋生、发展,明清时期从两广迁徙进入海南岛定居的。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史实证明:海南苗族大部分是明王朝为了镇压黎族(包括部分汉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而采取“以苗制黎”政策,从广西和粤西北调来苗瑶官兵戌琼,后来落籍海南的。
  据广东和海南史籍记载,明代海南岛的经济文化非常繁荣,到了明代中叶(16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在广大黎族地区已占统治地位。到了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靠近汉族地区的一些黎峒,已和当地汉族一样编入都图和载入黄册⑥与鱼鳞册⑦,“悉输赋听役,与吾治百姓无异”⑧了。在离汉区较远的黎族地区,明王朝也设有“土舍”⑨进行统治。在上述两种黎族地区,黎族人民不仅受到汉族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剥削,同时还受到封建王朝一手扶植起的黎族上层首领如土官、土舍的压榨和掠夺。首先是黎族人民的土地被兼并掠夺。明王朝在镇压黎族人民的起义之后,往往没收黎族人民的大量土地,用来奖赏“剿黎有功”的人员,其中绝大部分拨作屯田,养兵驻守,以图“长治久安”之策。据《广东通志》记载,嘉靖年间全海南岛就有屯田42处,共496顷40亩。这些屯田后来都被封建官吏、地主豪强以所谓“拨田归民,照民料起科”的手段霸占了去。而丧失了土地的黎族人民有的被迫逃亡他乡,更多的是世世代代沦为佃农,忍受着沉着的奴役和剥削,有的则逃进了深山。至于封建王朝一手扶植起来的黎族上层首领如土官、土舍,更是“作奸以肥身家,刻剥以媚官府”⑩的土皇帝。黎族人民不堪土官土舍的横征暴敛,经常爆发武装反抗斗争,这些斗争往往激化成反抗地方封建官府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特别是从成化、弘治年间到嘉靖中叶(1469—1549年)这80年间,爆发的起义其规模之大和次数之多都是空前的,起义地点遍及全岛各黎族地区。
  弘治十四年(1501年),儋州七坊峒(今属白沙县)符南蛇领导的起义声势甚为浩大。这次起义的导火线是琼州知府强迫七坊峒黎民每年要缴纳“额粮”800余石,黎民“困于征求”,加上“官役频繁之苦”,便在符南蛇领导下奋起反抗,“刻箭传约,三州十县闻风响应”,“琼州西路一千余里,道路不通”。当时“符南蛇拥众万余,起义军先斩除恶棍(土官),后分三路出击,接连攻陷儋州、昌化、感恩等州县,临高城也危在旦夕”。黎族起义声势“撼动海外三千里地,海南几危”。明王朝出动官军2万余名,分5路进犯起义军的据地,起义军凭险奋战,歼灭3000多人。明王朝大为震动,连忙调来“征瑶将军”、两广总兵毛锐统率的“汉达军狼土兵”10万人增援。在毛税率领的10万征黎军中,有来自广西思恩州和凌云县善于山区作战和习惯山区生活的苗、瑶少数民族士兵。在作战中符南蛇不幸中箭受伤,堕河身亡。
  符南蛇领导的黎族农民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之后,明王朝在海南设营屯戌,留下大批进剿的苗兵弓手防守。
  到了嘉靖中叶,大规模的黎族人民起义又再爆发。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崖州罗活峒等黎族人民起义,朝廷派参将程鉴带兵前往镇压。程鉴奏调广西苗族弓弩手1万人参加征战。战后,部分苗族弓弩手留居在海南山区。
  到了万历年间,又爆发了第三次黎族农民起义高潮。其中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1597—1599年),以定安县马矢为首的起义,以琼山居林、居碌、沙湾等峒为据点,得到儋州、崖州、临高等地黎民的热烈响应,一时伏杀官吏,袭逼敌营,横扫澄迈、会同、文昌等县,“州邑震动,数年莫可谁何”。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崖州抱由、罗活洞(今乐东抱由镇、三平镇)爆发黎族农民大起义,起义军大败官军,攻陷乐平军营,围攻崖州城。。因为起义的黎人会爬山越岭,会走山路,英勇善战,打得赢得就打,打不赢就隐没到深山里,等待机会再袭击,极不好对付。因此,明王朝便想出“以苗制黎”的办法,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从广西远调来300名苗族药弩手,驻守乐安营(今乐东县抱由镇),屯田戌守,从此,明王朝的军事力量便深入到今乐东盆地一带。后来废除乐安营,这些退役的苗族士兵及其妻儿便落籍海南岛,成为海南苗族的始祖。清道光《琼州府志》卷十二载:“儋州又有苗族……盖前明时,剿平罗活洞黎叛,建乐安城,调广西苗兵防守,号为弩手,迁于此,即苗裔也。”《民国感恩县志》也载:“又有一种苗族,凡数百家,今加蕃盛散居,县境之……盖前明时,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乐安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号为药弓手,后营汛废,子孙散居山谷,仍以苗名……不耕平土,仅伐岭为园以种山稻。”
  尽管史书多说海南苗族是明代征黎屯戌的广西苗兵的后裔,海南苗族之族名亦经政府定论。但笔者一直质疑,认为海南苗族大部分是瑶族的后裔,其祖先大多数来自两广北部山区的蓝靛瑶。理由有三:
  一是从语言来看,解放后经国家有关部门派员实地联合调查,认定海南苗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与粤北的瑶语相通,但与贵州等地的苗语不相通。
  二是从明代行政管辖来看,自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起,琼州府已由原属广西行中书省改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海南暴发黎族民众大起义,主要应调集广东的瑶兵而不是调广西苗兵去征剿。
  三是从当时率兵剿黎的将领来看,弘治年间统率10万“汉达狼土兵”入琼剿黎的将领毛税,号称“征瑶将军”,他所率领的10万平黎军中,肯定有不少是瑶兵,平黎后留下屯田戌琼的苗瑶官兵中,瑶族占多数和主导是肯定的。
  四是从清代至今两广苗瑶二族人口和分布来看,瑶族人口比苗族多得多,居住的范围瑶族也比苗族大得多。广东北部有连南、乳源2个瑶族自治县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广西北部与广东上述三县几乎同一纬度区域内,有富川、金秀、马巴、都安四个瑶族自治县,而只有一个融水苗族自治县。故可推测出,明代迁琼屯戌的是瑶兵而不是苗兵,或是瑶兵多于苗兵,苗裔融合于瑶裔了。
  五是笔者亲历。1966年秋,笔者有幸同家乡30余名师生徙步穿越连南、乳源、连山三县山区乡村,亲睹瑶民的装束与海南苗族甚为相似,疑同海南苗胞在北粤相遇,同行的师生多有同感。
  三、海南苗族的人文特征
  海南苗族自明代迁居海南400多年来,虽然受到岛内汉、黎等各民族的影响,但它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基本上世代沿袭不变。
  (一)语言:全国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属苗语支。海南苗族操广东连南瑶语,与贵州等地苗语不相通,以汉文记事和交往,与外界接融较多的苗民通普通话、海南话和黎话。
  (二)社会组织:解放前实行以“山甲”下的“寨首”(苗头)管理制度。在区域管理方面由黎族“总管”、“峒长”托管。
  (三)信仰:海南苗族崇拜盘古皇为始祖,信奉盘皇道教、“海龙王”、“三界祖爷”、“三元佛祖”,迷信鬼神。外出远行或狩猎都要占卜(鸡卜)查吉凶时运,天旱要祭天神求降雨,砍山种植要祭山鬼,人生病要杀性祭鬼神。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苗族首领陈日光,因被山熊扒伤到嘉积镇基督教福音医院治疗,接受过基督教洗礼,并把基督教传进五指山苗族,但信徙只占苗族的10%左右。
  (四)服饰:海南苗族的服饰,好黑蓝色。男子头缠黑巾,上衣无领长袖,包胸对襟结扣子于右侧,宽筒长裤,裤筒长至小腿。女子结发鬃,戴黑蓝色尖顶绣花边的二尺长头巾,在头巾上套一条红线放飘于背后;长衣黑蓝色对襟无领,衣口有一束结扣,衣襟从左盖右,衣尾长及膝腿,用花带绑腰,下身穿黑蓝色围裙,小腿用黑布条缠捆,用红线绑托留红惠下飘,这种装束便于山林中行走。
  (五)饮食:海南苗族生活资料以种旱稻(山兰)、玉米和猎物为主,主食大米,一日三餐。男子善射箭和狩猎,他们会配制一种毒性狠强的药物,将这种毒药涂在箭簇上,射中兽物会致命,但人吃了中毒死的兽肉却无毒害。外出远途时,用树叶裹包饭团装进背袋,备途中用餐。苗家喜庆日或集众祭祖时,都要包又大又长的糯米粽和制芳香可口的白、黄、蓝三色饭或加红、黑的五色饭。三色饭或五色饭是苗家待客的最好风味。苗族还有吃槟榔、喝酒和吸烟的习惯,但忌吃狗、猫、蛇和了哥鸟肉。
  (六)居住:由于历史原因和物质生活需要,苗族长期居住在深山里,过着迁徙的日子,刀耕火种一山又一山,年年如此,没有固定的居住环境。他们喜欢把房子建在依山傍水的四面环山之中,住宅竹木结构,屋顶金字架,用茅草盖屋顶,用竹片编制墙,从屋檐开门,走廊很宽,通风透气。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绝大多数苗胞都搬迁到山间平地生活,住上了新瓦房。
  (七)婚俗:实行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男女自由婚恋择偶,严禁同姓和近亲通婚,盛行“招郎入赘”的婚娶惯例。苗族结婚,新郎、新娘盛装,新郎头戴藤制的清代官帽,新娘用花巾盖着嘴脸,不让别人看见嘴脸。由老辈男妇主持婚礼,以折断十双筷子为证婚,表示新婚夫妇同甘共苦永不分离。闹洞房时,男女青年对新郎、新娘拧捻很凶狠,表示爱情更忠贞。“招郎入赘”的婚礼,由婚姻介绍人引新郎到女方家寨,于傍晚才进女方家,婚礼仪式同上。女婿上门的年限一至五年不等。入赘期间,女婿必须勤奋,操持女方家的种地、打猎、捕鱼、编织、挑水、劈柴等劳动,还要懂得人情礼貌,表现好的一、两年便可带妻子回去。如果对生产和生活还不会操持的女婿,要继续留下学习和考察,直至能够独立主持家庭生活,才获准带妻子回家。岳父母将送一头耕牛给女婿,以扶持他们建立新家庭。
  (八)丧俗:苗族实行土葬。家里有人死了,便向村民报丧说:“村里有一棵树倒在村门口,大家要把这棵树搬走”。于是在寨首主持下,全村人上山砍树做棺材,把死人入殓。木棺大小两付,入棺前拔下死者一颗门牙和剪下死者手脚指甲,放进小木棺里。埋葬死者3天后,家人把小木棺择吉祥墓地埋葬,立石碑,供祭丧品。治丧日期7天至1个月。苗族不扫墓,只在家里立死者灵魂牌,每年三月三祭奠死者。苗族禁忌在公开场合点死去父母的名字。
  (九)行俗:苗族居住在高山峻岭之中,出行要爬山过河,所以上山要爬藤,过河划竹筏,夜间出门要打火把。夫妻出门要双双相随,男子用网袋背着衣服和食物,妇女背小孩撑棕榈叶当伞,具有本民族迁徙的生活特色。
  (十)礼俗:苗族性情温良,待人热情,同汉、黎人交往通情达理,恪守信用。由于长期居住在深山环境,所以思想内向独来独往,对外交际小心多虑,在危急关头能应险脱身。男女行路相遇,女让路男先行走,朋友相逢,以对歌问好;夫妻外出,双双相随,在寨中和家里男女衣着俨整,即使在炎热夏天,男子也从未脱掉上衣。认为裸体、讲粗话、随便吐痰和小便,是不礼貌的行为,盗窃、欺骗、讲假话是不讲道义的行为。所以苗寨传统关系和睦,甚少发生恶性案件。
  四、海南苗族何故从平原迁进深山
  根据史籍记载,历代海南军屯都是在平原地区。明代迁琼的广西苗兵的驻地是乐安营,屯垦的地方是乐东盆地。海南苗族民间传说,他们祖先落居的地方是凰山盆地。盆地也是平坦的地方。总之,海南苗族迁琼时最初是居住在平原地区的。
  但清代时,海南岛各民族居住地基本格局是,汉族和回族聚居于北部和所有沿海平原地区,黎苗族居住在中部和南部山区。而在中部和南部山区中,黎族居住在山谷间的平地,苗族则散居在各处崇山峻岭上,正如《民国感恩县志》所说苗族“不耕平土,仅伐岭为园。”为何苗族从平原地区迁到了崇山峻岭中?原因有如下几条:
  一是营汛撤销后,原来军屯的田地被封建官吏、地主豪强以所谓“拨田归民,照民料起科”的手段霸占了,苗族屯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田地,甚至没有立足之地,只好逃进山区谋生。
  二是苗族屯户进入山区之后,发现山间平地已被各黎峒“刈据”几乎完毕,加上苗兵过去是为征黎剿黎而来海南的,民族间多少有些隔阂,所以苗族不得不进入黎峒管辖不到的山顶上,过着刀耕火种的迁移式生活。
  三是苗族的祖先在大陆时已过惯了深山密林间的迁徙耕种和狩猎生活,海南五指山地区兽类很多,山岭的高度也比不上桂北和粤西北的山高,更适合于苗人居住和生活。直到今天,政府花钱盖瓦房,动员苗族从山上搬到山下平地居住和生产,可是有些苗人不大愿意搬下山;有些搬下来后,觉得不习惯、不适应,个别人甚至又迁到山上去住。可见苗族人爱在山岭上生息,这是本民族一种传统习惯。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