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弊政改善了官民关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25
颗粒名称: 二、改革弊政改善了官民关系
分类号: K296.6
页数: 2
页码: 123-124
摘要: 本文描述了自汉至五代时期,海南地方长官多为武官,或由文臣兼任军民政职。海南岛离京城远,交通不便,朝廷对海南的政令了解有限。加上藩镇割据、混战持续,海南成为附属地,地方长官类似少数民族的“土司”,滥用职权,积弊严重,民众受苦。宋朝时期,海南地方官员多为文臣,受过儒家教育,通达理学,廉洁奉公。他们深入黎族地区了解民情,传达朝廷政令,教育、改革,并减轻民众负担,取得了民众的支持。一些官员如李崇矩、李谔、吴群、虞沇等,通过改善治理、修学堂等实事,改变了海南的政治环境,稳定了民族关系。海南人对这些官员深表敬意,他们与李德裕等唐代宰相一起被世代纪念。
关键词: 海南岛 改革 官民关系

内容

自汉至五代,海南的郡守、州牧及诸州招讨使等多是武官,即使是由文臣担任,也是军民政独揽,万事个人说了算。海南又远离京城,交通不便,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朝廷政令难于下达到黎峒,海南岛的实情皇帝不甚清楚。加上藩镇刈据,混战绵年,海南往往成为两广附属、托管或遥领之地,地方长官类似少数族的“土司”,可以胡作非为,积弊甚多,民众苦不堪言。
  宋朝重文轻武,到海南任地方要职者多是文臣带朝官衔,这些官员受过儒家教育,知书达理,作风廉介,较好地施行法治、礼治、德治,经常亲身深入黎峒,体察民情,宣谕朝廷政令,教育感化民众,改革弊政,减轻民众负担,为民办了诸多实事好事,使官民关系、民族关系逐步平和。如《琼州府志》所载:李崇矩,太平兴国中期任琼、崖、儋、万4州都巡检时,“黎民扰动,崇矩悉抵其峒穴抚慰,以已财馈其酋长,众皆怀附。”李谔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任琼管安抚使时,“琼州城甚隘,许益作乱,廓外民居多被焚掠,谔乃筑外罗城,州人赖之。”后来李谔的同乡、番禺遇人吴群,渡琼任琼州通判,当时海盗发,吴群出俸资立城堡以御之,将府城墙修成。琼人歌颂曰:“前有李君今见吴,琼管保障皆番禺,民之父母邦之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虞沇,绍兴二年(1132年)知琼州,发现以往琼州地方官规定各州县的民情要逐级上报,禁止越级上诉。因为海南与大陆隔着海洋,许多民间疾苦不能上达朝廷,有的官吏无顾忌,隐满下情不报,欺压渔肉民众,此乃历代积弊。虞沇到任后,乃上书请不禁越诉,对压制越诉的官吏重行责罚,数年之间积弊顿除。淳熙年间(1174—1189年),琼管帅韩璧经常出入阡陌,劳来不倦,黎人感慕,愿供田税,并曾修郡学。南宋淳熙间,吉阳知军周〓,遣熟黎到生黎地方招抚,得生黎50余峒,并拨款重修州学。o绍兴年间(1131—1162年),崔与之授广西路提点刑狱。,编历所部巡珠崖,秋毫无扰,对州县官奖廉劾贪。珠崖本地特产苦丁茶,州郡每年征500缗(缗指成串的钱,一缗为一千文),还要征用大量吉贝布,民尤苦之,他皆贴榜免征之,其他利病,也罢行甚多。针对当时海南用刑惨酷,崔与之上疏奏10件弊政:“一曰狱囚充斥之弊;二曰鞫勘不法之弊;三曰死囚冤枉之弊;四曰赃物供摊之弊;五曰户长科役不均;六曰弓手士军骚扰;七曰催科泛追;八曰缉捕生事;九曰奸猾健讼;十曰州县病民。申谕而痛惩之。”宋代贬官李纲、赵鼎、李光、胡诠、苏东坡等亦为海南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为海南士民所敬仰,故与唐宰相李德裕同祀于“五公祠”,让海南人民世代纪念他们。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