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宋朝大陆人迁琼甚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16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宋朝大陆人迁琼甚多
分类号: K296.6
页数: 22
页码: 109-13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宋代海南岛的行政设置、各级官员的任职情况以及部分官员落籍海南的情况。宋代海南岛的州军县设置比唐代精简,但来自大陆的官员更多,其中落籍海南的人士也比前几朝代都多。据不完全统计,仅两宋渡琼任州(军)级长官者就有84人,任知县事及其他职务者更多。落籍海南的官员多来自福建、河南等地,他们的子孙后代繁衍,成为各姓过琼先祖。
关键词: 宋代 海南岛 陆人迁琼

内容

宗太祖统一中原后,于开宝三年(970年)遣潭州防御使潘美征讨南汉,次年潘美率军追迫广州,南汉最后一个皇帝刘银出降,南汉60州240县尽归于宋。宋初,海南岛的行政设置仍袭唐制,隶属于岭南道。开宝五年(972年),对南汉在海南岛的行政区划略作调整,把崖州并入琼州,另将唐代的振州改名崖州(州治在今三亚市崖城镇,宋以前的崖州治均在琼山),保留儋州、万安州,共4州13县。到神宗熙宁(1068—1077年)之后,改琼州为琼管安抚司,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起着路一级某些行政职能(从宋太宗起海南隶属广南西路),统辖全岛军政。同时将儋州、万安州、崖州分别易名为昌化军(后改称南宁军)、万安军、朱崖军(后改称吉阳军),军的长官称知军事。琼州下领5县:琼山、澄迈、文昌、临高、乐会;南宁军领3县:宜伦、昌化、感恩;万安军领2县:万宁、陵水;吉阳军领2镇:临振镇、藤桥镇。这样,从唐5州22县,减为一司三军10县2镇。南宋亦大体上沿用北宋建置。
  宋代海南岛的州军县设置虽然比唐代精简多了,但从大陆来的官员更多了,落籍海南的人士也比前几朝代都多。宋代到海南岛的大陆移居达10万人(陈铭枢《海南岛志》)。
  第一节 职官落籍者
  北宋是在唐朝灭亡后,经过五代十国半个多世纪刈据混战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宋王朝吸取经验教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采取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削夺藩镇兵权,陆续派文臣带京官衔外出,代军人掌握地方行政,并另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宋灭南汉后,于当年(开宝4年)4月立即命太子中允周仁浚知琼州,并以儋、崖、振、万安4州隶属琼州。又经周仁浚疏荐南汉旧官骆宗璨等4人分知儋、崖、振、万安4州州事。以后海南各州(军)、县长官亦多以科举出身的文臣担任。据《宋史》、《正德琼台志》、《琼州府志》、各县志和部分族谱记载的不完全统计,仅两宋渡琼任州(军)级长官者就有84人(见附录一《海南各郡州军府历代主官更迭表》),任知县事及其他职务者更多。
  自大陆到海南任职的各级官员中,有不少人御任后,看到海南气候四季如春,物产丰富,民风淳厚,社会较安定,有立业发家前途,或是看到北方战乱等原因,便合家就地落籍。据不完全统计,宋代从大陆各地渡琼任职期满后落籍海南者共有40余人,子孙后代繁衍,他们也就成为各姓过琼先祖。他们是:
  周仁浚,河南汝南县人,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任琼州知州①,任满后落居琼山上邕(今龙塘潭口),墓葬今琼山龙桥镇玉荣村附近,为周姓过琼先祖之一。
  凌宗敏,祖籍福建莆田县,北宋神宗年间渡琼,任琼州府简命将军,致仕后教书,落籍文昌县南矺都一图。
  莫恭万,原籍福建莆田县黎山村,后迁福州府同安县,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受封莫大将军,汉没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任千户,周没宋初太祖仍任其为千户,调镇琼州府之西南境(今定安县),全家就地落籍,公卒墓葬于定安县城东郊一里处的文状坡,为海南莫姓始祖。
  林暹,福建莆田人,南宋绍兴年间中进士,渡琼任琼管安抚使②,历任多载,卒于官,其夫人和二子落居琼山府城。
  符有辰,原籍河南陈州宛邱人,生于福建莆田县,北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奉命渡琼,任昌化军指挥使,落居文昌县淡水村。
  符渚,福建蒲田人,武科出身,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奉诏渡琼,任琼副总管,后升任总管都元帅,卒于任,其后代落籍文昌县。
  杜仲儒,福建莆田人,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渡琼任澄迈知县,妻赵氏与二子随之渡琼,原居澄邑(今澄迈县老城),后长子杜凤鸣迁居琼山烈楼图杜村(今属海口长流镇),次子杜凤歧迁居琼山抱元图美隆村(今属琼山龙塘镇辖)。
  张天宿,福建古田县人,南宋时渡琼任万安军司训,宁宗年间(1195—1224年)离任后,落籍文昌县上寮村。
  张有文,福建莆田人,南宋开僖年间(1205—1207年)渡琼任琼山知县,带夫人、老父和胞弟一起赴任,落居琼山府城甘蔗园村。
  张应科,福建莆田人,曾任徐州通判③,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渡琼任琼管安抚使,落居文昌翁田北坑村,宋末元初与元兵决战于雷州城下遂死。
  许谟,福建莆田人,举人出身,南宋绍熙二年(1192年)渡琼任琼州通判,在任十余载,御任后定居文昌县东阁村。长男许全随父居文昌;次男许金卜居琼山东山卜正村;三男许企迁居临高县加利村。
  韩显卿,河南安阳人,南宋初随朝迁淅江会稽,任会稽县尉。绍熙元年(1190年)入粤任廉州知州,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显卿携妻儿迁琼州,定居文昌县锦山。
  郑志灏,福建莆田人,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中进士,奉旨渡琼任昌化县知县。居官三任9载,任满携妻儿到白沙津(今海口白沙门)候船北归,因当时金兵南侵,故落籍琼山谊州(今海口白龙乡一带)。
  唐震,广西桂林兴安县人,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年),出任琼州知府,落籍琼山东厢攀丹村(今属海口市辖),子孙后裔繁衍,明代其后裔就出了6名进士。
  谢渥,福建晋江人,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渡琼任临高知县,御任后定居临高县城南郊官位村。
  蒋科,广东电白县人,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被朝廷授为琼州府教授④,御任后落籍琼山县。
  彭奇生,江西人,宋代渡琼任琼山县教谕⑤,最初落籍琼山南林,后迁居文昌县清澜。
  翁儒,祖籍福建,宋代由闽渡琼任文昌县典史⑥,后落籍文昌县之鳌湾村。
  曾芢伯,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任琼州总镇⑦,历官50余载,致士后卜居琼山县二水村。
  苏升,福建莆田人,进士,南宋渡琼任琼州知州,后落籍琼山。
  廖学举,福建莆田人,进士出身,于南宋渡琼任会同县知县,任满留居会同县宝子岭村。
  陆思圣,福建莆田人,举人出身,南宋高宗十五年(1145年)授文昌县邑令,次年升任琼山知县,任满落籍琼山县调塘二图昆山村。
  庄嗣宗,福建莆田人,南宋淳熙间中进士,庆元初年(1195年)入琼,先后任知琼州府事,琼管安抚都监⑧。任满同长男籍居文昌县奉化乡北山都(今文昌县文城镇北山一带)。
  欧达,福建莆田人,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渡琼,任文昌县知事,任满落籍文昌县青一图贯变村(昌实村)。
  岑琳,福建闽县人,宋末祥兴二年(1279年)由广西平乐副知县事,调任琼崖参军政事,落居琼山县东岸宋村。
  郭元吉,福建莆田人,南宋末年,元吉任琼州府评事⑨,封镇南招抚,袭封千户候,与兄郭元音一起渡琼,后兄弟均落籍文昌县。
  黄爵,原籍福建,宋进士出身,渡琼任文昌教谕,后升任广州通判,落居文昌县黄家宅。
  宋原铭,福建莆田人,宋初与弟宋理一起渡琼,任琼山县知县,后卜居文昌县玉田村。
  陈甫,福建莆田人,进士出身,宋代建炎至绍兴年间(1127—1131年)渡琼,任珠崖军民府通判,后落籍乐会县。
  高天谊,祖籍福建莆田,进士出身,政和元年(1111年)任琼州靖海军节度使兼经略安抚使司安抚使。原落居琼山府城,后迁居文昌县昌台村。
  裴瑑,祖籍山西闻喜县,宋宣和、绍兴年间任雷州太守,后知吉阳军(今三亚市),遂落居吉阳水南村。
  张天平,福建莆田县人,南宋景炎年间(1276—1277年)由闽过琼任琼山县丞,次年迁任文昌县知县,有胞弟2人一起渡琼落籍文昌县。
  谢景温,北宋神宗时任淅江会稽令,历官侍御史⑩,居广州新宁,后渡琼任刺史,其二子一起渡琼分别落籍琼山、澄迈。
  黄箎,福建莆田人,南宋高宗朝渡琼任经略安抚使,卒于任上,遗命后代当地入籍。其后代散居文昌、琼山、海口市长流等地。
  陈彦和,原籍福建莆田县,进士出身,哲宗徽宗年间(1094—1124年)渡琼任琼州府参将,落籍琼山县沙港村(今属文昌市),卒葬今海口市效长流镇文毓村外。
  曾传,福建莆田县人,任千户职,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迁琼,与弟曾仁、曾信入籍澄迈县美玉村。
  王圣清,福建莆田县人,北宋时渡琼任临高县尹,御任后落籍临高县莫村。
  周丕承,福建莆田县人,宋代绍定四年(1231年)渡琼任吉阳军俭判,致士后入籍今三亚保港。
  曾悦,福建莆田县人,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渡琼任南宁军知军,御任后落籍儋州。
  简▍,原籍福建古田县,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入琼任定安县教谕,御任后落籍琼山县东岸让简村(今属旧州镇)。
  冯细歌,冯光地子,冯宝裔孙,南宋时从福建莆田渡琼任琼州知府,入籍琼山县敦头村。
  叶茂,原籍浙江台州人,宋绍定四年(1231年)渡琼任文昌县主簿,御任后落籍文昌铺前。
  王有益,原籍浙江会稽县(今绍兴县),宋朝末年渡琼任千户,落籍乐会(今琼海市)迈汤村。
  第二节 被贬的高官名臣
  宋与唐一样,把海南岛当做贬逐官员的最佳选地。将那此有错误或持不同政见的官员降职,放逐到地处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当个小官,做为一种处罚。特别是南宋高宗在位时,听信投降派秦桧等人的谗言,将不少力主抗金的重臣贬到海南,让他们受尽磨难,有的死在海南。
  宋朝被贬到海南的主要官员有:
  丁谓,江苏苏州人,进士,宰相,仁宗年间贬任崖州司户参军。。
  苏轼,四川眉山县人,进士,礼部尚书,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贬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儋州)安置,与子苏过居儋3年。
  李纲,福建邵武人,进士出身,宋代有名的抗金民族英雄,德才兼备的宰相,建炎三年(1129年)被贬琼州万安军。
  赵鼎,今山西运城人,进士出身,高宗时任宰相,因力主抗金,反对秦桧的投降议和,绍兴十五年(1145年)被贬至吉阳军(今三亚市),居琼3年,后绝食身亡。
  李光,浙江上虞县人,进士出身,任资政殿学士。等职,与赵鼎力主抗金,绍兴十五年被贬居琼州8年,再贬昌化军3年,幼子李孟博随父在琼居住10多年。
  胡诠,今江西吉安人,进士出身,高宗时任枢密院编修。,因上书请斩投降派秦桧、王伦、孙近等3人,绍兴十四年(1144年)被贬吉阳军,居琼10余年。
  梁肱,祖籍四川邛崃县,进士出身,累官金紫光禄大夫,北宋初谪任琼郡守,卜居琼山旧州,成为海南梁姓渡琼先祖。
  折彦质,江西抚州人,绍兴六年(1136年)任签书枢密院事⑭,后秦桧以其为赵鼎同党,谪昌化军(今儋州)。
  冯时行,为奉礼郎,因反对议和,秦桧专相时被谪知万州。
  何兴,湖南宁远县人,登进士第,理宗时授谏议大夫⑮,直言敢谏,被奸臣右丞相丁大全进谗言,宝祐年间贬谪琼州,任雷琼副使,任满落居琼山。
  何仁德,福建莆田人,南宋时官至巡按,宋末端宗年间(1276—1278年)被贬雷州,宋亡渡琼落居乐会(现琼海)科解村。
  第三节 流寓官员名士
  宋朝廷除了把不少名臣贬谪到海南当小官外,还将许多“罪臣”流放到海南;一些在朝中受投降派打击排挤的官员,也纷纷逃离大陆到海南避难。据史籍记载,宋代流寓海南的官员有(有的落籍海南):
  卢多逊,河南洛阳人,宋太祖朝宰相,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全家亲属配流崖州,落居水南村,卒于贬所,后代分居崖州。
  王居正,祖籍扬州,登进士第,绍兴三年(1133年)授兵部侍郎⑩,力主抗金护国,为秦桧所忌,奸臣何铸诬陷王居正为赵鼎同党,削职当了10年无职事、只领俸禄的奉祠官⑰,绍兴20—21年(1151年)奉诏来琼州安置,同年屈死,子孙后代繁衍全岛。
  牛冕,江苏徐州人,进士出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被削职流放儋州。
  任伯雨,四川眉山县人,与苏东坡同乡,中进士第,崇宁年间被削籍流放昌化军3年,长子象光在秦州任户曹,闻父谪,便弃官随父流琼奉养。
  弭德超,河北沧县人,官至宣徽北院使⑱兼枢密副使,太平兴国(976—983年)后期被宋太宗夺官职,与其全家配隶琼州禁固,不久而死。
  洪湛,江苏江宁县人,咸平年间(997—1003年),以比部郎中权知贡举⑩,因监考舞弊案被真宗皇帝削籍流放儋州,死于贬所。
  惠洪,俗姓喻,江西新昌人,宋代名诗僧,宋徽宋时,奸臣蔡京将宰相张商英排斥出朝,惠洪因张商英牵连被配流崖州3年才赦还。流寓崖州时曾作过不少关于海南的诗。
  王升,咸平六年(1003年)因打败仗,被杖打发配琼州。
  刘昺,河南开封东明人,元符末进士,徽宗年间被长流琼州。
  陈豪,福建晋江人,太学生,建炎年间(1127—1130年)与太学生陈东上疏留贤相李纲,高宗怒杀陈东,陈豪改名陈好,潜逃到琼山县苍原村定居。
  陈衍,开封人,内侍(太监),累官供备库使,元祐年间(1086—1093年)流配琼州。
  白锷,绍兴十四年(1144年),被秦桧刺配万安军。
  张伯麟,太学生,因题壁讽剌秦桧,被杖脊刺配吉阳军。
  李孟博,浙江上虞县人,李光之子,进士出身,绍兴十五年(1145年)父李光被贬琼州时,随侍至贬所,死于琼州。
  杨炜,浙江绍兴人,任浙江黄岩县令,以诋秦桧误国,被除名流放万安军编管。
  于鹏,岳飞部下参议⑳,秦桧恶之,便除名流放万安军编管,卒葬于万州东山岭。
  陈实,福建莆田人,历任福建、广东安抚司参议,绍熙四年(1193年)避难渡琼,落居琼大林道玉村。
  周秀梅,福建莆田人,翰林学士,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惧祸渡琼,落籍琼山遵都(今遵谭镇)。
  陈念,福建莆田人,曾任闽州府官员,元符年间(1098—1100年)带子避难渡琼,落居琼山遵谭苍毫村。
  邢肇周、邢肇文兄弟,河南开封人,宋时皆为官,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因金兵入侵,避祸南徙,经闽、潮渡琼,落籍文昌县。
  冯元,福建莆田人,北宋时任户部侍郎,因金兵入侵战乱,随二子渡琼,落籍琼山。
  袁效惠,北宋时官至广州通判,丙午年(1006年)避难渡琼,落居琼山县官隆三贤村(今谭文镇辖)。
  赖朝奉,福建莆田人,官至中宪大夫,宣和五年(1123年)避乱渡琼,落籍琼山府城。
  洪道,宋代任江西提督,后来避乱渡琼,落籍南埠。
  蔡成,福建莆田人,任户部主事㉑,南宋兴隆年间(1163—1164年)被流放琼州,落籍琼山叠里村。
  潘万全,广东潮州人,南宋末任江西饶州府通判,祥兴元年(1278年)辞官归田,次年牵弟及二男渡琼避乱,安居文昌铺前苍里村。
  第四节 庶民迁入定居
  在宋代,除了渡琼任职和贬谪流放官员在海南定居入籍者甚多之外,大陆一般平民百姓为逃避战乱,到海南谋生计而定居的人也很多。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贬居儋州期间,不仅同当地居民密切交往,并且同来自大陆其他地方的人士交上知心朋友。其中在苏东坡的文章和《琼州府志》中记载的人物有:许珏,福建晋江人,90多岁,已居儋多年,精于易书,苏东坡经常与之谈论并互赠诗赋;其子许康民,随父居儋。王介,石湖(今福建晋江县东)人,曾帮助苏东坡买地建屋,并与许珏买酒邀东坡一起畅饮。
  另据《琼州府志》记载,胡诠谪居海南时,早居海南的一位福安人王廷圭曾以诗赠之。蔡遂孙和刘其男,均为广东潮州人,宋代避地侨寓万州,博学,隐居授徒多年。另有族谱记载,张璧、吕日登、石秉选、颜汝扶、骆始逊和钟清祥、钟清可两兄弟,都是福建的平民百姓,于宋代迁琼定居,为张、吕、石、颜、骆、钟等姓的迁琼先祖,其后裔散居海南各地。
  第五节 驻琼官兵落籍
  宋王朝要连年与金兵打仗,因沿唐制,在边疆驻兵搞屯田,海南也不例外。宋开宝四年(971年),琼州州治从琼山旧州迁往今府城镇,州治设有兵防,驻有军队,当时仅琼州就设有2栅、8寨、2镇。宋代海上对内对外交通贸易已相当发达,为了防止海寇侵扰,海南的驻防也有所加强。特别是宋末元兵步步向南逼进,海南屯兵和南移水师越来越多。由于海南少战事,较安全,因此在琼戌边屯兵包括家属就地落户定居者甚多。据考研,宋代带兵戌琼而就地落籍的武官有:
  朱廷玉,浙江嘉兴海盐人,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授武略将军,任苏州府太仓县总御千户。景德四年(1005年)朱廷玉奉命来琼征海寇,协镇琼崖,先后镇琼17载。于乾兴元年(1022年)带长子奉调回京任职,其夫人国氏及其余7个儿子留琼居住琼山县丰好乡谊州都晋江村。
  秦旺,安徽合肥人,南宋时率军渡琼戌守昌化,任千户,开发南荒,淳祐五年(1245年)卒于昌化营所,子孙就地定居,成为海南秦姓渡琼始祖。
  冯文俌,福建长乐县人,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任海南卫副将,后落籍琼山县桥头村。
  卢宣武,祖籍福建晋江,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渡琼任雷琼总镇,后落籍文昌县昌黎村。
  龙海清,福建莆田人,崇宁三年(1104年)渡琼任琼州府总镇,后全家人落籍文昌县。
  连宽,仁宗年间(1023—1063)任琼州府总镇,后落籍琼山海口白沙。
  温自生,祖籍福建莆田,宋代任海口参将,后落籍文昌县。
  南宋末年,被元军打败的南宋官兵落籍海南者也很多。祥符元年(1278年),琼管安抚使张应科攻打被元军占领的雷州城,他战死后,其家属和部将丘文才等散兵游勇退回琼州择地而居,各谋生路。当年秋冬,另一位琼管安抚使赵与路,率义勇御白沙口,同驻这里的水师一起极力抵抗元军,亦被元将所杀。打了败仗的宋军除了部分被元军收编外,大多逃散择地而居。据明代《正德琼台志》卷27载:“原(海口)白沙水军系浙军,自宋末祥兴率舟循道至本州,为元兵所败,遗卒收为水军,后于白沙津置镇设官管领,给粮巡防海上。”这些水军后来成为当地居民,世代以行船为业,所以海口民间有流传,海口海田、白沙的船民,原是南宋浙江水军的后裔。
  第六节 疍民和回民迁入
  疍民唐代以前已开始进入海南,到了宋代,迁居海南的疍人越来越多。北宋苏东坡贬居儋州时,看到当地居民“黎疍杂处”,说明当时海南的疍民已经很多。
  疍民原来以采珠捕鱼为业。因为他们既悉水性,能航海,又能造船驾舟,所以到了宋代,疍民中开始有了分工分业。除了部分仍操旧业继续采珠捕鱼为生外,有的专门从事造船修船,有的从事运输贸易,有的在陆地上定居做小生意,部分青壮年疍民则被征调入伍当水军,亦称“疍兵”或“疍军”。宋代陈尧叟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看到以往琼州的军粮,都是由广南西路的雷、化、高、藤、容、白诸州派兵用船运过琼州海峡,其兵不习水性,经常有人沉溺海中致死。后来陈尧叟规定以上诸州先将民租米运达与琼州对岸的递角场地,然后“令琼州疍兵具舟领入以为便”。这些“疍兵”就来自琼州疍民,可见宋代海南的疍民已相当多。海南的疍民多住在沿海各个港湾岸边。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回族先民已开始迁居海南岛,宋代迁居更多。
  回族是回回族的简称,是十三世纪后在我国产生的一个新民族。主要成份是十三世纪蒙古贵族西征期间,被迫东迁的中亚细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一部分唐宋以来久居我国的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他们因为在中国久居,在经济、文化和婚姻等方面与汉族融合了,但其中也有与蒙古人、维吾尔人相融合的。元朝回回人开始时操不同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其后逐渐发展以汉语文为共同语言,多信仰伊斯兰教,多从事农业,部分经商。回族遍布全国,主要与汉族杂居,以西北地区和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辽宁、北京等省、市分布较多。回族先民在共同缔造祖国文化方面有许多贡献,不仅介绍阿拉伯的科学文化来中国,而且他们研究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学也很深造。
  宋代迁居海南的回族先民有三个来源:
  一是唐宋时从海路乘船来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做生意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及船员,他们以陵水湾做为中转站和临时停泊港。因为他们都是男性,加上唐代海南东南部一些地方首领及官员经常在海上抢劫商船,掠人为奴婢,所以唐时波斯和阿拉伯商人是不敢在海南长期定居的,留在海南的大多是被掠为奴婢者。宋代有些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留居海南岛。
  二是云南回族被迫移民者。日本学者菅谷文在其《论中国古代植被的破坏与文明的进步》一文中指出:“宋代曾把回教民族大批地驱赶到边远地区,其余波则是云南的回族进入到今三亚市以西地区。”(此文载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长江文艺论集》)
  三是从占城迁来的移民。据两位占城籍博士穆罕默德·约罕亚和穆罕默德·谢克尔《印度支纳穆斯林》一书中指出:“占婆国是公元202年由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建立的国家,由四个盟国组成,其民族(占城人)是印度支纳唯一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后因与越南发生战争,越南分四次占领该国后,该国人民开始向邻国求救和移居。”据中国史书记载,自宋朝至明朝500年间,占婆国人(即占城人)前后数批迁来海南。《宋史·卷四八九·占城》载:“雍熙三年(986年),儋州上言:占城人蒲罗遇为交州(今越南)所逼,率其族百口来附。”道光《崖州志》也记载:“宋元间因乱,(占城人)挈家泛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番邦、番浦,后聚所三亚里番村。”《海南百科全书》803页也载:“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占城(今越南)回族人因遇战乱,携家逃来海南沿海一带散居,主要居住在大疍港、酸梅铺村,后聚居三亚里番村(今三亚市回辉旧村)。”
  据多年考察研究,“三亚”一词是出自三亚回族话“托占亚”译音而来的“所三亚”,其意是番人居住地,是当时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占城人等三种亚洲人的居住地。三亚回民村是宋代开始形成的回族先民聚居地。近年在回新村“拱北墓群”中发现许多座古墓,这些古墓的制形、纹饰、碑文书写与陵水县英州、藤桥出土的古墓群很相似,没有多大的区别。据当地高龄回民说,民国时他们所见,估计从陵水海滩至三亚崖城一带海滩上,至少有1万座回民坟墓。可见古代海南岛东南部回民人数之多。
  第七节 大陆移民对海南发展的作用
  宋代大批汉人向海南迁徒,对海南政治、经济、文教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对海南文教发展有划时代意义
  古时海南岛落后,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的落后。而文教落后,则突出表现在宋代以前全岛没有一间州县办学校。不办学校,同当时经济落后和缺乏资金固然是一个起码条件,但跟当时地方官员不重视文化教育和没有教师,则是最根本的原因。没有学校,没有教师,当然没法培养出什么人才。难怪从隋朝开始,全国已实施科举选才制度,但从隋唐至五代的400多年中,海南竟没有出现过一名进士、举人之才,自然海南出生的人也难进入官场。
  到了宋朝,海南各地才开始设立学校。北宋太宗年间,海南才办起第一间小学——宝芳小学。庆历四年(1044年),琼州才在今府城东南面办起官办府学,琼山、澄迈、临高、文昌、儋县等地亦相继开设县学,此外,琼州还设置附郭社学、仁政乡校和珠崖乡校,后来又在府城北郊建起东坡书院。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吉阳知军周康拨款重修州学,说明宋代崖州已办起州学。大陆不少博学儒士也陆续到海南岛当塾师,招徒讲学。当时海南各州、县都专门配置了掌管文教工作的教授、教谕、训导等学官,不少进士、举人出身的州县官还利用空暇时间到学宫亲自为生徒讲经授业。《琼州府志》卷29载:“宋守之,庆历年间知琼州,教诸生讲五经于先圣庙,建尊儒阁,暇日亲为讲授,置学田,以资膏火,由是州人始知好学。”当时琼山县人陈孚曾从学于宋守之,是众生中出类拔萃者,后来参加会试,成为海南第一位考中进士者。这在当时的海南是件开天辟地的事情,影响极大,于是很多士子都以他为榜样,刻苦修举业,很多民众都纷纷送子弟入学读书。苏东坡谪居儋州的3年中也招徒讲学,岛内不少好学之徒都慕名而来拜他为师。他的生徒中,有琼山县的姜唐佐和昌化军的符确,后来都中了进士。历任真宗、仁宗朝宰相丁谓,贬居崖州3年,能以贬思过,“教人读书为文,其所著诗文有数万言。还向当地老百姓传授建筑技术,帮助乡民修建房屋,得到黎民赞杨。”
  有些到海南任职或贬流海南的官员落籍后,也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子孙,严格要求后代刻苦读书修举业,故他们的后裔登科第者颇多。例如,郑志灏的儿子郑美器、孙子郑真辅,何兴的儿子何一鹏,陈甫的儿子陈仲良等,在宋代都中了进士。两宋海南出生的进士共有15名之多,从此海南便开始有人到朝廷和大陆各地做官。海南通过办各种学校,传播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全岛的社情民风也不断开化、文明和进步。
  二、改革弊政改善了官民关系
  自汉至五代,海南的郡守、州牧及诸州招讨使等多是武官,即使是由文臣担任,也是军民政独揽,万事个人说了算。海南又远离京城,交通不便,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朝廷政令难于下达到黎峒,海南岛的实情皇帝不甚清楚。加上藩镇刈据,混战绵年,海南往往成为两广附属、托管或遥领之地,地方长官类似少数族的“土司”,可以胡作非为,积弊甚多,民众苦不堪言。
  宋朝重文轻武,到海南任地方要职者多是文臣带朝官衔,这些官员受过儒家教育,知书达理,作风廉介,较好地施行法治、礼治、德治,经常亲身深入黎峒,体察民情,宣谕朝廷政令,教育感化民众,改革弊政,减轻民众负担,为民办了诸多实事好事,使官民关系、民族关系逐步平和。如《琼州府志》所载:李崇矩,太平兴国中期任琼、崖、儋、万4州都巡检时,“黎民扰动,崇矩悉抵其峒穴抚慰,以已财馈其酋长,众皆怀附。”李谔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任琼管安抚使时,“琼州城甚隘,许益作乱,廓外民居多被焚掠,谔乃筑外罗城,州人赖之。”后来李谔的同乡、番禺遇人吴群,渡琼任琼州通判,当时海盗发,吴群出俸资立城堡以御之,将府城墙修成。琼人歌颂曰:“前有李君今见吴,琼管保障皆番禺,民之父母邦之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虞沇,绍兴二年(1132年)知琼州,发现以往琼州地方官规定各州县的民情要逐级上报,禁止越级上诉。因为海南与大陆隔着海洋,许多民间疾苦不能上达朝廷,有的官吏无顾忌,隐满下情不报,欺压渔肉民众,此乃历代积弊。虞沇到任后,乃上书请不禁越诉,对压制越诉的官吏重行责罚,数年之间积弊顿除。淳熙年间(1174—1189年),琼管帅韩璧经常出入阡陌,劳来不倦,黎人感慕,愿供田税,并曾修郡学。南宋淳熙间,吉阳知军周〓,遣熟黎到生黎地方招抚,得生黎50余峒,并拨款重修州学。o绍兴年间(1131—1162年),崔与之授广西路提点刑狱。,编历所部巡珠崖,秋毫无扰,对州县官奖廉劾贪。珠崖本地特产苦丁茶,州郡每年征500缗(缗指成串的钱,一缗为一千文),还要征用大量吉贝布,民尤苦之,他皆贴榜免征之,其他利病,也罢行甚多。针对当时海南用刑惨酷,崔与之上疏奏10件弊政:“一曰狱囚充斥之弊;二曰鞫勘不法之弊;三曰死囚冤枉之弊;四曰赃物供摊之弊;五曰户长科役不均;六曰弓手士军骚扰;七曰催科泛追;八曰缉捕生事;九曰奸猾健讼;十曰州县病民。申谕而痛惩之。”宋代贬官李纲、赵鼎、李光、胡诠、苏东坡等亦为海南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为海南士民所敬仰,故与唐宰相李德裕同祀于“五公祠”,让海南人民世代纪念他们。
  三、促进了经济发展
  宋代由于大批文臣名士入琼,这些人不仅带来大陆的先进文化,而且也传播了大陆各种生产技术,促进了海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海南的土地有限,随着入岛移民的增加,当时州县官员已开始对农业引起重视。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仅琼山县就修渠引水灌田300余顷。淳熙8年(1181年)琼州知州韩壁将水田耕褥灌溉方法传教给琼山县的百姓。宝祐四年(1256年),广东遂溪人纪应炎中进士后,就任澄迈县主簿㉓,看到海边滩涂可垦耕,便募民围海造田千余亩,并引水灌溉。自宋代起,海南已开始引进两广和越南的稻种,这时海南也已大量种植木棉,纺织业也从丝纺、麻纺发展到棉纺。宋人范成大记载,宋代的黎族服饰就以“机抒精功,百世于华”,驰名天下,招来远近商贾,畅销两广,并被征为朝廷贡品。宋代海南的盐业也相当发展,宋食贷志记载全岛的盐田就有13处之多。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抚州(今江西临川)人折彦质谪居昌化军时,为了发展当地集市贸易,就与儋州寓士许廷惠等人商定,当地每5日为一集市,民众可于集市日拿自己的产品到市场去出卖和交换。
  宋朝时,海南与大陆各地的贸易往来很兴旺。这主要得益于北方受金兵入侵,宋王朝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以市舶收入作为国库重要财源之一,因而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海运事业。绍兴七年(1137年)高宗就明确地说:“市舶之利最厚,如抽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利取之于民。朕所以留心于此,庶可以少宽民力尔”(会要稿)。在宋代,海南岛的海上贸易已较发达,主要门户如琼山、澄迈、临高、文昌、乐会等都有市舶活动。到乾道年间(1165—1173年),在海南设立琼州市泊分局,隶属广州市舶司。为了适应海上贸易的需要,宋代海南岛沿海的港湾开始形成固定的停泊点,来往于大陆的商船主要停泊在琼山的海口浦、白沙津和澄迈的石矍港。在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以前,琼州的商税额只有4285贯(1贯为1000枚铜钱),而熙宁十年这一年全岛的商税收入则达到19597贯,增长速度很快。这个商税额,是征收海南土特产的香料、槟榔、小马、翠羽、黄腊、苏木和贝吉等税的收入,也包括船泊税。北宋时,由泉州、福州、浙江、湖广、广南等地来琼的商船大都载金银布匹,海船价值不下万余贯,而高州、化州、雷州等地来的商船则多载米包、瓦器、牛畜类,每船价值少也一、二百贯。到了南宋,琼州与泉州、福州间的贸易更为兴盛。泉州的商船一般是正月出航,满载酒、米、面粉、纱绢、油漆、瓷器等往琼州,五、六月返航,输入琼州槟榔等土特产。
  在宋代,南洋各国番船也常到琼州海口浦、白沙津贸易,海南的各种热带作物、珍贵木材和南药,以及珍珠、玳瑁、蜜腊、五色藤等土特产,源源不断地输往邻国。而当时地处海南东南部的陵水湾则是国际商船在琼州寄泊和物品补给站。唐宋时期从大陆泉州、广州等地前往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北非和地中海国家的商船,以及上述地区国家前来中国大陆的商船,大多都要在陵水湾或海口浦停靠休整、补给物品和淡水。随着国内外商船停靠海南各港口日益频繁,到海南定居经商贸易的大陆人越来越多,有些外国人也偶而在海南居留。
  四、开创了海南旅游业
  古代因为海南交通不便,极少有闲人踏足海南岛,对海南特别是岛的南端情况更不甚了解,所以人们乃至历代皇帝,都把海南视为偏僻落后的“蛮烟之地”,自隋唐起,更是把海南当作贬谪流放罪臣之去处。但是,宋代许多渡琼贬官和朝廷命官,却为海南特有的热带海岛地理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所吸引、所赞叹,留下了许多赞美海南自然景色的诗章。南宋时到海南最南端任职的地方官,还对当时海边一些自然景点进行了开发和经营。例如,淳熙年间海陵人周〓任吉阳知军时,酷爱这里的山水,寻访发现了今三亚的大小洞天是个好地方,并作磨岩山船记至今犹传。淳祐年间(1241—1252年),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人毛奎知吉阳军,他会写文章,通术数,知地理,进一步在崖州南拓建“海山奇观”风景区,辟有大小洞天、仙梯、灵应泉、海山奇观等胜迹,颇引人入胜。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大小洞天一带原来的石刻很多,最长的有毛奎所写的大小洞天记312字,大小洞天诗序175字,诗一首,五言十韵100字,和韵一首100字,石船记157字。宋代的周〓和毛奎,可说是开创海南旅游业的先驱。
  五、苛税激起各族民众反抗
  宋代大批文官到海南任职,比上几代地方官员较了解民情,对历代积弊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对海南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步做了一些好事。但是,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员必竟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服务和效力的。地方官员只是改变一些治理方法和策略,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民众的负担。宋朝特别是南宋的统治地盘缩小了,但官僚机构和官吏人数却增加了,加上连年对金作战和宋末抵抗元兵,民众所负责的丁税田租和特产税等日益加重。海南每逢旱灾或风灾,更是民不聊生,流民群起反抗生事。据史料记载,宋代海南各地发生较大的民众起义、“叛乱”有10多次,先后都被官军“讨平”或“招降”。其中,庆历年间(1041—1048年),区希范率领起义民众攻破琼州城,被广西转运使杜杞率兵镇压,捕获600余人,区希范被施以醢刑㉔。熙宁十年(1077年),乐会白沙峒黎王邦佐率民众起义,保义郎陈升之率军抚降,俘获林志福等首领。绍圣年间(1094—1097年),陈韬率领农民起义,焚烧了澄迈、临高二县城,知琼州事周因率兵讨平之。元符年间(1098—1100年),琼州黎叛,知琼州事郭汝贤遣兵踞要地,捕获劝降起义首领。绍兴初年(1190年),黎峒起义,琼州安抚使邓酢亲擒首领杀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峒黎攻逼琼州城下,四州都安抚使王介率兵将起义黎众打退。又绍定年间(1228—1233年),澄迈、临高、昌化3县民众起义,被刘椿领兵讨平。
  第八节 宋代海南人定居占城
  自西汉以来,海南岛便是我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往来必经之地。海上“丝绸之路”开阔了海南人的眼界,不少海南人因为商业活动的需要和其他原因,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到海外地区和国家定居谋生,并婚娶繁衍。这是海南岛在海外华侨华人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
  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人移居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始于宋代,而最先移居的国家则是占城。占城也称占婆。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说137年)区逵(逵或连、怜)建国。中国史籍初称之为林邑,唐至德以后改称环王。公元9世纪后期改称占城。1471年,其大部领土被越南后黎王朝所并。17世纪末亡于广南阮氏。占城自古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中转站,隔着北部湾、南海与海南岛相望。自古海南与占城之间的贸易交往频繁。宋代元道八年(1172年),有占城人开船来海南岛作生意和买马,并趁机掠走一批海南人和财物,这些被掠往占城的海南人就成为最早的琼侨。此后,因生活贫困、战乱频仍、灾害严重、海盗掠卖和经商而移居海外谋生的海南人不断增多。

附注

注: ①宋代派朝官为州一级的地方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如“权知琼州事”),简称知州。原意为暂时主持本州(或本军)事务。 ②宋代重要地方长官往往带安抚使之衔,以便兼综较大地区军民两政,或称经略安抚使,有“帅司”之称。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称安抚大使。 ③通判,官名。宋代地方上州府一级的监察官。宋代的州、府、军、监都直属中央政府。通判本为州府副职之意,但北宋初设通判,则用以监督州府长官,战时派通判是为了监督武臣知州。通判官虽郡佐,而其人则间有出朝廷之特命,其重要性不因官职高低而论。一般一州一人,大的州或置二员,万户以下的州除以武臣为知州者外不设通判,军、监或设或不设。通判掌佐治州府,与州府长官均礼。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或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没有通判连署,州府公事不得行下。北宋通判权力很大,常与知州发生矛盾。南宋以后知州渐轻,通判更轻,与同知无别。 ④教授是学官名。宋代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学校试课等事,位据提督学事司之下。 ⑤教谕,学官名。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教育所属生员。 ⑥典史,官名。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 ⑦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镇,驻兵戌守。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防守外,还向当地民众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收其权归于知县,除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镇以外,多所罢废。 ⑧都监,官名。宋代兵马都监的简称。路置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戌、训练和边防;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戌、训练、器甲、差使等事。资历浅的武官担任时称监押。 ⑨评事是掌决断疑狱之官。即今之法官。 ⑩宋代的国家监察机关御史台分为三院、三种御史:侍御史属台院,殿中侍御史属殿院,监察御史属察院。侍御史掌举劾百官。 ⑪宋代各府、州、县设有司户参军,为地方上的低级官员。 ⑫资政殿本为宋代皇宫内一殿名。宋代置资政殿学士,以授罢政之宰相或其他大臣。 ⑬宋代枢密院主要掌管军事机密、边防兵备、皇帝侍卫及内外禁卫兵的招募、阅诚、迁补、屯戌、奖罚等等。枢密院亦设有编修官,负责本院编纂记述工作。 ⑭签书枢密院事,官名。宋代枢密院的主官称枢密使。不置枢密使时,则以他官知(主持)枢密院事,简称知院。职为佐皇帝执兵政,掌管机要和边防。资历浅者则称“签书枢密院事”。 ⑮宋代置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之长官,分隶门下、中书二省,属官有司谏、正言等。职掌规谏朝政缺失,对大臣及百官的任用、朝廷各部门的措施提出意见等。 ⑯兵部是官署名。宋代的兵部掌管武官的选用和军籍、军械、军令之政。侍郎为各部的副长官,是尚书的佐官。 ⑰宋代五品以上官员.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多被任为宫观使、提举、提点、主管宫观等官,无职事,但领俸禄,叫“奉祠”。 ⑱宣徽南院使、北院使都是官名,掌总领宫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餐、供帐之仪,检查进奉宫中之各种物品等。设南院、北院二使,职位颇高,位同枢密院副使,故有时以枢密院副使一人兼领二使,也有宣徽院使兼枢密院副使者。 ⑲宋代比部为刑部所属的四司之一,郎中即该司的负责官员。比部郎中主要职掌为审察各官署官僚俸料的调整,赃赎的收集、徒役的差遣、课税的收取及拖欠等情况,处理存在的问题等事。 权知贡举则是宋初科举会试主考官的名称。唐代科举主考官一般由礼部侍郎担任,这样考生及其有权势的亲朋容易通过各种关系拢赂主考官舞弊,造成主考与门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宋代主考官实行临时委派制度,职称“权知贡举”,每年或每次科考换一次。洪湛就是以比部郎中出任会试的主考官。 ⑳参议,官名。唐宋节度使及名路统帅所属幕僚之一,掌参议谋画。 ㉑主事,官名。宋代中央三省、六部等机关中均设主事一职,为令史之首。但为雇员性质,不在正规职官之内。 ㉒宋代于各路设“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掌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兼管农桑。其官署称提点刑狱公事司,号称“宪司”。 ㉓主簿,官名。宋代在各官署和州县设主簿,掌管文书,办理各种事务。 ㉔醢刑是右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