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过琼任职的汉人增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过琼任职的汉人增多
分类号: K296.6
页数: 2
页码: 95-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朝时,海南岛设立了崖州、琼州、儋州、振州、万安州五个州,共设22个县。官员多由朝廷任命,从大陆渡琼任职的汉族官员逐渐增多,其中不乏带家眷并在海南定居的官员。历史记载中提到了一些官员的迁徙轨迹,如王义方、韩瑷、张少逸、张鹏等人,以及符元生、林裕、黎中乐等渡琼的始祖。海南的一些姓氏如王、林、符等能追溯至唐朝时期。
关键词: 唐朝 海南岛 大陆渡琼 迁徙

内容

唐武德五年(622年),海南岛置崖、儋、振3州,各领4县,全岛共12县。贞观五年(631年),从崖州分设琼州(领5县);龙朔二年(622年)又增设万安州(领4县),至此,全岛共设崖、琼、儋、振、万安5州共22县。各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多由朝廷任命。州、县的数目增多了,从大陆渡琼任职的官员也越来越多。从大陆到海南任职的汉族官员大多都带家眷,有的任满后定居海南。据《广东通志》、《琼州府志》和有关县志记载,贞观年间,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县)人王义方,由太子校书④贬为儋州吉安县丞,其次子王承休留琼,后代王用奎、王琛迁原居会同县嘉会都,后有迁居文昌县多寻村等村。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韩瑷,原任黄门待郎同中书门下本章事⑤,三品官,于显庆二年(657年)被贬来琼任振州刺史;贞元年间(785—804年),张少逸渡琼任崖州刺史;张鹏,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懿宗年间(860—873年)渡琼任琼管5州招讨使、知琼军州事;光化二年(899年),昭宗皇帝封儿子李禅为琼王,其府署设在今琼山市境。贞元元年(785年),升琼州为都督府(治在琼山),兼琼、崖、儋、振、万安5州招讨游奕使,对琼山一带驻兵有1000名,大多数为大陆兵。符元生,原籍河南宛丘(今河南淮阴)人,于唐未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受命来琼抚黎,后来落籍文昌县,为海南符姓人渡琼始祖。林裕,原籍福建福清县,唐昭宗乾宁年间赐进士,光化二年(899年)授琼山知县,夫人陈氏和儿子林堂等随之渡琼赴任,后升任琼州府同知⑥,裕死时中原多故,妻儿无法归故里,遂落籍琼州府城西关,海南大部分林姓人为林裕的后裔。黎中乐,原籍福建莆田县人,原任兵部主事,后来调任琼州琼管副使,任满后入籍海南,后代分居海南各地。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