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唐至五代汉人迁琼渐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04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唐至五代汉人迁琼渐多
分类号: K296.6
页数: 15
页码: 94-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朝建立者李渊在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下,乘机起兵反隋,攻取长安,立隋炀帝孙杨侑为帝,次年逼杨侑让位,建立唐朝。从唐朝至五代,大陆汉人迁入海南岛者越来越多,其中唐代汉人移民已达7万人。
关键词: 唐朝 反隋起兵 海南岛 汉人移民

内容

唐朝建立者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袭封唐国公。隋大业十三年(612年)任太原留守。当时隋朝在农民大起义打击下土崩瓦解,公元618年,他乘机起兵反隋,攻取长安,立隋炀帝孙杨侑为帝。次年逼杨侑让位,建立唐朝。至907年唐为后梁朱温所灭,共历20帝、290年。从唐朝至五代,大陆汉人迁入海南岛者越来越多。唐前汉人移居海南省只有2万人,唐代汉人移民已达7万人(陈铭枢《海南岛志》)。
  第一节 唐前期冯盎后裔多迁海南
  隋朝时隋文帝授洗夫人和冯宝之孙冯盎为金紫光禄大夫,除汉阳太守,后任高州刺史。唐初,南越未定,冯盎克平岭南20余州。属下有人主张他学赵陀,当南越王,刈据岭南,受到他坚决的反驳拒绝。唐武德四年(621年),冯盎以南越之众降唐,唐高祖李渊以其管治之地置高、罗、白、林、春、崖、儋、振等8州,仍授冯盎上柱国①,高罗总管,封吴国公,不久改封越国公。据冯氏谱牒载,冯盎共生男30人,女6人,共子最突出的有智戴、智或、智戣、智玳4人。后拜其子冯智戴为春州刺史,智或为东合州刺史,智戣为高州刺史,智玳为恩州刺史。冯盎的奴婢②有万余人,所居地方有2000里。崖、儋、振3州地虽在海南,但自南朝梁以来,都由冯洗家族治理,唐初实际由冯盎管治,终唐一代,海南不少州县地方官都是冯盎的后裔担任。据海南《冯民家谱》载,冯仆的第三子、冯盎的弟弟冯背,后入琼任琼州通判。冯背生子冯世僖,唐代授任总兵,镇抚万、陵、崖,定居会同县肇泉仙塘村。冯洗家族的人在海南经营多年,有的成为当地有权有势的奴隶主或封建地主。
  据史载,唐天宝七年(744年),唐高僧鉴真和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14名僧俗和17名水手,于七八月间从越州(今浙江绍兴)出发,开始第5次东渡日本,因遇上台风,他们乘坐的大型木帆船在海上航行了10多天,漂流到古振州(今三亚市)崖城附近的崖州湾。当时的振州别驾③就是冯宝的后裔冯崇债,他得到消息后,便带领400多族人和兵丁出城相迎。鉴真一行在振州的大云寺住了将近一年,冯崇债又派兵丁800人护送他们到万安州(今万宁市)。万安州的首领姓冯,名若芳,也是冯盎的后裔,他亲自带族众出迎,将贵宾接到家中盛情款待。不久,又派兵丁护送鉴真一行从海路到达崖州(今琼山市),然后转道回扬州。据海南《冯氏家谱》载,冯氏渡琼始祖为冯盎,其长子冯智戴迁琼,唐初居澄迈石〓村。今全村300多户,1500多人,全部姓冯,其家谱称是冯宝、洗夫人的后裔。海南《冼氏族谱》记载,冼氏迁琼最早的是冼之屏,任官大将军,唐朝时由广东南海迁琼,落籍临高县。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有位农夫在琼山县陶公山(属今云龙镇境),耕地时发现一穴唐代墓葬,其中一方石碣上刻有“大唐赐金鱼袋冯公墓,翰林学士李吉甫撰文”等字,后人断为冯宝的子孙墓(冯智戴墓的可能性最大)。可见,从南朝至唐,冯、洗家族为首的古越人迁居海南者甚多。
  第二节 过琼任职的汉人增多
  唐武德五年(622年),海南岛置崖、儋、振3州,各领4县,全岛共12县。贞观五年(631年),从崖州分设琼州(领5县);龙朔二年(622年)又增设万安州(领4县),至此,全岛共设崖、琼、儋、振、万安5州共22县。各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多由朝廷任命。州、县的数目增多了,从大陆渡琼任职的官员也越来越多。从大陆到海南任职的汉族官员大多都带家眷,有的任满后定居海南。据《广东通志》、《琼州府志》和有关县志记载,贞观年间,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县)人王义方,由太子校书④贬为儋州吉安县丞,其次子王承休留琼,后代王用奎、王琛迁原居会同县嘉会都,后有迁居文昌县多寻村等村。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韩瑷,原任黄门待郎同中书门下本章事⑤,三品官,于显庆二年(657年)被贬来琼任振州刺史;贞元年间(785—804年),张少逸渡琼任崖州刺史;张鹏,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懿宗年间(860—873年)渡琼任琼管5州招讨使、知琼军州事;光化二年(899年),昭宗皇帝封儿子李禅为琼王,其府署设在今琼山市境。贞元元年(785年),升琼州为都督府(治在琼山),兼琼、崖、儋、振、万安5州招讨游奕使,对琼山一带驻兵有1000名,大多数为大陆兵。符元生,原籍河南宛丘(今河南淮阴)人,于唐未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受命来琼抚黎,后来落籍文昌县,为海南符姓人渡琼始祖。林裕,原籍福建福清县,唐昭宗乾宁年间赐进士,光化二年(899年)授琼山知县,夫人陈氏和儿子林堂等随之渡琼赴任,后升任琼州府同知⑥,裕死时中原多故,妻儿无法归故里,遂落籍琼州府城西关,海南大部分林姓人为林裕的后裔。黎中乐,原籍福建莆田县人,原任兵部主事,后来调任琼州琼管副使,任满后入籍海南,后代分居海南各地。
  第三节 贬流官员落籍者多
  唐朝前期国势强盛,曾有“贞观之治”⑦、“开元之治”⑧之称。安史之乱⑨后,政治腐败,赋役繁重,藩镇刈据,宦官专权,党争激烈,皇帝大多昏庸,不少忠臣受排挤、诛杀、流放和贬滴。海南远离京城长安,路途遥远,自古被称为蛮荒瘅疫之地,须长途爬山涉水过海才能抵达,一去难返。因此唐皇把海南岛当作流放贬谪罪臣首选之地,不少贤相、忠臣、良吏被逐流到海南。被贬流官员一般都带着全家人和亲戚同行渡琼,以便于沿途照应及到琼后服侍。除了少数罪轻或朝廷重新起用者,能返故里或到新任地方就职外,重罪者多已被抄家,到海南后看到生活尽管清苦但还较安全,因此有不少人便就地定居,繁衍后代,世代成为海南人。《五代史·南汉世家》称:“唐世名臣谪死者往往有子孙,或当时遭乱不得还者,皆客岭表。”这里说的“岭表”,就包括海南岛。唐朝贬谪和流放到海南岛的朝官主要有:
  韦执谊,原籍京兆(今西安),顺宗时为丞相,宪宗即位后保守派得势,元和元年(806年),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参军。他的二位夫人(杜、范)、3个儿子、1个弟弟、3个侄儿及2位妻弟随行到崖州,不久韦执谊死于贬所。其弟韦执询和2个儿子及二侄返回京兆,长子及1位侄子和2位妻弟,陪二夫人定居琼山郑都(今琼山十字路镇),韦执谊被尊为海南韦姓迁琼始祖。
  吴贤秀,原籍福建莆田(一说开封)人,历任唐大理寺卿、户部尚书等职。永贞元年(805年)被流放到崖州,携夫人王氏和3个儿子及其亲属,落籍琼山县张吴图都化村(今琼山灵山镇大林村),其后代繁衍全岛。吴贤秀的长男吴理、次男吴玟、三男吴现皆读书成人,在朝里任高官。
  王震,原籍福建莆田县,官至太常寺卿,唐顺宗永祯元年(805年)因十司马事件与韦执谊、吴贤秀、辜玑受株连,一起贬谪崖州,卜居琼山东岸都那邑村。
  辜玑,福建莆田县人,原任唐礼部尚书。永贞元年(805年),被贬渡琼任琼州军民指挥,携家眷入籍琼山东河湖上村。共子孙在琼繁衍,成为海南辜姓过琼始祖。
  李德裕,真定赞皇(今河北赵县)人,父李吉甫也是唐宰相,德裕历文宗、武宗两朝宰相,在朝官中与牛僧孺的官僚集团进行长期斗争,称为牛李党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其成员多由科举入仕;李党以李德裕、郑覃为首的官僚集团,多以门荫出身。牛李党争,主要是权力的争夺,但也有政见的分歧。如对待藩镇刈据的态度,李党主张削藩,牛党则主张妥协,姑息养奸。对待科举取土问题,李德裕、郑覃都是宰相之子,以门取官,所以主张按门第选官,废除科举制度;牛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等皆进士及第,圈子里的人也多是进士出身,所以主张科举取仕,反对门荫做官。再如对待传统文化问题,李党重经学,极力反对以诗文取仕;牛党则重文辞诗赋,其圈子中人多善诗。李党主张对少数民族的人侵取积极防御方针;牛党则取妥协态度。牛、李两党的政治主张,各有优劣。但李德裕是个较有远见和才干的政治家,在他当权时期,为加强唐中央集权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而且取得较好政绩,因此从总的看,李党胜于牛党。牛李党争达40年间,两党交替执政。大抵穆宗朝先是李德裕以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当权,后被排出朝,而牛僧孺入朝为相,执掌权柄。敬宗即位,李德裕还朝,后任要职,而牛僧孺却被排挤出朝。文宗太和初年,牛僧孺再次入朝拜相,后因故引咎告退,出任外职。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受宠信,专擅朝政,而牛僧孺则贬为地方小吏。宣宗时专用牛党后起人物白敏中、令孤陶、崔铉相继入相,形成牛党独占政坛的局面,牛李党争终以牛党获胜而告结束。大中二年(848年)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参军,次年春他带着家眷一起到达崖州,年底死于贬所。据《旧唐书》147卷记载,李德裕生有3男,其中二男、三男随德裕渡琼,殁于崖州,子孙后代居琼。海南不少李姓人都承认是李德裕的后裔。
  李昭德,长安(今西安)人,官到御史中丞⑩,永昌初年(689年),被贬为振州陵水县尉。。
  敬晖,绛州太平(今山西汾城县)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待中⑫,封齐国公,唐中宗时(684年)武三思等诬谄,被贬为崖州司马⑬。敬晖到崖州后被周利贞所杀。
  姚绍之,湖州(今淅江湖州市)人。官到左台待御史,中宗时,因坐赃500万依法当处死,韦后女弟救请,故免死贬为琼山县尉。
  李邕,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历官户部员外郎⑭等职,唐玄宗时被贬为崖州舍城县丞⑮。
  杨炎,凤翔(今陕西凤翔县)人,德宗即位时(780年),升任同平章事(即宰相),因独当国政,专意报复恩仇,德宗自此厌之。不久杨炎的儿子因受贿,托人说情事败,帝怒,被贬为崖州司马,在前往崖州途中被赐死。
  薜元龟,会昌年间(841—846年),李德裕当宰相时被任命为京兆尹。。宣宗即位后李德裕被罢官,薜元龟被株连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杨知至,刑部尚书杨汝士之子。宰相刘瞻在位时提拨杨知至任中书舍人⑰,刘瞻被罢相谪外后,杨知至也被株连贬为琼州司马。后来刘瞻重新被起用,杨知至复回京入朝任户部侍郎。
  韦保衡,京兆(今西安)人,官至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⑱,僖宗即位后(874年),被贬为澄迈县令。
  刘崇鲁,景福年间(892—893年)以水部郎中知制诰⑲,后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刘纳言,乾封年间(666—667年)任太子洗马⑳兼侍读㉑。因撰俳谐集15集进太子及东宫,被高宗除名并配流振州而死。
  王方翼,并州祁(今河北安国县)人,官至太原郡公,武则天当政时被流放到崖州而死。
  胡元范,申州义阳(今河南信阳市南)人,官至凤阁侍郎㉒,文明元年(684年),因进言太后武则天不纳,光宅元年(684年)10月,被流放到琼州而死。
  李灵夔,唐高祖李渊第19个儿子,垂拱四年(688年),与兄元嘉、子黄公撰结谋起兵事泄,父子被配流振州,后来自缢而死。
  李孝逸,唐宗室,武则天朝屡建战功,官至大将军,封吴国公,为武则天侄子武承嗣深忌,多次进谗言诽谤他。被武则天发配到儋州,不久而死。
  韦方质,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户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则天朝武承嗣当国,韦方质不依附之,被酷吏诬告配流儋州,不久而死。
  崔可图,原任通州别驾,贞元十六年(800年)10月被人诬告,长期流放崖州,后赐死。
  崔珣,原任监察御史,入朝因违式,被鞭打40,于贞元十九年(803年)被流配崖州。
  欧阳秬,福建晋江人,开成年间(836—840年)被诬告流放崖州赐死。
  茅汇,宝历年间(825—826年)被诬告入狱,后被流放崖州。
  林节蕴,福建莆田人,职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因坐赃流放儋州。
  第四节 唐代疍民大批迁入海南
  疍民源于古代南方越族,是以“采海”为生的古南蛮的一支。据《隋书·南蛮传》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獽、曰俚、曰獠、曰㐌,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辞源》解:“蜒亦作疍”,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南者疍人也。《图书集成》卷1308,说疍与俚俗同。
  古代疍人泗水采珠,皆绣面纹身,状似蛟龙,以防恶鱼害,故疍户亦称“龙户”,疍民自称是“蛟龙之子”。晋代张华《博物志》载:“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出珠。”疍民向来以采海为生而“濒海而居”、“编篷水居”或“舟居水上”。他们“善泗采珠,儿十余岁,便教入水。官禁民采珠,巧盗者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见《异物志》)。
  古时的蛋家也即今人所通称的“海上船民”(Sea nomads),他们具有大胆、勇敢、机智的民族性格,从事以海洋生态为生的生活方式。使用一种结构简单而行动便捷的船只,有如家屋般的功能,在近海航行与作业。利用原始的渔猎技术在海洋中摄取食物是他们的生业,但是不会栽培植物或果树。他们是营小群体(小船队)的社会组织,由小家庭的成员在一起工作,通常受一个名义上的首领来管理。有时会依靠岸上定居的船民,即所谓“半船民”(Semi no-mads)互利关系,有喜欢在小岛上和沿海生活等特性。因为疍民在海上生活,有许多生活上的需求,为取得海洋之外的食物、衣着和生产工具,仍然需求陆上供给,所以疍民不可能与陆上的居民完全隔离而成为独立自给自足的族群社会。他们除了大家都有舟艇居住之外,许多人会另在岸上建棚屋,或是一种建在排筏上的浮水屋。
  根据史籍的记载,在汉朝时疍民即已存在,实际上疍民的出现远较史书所记为早,其来源早于汉、蛮、苗诸族(陈序经《疍民的研究》1946年,上海商务印书局)。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常仲玉认为,今广东沿海的疍家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推早到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千年以上。疍家分布的区域很广,至少自福建以南至广东、广西、海南一线沿海地区,并且可以延伸至东南亚,甚至包括西南四川诸省。《华阳国志》、《北史》均有疍民广布于四川的记载。可见四川疍民来自广州由来已久,这是与秦始皇开灵渠后,广州的越族运物资到四川,留在四川不回广州,便成为四川疍民。
  因为古代疍民基本在沿海和岛屿居住,所以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史前遗址中,有许多贝塚遗址。它们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比较密集的地区,主要是福建闽江下游、台湾西南沿岸、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此外如福建金门岛金沙溪口、台湾台北盆地和澎湖群岛、海南岛陵水县等地亦有零星地发现。两广(包括海南岛)水上疍民,唐代称为“鲛人”,并开始对他们编户课税。海南岛古时四面沿海盛产珍珠,所以唐代以前就吸引不少疍民相继而来。唐时琼山县东厢的“番诞村”(今海口市东郊攀丹村),是番舶疍人聚居之地。明代《正德琼台志》卷一《琼山县境》图尚有“番诞村”记载。此后,迁入海南的疍人越来越多,从今海口市(包括郊区)西至儋州、东方,东至文昌的铺前、清澜和陵水县一带沿海地区,南至三亚,都住有疍民。古代海南岛的疍民从何迁移而来?笔者认为一部分从两广沿海迁移而来,但大多是从越南迁来,所以古时海南人都把他们当“番人”,他们的聚居地称“番村”。疍民在越南称为艾族,是少数民族之一。但我国疍民已汉化,解放后有些疍民也不承认自己是疍民后裔,不是少数民族,国家也没把疍民当成一个民族。
  第五节 五代中原人避乱迁琼日增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为南汉刘隐刈据,海南岛归南汉管辖,州县设置初依唐制,后来省去8个县,从唐代5州22县变为5州14县。其中琼州省去曾口、颜罗2县,儋州省去富罗1县,振州省去延德、临川、落屯3县,万安州省去富互、博辽2县(清代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12)。五代时海南岛这么多个县被裁减,意味着南汉对海南岛统治区域和力量的缩小。但是,由于晋朝南渡以后,南北朝对立,五胡诸雄争立于华北时代,连年战乱,大姓甲族大多迁往江南,因而,为避战乱而踏上海南岛的人士与得俱增。《五代史·南汉世家》称:“是时天下已乱,中原人士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北宋苏东坡贬谪儋州时所撰《伏波庙记》也说:“自汉以来,珠崖、儋耳,或置或否,杨雄有言,珠崖之弃,捐之力也,否则价鳞易我冠棠。此言于当时可也。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今衣冠礼乐斑斑然矣。”这些流寓海南的中原人士,不仅对南汉及宋代开发海南创造了一定条件,而且对中原礼乐文化的传播,促进海南岛社会的发展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六节 唐代回族先民入居海南
  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鉴证,回族先民从唐代开始已经入居海南岛。最早入居海南的回族先民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
  唐朝时,中国与波斯、大食(即阿拉伯帝国)的关系非常密切,经济、文化交往十分频繁。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萨珊朝波斯王曾遣使来唐。龙朔元年(661年),波斯王卑路斯为大食所逼,栖身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地区),向唐求援,时唐高宗遣王名远出使,于其地设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因大食军步步进逼,卑路斯于咸亨中来唐,高宗授予右武卫将军,后客死长安。仪凤三年(678年),高宗令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泥涅斯回国。景龙中,泥涅斯再次投奔唐朝,唐中宗封他威卫将军,后也死于唐。波斯大部分领土虽为大食所占,但西部部众尚存,唐开元、天宝年间,曾10次遣使来唐,并献方物。波斯人善经商,终唐一代,波斯人来华经商很多,长安、扬州、广州有众多波斯人开店经商,并在中国定居。
  唐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国(唐称大食)遣使节来唐,建立邦交。从高宗到德宗148年中,大食先后遣使来唐39次,阿拉伯商人大量聚居于广州、泉州、扬州等地。
  海南岛是当时波斯和阿拉伯商船来往于广州、扬州、泉州等通商品岸的中转站,自然有部分商人和船员留居海南岛,但更多的是被海南当地豪强抢劫而沦为奴婢。他们便成为海南最早的回族先民。据《太平广记》载:“唐振州(今三亚市)民陈武振者,家累万金,为海中大豪,犀象玳瑁仓库数目。先是西域贾潭泊溺至者,因而有焉。海中人善咒术,俗谓牟得法。凡贾船经海路,与海中五郡绝远,不幸风漂失路,入振州境内,振民即登山披发以咒诅,起风扬波,舶不能,必漂至于所咒之地而止,武振由是而富。”又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唐天宝年间(908—923年),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被漂流至海南岛的振州江口,得到振州别驾冯崇债的迎接,后又被护送到万安州大首领冯若芳家安置。这个冯若芳每年常劫取波斯船二、三艘,取物已货,掠人为奴婢。其奴婢居处,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总是若芳奴婢之往处也……。”
  唐代迁入海南岛的波斯人和阿拉人,散居振州(今居在三亚)、万安州(今万宁)、海口、儋州等地,其中居住在万安和振州较多。1983年前后,三亚市和陵水县(唐时属万安州管辖)濒海沙滩地带连续出土了梅山墓葬群、干教坡墓葬群、番岭坡墓葬群、土福湾墓葬群等4处古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古墓群。位于陵水县英州镇土福湾村至三亚市藤桥镇番岭坡古墓群,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40—60米,墓碑均用阿拉伯文或古波斯文书刻。其中有一块石碑文为“殉教者伊本·赛爱德·宛葛斯之墓,死于12月”。据说他是唐高宗永徽初年(651年)到广州传教的阿拉伯传教士宛葛斯的儿子。当时到广州传教的有30多位阿拉伯传教士,后来有一部分传教士到了海南传教。考古工作者鉴证这些古墓葬群,是始自唐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墓葬群。
  第七节 大批汉人入岛对开发海南所起作用
  唐代大批汉人进入海南岛,特别是不少朝廷命官至琼任职和朝廷大臣贬流至琼,对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一、加强了地方政权建设
  西汉至隋,历朝虽在海南置郡县,但经常撤并,往往与雷州半岛的县合郡,隶属于大陆的州郡管治,朝廷往往对海南岛实行“遥领”,向岛上派遣各级官员极少,千余年史籍记载莅琼的官员名单了了无几,这说明海南地方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是非常簿弱的。
  唐朝逐渐加强了海南地方政权建设,全岛共置5州、22县,增派了汉族官员。特别是贞元五年(809年),岭南节度观察使李复,奏请朝廷批准提升琼州为下都督府,加置琼、崖、儋、振、万等5州招讨游奕使,并立城厢,开大衢,设市井,这对加强海南地方政权建设和行政管理是有利的。
  二、开启了海南私塾教育
  唐代大批汉人迁居海南,传播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启了海南的教育文化,逐渐改变了原著民的陋俗。例如,王义方被贬任吉安丞时,看到当地人没有文化,黎俗荒梗,便召集各峒首领,集中生徒,亲自为他们讲经义,行释奠之礼,使社会风气大变,清歌吹竽,登降有序,黎酋大喜。宋庆礼任岭南节度使时,崖、儋、振、琼、万州首领互相侵掠,茺俗不安,以前使者不敢前往,他便亲临海南诸州,询问风俗,劝各首领以大义,后来皆释仇相亲,于是诸州安定。永贞元年(805年)礼部尚书辜玑被贬任琼州军民指挥时,卜居东河湖上村,因当时天旱,田禾枯死,他便劝教民众挖井,引泉灌溉田地,使当地人长期受益。同年被贬居琼山的唐丞相韦执谊、户部尚书吴贤秀、太常寺卿王震等,对传授中原文化,发展当地教育,都起了一定作用。有些地方官员则教民众烧制陶瓦,改茅屋为舍,以免台风之患。
  唐初佛教已传入海南,在海南各地已建有佛寺。唐天宝7年(748年),高僧鉴真第5次东渡日本时,所乘之船被台风刮到振州,在海南滞留一年时间,不仅给当地寺院留下一批准备带往日本的佛教经典,还帮助寺院修造佛像,传经、讲律、修度,培养了一批佛教教徒,把中原文化包括当时最先进的建筑、绘画、雕塑、医药等科学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民,深受海南士民欢迎。
  三、促进了海南海上交通贸易
  海南四周环海,自古来往海南必须靠船。唐代由于大陆官兵民众来往海南逐渐增多和本岛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便在琼山城(今府城)北10里外的白沙津(今海口市白沙门)设渡驿站,作为海南岛与雷州半岛渡海和物资进出口的主要港口。唐代黎族纺织业已开始发展,他们利用木棉和野生纤维纺织而成的盘斑布,作为贡品进入中原,深受中原人喜爱。海南的海岸线很长,阳光充足,有利于发展制盐业,唐代琼州已有关盐场的记载。从唐开始,岛上出现少量商人,岛上独特的物产,如沉香、牛角、鹿皮、珍珠、槟榔、花梨木等,对中原商人富有吸引力,前来海南经商的人日渐见多。宋代苏轼在《和劝农诗》的序中写道:“海面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可见宋以前海南经营沉香的人是不少的。
  四、中晚唐赋役繁重引起民众反抗
  唐代汉人移民海南逐渐增多,加强了海南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对海南的开发和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到了中后期,朝廷政治腐败,赋役繁重,加剧了民众与官府的矛盾和斗争。乾封元年(666年),琼山南部(今定安县东南)黎峒民众起义造反,攻占了琼州城长达一百余年。贞元初,岭南节度使李复多次遣使谈判,都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令其副官姜孟京和琼州刺史张少逸并力讨除,经过四五年才收复琼州。于是他奏请提升琼州招讨游奕使,加强对各州县的治理。咸通5年(864年)懿宗皇帝又命辛、傅、李、赵4将部兵征黎,在琼山南境(今定安县西南部)擒获起义的黎族首领才罢兵。为了加强征黎,唐代在琼山南部增设忠州,长在7年多时间,死伤无数人,效果不大,遂领兵撤退,并废忠州。

附注

注: ①柱国,也称上柱国,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国的最高武官。北魏、西魏均设柱国大将军,北周增设上柱国大将军,隋设上柱国及柱国,以酬功勋。唐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 ②奴婢,古代称罪人的男女家属没入官中为奴者;后泛指失去自由,被人奴役的男女。 ③别驾,官名。汉置别驾从事史,为刺史的佐吏,刺史巡视辖境时,别驾乘驿车随行故名。魏晋以后均承汉制,诸州置别驾,总理众务,职权甚垂。隋、唐改为长史,唐代中期以后诸州仍以别驾、长史并置,但职任已轻。 ④太子的属官,掌太子宫校勘书籍,订正讹误。 ⑤官名。唐代制度,君主在大臣中选任数人,给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即为事实上的宰相,简称同平章事。中书、门下二省本即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⑥同知,官名。为知府、知州的佐官、副职。 ⑦唐朝初期,唐太宗及其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以隋亡为鉴戒,“夙夜孜孜,唯欲清静”,“俭以息人”,使“百姓安乐”,注意休养生息,继续推行均田制,选拨统治人才,发展科举制度。使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人口增加,封建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旧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⑧唐初一百年间,在劳动人民辛勤生产下,经济不断向上发展。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先后由姚崇、宋璟等为相,整顿武周后期以来的弊政。兴修水利,生产有所发展。开元末户口数较唐初增加了4倍。唐成为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旧史家誉称为“开元之治。” ⑨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曾攻下洛阳、长安。广德元年(763年)叛乱被平息,前后历时7年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唐朝统治从此由盛而衰,形成藩镇刈据的局面。 ⑩御史中丞本为御史大夫的佐官,但因唐代御史大夫往往缺位,故唐代御史中丞实为国家监察机关御史台的长官。 ⑪县尉,官名。唐代的县尉为县令的佐官,掌一县之军事。通常为进士出身者初任之官,京师县尉职位尤重。唐代亦称县尉为少府。 ⑫唐代金紫光禄大夫属正三品文散官。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号相对而言。唐代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士郎凡29阶,武散官自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尉凡45阶。散官与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一致。散官亦称阶官。 侍中是门下省之长官。唐初曾沿隋称纳言,天宝初又改侍中为左相;并曾改称黄门监,因时而异。在唐代侍中事实上同为宰相。 ⑬唐代改治中为司马,为州郡的佐官。 ⑭唐代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政务。唐代于尚书省各部的各司中均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与郎中通称郎官,曾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官秩为从6品上。 ⑮县丞为县令之副职、佐官。 ⑩京兆尹是唐代京城行政长官的称呼。其佐官称少尹,从四品下官。 ⑰唐代沿隋制,于中书省置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以有文学资望的官员充任。其名称掌变更,如内史舍人,凤阁舍人等。 ⑱仆射为官名。唐高祖在位时,唐太宗任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令的副职。唐太宗即位后不再设尚书令,左右仆射即为尚书省的长官,并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左、右仆射为从二品官。中宗以后,只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为宰相。 ⑲知制诰,官名。唐代始有此称,掌起草诏令。原为中书舍人之职,其后常以他官代行其职,则称某官知制诰。 ⑳太子洗马,官名,为太子所属官署司经局之官员,职掌太子宫中的图书。 ㉑唐代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和翰林侍讲学士,职在为皇帝讲论文史,备皇帝顾问。 ㉒唐代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不久又复称中书省。唐代中书省掌决策,通过门下省审议,后交尚书省执行。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亦称凤阁令、紫微令),凤阁侍郎(中书侍郎)是中书令(凤阁令)的佐官。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渊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