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黎族来源于百越的证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855
颗粒名称: 三、黎族来源于百越的证据
分类号: K286.6
页数: 7
页码: 33-39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黎族的族源问题,通过民情风俗调查,说明了黎族来源于百越,与“百越”中的骆越有密切的关系。列举了包括断发文身、饭稻羹鱼、居住干栏式房舍、擅长纺织、喜穿贯头衣和筒裙、自由婚恋等方面,说明黎族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与古代越人相似,并保留了越人的遗风。
关键词: 黎族来源 百越 民情风俗

内容

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绝大多数都是跨省甚至跨国的民族,只有黎族是海南独有的。不仅在中国大陆没有黎族,而且在世界各国各地区也没有黎族,这就为研究黎族的族源增加了难度。
  关于黎族的来源,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黎族是从我国古代南方的越族发展而来的,与“百越”中的骆越有密切的关系。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就曾断言:海南黎族之祖先就是“剪发纹身之越人。”黎族先民来自大陆东南地区的古越人,是百越族群的一部分,这是不成问题的。
  黎族来源于百越的证据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通过民情风俗调查,说明黎族来源于百越。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是长时间形成和世世代代相传的,如果没有外来冲击和外力禁止,是极难改变的。几千年来,黎族虽与汉、苗、回等族人杂居海南,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但黎族的风俗习惯却极少改变。黎族的民俗,与主要来自百越族裔的壮族、侗族、瑶族、畲族和台湾的泰雅、阿美等民族的民俗,都与古代越人的民俗遗风是大致相同或相似的。
  1、断发文身。古代的中原人是蓄发留须的,认为要把头发和胡须都保护好,才算仪表堂堂;越人却“断发文身”,拔毛去须。为什么要把头发剪断,拔毛去须?因为越人从来都是善于泅水驾舟的民族,剪发、拔毛、去须是为了便于下水。到了近代,各民族的男人都把头发剪短,“断发”这个区分越人与非越人的明显标志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有不少民族,如海南的黎族,台湾的阿美族和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古越人“文身(包括文面)”的习俗。古越人为什么要在脸上和身上刺上各种形状的花纹?这既是一种图腾崇拜,也是一种特有的审美观念。因为古越人作为海洋民族,他们崇拜龙蛇,认为在身上刺了花纹,下水之后,龙蛇看见会以为是它们的同类,就不会伤害他们。所以《汉书·地理志》中说:“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这种习俗长久相传,大家就对这种文身文面产生美感。在黎族的不少老人中还不难发现有文身文面者。
  2、饭稻羹鱼。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变化,但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总的来说没有多大改变。南方是鱼米之乡,所以南方人以大米饭和杂粮为主食,嗜食“生猛海鲜”,这是作为海洋民族古越人的饮食嗜好的遗风;而北方人的主食却习惯以小麦和杂粮为主,副食品却以牛羊肉、奶居多。至今黎族人和台湾各族以及云南傣族人都还喜欢吃清香可口的竹筒饭,这与北方人爱吃包子、面条是大不相同的。
  3、居住干栏式房舍。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居住方面是南人巢居,北人穴居。《旧唐书·南平僚传》有云:“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干栏式建筑是古越人发明的,这是古越人对中华文明所作的一项重大贡献。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干栏式建筑屋基及残片物。自古以来,黎族人用竹木搭建的船形屋,广西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住的高脚屋等,都是干栏式建筑。建筑和居住干栏式房舍,主要原因是南方多水泽,地面潮湿,人住在距离地面的木板上既防潮湿,又防虫蛇野兽的侵扰,比较安全舒适。
  4、擅长纺织。百越人擅长纺织,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纺织工具,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纺织技术。在海南岛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中有石制纺轮和陶制纺轮,说明四、五千年前海南已有纺织业。作为百越后裔的黎族,世世代代重视纺织,纺织技术高超,在历史上是出名的。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武帝时,黎族妇女纺织的广幅布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贡品而被征调。据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宋代黎族的服饰就以“机杼精工,百世于华”驰名全国,招来远近商贾,畅销两广。到元代,上海郊区的黄道婆还特地到海南黎族地区去学习纺织技术,再向中原推广,说明元代以前海南黎族的棉纺织技术已经领先于全国。海南黎族、台湾泰雅族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的手工织布机都是平地腰机型,织机的夹布板两端挂在织者腰上,经线的尾端绕结在经线筒上,以两脚蹬之,进行操作。直至今天,黎族妇女还用腰机纺织出漂亮的黎锦,这也说明黎族正是百越后裔的重要标志之一。
  5、喜穿贯头衣和筒裙。历来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服饰也不一样:中原和北方人讲究衣冠楚楚,长袍大袖;南方百越后裔各族则力求自然、简便,爱穿贯头衣、短袖衣、短裤和筒裙。《汉书·地理志》有载,儋耳、珠崖“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现在海南黎族妇女和台湾阿美族妇女穿的筒裙服饰,几乎完全一致,没有多大差别,说明黎族和阿美族均为百越的后裔。
  6、自由婚恋。在海南黎族和百越后裔的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畲族中,都长期保留着婚前自由交往,婚后不落夫家的反映母系制残余的风俗。自古海南黎族地区还普遍存在一种“放寮”的风俗。即女孩子长大后,父母为她在村边修建个小茅房,俗称“寮房”,黎语称“布隆闺”。女儿就在寮房里居住,不同血缘集团的男青年可以到村边的“寮房”唱歌玩耍谈恋爱,体现了青年男女社交婚恋的自由。女子婚后几天便回娘家居住,到怀孕才回夫家定居,俗称“不落夫家”。在今海南黎族居住区还保持着在“三月三日”这一天,当地男女青年到野外互相唱歌,倾诉爱情,寻找伴侣的习惯。
  7、占卜的方式如故。百越族群颇相信鬼神,所以百越后裔的南方各族占卜之风很盛,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咨询神意而行,以求禳灾祈福,避凶求吉。占卜的方式代代相传,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其中古代普遍采用的一种占卜方式是鸡骨卜。距今800多年前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还描绘了鸡骨卜的作法。方式有鸡骨卜、疍卜、石卜、筊杯卜等。前两种主要用于狩猎前或行事前预卜吉凶,后二者则多用于“查鬼”。经过占卜查出鬼后,心须请“道公”、“娘母”作法祭鬼、驱鬼,以消灾去病保平安。
  8、男女能歌善舞。百越族裔的各民族都崇尚铜鼓,善于唱山歌,男女之间唱对歌,并且是连歌带舞。自古以来,海南黎族人几乎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也会唱歌。节日、迎客、宴请等都要载歌载舞,至今每年农历三月三日都要举行歌舞活动。
  9、有凿齿的风俗。至唐代,振州的黎族还保持凿齿习俗。
  (二)从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
  解放前后在海南全岛特别是现今黎族聚居地区,都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如三亚市荔枝沟乡落笔洞遗址、琼中县的米寮山洞遗址、昌江县皇帝洞遗址、东方市与乐东县交界处仙人洞遗址等,都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石器方面,以磨光、有肩、有段式的斧、锛比较普遍,大型石铲较多,陶器有泥质细陶,夹砂粗陶和印纹硬陶三种陶系,还有陶制纺轮和陶制网坠等。根据出土器物所表现的文化性质来考察,与我国江南沿海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文化是同属一个文化系统,特别是与广西钦州地区及广东湛江地区发现的原始文化更加近似②。这些考古发现说明,黎族的远古祖先,与古代越族有着密切的文化关系和族源关系。
  (三)语言方面的研究分析提供了一定依据。黎语在系属上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的黎语支,与同一语族的壮语、侗语、布依语、傣语、水语等有较密切的亲属关系。在清初屈大均所写的《广东新语》中说:“自阳春至高雷廉琼,地多曰那某、罗某、多某、扶某、牙某、峨某、陀某、打某……”,并指出当时的黎族地区也有这类地名,“黎岐人地名多曰那某、包某、南某、番某……”③,这些地名都是按壮侗族各语言的读音,以汉字音译而成。如壮语称稻田为“那”。黎语称稻田为“打”,壮语、黎语均称水和河为“南”,黎语称村庄为“抱”、“包”、“番”,等等。这类地名至今不仅黎族地区普遍存在,而且在海南汉族地区尚有大量保留。这些事实说明黎族远古祖先与古代分布在两广大陆地区的越人、里(俚)人、僚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现代学者在各学科研究中发现了古越人移民海外的史实,为黎族和台湾先住民都来源于古越人提供了许多新依据。例如:
  1970年,台湾的民族学家凌纯声先生就在《论夷越民族》一文中指出:从非洲东海岸到南美洲西海岸,在这包括印度洋、太平洋在内的一大片海域中的岛屿上,许多土著的文化中都还保留着中国古代夷越文化(即百越文化)的因素。
  1973年,开始挖掘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开始揭开了东南沿海的“百越”是海洋民族的面纱,说明百越早在五六千年前就移民海外,长期活跃在太平洋上。
  1991年,美国俄勒冈州大学人类系主任杨江先生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早在6000年前,马来—玻里尼亚人的祖先(指古越人)开始从中国的福建省出发,进行了长途的迁移活动。他们向南行进,穿越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尔后分两个方向迁移,一路向西,到达马达加西加;一路向东,到达夏威夷和伊斯特岛。”杨江先生还写明迁达太平洋各岛的时间,并说明“对于这次横贯太平洋的大迁移,已经有了许多翔实的史料记录。”
  另一位美国学者徐松石在《南洋民族的乌田血统》一文中说:“今日的南洋民族,种类非常复杂。其中最大的部分,乃通常所谓棕色人种。这些居住在南洋的棕色民族,亦即广义的马来民族,包括马来族,印度尼西亚族和菲律宾族,他们与中国古代的乌田族(即百越)在血统上甚有关系……我们有许多理由可以断定,今日南洋棕色民族的祖先,其主要的部分,发源于中国东南的沿海地带……此类移民,由中国移入南洋,乃从中国的先秦降至东汉时代,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最初的部族名称乃乌田人。乌田人在中国的历史可以清清楚楚推溯到夏朝大禹王的时候,至今已经有4000余年了……有些西方学者说疍民不是中国人,而是马来族流入中国,可谓倒前为后,倒因为果,可笑得很”。
  1998年8月,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生物学家张伯斯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西兰毛利族及其他玻里尼亚人均源自中国大陆。他们经过许多世纪的时间越过太平洋,迁移至此一地区。张伯斯使用维多利亚大学分子系统人类学研究所其他研究人员所蒐集的去氧核糖核酸数据,以进行他的研究。他说:“这些民族的迁移过程留有精确的活生生记录,被保存在其迁移路线的现代后裔的DNA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史前史教授安德森支持张伯斯这个理论,指出“这绝非新说法。历史证据明白显示,大洋洲的人民来自华南地区的某处,源自黄种人”。
  2001年10月底,中华民族史研究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主持召开“琼台少数民族学术文化研讨会”,就海南黎族和台湾先住民的族源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笔者有机会参加了这次研究会,听取了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发言(其中台湾与会的学者代表就有40多人)。与会两岸学者一致认为,台湾的阿美、泰雅、布农、排弯等先住民和海南黎族,都是古越人的后裔,都是在五六千年以前从大陆东南沿海迁移过去的,黎族和台湾先住民自古以来就是“亲戚”。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的习俗,如干栏式建筑、腰机织布、断发纹身、饮食习俗等,至今仍保留着惊人的一致。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