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黎族来源于百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85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黎族来源于百越
分类号: K286.6
页数: 11
页码: 30-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百越源流和支族,包括大越、东瓯或于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越、骆越、僚、俚、黎、仡佬等,以及黎族的族称和来源。对于了解黎族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海南 民族构成 黎族来源

内容

一、百越源流和支族
  现代遗传学家通过对DNA的分析,已经证实古越人和黎族先民族群的形成比汉族要早得多。古越人在距今6万年前已形成族群;距今8000年前,黎族先民已从古越人分离出来;而汉族的形成距今只有五六千年。
  为了较深刻地理解黎族是百越的后代,比较全面而简要地了解百越的源流和支族是非常必要的。《汉书·地理志》云:“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是指自浙江温州至越南北部,整个东南沿海地区为百越所居之地。其实还包括了山东南部、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的一部分以及台湾、海南等省。古越族源远流长,支族甚多,故称为百越。按地区和时代不同分为如下十几个支族:
  (一)大越:在江苏地区,春秋战国时建国为吴。《越绝书》:“吴越三邦,同气同族,”又同语言。在新石器时代为青莲岗文化①,向北发展到山东南部为大汶口文化,有拨齿之俗。大越北接中原,与齐鲁为邻,是越族中文化最先进的一个支族,在商朝时早与中原华夏族逐渐融合而成今天的汉族。
  (二)东瓯或于越:在浙江,中心在温州。春秋时建立越国,冶铸技术与大越同样进步。但它是百越中较为落后的一些部落,被迫走上温州大罗山,有的北上到江苏。
  (三)闽越:在福建,《史记》称为东越。按闽粤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点而言,福建和粤东都使用有段石锛,故闽越包括粤东地区。
  (四)扬越:或指江西的越族,或对岭南越族的通称,这是因为自江西至岭南古称扬州。或亦指江西山区里的山越,这也是被迫而迁居山区的较为落后的越族部落。
  (五)南越:指广东地区的越人部落,中心在广州,从珠江三角洲到广西梧州,是南越赵佗政治势力中心,丞相吕嘉是珠江三角洲(顺德)的越人,南越封秦王在梧州。西江是秦始皇开凿灵渠后,汉文化从湖南经广西到广州的重要水路,在西江两岸发现汉墓甚多,也是汉越融合最早和最为发达的地方。
  (六)西瓯越:瓯是越族别名。西瓯在肇庆以西,西江以南及广西西部至玉林的一片地方。《山海经》:“郁林郡为西瓯”,便是指这个地方。由于在浙江的越族称为东越,故有人说西瓯越系由浙江从海路迁来。春秋战国时,吴越建国,一些比较落后的越人部落受到统治阶级的压力便浮海南下。
  (七)骆越: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及广西西南部至越南北部。骆、僚、俚、黎、仡佬等都是原始越族的自称,骆为越人最早的自称。梁朝顾野王《舆地志》:“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为西瓯。”可见先秦越族自称为骆;秦时又称为瓯,也有“瓯骆越”合称的。至西汉,骆越则专指邕宁以西至越南北部。《天下郡国利病书》:“今邕州与思明府凭祥县接界入交趾海,皆骆越也。”至于海南岛的居民,《史记》称“瓯人”,《后汉书》再称为骆越。
  (八)滇越:《史记·大宛列传》:“昆明之属无君长……然闻其西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滇越是傣族的祖先。
  (九)山越:春秋战国时迁居山区的越族,在江苏、浙江山区。三国时为孙权镇抚,曾与苗族杂处,后共同融合于汉族。
  (十)鸦越:见于《国语》,春秋战国时定居于湖北,与苗族杂处,后共同融化于汉族。
  (十一)土蕃越族:即广西的壮族。僮族始见于南宋文献(《桂海虞衡志》)。1965年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将僮族的“僮”字改为“壮”。布依族过去称仲家,仲家即僮族,系明代以后的称呼。
  (十二)疍民: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也是古越人的后裔,解放前已完全成为汉人,已不是一个少数民族。在第六章将有阐述。
  此外,贵州境内的仡佬族,广西的毛难族、侗族、水族等都是古越人的后裔。
  二、黎族的族称
  在我国历代史籍中,对海南岛上汉族以外的先住民的称呼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西汉时称为“骆越”(《汉书·贾捐之传》),东汉时称为“里”、“蛮”(《后汉书·南蛮传》),南北朝时“俚”、“僚”并称(《北史·谯国夫人冼氏》),隋、唐亦普遍沿袭这种称谓。但这些称呼都不是专指黎族而言,而是对当时我国南方(包括海南岛在内)一些少数民族的泛称。“黎”这一族称最早见于唐代中期,如《新唐书·杜佑传》有“朱崖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的记载。但“黎”这专用族名则是到十一世纪的宋代才固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黎”不是该民族的自称,而是汉人和其他民族人对它的他称。黎族内部过去由于分布地域不同和方言、服饰等差别内部有侾(哈),杞、本地(润)、美孚、加茂(赛)五种称谓和分为五个不同支系(族群)。尽管五个支系(族群)的人各有不同自称,但在与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交往时,都自称为〓ai1(音译近似于“赛”),而不自称为“黎”,因此〓ai1赛是黎族固有的共同的民族自称。
  三、黎族来源于百越的证据
  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绝大多数都是跨省甚至跨国的民族,只有黎族是海南独有的。不仅在中国大陆没有黎族,而且在世界各国各地区也没有黎族,这就为研究黎族的族源增加了难度。
  关于黎族的来源,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黎族是从我国古代南方的越族发展而来的,与“百越”中的骆越有密切的关系。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就曾断言:海南黎族之祖先就是“剪发纹身之越人。”黎族先民来自大陆东南地区的古越人,是百越族群的一部分,这是不成问题的。
  黎族来源于百越的证据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通过民情风俗调查,说明黎族来源于百越。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是长时间形成和世世代代相传的,如果没有外来冲击和外力禁止,是极难改变的。几千年来,黎族虽与汉、苗、回等族人杂居海南,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但黎族的风俗习惯却极少改变。黎族的民俗,与主要来自百越族裔的壮族、侗族、瑶族、畲族和台湾的泰雅、阿美等民族的民俗,都与古代越人的民俗遗风是大致相同或相似的。
  1、断发文身。古代的中原人是蓄发留须的,认为要把头发和胡须都保护好,才算仪表堂堂;越人却“断发文身”,拔毛去须。为什么要把头发剪断,拔毛去须?因为越人从来都是善于泅水驾舟的民族,剪发、拔毛、去须是为了便于下水。到了近代,各民族的男人都把头发剪短,“断发”这个区分越人与非越人的明显标志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有不少民族,如海南的黎族,台湾的阿美族和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古越人“文身(包括文面)”的习俗。古越人为什么要在脸上和身上刺上各种形状的花纹?这既是一种图腾崇拜,也是一种特有的审美观念。因为古越人作为海洋民族,他们崇拜龙蛇,认为在身上刺了花纹,下水之后,龙蛇看见会以为是它们的同类,就不会伤害他们。所以《汉书·地理志》中说:“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这种习俗长久相传,大家就对这种文身文面产生美感。在黎族的不少老人中还不难发现有文身文面者。
  2、饭稻羹鱼。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变化,但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总的来说没有多大改变。南方是鱼米之乡,所以南方人以大米饭和杂粮为主食,嗜食“生猛海鲜”,这是作为海洋民族古越人的饮食嗜好的遗风;而北方人的主食却习惯以小麦和杂粮为主,副食品却以牛羊肉、奶居多。至今黎族人和台湾各族以及云南傣族人都还喜欢吃清香可口的竹筒饭,这与北方人爱吃包子、面条是大不相同的。
  3、居住干栏式房舍。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居住方面是南人巢居,北人穴居。《旧唐书·南平僚传》有云:“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干栏式建筑是古越人发明的,这是古越人对中华文明所作的一项重大贡献。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干栏式建筑屋基及残片物。自古以来,黎族人用竹木搭建的船形屋,广西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住的高脚屋等,都是干栏式建筑。建筑和居住干栏式房舍,主要原因是南方多水泽,地面潮湿,人住在距离地面的木板上既防潮湿,又防虫蛇野兽的侵扰,比较安全舒适。
  4、擅长纺织。百越人擅长纺织,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纺织工具,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纺织技术。在海南岛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中有石制纺轮和陶制纺轮,说明四、五千年前海南已有纺织业。作为百越后裔的黎族,世世代代重视纺织,纺织技术高超,在历史上是出名的。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武帝时,黎族妇女纺织的广幅布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贡品而被征调。据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宋代黎族的服饰就以“机杼精工,百世于华”驰名全国,招来远近商贾,畅销两广。到元代,上海郊区的黄道婆还特地到海南黎族地区去学习纺织技术,再向中原推广,说明元代以前海南黎族的棉纺织技术已经领先于全国。海南黎族、台湾泰雅族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的手工织布机都是平地腰机型,织机的夹布板两端挂在织者腰上,经线的尾端绕结在经线筒上,以两脚蹬之,进行操作。直至今天,黎族妇女还用腰机纺织出漂亮的黎锦,这也说明黎族正是百越后裔的重要标志之一。
  5、喜穿贯头衣和筒裙。历来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服饰也不一样:中原和北方人讲究衣冠楚楚,长袍大袖;南方百越后裔各族则力求自然、简便,爱穿贯头衣、短袖衣、短裤和筒裙。《汉书·地理志》有载,儋耳、珠崖“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现在海南黎族妇女和台湾阿美族妇女穿的筒裙服饰,几乎完全一致,没有多大差别,说明黎族和阿美族均为百越的后裔。
  6、自由婚恋。在海南黎族和百越后裔的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畲族中,都长期保留着婚前自由交往,婚后不落夫家的反映母系制残余的风俗。自古海南黎族地区还普遍存在一种“放寮”的风俗。即女孩子长大后,父母为她在村边修建个小茅房,俗称“寮房”,黎语称“布隆闺”。女儿就在寮房里居住,不同血缘集团的男青年可以到村边的“寮房”唱歌玩耍谈恋爱,体现了青年男女社交婚恋的自由。女子婚后几天便回娘家居住,到怀孕才回夫家定居,俗称“不落夫家”。在今海南黎族居住区还保持着在“三月三日”这一天,当地男女青年到野外互相唱歌,倾诉爱情,寻找伴侣的习惯。
  7、占卜的方式如故。百越族群颇相信鬼神,所以百越后裔的南方各族占卜之风很盛,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咨询神意而行,以求禳灾祈福,避凶求吉。占卜的方式代代相传,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其中古代普遍采用的一种占卜方式是鸡骨卜。距今800多年前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还描绘了鸡骨卜的作法。方式有鸡骨卜、疍卜、石卜、筊杯卜等。前两种主要用于狩猎前或行事前预卜吉凶,后二者则多用于“查鬼”。经过占卜查出鬼后,心须请“道公”、“娘母”作法祭鬼、驱鬼,以消灾去病保平安。
  8、男女能歌善舞。百越族裔的各民族都崇尚铜鼓,善于唱山歌,男女之间唱对歌,并且是连歌带舞。自古以来,海南黎族人几乎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也会唱歌。节日、迎客、宴请等都要载歌载舞,至今每年农历三月三日都要举行歌舞活动。
  9、有凿齿的风俗。至唐代,振州的黎族还保持凿齿习俗。
  (二)从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
  解放前后在海南全岛特别是现今黎族聚居地区,都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如三亚市荔枝沟乡落笔洞遗址、琼中县的米寮山洞遗址、昌江县皇帝洞遗址、东方市与乐东县交界处仙人洞遗址等,都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石器方面,以磨光、有肩、有段式的斧、锛比较普遍,大型石铲较多,陶器有泥质细陶,夹砂粗陶和印纹硬陶三种陶系,还有陶制纺轮和陶制网坠等。根据出土器物所表现的文化性质来考察,与我国江南沿海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文化是同属一个文化系统,特别是与广西钦州地区及广东湛江地区发现的原始文化更加近似②。这些考古发现说明,黎族的远古祖先,与古代越族有着密切的文化关系和族源关系。
  (三)语言方面的研究分析提供了一定依据。黎语在系属上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的黎语支,与同一语族的壮语、侗语、布依语、傣语、水语等有较密切的亲属关系。在清初屈大均所写的《广东新语》中说:“自阳春至高雷廉琼,地多曰那某、罗某、多某、扶某、牙某、峨某、陀某、打某……”,并指出当时的黎族地区也有这类地名,“黎岐人地名多曰那某、包某、南某、番某……”③,这些地名都是按壮侗族各语言的读音,以汉字音译而成。如壮语称稻田为“那”。黎语称稻田为“打”,壮语、黎语均称水和河为“南”,黎语称村庄为“抱”、“包”、“番”,等等。这类地名至今不仅黎族地区普遍存在,而且在海南汉族地区尚有大量保留。这些事实说明黎族远古祖先与古代分布在两广大陆地区的越人、里(俚)人、僚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现代学者在各学科研究中发现了古越人移民海外的史实,为黎族和台湾先住民都来源于古越人提供了许多新依据。例如:
  1970年,台湾的民族学家凌纯声先生就在《论夷越民族》一文中指出:从非洲东海岸到南美洲西海岸,在这包括印度洋、太平洋在内的一大片海域中的岛屿上,许多土著的文化中都还保留着中国古代夷越文化(即百越文化)的因素。
  1973年,开始挖掘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开始揭开了东南沿海的“百越”是海洋民族的面纱,说明百越早在五六千年前就移民海外,长期活跃在太平洋上。
  1991年,美国俄勒冈州大学人类系主任杨江先生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早在6000年前,马来—玻里尼亚人的祖先(指古越人)开始从中国的福建省出发,进行了长途的迁移活动。他们向南行进,穿越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尔后分两个方向迁移,一路向西,到达马达加西加;一路向东,到达夏威夷和伊斯特岛。”杨江先生还写明迁达太平洋各岛的时间,并说明“对于这次横贯太平洋的大迁移,已经有了许多翔实的史料记录。”
  另一位美国学者徐松石在《南洋民族的乌田血统》一文中说:“今日的南洋民族,种类非常复杂。其中最大的部分,乃通常所谓棕色人种。这些居住在南洋的棕色民族,亦即广义的马来民族,包括马来族,印度尼西亚族和菲律宾族,他们与中国古代的乌田族(即百越)在血统上甚有关系……我们有许多理由可以断定,今日南洋棕色民族的祖先,其主要的部分,发源于中国东南的沿海地带……此类移民,由中国移入南洋,乃从中国的先秦降至东汉时代,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最初的部族名称乃乌田人。乌田人在中国的历史可以清清楚楚推溯到夏朝大禹王的时候,至今已经有4000余年了……有些西方学者说疍民不是中国人,而是马来族流入中国,可谓倒前为后,倒因为果,可笑得很”。
  1998年8月,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生物学家张伯斯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西兰毛利族及其他玻里尼亚人均源自中国大陆。他们经过许多世纪的时间越过太平洋,迁移至此一地区。张伯斯使用维多利亚大学分子系统人类学研究所其他研究人员所蒐集的去氧核糖核酸数据,以进行他的研究。他说:“这些民族的迁移过程留有精确的活生生记录,被保存在其迁移路线的现代后裔的DNA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史前史教授安德森支持张伯斯这个理论,指出“这绝非新说法。历史证据明白显示,大洋洲的人民来自华南地区的某处,源自黄种人”。
  2001年10月底,中华民族史研究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主持召开“琼台少数民族学术文化研讨会”,就海南黎族和台湾先住民的族源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笔者有机会参加了这次研究会,听取了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发言(其中台湾与会的学者代表就有40多人)。与会两岸学者一致认为,台湾的阿美、泰雅、布农、排弯等先住民和海南黎族,都是古越人的后裔,都是在五六千年以前从大陆东南沿海迁移过去的,黎族和台湾先住民自古以来就是“亲戚”。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的习俗,如干栏式建筑、腰机织布、断发纹身、饮食习俗等,至今仍保留着惊人的一致。
  四、黎族其他来源说
  关于海南黎族的来源,除了大多数专家学者坚持来源于百越(即古越人)之外,还有其他三种说法:
  其一是说黎族源出于黄帝族的亲族。例如何光岳先生在1998年出版的《南蛮源流史》指出:“俚人,又称里人,即雷人,其中有一支南迁至海南岛,叫黎人。俚人属于羌人的一支,与黄帝族是亲族。他们由西向东迁至黄河中下游,夏商时族类繁多,后遭商朝的征讨,一部分俚人逐渐南迁至长江以南与百越族混合,或与濮、僚杂居逐渐成为壮、水、布依、毛难、傣、侗等族。另一支俚人则南迁至海南岛而成为黎人加茂黎。又一支俚人仍定居在桂西、滇东,成菜人。”说明黎族先民夏商以前是黄帝族的亲族,是羌族的一支,由于商王朝的征讨而南迁至海南岛,成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实际上是断定俚、里、黎的祖先不是南方人,而是北方人;不是百越、甚至不是骆越的后裔,而是羌族、黄帝族的后裔;黎族先民不是海洋民族,而是北方内陆的游牧民族。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忘记了致命的一点,就是在数千年前游牧民族的北方人骑着马是不能渡海到达海南岛的。DNA的研究也证实黎族是南方古越人的后代而不是北方人的后裔。
  其二是黎族先民南来说。认为黎族来源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古老民族。例如德国民族学者史图博曾于1931年和1932年两次来海南深入黎族地区考察,发现乐东县“下路”黎人纺织机所用棍棒的两端和插头用的骨簪所刻的花纹,与暹罗(泰国)民族的相似,黎族人所用的口琴、鼻箫、木鼓、木琴等乐器与东南亚地区的也几乎一致,因此在其1937年出版的《海南岛民族志》指出:“海南岛是被数次民族浪潮——即由本地黎、美浮黎、岐黎、侾黎——冲击过来的民族所开发的,这些迁移到海南岛的民族,很明显是由阿乌斯兹罗尼亚(马来亚)和泰族这两种要素组成的”,认为海南黎族源于马来人与泰人的结合。又刘咸在《海南黎族起源之初步探讨》一文中,提出从黎族的文身、妇女妆饰、口琴、织绣物品等方面所表现的特点,认为黎族的文化系统属于“太平洋四个文化区中的印度尼西亚区”,与南洋群岛各民族所有者大同小异”,从而推断黎族族源出于南洋各民族。他们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揭示黎族文化受到南洋文化影响的史实,并描绘出史前海南黎族先民在茫茫大海上南来北往的壮观景象,这是非常难得的。但其黎族族源南来说是站不住脚的。上述列举杨江、徐松石、张伯斯、安德森等外国著名专家学者的科学论证,充分说明黎族不是来源于东南亚古代民族,相反地,东南亚和大洋洲大部分民族是数千年前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迁移去的。中国的民族学家凌纯声、历史学家陈序经、人类学家林惠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民族研究所张继焦博士等,对马来人的渊源之谜,都进行了不少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马来人很可能来自中国南方的古越族。主要有三方面的理由:第一、据考古发掘的遗址和文物来分析,东南亚史前新石器文化和中国古越族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文化属同一类型;第二、马来人和古越族的文化在语言、纹身、断发、吃槟榔、崇蛇、巢居、精于航海术等方面是类似的;第三、马来人和古越族在体质上也是相似的(见张运华、张继焦《马来人》)。
  其三是本地起源说。认为黎族是本地土生土长的。稍微有点人类起源和发展基本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已经和大陆分离有100万年以上和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海南岛,根本不具备人类起源的条件。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