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的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历史文化.特辑》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825
颗粒名称: 海口骑楼老街的形成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0
页码: 199-2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口骑楼老街是在明清海口城所形成的街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共有25条街道,其中主街道有五条。海口城拆除后,街道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街道拓宽并更名为博爱路、新民路、永乐街等。
关键词: 海南 海口骑楼 历史发展

内容

作为一种建筑模式,骑楼与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密不可分,它是近代中国开埠通商的产物,至今仍广泛分布在岭南地区。①在民国时期,骑楼还是一种政府城市改良的政策。②海口骑楼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的。③
  海口骑楼老街街区大致位于旧城区中心地带,具体来说,在长堤路以南,龙华路以东,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这一片区域,以中山路、解放东路、得胜沙路中段、博爱路以及新华北路五条老街为主,另外水巷口街、振东街亦有分布。街区内的骑楼融合南洋与欧亚建筑风格,中西兼顾,且相连成片,规模庞大,保存基本完好,富有市井生活气息。
  但骑楼本身不仅仅是建筑的材质与形式,还承载着某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海口骑楼有着一百五六十年的历史,是清末民国海口人留下的宝贵遗产,“遗产的功能就是保持‘记忆’”。①本文从史志资料入手,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考察骑楼在海口兴起的历史、地理条件,探究海口骑楼老街的形成。
  一 所城与街道形成
  骑楼作为一种建筑模式,它必须依附于街道的形成。海口骑楼老街,从分布上看,是在明清海口城所形成的所城街道及其北边沿海街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城在海口骑楼老街的形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海口所城创建于明建武年间,据《广东通志》记载:
  海口城 在郡北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花茂奏筑防倭。二十八年,安陆侯吴杰鸠工修筑,周五百五十丈,高一丈七尺,广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窝铺十九,门四,各建敌楼。东北临海砌石岸九十丈。②
  这是海口所城的初建规模,明清两代虽屡有修葺,但规模未曾有所增加。《民国琼山县志》记载,“复自东南延西北,浚濠长四百六十五丈,阔一丈五尺,深五尺”。①海口城筑成后,“拨后所于彼守御”。②所城背靠府城,前滨大洋,控扼海港,是当时琼山县北滨海地区最为紧要的地方。防范海盗、倭寇之责,较他处为重。海盗劫掠,自古有之;而倭寇之祸,始于元末。明洪武二十年(1387),海寇登海口岸;③二十三年,海寇登昌化棋子湾岸。④
  海口城建成后,城内只有南北所街和东西所街,呈十字交叉,贯通所城南北与东西的交通。“弘治初,千户齐勋建”“四牌楼”于海口城中。⑤四牌楼当位于南北、东西所街十字上,于是形成五条街道:四牌楼至东、西、北的东门街、西门街与北门街。四牌楼至龙牙巷成为四牌楼街,龙牙巷至南门成为南门街。
  海口城城北门外路,建城时只有南面铺宇。海口港成为官渡后,北面逐渐兴建起铺宇,改称环海路。元代在此地建有天妃庙,有路通海岸,称为大庙前路。清代开埠后,环海路因大庙而称大街。所城外东北角在明代是官渡码头。所城西浚濠外有关厂村和盐灶村。
  海口所城的创建,形成了南北所街、东西所街、环海路等重要街道,为海口的街道发展奠定了基础。弘治初年,随着商贸发展,海口城形成五条街道;明末,海口城内外街道发展至八条。但海口城仍是重要的军事据点,还没有发展成为琼州重要的商埠。
  清初实行海禁。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解除,第二年,辟海口为国内外贸易通商口岸。乾隆以后,海口城逐渐发展起来,海口城及周边街道也有了迅猛发展。
  明代,所城东门外为大海。明末清初,陆地逐渐形成。清代已经有了振东街东段,清末填建西段,称为闸门街。三亚坊原为通津坊,发展为上下两坊。城东北原为水巷口码头,至清末淤浅,海口码头北移至长堤。水巷口西段建成街道,称为港口街。
  城西门外,沿城濠东畔建设街道,自今中山路口至解放路口,称为新兴街。解放路口至西门路口,称青竹街。西门路口至文明西路口,称为城脚圮路。新兴街至大庙后巷口,称为镇海街。西门至打竹庙,称为西门外路。
  康熙二十四年,海口城设关部,称“常关总局”,地址在今新华北路,因此今中山路至得胜沙桥段的新华北路原称关部前街。鸦片战争后,海口成为通商口岸,得胜沙逐渐发展成为一条重要的街道。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海口城及周边街道扩建至25条。
  进入民国,1912年置海口镇。1924年,邓本殷拆除海口所城,划路扩街,海口街道有了重大发展。所城内,南北所街,包括北门街、南门街和四牌楼街,拓宽为11.5米,铺上水泥,更名为博爱路。后又向南北扩展,全长达到800米,分为博爱南路、博爱北路。东西所街,包括东门街和西门街,东门街扩展至9.5米宽,西门街扩展至8.5米宽,全长458米,更名为新民路。新兴街与青竹街交界处,开路向东至饶园。饶园在今市保健院一带。因饶园内有永乐戏院,新开街道取名永乐街,新中国成立后向东打通博爱路,更名为解放路,解放路向西延伸,原解放路改为解放东路。
  所城外东北部,海口码头不断北移,拆城后水巷口被填平,加宽到9.5米,原有港口街并入,合称水巷口街。所城北门外,大庙前西段至新华路,称为环海坊西街,拆城后拓宽,并入大街,改称中山路。民国14年(1925),将拆城所得方块大石用于修筑海甸溪南岸,自得胜沙桥至水巷口一段,建成长堤路,称为海口港码头。得胜沙拓宽为12米,长520米,铺水泥地面,称为得胜沙路。所城西门外,拆城后填平城濠,新兴街拓宽为12米,长500米,铺水泥路面,更名为新华北路。青竹街与城脚圮路合并为新华南路,宽10米,长340米。
  洪武年间创建的海口城,在客观上规范着海口及其周边的街道走向与发展。可以说,成为骑楼老街的几条街道,在明清海口所城及民国置镇建市时期,均是重要的街道。选择什么样的街道建筑模式,具有偶然性,但这些街道的重要地位则不会因之而改变。海口骑楼兴建于1849年,位置在明清四牌楼一带,即今博爱北路。其后逐渐发展延伸至永乐街(今解放东路)、大街(今中山路)、新兴街(今新华北路)、得胜沙路、长堤路等街道。兴建骑楼的街道,均是以海口城为中心,城内有南北、东西两条所街,城西为新华路,城北为中山路,城西北为得胜沙路,城东北为水巷口街和振东街。也即以海口城为中心,集中在海口城北面、东北、西北的滨海地段,这一段正是明清海口港的所在地,是最为繁华的地段,也是后来海口老城区的商业中心。
  二 海洋与贸易发展
  海口地处滨海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滨海台阶式地貌。近代海口市地貌是在海洋与南渡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海口在南渡江出海口西侧,其陆地年均向海洋延伸1.5米,先东南而后西北,陆地逐渐扩大,至清末,近代海口市区陆地地貌最终形成,突出的特征是湖塘众多,河汊纵横,湿地分布广泛。
  隋唐以来,海南岛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在今府城一带,原因是府城以北的陆地不适合集中大量人口、进行经济活动。但随着海洋壅塞、南渡江河沙沉积,海口陆地逐渐形成,并不断远离府城,越来越向北发展,海口一带的海洋交通作用日趋重要。唐贞元五年(789)设白沙津。宋开宝五年(972)迁津建浦,设海口浦,“海口”一名自此始。商贸开始勃兴,“县北十里白沙津,商舟所聚处也”。①
  宋代,官渡即设于白沙津,与对岸的徐闻沓磊驿相往来。海口也成为海外商船的聚集地,“琼州白沙津番舶所聚之地”。②据记载,进入海岛的商品“自泉、福、两浙、湖广至者,皆金银物帛,直或万余缗;自高、化至者,唯米包瓦器牛畜之类,直才百一”,③海南则以“贸香为业”,此外还有槟榔、椰子、吉贝、白藤、花梨木等出口。④
  元代,神应港继续发挥海南良港的作用,贸易兴盛。至元三十年(1293)设立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负责征税。
  明代是海口发展的重要时期,琼山府城成为全岛政治中心,海口所城创建,为海口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口成为海南岛内外的水运中心。岛内以海口港为起点,东水路可至文昌铺前港、清澜港、会同调懒港、乐会博鳌港、万州莲塘港、南山李村港、崖州临川港;西水路可至澄迈东水港、临高博浦港、儋州洋浦港、昌化乌泥港、感恩抱罗港、崖州保平港。①至中明,琼州“以海为疆界,自此北至海,道仅十里,所谓神应。海口是为港门,帆樯之聚,森如立竹”。②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取消后,广州设置粤海关,海口设置总口,负责征税及管理海南与大陆贸易。各地居琼商人先后创建了五邑、潮州、高州、福建、兴潮和漳泉等商会馆,其中漳泉、兴潮会馆在海口的商店近400家。会馆的兴起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至道光年间(1821~1850),海口的店铺数量比明代增加了10倍,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海口港进出口的货船来往于高雷廉、福潮、江南、海北等处。③
  19世纪30年代,琼州对外帆船贸易活跃,来往于新加坡、暹罗、安南及东京等地。此外,海南还有为数众多的小帆船到以上地区开展贸易。“海南岛贸易的小帆船则是在中国造的,也为中国人所有”,“每艘估计为150吨,总吨数约1万吨”。④
  自明代海口城创建至清末,在海口城及其周围聚集起大量人口,这为海口一带的工商业尤其是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海口城之所以能聚集起大量人口,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海口城靠近大海,其北面是海口港,东面是神应港、白沙港,南面十里之地即琼州府城所在地。大量物资通过海口港、神应港、白沙港以及清代发展起来的白沙门港出入海岛,而海口城是到达府城的必经之路,所内大街(今博爱路)成为联通海府的交通要道。
  海口作为海南岛最重要的港口,加之毗邻东南亚,也是海上交通要道,成为列强开埠通商的选择之一。咸丰八年(1858),清朝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辟海口为对外通商口岸。光绪二年(1876),琼海关设立,全面推行近代海关制度,海口成为自由通商口岸,与列强的联系更为紧密。光绪三十年,海口商会成立,入会商号600多家,会员近千人,海口商贸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民国时期对海口的工商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24年,邓本殷拆除海口城,划路扩街,部分铺设为水泥路面,原有城区迅速扩大。1926年,海口脱离琼山县,独立设市,①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到1932年,海口商业发展至35个行业,商店有572家。②20世纪40年代,海口更为重要:
  海口为琼崖门户,掌握全琼对国内外贸易之威权,又为琼崖商业之总枢,凡琼崖十六县之货物,皆由其吞吐故也……商店700余家,市政修整,外观辉煌。③
  骑楼“有两点最为突出:即满足近代岭南城市快速发展的商业需要和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④而商业需要无疑起着推动作用,“在岭南地区,拥有一栋骑楼,就是经商成功的最大标志,故粤语有‘一铺养三代’的传唱,可见骑楼对岭南地区城镇化以及商业发展要求的契合息息相关,这与岭南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浓厚的商贸氛围是密不可分的。”⑤商业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海口骑楼的建设,使海口成为骑楼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传播点。“海口成为雷州半岛及北部湾地区文化传播的重要节点,频繁的海上贸易往来促进了建筑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以海口及雷州半岛为中心、以北部湾为影响区的琼雷骑楼文化圈层的形成”。而且,这一区域受东南亚影响更大,可以看作“东南亚骑楼圈的组成部分”,“这与海口作为通商口岸不无关系。”⑥
  三 开埠与骑楼建设
  可以说,海口骑楼是开埠以后海南人下南洋经商的产物。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海南的经济已经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海口在琼州的商业龙头地位日益巩固;二是大量的海外移民带来了丰厚的侨资,为海南骑楼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琼籍人出洋远早于清代,但大规模移民海外则始于琼州开埠之后。①咸丰十年(1860),《中英北京条约》签订,清廷正式准许人民自由出洋。同治五年(1866),清廷与英法两国签订沿海各省招工章程二十二款,其中规定:中国政府允许华工自由出洋。“当时,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正在大量开垦荒地,发展橡胶种植;马来半岛也大量开采锡矿,需要大量劳工,当地劳动力供不应求,需要大量外来劳工”。②而“海口当海南海峡与雷州半岛对峙,为往来安南、暹罗一带航路所经,自昔即重视之”,③供需之间的张力,加上这种地缘上的优势,促成了海南人远赴东南亚的热潮。
  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5辑记载,从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间,仅通过客运出洋的琼侨人数就达24.47万人左右,平均每年1万余人。④1902年至1911年,由琼海关出洋人数每年都在万人以上,最后两年分别是2.8万人与3.24万人。⑤清末民初情形略同。陈铭枢《海南岛志》专设“侨情”一节,详细记载海南各地华侨情形:
  海南人民习于航海,故侨居国外者多。民国以来,远游之风益盛,其久客致巨富者殊不乏人。各县在外侨民最多者当首推文昌,约9万人。次则琼山、琼东……俱有数千人……其所至之地,曼谷、新加坡、香港三埠最众,海防、爪哇及马来半岛一带次之。所营以旅馆、酒肆、茶室、制鞋、缝衣诸业为特多,而植树胶、营航运获巨利者亦有数人。①
  民国以后,南洋经济发展,侨民将大量侨资寄回海南,“海口港华侨事变前每年汇返祖国金额达800万~1000万元,此亦本岛经济发展之一大助力也”。②从民国16年(1927)起,东南亚遭遇经济困境,华侨失业归国人数增加,“在南洋经营树胶业而已有相当积蓄者……将资本提出投于国内,也不乏人”。③1920年至1939年,是海口华侨资本投资的高潮期,极大地促进了海口的发展。保存至今的海口骑楼,多数是这一时期建设完成的。就房产建设而言,华侨投资房地产者达1000户,投资总额约1500万银圆,占海口房地产总投资的75%。1935年,海口旅馆共有22家,其中20家是由华侨、归侨或侨眷独资或合资经营。④其中有一栋5层楼,原名海口大厦,1931年至1935年,由文昌华侨吴乾椿先生斥资50万银圆创建。
  自1849年起,骑楼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建筑模式,集商住两用为一体,既适应海南的热带季风性气候——湿热多雨、光照强烈,骑楼的廊柱建筑模式,可以为顾客提供出行购物的方便。同时骑楼由南洋华侨倡导,逐渐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体现了一种潮流的趋势。但骑楼这种颇具商业性的建筑,无法在海口实现一统,于是一种混合了骑楼与明清传统建筑的建设方式出现了。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向骑楼的转化,是文化景观的更新,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因子融入骑楼建筑中,形成以骑楼为主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装饰的建筑样式。
  其实,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吸纳新的文化元素,创造出新的景观。“在一种设定文化的影响(影响本身变化于时间进程之中)下,景观经历了发展,通过了各个阶段,也许最终会达到其发展周期的极限。随着不同(即外来)文化的介入,文化景观的更新就开始了,或一种新景观被添加于旧景观的遗存之上。”⑤
  以振东街为例。清代,振东街以皮革加工业而闻名,其家居建筑为明清大宅院。当骑楼兴起时,振东街的明清大院并未全盘拆除,而是在不推翻原有的建筑格局的基础上“改头换面”,将院落的门面改为时兴的骑楼,内部仍是明清大院的建筑格局。①现在振东街41号至57号,保存下来的都是百年老屋。51号是吴氏老宅,外部为骑楼,雕刻图案依然鲜活。但里面是三进式的砖木结构建筑。55号为符家大院,也是三进式民居,门面为骑楼,已经破旧。
  小结
  海口骑楼肇始于19世纪中叶,兴盛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后逐渐进入衰退期。30年代末,随着日军侵占海南岛,海口的骑楼建设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海南地处广东省边缘地带,工商业发展滞后,骑楼建设也停滞不前。随着海口城市建设的发展,政治与经济中心逐渐迁出海口老城区,骑楼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光。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富裕省份开展老城区改造,大批古旧建筑被拆除。1988年,海南建省,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心无力,骑楼反而因祸得福保存下来。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主办的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中,2006年海口骑楼老街获得“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2010年,通过《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海口骑楼建筑街区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为今后海口骑楼的保护、修复与改造提供了法规依据,海口骑楼老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知识出处

海南历史文化.特辑

《海南历史文化.特辑》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历史渊源、文化嬗变、黎族研究、地方文化、移民文化、历史人物、海洋文化”七个栏目。收录了《海南史前考古概述》《1882年美国人香便文海南岛之行日期考》《黎族文身的抢救性保护与合理利用》《三亚历史上的族群和多元一体文化》《从地名看海南移民文化》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安华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