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澄迈古村落历史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历史文化.特辑》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824
颗粒名称: 论澄迈古村落历史文化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0
页码: 189-1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南冯氏第一村石〓,产秀石,冼夫人平乱并置崖州,冯氏迁居此地。
关键词: 海南 古村落 历史文化

内容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南粤,明年改元元封元年(前110),始置珠崖、儋耳二郡,领遗帽、紫贝、苟中、至来、九龙五县。苟中始设于那舍(今美亭乡东南隅)都。隋大业三年(607),澄江迈山置县于此,属珠崖郡。①设三个乡,后并为二乡,领54都354个图,按平均每图管辖5个村庄计,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曾经分布着1700多个村庄。这些村庄与日月同行,同万物共生,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它们顽强开拓、勤劳耕耘、睿智探索,翻开它们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就是澄迈发展的历史。②
  因为有了他们,“澄迈”③二字才长青不衰,熠熠生辉。他们之中,尤以散落在历史文化名镇老城四周的村落,彰显了澄迈历史文化的深厚博大,各自以其独特的文化遗韵悠扬至今。
  海南冯氏第一村:“石〓”文化与忠勇精神
  石〓的由来,明朝林堪在《塞石〓港记》中有记述:“其地产石,参差错出,峭峣铄䦆,名曰石〓。”①“石〓”之名,很为奇特。清《澄迈县志》载:“澄迈县治西二十五里有石〓港,港受大海洄澜蒸荡之气而生秀石。字书无‘〓’字,土人呼‘〓’,如山礐之‘礐’,言其石礐礐然也。”②“礐”音“què”,故“〓”也音“què”。因此又有一说,即“石〓”之名是由海水拍击海湾的石头发出声音而得来的,意指海岸石头之秀美。
  石〓村地势后高前低,石头“码”成的古民居沿着形似梳子的风水塘依势排列,连成一体。村里的老屋均为火山石建构,黑黢黢的颜色,上面布满了孔洞,加之硬山式屋顶,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两面斜坡搭建,瓦片覆盖。院子的前庭、后院为横向通道,左右巷为纵向通道,是典型的“梳式结构”布局模式。庭院之中石臼、石墩、石槽、石柱,无一不是石〓之功。
  当然,石〓村名闻天下,并非仅是产秀石之缘故,更与岭南“圣母”冼夫人数次赴琼平定战乱的忠勇事迹息息相关。
  冼夫人,原名冼英,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512年12月17日)生于高凉郡冼氏家中,系岭南“越族”酋长冼来山的女儿。冼夫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岭南部落酋首,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周恩来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冼夫人领命安抚海南百姓,首次率兵船渡海峡,登上海南岛。“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③岛上峒人早闻冼夫人的英风懿范,纷纷归附。冼夫人更是亲临当地,妥善安排,使汉朝遗民一千多峒黎人归附她的旄下。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冼夫人婚嫁高凉郡太守冯宝,随之便辅佐丈夫处理郡务,努力在俚人中传播汉族的文化、礼教、耕作技术,推行政令。并严法治族,制止高凉各部族之间的侵掠,汉俚关系融合,生产发展,人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梁武帝大同中(540~541),就“废儋耳地置崖州”事,④冯宝和冼夫人以高凉郡太守和南越首领的身份联名上奏朝廷,请求在珠崖岛设置崖州,实行有效管理。不久,梁武帝批准设置崖州,命冯宝和冼夫人负责实施。这是自初元三年(前46年)珠儋两郡被汉元帝废弃后海南首次置州,重新恢复行政建制。于是,冯宝夫妇调兵遣将,筹措犁耙、番薯种苗等物资,统率大军乘着数十艘船只,浩浩荡荡地渡海登岛。
  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十月,梁朝大将陈霸先代梁自立,建立了陈朝,史称“陈武帝”。南陈初年,朝廷无力顾及岭南,冯宝为岭南的安定四处奔波。陈朝初,“(冯)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①冼夫人抑制丧夫悲痛,以俚族首领和太守夫人的身份,安抚“数州”。
  开皇十一年(591)正月,冼夫人大破番禺俚帅王仲宣和泷水(今广东罗定)豪门陈佛智的叛乱后,隋文帝任命冼夫人三孙冯盎护卫隋朝诏使裴矩渡海南下抚慰崖州。船队在北冲溪(今称南渡江)的埠头渡登岸。
  仁寿元年(601),广州总管赵讷结党营私,滥杀无辜,俚峒逃亡,甚至激起反抗。隋文帝据冼夫人奏报处死赵讷后,“降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至皆降。高祖嘉之,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②这“十余州”,崖州应包括在内。此时,冼夫人已年九十,她不顾年迈,不辞辛苦,奉诏出巡,以朝廷使者的身份往各地巡查抚慰。在抚慰岭南之后,冼夫人又渡海南下,在“石〓湾”泊船登岸。隋文帝仁寿二年,冼夫人终因年事已高,于正月十八日(602年2月15日)在海南仙逝。朝廷为表彰其戍边之功,册封为“谯国夫人”。
  石〓是南梁冯宝、冼夫人渡琼置州登岸和驻马之地,是冯氏先祖最早居住之村,更是冼夫人最后留芳之地。夫人芳华虽已逝,忠勇精神亘古长存。
  冼夫人一生奉朝廷命数度率兵登岛,安抚黎民,功盖天下,正如《大学》中所述:“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海南《冯氏家谱》载:“先世祖冯宝为高凉太守,其子统兵南征,迁家琼之澄迈。”又载:“上祖智待(戴)③自崖州移居澄邑石〓村”。冯氏一族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至今,石〓村冯氏大祠堂内牌匾尚存“将军第”三个字,其中“军”字中间一竖穿头,而“第”字中间一竖尚未及顶。据民间传说,“军”字竖划出头,暗示“通天”的意思,意为冯家夫人冼英和丈夫冯宝安抚海南功绩卓越,可以直接面见皇帝,是为“通天”;“第”字竖划不到头,暗示冼英夫妇虽为国效力功德显赫,但不敢居功自傲,为国家效力是百尺竿头,还差一步,意为“不足”。
  古老而厚重的牌匾仿佛再现了昔日冯氏一族驰骋疆场、平定黎乱的一幕幕场景,亦是“海南冯氏第一村”历经千年沧桑的见证,更象征着一份对后人传承其“忠勇”精神的长久希冀。“万叶枝柯”罗驿村:宗祠文化与重教精神
  “澄邑去南十里许,有都曰倘驿,山川盘结,人物秀异,诚一仁里也。”①据考证,罗驿村旧名倘驿,今又名罗亦。罗驿村所在的地方,曾经是古代琼西的交通要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官府就在这里设立一个驿站,叫作倘驿站,罗驿因倘驿而得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从澄迈老城前往儋州,路上经过的第一个驿站,便是倘驿及其所在地罗驿村。在罗驿村东南方一片田野之南,当年官道残存的石路依稀可见。
  罗驿村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物便是李氏宗祠。李氏宗祠建筑面积为1900平方米,占地近7000平方米,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水石结构、木雕、石刻、彩画都有着鲜明的清代建筑特色。宗祠大门,坐立一对石狮,神态威严,面朝“五岳朝天”的墙体,大气磅礴。
  据村史记载,李氏宗祠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为纪念罗驿村的李氏始祖李文英而建。李文英是位乡贡进士,原籍琼州万安县(今万宁市),于南宋末年(约1265~1279)游学澄邑,在罗驿村设学塾,便定居于罗驿。
  李氏宗祠不仅为纪念始祖而建,更是李氏后人学习文化礼仪的重要场所。罗驿村的学堂就设在这里。祠院内那些被磨光的青石地板和根根石柱,无不被百年书香灵气所熏陶。遥想当年,李氏宗祠书声琅琅,科名兴盛,才人代出。
  或许是建村始祖李文英出身于书香门第之故,罗驿村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早在元朝时期,村民就争相送子到外地求学,这些人学成归来后又在村里设学馆收徒,传授学业。在浓厚的学风影响下,罗驿村在功名科举上人才辈出。元至治三年(1323),罗驿村李震器应湖广乡试中举,成为澄迈本土有史以来第一位举人;明永乐年间,李震器之孙李惟铭高中辛卯科举人;紧接着李惟铭之子李金又在景泰癸酉科乡试中金榜题名,祖孙三代同折桂一时成为美传。元、明、清三朝六百多年中,罗驿村出过举人3名,贡生34名,廪生18名,监生78名,庠生129名。这些榜上有名的先贤,让罗驿村赢得了“书乡”的美誉。嘉庆十七年(1812),定安探花郎张岳崧①应邀来到罗驿村讲学,看到该村科名茂发,学风日盛,无比高兴,于是为罗驿村撰写了《李氏合族谱序》《澄迈罗驿李氏祠堂记》《茂春李翁八秩大庆》《元哲太翁李老先生大人像赞》,并亲笔给这座人文蔚起的书院祠堂题写了“万叶枝柯”的匾额。
  罗驿村至今还流传着李震器祖孙三代奋志读书,为宗族争光的美谈。在李氏宗祠往西百米处,屹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题名“步蟾”,这是彰显罗驿村李金乡试中举的功名坊。坊间盛传,其实这里有两座牌坊,在“步蟾坊”旁边,曾经还有过另一座“文奎坊”。“文奎坊”是族人为了表彰李金的父亲李惟铭最早中举而立的。李惟铭中举后,也鼓励儿子李金读书,致力于功名,为本族争光,并承诺只要儿子中举,就为其建造一座更大的牌坊。后来李金果然乡试折桂,父亲也信守诺言,在“文奎坊”的旁边建起了一座“步蟾坊”。两坊并立,犹如日月同辉,巍巍灿烂。更值得称道的是,李金中举即出任赣州府雩都县训导,卸任后,他不忘先祖李震器开拓的文化基业,继续发扬罗驿村“重教”的优良传统,回乡设馆讲学,在秀峰山上创建了澄迈历史上第一座书馆——秀峰书院。明朝教谕朱复撰文高度评价李金兴办秀峰书院有三大意义:立学校以教人,先贤以为教不倦,仁也;推廛赋以奉师,俾贫富均沾其教,义也;且能消弭忿戾之心而有辞让之风,礼也。认为“兴学之功、立教之意”,要在全社会推而广之。②
  学而优则仕。在罗驿村,像李震器父子那样,读书做官后,忠于朝廷,为民办事,享誉海内者,数不胜数。清代李恒谦(1788~1859)便是其中之一,其任钦加按察司衔御赐花翎,浩授通仪大夫,特授云南省永昌府知府,历任开化府、澄江府、丽江府知府,云南省通判等职。此外,曾有3人科第中举,250多人出仕,故罗驿村又享有澄迈“科举仕宦第一村”之美称。
  1919年,因海盗猖獗,澄邑著名的澄江书院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也迁到罗驿村李氏宗祠办学。随后西学渐起,兴办新学,书院改建为澄迈县立第二高级学堂,这就是驰名四方的罗驿高小。在新学的影响下,罗驿高小致力于培养仁人志士,成为红色摇篮,李独清、李定南等一批琼崖革命的中坚力量均出于此,他们用青春与热血点燃了琼崖革命的星星之火。
  “祥自宋开,膺岁荐,登贡书,有创有垂于今为烈;族从元茂,守边陲,任民社,乃文乃武振古如兹。”①几径篱笆,小扣柴扉,鸟儿归巢嬉戏,晚霞铺满天际,罗驿村如诗如画;千百年来,晨钟暮鼓,斜阳柔光下,李氏宗祠前,罗驿人低吟重教精神之要义,细品宗祠文化之醇香。
  封平都治大丰村:约亭文化与禁约精神
  大丰村坐落于澄迈西北,距老城约十公里。大丰村最早称多峰铺,多峰铺发展成集市后,改称多峰市。②
  多峰市形成后,根据周边农村乡民生活习惯和生产需要,每两天开一次小市,每四天开一次大市,商货多从各港口输入;临街大小商铺依次排开、鳞次栉比,粮油酱醋、农用器具、鱼肉果蔬、日杂百货、金银首饰、纸张笔墨、祭品香烛,无不具备。各类商品严格依约交易,不得越界买卖,扰乱市场,以维护市场秩序,践行商德。从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多峰集市维持了二百多年的繁荣。随着军阀混战和日本侵略军的抢掠烧杀等,多峰市逐渐衰败。1939年,日本侵略军为防范抗日势力,在多峰市修筑碉堡,派兵屯驻,并按谐音将“多峰”改为“大风”,随后“大风”又演变成了“大丰”,沿用至今。
  古时的大丰村,①位于驿道之上,又是街市的所在地,人口众多,商贸繁盛。它不仅是方圆数十里的集市贸易中心,还曾经是政治中心,更因为拥有建于清朝时期的“封平约亭”②而广为人知。
  大丰村东北方向,一处普通的老式民宅静立在石头古道的尽头,这便是“封平约亭”。走近就会发现老宅门额上,一方石匾镶嵌着“封平约亭”四字,中间有一方突出的“圣谕”雕刻,在四周鲜艳精美的花式图案衬托下,显得庄严肃穆。门上有一幅长联:
  圣治揽乾纲封建平均披丹扆纶贵三章法约
  谕条重巽命多士峰列听黄堂梆鼓廿里长亭
  对联以“圣谕”二字顶格,镶入了“封平约亭”等字,还将约亭与古县治的距离以及约亭的功用晓喻于上,文思之妙不禁让人称道。正屋为一进三间,明间正堂悬挂鎏金仿古匾一块,上书“观光扬烈”,意指入亭聆听圣训而效法先哲。
  “约亭”除了是乡都日常行政办公场所以外,还兼做议事、宣谕场所。乡都里大事小事,如上至奉皇帝御旨、官府谕示、完纳粮税等,下至市场管理、合都宾兴、众议凡例等,都在这里宣谕、告示、商议、部署,形成法约,然后各图分头贯彻执行。自康熙以来,“圣谕宣讲”成为清朝在地方施政的要目之一。政府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必须每月举行两次公开集会,对百姓进行宣讲并解释皇帝“圣谕”。
  在雍正颁布《广训》后,“圣谕宣讲”则以该书为宣讲的主要内容。这种宣讲圣谕的活动大多选择在约亭举行。据当地老人回忆,封平约亭的甬道正中,立有三块方正的“拜石”,每逢宣谕圣训等重大活动,听训的乡都官员和民众由大门起,在三块拜石中依次而立,行三拜九叩首之礼后再听宣讲。
  据《乾隆琼山县志》等史料记载,约亭除了宣讲圣谕,还定期举行“考校善过”的活动,由约亭值月官将地方民众的善行记录在册,并呈给正里长过目,随后上报县衙。在县府衙门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旌善坊”和“惩恶坊”,对有善行的民众进行表彰,对有不良行为者,则进行劝惩,对那些有过能改之人,也给予表扬。可见,约亭在封建社会还担负着“彰善瘅恶”的教化作用。
  封平约亭内最为珍贵的便是石碑刻八通。其中,记录年代最早的是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封平都士民全立四至立启为界二”碑,最迟的是1912年特立的有关完纳粮税实施办法等内容的碑刻,此外还有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正堂示禁》碑、乾隆四十九年的《当官牌禁》碑、嘉庆十五年(1810)的《从议凡例》碑等。这些碑刻虽然饱经岁月风霜,但字迹仍旧清晰。
  “朝廷有法律,乡党有议约”,在乡土社会的中国,乡规民约在国家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与“约亭”一样,是教化民众的另一个重要载体。约亭之内的乾隆年间禁碑中,便有一块是关于大米买卖正式启用椰筒作为量具以及操作规范的“禁约”文献。“禁约”即古代村民自行制定的“乡规民约”,从社会公德的各个方面对村民的行为做出严格的规范,以保证村里的和谐。村民将“禁约”刻在石碑上,或立于村口,或置于约亭,用于提醒村里人,做人处事必须循规守法、行为端正,于是就产生了禁约碑。
  “官府禁碑”是由官府颁布命令勒石所立,属于官方制定的法律,因此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和指导意义;村民合议的“乡规民约”,必须“奉县示禁”“奉官给示”,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来说,“乡规民约”必须由官府批准方可勒石立碑,本质上是官方意志①的延续,以保证政令的一致性。
  古代的禁约对维护地方治安,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禁约采取勒石立碑的方式谕示,在公共场合长期广而告之,使老百姓知法守法,有利于提高民众守法的自觉性。长此以往,民众会形成遵纪守法的风气。于是在澄迈境内北部一带的农村,少有鸡鸣狗盗之徒,多有乐于助人之行,民风之淳朴就是由碑刻中的禁约精神潜移默化而成。约亭内立有一块刻为公益捐款的名单的碑石可为见证。
  目前来看,在海南发现的古代禁约碑中,其内容可谓千差万别。例如澄迈县金江镇大拉村于光绪六年(1880)所立的《奉县示禁碑》,如实反映了当地治安较差,盗贼猖獗,村民们根据县尉指示共议禁约,以图各安本分,保障一方平安。其中,明确禁止“盗砍芦林竹木”“盗割竹笋”等。又如在府城潭社村前,一块清代咸丰五年(1855)的“奉县示禁碑”立于其间,内容有禁止私售鸦片、禁止窃采莲子盗挖莲藕、禁止在潭中捕鱼捞草、禁止白天在井边裸浴等十一条。不过令人倍感欣慰的是,这些古代禁约精神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在澄迈金江大拉村,近年在制定新的《村规民约》中,除增加禁绝毒品、尊老爱幼、破除封建迷信和重罚打架斗殴等内容外,其余条文均对旧的规约做了承继。
  斑驳的门槛,低矮而厚重的火山石墙,爬满墙头瓦顶的藤草在古朴与静谧中穿行。站在约亭中,抚摸那些记载着历史的碑刻,似乎能听到这里曾经响彻过的“德业相励,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①的历史回音。
  澄迈风·海南魂·中国梦
  历史的百转千回造就了古村落的兴起与消弭。在澄迈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今依然散落着依稀的古村落,它们点缀在山水田园风光中,浑然天成;世代以农耕为主,纯净恬淡。那里的乡民,诗意地栖居,无争地生活,他们不仅是澄迈古朴之风的一道缩影,更是海南人文之魂的一种象征。
  古村落作为地方性历史文化遗存形式之一,是当地曾经政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更是其传统民俗文化与农耕文明的集中代表。在海南古村落的文化建构体系中,其组成元素是较为丰富的。不仅包含了物质文化的显性印记与制度文化的隐形影响,而且囊括了行为文化的自发约束和精神文化的集体感知。它们看似陈旧,却展现着辉煌的过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融自然山水、建筑特色、风土人情、伦理道德与传统秩序于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展现了古村落文化的亲切动人之处。因此,古村落在海南历史文化传承中始终发挥着其独有的作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回忆,更透露出富含海南地域文化的神秘气息,同时给人以情感上的回归与心灵的慰藉。
  昔日的历史文化在奠定海南人文精魂基础之外,更鲜明地折射出传统中华文明的悠久与璀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人文、历史的一扇窗口。然而,承载历史文化记忆的古村落目前在加速消亡,剩下的唯有纸上的只言片语。作为兼具物质与文化双重意义上的遗留与延续,古村落在中国的建筑史、文化史等诸多领域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村落由于同时有文化氛围、财富发掘、血缘脉络以及农业文明等大量社会发展的关键元素,使人们在探寻中华文明的渊源时无法避绕或置之不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古村落的人文精神价值要远远大于其实物价值,但是这种人文价值如若缺失了其载体,就会变成人类永远尘封的记忆。这既表明古村落保护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也道出古村落保护的要义所在。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更加需要文化的传承。因为传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传承的必然要求。古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古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视野下的一种根性文化,更应得到保护、继承与发展。在保护时把握人类前进的方向,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在继承时把握世界文化的潮流,坚持用修身的方法来学习传统文化;在发展时把握科学发展的大势,坚持用正面的方式来弘扬传统文化。
  洗去岁月的尘埃,穿梭在理想与现实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眼角的余光轻轻摩挲视线里古村落的一砖一瓦,顿生触及灵魂最深处的柔软和幽古的恬静。听任岁月悠悠,芳草斜阳;弘扬海南历史文化精神,成就中华文明复兴梦想!

知识出处

海南历史文化.特辑

《海南历史文化.特辑》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设有历史渊源、文化嬗变、黎族研究、地方文化、移民文化、历史人物、海洋文化”七个栏目。收录了《海南史前考古概述》《1882年美国人香便文海南岛之行日期考》《黎族文身的抢救性保护与合理利用》《三亚历史上的族群和多元一体文化》《从地名看海南移民文化》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琦
责任者
董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