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沿革与人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川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654
颗粒名称: 二、沿革与人文
分类号: K296.6
页数: 16
页码: 8-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月川村沿革、月川村姓氏简况、民族、语言、风俗、福利的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月川村 沿革 人文

内容

沿革
  据《崖州志》,唐武德五年改临振郡为振州,增置临川县。宋开宝五年改振州为崖州,隶琼州。宋征辟陈端章、宋宝祐四年丙辰(1256年)文天祥榜进士陈国华父子是临川里人。古临川里辖三村:月川村、榕根村、港门村。若以宋宝祐四年为起点计,月川村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民国、新中国二代至今,亦有750多年历史。
  明洪武三年,崖州由隶广西改为隶广东。
  清用明制,崖州隶广东琼州府,月川村隶崖州临川里。
  民国元年(1912年)至1949年,月川村隶崖县二区月榕乡。
  期间,月川村有过一次大搬迁。
  1939年2月14日拂晓,日本侵略军占领榆林、三亚,分兵向东西两路进犯。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为了避难,月川村民大部分迁居丹州村,散居在老郭园村、长园仔村、善光园等处。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村民才陆陆续续搬回月川居住。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月川村的隶属随海南建制的变化而变化。
  1951年,隶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崖县二区月榕乡。该乡辖月川村,榕根村、临春村、儋州村、东岸村、海螺村、海坡村(吴春园)。
  1954年,隶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崖县月榕乡,该乡所辖七村不变。
  1958年,隶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崖县荔枝沟公社。月川村改为月川大队(包榕根村),共分为8个生产队。
  1967年,月川大队改名为反帝大队,隶属不变。
  1969年,恢复原名月川大队。
  1983年,月川大队改为月川乡,隶属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崖县荔枝沟区。
  1984年,撤县建市,月川乡隶属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三亚市荔枝沟区。
  1985年7月1日,月川划归三亚市河东办事处管辖,改名为月川村,成立村委会。
  1987年12月,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月川隶三亚市河东区。
  1988年4月,海南建省,撤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月川隶海南省三亚市河东区。
  1992年,改为三亚市河东区月川管理区。
  1995年,改为三亚市河东区月川居民委员会。
  1998年,改为三亚市河东区月川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文
  月川村的历史
  据《崖州志》,唐武德五年(662年)改临振郡为振州,增置临川县。临川县治今已无从查考。临川废县,在州(崖城)东南一百一十里盐场西南山中,唐置,南汉省。宋征辟陈端章、宋宝祐四年(1256年)古崖州第一个进士陈国华父子是临川里人。月川村,古属崖州临川里。据上所述,月川村应在临川县治。因此,月川村的历史,至少应从宋宝祐四年算起,至今亦已有750多年历史。
  又据月川村林氏家谱记载,林氏家族自廷魁公从福建省迁居崖州乐罗球港村已有17代,从第5代起,日璋公就带领林氏宗亲落户月川村,继而第6代沐春公随堂叔日璋公谋生在月川村定居,日璋公后定居南丁村。仅林氏家族在月川村定居已有13代,按一代35年计,林氏族人在月川定居应有455年。且林氏家族迁居月川村时,月川村已有他姓人家50多户100多人,有田园、椰树园、盐池。这在古代已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村落。而要形成这样规模的村落,得有100至200年的时间。综上所述,可佐证月川村有700年以上的历史。
  人口
  据参考一些史料,各朝代月川村民人数为:
  明朝期间:约100多人;
  清朝期间:约300多人;
  民国期间:约700多人;
  解放初期:约800多人;
  现在月川村总人口:50466人。(其中:常住人口
  10858人,流动人口39588人,原籍居民3669人。)
  月川村姓氏简况
  月川村有林、王、陈、李、苏、曾、邓、张、吴、谢、谭、唐、刘、容、罗、钟、吉、蔡、石、贺、杨、卢、赖、黎、龙、陆、简、周、骆等29个姓氏。
  林姓
  月川村林姓有四支派系:一是林氏廷魁公派系;二是林氏德舒公派系;三是林氏来甫公派系;四是林氏伯康公派系。
  林氏廷魁公派系迁崖始祖廷魁公福建省莆田县甘蔗园村人,早年入琼,初居文昌,后移居乐罗榕村,再移居球港。传二男:其长男国栋公之六世孙宏春公、次男国材公之六世孙沐春公之妻周氏婆带五子迁居月川村,至今已传十世,近300多年。
  林氏德舒公派系德舒公居乐东县乐罗村,其六世孙宏纪公之后人迁居月川村,至今已传九世,200多年。
  林氏来甫公派系迁崖始祖来甫公系福建省甘蔗园村人。生于清太祖庚申(1620年),清顺治戊子(1648年)避难渡琼携妻子来三亚火岭脚居住,至今已有360多年,其后裔分别住港门村、榕根村、月川村、下洋田。
  林氏伯康公派系迁崖始祖伯康公字君任,系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人,元至正年间授广东雷州府海康县教谕,后避乱迁居崖州,至今已有660多年。
  王姓
  月川村王姓有四支派系:一是王氏尊栖公派系;二是王氏运新运兴公派系;三是王氏启恩公派系;四是光昌公派系。
  王氏尊栖公派系迁崖始祖尊栖公系福建省莆田县甘蔗园村人,约于明末清初来崖教学,晚年居榕根村,后移居林旺火灶村,其次男广明公后迁下村园(月川)定居,至今约有390年。
  王氏运新运兴公派系运新运兴公派系于民国年间自望楼乡(今乐东县)新安村迁居月川村。
  王氏启恩公派系启恩公派系于民国年间自望楼乡(今乐东县)新安村迁居月川村。
  王氏光昌公派系光昌公约于清末民初移居月川村,原籍不详。
  陈姓
  月川村陈姓有五支派系:一是邦宁公派系;二是良清公派系;三是明光公派系;四是田玉公派系;五是如昌公派系。
  邦宁公派系邦宁公是迁崖一世祖彦祥公之六世孙。彦祥公是元举人,授御史郎。在儋州府任上弃官自修州迁居崖州黄流,为黄流陈氏始祖。据传邦宁公于明代已从黄流迁来三亚居住。其子孙在原港门村(即今市委院内)建有“陈氏祠堂”祀之,由于时代变迁,日本侵崖时陈氏祠堂已被拆毁建炮楼,许多陈氏先民先后疏散入黎地、月川、荔枝沟,有些迁藤桥、陵水等地。邦宁公派系迁三亚至今已传十六世,300多年。
  良清公派系良清公移居林旺火灶村,传八世至天雄、天文二公移居月川村。至于良清公何时从何地迁入林旺镇居住,众说不一。有说从黄流迁居,有说从东方一带迁居,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明光公派系明光公之先祖从广东梅县迁居三亚市羊栏镇槟榔村,后学书公迁居月川村。
  田玉公派系田玉公派系因历史久远,战乱,黎汉杂居,造成家谱遗佚,湮没难考,何时从何地迁入月川定居,已难以考证,故暂以神牌供奉的田玉公为一世。
  如昌公派系如昌公从临高县迁来三亚月川谋生,因子幼公亡,故与临高宗亲失去联系,也不知从临高何村迁来,有待今后考证确定,暂以如昌公为一世。
  李姓
  月川村李氏家族约于清乾隆年间从乐东县木头园迁居三亚月川村,至今已传十世,大约270年。
  苏姓
  月川村苏氏有三支派系:一是德侯公派系;二是文彦公派系;三是亚对公派系。
  德侯公派系苏氏迁崖始祖德侯公从新安县官富九龙仔村渡琼迁来崖州藤桥海棠头老市。德侯公与次男锡存公亡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长男锡高公携父、弟之骨灰从藤桥灯笼田迁葬于临川里月川山尾,并定居于月川村,至今已有160多年,传有十世。
  文彦公派系文彦公迁居月川村情况不详,至今已传有七世。
  亚对公派系苏氏亚对公婆蒲氏于清末民国初年定居于月川村(原居山尾村园)。
  曾姓
  月川村曾氏据其家谱记载,迁崖始祖贵公于明洪熙乙巳年(1425年),由台州卫水军所调任崖州所百户,居住于崖城城西。其后人曾昱、曾浩、曾琼、曾玺、曾衡、曾国志、曾重皆世袭百户之职。贵公之第五代耀公乃今三亚市曾氏之嫡祖。月川村曾氏系十一世祖守基公之传人朝易公和朝运公由大州(西岛)迁居月川村。邓姓
  月川村邓氏先祖系广东省高州府人。民国期间,洪保公来崖定居月川村。
  张姓
  月川村张氏有二支派系:一是博罗张氏;二是信宜张氏。
  博罗张氏派系博罗张氏源自河北省清河县,后南迁至广东省博罗县石湾村(也称赤港湾)。明朝末年,张氏迁崖始祖成耀、成宗二公迁居崖州。成宗公后迁居三亚街(旧机场)。日军侵崖后,张氏族人散居羊栏、妙林村。后成高公迁居月川村。
  信宜张氏派系信宜张氏一世太始祖于明正德年间因战乱自福建省迁入广东省信宜县怀乡镇富多村。十五世修宪公之四子尔经、六子尔综于1957年来崖县(今三亚市)工委工作,并定居月川村。
  吴姓
  月川村吴氏有二支派系:一是高贤公派系;二是添侃公派系。
  高贤公派系高贤公支中敏公属居月川村,已传有六世。添侃公派系添侃公系广东省恩平市君堂镇平安乡新屋中村人,乃吴氏33代细钟公之子,1949年国民党兵败被抓,随军退走海南,后留居月川村,并与本村李氏结为夫妻,成为另一支吴氏迁月川村始祖,至今已传了四世。
  谢姓
  谢氏是月川村居住较早的姓氏,由于历史久远,及一些不清楚的原因,谢氏家族仅存有一男孩名叫亚博,其母名叫亚亲,早年随母改嫁移居外地,其也改随继父姓。其家族情况已无从查考。
  谭姓
  月川村谭氏始祖宗正公于清末民国初年由福建省莆田县甘蔗园村迁居月川村,至今已传了六世,近百年。
  唐姓
  月川村唐氏迁崖始祖于明末清初自福建省莆田县甘蔗园村迁居月川村,至今已有近300年之历史。刘姓
  月川村刘氏墨申公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自万州(今万宁市)迁居月川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传了六世。
  刘氏还有一支来自广西,1961年进寿公定居月川村。
  容姓
  月川村容氏原为复姓慕容,民国初年,慕容天桂公之长男慕容建元公婆陈亚花携三子即大金、大财、大德(大典)离开老家乐东县乐罗村来到今三亚市河东区月川村谋生而定居,并改为单姓“容”。
  罗姓
  月川村罗氏先人于清光绪年间因水灾自广东省罗定县逃荒至海南岛,大约于民国五、六年间来到崖县三亚一带谋生,先在高村园荒坡开荒种地,并在此居住。经过几十年的繁衍,高村园形成了一个罗氏小村庄。因有族人参加抗日战争,1941年至1942年间,日军多次包围高村园,最后烧掉了全村的房屋,罗氏族人全部逃离。日本投降后,罗氏族人才逐渐迁到丹州村居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罗氏族人才迁来定居月川村。钟姓
  钟氏先祖约于清代自闽来琼。月川村钟氏于清末民国初年定居月川村。
  钟氏还有一支来自广东省茂名高州市,1961年到月川定居。
  吉姓
  月川村吉氏始祖满光公于清末民国初年定居月川村。
  蔡姓
  月川村蔡氏有典公于民国年间自十所村(今属乐东县)迁居月川村。
  石姓
  月川村石氏约于1937年从乐东县佛罗盐路村迁居月川村。
  贺姓
  月川村贺氏先人自湖南省到广东省经商,后渡琼到三亚,初住红沙。日军侵占三亚后,先人在防空洞被炸身亡,姐弟三人分送给人抚养。姐家春被月川村林氏抚养,弟亚黑被月川村王氏抚养,弟亚强被崖城张氏抚养。亚黑后恢复原贺姓,亚强仍用养父张姓。
  杨姓
  月川村杨氏自乐东县佛罗镇迁居月川村,至今传了六世。
  赖姓
  月川村赖氏有二支派系:一是世璋公派系;一是亚银公派系。
  世璋公派系世璋公自广东省梅县迁居月川村。
  亚银公派系亚银公原居住在广东省吴川县牛头村,于民国初年迁居月川村。
  黎姓
  月川村黎氏入居月川时间较迟,至今才传三世。
  龙姓
  龙氏迁琼始祖海清公于宋朝自福建来琼定居,因迁徙时间久远,传承不详。龙氏来月川居住时间不久,才传了三世。陆姓
  月川村陆氏荣记公于解放前自广东省新会县迁至月川村定居。
  简姓
  月川村简姓广和公于民国期间自广东省新会县迁居月川村。
  周姓
  月川村周氏自乐东县乐罗村迁来月川村定居,至今传了四世。
  骆姓
  月川村骆姓早年定居月川当盐工,原籍贯不详。
  卢姓
  据资料,崖州卢氏族人原居住在州城南之水南村。清朝年间,有卢氏族人迁往琼东、乐会(今琼海市)一带。至清末民国初年,又有部分卢氏族人迁回崖城、水南村。月川卢氏于民国年间从琼东县(今琼海市)长坡迁来月川定居。民族
  月川村人99%为汉族,杂有黎族、壮族。
  语言
  月川村民讲本地海南方言即月川话,亦讲普通话。
  风俗
  崖州素有“习礼仪之教,有邹鲁之风”的美誉,尽管现在月川村处于都市闹市中心,月川人物质生活相当丰富,但月川人仍然保留传承崖州礼仪之古风。民风朴茂,不喜华靡。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安土重迁,热爱故乡。男女婚嫁,沿用“出槟榔”、“吃槟榔”、“押命”、“出新妇”、“回门”等古老礼仪。祭用俗礼,丧作佛事,吉凶贺吊,往来赙赠。元旦,以爆竹开年,内外称贺,酌酒相庆。
  福利
  16岁以上(含16岁)的村民,居委会都给予购买养老保险。现在女55岁、男60岁的老人都已领到了养老保险金。
  居委会给60岁以上(含60岁)的村民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并以每年每人加20元递增。
  年底每个股民都有分红,2010年每个股民都分得
  3000元,并每年递增,2011年预算每个股民分得10000元。每月居委会给村民每家每人发放大米15斤、食用油0.9升,每两个月发放一次。
  给予子女上学的奖励补助
  有股份分红的村民的子女:
  小学到初中每人每年补助400元,高中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
  大学每人每年补助:一本7000元,二本6000元,三本和专科5000元。考上排名前五名大学和考试分数700分以上的另外一次性奖励10000元至5000元。
  考上五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的考生,一次性奖励补助100000元、赠送5张赴校飞机票、出资给考生家长办5桌宴席(每桌按3000元计)。
  原籍居民(外嫁女)的子女补助:
  初中升高中考入市重点学校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考上高等院校的一次奖励:一本奖励3000元;二本奖励2500元;三本、大专奖励2000元。
  为了鼓励村民子女读书深造,减轻家长负担,从2011年9月起,凡本村子女在高等院校读书期间,每人每月(含寒暑假)发给生活补助费500元。
  今后随着社区的经济发展增长,奖励补助的金额也会随之增加。
  物阜民安,月川村正向小康社会福利社会迈进。

知识出处

月川村志

《月川村志》

本书记录了月川社区居委会就筹划编纂月川村志。几年来,几经努力,几易其稿,《月川村志》终于付梓。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有关方面和诸多人士的帮助,得到月川人民的热情支持,尤其是林瑞丰先生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丰富的资料,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于他们的帮助与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史料与资料之不足,加上我们的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阅读

相关地名

月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