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繁华的港西古镇——港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634
颗粒名称: 明代繁华的港西古镇——港门
分类号: K901.6
页数: 5
页码: 73-7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位于海南岛的港门古镇,是历史上大旦港主要的商贸交易地。古镇保存完整的古老港口,有许多街巷名称仍沿用古名,以及保存最好的京和港街等。古镇居民大多数为广东南海、番禹、顺德、东莞和台山等地的移民,因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海上“丝绸之路”重新开启,中国与南洋各国商贸频繁。港门古镇以其“老街”是旅游资源特色吸引着游客。
关键词: 港门古镇 古建筑 三亚市

内容

港门古镇是历史上大旦港主要的商贸交易地,坐落在宁远河与郎芒河相交汇的入海处。据作者考证,港门古镇是目前海南岛保留古建筑商业街最完整的古老港口。现在的港门镇约有人口3万左右,分成5个居委会和两个村委会,古镇内大街小巷如蛛网纵横交错。据这里老人们说,解放前港门镇号称36街72巷,如今变化不大。其古镇现有许多街巷名称仍然沿用古名,如:文明街、龙港街、东京街、中华街、文昌街、雀信街、乾隆街_等等,其古建筑保存最好的要数京和港街,当地人又称为“老街”。这条老街紧靠河边,全长约1500米。街面不宽,宽处约4米,窄处大约仅两米左右,而且街道弯弯绕绕的,真正就是那原汁原味的“古巷深深”。再看沿街两侧的铺面,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但全都是清一色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店。其建筑材料均为砖木结构,外墙均为大青砖,屋内为木板楼,屋顶为瓦檐结构。这些临街铺面的建筑模式每家店面与内地老铺面差不多,下为石板槽上为木槽,靠山墙木质门框,然后就是门板和大门,这些木质铺面大多都涂有油漆,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但仍然透视着古铜色光亮。老街最亮眼的是临街墙面的建筑造型,不管店铺是一层还是两层,其临街没有廊檐,二是墙面由青砖直接封顶,然后封顶处则是各种几何造型。如果店铺是两层,则临街必开窗户,而其窗户必是两扇或三扇相连,造型有小圆角或尖角,其建筑模式带有典型的南洋风格。这些建筑经过岁月风雨侵蚀,墙面发生霉变,白墙变得灰黑斑斑,向你传递着历史的沧桑。如果你要了解更详细一点,老人们会告诉你老街上哪幢是明代建筑,哪幢是清代建筑,还有哪幢是明国时期的建筑,让你目不暇接。
  港门古镇由于地处历史上的大旦港西边,所以又称为“港西”。解放后这里的行政区划为港西乡,大跃进时改为火箭人民公社,以后又与保港公社合并为保港镇,现在属崖城镇管辖。街上的居民大多数为广东南海、番禹、顺德、东莞和台山等地的移民,因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海上“丝绸之路”重新开启,中国与南洋各国商贸频繁,这里作为这条线上的重要商铺,上述五地的人多在此开展商贸活动,久而久之便在此落地生根。在清朝乾隆年间,五地移民在镇上建了一座很大的“五邑会馆”,这个会馆还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赐匾,五邑会馆所在的“乾隆巷”由此二得名,现在该棺已改为“天妃庙”。镇上居民有姓“麦”姓“符”姓“韦”的这样一些不常见的姓氏,这些姓氏应该说都是典型的历史上的“回回”姓氏,如“麦”姓源自阿拉伯人的经名首音。在元代,有任中书省平章政事的麦术丁﹛麦术督丁﹜,在现在三亚回族中仍然有叫“麦扎儿”经名的。“韦”姓和“符”姓历史上只有越南和靠近越南的壮族才有,据有关资料记载,海南岛这两种姓都为早期越南移民,更何况港门镇对面就是越南,当时的大旦港则是南亚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各方移民涌入就不足为奇了。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些“姓氏”的后裔早已融入汉民族群了,但它记载着古镇历史上商贸活动的痕迹。在作者眼里,港门古镇仍然极具吸引力,这里的“老街”是其独有的旅游资源,终有一天被那些独具慧眼的投资者看中,开发成为人们“探古寻幽”的天堂。
  在海上“丝绸之路”重新开启,历史上的大旦港及其古崖州作为这条线上的重要商铺发展史中,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这就是郑和,包括明代回民的大量迁到这里,主要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郑和(1371-1435),云南昆阳(今云南普宁)人。本姓冯,回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圣城麦加。郑和的祖父名“米的纳”,授滇阳侯,定居昆阳,郑和的父亲名“米的金”,授云南行省参知政事,袭封过滇阳侯,他们都是元代的官吏。明太祖统一云南时,郑和被送入宫中做太监,后归燕王府。十四世纪初,燕王朱棣从北京起兵请难,郑和从征有功,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郑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智勇双全,深得明成祖朱棣的信赖。因为他是伊斯兰教徒,又懂阿拉伯语言,于是朱棣亲选他为正使出访西域。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8年(1433年)的29年间,率领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七下西洋。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大本营,每次都是从这里启航,经苏州刘家港出海,到达福建沿海,等待信风再放洋远航。返航后又回到南京驻泊待命。郑和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44丈(136.4米),宽18丈(55.6米),其载重量约为2500吨,排水量约3000吨,可乘1000人,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一次为永乐3年(1405年),郑和与付使大太监王景弘率官员、翻译、医生、工匠、水手、军士等27800人,分乘62艘大船,浩浩荡荡出发。船中携有大批绫罗绸缎、锦麻纤丝各色布匹,还有大量陶瓷器皿、金银铜器和馈赠礼品。他们经崖州补充淡水食品后,向西南航行。先后访问了占城(越南部)瓜哇、苏门答腊(今属印尼)、满刺加(马来)、锡灿(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卡里卡特)等国家和地区,于永乐5年(1407)七月回国,历时两年。紧接着于当年十月初第二次出航,至永乐七年九月回国,又是历时两年,航程与上次相同。接着又同前一样于永乐七年十月到永乐九年七月,航程基本同上,除例访问外,还在福刺加建立了仓库,以储备粮食和物资。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是于两年后的永乐十一年至永乐十三年,除上述国家和地区外,增加访问了留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和忽鲁莫斯(位于今波斯湾口,属伊朗)。
  又经过两年准备,郑和于永乐十五年三月至永乐十七年八月奉命再度下西洋。这一次除上述地外,远洋过阿丹(今西亚湾西部)和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来、卜刺哇(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和希腊瓦,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等地。又经过两年准备,第六次于永乐十九年五月至二十一年九月再度远洋,除再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外,还访问了法祖儿(今阿拉伯半岛的多法尔)。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时隔八年之后,于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这是最后一次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访问国家最多的一次,还专门派出使节朝拜了伊斯兰圣地麦加。郑和使团每到一地,首先“开诏颁赏”,随即参见各国国王或领地酋长,宣读并递交大明皇帝的国书,表达“共享太平之渴望”,表示和平友好相处之意,并向其王妃、大臣等赠送金银纱罗等礼品,并接受各国回赠的礼品。然后,就开始进行民间贸易活动,将随船带去的中国物产换取当地土特产品,如玛瑙、香料、药材、珊瑚、麒麟、狮子、驼鸟、斑马等等奇珍异宝和珍稀动物。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9年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色地完成了大明王朝与海外众国交好的外交使命,极大地提高了明王朝的国际威望,终于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和平友好局面。仅永乐二十一年就有16个国家1200名使节来中国,还有四个国家11位国王亲自访华,仅暹罗(今泰国)就派来使臣22次。
  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党和国家于2005年举行了各项纪念活动,南京市还再造了郑和当年宝船,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功绩是在于重新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重新打开了中国通向南亚和西北亚甚至包括欧、非国等外部世界的大门。在此之前的几百年间,海上丝绸之路由于黄巢暴乱,被彻底关闭。黄巢暴乱在当时阿拉伯国家引起巨大震惊,许多当时中东地区旅行家都有详细记载。据《阿拉伯人及波斯人印度中国纪程后部——阿布赛、德岭散之记录》载:“公元八七七——八七八年(中国《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为唐僖宗皇帝乾符六年(1879年)”。乱党首领,名曰班雪(黄巢)在攻陷无数城邑后以回教纪元二百六十四年陷康府(广州),杀回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火教徒,其数达十二以至二十万人,摧毁康府后,乱党进向国都。此时中国内部情形大变,乱事四起,全国无主,中国之威力,完全消灭,阿拉伯与中国之贸易,亦完全停滞。”从一个强大的东土大唐,一夜之间变成了人间地狱,让世界各国闻之色变,望而却步,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了几百年。
  明朝出访近30年间,郑和每次都有几十艘大船和2万以上人员,出访国家大多是信奉伊斯兰教,每次出访的随员大多是回族等少数民族伊斯兰教徒。而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又是其往返的必经停靠之地(考古发现当时在西沙永兴岛和永乐鸟上立柱和建有神庙),必然要在海南岛四周大港湾设立海船修理停靠港口,人员膳食的驿站和物资淡水供应站。按规定出使船队途经海南时,驻海南崖州保港水师营部分水手、将士要轮换随船远航海外,常住这里的各种船舶修理人员大多是从原燕王驻北京时在北方回民区挑选的工匠,而驻海南水师士兵均是屯边的“色目”兵,加上随员生病、仓储、联络等因素进进出出,这就有许多回民历史性地留驻在这里了,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他们这些人居住的村落称为“番坊园”。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古色古香的老城到2010年12月底作者再次深入该城采访时,每条街道其间都掺杂建起许多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使得这座南洋风貌古城遭到严重破坏。

知识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漫话天涯古道》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三亚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城市,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和翠绿的山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天涯古道”,起点是历史上的崖州古城,终点是现在繁华的三亚市。通过对“天涯古道”的考证,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民俗、人文和地理史料题材。该题材也是游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商机。挖掘“天涯古道”的历史文化,应是当今三亚有识之士的共鸣。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