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涯古道的变迁,看历代中央集权对天涯一隅的地位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631
颗粒名称: 从天涯古道的变迁,看历代中央集权对天涯一隅的地位演变
分类号: K825.6
页数: 15
页码: 48-62
摘要: 本文论述了“天涯古道”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发展变迁,从南宋吉阳军衙以前的各朝代郡、州及宁远县衙座落地点、城池建设和城墙拓展等方面阐述,说明历代朝廷对这海天一隅的观念转变,以及派往这里人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
关键词: 天涯古道 古城建设 三亚市

内容

“天涯古道”是晴雨表,从它的贯通到线路的变迁,真实地反映着历代朝廷中央集权,对这中国疆域最南端的海天一隅不同观念的转变。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转变是漫长的,反差是巨大的。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或者说看法上的转变,一个主要标志就是对这海天一隅在历代朝廷心目中的位置,由过去作为流放官员的蛮荒之地,逐渐演变为重要的海防之地,特别是清朝视这里为国门的第一道防线,这就是研究“天涯古道”的真正意义。
  古崖州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约公元前210年左右),置于中国版图。当时南方设置三郡,海南岛属象郡,与越南等南亚大陆同为一郡。到了汉朝时,郡治缩小,海南岛设儋耳、珠崖两郡,这里为珠崖郡治所。隋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改珠崖郡为临振郡,领宁远县。到唐代改临振郡为振州,治宁远县。至宋朝开宝五年(公元922年),又改振州为崖州,从始州府所在地就称为崖城,或崖州城。到了宋代熙宁年间,这里又降为珠崖军,后又改吉阳军,元代又降为宁远县。
  崖州从明代开始,朝廷便对这里引起重视。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将这里升为崖州,从始后这里的地位在明、清两代朝廷中,日显重要,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将崖州升格为直隶州。
  从元代以前这里交通都是以大旦港为重要通商口岸,水运成为主要的交通要道。因此,自南宋时代的吉阳军衙以前的各朝代郡、州及宁远县衙,都座落在靠近大旦港湾的水南村,也就是今天盛德堂老宅靠北的位置。当时自大旦村开始,沿港湾至小旦村、番坊园、头塘、水南村至府衙有一条街市,没有城墙,仅有用土筑成的土城垛,城门仅用木栅。出城门有一条官道沿宁远河南岸通至广济桥,这一段约4华里,在桥的西南靠州府所在地一头,有个玉皇庙,在这一块有一小街市。至南宋绍定年间,军衙开始迁址于现崖城老城处。
  有城才有路,城是点,路是线,或者说城是皮,路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崖州城移至现在位置后,我们从古城建设上也可以看到历代朝廷对这里的重视程度的转变。据《正德琼台志》载:“绍定六年(1238年)始,崖州城用土砖坯垒女墙,高一丈六尺,长二百四十二丈,开东、西、南三个城门。淳祐右年间,吉阳军知军毛奎继修城池,并在淳祐五年(1245年)迁建儒学于城西南隅。”元代只有元统元年(1333年)州判李泌在城池上创建谯楼,由于元朝统治阶级对异族采取限制措施,当权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北方,所以整个元代从忽必烈1279年灭南宋至1368年间,崖州城池没有拓展。
  崖州古城的发展建设也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洪武元年(1369年),崖州由吉阳军升格为崖州后。于第二年,正式在今崖城粮所位置建造州衙门。随后,崖州古城不断拓展,城墙也重新改由砖石垒砌加固。至洪武十八年止,崖州城墙全部用青砖石料加固加厚,并拓展城墙至三余里,周围长达五佰一十三丈五尺,高二丈,厚九尺。除此外,又重新整修三个城门,并分别在三个城门上各建一座谯楼,加砌护身雉堞一千零一十七个,设铺二十个,以便军人轮哨守城。随后,又在城墙外开挖濠沟护城,并于正统年间将城四周濠沟全部贯通,在城门处增建吊桥,使这座州城真正成为功能齐全边防重镇。
  至清代,特别是清康熙皇帝派钦差测得这里为大清版图南端起点后,朝廷对这里的基础建设也更加关注。在清代年间,古崖州城墙拓展了七百五十米,周长达到4.5华里,高度增加了三尺,达到八米,城内面积达到一百贰拾八万八千二百平方米。另外,三道城门都进行了改造重修,增修了月城,三座城门分别镌刻石匾嵌于门顶,东门曰“阳春”,西门曰“镇海”,南门曰“文明门”,即现在保存完好的位置。由于城池不断加固完善,由州府通向东、西两条官道也如牛头的触角,不断向两侧延伸,特别是州东官道重新改线、拉直、增宽,分设官铺驿站等,使天涯古道空前辉煌。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历史文档典志中记载的,是某朝某代某位官员对城池建设有所贡献,这一批又一批对边城重镇建设的有功官员,说到底还是从明代以来朝廷对这里的逐渐重视,一是将机构设置逐渐升格,二是逐渐加大投入,所修改建城池需要大量费用,这些费用既便是从地方税额中支付,那也得朝廷点头,以建充交,具体到某官员只是具体承办而已,而并非某官员个人的政绩。
  应该说,我们看历代朝廷对这海天一隅的观念转变,最根本的变化还是派往这里人的变化,一个重要分水岭就是元代以前和明代以后。
  元代以前这里是作为犯罪官员的流放之地。既然是作为谪宦发配或充军之地,还谈得上重视吗?那么,从明以后又是疆域的巩固,又是资源的开发,又是对外交流的拓展等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这海天一隅举足轻重的区位优势所决定的,天涯古道的兴衰是最好的见证。在元代之前,崖州作为蛮荒之地,不被朝廷所重视,但这又反过来让大量官员被贬这天涯一隅,许多官员甚至老死在这里,为古崖州增添了名气和荣耀。
  在中国历史上,有十多位宰相被泛一州一县,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从唐初开始,第一位被贬古崖州的宰相是韩瑷。韩瑷(606-659年),字伯玉,京兆源(今陕西山原)人,初唐宰相。韩瑷敢于直言,因此得罪不少朝廷官员,遭受众人排挤,于显庆二年(657年)
  被贬振州刺史,于显庆四年卒于振州。韩瑷遭贬之时,曾悲愤地说:“朝廷贬谪贤良之始,即为政风败坏之征照也。”
  第二位遭贬崖州的又是一位中唐宰相李德裕。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赞皇(今河北赵县)人,唐中兴宰相,曾两度为相,有诗传世。李德裕于大中二年(848年)贬潮州后再贬崖州司户参军,谪居于崖州城西毕兰村,于一年半后卒于该地,其李氏子孙从始扎根于此地,现多位于望楼河两岸。李德裕在历史上是一位名宦,在他任宰相六年期间,曾帮助武则天内制宦官,外抑藩镇,收复幽燕,平定回鹘,政绩显赫,被武则天封为卫国公。武则天死后,宣宗继位,牛党得势,李德裕遭牛党攻击致贬。李德裕在崖期间曾写下《贬崖州司户道中》和《望阙亭》两首诗,被收集于《李卫公别集》中,《贬崖州司户道中》云:“岭水争纷路转迷,桄榔椰叶暗恋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关于李德裕第二首诗《望阙亭》有两个版本,其《崖州志》载诗云:“独上江亭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江山只恐人归去,百匝千回绕郡城。”在《李卫公别集》中,这首诗有所不同:“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诗中望阙亭位于城南二里宁远河入海处,今毁。明代岭南巨儒钟芳曾有诗曰“钓鳌谁似唐迁客,同赋登高望阙亭。”这唐迁客就是指李德裕。据说,望楼河历史上没有名,因李氏后裔落住于沿河两岸,为纪念先祖,将该河按其此诗意取名为望楼河。据李氏后人传,李德裕一生酷爱藏石,谪崖时对文美石情有独钟,曾派人到文美盆地淘宝石献宣宗皇帝。关于李德裕贬地及谪居之所学术界有不同看法,认为唐代以前的崖州在今天的琼山,因此李德裕贬地及谪居之所应在琼山。为了考证李德裕贬地及谪居之所详情,当代文豪郭沫若曾于一九六二年深入崖城毕兰村寻探,还至黄流李氏后人中查访了族谱,写有专门论文发表在当年的光明日报上。
  以上是唐代病死于这里的两位宰相,除了以上两位外,在唐代还有三位宰相被贬崖州,后又陆续离开这里。他们是:被贬振州司户的杨炎,被贬振州刺史的崔之综和被贬振州陵水县尉的李昭德,仅唐代就有5位宰相被贬在崖州。杨炎被贬之时写了一首著名诗:“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回。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这首诗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是李德裕所写,经郭沫若鉴辨为杨炎所写。
  唐代另一位被贬崖州的宰相是韦执谊,京兆人,进士及第,为尚书左承,中书门下平章事,永贞元年贬崖州司户。韦执谊被贬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特为此写有一首诗《寄隐者》:“卖药向都城,行憩青门树。道逢驰驿者,色有非常惧。亲族走相送,欲别不敢住。私怪问道旁,何人爱何故?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禄厚食万钱,恩深三日顾。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青青东郊草,中有归山路。归去卧云人,谋身计非误。”诗的开篇假借一位买药人的目光,描写当朝丞相韦执谊被贬官之时,离开京都家族亲友一路相送,想挽留又不敢留的凄惨情景。买药人向旁人打听,知是韦执谊,昨天还以宰相身份在延英殿与皇上问答,享受着丰厚的待遇,今天却一下子被贬至那遥远的边陲生死未卜。从古至今,当大臣的受宠与倒霉,就在早晚的一瞬间。另外,在唐代还有宰相之子李泽,以及唐高宗之十九子李灵,其皇孙李茂,后两位都死于被贬之地。
  卢多逊,北宋宰相,崖州谪宦,河南怀州人(今河南泌阳)。五代后周显德初,举进士。北宋开宝元年冬,命为翰林学士。太平兴国初,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后任兵部尚书。多逊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辞敏捷,性狡黠,有谋略。宋太祖好读书,每取书史馆,多逊必向吏令打听书目,先通夕阅览,待太祖问及书中事时,回答如流。同时十分佩服。七年,多逊因涉连秦王赵廷美结党营私案,被捕入狱。初判死刑,诛斩九族。太宗念其身居相位,久事朝廷,下诏削夺其官职及三代封赠,全家发配崖州(今三亚),由所经驿站逐一遣送,朝廷纵使大赦,也不在量移之内。多逊至崖州后,上谢恩表文遣送者带回朝廷。谢恩表中曾云:“流星已远,拱北极巳不由;海日悬空,望长安而不见。”雍熙二年(985)卒于崖州水南村寓所,年52岁。居崖州期间写有《水南村》诗,久为传诵。卢多逊学问渊博,涉猎颇广,开宝年间任翰林学士时,奉敕与尚药奉御刘翰等纂修《新评定本草》,即后世所称之《开宝本草》。在宋代,被贬至此的第一位宰相是卢多逊。卢多逊(934-985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20岁就考中进士,曾两度为相。其父卢亿也为进士出生,官至观察支使,少府监。卢多逊其子卢察中也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考中进士,一门三代三进士在中国属少见。其时,宋太祖好读书,每取书史馆,多逊必向吏令打听书目,先通夕阅览,待太祖问及书中事时,回答如流。七年,多逊因涉连秦王赵廷美结党营私案,被捕入狱。初判死刑,诛斩九族。太宗念其身居相位,久事朝廷,下诏削夺其官职及三代封赠,全家发配崖州(今三亚),由所经驿站逐一遣送,朝廷纵使大赦,也不在量移之内。多逊至崖州后,上谢恩
  表文遣送者带回朝廷。谢恩表中曾云:“流星已远,拱北极巳不由;海日悬空,望长安而不见。”雍熙二年(985)卒于崖州水南村寓所,年52岁。值得一提的是,卢多逊贬崖后住在水南村,写有一篇水南村长诗,将水南村描绘成世外桃园般美丽。诗曰:“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鱼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生世在桃源。一簇晴岚接海霞,水南风景最堪夸。上蓠薯蓣春绿蔓,绕屋槟榔夏放花。狞犬入山多逐鹿,小舟横港是鱼虾。谁知绝岛穷荒地,犹有幽人学士家。”由于卢多逊的这首诗,在元、明、清各朝代诗人都有对水南村美景写照的和诗。卢多逊是第一位用诗对崖州境内风景民俗进行宣扬的人,被三亚市志列为先贤榜第二位(第一位为鉴真和尚),可谓奉之高阁。从卢多逊这首诗看,其遣词朴素贴近生活,且朗朗上口,将一个山下人家的水南村景描绘得“却疑生世在桃园”。但全诗从声调上看应为两段,稍长了些,使人不易记。其中有些句子不甚完美。现我们根据其诗稍作调整压缩,则更能使一个“世外水南”胜桃园也。其诗为:“山兰人家门林下,水南风景冠珠崖。上篱薯蓣春蔓绿,绕屋槟榔夏放花。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时竹生芽。一族晴岚接海霞,小舟横港是鱼虾。”卢多逊于五十二岁时病死于水南村,其后代至今在水南村已传二十五代,现其二十五代孙卢三芬投巨资在水南村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卢多逊纪念馆,馆内有卢多逊塑像和生平事迹介绍。
  宋代被贬崖州的第二位宰相是丁谓。丁谓(966-1077年),字谓之,后改公言,苏州人。丁谓得益于寇准提携而平步青云当上副宰相,但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结果却声名狼藉,于大圣元年(1023年)被贬崖州司户参军。丁谓虽然声名很臭,但在崖州三年却做了不少善事,他教人读书习文,为这里边民开化尽心尽力。丁谓对这州东官道也是有功之臣,是他出资修建了座落在他住所边的一座桥,使来往行人得以畅通。他还在屋舍官道边开挖荷塘数亩,并在塘边建一亭又名“怀远亭”,供行路人小憩,至今人们仍称这里为丁家桥,称这塘为候塘。
  宋代被贬崖州的第三位宰相是赵鼎。赵鼎(1085-1147年),字元镇,自号德全居士,钟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赵鼎于绍兴十二年由潮州再贬吉阳军,住在唐朝宰相裴度第十五代孙裴闻义宅,裴闻义当时任昌化县令,因同是山西闻喜县人,所以,赵鼎便将裴宅作为贬所,直到两年后在裴宅绝食身亡。赵鼎在临死前留下诗句:“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心。赵鼎不仅是宋朝名相,也是一位诗人,他的传世之作有《忠正德文集》和《德全居士词》,他的一首词《点绛唇、春愁》,连毛泽东主席都多次卷点过。他的另一首词《满江红·泊舟仪征江口作》气势豪迈,其中的“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脍灸人口,被誉为宋南渡之前的代表作。赵鼎还是一位知人善人的宰相,是他力举岳飞收复襄阳,并在抗金议和中与秦桧结恶,遭其陷害,但使这古崖海边黄土有幸坝忠骨,留得正气惯南山。
  宋代第四位官居宰相的贬崖宦官是胡铨。胡铨被贬时还是框密院一名编修,因一奏折《上高守封事》反对同金议和而遭赵鼎同样下场。但胡铨挺过奸相秦桧之死,朝廷换代孝宗继位后,得以重返政坛,并最终当上付宰相。胡铨在崖州水南村裴宅住了八年,每天传《易经》讲《儒学》,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并且深入黎区传授农经,是沿州东官道走得最远的一位贬官,留下了许多至今仍在老百姓中流传的佳话。
  宋代第五位被贬崖州的宰相是韩侘胄,韩侘胄(1152-1207),字节夫,为北宋名相韩绮之曾孙,抗金名相。
  宋代还有一位死后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的宰相,就是编修《资治通鉴》的作者,大名鼎鼎的司马光。
  在元代这里仍有宰相级人物如王仕熙等被贬。据[《崖州志》宦绩志二]载:“王仕熙,字继学,北海北平人,晋王朝参政。致和戊辰秋,燕帖木儿谋逆,执仕熙下狱,迎怀王入京。九月流放吉阳军,与侍御史济宁邱世杰同渡海,世杰流万安军,明年天历已已,至郡”。王仕熙是元代大诗人,翰林大学士,北海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于元代晋王朝元泰定二年(1324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入阁,历官吏部侍郎,中书参知政事(相当于今付总理)。王仕熙是所有被贬崖州宰相中,对古崖州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位,但他则不是犯错而是元代宫廷内乱的牺牲品。
  元朝皇帝忽必烈死后,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朝宫廷发生了第一次内乱,皇后卜鲁罕与左丞相阿忽台等谋立忽必烈第三子安西王忙歌刺之子阿难答为帝,而右丞相哈刺哈孙则在暗中预谋。他一方面遣使北迎怀宁王海山(成宗铁穆耳之二兄答刺麻八刺之子),另一方面南接其弟之子爱育黎拔力八达。爱育黎拔力八达得信后抢先赶到大都,提前发难,擒杀阿忽台、阿难答等。海山随后从漠北赶到大都,双方经过妥协,由长兄海山继位为帝,是为武宗。爱育黎拔力达因功劳巨大,被册立为皇太子,双方约定“自是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武宗死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是为仁宗。但仁宗继位不久,便违背先约立己子硕德八刺为皇太子。为了避免武宗长子和世录对皇太子地位的威胁,仁宗遂封和世录为周王,并令其出镇云南。而作为与和世录异母兄弟的图帖木尔,则侥幸没有卷入这次纷争,仍然安居京城。1320年仁宗病逝,元朝宫廷发生第二次内乱,武宗一派后人与仁宗一派后人发生争斗,结果仁宗一派获胜,其长子硕德八刺登上皇位。而武宗之子均遭封杀。延裕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皇太子硕德八刺继位,是为英宗。英宗即位不久,奸臣铁木迭儿暗地里唆使中政使咬住,明的则联合钦察台向英宗诬告脱欢察尔等暗通亲王、附马一起将构异图谋,并说图帖木尔与此事有染,致使图帖木尔噩运降临。原本就是夺位登基的英宗,接到诬告密奏后,下诏令让图帖木尔离开京城流放到海南岛。
  这年春天,图帖木尔被流放至海南岛琼州,于第二年又被流放到当时黎汉混居的东河图(万泉河北源头)一带,后被南雷峒主黎族首领王官保护,才免于灾难。(今天岭口镇九锡山村仍保存有大量当时保护图帖木尔的遗迹遗物。)1323年,元代朝廷再次发宫内乱,结果英宗的伯父,也就是元世宗太子真金的螪子也孙铁木尔获胜登基。1328年(至和戊辰年)元代朝廷第四次发生宫廷内乱,时任参知政事的翰森大学士,元朝著名诗人王仕熙,因事涉嫌被捕入狱。结果,武宗的亲信签书枢密院事的燕铁木尔派获胜,逐迎怀王(图帖木尔)返朝,这位海南岛历代唯一被流放过的王子终于苦尽甘来。这年八月,图帖木尔从南京沿京杭运河返回北京顺利登基。登基后,他从死牢里放出翰林学士王仕熙,予以安慰,并于当年九月将其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岛三亚崖城)。
  王仕熙于至和戊辰九月被图帖木尔放逐海南岛,于第二年即天历已已年(1329年)到达吉阳军城(今三亚崖城镇)。当时的吉阳军知军杜量因久仰王仕熙大名,闻知他谪崖,早派人在城内为他建造一间华美寓所。王仕熙质本淡泊,入城后“恶其完美”,不肯入住,婉然谢绝杜军守美意,“乃于城西陋地茅屋借居之,名曰‘水北新居’,又于旁西南数十步筑江亭为游息地”。茅屋和江亭位于城外西郊,南傍宁远河,北依青山林,田畴铺接,牧原在望,既有淡泊宁静的氛围,又有一派优美的南国田园风光。王仕熙从自己的遭遇中,深谙世事艰辛,政治险恶,又牢记怀王图帖木尔嘱托,远离官场,与当地文人学士相携登亭,凭栏游目览胜。其间,与当地一帮文人学士或小酌浅吟,或清淡轻歌,倒也其乐融融。
  王仕熙在崖州期间,谨记怀王图帖木尔之嘱,远离官府政治,整日与一些当地名流雅士饮酒作乐,游山玩水。在寄情山水之间的同时,写下了名留千古的“珠崖八景”诗。这些诗均为七律四句,合计38句,句句文字贴切,朗朗上口。这珠崖八景分别是:“鳌山白云”、“琼海西风”、“边成斜照”、“水南暮雨”、“稻陇眠欧”、“竹篱啼鸟”、“南山秋蟾”和“牧原芳草”。
  据《正德琼台志》流宦卷载:“仕熙礼之不校、谙郡县时政利害,未尝出诸口,非公事及宴,不荀出,惟劬书酷咏为娱,恬然不见其去图之意,远近皆够爱,得其文字,珍藏之。后居琼,冬初许归田里。”王仕熙于第三年(1332年)即被图帖木尔从崖州改放琼州,并于当年十月来到图帖木尔的避难地定安县南雷峒峒主王官的所在地南远图。王仕熙来到南远图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遵从图贴木尔的旨意,为当地的一些老百姓做些善事,以便为当朝天子图贴木尔笼络民心,感谢在他流放期间,这里的百姓对他的厚爱之情,以此来证明他这个皇帝是知恩图报的。其二,王任熙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要达到另一个目的,特地到与他同科的进土,他的诤友王京家乡看一看。王京是北宋时朝廷派往琼州的总都督王讳统的第十七代孙,王讳统带兵来琼平黎后,便在此落根。随后,其后代一部分移住今定安县南部一带,而其第十七代孙王京,就出生于今翰林镇的章塘村,当时为朝义莫村。这里是中国唯一用“翰林”作地名的镇,就是因为历史上出了王京这位翰林大学士。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图帖木尔流放海南时,曾以此为界设想过自立王朝的思想,他为此带着青梅姑娘而专门爬过龙门岭,才有“龙门”历史地名今天之民间许多传说。据龙门镇民间老人传说,当初太子图帖木尔(人们尊称为太子,其实他是次子,是由皇室内部纷争的一个代表。图帖木尔为整个元代十五帝之中,儒学功底最深厚的一位。)在遭贬期间,为宣传儒家文化,宏扬中华文明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据史载,图帖木尔在此避难时,曾写下大量诗、词,描绘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与青梅的爱情故事。正因为这样,王仕熙被文宗的文采和追求爱情的精神所感动,在此地为传播中原文化,沟通黎、汉和谐做出了一番流芳百世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
  第一是王仕熙与王京的关系。根据海南王氏族谱记载:王氏第十七代孙王京之父1280年出生在朝义莫村岗,即现在翰林镇章塘村,那里有一千年古词,宋时此地为莫家岗(如景阳岗、薛家岗等)。当年此地是琼州府与崖州府陆路联系的官道必经之地,据当地老人说自到解放初这里都是重要的官方信兵站,王仕熙被流放崖州之时,正是走此道。当年王仕熙离京时,王京曾修书回老家派其侄王文召陪同赴崖。在谪崖近3年时间里,王文召始终充任书童角色,为其鞍马劳顿,与王仕熙结下深厚感情。王文召从小就饱读诗书,又曾是王京的陪读,后一直担任乡塾,曾在王氏私塾担任师爷,在南建州时曾为官,其父王天与为当时辈份最高者。为此,全族开会讨论,实现王京和王仕熙当初的意愿,将王天与之二子过继于王仕熙,取名为文召,以表示王氏一派对中原文化的继承,又有景仰王仕熙和遵从王京进士之意。就这样,王仕熙在翰林王氏家族中最富有的、最有名望的王天与家住下,后由王天与出资创办翰林书院,由王仕熙担当先生。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在此期间,王仕熙曾写过一首诗,其诗曰:“山氤氲兮出云,又泠泠兮以雨。倏日出兮云飞,山青青兮极浦。横浮云兮水粼粼,搴杜岩兮白蘋。茸荷宇兮桂为栋,临红臬兮怅怀文。”据王氏宗谱记载,为了感谢和传承中原文化,特将王氏第十八代孙,王文召过继给王仕熙为子(因王仕熙没有子嗣)。又按王京要求,凡与王仕熙同辈者,全部改为“仕”字辈,以此报答王仕熙在王氏宗祠教书育童的恩德。王仕熙教书育人的场所即在如今的翰林镇所在地。王仕熙不仅在此教书和育徒,还训化民风,动员当地群众广种槟榔树,以至此地至今仍然称为“槟榔之乡”。为了纪念王仕熙的功德,当地百姓将这一带槟榔园称为“翰林园”。王仕熙由于在被贬海南岛期间做了不少的好事、善事,他因此也是海南岛所以被贬宦官中唯一回去升官的一位。
  事各有其极,非方即为圆。昨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到了明代,在崖州就再也没有官员被谪贬了。不但没有官员被贬至此,反而从此这里成为了随后当朝者日益看重的香饽饽,这是因为崖州的地理位置十分突出起来。历史到了明代,一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明代我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因为我国海域宽广,境内还有几条大河终年可以通航,使境内水路交通变得更加通畅快捷,大大地促进了人员和货物的易地流通。其二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开明君主,极力想恢复盛唐时期外商云集、万国来朝的强盛局面,加大了由海上与东南亚国家的通商力度。所以,对处于沿海要冲的各州郡县政权格外重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如政权的升格,驻军的增加等,还特别注重这些地方官员的选派,以及加强汉族与这些地方少数土著民族的沟通等。崖州处于与东南亚海上交通的重要通商口岸,境内有5个天然良港,必然引起朝廷的重视。
  除此之外,在明代各个朝政时期,非常重视对海南岛土著黎族的驯服,凡有对改善汉黎关系,以及加强对黎境有关管理方面的纳言奏折,都会及时采纳。如在崖州境内增设感恩、落屯两个纯黎县级政权,积极开通黎境通道,在黎境增设墟市以便利黎农贸易等等,都是以往各朝代政权所无法企及的。到了永乐年间,由于郑和七下西洋重新开启与中东地区的贸易,更使崖州兴盛一时,不仅沿海岸各港口十分繁荣,海上交通十分繁忙,也极大促进了路上交通特别是州东官道的发展。在明代崖州知州任上,有福州阐县人林铎(明代第十三任),江苏吴县人陈尧恩(第十九任),对崖州开发农业、兴修水利等做出了突出政绩。特别是明代嘉靖年间任崖州知州的福建福清人林资深,他于嘉靖四十三年导民修南沟,引宁远河水灌概水南、列涝、周家地、大小蛋、番坊、葱田、奔崩等南面沿海平原田地,受益面积数千顷。除了这些知州外,在明代还有正统年间任宁远县主簿的广西永淳人梁正,带领当地百姓在州东官道十里处修筑都波,蓄水灌溉农田达三千余亩,还先后导民开挖伏沟、探沟、大雷沟利用河水浇灌田地达万亩,至今人们念念不忘,被崖州人列为名宦祠,让子孙永久缅怀,是被列入名宦祠中官职最低微的一位,如果没有突出政绩是绝不会被列的。由于明代朝政的重视,崖州在这一时期的水利事业奠定了农业发展的基础,由此可看出朝廷对这一隅黎民百姓观念的转变,变“剿”为“疏”,变“压”为“抚”。
  清代对崖州这海天一隅的重视是建立在明代基础上的。但与明代相比,清朝廷历任皇帝则更重视这里的边关防御,加大了对军事的投入和兵力的投入,加强了武将的综合素质的人选。首先在顺治年间即在三亚增设了水师营,同时增设了藤桥司。到了康熙年间,又首次在全国开展测量国土绘制“皇舆全览图”。这项工作从1708年到1718年用了整整十年。由钦差苗正、绰尔代、汤士贤三人测绘小组用了整整六年,才测至天涯海角,并确立这里为清代疆域的最南端,同时立下“海判南天”标识。至乾隆年间,朝廷又派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武考状元孙宗麦任崖州参将。由此可见清代朝廷对这里重视到什么程度。孙宗麦,陕西镇安(今陕西高县)人,于雍正十年获解元,又于十一年(癸丑年)荣登武举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状元,授头等侍卫,于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年被派任崖州参将。
  时间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朝廷调当朝重臣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大清朝中期可是显赫人物,连曾国藩当年都要敬畏三分。1951年刚解放时,在一次谈到国防建设时,毛主席就曾说过清代张之洞这个人不可忘记。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番涛,直隶南皮(今河北)人。张之洞于光绪十年(1884年)到任,于第二年即亲赴海南岛各要冲港口督察。光绪十五年,张之洞接崖州知州唐镜沅禀报:先后有法国兵轮驰进榆林港。随即,张之洞亲率兵舰直奔榆林港勘察,这是中国水兵及其兵舰首次到达榆林港,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对一个港口的全面勘察。勘察结束后,张之洞马上向朝廷写出奏折《查勘榆林港形势筹议驻营筑台片》,并立即得到光绪皇帝的硃批:“该衙门议奏,钦此”。随后,张之洞立即着手在榆林港东独田岭和港西虎头岭修筑炮台,正式设营驻兵,确定了榆林港的重要地位。
  到清朝中期,崖州的重心也经由州府所在地及其大旦港,向三亚倾斜。到这时,州东官道已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成为了整个海岛南部的交通命脉。到了清代宣统年间,海防进一步向西沙延伸,这次延伸首先是从民间开始的,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林缵统。林缵统,字承先,号天民,崖州官塘人。他是康有为的高足弟子,曾两度入京,投身参加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活动,是海南岛唯一参加辛亥革命的人。一九〇六年,林缵统以榆林港和三亚港为基地,联络崖州境内有识之士,对西沙群岛进行全面勘查。随后,又联络组织海外华侨对西沙群岛进行开发,并成立了西沙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得到琼州府的支持。随即,在西沙群岛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热。到清宣统三年(1909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人骏派遣广东水师提督李淮,率海军官兵100多人,从榆林港出发,前往西沙逐岛查勘,并命名刻碑,重申主权,再次奠定了崖州作为海防前线的重要位置。到这时止,大清朝廷在崖州境内配置的官兵达1404人,其中武官配置有参将、副将各1名,中军守备1名,千总4人,把总7人。各种武器有各种战炮105门,枪772支,这其中有不少是引进的洋炮、毛瑟枪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
  今天我们研究“天涯古道”的形成及其走向,探讨“天涯古道”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朝代对这块土地的认识分不开的,它是各朝代当权者对这海天一隅观念转变的重要见证。由此可见,“天涯古道”是古崖州地方政权的管理重心,商贸中心由崖城向今天辉煌的三亚缓慢过渡的连结线。

知识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漫话天涯古道》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三亚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城市,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和翠绿的山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天涯古道”,起点是历史上的崖州古城,终点是现在繁华的三亚市。通过对“天涯古道”的考证,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民俗、人文和地理史料题材。该题材也是游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商机。挖掘“天涯古道”的历史文化,应是当今三亚有识之士的共鸣。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