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官宦对古道存业绩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628
颗粒名称: 历代官宦对古道存业绩者
分类号: K928
页数: 5
页码: 29-3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涯古道的历史沿革和发展,以及明清时期行政官员通过修路、修桥、挖沟等方式促进天涯古道的发展和繁荣的事迹,特别介绍了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对天涯古道的开拓和影响。
关键词: 天涯古道 郑和 明清时期 三亚市

内容

“天涯古道”不管是官道还是民道,应该说都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中心和商贸中心是分不开的,这就首先要了解古崖州及其驻地的历史变更。
  崖城——一直是琼岛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六年平定南越国,置儋耳、珠崖二郡,崖城为珠崖郡。至公元610年,隋朝大业六年拆西南地置临振郡,领宁远县,郡治和县治均在崖城宁远河南岸的水南村。公元622年,唐代武德五年改临振郡为振州,治宁远县,其州、县衙门仍在水南村。至宋代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改振州为崖州,移州治于现崖城镇,随后300年间,崖州先后改珠崖军、吉阳军、宁远县,至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恢复崖州,一直经历500多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升格为直隶州。
  “天涯古道”始于南宋,当时崖州编户仅“境内止三百八户”。“无市井,每遇五、七日,一区黎峒贸易,倾刻即散”。在当时,广大黎族人口均不在编,黎汉不相往来。第一个改变这种情况的是周康,在崖州历史上称为开拓者。周康修便道深入黎区,劝导黎民以山货药材至大旦港易市,“其货为出黎峒,省民以盐、铁、鱼米转博”。因其互市往来,“黎人半能汉语,十百为群,变服入州县墟市,人莫辩焉。日将晚,或吹牛角,则纷纷聚会,结队而归。”这样道路向黎区越伸越远,越走越宽,这便是东北第一条官道的雏形。
  崖州官道的拓展从明代开始。明代由于与外国相互交往增多,在“海上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后,其崖州地理位置日显重要,政治、经济、教育、水利和交通各方面都得到加强。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8年(1433年)的29年间,郑和率领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七下西洋。他们经崖州大旦港补充淡水食品后,向西南航行。先后访问了占城(越南部)瓜哇、苏门答腊(今属印尼)、满刺加(马来)、锡灿(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卡里卡特)等国家和地区,于永乐5年(1407)七月回国,历时两年。紧接着于当年十月初第二次出航,至永乐七年九月回国,又是历时两年,航程与上次相同。接着又同前一样于永乐七年十月到永乐九年七月,航程基本同上,除例访问外,还在福刺加建立了仓库,以储备粮食和物资。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是于两年后的永乐十一年至永乐十三年,除上述国家和地区外,增加访问了留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和忽鲁莫斯(位于今波斯湾口,属伊朗)。
  又经过两年准备,郑和于永乐十五年三月至永乐十七年八月奉命再度下西洋。这一次除上述地外,远洋过阿丹(今西亚湾西部)和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来、卜刺哇(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和希腊瓦,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等地。又经过两年准备,第六次于永乐十九年五月至二十一年九月再度远洋,除再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外,还访问了法祖儿(今阿拉伯半岛的多法尔)。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时隔八年之后,于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这是最后一次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访问国家最多的一次,还专门派出使节朝拜了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和使团每到一地,首先“开诏颁赏”,随即参见各国国王或领地酋长,宣读并递交大明皇帝的国书,表达“共享太平之渴望”,表示和平友好相处之意,并向其王妃、大臣等赠送金银纱罗等礼品,并接受各国回赠的礼品。然后,就开始进行民间贸易活动,将随船带去的中国物产换取当地土特产品,如玛瑙、香料、药材、珊瑚、麒麟、狮子、驼鸟、斑马等等奇珍异宝和珍稀动物。这其中许多土特产就在大旦港周边墟市就地采购。崖州大旦港就像今天的榆林军港一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天的榆林军不也成为我赴亚丁湾护航海军编队的重要补给站吗,历史与今天极其相似。历史上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9年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色地完成了大明王朝与海外众国交好的外交使命,极大地提高了明王朝的国际威望,终于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和平友好局面。仅永乐二十一年就有16个国家1200名使节来中国,还有四个国家11位国王亲自访华,仅暹罗(今泰国)就派来使臣22次。
  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党和国家于2005年举行了各项纪念活动,南京市还再造了郑和当年宝船,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明代弘治年间知州林铎(福州闽县人),在州城东北开挖中亭沟,仰重沟,沟旁筑路,路旁植树,长达十里。正德十四年,知州陈尧恩(江苏吴县人)效法前人,筑桥修道以近车马。明代嘉靖四十三年任知州的林资深(福建福清人),“多善政,为上官嘉赏”。志于崖州山水,不辞劳苦,多次亲自踏勘山水,挖沟筑路,并自捐俸金建桥于南沟之上,使州东官道得以畅通。
  清代是“天涯古道”的成型期,经过几任有志于边疆建设的官吏不断努力,清代对州治通往三亚藤桥东路进行了改线、拓宽和取直,并在沿线设置驿站铺舍,使之车马粮草畅通,使陆路交通取代水路成为官府及民间的主要运输线。
  清代第一位对天涯古道有功者,当推知州梅钦。梅钦(生卒年份不详),江南宣城拔贡,“于顺治十二年知崖州,历任八年,辛劳至疾,卒于任上,崖人至今颂之,祀名宦。《崖州志》。”梅钦在其任内对州东路官道拓建不遗余力,他先在三亚村内建水师营,设立州府管理机构,粮食储备库,汛兵站等。接着,从三亚村始往西修官道,经羊栏沿抱坡岭、荔枝岭、鸟石岭、潘家岭山脉南侧,即今大约新铁路线位置左右,穿两王岭即过岭尾部山凹,进入龙海盆地,沿那风岭脚修至今文门村,并在今黎龙湖边建中火铺驿站,再顺中火岭修至下马岭至马岭村马岭铺驿站,使新路一气贯通。为了修路,沿途用工自然动员不少劳力,梅钦则写奏折请求朝廷先后两次减免崖州税谷一千零四十七石二斗九升和一千零九十八石。梅钦由于日夜操劳,积劳成疾,以至于卒于任上。其灵柩迁回故乡之时,沿途三十里百姓挥泪置香烛拜送。
  在梅钦之后,又有一位安徽庐江人吴梅任知州,吴梅与梅钦家住一江之隔,吴梅上任后秉承同乡先贤之志,在其路基之旁挖沟修渠,从过岭山尾沿那风岭坡一直通至土娘湖,并用挖沟之土培基固路,使千亩龙海盆地早涝保收,路通人和。吴梅的事迹也被当地黎族群众所传颂,官道沿途黎民群众为感谢两位州官带来惠政,分别用他们姓和名作村名,如今属凤凰镇的梅村,即是当年梅钦修路经过的地方,还有今龙海盆地内的双梅岭,则是纪念两位知州的,因两人名字中都有“梅”字,所以称为“双梅岭”。还有过岭的老梅村、新梅村,则都是分别纪念两位新老知州的见证。
  在清代官员中,还有康熙七年(1667年)任崖州知州的张擢土和任崖州游击的天顺大兴人张德远,为修固朽废二十多年的南沟桥,两人都捐出一年薪俸,为官道畅通而出力。还有乾隆四十三年任崖州知州的福州章平人陈新槐,为造文峰塔而使砖能从窑场(今崖城糖厂北边,其小瓦窑场至今仍在烧制)。运往深沟营,带头捐资拓修路面,使运砖牛车能顺利通行。
  在清代对“天涯古道”即州东官道贡献最大的,还是前文提到的冯子材。冯子材在带领官兵凿通“石门”之后,又带领官民顺下马岭背面高坡向对面的过岭方向修路。这条路沿途有四五道丘岭和烧旗、中火两条河,工程十分艰巨。冯子材及所带修路官兵就住在过岭西坡的一个村庄,以至这个村现在仍叫作“清官村”,据村中老人说是纪念清代一位修路官员的。村中有一棵400年以上的大叶榕树,这棵树至今仍然在,和一棵龙骨树死死地缠在一起,当地群众都叫它“通知树”。这是因为,当时修路时官府及当地黎民乡首,每日都将有关情况张贴在此树上,谁家出工,谁家出钱,谁家烧水,谁家做饭等都告示于上,这棵树就成为全村的中心点。至今,这棵树仍枝叶茂盛,巨大的树冠可以盖住几十个平方,粗大的树身要五、六个人才能抱住。树上垂下无数条细长细长的似绿色带子的龙骨树果,当地老百姓说能吃,可炒作菜吃。在村后两河交汇处过去这里水很深,那些筑路官兵劳累一天后,便在河中洗澡,所以这条河从始就叫“大兵河”。在河对岸由于新路从一个黎峒路过,这个黎峒为感谢这些修路官兵给他们带来了财路,便将村名改为布道村。别看这些历史留下的地名、村民,这可是古驿道不可抹灭的一道又一道历史痕迹,是撒满印辙的古道上,一颗又一颗历史的闪光点,是今天我们寻踪“天涯古道”上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座标。

知识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漫话天涯古道》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三亚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城市,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和翠绿的山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天涯古道”,起点是历史上的崖州古城,终点是现在繁华的三亚市。通过对“天涯古道”的考证,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民俗、人文和地理史料题材。该题材也是游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商机。挖掘“天涯古道”的历史文化,应是当今三亚有识之士的共鸣。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