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古道为什么要打通石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627
颗粒名称: 天涯古道为什么要打通石门
分类号: K926.6
页数: 3
页码: 26-28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石门的历史及由来,以及打通石门的原因。冯子材为了开发海南边疆,亲自带领军民开辟道路,其中打通石门是其中重要的一步,这样便形成了海南十字路。在古代,打通石门是必要的,因为过岭黎集中的地方文美盆地便形成了十字路,其十字路口位于今文门村处也自然形成了墟市,而打通石门也解决了通行的问题。同时,文章还解释了关于“下马岭”和“石门”这两个名词的由来。
关键词: 石门 下马岭 三亚市

内容

“天涯古道”也就是说古代的官道为什么要打通石门从龙海盆地绕过呢,如果从现在的天涯海角处情况看,完全没有必要从盆地上绕,这不是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吗?这是一个人人都要问的话题,所以本书特作为一个章节来叙述。
  首先我们还是看看《崖州志》古人是怎么记载的,而且我们还是要先将位置和时间搞清楚。据《崖州志》载:“石门有三,皆在黎伏里。一为双子孟果大石门。距城西北一百二十里,距油才村渡十里,为西入乐安城孔道。一带高山横荡,当道中凿石通路,两旁石壁如门。一为响水小石门,距大石门东十五里,距抱兴讯七里。左有峻岭,右有大溪。较大石门尤险隘难行。一为卧处石门,属抱兴讯分防要隘,距讯东十八里,左右皆高山,路险难行。”从文字上看这三处石门都处于州治之西,不是我们所要说的石门,那么既然这里也称石门,同是一个州志,为什么没有包含进去而不说石门有四呢,这可能就是个时间问题。我们现在所依据的《崖州志》为清光绪二十六年版,而该版是参照乾隆二十年旧本,即1755年,而那时这石门根本没有打通,所以《崖州志》上没有记载。石门应该在清朝晚期打通这一点已确定无疑。有诗为证:“凿险通黎界,雄关石启开。风腥山踞虎,家远壁悬猴。世乱轻人命,天阴泣鬼魂。将军谁破虎,百峒隶屏藩”。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石门,是吉大文所写。“吉大文,字少史,崖州镜湖人。咸丰辛亥年举于乡。让春官,不弟,例授内阁中书。同治戌长,官坊黎叛募勇300名,随官征剿,以军功汉钗同知,捐道员,分发福州侯补,督办税厘总事。著《镜湖诗钞》。”
  吉大文于光绪二十年左右即辞官不做,提前告老还乡,成天游山玩水。在游山玩水之余,便对古“崖州八景”感兴趣,并重新对老八景进行了筛选,重新评出了珠崖新八景,得到州府认可。在晚清的崖州,吉大文与撰写《崖州志》的何秉礼并称“珠崖二贤”。吉大文写这首诗是选新崖州八景:“峻岭回风·突下名山入太空,珠崖东去岭回风。天低南回登云易,地控炎方作镇雄。秋影不随行客过,寒光如禁林城通。梅点北望三千里,冷暖平分一线中。”时,从回风岭沿官道至天涯,路过石门时有感而发写成的。从这首诗的词面上看,是赞颂一位将军对打通石门后,使黎族百峒与汉人的屏障得以消除。
  在龙海盆地,至今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位白虎将军带兵剿匪,在走到此地时无路可走,只好下马,其马以头叩石,石乃裂开成门,使这位白虎将军顺利通过,从始此地仍称“石门”,此山乃称“下马岭”。虽然民间传说带有神话成份,但其中的意思也是纪念一位将军,与吉大文诗中之意不谋而合。那这位将军到底是谁呢?经过我们查证,这位将军就是冯子材。冯子材(1818-1930),字萃亭。广东钦州(今广西)人,著名爱国将领,对开发边疆有重大贡献。冯子材在任两广提督时,向朝廷写过一道《抚黎章程一二条》奏折,得到朝廷恩准。其奏折中心思想是:“开通十字大路,以期黎汉永远相安。其良黎,丝毫无扰,毋庸畏惧。选择要地,设官抚治……”。在随后的一年内,冯子材便亲自带领军民开道路,平叛乱,设虚市,促兴田,兴教化,为海南黎族境内的治安状况带来了根本的好转。
  冯子材在下马岭打通“石门”后,在台地修了东、北两条路,一路通往过岭,过中火沟,出凤凰山至三亚。一路通土娘湖,过中火岭,穿布山至小平地、大平地,回风岭一直通往海口方向。这样,在当时“过岭黎”集中的地方文美盆地便形成了十字路,其十字路口位于今文门村处也自然形成了墟市。当然打通“石门”还有其它原因。
  其一是历史上天涯海角处无法通过。据《崖州志》载:“下马岭城东六十里,高七十丈,斜峙海湾,乱石如屋,耸塞海滨。仅一线可行,潮涨则不能往来,最宜设伏,匪常据此行劫”。由于天涯海角处巨石堆垒延至海滨,仅靠海边一线可通,每日涨潮则不能行,再加上海匪以此为巢,使这海边一线也成为屏障。即使得过也不能通牛马车轮,再往前走又有大兵河深水隔断,所以只有在岭后打通石门。
  其二当时崖州府在岭下马村没有驿站和讯兵,据考证为现在青龙街靠海边一户叫曾达世的老房址处。据这位房东介绍他的祖先为湖南人,随军而来在此驻扎后落籍,其屋据他所知有一百多年历史,解放后修过一次。由于此驿站经常遭匪袭扰,加之此地为风口,台风一到官储物资尽损。打通石门后,州府即将驿站迸到土娘湖处的中火铺,此处避风安全。
  其三是从下马岭背面绕过,官道要近几里。当然在未打通石门时,这里通往盆地也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是从今104省道西300处的一个山坳通过,从山坳至岭脚有很长一段坡路,骑马到此只有牵扯马上坡,真正的“下马岭”是指那个地方。古时候石门一带即今高速路出口处尽是山脉,只有那个地方有个山坳,从盆地往外走正好是盆地公路拐弯处有几棵大酸梅树的地方插进山坳,盆地官道从土娘湖沿山边,从公路3K处出,通过现在的公路走向,修至山口,可通车辆,货物上下岭则靠人肩挑背驮。据三亚市志记载原东路19处铺舍减至11处,其中就包括这马村一处,从此马村铺舍可能就成为了老兵的安家立户的私宅。

知识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漫话天涯古道》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三亚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城市,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和翠绿的山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天涯古道”,起点是历史上的崖州古城,终点是现在繁华的三亚市。通过对“天涯古道”的考证,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民俗、人文和地理史料题材。该题材也是游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商机。挖掘“天涯古道”的历史文化,应是当今三亚有识之士的共鸣。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