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古道留下的痕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626
颗粒名称: 天涯古道留下的痕迹
分类号: K926.6
页数: 15
页码: 11-25
摘要: 本文章介绍了天涯古道上的历史建筑和故事,包括崖城学宫、黄道婆祠、郑和水军都督府、还金寮和南乙沟等,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与文化。
关键词: 天涯古道 历史建筑 文化传承 三亚市

内容

不管是历史上的骡马驿道还是今天的国道、省道,道路都是人走的。古时候人们行走主要是靠双腿行走,既是官府也是骑马或坐轿,不能与现代交通工具相比,所以行路很难,也很慢。正由此,官府便在路边官道旁每隔一段就设有驿站,以便官吏和骡马寄宿休息。当然,在村落旁自然也就开有茶棚酒肆,为行人提供方便。因此,虽然史籍上对古驿道没有详细记载,但由于从古至今有人的活动,自然便留下许多典故、趣闻、佳话,而反过来这些历史留下的痕迹也为“天涯古道”的走向提供了佐证。
  崖城学宫崖城学宫位于今三亚市崖城镇古城内,是古崖州祭祀孔子、培养学子贤能的一座宫殿型庙宇。崖城学宫也称“孔庙”、“文庙”、“圣庙”,为古崖州最高学府,是我国最南端祭祀孔子最著名的纪念性建筑。据史书记载,崖城学宫创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历十余次迁移、重修,于清代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迁建今址,迄今已有963年的历史。据《正德琼台志》载,崖城开始建城墙,并开东、西、南三个城门,是在明代开始的。从洪武二年开始(1369),经过不断拓展,加固、延修、重建等等,至正统元年止已初具一定规模,三座城门均有吊桥,城墙高达6米。并于弘治二年(1489年)立匾于东西两门,东门曰“阳春”,西门曰“镇海”。到清代从顺治十八年开始对古城进行了拓展,并加高了城墙,增加了月城,加修了城楼,改修了城南门并镌刻石匾嵌于南门,曰“文明门”,这就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崖州古城墙和南门城楼,崖城学宫位于文明门内,“天涯古道”就是从这个门开始。
  时近千年,崖城学宫一直是崖州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曾培养出了大批才子贤能。
  黄道婆祠据裴廷琪老人回忆,崖城历史上曾建有黄道婆祠,黄道婆祠坐落在天涯古道水南村裴氏故宅不远处,清时还曾作为黄氏宗族祠堂,曾被毁于战火。
  明代郑和水军都督府据裴廷琪老人回忆,在今水南村刘氏故宅旁边的一座古民宅,曾是历史上明代郑和水军的都督府,位于大蛋港和州府衙门之间。
  还金寮是古崖州通往三亚官道上所流传的一段佳话,也是天涯古道上所留下的第一道痕迹,说的是明代崖州大才子钟芳的父亲—钟明的故事。
  钟家本居住在州城南去五里的高山村,即今江南技校拐弯上坡处的古官道路边不远,由于生活贫困,夫妇俩便在大路边搭一间小茅寮,卖些茶水酒和水果,赖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一天,来往客人不断,生意甚好,忙到黄昏客人才逐渐散尽。钟明夫妇俩在收拾打扫时,发现茶桌下有个沉甸甸的布袋子,俩人赶紧点灯一看,发现里面全都是钱,夫妇俩惊呆了:“这是谁丢的呢,这样粗心大意不要人命么。”想到丢钱的人一定会回头来找的,夫妇俩便在茶寮里等。一直等到夜半时分,路上来了个男人仓惶失措地往前匆匆跑去,身后跟着一个妇人和一个孩子边走边哭。钟明忙把他们叫住,询问其故。男人说,他姓陈,是某村的里胥,今天公差征收租捐回来,因赶时间疲倦之极,不知何时竟将征收的银钱都弄丢了。钟明听他说的钱数记号正相符,认定他真是失主后,便把钱袋拿出来还给了他。陈里胥喜出望外,忙磕头感恩致谢,并要倒出一半银钱酬谢。钟明断然谢绝说:“我不能要你的钱,你赶快拿回去交帐吧!”钟明夫妇拾金不昧的卓行义举从此传为佳话。二十多年后,其子钟芳金榜题名,荣登进士,世人莫不称赞其家门积德存仁终成善果。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唐镜沅知崖州,遂在于当年的钟公茶寮旧址处建起一座“还金寮”,以表彰先贤,教化后人。同时作碑曰:“坐视数百金,弃之如敞屣,与圣人富贵浮云之心何异哉?”此则“不求利而利长,不求名而名显”也。时间到了民国十六年,崖城至三亚已修建公路,古驿道已废,当时的崖县县长王鸣亚遂将“还金寮”移建于现崖城革命烈士纪念碑处新公路旁,为砖木结构,门檐匾曰“还金寮”,门口刻唐镜沅所撰对联:“独留后世子孙路,此是前贤义利关”。寮前植有刺桐树两棵,逢春开花,花色火红,灿若丹霞,至七十年代初仍叶繁花茂。其后寮被毁后,《还金寮序》碑刻尚存,后被人移作水沟桥板,不久被其居住在黄流的钟氏后人得知后,用车运回存于钟氏祠堂。
  南乙沟与广济桥南乙沟开挖于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又称南沟、官沟。提起这南乙沟开挖还有一段民间流传的故事,故事说为挖这条沟裴、卢两家反目为仇,甚至直到今天两姓仍然不准通婚呢。这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裴姓和卢姓可是水南村以及崖城一带的两大姓,而这两大姓都是历史上非常显赫的家族,一个是唐代宰相的后裔,一个则是宋代宰相的后裔。本来这两大家族始终都和睦相处,却因为“水”的原因反目为仇。
  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裴姓唐代知名丞相裴度的后代,即第十四代孙裴缘,在任知吉阳军时迁崖,先居于南漏村,后移住到水南村,其子孙多聚住于盛德堂周围。由于这里的田地容易干旱,裴氏家族大伙一商量,便想到从宁远河挖一条沟接水南下。而卢姓又为宋朝宰相卢多逊的后代。卢多逊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被贬崖州,于次年底携全家老小到达崖州城,也住在城外水南村。卢多逊于雍熙二年病死于水南村,殡葬于水南村东三里之处(即崖城糖厂正北半里地)。为了保护墓地,卢家子孙后来多移住到墓地附近,因此人们便将这里称为“卢家埔”,即现在的南滨农场处。裴卢两家都是官宦人家,且都在朝庭当过宰相,在这海天一隅自然惺惺相惜,关系密切,且又都是名门望族。就是在今天,两姓仍为水南村望族,如裴姓任村书记,卢姓就任主任,要不就是卢姓任村书记,裴姓就任主任,所以在明代时两家关系自然十分亲密。但裴姓要挖沟自然要从卢家祖坟边经过,这就破坏了风水,卢家自然不会让步,于是出现了裴家白天挖,卢家晚上填的局面。一连三天后,裴家人忍无可忍,这天一早全部集中于南沟处,请出地方官吏出面约出卢姓主事人。这时,只见裴家主事人当着众人面杀死一条大黑狗,砍下狗头,拎起狗身将血撒于沟东侧一线,这意思是如果卢姓再填将有血腥之灾。后来在地方官吏协调下,总算将沟开成功,而沟东这块田从此就叫杀狗田,据说卢姓从此发誓不吃水南村的米。卢姓从卢多逊开始至今,族谱记载已传25代。而裴姓自裴缘开始至今已有21代。几百年来,隔阂归隔阂,两姓终究能够在这水南一村中和睦相处。
  广济桥是南乙沟上的一座历史悠久的桥,当时裴姓在开沟的同时,便在大路处建起一座木桥,以沟通两边官道。清代顺治年间,木桥塌陷,给两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至康熙九年已酉仲冬(1669年11月),崖州广度寺有个和尚叫性俊,他眼见南沟横梗,便走村串户募集银两,决心为崖州人民做一件大善事,建座新桥。等到他筹足资金后,便自行设计图案和筹备砖石灰浆等工料,亲自组织并参与施工。在他日夜操劳亲自动手参与下,终于建起了这座具中国传统的砖石拱桥,至今这座桥仍保存完好,并仍为两边行人过往担当坦途,就连附近农民农用车、三轮车都从该桥经过,所以人们亦称该桥为和尚桥。
  怀远亭与相村桥据《崖州志》载:“怀远亭,在州东南三里南厢,亭左右有二台。”又载“宋丞相丁谓,天圣初年贬崖,续有旨拘于荒僻远人烟之处,郡守乃建屋几椽于此,处之,原名相公亭。”丁谓是苏州人,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六月,寇准任宰相,提携丁谓任副宰相(参知政事)。丁谓因受到寇准的赏
  识,仕途一帆风顺通达显贵,所以对寇准恭敬有加。一次在中书府聚餐,菜羹污染了寇准的长髯,丁谓便走上前去为他拂拭。寇准是刚直正派之人,素来不喜欢人家逢迎奉承,于是笑着对他说:“参知政事,是国家的大臣,竟然也为官长拂拭胡须吗?”显然,这是善意的批评,委婉地规劝。但丁谓因在众人面前丢失了面子,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不断寻找机会卑鄙地攻击甚至诬陷寇准,以致寇准被贬雷州(见于《宋史幻事本末》)。受人扶值之恩而不思图谢,不纳善言,反而恩将仇报,丁谓终于在任宰相后不久,因事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丁谓被放逐后,京城中纷纷传说:“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丁);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这人心向背于此可见。丁谓谪崖州,深晓伏蠖屈伸之妙。他在崖城东南三里处,修建了一座亭子,叫“怀远亭”,亭基高丈许,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平台。亭前有塘数亩,此塘有一出水沟通向宁远河,沟上建有一座木桥,供来往行人行走,人们便称此桥为“相村桥”。池塘亭边林峦环秀,丁谓每次夜游,总要站在台上瞻拜星斗,占侯星相云气,观测吉凶的预兆,此塘因之得名“望天塘”。据说,丁谓在崖州三年,也能革心省过,教人读书习文,做些善事,取得了当地民众的谅解和同情,一些地方坤士也多与之往来。一次,一位朋友登门造访,丁谓与之闲聊时,忽问客人“天下州郡,哪个最大?”客人说:“当然是京城最大了。”丁谓说;“不对,朝廷宰相来任崖州司户,可见崖州最大才是。”丁谓在崖曾有诗传存:“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得在京华。程途何帝一万里,户口都无二百家。夜听孤猿啼远对,晓看朝浪瘴烟斜。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县衙”。
  明嘉靖年间,琼州学士海瑞带着学生从琼山由北向南深入黎区寻策,海瑞沿途访造各峒黎头求解良策,直至文美盆地与过岭黎首彻夜长谈。海瑞随后向朝廷建言“治黎策”,并向兵部“上兵部条议四事”,曰:“一、崖州罗活抱由村,感恩古镇州,陵水琅瑁峒,琼山大坡营,儋州七坊峒,凡立县迁县,必先置所移屯。其风杨,磨赞二村之间,乃东西南北之中,可立一大县。二、迁崖州所于罗活峒,迁昌化所于古镇州,则内可制黎岐,外亦可以征海寇。三、即得其易,辄立县所。四、黎岐归化。当编其峒首村首为里长,所属之黎为甲首。出入不许持弓号,原耕旧地,听从其使。”这是海瑞经过认真探访所提出的黎区实行里甲制,以黎治黎的良策。
  南漏村据《崖州志》载:“南漏村,在州东三十里,宋知军裴缘故居。”南漏村在古崖州至三亚东北官道的三十里路边,位于今抱古小学斜对面,为唐宰相裴度第十四代孙裴缘移居崖州故居,也是裴缘及其子裴闻义墓地故址。宋代曹泳诗中有“偏宜南漏春朝雨”句,盛赞南漏之美。裴缘为山西闻喜县人,北宋末年为雷州太守,因中原动乱,不能回归而改迁知吉阳军,为崖州水南村裴姓始祖。
  崖州古时为吉阳军,裴缘知吉阳军后,居住在南漏村,由于军所在水南村,后迁往水南村居住。其子裴闻义,曾在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岛儋州时,慕名前往拜其为师。当时儋州为昌化军,不久裴闻义因父得荫补,便要求知昌化军,其在任九年,保民善政,后人缅其恩德在其故宅处建盛德堂,此堂现仍残存破垣。明代《正德琼台志》,清代《琼州府志》及清代光绪本《崖州志》等典籍中,有关盛赞裴氏一族及盛德堂的诗选达36首。06年底我在裴廷琪老人带领下来到盛德堂旧址处,但见今盛德堂遗址宅基仅存一断墙,其墙上仍存有“门庭诗礼千年道学永相承”单联,文字清晰可见。在盛德堂旧址处,裴廷琪老人还向我介绍了他小时候的事,他说小时候每年在裴闻义诞辰日大人们都要带他们到这里来拜祖先,仪式非常隆重。他说他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日本鬼子那么残忍,但在侵占海南岛期间却始终没有破坏裴姓整个村庄。非但如此,其驻海南岛日军最高长官还亲自来拜谒盛德堂。我告诉他,因为你们的祖先是山西闻喜县的,而且同是山西闻喜县的宋代宰相赵鼎,于绍兴十二年由潮州再贬吉阳军时,便住在同是山西闻喜县的唐朝宰相裴度第十五代孙裴闻义宅,直到两年后在裴宅绝食身亡。历史上徐福带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东渡日本,因此许多日本人都把闻喜县当成其先祖的圣地。而且日本人也十分崇拜唐宋名相裴度和赵鼎,因此其驻海南岛日军最高长官才亲自来拜谒盛德堂。我问裴老盛德堂怎么会损坏成这个样子,他说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破四旧造成的。前不久听说三亚市正着手准备修复盛德堂,颇感欣慰。在裴缘墓旧址处,今仍见簇簇翠竹青青,古树枝繁叶茂,其故址东北靠大山,偏南临大河,实为道学之说的风水宝地也。
  回风岭回风岭又叫尖峰岭,坐落在今立才农场场部对面,为三亚市境内的第一高峰。在清代,前后有两任崖州学正郑继昌、陈锡金都曾题回风岭诗赞,巧的是两人同为广东顺德县人。
  郑继昌诗曰“古驿择来近海需,坐看高岭插青天。明朝要向回风过,便梦蓬羸顶上仙。”
  陈金锡的诗曰“觅经惯寻之字路,劝餐都费仗天饯。回风峰接牛头岭,叠叠行来欲上天。”
  回风岭是位于今立才农场正东的一座峻秀山峰,古时州治和育才至三亚的官道便顺其山岭西侧经过,也是崖城至海口的必须之路,故陈金锡诗中有“珠崖回琼道中”注。为了寻访回风岭古驿道,按照《崖州志》载:“回风岭,过岭北二十里”和“回风岭石刻八分字,左镌‘重润’二字,大六寸,右镌‘徐咏题’四字约可三寸。在回风岭官道旁涧泉石上。”既然有石刻,我们认为很容易寻找,但是我们曾先后两次赴该处寻找,都未如愿。
  有幸的是,在我们第三次寻访们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家住隆进村当年董亚武老大,但老人耳已聋,任你怎么说和比划老人只。后来热心村又找来另一位叫董亚全的老人,这位老者也已80多岁,但这位老人既能说普通话又能写汉字。董亚全老人说他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民国时还当过国民党的保长,解放后也当过共产党的村长,像有这种经历的老人我们还是首次碰到。据他说民国时这里是藤他乡公所驻地,自崖县至三亚从抱古上来经过那沟、六县、保桃到藤地,再顺回风岭山脚沿大平地,小平地过,再翻山坳到布山冲,再翻中火岭山坳至文美盆地,从过岭出山。在弄清了官道的走向后,我们问其石刻题字情况,老人说年轻时见过,在半山腰,后来年纪大了未上过山,不知是否还在。
  我们顺其所指方向,来到立才农场三队所在地,问到一位在此已住四十多年的老职工,他说不知道。我们又往山边走,碰到一位老农,这位老农大约60多岁,骨瘦如材,他说好像见过,并在地上给我们画了路线。我们按其所画路线,沿着拉木材的机耕路,一连翻过5道岭,从山的半山腰处已绕过山尖的背面,所有涧边石头都察看了,就是不见“重润”二字,身上粘满了刺球,手也被扎破好几处,没奈何只好下山,顺着矮山的橡胶林由北向东寻,直走得我们又累又渴。至下午四点,我们只好折返从农场的抱头队、二队一路往回赶。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没有寻见“重润”石刻,但我们在一处涧边巨石上看到一奇特图案。我们仔细察看,在这块石上刻有三个人形,都面朝南,每个人头部位都有箭头,在最前面一人前胸处刻有一脸盆大小的桃心,桃心刻得很工整,下尖上凹两圆对称。我们想这可能是古代黎族人所刻的什么标志吧,想必研究黎俗黎史的人一定会感兴趣。
  侯塘与新村桥由古崖州城通往天涯处的正东路官道上,离州府所在地约十里左右有一个很大的村庄叫卢家铺,这卢家铺百多户人家,据说都是由水南村迁来的宋初宰相卢多逊后裔,因为这附近村东有一个大堰,在这附近种庄稼不愁水,而水南村往下一带每到旱季田地干裂,水贵如油。这个塘堰在《崖州志》是这样记载的,“侯塘,一名侯堰,城东十余里,源出都坡,通大河入海”。为什么叫侯塘呢?据卢多逊第二十五代后裔八十多岁的卢成杰老人介绍,原来卢姓自卢多逊父亲(其父卢亿,进士出生,官至梭书郎)算起,连续九代都有人入仕为官,世称“九代蓝袍”。在卢多逊病死于崖州后,三子卢察中于景德元年(1004)中进士,官至薄尉,其孙卢又玄官至州司马,就这样一代又一代或大或小都为一方诸侯,所以人们就将座落在这卢家铺边的塘堰称为侯塘。由于这口塘堰比较长,有两里多长,所以又称为候堰。由于人口繁衍,再加上田地又向塘堰对岸发展,卢家铺的人于是就逐渐有部分人迁到了对岸居住。随着人口的增多,卢姓就称卢家铺为旧村,而塘堰对岸则称为新村。在塘堰的下口有条沟可将雨季侯塘之水排到宁远河,为了回旧村交通方便,新村卢姓便户户筹钱修了一座桥,由于都是新村人家捐款,所以就叫新村桥。随着时间的推移,崖城至三亚的官道渐渐由东北老路改至这里通过,州府先在旧村设有驿铺,所以称这里为卢家铺,桥修通后官府又将官铺移至新村,所以新村也叫新村铺。《崖州志》有载:“新村桥、州东二十里、新村铺官道,架木为梁”。
  文峰塔据《崖州志》载:“文峰塔在州东三十里深沟营岭上。乾隆年知州陈新槐建。”文峰塔座落在州治至三亚的官道深沟营岭上,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8年)。文峰塔为三级砖木结构的风水塔,因为矗立在南海边的古崖州东路第一要隘的山顶上,后来又成为军事上的峰火台和航海标志。它的造型,在我国古代佛塔中是别具一格的。为什么叫文峰塔,是因为当时崖州知州陈新槐(福州章平贡生)迁建学宫时,作为新学宫的拱向而兴建的,旨在升旺崖州风水,振兴崖州文化。《崖州志》有载:新学宫和文峰塔建成后,“崖疆四百里,藤桥以西,礼让之俗可风,黄流以东,弦涌之声不缀,祁祁济济,具有人道之姿”。大有“神雾蒸而豹文炳,海风发而鹏翼振。桐茶而风栖,草茂而鹿喜”之气象。
  据当地老人说,在建文峰塔时,特地请来戏班在山顶唱戏,凡上山看戏的人每人必须提两块砖上山,这样既解决了青砖往山顶运输的难题,又为文峰塔奠基增加了人气,山顶热闹异常。因此,当地人称该山也叫塔山或塔岭。该塔在文化大革命时被人用炸药炸塌,现仅存残垣断壁。
  钦差读书石与贡果园在龙海盆地文门村境内的黎龙湖大坝底,有一棵长在石头上的古树被当地人称为象树,树旁石头上有三亚市政府和天涯镇政府磨刻的碑文,其文曰:“钦差读书石,传钦差苗曹汤,曾在此休憩,读书养神。又倚石作临时教坛,教化黎童识字知礼。”在贡果园碑记石刻上也有钦差苗曹汤巡边,入住文门村,辟“贡果园,教化开边有政绩”等等之类的碑文。经过我们查证,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里曾是“天涯古道”官道不错,在前文中已写清楚官道的走向。据“崖州志”记载,黎龙水库所倚的山脉叫中火山,其水库下方水沟为中火沟,清代在这里建有中火铺,是崖州东路11所驿站的一所,没有官道就不会建驿站。其“钦差读书石”与“贡果园”也不假,但“钦差苗曹汤”却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即苗正、绰尔代、汤尚贤是也。根据当时的知州宋锦重修《崖州志》时,也有记载“海判南天”所载为“康熙五十三年十月,钦差苗、曹、汤三大人巡边至此,镌”。因绰与曹同音,便将绰音译为曹。而实际上这三大人也不是巡边,而是为完成一件重大使命而来。事情是这样的:在清朝康熙王朝后期,康熙皇帝要绘制一份大清江山图,于是朝廷抽调各路人马组成东南西北等数十个测绘组,从1708年到1718年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测绘完成,这份图全称为“皇舆全览图”。为了这份图,朝廷抽调了不少相关人员,有懂技术的,有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习俗的,还有外国人,因为外国人特别是欧州人在测绘方面技术先进,还有先进仪器。在南路海南测绘组抽了三个人,这三人便是苗正,绰尔代和汤尚贤。绰尔代为理藩院郎中,次三品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部务委员,懂外国文,所以对外国测量仪器和使用方法看得懂。汤尚贤为当时在广州的传教士,外国人,因为在中国传教便起了中国人的名字,其姓为本名汤姆的首音,尚贤则按中国人名字的意义,表明自己是一贤士,有学问。而苗正仅为五品官,选他主要是因为苗正为海南人,懂黎族语言和民俗。据海南苗氏族谱载,苗姓祖先也为外籍人,为波斯国赛典赤家族,因平西夏有功,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苗,并派驻海南岛戍边,从始落根海南。
  这三个人于康熙四十七年秋开始从琼山琼州海峡处测量,用了整整6年时间于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按直线测至马岭讯,于是首先确定马岭讯海边为最南极点,便在此海边乱石处选一巨石,请石工摩刻“海判南天”四字为极点永久标志,落款为钦差苗、曹、汤,每个人取其姓。由于石工均是当地人,只有苗正会说当地话,或是苗正有意将自己的姓放在前面,或是当地人以为是苗正交待他们刻字,便认为苗正是头,于是苗字被刻在第一位。其实真正的钦差应是绰尔代,他是满族人,大清皇帝不会封汉人为钦差的。况且绰尔代为次三品,理藩院郎中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助理,享受副部级待遇。三人完成测量任务后,便驻节中火铺驿站,即当时的土娘湖边官道旁,进行后期的计算、绘制等工作。三人分工合作,绰、汤两人进行计算和绘制,而由苗正负责了解海南热带植物如树木竹藤药果食等等属性特点,以及当地黎民风俗等。
  话说苗正到黎峒寻访首先就被一群孩子围住,那时也没有学校,这些孩子除了摘野果就无所事事,当然整天围着苗正,不几天就和这些孩子们混熟了。这样,苗正便索性由这些孩子带路,闲下来便教这些孩子识字唱歌,这样就在当地黎民中留下了很深印象,苗钦差教化黎童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当他们完成任务准备回北京交差复命时,正逢皇帝大寿,三人便决定带些南方水果敬献皇上。带什么呢,香蕉容易坏,椰子木瓜又太大,对,带芒果,于是他们就挑选芒果树。村民们听说要向皇上选贡果,便带苗正他们来到当地黎头的果园。事有凑巧,这果园有两棵大芒果树正好一百年,而且一个结青芒果,一个结黄芒果,两个芒果合起来正好像个太极图案,于是他们三人便各选了一百个果子。这就是“贡果园”和“钦差读书石”的来历。
  话说在“贡果园”的两棵大芒果树旁建有三间茅屋,屋前有溪水环绕,屋后是山峦叠嶂,这便是崖州直隶州知州范云梯的临时办公地点,人称“范公庐”。这个范云梯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据考证,他既是崖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知州,而且在“天涯海角”景区内,有一块刻着“南天一柱”的海边巨石,即为范云梯所题。透过查找范云梯在海南的零星记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位崖州最后一任行政长官司范云梯一些可圈可点的事迹。
  1909年,也就是整整100年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就位,是为宣统元年,当年崖州来了最后一位行政长官——范云梯。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日趋没落,风雨飘摇。范云梯在此后的10年间,辗转任职于海南岛各地,担任县官或州官,留下了不少宦海美谈。范在任职期间,先后创办了崖州直隶州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平民夜学堂等公办学校,为崖州历代官员办学之最。
  1863年,范云梯出生在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东平里水窦村,19岁时考取生员后,就读当地的湄江书院,5年后因家贫不得不辍学回村,与友人一起在村里的独守庙设学授徒。
  1897年,34岁的范云梯由一名“廪生”选登为“拔贡”,第二年赴京赶考,虽然成绩不菲,可惜因病未能参加复试;不久遇到“戊戌政变”,于是南归,在广西边防大营某部办理文案。
  此后的几年中,范云梯在广西和广东两地政界和军界担任杂职。1902年,范云梯被授以“广东琼崖兵备”,成功办理了一些讼案,帮助了不少朋友,解救过一位被土匪围城的县官。这些际遇使得他在民间和官方的口碑极佳,老百姓曾送他“两袖清风”的牌匾。
  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琼山、定安一些不法之徒进入民族地区,白天以买红藤为名,夜晚则盗窃牛马,熟悉黎峒的人甚至进入村寨,教唆黎民进行欺诈之事,贻害无穷;更有一些黎峒恶棍因偷盗牛马被抓获并扭送公堂后,对揭发者怀恨在心,便阴谋害人,使得丧命者不少,因此人人伤心切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政绩卓著的范云梯被委任岭门抚黎分局委员(岭门即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一带),他专门深入黎峒,调查取证,严办了外来客商借收购红藤为名偷盗耕牛案件。第二年,他根据黎峒治安情况,报请抚黎总局刻石晓谕黎汉百姓,以规约的形式确保黎胞的利益和力促民族之间的团结。
  设立于光绪三十二年,现存于琼中的两块“奉道宪严禁”碑刻,碑文开头有“光绪三十年四月初十日据岭门抚黎分局委员范云梯禀称”等字样,估计禁碑不是范云梯所题刻,但应该是他深入、真实和详尽的民间调查所催生的。
  历经百年之后,碑上不少文字已经漫漶难辨,但碑文整体意思还很连贯,如“造魔克符书咒诅杀人,并下毒药害人,按律照依谋杀论”、“偷盗田野有生之物,亦应照窃贼计……亦不得私行议罚”、“客黎买卖货物斗秤须要公平,彼此交易有赔有送,不得强牵牛马及将儿女抵债,违者送官究办”、“客民出入黎峒要有定止宅主,如有强人生妻幼女,欺诈……该向宅主究论,违者一并送官究治”等等,都是非常具体化的规条。
  从1904年起,范云梯先后任代理乐会(今属琼海)知县、代理儋州知州和万县(今万宁)知县,所到之处皆有政声。
  在儋州任上,他曾成功平息了王李等二十四姓和陈吴等十八姓积怨多年的械斗事件;不过,范云梯当时也做过一件“糊涂事”:收下百姓送给他的沉香,然后托人带回老家给父亲治病,其父范超义知道真情后,当即寄回沉香,并附上家书一封,对儿子训教了一番。
  在万宁时,范云梯碰上当地流行瘟疫,便亲往各村各寨了解疫情,帮助老百姓改变卫生陋习,并献出药方驱除瘟疫。疫情过后,百姓给他送来“万民伞”,旌表他的功劳;城内城外各家门前都挂起灯笼,写上“官清民乐”四字。
  1909年,范云梯调任崖州直隶州知州,据传那年春节,他在州城衙门张贴了自己撰写的一副春联:
  在一日位,尽一日心,自我无私严执法,敢视机关为传舍;
  让几分情,说几分理,大家有事好商量,莫因涉讼到公门。
  有人做过考证,在范云梯莅任之前,崖州只有私塾,早已没有公立的学校;范在任职期间,先后创办了崖州直隶州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平民夜学堂、农学堂、工艺学堂和巡警学堂等公办学校,为崖州历代官员办学之最。
  其中的平民夜学堂,专门吸收失学的青年男女,由公家提供灯油、书籍和纸笔等学习用品,很像解放后的农村“夜校”;工艺学堂则教学生织布、造纸和编织藤竹家具等手艺,听起来有点像今天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范云梯调任琼山知县,离开崖州时,百姓送给他一件众人签名的“万民衣”,感谢他的恩德。范云梯刚当了3天的琼山知县,琼崖道员刘永滇便提出要坐他的交椅;不久,范被推举为琼崖都督。
  1912年,清朝灭亡,民国建立,范云梯黯然返乡,开始走他的另一段人生旅途和政治道路。1940年正月初六,时为广西省咨议局议长、77岁的范云梯病故于任内,却因家贫停柩达2个月之久不能发丧。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回首1902年至1912年,也就是范云梯在海南当官的10年期间,他的足迹走遍了海南岛的东、西、南、北、中,这在他之前的官员中,恐怕还没有过先例。
  三亚的“天涯海角”景区内,有一块巍然屹立在海边的巨石,自上而下刻着“南天一柱”四个刚健遒劲的楷体大字。1980版和1990版面值为“贰圆”的人民币北面,就印有“南天一柱”的景色。但由于风化的缘故,这一摩崖石刻的落款一度无法辨认,于是,它的题刻者是谁,在20多年前还是个谜!
  酷爱历史文化研究的三亚人游师良先生,为了揭开谜底,曾经四处查访考究,他从民间一些见过范云梯书法作品的老者那里得知,“南天一柱”很像范云梯的笔迹,但毕竟只是传闻。
  1986年初,游师良搭设竹梯,爬近“南天一柱”四字,发现两侧还有一些没有完全剥蚀的字迹,于是几经反复,一笔一划地用粉笔分别在左右两边勾勒出“永安范云梯题”和“宣统元年”等字样。悬念至此终于揭开。
  2009年春节前,三亚崖城镇遵导村的村民陈鹏才,将一对半木刻楹联转让给了“天涯海角”景区。2月24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陈耿与游师良一起前往该景区,非常有幸地看到了这三块楹联,其中完整的一副为:“有如此锦绣江山其恰称天南极地,看将来文明气象居然海上雄州。”题写时间为“宣统二年秋月”,落款是“权崖州直隶州事永安范云梯”。“楹联的字体跟‘南天一柱’的风格一样,尤其是‘南天’和‘天南’的笔迹,简直如出一辙!”游师良兴奋地大声说道。
  范云梯在崖州任职时间有3年之久,到任伊始就题刻了“南天一柱”,似乎有表明志向,自己给自己施加重担的弦外之音,而且,也许他不只是要作崖州的“南天一柱”,更要作整个琼州大地的“南天一柱”。

知识出处

漫话天涯古道

《漫话天涯古道》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三亚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城市,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和翠绿的山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天涯古道”,起点是历史上的崖州古城,终点是现在繁华的三亚市。通过对“天涯古道”的考证,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民俗、人文和地理史料题材。该题材也是游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商机。挖掘“天涯古道”的历史文化,应是当今三亚有识之士的共鸣。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